椎管内占位

合集下载

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MRI病例讨论ppt课件

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MRI病例讨论ppt课件
硬膜外的常见恶性肿瘤,其转移途径为:经动 脉播散、经椎静脉播散、经淋巴系统播散、邻近肿瘤直接累及、 经蛛网膜下隙播散,最常见为脊椎转移瘤的直接侵犯。 多见于老年人,病程进展较快,有原发病灶的病史;多来自肺 癌、肾癌和乳腺癌等。 多发生于胸段,腰段次之,颈段最少;肿瘤多单发,亦可为多 发。 CT平扫可以显示椎管内硬膜外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 增强扫描肿瘤可有不同程度的强化;相邻骨质结构可有破坏。 肿瘤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稍高或高信号;脊髓 及蛛网膜下隙受压移位;增强后肿瘤呈结节状或环状强化;另外 可有邻近脊椎转移表现。
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MRI病例讨论
患者徐超明,男,41岁 病史:患者系“胸痛两年余”入院 PE:胸痛两年余,腹部、双下肢感觉减
退,双下肢乏力二十余天;神清,精神可,
气平,晨体温平,无明显发热、头痛、头晕、 恶心、呕吐等不适主诉。
辅助检查:胸椎正位(前后)、侧位X线: 胸椎轻度退变;胸椎MRI平扫:胸1-2椎管 内硬膜下占位;常规心电图:正常心电图。
C
A
B
A.B.C.冠状位、矢状位 T1WI Gd-DTPA增强扫描显示病灶 类椭圆形异常对比增强,边缘 清楚
C
讨论
在上海中山医院行手术治疗(全麻下行胸段椎管 内占位切除术),术后病理示:神经鞘瘤。
于术后6月余复查MRI
读片 PACS
A B
C
A B
C
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为最常见的椎管内肿瘤,占所有椎管 内肿瘤的29%,起源于神经鞘膜的施万细胞,故又 称施万细胞瘤。 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临床最常见于20-40岁, 可发生于椎管的各个节段,以颈、胸段略多。 病理上呈孤立结节状,有完整包膜,常与1~2 支脊神经根相连,与脊髓多无明显粘连;由于肿 瘤生长缓慢,脊髓长期受压,常有明显压迹,伴 有水肿、软化等。可发生囊变,较大的肿瘤内可 有小片状出血,极少发生钙化。 肿瘤从硬膜囊向椎间孔方向生长,使相应椎间 孔扩大;延及硬膜内外的肿瘤常呈典型的哑铃状。

椎管内占位病变病历模版

椎管内占位病变病历模版
既往史: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无手术史,无特殊过敏史。
个人史:患者无不良嗜好,无吸烟、酗酒等习惯,饮食作息规律。
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无类似疾病史。
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楚,面色正常,步态不稳,腰椎生理弯曲减弱,叩诊腰椎椎体无明显压痛。肌力4级,腱反射活跃度正常,生理反射存在。下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脊液压力正常,生化、免疫学各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观察指征:定期复查症状、体征变化,必要时复查MRI,评估病情变化。
椎管内占位病变病历模版
患者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住址:
联系方式:
主诉:患者自述一段时间以来出现腰背部疼痛,伴有下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进行MRI检查发现椎管内占位病变。
现病史:患者自述约半年前开始出现腰背部疼痛,开始时仅偶尔发作,后逐渐加重,且伴有下肢麻木无力感,行走时出现不稳。于近期到当地医院就诊,行MRI检查发现椎管内占位病变,遂转诊至我院。
辅助检查:MRI检查提示腰椎椎管内见占位病变,考虑为脊髓膜瘤,需行进一步髓外手术取材确诊。
诊断:脊髓膜瘤(待髓外手术取材确诊)
治疗方案:拟采用腰椎髓外手术取材行病理确诊,术后依据病理报告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术前准备:安排相应的心脏、肺部及内分泌系统检查,评估麻醉风险。充分沟通术前准备事项,明确术前禁食禁水时间。
手术治疗:手术采用腰麻麻醉,取横位仰卧位,采用腰椎椎间孔入路,置入镜下,精准定位病变。行病变切除术,尽量保护脊髓神经组织。
术后处理: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术后加强患者的康复护理和康复训练。出院后定期到门诊复查。
出院医嘱:术后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腰力度,避免久坐;遵医嘱定期复查随访。

椎管内占位

椎管内占位

脊髓压迫症状
表现为神经根痛、感觉异常、肌肉萎缩等。
神经根受压
占位病变可破坏脊柱稳定性,导致脊柱弯曲、侧凸等畸形。
脊柱稳定性受影响
如发热、消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以及因脊髓损伤引起的心理障碍等。
其他症状
02
诊断
1
影像学检查
2
3
MRI是诊断椎管内占位最敏感和最特异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清晰显示椎管内病变部位、范围和程度。
术后康复:手术后需要适当进行康复锻炼,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同时需要注意保护好腰部,避免过度用力。
04
预后及预防
手术治疗
对于椎管内占位,手术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解除占位引起的脊髓压迫,改善神经功能。手术治疗后,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非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椎管内占位,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职业治疗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MRI检查
CT可以显示病变部位骨质破坏和钙化情况,对判断病变性质有一定帮助。
CT检查
X线平片可以显示病变部位脊柱曲度改变、椎间隙狭窄等改变,间接提示椎管内占位。
X线检查
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
血清肿瘤标志物
脑脊液检查
实验室检查
活检
通过手术或穿刺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椎管内占位的金标准。
细胞学检查
通过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可以辅助诊断椎管内占位。
病理学诊断
03
治疗
药物治疗是椎管内占位治疗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口服或静脉给药,以达到消炎、止痛、营养神经等作用。
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B6和甲钴胺等,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椎管内占位ppt课件

椎管内占位ppt课件
神外二科
王茹/马梦琳
2019/9/11
概述
椎管内占位性病变主要是椎管内肿瘤,还有少数有占位效应的非肿瘤性病变(血肿、血管畸形和寄生虫 感染等)。椎管内肿瘤是指发生于脊髓本身和椎管内与脊髓邻近组织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可发生于 任何年龄,以20~30岁多见,除脊膜瘤外,男性多于女性。
2019/9/11
2019/9/11
健康教育
生活指导:加强康复锻炼;保持心情愉悦,学会自我放松和减压 用药指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 饮食指导:进食高热量、高蛋白、维生素丰富、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
力,促进康复。
复查:如果发现伤口有红肿热痛及时到医院就诊;术后3个月后定期复查。
2019/9/11
2019/9/11
自理能力下降
(1)协助患者床上擦浴,洗脸,刷牙。口腔护理2/日。 (2)协助患者更衣,穿衣等活动,鼓励病人穿宽松的衣裤。 (3)适当使用护理垫,保持床单位的干净整洁。 (4)加强巡视,及时发现患者生活所需。
2019/9/11
潜在并发症
• 椎管内血肿 与术后出血、引流不畅有关
• 脑脊液漏
成人脊髓的平均长度约 为40~45cm,占据椎管全长 的2/3,所以脊髓节段的位置 比相应的脊髓高,它分为3段: 颈段、胸段、腰骶段。‘
脊髓由三层被膜包绕, 由内向外依次为软膜、蛛网 膜、硬脊膜。
2019/9/11
分类
硬脊膜外肿瘤(位于椎管内、硬脊膜外) 多为恶性肿瘤
髓外硬脊膜内肿瘤(在脊髓外,硬脊膜内) 多为神经纤维瘤及脊膜瘤
与术后伤口感染、愈合不佳有关
• 便秘
与长期卧床有关
2019/9/11
潜在并发症——椎管内血肿

颈椎管占位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颈椎管占位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颈椎管占位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颈椎管占位主要是椎管内肿瘤,还有少数有占位效应的非肿瘤性病变,如椎间盘突出、血肿、血管畸形和寄生虫感染。

【护理常规】1.术前(1)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良好效果,消除患者思想顾虑,增强信心,主动配合手术及护理。

(2)加强营养,预防感冒。

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并合理搭配,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3)呼吸道准备: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等方法,吸烟患者劝其戒烟,减少气管及肺内分泌物,增加肺的通气功能。

(4)术前练习①训练床上使用便器排尿、排便,避免患者术后因姿势不适应而发生便秘、尿潴留。

②练习轴线翻身法:头颈躯干保持一致翻身(鼻尖喉结胸骨三点一线),为术后配合翻身打下基础。

③颈前路手术者:进行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④颈后路手术者:进行俯卧位训练,逐渐延长俯卧时间至3~4h,以适应手术体位需要。

(5)颈托的准备:选择合适颈托,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佩戴颈托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并教会正确佩戴颈托。

(6)术前准备:①皮肤准备,后路手术术前1d剃光头发,前路手术男患者刮胡须,避免皮肤损伤;②根据医嘱做抗生素皮试、交叉配血;③术前禁饮、禁食,常规禁食10h,禁饮4h;④必要时给予灌肠。

(7)手术日晨准备:测量生命体征,检查手术区皮肤准备情况,更换清洁病员服,取下活动性义齿、眼镜、首饰等附属物品,贵重物品交其家属保管,不化妆,去手术室前,嘱患者排空膀胱。

将病历、术中用药、X线片等带入手术室,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核对交接。

2.术后(1)术后体位:术后平移患者至床上,保持颈部制动,轴线翻身,保持头颈躯干一致,必要时佩戴颈托。

(2)给予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氧气吸入,鼓励患者有效咳痰,必要时予氧驱动雾化吸入。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者意识,四肢感觉活动情况。

颈椎前路手术要密切观察面色及呼吸情况,及有无声嘶及吞咽困难,床旁应常规准备气管切开包。

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护理PPT课件

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护理PPT课件

✓ 预防并发症:及时发现 并预防并发症,降低疾 病风险
12 34
✓ 保持健康习惯:通过定期 复查,了解疾病相关知识, 保持健康生活习惯
诊断方法
2018
体格检查:观察 患者体态、步态、
肌张力等
2020
实验室检查: 血液、尿液、
脑脊液等
2022
01
02
03
04
05
病史询问:了 解患者症状、 体征、病程等
2019
影像学检查:X 光片、CT、 MRI等
2021
电生理学检查: 肌电图、神经
传导速度等
2
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生命 体征,如呼吸、 脉搏、血压等
x
01
02
03
04
1
病因及分类
病因:椎管内占位性 病变可由多种原因引 起,包括肿瘤、外伤、 感染、先天性发育异 常等。
01
分类:根据病变的性 质和位置,可分为硬 膜外占位性病变、硬 膜内占位性病变和脊 髓内占位性病变。
02
硬膜外占位性病变: 包括神经鞘瘤、脊膜 瘤、转移性肿瘤等。
03
04
脊髓内占位性病变: 包括胶质瘤、髓内肿 瘤、血管畸形等。
02
康复锻炼:坚 持进行康复锻 炼,提高生活 质量
04
心理调适:保 持乐观心态, 积极面对生活
4
疾病知识普及
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 定义和分类
01
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
05
02
常见误区和注意事项
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
04
03
预防和康复措施
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 症状和体征
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 诊断和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调整

椎管内占位病变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

椎管内占位病变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
o c p iglso ste o l o c iemir s r ia e t n a l n a elwe p r t ed ma e c u yn in ys u dc n ev c o u gc lr a me t r a di c nb e h h t e y t o r ea i a g , o v r p dr c v r n t fc oyc r t e f c. a i o e ya ds i a tr u ai f t e as vee
o c p i glso sb T o c u yn in yC rMRI x mia in, e v dt elso y u i gmir - u g r e t n ,a d e a nt e o r mo e h e in b sn c o s r ey t a me t n r
但 椎管 腔 没有 伸缩 性 ,当其 内发 生 占位性 病 变 均经 C T、MRI 和病理切 片检查证实诊 断 ,男 5 1 后 ,势 必推移 、挤压脊髓和脊神经 ,引起 相应部 例 ,女 3 例 ,年龄 5~ 6 ,平均 年龄 5 岁。病 2 7岁 6 位 的疼 痛 、麻 木和功能障碍 。早期往往被误诊 为 变位于颈段 者 7 ,胸段 3 ,腰段 2 例 ,骶 例 9例 8 “ 慢性腰腿 痛 ”久治不愈 ,以至延误治疗 。我 院 尾 部 9 ,其 中多节 段脊髓室管 膜瘤 3 。临床 例 例
【 摘要 】 目的 总结椎管 内占位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经验 。 方法 对 8 例椎管 内占位病变患 3
者行 C T、M I R 检查 确诊 , 采用显微手术切除 ,并观察其康复和远期疗效 。结果
8 例椎管 内占 3 当
位病 变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 , 将病灶全部切除 , 术后顺利恢 复 , 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 。 随

为什么有的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影像还能看到占位

为什么有的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影像还能看到占位

为什么有的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影像还能看到占位?
椎管内肿瘤患者在术后,经常有患者询问:为什么已经做过手术了还是能在影像检查中发现占位依旧存在呢?
实际上,这样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已经做过椎管内肿瘤手术或者即将做手术的患者。

首先,像大家介绍“占位”,占位实际上就是压迫,即能够看到病变样的物体将脊髓或神经压迫。

对于患者的疑问,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介绍。

一、肿瘤已经全部切除,占位并不是肿瘤。

椎管内患者在手术早期,比如十天以内,去做磁共振检查的话,此时看到的“占位”极有可能并不是肿瘤,而是出血、止血材料或者一些液体,所以这个时候患者无需过于紧张。

对于患者而言,一定要给予医生充分的信任,无论肿瘤全切或者只切除部分,医生是不会对此隐瞒的,除非是非常不正规的医院。

这种情况也从侧面提醒患者,在就医时最好能够选择大型三甲医院就诊,即便是术后依旧存在“占位”,医生也会如实相告“肿瘤已经全切,但是周围可能存在出血、水肿或者止血材料导致影像能够看到占位,此时无需担心,如果三个月后再次做磁共振检查的话,所谓的占位必然消失。

”所以,如果在术后检查还是能够看到“占位”一定听从医生的解释,不要先入为主的认为手术没有成功或者医生故意隐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麻痹期:
脊髓半切综合征
定义:指外部的压迫和脊髓的病变等原因引起脊髓
病损,导致病损平面以下同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 深感觉、精细触觉障碍,对侧肢体痛温觉消失,双 侧触觉保留的临床综合征。
表现:病变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硬瘫、深感觉缺失,
对侧的温痛觉减退或消失。
双侧触觉保留
诊断
• • • • • • 1 2 3 4 5 6 病史与体征 腰穿 脊柱x线平片 脊髓造影 CT扫描 MRI扫描:为目前诊断椎管内肿瘤最理想的辅助诊 断设施
治疗
界限不清,无法全切
髓内肿瘤 手术作椎板减压,术后铺 以放疗和化疗
手术为主,髓外良性肿瘤 髓外硬脊膜内 大都可以全切
硬脊膜外
多为恶性肿瘤,在截瘫发生前应争 取手术治疗,术后铺以放疗、化疗, 可减少病人痛苦。
护理
• 现存并发症:疼痛,与手术伤口有关 观察要点:患者主诉、伤口周围的皮肤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2、评估疼痛程度、药物辅助。 3、变换体位,轴线翻身。 4、预防感冒和便秘。
颈5~胸1
胸2~胸12
胸腹部放射性疼痛、束带感。下肢痉挛性瘫痪伴感 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多见。
下肢放射性痛,迟缓性瘫痪及感觉障碍,会阴部感觉 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明显。
腰1~骶2
不同时期,不同表现
1.刺激期: 肿瘤小,刺激神经根及传导束,出现根痛 、感觉过敏或感觉异常
2.脊髓期:
肿瘤长大,压迫脊髓的感觉、运动束,可出 现病变以下的感觉、运动障碍。(脊髓半切综 合征) 肿瘤使脊髓完全受压,脊髓横贯性损害,表 现为病变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 能障碍。
护理
• 潜在并发症:呼吸功能障碍,与脊髓损伤造成呼吸肌
麻痹有关 观察要点:观察患者的面色、口唇、呼吸的频率及幅度, 监测血氧饱和度。 护理措施: 1、轴线翻身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准备气管切开包和呼吸机与床旁
护理
• 潜在并发症:脑脊液漏,与术后伤口感染、愈合不 佳有关 观察要点: 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 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 重视患者主诉(是否有头痛) 护理措施: 1、严格无菌操作 2、遵医嘱及时用药以预防感染。
护理
潜在并发症:椎管内血肿,与术后出血、引流不畅有 关
• 观察要点:重视患者主诉,伤口引流液
观察患者四肢肌力,是否出现疼痛、 肢体麻木加重,出现感觉障碍等
• 护理措施:
1、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 2、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做好双固定 3、一旦发生及时通知医生
肌力的分级
0级 肌肉无任何收缩
1级
2级
肌肉轻微收缩,不能产生任何动作
3、必要时留取尿标本做尿培养,合理使用抗生素。
脊髓各节段肿瘤的潜在并发症:
• 颈椎:呼吸功能障碍 • 胸椎:腹胀、呼吸道感染 • 腰骶:压疮
• 共同:脑脊液漏、椎管内血肿、泌尿系统感染、 关节挛缩、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健康教育
• 卧床平卧时保持脊柱中立位,平时生活注意保护颈部。
•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忌食过酸、过碱、辛辣刺 激、烟酒、海鲜等“发物”类食品。 • 出院后静养1-2周后进行适当康复锻练。 • 保持大小便通畅。 • 定期复查
椎管内占位
病例简述
• 某某,女,54岁。患者述颈后疼痛2月余,可忍受, 劳累及不良体位易诱发,偶伴右上肢麻木感、头晕, 休息或热敷后缓解。发病来记忆力下降,近日自感 症状明显加重,于2012年12月4日入院。 • 查体: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4级。 • 颈部CT:查颈6椎体右后部病灶,考虑为恶性病变 不排除;颈椎退行性改变 颈部MRI平扫:颈6椎体右后侧部异常信号 颈5/6、6/7椎间盘轻度突出 诊断:颈脊髓压迫症
肌肉收缩,能有关节活动,不能抗重力
3级
4级 5级
能抗重力但不能抗阻力
能抗阻力但未能达正常 正常肌力
护理
• 潜在并发症:压疮,与术后长期卧床有关 观察要点:评估皮肤 评估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1、定时翻身,气垫床
2、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
3、保证营养摄入
护理
• 潜在并发症:泌尿系统感染,与术后留置尿管、长 期卧床有关 • 观察要点:会阴部是否清洁,有无脓性分泌物。 尿液的颜色、性质。 体温 • 护理措施: 1、嘱病人多饮水。 2、会阴护理每日2次
谢谢!
硬脊膜外
•疼痛为首发症状,病程进展很快,很 快出现严重的脊髓压迫症状
不同节段,不同表现
颈1~颈4 颈枕区放射性疼痛,四肢痉挛性瘫痪,躯干四肢感觉 障碍。膈神经受损可有呼吸困难。肿瘤在第二颈椎以 上可有枕骨大孔区症状。 肩、上肢放射性疼痛,上肢迟缓性瘫,下肢痉挛性瘫 痪,病灶以下感觉障碍,可伴honer征,部分患者出 现括约肌功能障碍。
• 2012年12月07日行全麻下椎管减压术+椎管内扩大 形成术。 • 今为术后第10天,患者清醒,生命体征平稳,自感 切口疼痛,右上肢麻木症状明显好转,右手大拇指 及食指感麻木,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导尿管已 拔除。
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概述
主要是椎管内肿瘤,还有少 数有占位效应的非肿瘤性病变。 如:椎间盘突出、血肿、血管畸 形和寄生虫感染。 成人脊髓的平均长度约为 40~ 45cm,占据椎管全长的2/3, 所以脊髓节段的位置比相应的脊 椎高,它分为3段颈段、胸段、 腰骶段。 脊髓由三层被膜包绕,由内向外 依次为软膜、蛛网膜、硬脊膜
分类
• 髓内肿瘤(在脊髓实质内) 多为胶质瘤 • 髓外硬脊膜内肿瘤(在脊髓外,硬脊膜内) 多为神经纤维瘤及脊膜瘤 • 硬脊膜外肿瘤(位于椎管内、硬脊膜外) 多为恶性肿瘤
比例
脊髓、神经受压出现的症状
1.疼痛:
疼痛的性质较为剧烈,为刀割样、烧灼、撕裂样等, 可因咳嗽、喷嚏或大便等用力而加重
2.感觉障碍:
感觉异常、感觉缺失
3.运动障碍:
表现为肢体无力,运动障碍出现比感觉障碍晚。
4.反射异常:
深浅发射减弱或反射消失,出现病理反射
5.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出现晚,排尿困难或尿潴留,便秘,受损平面以下汗少
不同分类,不同表现
髓内典型症状为神经根疼痛,以后出现肢 髓外硬脊膜内 • 体麻木、酸胀感或感觉倒退。随着症状 的进展可出现瘫痪及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