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建筑改造设计案例分析(展览馆篇)
上海展览中心大修施工装饰修复施工技术方案

上海展览中心大修施工装饰修复施工技术方案1.1 石膏花饰修复施工技术方案1.1.1 施工方案(1) 天棚花饰的修复要分为以下二种:一是因梁底加固而受到损坏,二是因时间较长大修需要修补整新的部分。
(2) 友谊会堂因梁底加固而全部拆除,在拆除前先对原顶全部和局部拍照存档,并且制图复原,以供参考,对梁底的石膏花饰,选择保存较好的各种类型拆除几朵。
(3) 拆除时要求把石膏花饰四周,原砼梁上的括糙粉光面轻轻地凿除到砼,然后从侧面一点一点地把粉刷砂浆凿除,遇到螺栓连接物用钢锯锯断,要求每一样品种要完整保留三朵石膏花饰。
(4) 将拆除的花饰,二朵保留样品,一朵供石膏花饰加工厂用于制模,翻制石膏花饰,制模完成后,新做的花饰要求在石膏中拌和玻璃纤维以增加强度。
(5) 把新制作的石膏花饰和原保留的二朵样品对照如有出入修正模子再做,如相同请业主、建筑师、监理共同鉴定后,再全部生产。
(6) 在梁面粉刷结束后,按照设计图和原装饰的复制图,根据装饰花饰的尺寸在梁底、板底弹线,再划花饰的控制位置线,准备粘贴用的石膏粉,用容器拌和,拌和量要少,以免硬化,边拌边使用。
(7) 把已拌和的石膏粘结剂薄薄均匀地涂在梁底和花饰反面,把花饰对准位置粘贴左右移动,把四周挤出的石膏刮去,手按紧片刻即粘贴完成。
(8) 视石膏花饰的大小分别用1~3只螺钉固定,选择适当的位置用冲击钻在已粘贴牢的石膏花饰上钻孔,直至砼梁上,放入塑料膨胀管到砼梁上,在石膏花饰上钻稍大些孔放好垫圈,用自攻螺钉固定石膏花饰,螺钉头涂防锈漆后,再用石膏腻子仔细修补空洞。
(9) 对于顶梁的石膏花饰如果是整新修复的话,首先要检查粘贴石膏花饰的基层粉刷,有无起壳、疏松,如果有则该部分的石膏花饰应该全部拆除,加以保管好,重新粉刷后再把石膏花饰粘贴到梁底。
(10) 检查石膏花饰基层粉刷完好,粘贴是否有松动,如果有松动,此石膏花饰本身是否牢固,如果牢固可考虑重新粘贴。
如果花饰已酥松损坏则另行制作新的花饰,更换粘贴在梁底。
展览馆设计优秀案例

展览馆设计优秀案例展览馆作为展示文化艺术品的场所,其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实际的功能需求,更要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下面将介绍几个优秀的展览馆设计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首先,我们来看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由法国著名建筑师让·努维尔设计。
整个建筑外观采用了大量的钢结构和玻璃幕墙,外形独特,给人一种现代感十足的视觉冲击。
在博物馆内部,空间设计灵活多变,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展览需求。
同时,博物馆还特别注重灯光和声音的设计,使得展览品能够得到最佳的展示效果,给观众带来极佳的观赏体验。
其次,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卢浮宫。
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卢浮宫的建筑设计自然也是相当出色。
卢浮宫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古典和现代元素,宏伟壮观,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在卢浮宫内部,展览空间布局合理,各个展厅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使得观众能够在欣赏艺术品的同时,感受到建筑本身所散发出的艺术魅力。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日本的21世纪美术馆。
这座美术馆是由著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设计,其外观简洁大方,内部空间布局灵活多变。
美术馆内部采用了大量的自然光线和绿色植物,营造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氛围。
此外,美术馆还注重艺术品与空间的互动,通过不同的展示方式和布局,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
通过以上几个展览馆设计案例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优秀的展览馆设计不仅要考虑实际的功能需求,更要注重艺术性和观赏性。
合理的空间布局、灵活的展览方式、精心的灯光和声音设计,都是构建优秀展览馆的重要因素。
希望这些案例能够给大家在展览馆设计方面带来一些启发,激发更多的创意和想法。
展览馆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其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案例涌现,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和心灵震撼。
上海博物馆案例分析

上海博物馆案例分析上海博物馆是中国一座重要的国家级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工作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机构之一、作为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致力于展示中国古代文明的丰富内涵和多样性。
下面将对上海博物馆的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1.案例背景介绍2.问题分析尽管上海博物馆在展示中国古代文明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博物馆的展区面积相对较小,无法展示全部的馆藏。
其次,展示方式过于传统,缺乏现代化的展示手段,无法吸引年轻人。
此外,博物馆的讲解方式单一,没有针对不同观众群体进行个性化服务。
3.解决方法针对上述问题,上海博物馆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
首先,博物馆可以利用现代化展示技术,例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展览方式,使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了解古代文化。
其次,博物馆可以增加展区面积,提供更多的展览空间,以展示更多精品文物。
此外,博物馆可以与其他博物馆、学术机构等合作,举办更多的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提供更广泛的文化交流机会。
4.成效评估上海博物馆经过改进后,可以得到以下成效。
首先,通过增加展区面积和改进展示方式,博物馆将能够更好地展示馆藏文物,吸引更多观众。
其次,借助现代化展示技术,博物馆将能够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参观体验,吸引更多年轻人。
此外,通过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博物馆将能够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为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工作做出更多贡献。
5.经验启示上海博物馆的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启示。
首先,传统的博物馆展示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需要引入现代化展示技术。
其次,博物馆应当与其他机构合作,共同举办各类活动,提供更广泛的文化交流机会。
此外,博物馆应注重观众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更多的服务和选择,从而吸引更多观众。
综上所述,上海博物馆是中国一座重要的国家级博物馆,在展示中国古代文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引入现代化展示技术、增加展区面积和改进服务方式,上海博物馆可以更好地满足观众需求,提升影响力,并为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工作做出更多贡献。
文物保护建筑内的博物馆展陈改造——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为例

一、项目简介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建筑群(原跑马总会大楼)由东楼(4层、局部5层)、钟楼(11层)、西楼(3层)、开放式内庭及地下室(1层)组成。
总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展陈面积9800平方米,东楼以基本陈列为主,西楼具备临时展厅及多种服务功能。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展陈围绕城市发展各个重要事件节点,全面梳理了城市历史脉络,是一座综合反映上海历史发展的地志性博物馆。
二、历史沿革跑马总会大楼始建于1933年,由英商新马海洋行设计,具备接待贵宾、内部管理等功能。
1951年后,陆续作为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等投入使用。
2015年经上海市政府决定,将跑马总会大楼的东楼、西楼一并作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使用。
建筑为新古典主义风格,局部带有折中主义,立面与室内装饰精美,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记载着极其重要的人文信息(图1)。
三、改造原则将文物保护建筑改造为博物馆是对其最有效的利用方式之一,也是国际上惯用的作法,例如法国卢浮宫、大英博物馆、中国故宫等。
但在实际改造过程中,老建筑往往在功能上不能满足展陈使用需求。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在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及文物主管部门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秉承着“最小干预、真实性、整体性、可逆性、可识别性、可持续利用”等多个原则,对建筑进行设计保护改造。
在改造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保护建筑,保留原本材料装饰,保持建筑完整性,在不破坏建筑的同时,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来满足博物馆的功能需求,完善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公共博物馆所应有的空间品质。
四、案例分析(一)建筑功能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对建筑进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对建筑功能区域进行重新规划与划分。
新增东楼、西楼的连接通道,加装电梯、自动扶梯,按照节能、消防、安防标准对基础设施进行改建,新增地下公共空间及设备用房,增加机电设备,连通东楼、西楼与地下室,等等,通过克服老建筑和新功能的矛盾来提升文物保护建筑的使用品质。
历史建筑改造企业办公案例

历史建筑改造企业办公案例一、故宫文创中心故宫文创中心是故宫博物院为了开展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推广和销售而设立的企业办公场所。
该中心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占地约4000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和创意工作室。
企业的设计团队和营销团队都在这里进行日常工作,他们通过对故宫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推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如文创商品、书籍、艺术品等。
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是由北京市政府主导建设的一个以历史建筑改造为主题的企业办公案例。
该产业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
园区内有多处历史建筑被改造成办公楼,吸引了众多文化创意企业入驻。
企业办公场所注重保留历史建筑原有的风貌和特色,同时配备了现代化的办公设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和服务。
三、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外滩美术馆是一个将历史建筑改造成的艺术展览馆。
该馆位于上海黄浦区的外滩,是一个以文化艺术为主题的企业办公案例。
馆内展示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多个艺术门类。
该建筑原本是一座老式仓库,经过改造后成为了一个集艺术展览、艺术交流和艺术创作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四、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广州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将历史建筑改造成的高档写字楼,也是一个企业办公案例。
该中心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是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建筑,曾经是广州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经过改造后,该建筑成为了一个集商务办公、金融服务、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办公场所。
办公楼内配备了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和高品质的服务,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
五、成都东郊记忆成都东郊记忆是一个将历史建筑改造成的创意产业园,也是一个企业办公案例。
该园区位于成都市东郊,是一个集文化创意、艺术展示、创业孵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园区内的历史建筑经过改造后成为了创意工作室、艺术展厅和咖啡馆等。
企业在这里可以租用办公室、工作室或展厅,进行日常工作或展示创意产品。
六、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是一个将历史建筑改造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也是一个企业办公案例。
上海文物保护建筑使用案例

上海文物保护建筑的使用案例案例一: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具有现代化设施的大型博物馆,也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物保护建筑。
它建于20世纪50年代,采用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同时融入了现代元素,使其成为了一座具有独特魅力的建筑。
上海博物馆在保护和利用文物保护建筑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博物馆对建筑进行了定期的维修和保养,确保建筑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其次,博物馆充分利用了建筑的空间和设施,举办了各种展览和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海博物馆的“中国古代瓷器展览”。
这个展览充分利用了博物馆内的文物库房和展览设施,通过各种形式展示了中国古代瓷器的精美和价值。
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参观,同时也为文物保护建筑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和影响力。
案例二:上海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是一座具有现代化设施的大型公共图书馆,也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物保护建筑。
它建于20世纪90年代,采用了现代建筑风格,同时保留了传统元素,使其成为了一座具有独特魅力的建筑。
上海图书馆在保护和利用文物保护建筑方面,也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图书馆对建筑进行了定期的维修和保养,确保建筑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其次,图书馆充分利用了建筑的空间和设施,举办了各种文化活动和讲座,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参加。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海图书馆的“文化沙龙”。
这个沙龙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讲座,包括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参加,同时也为文物保护建筑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和影响力。
此外,图书馆还利用建筑内的多媒体设施,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阅读体验。
案例三:上海音乐厅上海音乐厅是一座具有现代化设施的音乐演出场所,也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物保护建筑。
它建于20世纪50年代,采用了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同时融入了现代元素,使其成为了一座具有独特魅力的建筑。
上海音乐厅在保护和利用文物保护建筑方面,注重传承和弘扬音乐文化。
首先,音乐厅对建筑进行了定期的维修和保养,确保建筑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传统材料以现代手法演绎历史印记——2010年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B4展馆改造设计

传统材料以现代手法演绎历史印记——2010年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B4展馆改造设计Traditional Materials by Modern Method Represent History Impression: Renewed Design of B4 Pavilion in Urban Best Practices Area, Expo 2010撰文 顾英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 HMA 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作设计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图1 总平面图城市最佳实践区位于上海世博会浦西E片区,包括南北两个街坊,由南部全球广场、中部展馆和北部街区三个部分组成。
中部展馆原址为上海电力修造总厂,上海建设路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4组旧厂房。
规划将大部分厂房进行保留性改造,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作为展馆使用。
世博会后,所有建筑将保留,并根据情况进行后续开发利用。
1 B4展馆建筑空间布局原有的3栋厂房不规则排列,围合成一组变化的室外空间,根据对参观人流和物流动线的总体规划要求,各单体建筑面向公共空间开放,设计的观览流线将展馆各个展示区串联起来。
由于原厂房内部均为开敞大空间,除增设必要的配套用房和卫生间以外,3个展厅整体空间的设计基本保持原状。
1号、2号楼之间距离较近的一侧增设了顶棚,以几何状钢架作为结构体系,并覆盖印花张拉膜作为顶棚,可辅助遮风挡雨,形成半开放的内庭,并兼作室外展示区(图1)。
158工业建筑改造与再生专题·旧材料新运用图2 折线造型屋顶图3 剖面图2 结构改造原建筑为上海建设路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金工车间、大机组车间和50t重型装配车间。
金工车间、大机组车间建筑改建为1号、2号楼单层展馆,由于建筑屋面调整过大,屋面板及屋架为新建,屋面板采用轻型屋面板材,原排架柱及柱间支撑保留。
1号、2号楼的外墙为轻钢龙骨防火墙,外侧为利用原有红砖进行重新设计的拼花墙体。
上海展览中心建筑解析调研

上海展览中心建筑解析调研上海展览中心前身是“中苏友谊大厦”,展览中心材料上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拱形结构,大厦座北朝南,正南为大场,主楼矗立正中,其他建筑向两边以及后方逐渐展开。
最初由前苏联建筑家安德烈耶夫设计,后在此基础上有所修缮和改造。
建筑结构建筑主体上采用墙体结构,其友谊会堂顶部有跨度30M,高19.5M 的13个混凝土拱肋组成的薄壳(结构)。
拱的两侧单跨两层框架、柱网结构。
柱廊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方式,砖质柱子,东西两边的亭子为砖混结构。
东二馆和西二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1992年新建。
建筑及装饰材料展览中心采用的建筑材料,外部建筑材料主要是:各类石材、钢筋混凝土、玻璃以及后来修缮采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外部墙面在窗户周围采用浮雕的形式对墙面进行装饰,有些外部建筑面主要采用了镂空和浅浮雕的形式进行装饰。
墙面主要采用的是水刷石墙面,但是有部分是采用的花岗岩垒贴墙面,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入口处的台阶使用花岗岩板状铺砌,形式上可以称之为是现代的“凯旋门”,整体风格是俄罗斯建筑风格。
内部材料主要采用:使用了在当时颇为高档的彩色拼花式水磨石地面,铜质配件的钢窗等。
室内大理石柱兼有支撑和装饰的作用,室内有大型吊灯,室内展主要区采用白色复合隔板将展区进行分区。
序馆的细花八角形大理石立柱采用包钢同时灌注环氧树脂以达到加固和外挂大理石的目的,大理石材抗压性好、耐磨损、质地细腻,和其他石材相比有更好的雕刻打磨效果。
地面主要采用水磨石地坪,友谊会堂采用的是花岗岩地坪,地面较滑,展览室铺有地毯。
地面采用板状铺砌的方式,以求达到平整、光洁的效果。
序馆的五座尖塔采用了大量的黄金饰面,钢塔为鎏金铜片后修缮时使用现代镀金技术,五角星原有玻璃面,但是易破碎,后使用夹膜玻璃。
在重要的各个入口、重点部位也采用了不少高级天然石材、汉白玉浮雕、彩色镶嵌玻璃等。
屋顶屋顶是建筑作为庇护所的原型和基础,在建筑物的最上层起遮盖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生码头粮仓
八万吨筒仓是民生码 头中最具震撼力的工业遗 产,虽然建成时间只有短 短的22年,却作为不会再 出现的建筑空间类型而具 有历史遗产的保护价值。 改造主要增加云梯, 电梯楼梯等交通设施,最 大程度保持原建筑的本色。
KEYS
建筑本身特色的保持
上海老建筑改造设计案例分析
展览馆篇
美术馆室内超高的挑 空空间一方面为大型展览 提供了可能的布置空间, 一方面重构观众处在美术 馆中的精神状态。 墙体和天花均为清水混 凝土的表面,它们的几何 分界位置也变得模糊。
KEYS
材料的运用 空间的架构
上海玻璃博物馆
/
上海玻璃博物馆前身为上海玻璃仪 器一厂。 通过玻璃,镜面, LED 灯带制造如 梦如幻的视觉效果,放大室内空间。
室内空间
玻璃类相关展览
普展玻璃类珍品以 及相关的作品。
收藏与学术研究
馆内成立相关的办 公室及团队进行相关 的研究。
活动
普及玻璃烧制知识以 及举行烧制玻璃的活动。
KEYS
材料的运用与文脉的传承
文创活动的开展与建筑历史的延续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cn/
展览
固定性展览:上 海双年展,青策展.
出版
通过网络出版增 加传播力度。
店铺
官网店铺以及展馆 内均设置展览相关产 品供观众购买。
活动
展览同时举行相 关讲座。
保留老建筑烟囱成为城市标志物
KEYS
举办年度性常规展览 文创活动
/
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馆
1897年-1955年
南市电灯厂
1985年
发电厂主体、输煤南市半淞园路黄浦江畔现址
历史/HISTORY
2010年 2012年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式开放。
上海世博会,老电厂变身三星级绿色建筑
在原发电厂的基础上 保留烟囱改造成创意温度 显示器,成为上海黄浦江 边城市地标。 内部在大结构不变的情 况下增加展览大台阶,电 梯扶梯竖向交通构件。
上海老建筑改造设计案例分析
展览馆篇
案例
上海龙美术馆 上海玻璃博物馆 上海当代艺术馆 上海民生码头粮仓
龙美术馆
/cn
龙美术馆西岸馆位于 上海市徐汇区的黄浦江 滨,基地以前是运煤的 码头,设计开始时,现 场有一列被保留的上世 纪50年代所建的大约长 110米、宽10米、高8米 的煤料斗卸载桥和两年 前已施工完成的两层地 下停车库。 新的设计采用独立墙 体的“伞拱”悬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