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大地构造简图
各大洲重要地形剖面图

亚洲沿40° N的剖面示意图
亚洲沿100° E的剖面示意图
欧洲沿50° N的剖面示意图
地中
海
印
度
洋
S
Q
>\
屮
禅
峽
Il I佗肚
河
非洲沿赤道的剖面示意图
北美洲沿90° W的剖面示意图
大
两
洋
刚果盆地维多利业湖
印
度
洋非洲沿20° E的剖面示意图
北美洲沿40。
N的剖面示意图
亚
马
孙
河
诈
拉
原
普
平
拉
塔
拉
普
拉
塔
河
才
草
原
一
潘
帕
大
西
洋
大分水岭
W的剖面示意图
南美洲沿60°
堆多利亚大沙漠
大
堡
礁
澳大利亚
大盆地
印
度
洋
澳大利亚大陆沿。
S的剖面示意图
澳大利亚沿140° E的剖面示意图
南极洲沿60° W 〜120° E 的剖面示意图
海膜地形示意图
长
城站厂 德
雷克海峡
严大陆坡
逅A。
亚洲大地构造

亚洲大地构造一、大地构造格局亚洲陆块群主要分布于欧亚板块(西伯利亚)和印度板块之间,东以活动陆缘与太平洋板块分隔。
与欧、美、非等巨型板块相比,亚洲大陆为复合大陆,由多陆块聚合而成,大陆克拉通小,造山带巨大,大陆的主体是造山带,小克拉通被包容在巨型造山带之中,东亚地区至少发育50余个陆块、微陆块(Wang et al.,1995;任纪舜等,2006)。
亚洲及其邻区的地貌数字高程图(据互联网资料)亚洲大陆以陆块群镶嵌结构为特征,小陆块普遍镶嵌于不同时期的造山带内,而较大尺度的前寒武纪克拉通陆块为巨型造山带环绕。
亚洲众多造山带是在多岛海古地理环境中逐渐碰撞拼合而产生的,而不是陆一陆碰撞的结果。
因此,尽管亚洲陆块群在伸展裂解(期)上具有可对比性(如新元古代、古生代末期等),但它们的聚敛闭合期上具有复杂性和不可对比性。
全球克拉通与造山带分布图(Kusky et al., 1999)(罗宾逊投影,投影中心,180°经线)亚洲大陆的克拉通陆块主要包括:西伯利亚、印度、哈萨克斯坦、印度、阿拉伯克拉通,以及华北、塔里木和扬子等众多陆块。
亚洲大地构造略图(王鸿祯等, 2006)俄罗斯地域广阔,东西向几乎贯穿了整个欧亚大陆,南北向占据了欧亚大陆北半部。
从基底构造性质来看,俄罗斯的主要构造单元包括东欧克拉通、西伯利亚克拉通、乌拉尔-蒙古褶皱区、特提斯褶皱区、维尔霍扬-楚科奇褶皱区、太平洋西北缘(远东)褶皱区和北极褶皱区。
各褶皱区围绕着东欧和西伯利亚这两个前寒武纪古老克拉通分布。
西伯利亚克拉通位于俄罗斯境内,发育了早前寒武纪基底,其中主,要是太古代和早元古代基底。
克拉通周边分别发育了乌拉尔-蒙古褶皱区、特提斯褶皱区、西北太平洋(远东)褶皱区、北极褶皱区。
褶皱区通常由不同时代的中间地块和不同时期固结的褶皱带拼贴而成,与大型古老克拉通相比,褶皱区在构造上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
褶皱区的演化过程表现为一系列不同时代褶皱系及其所包含的中间地块(或微陆块)向古老克拉通方向增生(据朱伟林,2012)。
七大洲轮廓图

七大洲轮廓图
如图所示:
陆地部分的一级区域,被称为“洲”。
地质和地理上的洲,有所不同。
地理上,洲是由海洋或其他自然边界完全或几乎完全与其他陆地隔离的相
连的陆地。
地质上,洲除了陆地,还包括环绕它的大陆棚,即陆地在海面
以下的延伸部分。
全球陆地分为“七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除此之外,人们熟悉的还有“五洲”,又把全球分
为了五大洲,奥运会等大型赛事多采用这一方案。
汉语又常常用“五洲”
泛指世界各地。
无论是五大洲,还是七大洲,都是地理大发现之后的事情,囊括了最
后被欧洲人发现的美洲大陆。
扩展资料
各大洲之间陆地上的主要界线:
欧洲与亚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
南美洲与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
区域地理亚洲ppt课件

47
三、社会经济特征
48
中亚最适合发展哪一种农业类型? 畜牧业
中亚农业生产最大的不利条 件是什么? 降水稀少
中亚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 小麦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49
中亚棉花产量仅次于中国和美国,分析有利条件。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沙质土壤,透气性好;灌溉水源充足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有雨水补给),水量较小;水位季节变 化大,有春汛、夏汛。
里
咸 海
海
山 天
帕米尔高原
44
1、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内流湖) 2、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3 、亚欧分界线 4、注入里海的河流:伏尔加河、乌拉尔河
里海
45
正在消失的湖——咸海 面积减小原因?
46
巴尔喀什湖:东部为咸水湖,西部为淡水湖
(2)海陆位置: 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重要枢纽 ——“十字路口”
亚洲
印度洋 大洋洲
太平洋
问题: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非洲 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 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3)板块位置 读图分析: 为什么东南亚地区火山地震活动特别频繁?
油棕
椰子 蕉麻(菲律宾)
工业
主要矿产
锡:马来西亚(世界重要的锡矿带上) 石油:印尼、文莱
工业化迅速发展 特征: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
1.下列关于东南亚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和中南半岛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B.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和马来群岛的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C.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和马来半岛的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D.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和菲律宾群岛的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6.1亚洲的地形(共30张ppt)

1
bC
B2
A
3
①
a
②
1、高原ABC 2、平原123 3、山峰a 4、湖泊b 5、群岛①②③
1、地形类型
2、地面起伏 3、地势特点 4、大陆东侧 的岛弧群
1
bC
B
2①
A3
a
②
读图、记图是关键
练一练:亚洲的世界之最
世界最平坦的平原 西西伯利亚 平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青藏 高原, 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喜马拉雅 山脉,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玛 峰, 世界陆地的最低处 死海 等。
充分利用书上的地图的和各种统计图
1、以什么地形为主?平均海拔如何? 2、地面起伏如何? 3、地势变化情况 4、其它特色地形
1、地形类型
B
C
A
1、亚洲的地形以__高_原___和__山__地___为主。平均海 拔除南极洲外_最__高_。 2、图中字母和数字各表示什么地形区?
B C aA
1、亚洲的地形以__高_原___和__山__地___为主。平均海 拔除南极洲外_最__高_。 2、图中字母和数字各表示什么地形区?
熟练运用地形图:读出海拔高度、分析 地形特点。
亚洲的地形特点: 1.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2.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3.地面起伏大 、高低悬殊
面图
北美洲40°N地形剖面图
重点小结
熟悉亚洲的山山水水: 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
伊朗高原、德干高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西西伯利亚平
2、地面起伏
b a
1、亚洲的地面起伏_大___,高差_悬__殊__。 2、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世界最高峰_珠_穆__朗__玛_峰b:世界陆地最低处_死__海
(完整PPT)亚洲.PPT

陆地上地形的五种基本形态
3.高原:
地面起伏不大,海拔较高,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陆地上地形的五种基本形态
4.丘陵:
高低起伏,坡度较缓,连绵不断的低矮隆起高地,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陆地上地形的五种基本形态
湄公河
放射
三、河流湖泊
内流
5.内流河: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伊犁河、约旦河
(3)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
6.亚洲几个独特的湖泊:
死海
(1)世界上最深的湖——
贝加尔湖
(2)世界上最大的湖——
里海
(4)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巴尔喀什湖
四、河流湖泊
在图1-1上找出亚洲的特色湖泊:
北纬30度
亚洲大陆30°N地形剖面图
2.地势特点:
地势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
三、河流湖泊
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河流分布有什么特点?
河流分类 主要外流河分属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三大水系。主要的内流河有塔里木河、伊犁河、阿姆河、锡尔河、约旦河等。
北冰洋水系: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太平洋水系:
阿拉伯半岛
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 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古印度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
5.地域文化
3.下图为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 A.都位于热带地区 B.都位于湿润地区 C.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D.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C
课堂小练
⑧
⑨
①
②
③
④
(完整)世界地理分区--亚洲

第一讲 亚洲
鲁山二高地理备课组
2
知识目标
考点解读
1.亚洲分区及主要国家。 2.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3.亚洲人口、文化及经济发展 的差异。
1.结合亚洲分区地图分析地形、气候等对经济发展的 影响。 2.结合气候因子分析亚洲气候特点及分布。 3.以中东、东盟等热点问题为背景,分析区域特征。
2024/9/24
鲁山二高地理备课组
重难考点精析
2024/9/24
鲁山二高地理备课组
1 亚洲的地形、气候及其之间的关系
• 1.典型经纬线剖面示意图 • (1)沿40°N地形剖面及附近的地理事物:
(2)沿80°E地形剖面及附近的地理事物:
2024/9/24
鲁山二高地理备课组
• 2.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差异
2024/9/24
鲁山二高地理备课组
• 三、人文环境
• 1.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9年亚洲人口约40亿,占世界总 人口的61%。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亚洲有
• ____中__国_、_日__本_、_印__度_尼_西_亚__、_印_度__、_孟_加_拉__国_、_巴__基_斯_坦_________________6个国家。东 亚、东南亚、南亚为世界人口稠密区。
降水丰沛,河网密布
2024/9/24
鲁山二高地理备课组
• 2.亚洲的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 亚洲人口众多,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很大,对
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以人口与粮食问题为例分析如图所示:
2024/9/24
鲁山二高地理备课组
• 3.亚洲的经济发展
• (1)总体概况:
• 在古代,亚洲一直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整个世界的主要强国——中国、 印度、阿拉伯、波斯都位于亚洲。亚洲的农牧业可以维系世界大部分人 口的生计。
亚洲山脉和构造体系

亚洲山脉和构造体系(世界地理补充材料)一、地形结构中南部高,山脉组合形式成群成带亚洲地形结构,中南部高耸,多崇山峻岭和高原;四周低下,多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山脉结构多成群成带,且与山间高原和盆地紧密结合。
亚洲山脉结构,可分三条山带(图1)。
图1 亚洲主要山脉分布第一条山带位于连接青藏高原、伊朗高原和安纳托利亚高原的东西隆起带,大致以帕米尔山结和亚美尼亚山结为枢纽,向东西两侧伸延出一系列高大山脉。
在隆起带北侧主要有高加索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兴都库什山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与祁连山脉等;在隆起带南侧主要有托罗斯山脉、扎格罗斯山脉、苏来曼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等。
第二条山带位于亚洲中东部,夹持于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与中西伯利亚高原之间,由一系列走向北西和北东的山脉组成向南凸出的弧形山群,也有呈近东西向展布的。
主要山脉在西部有萨彦岭、杭爱山、阿尔泰山、天山等;在东部有雅布洛诺夫山、外兴安岭和阴山等。
第三条山带呈东北-西南向分布于亚洲大陆的东部边缘,构造上属于新华夏系隆起带,最东的一列包括西太平洋岛弧上的若干山脉;第二列为锡霍特山脉及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南沿海诸山脉;第三列包括朱格朱尔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等。
二、地形的地质构造基础亚洲大陆成为今日的一块整体,经历着从小到大、从分散到聚合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组成现代亚洲大陆的几个古老陆块,在晚古生代以前不仅不相连接,而且为大洋盆地所分隔,彼此相距甚远。
亚洲大地构造格局的形成是通过各期地壳变动阶段,大洋盆地不断迁徙和封闭、古老陆块不断碰撞聚合、使地槽带不断变形、陆台区日益扩大的结果。
也可以说今日的亚洲大陆是由几个作为成陆核心的古老陆块、几条联接这些古老核心的各构造期形成的新、旧褶皱带和若干露出海面的岛弧所组成的。
(一)大地构造单元亚洲大陆按沉积发展的特殊性和各区之间地质发展史的相互差别,可划分为六大构造单元(图2)。
1.南亚大陆区它主要包括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