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词汇教案

合集下载

对外汉语教案(优秀6篇)

对外汉语教案(优秀6篇)

对外汉语教案(优秀6篇)对外汉语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的学习用品的名称。

2、学会问别人物体的名称。

二、教学重点1.生词:这,那,手机,铅笔,吗,字典,不,这些,那些,书,也,汉语。

2.语法:句型:这是。

那是。

这些是。

那些是。

三、教学方法1.运用翻译法,讲解词语。

2.创设多种语言情景,以及实物,让学生进行反复操练。

四、教学环节(共50分钟)(一)组织教学(2分钟)提问学生:你的书包里有什么?引出今天的话题——学习用品。

(二)复习旧课(3分钟)他是。

(三)学习新课认读,教读,说汉语,要求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些是什么?那些是什么?练习朗读课文。

分组朗读,单个人指读。

击鼓传花朗读。

(四)本课小结(3分钟)询问学生今天学习了什么。

和学生一起复述。

(五)布置作业(2分钟)课后生词找到拼音,并抄写一遍。

课后总结:学生学起来比较简单,但是记忆以及应用还是有问题。

对外汉语教案篇二教学目的:通过对本课文的讲解、学生练习巩固,使学生了解校外租房所需的住宿条件,怎样向同学朋友介绍新住所,怎么样与房东打交道等实际应用问题。

新词的意思:合租,请客,房租,安,行家,羡慕,强,感觉教学要求:复习巩固前一课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学生交谈,设计语言请境,组织、鼓励学生参与语言交际。

运用提问,会话,或成段表达及讨论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重点:简单介绍房子的情况,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他人合租,请客,房租,安,行家,羡慕,强,感觉,以及“那还用说”“这倒是”“对了”等日常口语表达方法学时分配:2学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复习上一课所学的内容(略)二、读生词(在新的课文学习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用问题式导入课文,如“我们班上有没有同学在校外租房子住呢?”“大家觉得在校外住有什么好处?”等)读生词时请一位同学读两到三个,在读的过程中老师尽量不提醒,但是同学出现的明显或规律性错误要及时改正。

)三、解释生词短语(在解释生词的同时注意课外相关内容的补充,在解释的同时,注意同学的反应,时刻用“大家明白了吗?”“大家听清楚了吗?”等语句获得学生的回馈)1、合租:至少两人一起租住一间或一套住房“如果大家在校外租房子,我想大部分同学也都会选择合租这种方式吧?”2、请客:宴请客人“简单的说就是请别人到自己家或是显餐馆里吃饭自己付钱。

对外汉语词汇课教案

对外汉语词汇课教案

对外汉语词汇课教案一、基本教学情况课程名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学对象:中低级水平留学生授课学时:45分钟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引导、讲解使学生学习、理解第十课名词的内容,并能通过一些例子和练习使学生能够在实际运用中使用和应用名词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和板书书写,并准备一些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可才用动作表演、自由对话、分组对话等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更好的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来到中国也有一段时间了,不知道大家在中国最喜欢的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很好,同学们说的这些东西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是名词。

(板书课题:第十课名词)(二)讲解内容1.具有词缀标志的名词我们先来看下面几组词。

(板书:阿姨阿爸阿妹老师老婆老板)(导读)大家可以很容易的看出来,这些词都有一些相同的地方,我们可以称这种阿~、老~这种词为具有词缀标志的名词。

听起来有点难理解,但是你们不需要全部理解,在你们以后的学习中会接触到很多这种类型的词,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分辨出他们是名词。

这种类型的名词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板书:词缀+名词性词素动、形性词素+词缀)像这样的词缀性名词还有很多,比如木头、馒头、石头,剪子、袋子、胖子等。

(备用:导师医师设计师看法用法说法歌手助手能手)汉语呢,有一个有趣的特点,改一个词缀就会改变词的意思。

比较下面两个词缀:(板书:儿子)儿呢,一般用于比较小巧的事物,或有喜爱的感情色彩。

子呢,一般用于稍大的事物,或者有憎恶的色彩,也就是讨厌,不喜欢。

比如说小胖儿,我们就想到一个胖胖的小孩儿,要是说大胖子,我们就会想到一个很胖的成年人。

这就是区别。

2.名词在语法上的主要特点名词呢,在语法上有一些特点,下面我给大家讲解一下。

(1)第一呢,是可以接受数量词组的修饰,但是一般不能直接跟数词结合,例如:两张桌子、一支笔。

那么我们来看这几组词:(板书:三十学生一酒瓶)这两个词就是错误的用法。

对外汉语词汇教案模板(共3篇)

对外汉语词汇教案模板(共3篇)

对外汉语词汇教案模板〔共3篇〕第1篇:对外汉语词汇教案词汇微格教学教案课程名称:高级汉语词汇课使用教材:《汉语教学法研修教程》、《汉语课堂教学技巧325例》教学对象:成人高级班授课学时:15分钟一、教学目的1、通过引导、图示使学生理解一些关于“春节”风俗的词语,并学会其读音、写法;2、通过讲解新词语的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词语,并能在交际中使用;3、适当对这些关于“春节”风俗的词语作出解释,从而扩大词汇量。

二、教学要求1、要求能正确的掌握每个生词的读音;2、要求可以正确书写每个生词3、要求能运用本课生词造日常用的句子,并知道其运用的场合。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一〕生词 (1〕根底生词年俗祭灶扫尘拜年年画春联鞭炮〔2〕拓展生词送〔接〕灶作揖〔二〕短语挂年画贴春联放鞭炮四、教学方法直观法:多媒体教学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中国最重要的是哪个节日吗?” “知道。

是春节。

”“同学们之前是否接触过关于‘春节’的事物?对“春节”的风俗有所理解吗?……〔同学们七嘴八舌地答复〕“好吧,如今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春节”的一些风俗的词汇,以及认识一下中国春节文化。

”〔二〕讲解生词1、“年俗”的讲解〔1〕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两遍〕〔2〕老师解释“年俗”的词义及其组合关系;〔3〕示意局部学生按座位顺序一个接着一个读。

〔学生读错时,老师先读一遍做示范,使学生有针对性纠正。

〕2、“祭灶”的讲解〔1〕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两遍〕〔2〕老师解释“祭灶”的词义及其组合关系,并拓展两个新词“送灶”、“接灶”;〔3〕两遍教读完毕后,示意局部学生按座位顺序一个接着一个读“祭灶”、“送灶”、“接灶”这三个词。

〔学生读错时,老师先读一遍做示范,使学生有针对性纠正〕〔4〕老师在黑板写“祭灶”,重点突出“祭”字形上半局部的写法,联络“灶”的本义,告诉学生要注意“灶”的偏旁是“火”,并要求学生在练习本跟写。

3、“扫尘”的讲解〔1〕展示图片,问学生能得出图片里的人手里拿了些什么,学生答复;〔2〕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案
教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汉语词汇,扩大其词汇量。

2.培养学生学习和记忆词汇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词汇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
1.基础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教学。

2.常用词组和短语的教学。

3.词汇练习和巩固。

教学步骤:
1.导入(5分钟):通过问候和询问学生的汉语词汇水平来引发学生对词汇教学的兴趣和动力。

2.词汇教学(25分钟):
a.分组教学: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词汇主题(例如食物、家庭、学校等),并由小组成员在规定时间内列举相关的词汇,然后每个小组介绍他们的词汇主题,其他小组完成相关练习。

b.教师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选择相关的词汇进行教学和讲解,辅以图片、例句等形式进行说明和引导学生记忆。

3.词汇练习(15分钟):
a.词汇填空:教师给出句子,学生根据上下文填入合适的词汇。

b.词汇配对:教师给出一系列词汇,学生将其与对应的释义进行配对。

4.课堂练习(15分钟):通过问答、对话等形式进行词汇运用练习,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所学词汇。

5.总结和拓展(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并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的词汇扩充和练习。

教具和资源:
1.教材、词汇卡片、PPT等教学工具;
2.图片、例句等辅助教学素材;
3.练习题、练习册等练习资源。

教学评价:
1.学生对词汇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学生在交流中运用词汇的准确度和流利度;
3.学生在课后的词汇扩充和练习情况。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教案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教案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教案案例分析教案案例分析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学习掌握30个常用的汉语词汇;(2)学会运用这些词汇进行简单的对话和日常交流;(3)认识和理解这些词汇在汉语中的用法和意义。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3. 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汉语词汇,培养学生爱学习、善思考的情感态度;(2)增强学生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30个常用的汉语词汇的教学和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这些词汇的学习,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和交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有关中国的视频或展示一些中国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问:“大家对中国文化有什么了解吗?”2. 词汇教学(15分钟)(1)老师出示卡片,上面写有30个常用的汉语词汇,包括数字、颜色、食物等。

教师依次读出卡片上的词汇,并用中文解释其意思。

(2)学生跟读并模仿老师的发音。

可以进行单词对练,师生一起读,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练习。

3. 词汇运用(2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有两个学生,一个学生扮演中国游客,一个学生扮演导游。

导游向游客介绍中国的一些景点,并用到词汇进行交流。

(2)学生可以准备一些问题,如“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How do you say ‘hello’ in Chinese?”等,与同组的学生进行交流。

学生可以互相提问、回答,并用到所学的词汇。

4. 反馈和总结(5分钟)课堂结束前,老师可以进行简单的复习和总结。

可以出示一些图片或卡片,让学生说出与之相关的汉语词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话交流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学生的回答和参与程度,可以判断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程度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情况。

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记录学生的观点和表达能力。

7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案.ppt

7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案.ppt

被叫给让 + ++ + + -+ + +- + - +++ +---
演示课件

一概 都
▪ 我们~是留学生。
-+
▪ 这些门票~作废了。 + +
▪ 我们~很喜欢汉语。 - +
▪ 又如:又/再;还/再
演示课件
(1)句类与句型
▪ ①句类[或者/还是;吗/呢]

吗呢
是非问 你是学生~?
+-
特指问 你是哪个班的~?
演示课件
2、词语搭配的教学对策
(1)一般词语搭配的教学 ▪ A 总结词语运用的典型搭配,把词汇学习
和语法学习结合起来。
▪ B 指出与词语搭配的句式。如:从来 ▪ C 指出词语的语义搭配。如:后悔/遗憾
▪ 后悔:动 事后懊悔:~莫及/事前要三思,免得将来~。 ▪ 遗憾:❖形 不称心;大可惋惜(在外交方面常用来表示
▪ 偶然:
▪ [形]不是必然的。
傅-徒弟 ▪ e.抽象:全体-部分 成绩-错误 好处-坏处
演示课件
②动词
▪ a.动作或活动:丢-拾/捡 开-关/闭 推-拉 ▪ 来-去 过来-过去 出来-出去 得-失 借-还 ▪ 收-发 记-忘 拿-放 买-卖 送-取 分-合 ▪ b.心理活动:爱-恨 敢-怕 喜欢-讨厌 相信-怀疑 ▪ c.现象或存现:死-活 加-减 输-赢 开始-结束 ▪ 增加-减少 有-无
演示课件
(四)实词教学
▪ 1、 词语搭配法(词语扩展法)
▪ (1)名词
▪ ①与量词的搭配:封/张/辆
▪ ②与相关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搭配:

对外汉语词汇教案教学模板

对外汉语词汇教案教学模板

对外汉语词汇教案教学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汉语词汇。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词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汉语词汇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词汇讲解:精选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场景的常用汉语词汇。

2. 词汇练习:通过各种练习形式,巩固所学词汇。

3. 词汇应用:结合实际场景,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词汇。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词汇。

2.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活力。

3.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词汇。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用图片、实物、故事等引起学生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词讲解:呈现新词汇,用简洁明了的方式解释词义,举例说明。

3. 词汇练习: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新词。

4. 词汇应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讨论等,实际运用所学词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鼓励学生主动发言。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了解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程度。

3. 应用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词汇的能力,如角色扮演、讨论等。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的词汇教材。

2. 图片:准备与教学词汇相关的图片,以便于学生直观理解。

3. 实物:准备与教学词汇相关的实物,增强学生对词汇的感知。

4. 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七、教学注意事项1.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调整教学难度和深度。

2. 注重词汇的实用性,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词汇进行教学。

3. 引导学生正确发音,注意语音的准确性。

4. 鼓励学生多说多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词汇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词汇知识。

2. 开展课外活动:如参观、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词汇。

对外汉语词汇教案模板范文

对外汉语词汇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对象: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课的生词,包括读音、词性和词义。

2. 能够运用所学的生词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3.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1. 本课的生词。

2. 生词在句子中的运用。

四、教学难点:1. 生词的正确发音和词义的理解。

2. 生词在句子中的运用。

五、教学方法:1. 直接法:用词典上的定义,用学生已学的旧词解释新词。

2. 直观法:教具、图表、动作、表情、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手段。

3. 情景法:设计情景、利用实地情景。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自由讨论与本课主题相关的话题,为学习新词做准备。

(二)生词讲解1. 教师讲解本课的生词,包括读音、词性和词义。

2. 学生跟读,巩固生词的发音。

3. 教师举例说明生词在句子中的运用,引导学生理解生词的意义。

(三)句子练习1. 教师设计句子,让学生运用本课的生词进行填空。

2.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发音和词义。

3. 教师点评学生的练习,纠正错误。

(四)情景对话1. 教师设计情景对话,让学生运用本课的生词进行对话。

2.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发音和词义。

3. 教师点评学生的对话,纠正错误。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课的生词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复述本课的生词和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复习本课的生词,做到会读、会写、会用。

2. 学生根据本课的生词,自编对话或短文,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辅导。

3. 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本课的生词,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后续的汉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汇教学教案一.教学单元:《新实用汉语课本》第28课《礼轻情意重》二.教学对象:18到25岁的母语为英语的高级班留学生,已经完成了一年的汉语学习,有一定的汉语基础,能够用汉语进行日常交际,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时数:90分钟四.教学内容(一)词汇:(1)偏正构词法:前一个语素用来修饰后一个中心语素的造词法。

偏正式词语如月饼、纪念品、毛笔、名牌等。

(2)重点词汇(共37个):名词:节日、月饼、水果、啤酒、纪念品、毛笔、名牌、书法、围巾、小意思、月亮、春节、中秋节、别人、惊喜、友谊、糖、特色动词:赏、戴、收、干杯、称赞、感谢、尊重、得到、担心、准备兼类词:希望、表示词组:礼轻情意重、文房四宝、……之一形容词:一般、重要虚词:那么、不过(3)补充词汇(共18个):美的、华山、量、矮、破费、嫦娥奔月、唐朝、古代、神话、月宫、仙女、原来、人间、闻、唐明皇、皇宫、醒、团聚(二)语法:(1)用动词“有、没有”表示比较(2)学会使用反问句(3)连动句(4)结果补语“上、开”(5)使用“我担心......”的表达(6)“......之一”(三)交际:学会表达“比较”,“馈赠与称赞”,“担心”。

就赠送礼物和称赞礼物的话题进行交际。

(四)(五)文化:对比中西方文化在送礼文化上的异同。

五.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词,对比中西方文化在送礼文化上的异同。

2.学会表达“比较”,“馈赠与称赞”,“担心”。

就赠送礼物和称赞礼物的话题进行交际3.掌握重点句型和重点词语的用法六.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对重要词汇的掌握和使用难点:对重点语法的掌握(1)用“……有/没有……”比较(2)用“不是……吗”来反问(3)连动句 S+(Adv+)有/没有+O+V(4)结果补语“上、开”七.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师的语言、动作、板书讲解八.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以中秋节为切入点,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通过中秋节和学生熟知的春节作比较。

再提到中国人过节的时候会互送礼物,从而展开“礼轻情意重”的话题。

带领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2.熟悉课文: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并讨论和思考一些问题:(1)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2)节日的时候,大家有送礼物的习惯吗?(3)大家喜欢什么样的礼物,为什么?(4)送到礼物和收到礼物的时候人们都说什么?3.生词讲解:在导入部分基本以“中秋节”和“送礼物”提到,接下来详细讲解生词。

重点生词一共37个,补充生词18个。

(词汇部分主要运用释义法、直接展示法、语素造词法和扩展法讲解。

举例说明生词的意思时,尽可能多用上刚学的生词,增强学生对生词的掌握)重点生词:礼轻情意重:礼物不贵重,但心意很珍贵。

中国的一句俗语。

轻、重是相反的两个形容词,礼是礼物,情意是送礼物的心意。

月亮:名词。

月亮上来了。

(图片示意)赏:动词。

欣赏,赏月,看月亮。

节日:名词。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重要的节日。

春节:过春节。

中秋节:过中秋节。

人们赏月、吃月饼的节日。

月饼:名词。

中秋月饼,准备月饼,一块月饼。

(图片展示)准备:动词。

准备礼物,准备考试,准备旅行。

水果:名词。

一种水果,便宜的水果。

(展示苹果、梨、葡萄等水果的图片)啤酒:名词。

喝啤酒,两瓶啤酒(展示啤酒的图片)纪念品:名词。

买纪念品,纪念是用来保存留下来纪念的东西。

希望:可做动词,也可做名词。

文中出现的为动词,希望你喜欢。

毛笔:名词。

用毛笔写字。

(图片展示毛笔)文房四宝:中国人认为书房里四种最重要的东西,毛笔、墨水、纸、砚台。

(此处展示图片)……之一:其中的一种东西。

文房四宝之一。

名牌:名词。

名牌毛笔,名牌衣服书法:名词。

汉字书法,喜欢书法。

(此处展示书法作品)围巾:名词。

漂亮的围巾,名牌围巾。

(实物展示)戴:动词。

带上,戴围巾。

(动作示意法讲解)那么:介词,用在形容词前面。

举例说明:那么漂亮,那么热闹。

收:动词。

收到,收礼物小意思:名词。

一点儿小意思,用来表示心意的礼物干杯:餐桌上的礼节,举起杯子碰客人的杯子以示祝福。

(动作示意)不过:连词。

表示转折,用在句子中,与前面出现的情况有相反的意思。

举例说明:我喜欢汉语,不过汉语学起来太难了。

称赞:动词。

夸奖,称赞礼物,称赞林娜表示:可做动词,也可做名词。

文中出现的是动词,重点讲解文中出现的意思。

表示喜欢,表示感兴趣感谢:动词。

表示感谢,感谢朋友,非常感谢尊重:动词。

尊重老师,尊重他的看法得到:动词。

得到礼物,得到尊重,得到称赞惊喜:名词。

没想到却发生的好的事情,得到惊喜,给他一个惊喜别人:代词,除开自己和在场的以外的其他人,告诉别人,感谢别人,尊重别人一般:形容词。

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坏的,一般的,一般的问题;往往,最容易发生的情况,一般觉得重要:形容词。

重要的发现,重要的生词友谊:名词,朋友之间的感情,我们的友谊担心:动词,担心天气,有点担心糖:名词,白糖,放点糖(图片展示)特色:名词,特别的东西,中国特色,特色食品补充生词:(这一部分的生词作为拓展内容,可结合“嫦娥奔月”神话故事讲解。

在学生有兴趣的情况下讲讲嫦娥奔月神话提到以下大部分单词,再带领学生进一步学习)美的、华山、量、矮、破费、嫦娥奔月、唐朝、古代、神话、月宫、仙女、原来、人间、闻、唐明皇、皇宫、醒、团聚4.课文讲解:(前面讲解语法,讲解构词法时引入词汇教学)①讲解用“有/没有”来表示比较的用法。

用S+有/没有+NP(+这么/那么)+A,组成句子并熟读:——中秋有春节那么热闹吗?——中秋没有春节那么热闹。

②讲解反问句“不是……吗?”,是在知道事实的情况下反问你不是喜欢中国书法吗?(是喜欢中国书法)大为不是美国人吗?(是美国人)③连动句。

S+(Adv+)有/没有+O+V对应部分给出关键词提示学生,组成句子并熟读如:他现在没有书看。

学生们星期天有很多作业要做。

④“上、开”做结果补语。

如“关上门、戴上围巾”“打开礼物、切开苹果”⑤偏正式造词方法。

如:月饼、纪念品。

月饼是赏月时候吃的糕饼,纪念品是卖来用做纪念的东西。

前面一个语素修饰后面的语素,形成偏正式的造词法。

请学生在刚学过的生词中找出这样的词语,并解释原因,以启发学生思考九.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展示生词对应图片、语法讲解时出现例句;练习环节划分词类应先对学生展示,再由学生完成练习。

)十.练习设计Ⅰ.选词填空:希望表示得到感谢纪念品礼物重要准备不过一般糖春节节日水果(根据上下文选词填空将文章补充完整,每词仅用一次)在中国,最热闹的时候就是____了,这也是中国人最____的____。

人们去看望朋友的时候,____都会带上____,有小孩喜欢吃的__,牛奶和____,或者旅游回来带的_____。

总之,不管大家____了什么样的礼物,主人都会____ ____,请朋友到自己家里作客.____,尽管____了主人的邀请,但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人们往往还是____在自己的家里度过这个重要的日子。

Ⅱ.根据词语造句(称赞、感谢、尊重、表示、惊喜、一般、友谊、那么)Ⅲ.划分词类让学生将学过的生词归类,分为名词、动词、虚词、兼类词、形容词,在黑板上写出来,看谁的正确率更高Ⅳ.句型替换:(学生自由发挥的句子中尽量引导他们用上这一课学过的生词)(1)请学生使用“有/没有”的句子来表示比较。

A:那种笔有这种笔好吗?B:那种笔有这种笔好。

用(他妹妹他弟弟高)替换练习(2)让学生练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担心。

A:我担心你们不喜欢我们的礼物。

B:朋友送的礼物,怎么会不喜欢呢?用(忘了出发的时间昨天刚刚告诉我们忘了)替换(3)连动句练习。

A:你现在忙不忙?B:很忙。

我有很多练习要做。

用(语法复习)替换(4)结果状语“上”“开”A:他戴上那条丝绸围巾了没有?B:没有,今天不冷。

(写他的名字他说要想一想)Ⅴ.情景对话:(1)练习反问句式,用“不是……吗?”在学生自己设定的情景里对话,尽量使用生词(2)学习课文中馈赠与称赞的句子,请学生练习对话,模拟赠送礼物的场景Ⅵ.看图说话给出两组图片,请学生用“有/没有……”进行比较十一.作业及课外活动安排:请学生分成两组,在课后排练一个情景剧,分别模拟东方人和西方人送礼物以及收礼物的场景。

十二.经验和总结:根据学生目前的汉语水平制定相应的讲解方式和练习方法,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能够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同时也要注意课堂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应该适当地进行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