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精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主要内容有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罗伯斯庇尔等雅各宾派掌握政权、拿破仑帝国及其历史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过程,认识其对法国乃至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一些基本知识,但对于其中的细节和深层次的原因可能还不够清楚。
学生可能对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重要人物和条约等有一定的掌握,但对于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掌握罗伯斯庇尔等雅各宾派掌握政权的原因和措施,了解拿破仑帝国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对法国乃至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的过程,罗伯斯庇尔等雅各宾派掌握政权的原因和措施,拿破仑帝国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意义。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相关知识。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课件: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
3.资料: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历史知识,如法国大革命的背景、罗伯斯庇尔等雅各宾派掌握政权的原因等。
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
(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案设计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法兰西第一共和国;雅各宾派专政;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法典》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罗伯斯比尔、拿破仑等人物的功过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重大意义和历史作用;通过对拿破仑帝国败亡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人权宣言》内容与意义难点:雅各宾派专政的特点与作用;对拿破仑的评价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8世纪的法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法国发生的大革命影响了整个欧洲。
这场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拿破仑何以在大革命的暴风雨中崛起?本节课我们学习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二)、讲授新课:一、旧制度的危机:1、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进入了腐朽没落的时期,也就是旧制度时期。
这一时期法国是一个君主专制国家,国王占绝对统治地位,王权至上。
材料:18世纪末,法国的工场手工业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采矿业、冶金业、奢侈品工业和纺织业最为发达。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对外贸易也大幅度的增长1716-1789年,出口额从8900万锂增加到2.26 亿锂(法国货币单位)。
但法国工商业的发展面临制度束缚。
如,专制王朝为解决财政危机,日益加重剥削,动辄封闭银行,国内关卡林立,贸易垄断制度也很盛行。
18世纪时,法国社会等级森严,全体社会成员分成三个等级,包括資产阶级和农民在内的第三等级,政治上无权,却要供养生活腐朽的上层等级。
王室挥霍无度,国家财政陷于破产。
国王通过加重税收,解决政府财政问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
本课主要围绕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程展开,包括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罗伯斯庇尔的领导、拿破仑的上台以及拿破仑法典等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认识可能还较为片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去理解和分析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程,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认识,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罗伯斯庇尔的领导、拿破仑的上台以及拿破仑法典。
2.教学难点: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评价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以拿破仑法典为例,让学生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文章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展示图片等方式,呈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重要事件。
3.操练(2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解决问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特点和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掌握《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通过对拿破仑等人物功过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有关资料,提高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原因,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培养学生的综合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重大意义和历史作用;通过对拿破仑帝国覆灭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战争的性质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人权宣言》基本内容,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教学难点】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
法国国旗是一面从左至右蓝色、白色、红色垂直排列的三色旗。
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巴黎国民自卫队就以蓝、白、红三色旗为队旗。
白色居中,代表国王,象征国王的神圣地位;红、蓝两色分列两边,代表巴黎市民;同时这三色又象征法国王室和巴黎资产阶级联盟。
三色旗曾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后来三色代表着法国的国家格言:自由、平等和博爱。
在人类众多的历史事件中,1789年发生在法国的革命被认为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
因为那场革命产生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涌现出许多风云人物,对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和世界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二、新课讲授(一)旧制度的危机1.材料展示:材料一法国大革命的发生比英国革命要晚大约150年,当英国已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并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法国还处于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时期,阶级关系处于十分尖锐的对立状态。
当时的法国社会被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他们占人口总数不到1%,却占有全国土地数量的2/3,不承担任何纳税义务。
【新】《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过程和影响;2.知道《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3.讲述拿破仑主要活动,学会评价拿破仑。
【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教学难点】理解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
【新课导入】教师出示卢浮宫、巴黎圣母院、香榭丽舍大道、凯旋门等图片(详见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然后提问:你知道这些是哪个国家的建筑吗?提示:法国。
补充:教师出示埃菲尔铁塔的图片,并讲述埃菲尔铁塔建成于1889年,是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而建,从而引出本课。
【新课讲授】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讲授新课。
探究一法国大革命的背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探究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1.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教师结合教材讲述: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进入腐朽没落的时期。
国王路易十五通过加重税收等方式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出示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画像)2.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教师出示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的画像以及伏尔泰的简介,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启蒙思想家主要思想的材料,并提问。
(详见课件)3.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致使法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教师出示法国社会等级制度示意图,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相关史实。
补充:教师出示反映法国社会等级制度的漫画(详见课件),帮助学生进了一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探究二法国大革命过程及意义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梳理法国大革命的重大事件。
(出示法国大革命形势图)1.革命的导火线:三级会议的重新召开。
(出示相关图片)教师结合教材讲述: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
为此,国王路易十六于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问题。
补充:教师出示法国社会等级制度示意图,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三级会议。
2.开始的标志: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人权宣言》的内容和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分析、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2.识读《人权宣言》等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说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作用和影响。
3.认识法国大革命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开始标志;《人权宣言》的内容与意义。
难点: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本课讲述的是法国的历史,同学们还记得法国的发展历程吗?提示: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蛮族王国”,其中最强大的就是481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800年,法兰克王国发展为查理曼帝国→843年,查理曼帝国分裂→987年,西法兰克王国的卡洛林王朝绝嗣,法兰西岛公爵雨果·卡佩被贵族推举为法兰克人的国王,建立卡佩王朝,历史学家视之为法兰西王国的开端。
2.教师讲解:整个王国共经历了四个王朝,分别是卡佩王朝、瓦卢瓦王朝、波旁王朝及奥尔良王朝。
法兰西王国是欧洲最早发展封建制度的国家。
其中,波旁王朝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的君主专制达到高峰,法兰西王国达到全盛时代。
3.材料展示:法国王(路易十四)不但右文,亦且黩武。
而其好大喜功之心远胜其修明内政之志。
盖其军队精良,军官效命,久存思逞之心。
而祸结兵连,卒召国库空虚之祸。
诚法国之大不幸也。
——何炳松《欧洲大历史》教师讲解:路易十四因为他使法国强大而受到尊敬,但他的无计量的战争使法国的国家经济破产,他不得不逐渐加强对农民的税收要求。
这又会为法国带来怎样的命运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回眸法国历史上那段风云激荡的年代。
【新课讲授】一、旧制度的危机——大革命爆发的原因1.材料展示:材料一:法国在一些工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如里昂、奥尔良、阿尔萨斯—洛林等,出现了大量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历史资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本节课的内容是九年级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理解欧洲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基本知识,但对于历史事件的细节和背景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了解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以及相关历史人物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的过程,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
2.教学难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历史资料片、图片展示等方式,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讲授法:教师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历史资料片、图片、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资料片,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总结拿破仑帝国建立的原因和条件。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本课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法国大革命部分包括革命前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大革命的过程以及大革命的影响。
拿破仑帝国部分包括拿破仑的崛起、拿破仑法典、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崩溃。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两个事件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这两个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史实,认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知道拿破仑的主要事迹以及拿破仑法典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影响;拿破仑的主要事迹、拿破仑法典。
2.教学难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备课,熟悉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课程内容,搜集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史实,让学生对这两个事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人权宣言》;拿破仑帝国
教学难点:雅各宾派专政的特点与作用;对拿破仑的评价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也是愚昧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
——《双城记》《双城记》描写的是法国大革命前后发生在巴黎和伦敦的故事,它展现了法国大革命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同时也反映出法国大革命的进程是激进的,很多无辜的人受到伤害。
历史真如《双城记》描述的那样纷繁复杂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去探寻它的真相,看看法国大革命究竟是一场怎样的革命?它又带来了哪些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1.革命背景分析:
(1)革命前尖锐的阶级对立——政治原因
法国大革命的发生比英国革命要晚大约一百五十年,当英国已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并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法国还处于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时期,阶级关系处于十分尖锐的对立状态。
它表现为:法国社会被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他们占人口总数不到1%,但却占有全国土地数量的2/3,并不承担任何纳税义务。
而广大的第三等级却承担着国家的赋税和其他封建义务,尤其是工人、城市平民和广大农民,生活困苦不堪,他们强烈要求改变生活状况。
尖锐对立的阶级关系,使法国社会如同到处堆满了干柴,随时都有爆发革命的可能。
(2)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的矛盾——经济原因(根本原因)
18世纪下半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很大发展,纺织业、冶金业和采矿业的发展最为迅速,其发达程度居欧洲大陆首位。
对外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
但封建专制统治却成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其表现为:封建政府不断提高税收;全国各地关卡林立;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
对此,资产阶级十分不满,他们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取消封建特权,反对专制统治。
(3)启蒙运动的影响——思想原因
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出现和广泛传播,为法国大革命和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作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
综上所述,18世纪晚期的封建王朝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意识方面,都已经出现全面危机,专制统治已成为法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封建王朝的统治危机,使它无可挽回地陷入了绝境,这不仅削弱了它的统治力量,也为法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目标导学二: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1.导火线:财政危机引发的三级会议召开.
2.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1)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爆发):大资产阶级掌权;颁布《人权宣言》
①《人权宣言》体现了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自由”“平等”的口号,具有进步意义。
②《人权宣言》明确保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本质。
(2)建立共和国(吉伦特派):处死国王
①法国一开始并没有废除国王,而是结束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保留了君主统治;
②法国革命是一个前进过程;
③人民群众是法国革命的主力军。
(3)巴黎人民起义(雅各宾派):法国大革命高潮
①雅各宾派在革命危急关头掌握政权,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稳定了法国的局势,把大革命推向了高潮。
但其政策存在负面作用,用恐怖政策消除异己,成为最终垮台的原因。
②雅各宾派统治被推翻只代表了法国大革命高潮的结束,而不是资产阶级的失败。
(4)拿破仑发动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3.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1)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2)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
(3)法国大革命的彻底性为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目标导学三:拿破仑与法兰西第一帝国
1.拿破仑的活动
初露锋芒——政变夺权——建立帝国——颁布法典,对外征战——远征失败,被迫下台
1799年—— 1804年——————————————————1814年
2.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性质——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利益的政权
3.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1)对内政策:颁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典》——将革命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2)对外政策:打击反法同盟——前期是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战争,后期变为军事侵略。
4.拿破仑帝国覆亡的原因
(1)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及战争使法国国内矛盾激化;
(2)欧洲大陆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力量。
5.评价拿破仑
(1)拿破仑保留了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成果,并通过战争的方式把法国革命的成果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使资本主义文明得以在欧洲传播——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2)拿破仑后期战争变成了侵略性质,损害了其他国家人民的利益,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三、课堂总结
跌宕起伏的法国大革命已经过去200多年了,断头台成为酒吧的摆设,拿破仑长眠于荣军院,但《人权宣言》将永远铭记着自由、平等和民主,《法典》早已成为欧洲各国民法典的蓝本。
与其说拿破仑帝国是
法国大革命的继续,不如说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脚步将永不停歇。
现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依旧充满着激情,但是面对欧债危机,法国该何去何从?我们将拭目以待。
3 板书设计
1.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2.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3.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4.拿破仑与法兰西第一帝国
4 教学反思
虽然授课很顺利的结束了。
但是反观整节课,有很多需要注意改进的地方:对于法国革命前的社会状况,介绍的比较单调,没有补充课外的资料,完全局限于课文的文字和图片,虽然学生能理解,但趣味性低了很多。
对革命过程的讲解有模糊的地方,如拿破仑和拿破仑帝国与革命的关系缺乏必要的交代。
(拿破仑帝国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大革命的继续和发展)这对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会有所影响。
本课内容较多,一节课里把教学目标都达到有点过于匆忙。
以后教学实际中要更注意教学内容的时间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