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财务分析

合集下载

中联重科2022年二季度财务分析报告

中联重科2022年二季度财务分析报告

中联重科2022年二季度财务分析报告【中联重科2022年二季度财务分析报告】一、引言中联重科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领先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本报告旨在对中联重科2022年二季度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以帮助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财务概述1. 营收情况中联重科2022年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20%。

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增加以及销售渠道的拓展。

2. 成本情况二季度公司总成本为7亿元,其中包括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与去年同期相比,成本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和销售费用的增加。

3. 利润情况公司二季度实现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15%。

这主要得益于销售收入的增加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三、财务比率分析1. 盈利能力公司二季度毛利率为30%,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个百分点。

这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所致。

净利润率为15%,与去年同期持平,显示了公司在控制费用方面的有效性。

2. 偿债能力公司二季度资产负债率为50%,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上升。

这可能是由于公司为了扩大业务规模而增加了一些借款。

但整体来看,公司的偿债能力仍然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3. 运营能力公司二季度存货周转率为4次,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销售增长速度稍慢,导致库存周转速度减缓。

应收账款周转率为6次,与去年同期持平,显示了公司在收款方面的良好管理能力。

四、财务稳定性分析1. 现金流量公司二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2亿元,同比增长10%。

这表明公司的经营活动能够为其提供足够的现金流量以支持业务发展。

同时,公司的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也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2. 偿债能力公司二季度有息负债率为40%,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上升。

这可能是由于公司为了扩大业务规模而增加了一些借款。

但整体来看,公司的偿债能力仍然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五、风险提示1. 宏观经济风险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摩擦加剧等因素可能对公司的销售和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中联重科财务报表分析

中联重科财务报表分析

中联重科财务报表分析一.公司简介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是一家持续创新的全球化企业。

公司于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简称“中联重科”,股票代码000157)、2010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1157)。

是中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之一。

公司注册资本77.06亿元,员工3万余人。

2011年,公司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销售收入近850亿元,利税过120亿元,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7位。

二.资产质量分析1.资产总体分析从总体上看,企业的资产结构基本合理,2011年末的总资产比上年度期末增长14%,其中非流动资产增加比率大于流动资产,这说明该企业有着较为雄厚的资产作为支撑,从侧面反应出该资产结构有利于企业的资金周转。

2.货币资金质量分析从总体规模上看,企业货币资金在2010年初和2010年末有大幅度的提升,由年初的不足50亿,增加到年末的205亿。

由报表附注中得知,货币资金的增加是由2010年度收到非公开发行A股及首次公开发行H股招募资金所致。

3.短期债权质量分析与年初相比,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增幅程度都超过了50%。

单从增减率分析,企业的商业债券(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回款率状况不好,存在着大量的赊销业务。

对比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在营业收入比上期增加了44%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增加了67.81%,说明营业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赊销方式创造的,这可能意味着中联重科的信用政策过于宽松。

由报表附注中得知,企业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的大规模提高,是来源于销售规模增长及客户结算。

企业适度调整信用标准,有利于提高销售收入,扩大销售规模。

但同时这也会产生应收账款占用的机会成本、坏账损失、收账费用。

因此,应收账款规模的确定,应在其增加的利润和增加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企业必须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控制。

中联重科2024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中联重科2024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一、公司概况中联重科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湖北省。

公司主要从事工程机械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了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挖掘机械、装备制造等领域。

凭借着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的优势,中联重科已经成为全球工程机械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二、财务指标分析1.营业收入截至2024年,中联重科的年度营业收入为1000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20%。

这主要得益于国内市场的扩张和出口业务的增长。

中联重科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同时在海外市场也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2.净利润2024年,中联重科的净利润达到了120亿元,同比增长了15%。

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销售收入的增加以及管理费用的控制。

此外,中联重科还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提高销售价格等措施来提升毛利率。

3.资产负债情况截至2024年底,中联重科的总资产达到1800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10%。

其中,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50%,长期资产占总资产的50%。

公司的资产结构比较稳定,有助于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

同时,中联重科的总负债为600亿元,较上一年增加了8%。

负债主要来自于企业借款和应付款项。

总资产负债率为33%,说明中联重科的资金运作相对稳健。

4.偿债能力中联重科的偿债能力较强。

截至2024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33%。

流动比率为2,该比率表明了公司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

中联重科的速动比率为1.5,比较高的速动比率表明公司有足够的流动性来偿还当前债务。

5.盈利能力中联重科的盈利能力保持良好。

2024年,公司的净利润率为12%,比上一年有所提高。

这是由于公司销售收入的增长和降低了一些费用。

同时,中联重科的毛利率为16%,一直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三、风险与挑战1.市场竞争中联重科作为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其他国内外企业也加大了对工程机械市场的投入和竞争。

中联重科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以保持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000157中联重科2022年财务分析报告-银行版

000157中联重科2022年财务分析报告-银行版

中联重科2022年财务分析报告一、总体概述从这三期来看,中联重科的资产总计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但2022年的增长速度比上一期有所下降。

2022年的资产总计为12,355,302.56万元,比2021年增长1.26%,低于2021年4.94%的增长速度。

中联重科2022年负债总计为6,657,780.42万元,比2021年增长4.48%,但这一增长速度是在上一期负债总计下降的情况下取得的,并且本期的负债总计还没有恢复到2020年的水平。

中联重科2022年营业收入为4,163,149.77万元,比2021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下降37.98%。

而2021年企业营业收入比2020年增长3.11%。

从这三期情况看,企业营业收入并不稳定。

从这三期来看,中联重科净利润持续快速下降。

2021年净利润638,602.57万元,比2020年下降13.18%,而2022年又下降了62.66%,使其净利润下降至238,463.81万元。

三期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8.82%、52.22%、53.89%。

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三期分别为742,175.37万元、262,472.58万元、242,463.23万元。

关键财务指标表二、资产规模增长匹配度2022年资产增长率与负债增长率差距不大,资产增长率为1.26%,负债增长率为4.48%。

收入与资产变化不匹配,收入下降37.98%,资产增长1.26%。

净利润与资产变化不匹配,净利润下降62.66%,资产增长1.26%。

负债增长过快。

资产总额有所增长,营业收入却大幅下降,净利润也有所下降。

公司资产增长和收入、净利润变化均不匹配。

出现了增产不增收也不增利的情况。

资产规模增长匹配情况表三、负债规模增长从三期数据来看,总负债分别为6,838,802.58万元、6,372,099.42万元、6,657,780.42万元,2022年较2021年增长了4.48%,主要是由于长期借款等科目增加所至。

从三期数据来看,营业收入呈波动下降趋势。

华工会计学课程论文——中联重科财务报表分析

华工会计学课程论文——中联重科财务报表分析

《会计学》试卷(201 5 —201 6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学号:学院:班级编号:姓名:成绩: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一、公司简介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公司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环境产业、农业机械装备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及环境治理投资及运营业务,是一家持续创新的全球化企业。

工程机械包括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土方施工机械、基础施工机械、筑养路设备和叉车等,主要为基础设施及房地产建设服务;环境产业包括环卫机械、固废分拣和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并涉及城镇环境治理综合投资、运营项目,主要为环境治理提供设备和运营服务;农业机械包括耕作机械、收获机械、烘干机械、农业机具等,主要为农业生产提供育种、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割、烘干储存等生产全过程服务。

公司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大类别、86个产品系列,近80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为全球产品链最齐备的工程机械企业。

公司的两大业务板块混凝土机械和起重机械均位居全球前两位。

公司注册资本77.06亿元,员工3万余人。

2012年,中联重科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收过900亿元,利税过120亿元。

2013年10月25日,中联重科A、H股连续两日的股价下跌,已造成其约合人民币33.81亿元的市值损失。

同年12月25日,中联重科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收购全球干混砂浆设备品牌—位于德国Neuenburg的M-TEC公司。

、2014年8月20日,中联重科、弘毅投资与奇瑞重工共同宣布,中联重科以20.88亿元收购奇瑞重工18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60%。

弘毅投资则以6.96亿元取得奇瑞重工6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0%。

中联重科表示,将借助此项收购进入农业机械行业,在城镇化发展中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2015年意大利当地时间12月22日下午,中联重科联合曼达林基金收购意大利LADURNER(纳都勒)公司75%股权的协议正式签署,这是中联重科继工程机械板块之后,在环境产业领域再次以并购方式实现与国际资源接轨、融入全球环境高端产业链的重大举措。

中联重科三年一期财报分析

中联重科三年一期财报分析

中联重科三年一期财报的利润分析班级:会计122班学号:07姓名:高菱【摘要】财务报表作为组织经济活动的商业语言,反映了组织的日常管理活动。

作为财务报告阅读者,应当全面分析财务报告,以发现对自己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

同时,在进行财务报告分析时,还应当充分利用组织发布的非财务信息,以加强对财务信息的理解。

利润作为财务报表的重要内容,除了常规的主营业务的分析之外,我们还应当关注其他业务利润、非经常性损益以及其他影响当期利润的因素。

有时恰恰是这些因素,对组织的当期盈利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本文以沪市上市公司中联重科为例,重点分析影响其当期利润的几个因素,试图挖掘其盈利形式,以期对实务工作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财务报表案例分析盈余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对于投资者而言,可以判断公司的价值;对于债权人而言,可以预判其偿债能力;对于监管者而言,可以审核其是否合法经营。

总之,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财务报表的阅读和分析,提炼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通常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则常常理解为企业市值最大化。

因此,通过不断改善业绩追求公司股价的上涨,便成为上市公司的重要目标之一。

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企业可能会迫于股价上行的压力而承担业绩增长的压力。

那么,作为财务报告阅读者,我们除了对企业的主营业务进行常规的分析之外,还应当关注哪些内容呢本文拟以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重点围绕企业当期利润进行分析,查看其通过哪些方式提高了盈利水平。

公司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大类别、86个产品系列,近80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为全球产品链最齐备的工程机械企业。

公司的两大业务板块混凝土机械和起重机械均位居全球前两位。

公司注册资本亿元,员工3万余人。

2012年,中联重科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收过900亿元,利税过120亿元。

2013年10月25日,中联重科A、H股连续两日的股价下跌,已造成其约合人民币亿元的市值损失。

中联重科财务分析

中联重科财务分析

7.14%
三一重工
6.50%
6.14%
6.33%
7.21%
应收账款对比结论


通过对比发现: (1)应收账款增长幅度略高于营业收入增长 应收账款:16.8—69.4.增长4.1倍 营业收入:89.74—321.93,增长3.6倍 (2)应收账款占资产总额比率逐年下降 (3)与竞争对手相比,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 比例略高,可能意味着其信用政策相对宽松。 (4)坏账准备提取率与竞争企业相差无几。
销售净利率对比
销售利润率 2007 2008 2009 2010 平均
中联重科
14.9%
11.6%
11.8%
14.5%
13.18%
徐工机械
0.8%
1.9%
8.4%
11.6%
5.67%
三一重工
17.6%
9.0%
13.9%
16.5%
14.24%
三家上市公司销售净利率变化
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对比评价

2、销售情况对比

(1)中联重科营业收入变化 (2)竞争企业营业收入变化 (3)营业收入与资产总额比率
中联重科2007—2010营业收入情况 单位(亿元)
增长3.6倍
三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对比
三家公司营业收入与资产总额对比 (资产周转率)
销售情况对比评价
通过对比发现: (1)营业收入都在大幅度增加 (2)增幅存在明显的差异 2007至2010年营业收入增长: 中联重科:89.74—321.93,约3.7倍 7.5倍 徐工机械:32.66—252.14,约7.7倍 8倍 三一重工:91.45—339.5,约3.7倍 3倍 (中联重科的营业收入增幅明显低于其资产总额的增幅) (3)近三年中联重科营业收入与资产比相对与其竞争 对手偏低。

中联重科XXXX财务分析报告

中联重科XXXX财务分析报告

一、综合浏览- 1 -1.1 企业所处的行业以及生产经营业绩。

- 1 -1.2 企业的控股股东的持股及背景情况。

- 1 -1.3 企业的发展沿革- 1 -二、关注审计报告的措辞- 2 -三、四报表的阅读与分析- 3 -3.1 资产负债表- 3 -3.1.1 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参见附表一)- 3 -3.1.2 可比性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参见附表二)- 4 -3.1.3 资产负债表的动态分析(参见附表一)- 4 -3.2 利润表- 5 -3.2.1 利润表结构分析(参见附表三)- 5 -3.2.2 利润表动态分析(参见附表四)- 6 -3.3 现金流量表- 7 -3.3.1 现金流量表的阅读- 7 -3.3.2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参见附表五)- 9 -3.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14 -3.4.1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结构分析(参见附表七)- 14 -3.4.2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动态分析(参见附表八)- 15 -四、基本的财务比率分析- 15 -4.1偿债能力分析- 15 -4.1.1 流动比率- 15 -4.1.2 速动比率- 15 -4.1.3 资产负债率- 16 -4.1.4 利息保障倍数- 16 -4.1.5 小结- 16 -4.2营运能力分析- 17 -4.2.1 应收账款周转率- 17 -4.2.2 存货周转率- 17 -4.2.3 总资产周转天数- 18 -4.3盈利能力分析- 18 -4.3.1 净资产收益率- 18 -4.3.2 销售净利率- 19 -4.3.3 总资产报酬率- 19 -4.4发展能力分析- 19 -4.4.1 销售增长情况- 19 -4.4.2 利润增长情况- 20 -4.4.3 总资产增长情况- 20 -4.4.4 净资产增长情况- 21 -五、对企业未来的预测、判断及展望- 21 -附表:相关的财务报表- 22 -表一资产负债表结构及动态报表- 22 -表二可比性资产负债表结构报表- 25 -表三利润表(结构+对比)- 28 -表四利润表(动态)- 30 -表五现金流量表- 31 -表六现金流量表附表- 33 -表七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结构)- 34 - 表八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动态)- 36 -一、综合浏览1.1 企业所处的行业以及生产经营业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销售情况对比

(1)中联重科营业收入变化 (2)竞争企业营业收入变化 (3)营业收入与资产总额比率
中联重科2007—2010营业收入情况 单位(亿元)
增长3.6倍
三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对比
三家公司营业收入与资产总额对比 (资产周转率)
销售情况对比评价
通过对比发现: (1)营业收入都在大幅度增加 (2)增幅存在明显的差异 2007至2010年营业收入增长: 中联重科:89.74—321.93,约3.7倍 7.5倍 徐工机械:32.66—252.14,约7.7倍 8倍 三一重工:91.45—339.5,约3.7倍 3倍 (中联重科的营业收入增幅明显低于其资产总额的增幅) (3)近三年中联重科营业收入与资产比相对与其竞争 对手偏低。
销售净利率对比
销售利润率 2007 2008 2009 2010 平均
中联重科
14.9%
11.6%
11.8%
14.5%
13.18%
徐工机械
0.8%
1.9%
8.4%
11.6%
5.67%
三一重工
17.6%
9.0%
13.9%
16.5%
14.24%
三家上市公司销售净利率变化
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对比评价

盈利质量对比

1、非经常损益占利润总额比例 2、现金流情况
非经常性损益占利润总额比率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与营业收入比
销售商品收到 现金与主营收 入比(%) 2007 2008 2009 2010
中联重科 徐工机械
104.21% 100.14%
94.72% 109.99%
79.58% 99.79%
86.39% 85.76%
三一重工
87.96%
103.34%
100.66%
109.94%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
经营活动现金 流量与净利润 比(%) 中联重科
2007
2008
2009
2010
34.49%
19.92%
54.30%
11.69%
徐工机械
1085.36%
杜邦分析比较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杜邦分析 净资产收益 率 销售利润率 资产周转率 权益乘数
中联重科2009
徐工机械2009
32.76%
39.19%
11.8%
8.4%
61.05%
137.33%
4.43
3.42
三一重工2009
中联重科2010 徐工机械2010 三一重工2010
26.07%
17.02% 24.29% 49.47%
13.9%
14.5% 11.6% 16.5%
119.82%
51.10% 101.67% 108.34%
1.91
2.29 2.06 2.63
杜邦分析初步评价

(1)销售净利率与竞争企业相近 (2)资产周转率明显低于竞争企业 (3)近年净资产收益率保持较高水平,主要 归功于在于较高的负债率,(财务风险可能要 高于竞争企业)。
中联重科
0.41%
0.49%
0.25%
0.92%
徐工机械
3.47%
3.46%
2.32%
1.63%
三一重工
0.70%
0.66%
1.14%
1.27%
存货对比评价



对存货的比较发现: (1)存货数量逐年递增 (2)存货增长与营业收入增长同步: 主营收入:89.7—321.93 增长约3.6倍 存货净额增长:26.31—86.78.增长约3.3倍 存在存货积压现象可能性不高 (3)存货占企业资产总额比率逐年下降,主要原因 是资产规模扩张速度高于销售的增长速度。 (4)存货跌价准备提取率较低 (5)存货周转率最低
存货净额 营业收入
2009
2010 86.78 321.93
51.71 62.71 135.48 207.62
存货占资产总额比率
40.0% 30.0% 20.0% 10.0% 0.0% 中联重科 徐工机械 三一重工 2007 30.8% 31.3% 21.0% 2008 22.4% 9.8% 21.6% 2009 18.4% 23.2% 18.6% 2010 13.8% 23.1% 18.1% 中联重科 徐工机械 三一重工
0.11 26.42 0.42% 30.8% 29.3%
0.25 51.96 0.48% 22.4% 38.2%
0.16 62.87 0.25% 18.4% 30.2%
0.80 87.58 0.91% 13.8% 27.0%
中联重科存货净额与营业收入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存货净额 营业收入 89.74 26.31 2007 26.31 89.74 51.71 2008 207.62 135.48 62.71 86.78 321.93
中联重科(000157) 财务报表简要分析
主要采用纵向与横向对比 对比:徐工机械、三一重工
三家对比上市公司
公司 中联重科 主营业务 混凝土机械 起重机械 起重机械、 筑路机械、 铲运机械、 混凝土机械 混凝土机械 、 路面机械、 桩工机械、 履带起重机械 地址 长沙 代码 000157 股本 59.3亿
三家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对比
资产规模对比评价



通过资产规模对比发现: (1)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但增幅有所区别 2007至2010年资产扩张: 中联重科:85.3—630,约7.5倍 徐工机械:30.2—248,约8倍 三一重工:111.8—313.4,约3倍 (2)资产负债率保持相对稳定 (3)中联重科维持较高资产负债率
中联重科 18.72% 徐工机械 13.95% 三一重工 22.60%
27.24% 24.44% 6.09% 8.83% 22.57% 20.30%
坏账准备提取率
坏账准备提取率 2007 2008 2009 2010
中联重科
8.34%
6.47%
6.28%
7.42%
徐工机械
8.43%
12.86%
8.24%
39.45 6.47%
3.40
54.14 6.28%
5.57
75.04 7.42%
应收账款占资产比例
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比率
19.7%
18.7%
16.0%
27.2%
14.9%
24.4%
11.0%
21.6%
中联重科营业收入与应收账款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营业收入 应收账款 89.74 36.9 16.8 2007 2008 2009 89.74 16.8 50.74 207.62 135.48 69.47 321.93
中联重科 36.75% 31.02% 32.76% 17.02% 徐工机械 2.10% 8.80% 39.19% 24.29% 三一重工 33.95% 21.11% 26.07% 49.47%


通过对比发现: (1)中联重科净资产收益比较高,尽管2010 年数据为17.02%,究其原因是在2010年进行 了定向增发,导致数据摊薄,实际数据要远高 于17.02%。 (2)净资产收益率波动幅度相对较小
应收账款质量
中联重科 2007 2008 2009 2010
资产
营业收入 应收帐款(万元)净额
85.32
89.74 16.8
231.22
135.48 36.9
340.06
207.62 50.74
629.95
321.93 69.47
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 坏账准备提取比率
1.53
18.33 8.35%
2.55
营业收入 应收账款
2010 321.93 69.47
135.48 207.62 36.9 50.74
应收账款占资产比例
应收账款净额10.00% 5.00% 0.00% 2007 2008 2009 2010 21.58% 15.46% 16.87% 中联重科 徐工机械 三一重工
存货周转率
5 4 3 2 1 0 中联重科 徐工机械 三一重工 2007 3.1 2.82 3.04 2008 2.52 2.96 3.6 2009 2.7 4.66 3.75 2010 3 4.28 4.43 中联重科 徐工机械 三一重工
存货跌价提取率 (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存货跌价提取率 2007 2008 2009 2010
7.14%
三一重工
6.50%
6.14%
6.33%
7.21%
应收账款对比结论


通过对比发现: (1)应收账款增长幅度略高于营业收入增长 应收账款:16.8—69.4.增长4.1倍 营业收入:89.74—321.93,增长3.6倍 (2)应收账款占资产总额比率逐年下降 (3)与竞争对手相比,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 比例略高,可能意味着其信用政策相对宽松。 (4)坏账准备提取率与竞争企业相差无几。

销售毛利率对比
销售毛利率 (%) 2007 2008 2009 2010 平均
中联重科
28.63%
27.36%
25.71%
30.34%
28%
徐工机械
7.57%
7.87%
19.35%
21.69%
14%
三一重工
34.56%
29.96%
32.34%
36.85%
33%
三家上市公司销售毛利率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