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建史名词解释外近复习
外建史名词解释(资料整理版,古代外近现)

63----------------------名词解释------------------------------------ 古埃及建筑1——牌楼门(sjtu-07)古埃及庙宇中,轴线上高大、做戒备用的高墙,中部凹下处为出入口,上置厚重的石板眉梁。
墙身两面向内倾斜,中间留空,内有楼梯可通至门楣,墙面刻有象形文字及图画。
牌楼门高大雄伟,表达了国王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
2——玛斯塔巴古埃及早期帝王陵墓。
长方形台状,形式源于对当时贵族的长方形平台式砖石住宅的模仿3——太阳金字塔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形式来源于古埃及人对山体外观的理解——方锥形态,永恒的太阳神,太阳照射角锥形的光线4——方尖碑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
常成对地竖立在神庙的入口处。
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形,常镀合金。
最高50余米,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
古西亚建筑5——山岳台又称观象台,是古西亚人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星象的塔式建筑物。
常建于一大平台,外形呈阶梯形,顶上有庙或祭坛。
实例:乌尔观象台6——空中花园新巴比伦城中,建筑在“梯形高台”之上的花园,被描述成“披着花木盛装的小山”爱琴文明7——爱琴文明建筑(sjtu-08)即希腊上古时代,处于克里特岛和迈西尼城周围的爱琴海一带的建筑文化,创造了杰出的艺术成就。
古爱琴建筑最早创造了“正室”的布局形式,成为后来希腊古典建筑平面布局的原型。
代表实例:克诺索斯米诺斯王宫,迈西尼城狮子门,阿托雷斯宝库古希腊建筑8——古典建筑(tj-97)古希腊盛期的建筑和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帝国时期的建筑同称为古典建筑9——古典柱式(tj-94,98,sjtu-01)包含古希腊三柱式(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和古罗马五柱式(塔斯干、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组合柱式)。
古希腊古典时期发展成熟的特定做法的石质梁柱组合的艺术形式,到了古罗马时期得以继承和发展扩充至五柱式,是西方古典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
外建史复习-名词解释及综合论述题

外建史复习-名词解释及综合论述题三、名词解释:1. 主流建筑风格;占主导地位的建筑类型和相应的建筑型制和建筑风格主流建筑风格具有独特性、统一性和稳定性三大特征2. 吉萨金字塔群;胡夫、哈夫拉、孟卡乌拉,方锥形金字塔的代表,哈夫拉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大斯芬克斯4. 山岳台建筑;古代西亚,用于崇拜天体、崇拜山岳、观测星相6. 帕赛玻里斯;波斯帝国时期,两个仪典大厅、后宫、财库以“三门厅”为联系8. 希腊三柱式;1、多立克柱式-比例粗壮、刚劲雄健、浑厚有力代表着男性的阳刚之美2、爱奥尼柱式-比例修长、精巧清秀、柔美典雅代表着女性的阴柔之美3、科林斯柱式-比例细长、纤巧精致、高贵华丽代表着生命的华贵之美9. 雅典卫城;古希腊最代表性的建筑群,几乎影响了此后欧洲几千年的建筑,现今仍是世界上最经典的建筑群之一,位于今雅典城西南,卫城建在一陡峭的山冈上,仅西面有一通道盘旋而上。
卫城的中心是雅典城的保护神雅典娜像,主要建筑是帕提农神庙,伊瑞克先神庙、胜利神庙卫城山门和卫城中心的雅典娜帕提农铜像。
建筑群布局自由,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无论是身处其间或从城下仰望,都能看到较为完整与丰富的建筑艺术形象。
雅典卫城达到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也是全希腊的精神文化以及政治中心。
包括:山门、雅典娜神像、胜利神庙、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
其建筑特点:1、突破了小小城邦国家和地域的局限性,综合了原来分别流行于大希腊和小亚西亚的多立克艺术和爱奥尼艺术。
2、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
雅典卫城建在希腊雅典城中央的一个突起的不大的山冈上。
剧场会堂建筑代表:麦迦洛波里期剧场。
宗教建筑代表:宙斯祭坛。
集中式纪念建筑代表:奖杯亭和莫索列姆陵。
市场敞廊建筑代表:阿尔索斯中心广场。
11. 罗马五柱式;塔司干柱式、罗马多立克柱式、罗马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混合柱式,柱式通常由柱子和檐部组成:柱子由柱头、柱身、柱础组成罗马塔司干柱式的柱径与柱高的比例是1:7 1:8 1:912. 巴西里卡;用做法庭、商业贸易场所会议厅大厅,平面长方形,一端或两端有半圆形龛。
中外建筑史复习题

中外建筑史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茅茨土阶:古代的一种建筑构造形式。
茅茨就是只用茅草做的屋顶,在古代人们还没有掌握用木材建造房屋的时候就用茅草堆砌成屋顶。
土阶就是把素土夯实了,形成高高的方方的高台,然后把建筑建造在上面。
2.抬梁式:抬梁式又称叠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
使用范围广,在汉族宫殿、庙宇、寺院等大型建筑中普遍采用,更为皇家建筑群所选,是汉族木构架建筑的代表。
3.新艺术运动:19世纪80年代始创自比利时,它的特点在于运用自由曲线模仿自然形态。
代表人物有凡•德•费尔德(Henry van de Velde)、霍尔塔(Victor Horta)等。
在建筑风格上反对历史式样,采用流动的曲线和以熟铁装饰的表现方式,试图创造适合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形式。
但由于仅限于在建筑形式上尤其是室内装饰的创新,而未能解决建筑形式、功能、技术之间的结合,因而很快就逐渐衰落。
4.巴西利卡主入口改在了短边。
巴西利卡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是"王者之厅"的意思,拉丁语的全名是basilica domus。
本来是大都市里作为法庭或者大商场的豪华建筑。
5.黄肠题凑:汉时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
黄肠本谓柏木之心。
柏木心黄﹐故称黄肠题凑。
6.穿斗式:用穿枋把柱子串起来,形成一榀榀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而形成屋架7.山岳台建筑物。
8.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建筑最明显的建筑风格就是高耸入云的尖顶及窗户上巨大斑斓的玻璃画。
9.浪漫主义建筑: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同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
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外建史名词解释高频词汇

历年外建史名词解释真题精华版1.山岳台:又称观象台,古西亚时期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天象的高台建筑。
特点是由高大的台基、台阶、坡道和庙宇组成。
它是古西亚最有特色的建筑,可避水患,也反映了古西亚人对集中式高耸构图和纪念性的追求。
2.新巴比伦城:古西亚时期新巴比伦王国的都城,由旧巴比伦扩建而来。
平面近似方形,横跨幼发拉底河。
城外有护城河,城内有相互垂直的道路。
南北向大道上依次串连着,伊什达门、空中花园、观象台、庙宇、郊外园林等。
3.窣堵坡:佛教的纪念性建筑,主要进行圣骸崇拜。
由基座、栏杆、门架、实心半球体和顶部(嵌有宝顶)组成。
成为后来塔的原型。
4.支提窟:佛教中特指供奉窣堵坡和佛像的佛殿(石窟佛殿),主要用于举行宗教仪式。
5.米利都城:古希腊希腊化时期一次性规划的希波丹姆式的城市。
它采用了方格网城市规划理论,将几何形式和棋盘式道路网作为城市骨架。
广场取代卫城成为城市中心,周边有神庙、商店。
6.视差矫正法:古希腊造型艺术上的一种处理手法。
将科学技术和艺术美感结合在一起。
具体手法有:内部倾斜和柱子侧脚、柱子卷杀、水平中线升起、高处放大和角处加粗。
7.凯旋门:古罗马纪念性建筑之一,为炫耀对外战役胜利而建。
一般由矩形厚重的体量、女儿墙、券柱式门组成。
其上刻有大量铭文,常位于城市中心或重要出入口。
8.纪功柱:罗马帝国时期,为宣扬皇帝战功而修建的石柱。
高度一般为20-30米,多由大理石建成,里面是空心,可以登上柱顶。
柱身上叙述功绩和胜利的浮雕,柱顶上是被纪念的人的雕像。
9.巴西里卡:古罗马用作法庭、议事和商业贸易的综合性厅堂建筑。
特点是平面一般呈矩形,端部设半圆形龛,内部由柱子分为中厅和侧廊,主入口在长边上。
其建筑体量大,结构简单,对后来基督教堂和伊斯兰礼拜寺影响较大。
10.卡瑞卡拉浴场:古罗马时期一座以浴场为中心的建筑综合体,也是古罗马最发达、功能空间最复杂的建筑类型。
特点是平面近似方形,有纵横轴线,对称布局。
外建史名词解释汇总版

外建史名词解释汇总版1.玛斯塔巴:古埃及早期的台式陵墓,地上部分用石块或砖砌成长方形陵台,像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在一端设入口,称为“玛斯塔巴”,意为凳子。
2.卡宏城:为修建金字塔专门为工人修建的一座城市。
城市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为工人住宅,东部有一条大道,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贵族区,南部为中产阶级。
3.德·埃·巴哈利崖墓:古埃及中王国时期重要的建筑,曼都赫特普庙和哈特什帕苏庙两座陵墓兼神庙组成,它们都是平台式,后面是陡峭的山崖,远远伸开,气势雄伟。
4.方尖碑:古埃及中王国时期崇拜太阳神的石制柱式纪念碑,常成对出现,置于神庙之前。
断面呈方形,上小下大,顶端为金字塔形,细长比通常为1/9到1/10,碑身上刻有象形文字。
5.牌楼门:古代埃及庙宇的大门,是一堵高大厚实的墙,中部凹下作为出入口,上置厚重的石板作为门楣,墙身两侧向内倾斜,内部中空,有楼梯可直达门楣作为观礼台,墙身刻有象形文字等装饰。
6.山岳台:又称观象台,古西亚时期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天象的高台建筑。
由高大台基、坡道和台阶、庙宇等组成。
它是古西亚最有特色的建筑,主要流行于两河流域,可避免水患,也反映了古西亚人对集中式高耸构图的纪念性追求。
7.萨尔贡王宫:两河流域上游亚述帝国时所建造,宫殿和城市同时建造,城近于方形,四个城角朝着东南西北的正方位。
宫殿建于西北城墙的中段,一半凸出城墙外面,一半在城墙内。
宫殿和观象台建在方形土台上,通过大坡道或台阶可达。
整个宫殿有30多个庭院,200多间房子,功能分区明确,房间跨度小、墙身厚、平面多为狭长形。
王宫正门两边是高大塔楼,中间夹着圆形券门,正门有著名的人首翼牛像。
8.新巴比伦城:建于公元前7~6世纪,古西亚时期新巴比伦王国首都,由旧巴比伦扩建而成。
平面近似方形,横跨幼发拉底河,城外有护城河,城内是相互垂直的道路,南北向大道上依次串联着伊什达门、空中花园、观象台、庙宇、郊外园林等。
外建史最全名词解释

新理论。
符号学理论最初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创立。
建筑符号学认为一切建筑的意义都是由于符号的表现而产生的,如果建筑失去符号的表达精神,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因此,在建筑创作中必须重视建筑符号在三方面的功能:建筑符号的结构功能、建筑符号的意义功能,建筑符号的应用功能。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2.建筑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是在建筑哲学领域出现的新理论。
挪威建筑理论家舒尔茨《场所精神》一书正式命名。
对建筑现象学的研究一般都是根据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原理和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思想来对建筑进行分析与应用的。
它是目的是要去探求建筑的本质,认识建筑的意义,不仅要重视建筑的物质属性,而且要重视建筑的文化与精神的作用,重视生活环境的场所精神。
建筑现象学研究的方法就是凭借直觉从现象中直接发现本质的内涵。
舒尔茨创立的建筑现象学不仅是考察建筑现象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且是为了建立一种新的建筑理论来认识深刻的建筑意义,达到保护和创立有意义的建筑环境的目的。
3…建筑心理学---Architecture Psychology是环境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用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对建筑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作一般性描述,并将心理学、社会学的有用知识用于解决建筑设计与规划的实际问题。
建筑师可以将建筑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自己的工作中,以求进一步使人们感到舒适优美的建筑效果。
4…环境心理学----Enviromental Psychology是自然科学与建筑学相结合的一项新理论。
是研究人们心理与其周围物质的和精神的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它从心理学研究中脱离出来而独立发展,它主张利用科学手段,探讨解存在于物质与精神之间问题的方法。
它在继承和吸收历史上合理的环境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人们的心理需求体现在环境设计之中。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名词解释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名词解释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同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
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
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
19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
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又称为哥特复兴建筑。
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流行的复古思潮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可分为罗马复兴和希腊复兴两种倾向。
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门、纪功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的榜样。
但他们没有简单地抄袭古典建筑式样,古典复兴建筑体形单纯、独立、完整,细部处理朴实,形式合乎逻辑,纯装饰构件较少。
采用古典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ECLECTIC ACHITECTURE19世纪上半叶在欧美兴起的一种建筑创作思潮。
折衷主义为了弥补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建筑创作中的局限性,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故有“集仿主义”之称。
折衷主义建筑师不讲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
刻意求新,立足于创造丰富多彩的建筑。
他们将罗马、希腊、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各式各样融会于自己的建筑作品里,以求摆脱一脉相承的谱系,创造本时代的建筑风格。
19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设计改革运动,提倡用手工艺生产表现自然材料,以改革传统形式,反对粗制滥造的机器产品。
在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的束缚。
因建筑风格打破传统手法,根据功能需要自由设计平面与造型,又得名为“自由建筑运动”。
代表人物是拉斯金和莫里斯。
代表作品是魏伯设计的“红屋”。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试题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新古典主义2、解构主义3、有机建筑4、包豪斯5、工艺美术运动6、表现派7、德意志制造联盟8、古典主义9、芝加哥学派10、粗野主义11、密斯风格12、帝国风格13、草原式住宅14.、风格派15、CIAM16、国际式17、雅典宪章18、浪漫主义建筑19、典雅主义20、新陈代谢派21、功能主义22、高技派23、“净化”建筑24、先浪漫主义建筑25、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26、理性主义建筑27、后现代主义28、“装饰即是罪恶”29、西塔里埃森30、贝瑞二、简述<答>题:1、如何理解“少就是多”的内涵和意义2、维也纳的斯坦纳住宅反应了设计人什么样的观点?简要评述其观点。
3、简要论述你对后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的看法。
4、结合里特维德设计的荷兰乌德勒支住宅,简述风格派建筑的特点和意义。
(或)结合里特维德设计的荷兰乌德勒支住宅,谈谈风格派艺术是怎样把握绘画、雕刻和建筑的5、在现代建筑的重要代表人物中,密斯、柯布西耶与阿尔托、赖特的作品既表现出某些共同特征,又有一些不同之处,简述这些不同及意义。
6、简要论述现代建筑在空间方面的特点,并说明这些特点及意义。
7、简要评价本世纪70至90年代西方建筑的主要现象。
8、简述勒.柯布西耶设计的巴黎瑞士学生宿舍的空间布局手法特点及其对现代建筑发展的影响。
9、简述风格派、构成派艺术的主要特点及其对现代建筑创作的影响。
10、简述密斯凡纳德罗在设计中如何处理结构、空间、形式的相互关系。
11、简要评述一下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大楼。
12、简述“ARCHIGRAM”派在城市设计方面的构想,归纳其基本的指导思想。
13、美国高层建筑的发展从“板式”建筑逐渐转变为“塔式”建筑的原因何在。
14、简要评述“装饰即是罪恶”的内涵及意义。
15、简要评述密斯与赖特在空间观念及空间艺术上的异同。
16、从建筑评论的角度简要评述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古埃及建筑
1——牌楼门(sjtu-07)
古埃及庙宇中,轴线上高大、做戒备用的高墙,中部凹下处为出入口,上置厚重的石板眉梁。
墙身两面向内倾斜,中间留空,内有楼梯可通至门楣,墙面刻有象形文字及图画。
牌楼门高大雄伟,表达了国王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
2——玛斯塔巴
古埃及早期帝王陵墓。
长方形台状,形式源于对当时贵族的长方形平台式砖石住宅的模仿
3——太阳金字塔
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形式来源于古埃及人对山体外观的理解——方锥形态,永恒的太阳神,太阳照射角锥形的光线
4——方尖碑
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
常成对地竖立在神庙的入口处。
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形,常镀合金。
最高50余米,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
古西亚建筑
5——山岳台
又称观象台,是古西亚人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星象的塔式建筑物。
常建于一大平台,外形呈阶梯形,顶上有庙或祭坛。
实例:乌尔观象台
6——空中花园
新巴比伦城中,建筑在“梯形高台”之上的花园,被描述成“披着花木盛装的小山”
爱琴文明
7——爱琴文明建筑(sjtu-08)
即希腊上古时代,处于克里特岛和迈西尼城周围的爱琴海一带的建筑文化,创造了杰出的艺术成就。
古爱琴建筑最早创造了“正室”的布局形式,成为后来希腊古典建筑平面布局的原型。
代表实例:克诺索斯米诺斯王宫,迈西尼城狮子门,阿托雷斯宝库
古希腊建筑
8——古典建筑(tj-97)
古希腊盛期的建筑和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帝国时期的建筑同称为古典建筑
9——古典柱式(tj-94,98,sjtu-01)
包含古希腊三柱式(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和古罗马五柱式(塔斯干、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组合柱式)。
古希腊古典时期发展成熟的特定做法的石质梁柱组合的艺术形式,到了古罗马时期得以继承和发展扩充至五柱式,是西方古典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
10——雅典卫城(sjtu-05)
是希腊古典时期的代表作品,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建筑群之一,是雅
典当时宗教的圣地和公共活动场所,也是雅典国家强盛的纪念碑。
包括:卫城山门、帕提农神庙、伊瑞克先神庙、胜利神庙、雅典娜雕像
建筑群布局自由,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在西方建筑史中被誉为建筑群体组合艺术中的一个极为成功的实例,特别是在巧妙利用地形方面更为杰出。
古罗马建筑
11——券柱式(tj-93)
古罗马建筑中,拱券与柱式相结合的构图,前者承重,后者起装饰作用
12——Basilica(sjtu-07)
巴西利卡,古罗马一种综合用作法庭、交易所与会场的大厅性建筑。
平面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的龛,主体分为中厅和侧廊。
其形制对中世纪基督教堂与伊斯兰礼拜寺,均有影响。
代表:图拉真巴西利卡,君士坦丁巴西利卡
13——《建筑十书》
古罗马皇帝御用建筑师维特鲁威所著,是世界上遗留至今的第一部完整的建筑学著作,并且最早提出了建筑三要素:实用、坚固、美观拜占庭建筑
14——拜占庭建筑(sjtu-06)
古罗马分裂后,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
建筑特点:帆拱,穹窿,彩色彩色琉璃面砖装饰
代表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圣马可教堂
15——抹角拱(tj-93)
拜占庭建筑中,用以从方形平面向原顶过渡的结构构件,使得穹顶的支撑和平衡体系下产生丰富多变的空间,形成帆拱(抹角拱)、鼓座、穹顶相结合的做法。
抹角拱的作用与帆拱相同。
16——集中式
即拜占庭教堂中,利用帆拱和穹窿,平面呈圆形或多边形,所营造的集中式的空间布局形式。
典型实例:圣索菲亚大教堂
伊斯兰建筑
17——钟乳拱
又称蜂窝拱,由一个个层叠的小型半穹窿组成。
普遍出现于伊斯兰建筑中,在结构上起出挑作用,在造型上起装饰作用。
18——穆达迦风格
西班牙八世纪被阿拉伯占领,十世纪后,大量伊斯兰建筑手法渗入到哥特建筑中去,形成了特殊风格,称为穆达迦风格。
特点是,用马蹄形券,镂空的石窗棂,大面积的几何或其他花纹
欧洲中世纪建筑:
——早期基督教
19巴西利卡式(tj-93)
早期基督教建筑中,教堂平面形制之一,形制来源于古罗马的巴西利卡。
——罗马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