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小故事大道理》说课稿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下册《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下册《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PPT

迁移运用本单元学习寓言的方法,自己尝试读懂这个寓言故事,用自己 的话说一说,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什么事。
讨论交流: 你对主人在这件事中的态度和做法有什么看法? 如果你是这位主人,你 会怎样做? 生活中有类似“曲突徙薪”的人或事吗? 小结:故事“根据《汉书·霍光传》相关内容改写”,有兴趣的同学读读 原文。
明确寓言特点: 1、我们已经读了好多寓言故事,我们从本单元的学习中也了解到了寓言 故事的特点。 (1)寓言会讲一个短小的故事。 (2)寓言会藏着深刻的道理。 (3)本单元的每篇寓言故事读后,都会让我们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事和 人。
4、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 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5、本次“快乐读书吧”向大家推荐了《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这些古今中外的寓言故事书。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去寓 言王国里畅游一番。
本次《快乐读书吧》由导语,“你读过这本书”、小贴士和“相信你 可以读更多”四部分组成。导语用简练的语言点出了寓言的特点:小贴 士提示了读寓言的方法,“你读过这本书吗”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 ,通过展示精彩片断,列举经典篇目,推荐阅读三本寓言集:《中国古 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
二、说学情
(2)指名交流学生知道的外国寓言故事,相机引入外国寓言名著。 (3)推荐名著,了解外国寓言的特点。 (4)对比寓言故事的题目,了解“似曾相识”中的不同。知道作者不同, 故事内容及揭示的道理也不同,老故事常读常新,也是寓言故事的价值 和魅力所在。
(5)激趣导读,推荐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 出示含有“狐狸”的寓言故事题目,引导发现狐狸是多篇外国寓言故事 的主角。
1、能产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 兴趣,自主阅读这三本寓言作品,了解故事内容。 2、在阅读中借助读寓言的方法,领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3、能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小学: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案】

小学: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案】

小学: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一系列的小故事,让学生感受故事的魅力,培养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大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选取一系列寓意丰富的小故事,如《狼和七只小羊》、《乌鸦和狐狸》、《小壁虎借尾巴》等。

2. 每个故事后附有相关的大道理,引导学生从中领悟。

3. 设置讨论和写作环节,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阅读故事:让学生阅读选定的小故事,鼓励学生思考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讨论大道理: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大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 写作练习:让学生写下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和领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分享和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总结故事中的大道理。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领悟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写作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收集学生对故事的反馈和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五、教学资源1. 选定的小故事书籍或材料。

2. 写作纸张和文具。

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故事和讨论内容。

六、教学活动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进行讨论和分析。

2.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故事表演:学生可以自编自导自演,将故事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问题引导: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故事的大道理。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从中领悟到大道理的具体含义和应用。

3. 反思总结:在课程的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让学生明确自己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如何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中。

第五单元群文阅读《小故事大道理》教案

第五单元群文阅读《小故事大道理》教案
-词汇的灵活运用:学生可能在记忆词汇时遇到困难,或者在语言表达时难以恰当地运用成语和词汇。
-思辨能力的提升:对于如何从故事中提炼出有效的思考点,学生可能缺乏系统的训练和指导。
-阅读策略的应用: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以提高阅读效率。
举例解释:
-在解析《狐狸和葡萄》的寓意时,学生需要理解狐狸的行为是出于自我安慰的心理机制,这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概念。寓言故事是通过动物或事物的行为来传达道理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可以帮助我们通过简单的故事理解复杂的人生哲理。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三个具体的案例——《守株待兔》、《乌鸦喝水》和《狐狸和葡萄》。这些故事展示了如何通过动物的行为来理解努力、智慧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小故事大道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类似故事中的情况?”比如,有没有因为偶然的机会得到过好处,却从此只想守株待兔?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这些小故事中所蕴含的大道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三个寓言故事的基本情节、寓意和成语运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故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小故事大道理》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寓言故事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听故事,也乐于从故事中寻找生活的智慧。然而,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深思。

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说教材(一)提前活动,做好准备《快乐读书吧》,既是好书推荐,更是阅读分享。

因此在本单元开始前,可以先对班级阅读寓言故事的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

让先阅读的学生做好阅读推荐和分享的准备,在同伴引领下带动全班的阅读。

每个班级总有几个阅读的小达人,充分利用班级中的优质资源及家庭资源,带动班级整体阅读素养的提升。

(二)经典引领,融入生活不要只做整本书的笼统推荐,要打开书,呈现几个生动的故事真正吸引学生去读整本书。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生活中运用“智慧”,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读懂故事,更是读懂生活。

本次《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小故事大道理”,从《中国古代寓言》到其他国家的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一共推荐了三本。

这些有趣的寓言故事很多都是展示了奇妙的动植物世界,充满趣味,蕴含丰富的道理。

孩子喜欢,大人也喜欢,这也是开展亲子阅读的极好契机。

(三)读写结合,丰富实践本单元的寓言故事除了富有深刻的道理,同时有着生动的语言表达和丰富的情节,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能感受到寓言故事这一特点,学到了一些品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因此,《快乐读书吧》推荐的寓言故事及书籍应该充分引领学生自读自悟,以生动的故事激发阅读期待,交给读写结合的具体方法。

比如三上册学到的阅读预测,就是很的的阅读策略,边读边思,边读边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就能提高。

二、说学情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寓言故事,因此,《快乐读书吧》的教学不是零起点,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和交流平台的分享,已经完成了一段时间的寓言故事的阅读。

此次交流更应该注重班级寓言故事的阅读现状,从读的更多,读有方法,这些方面去引领学生进入新一阶段的寓言阅读。

每个班的阅读总是分层次的,一部分学生读的好,有方法,但总也有一部分学生起步慢,不爱读。

因此,在鼓励大部分学生读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两端,给先读的,读的好的学生展示、引领的机会和平台,给起步慢,不爱读的学生亲近阅读,爱上阅读的机会。

小学语文二年级群文阅读《小故事,大道理》教学设计(附选文)

小学语文二年级群文阅读《小故事,大道理》教学设计(附选文)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附1:记录表附2:铁杵磨针传说李白小的时候学习不用功,缺乏毅力。

有一天,他读书读到一半,就不耐烦了:“这么厚一本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过了一会儿,干脆把书一扔,溜出门玩儿去了。

李白连蹦带跳地跑着,突然听到“嚓,嚓,嚓”的声音。

”这是谁在磨东西呢?”他寻着声音走去,看见一位老奶奶坐在小板凳上,对准磨刀石,正用力地磨着一根铁棒。

李白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

他蹲下来,两只手支着下巴,傻看了好一阵。

老奶奶也不理会他,只是全神贯注地磨着。

李自忍不住了,问道:“奶奶,您这是干什么呢?”“磨针。

”老奶奶头也不拾。

“磨针?”李白更加奇怪了,“这么粗一根铁棒能磨成针?”老奶奶这才抬起头来说:“孩子,铁棒再粗,禁不住我天天磨呀!只要我不间断地磨下去,再粗的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的。

”李白听了,心里象打开了两扇窗户:“对呀,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

”他转身就往家跑,拾起扔在地上的书本,专心致志地读起来。

经过长期刻苦的学习,他打下了扎扎实实的基础。

后来,李白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

掩耳盗铃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

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

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

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

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

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

“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

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

小故事大道理教案(共5篇)

小故事大道理教案(共5篇)

小故事大道理教案(共5篇)第一篇:小故事大道理教案《小故事大道理》教案教学目标:1、在比较阅读中,感受寓言故事的乐趣,激发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2、分角色朗读,抓住重点词句来读懂寓言,评议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3、学生能流利清晰地表达阅读感受和观点,能做好合作学习阅读。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学习从寓言的人物行为与人物对比中感悟寓意。

教学过程一、回顾已学故事,导入新课1、听关键词语,猜成语。

2、板书课题。

二、在对比阅读中探究寓意1、回顾《陶罐和铁罐》这个寓言故事,2、抓事件,对比寓言角色的特点。

(1)板书易碎坚硬谦虚傲慢无价之宝无影无踪(2)小结3练习对话,明白寓意。

(1)出示对话及提示语,生说感受。

(2)去掉提示语,练习对话。

〈1〉小组练习〈2〉全班展示。

〈3〉师生合作。

4.明晓寓意,总结提升。

三、群文阅读,迁移学法引言;小故事蕴含大道理。

寓言是一个小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取出很多的东西。

在寓言的袋子里,我们不仅仅要收获人生的智慧,更要收获阅读的智慧。

[一]以读引读1、师生共读《大轮船和小汽艇》。

(1)生读文。

(2)集体交流。

(3)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儿读懂的?2、学法迁移。

学生自由读树叶与树根(1)小组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你想用这个寓言故事提醒自己什么(2)小组内合作读文。

(3)展示汇报。

[二]以读引写1、学生读水珠的教训。

2、写话完成水珠说的话。

五、总结回顾,拓展延伸不同的主角,不同的故事,却蕴含着相似的寓意。

小故事里蕴含着大道理。

想要懂得更多的道理,老师推荐书目。

第二篇:小故事大道理小故事大道理“真正的教育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而心与心的对话又从真诚的倾听开始”。

倾听,是一把打开学生的心锁的钥匙,为教育的递进与成功打开心灵的窗户。

诚然,倾听是教育的开始,连着教育的过程,也影响着教育的结果。

懂得倾听,藏着师者尊重学生的情愫,透着师者演绎教育的思想。

诚然,唯有用心倾听,才能奏响成功教育的乐章。

思想,往往以其抽象的形式、深刻的内涵,让人敬畏三分。

小学: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案】

小学: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案】

小学《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案】一、教学目标: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大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合作与分享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寓言故事1. 《亡羊补牢》2. 《乌鸦喝水》3. 《狐假虎威》第二单元:神话故事1. 《精卫填海》2. 《哪吒闹海》3. 《嫦娥奔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阅读小故事,理解故事中的大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难点:帮助学生运用口头表达和思维能力,深入分析和讨论故事中的道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意义和道理。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感受,讨论故事中的大道理。

3.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合作,创作和表演小故事。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故事主题。

2. 阅读故事:学生自主阅读或分组阅读故事。

3. 分享感受:让学生分享读完故事的感受和启发。

4. 讲解大道理: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讲解故事中的大道理。

5.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创作和表演小故事,展示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力。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反思故事中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阅读故事时的兴趣和参与程度,记录其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2. 评估学生对故事中大道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来评估。

3. 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造力、团队合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

2. 教学图片:与故事相关的图片,用于导入和激发学生兴趣。

3. 阅读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对故事的感受和大道理的理解。

4. 实践活动材料:如纸张、彩笔、贴纸等,用于学生创作和表演小故事。

八、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阅读故事时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与他人交流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案

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案

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学目标】1.能产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兴趣、自主阅读相关作品,了解故事内容。

2.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任何事深入理解。

3.能感受阅读寓言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1.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任何事深入理解。

2.能感受阅读寓言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论寓言,揭示主题1.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读了很多有意思的寓言故事,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从这些故事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呢?预设:我从《池子与河流》中明白了人们要有远大的志向,不要虚度年华。

预设:我读完《陶罐和铁罐》,知道了“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

预设:通过朗读古文《守株待兔》,我学会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且不能像宋国的农夫那样存有侥幸心理,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预设:我读完《鹿角和鹿腿》很受启发,明白了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价值,不要仅凭外表就判断事物的好坏。

2.这些寓言故事都有哪些特点呢?预设:这些寓言故事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

预设:这些寓言故事都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3.出示主题。

快乐读书吧今天我们学习的《快乐读书吧》的主题就是小故事大道理。

儿童文学家严文井对寓言做过一个绝妙的比喻,他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相机板书(小故事大道理)出示课件:二、阅读寓言,交流道理1.从古至今,在中国流传着很多寓言故事,这些古代寓言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而且这些寓言故事题材广泛,形式活泼,读起来轻松活泼,既发人深省,又幽默有趣。

我们熟悉的《亡羊补牢》《塞翁失马》《东郭先生和狼》等故事都选自课件出示《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出示课件:2.接下来我们先睹为快,一起来读一读下面这个故事。

出示课件:小组合作交流,生汇报预设1:这则寓言故事名字叫《曲突徙薪》预设2:故事中的这个地方让我印象深刻,当客人劝告主人:“你要把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草移到远处,不然会失火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文阅读之“小故事大道理”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单元主题:智慧人生
议题:选取一些充满思辨的故事,让学生学习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学会思考与选择,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与思想水平。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极富童心童趣。

虽然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但是,他们刚进入中年级的阅读学习,在理解文章揭示的道理上还存在困难。

所以,教学时,我注重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引导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学段特点,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不同的人物形象做法的评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几个故事。

3.明白这几个小故事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喜爱阅读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把“体会文中不同的人物形象做法的评论和用自己的话讲这几个故事”作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2.把明白这几个小故事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喜爱阅读的好习惯,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我在教法上的策略是指导、引领和点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文本间的对话交流,给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课堂。

根据故事的特点及文章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主要采用默读、自由读、齐读等朗读形式,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同时采用谈话法、讨论法、表演法等手段,激励学生合作探究,全面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于是,我采用设疑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让学生默读第一篇短文。

(二)、教学过程
根据第二学段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这一目标。

我出示阅读单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去完成。

老子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完第一篇短文,我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方法。

再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三篇短文,我深入课堂,及时点拨。

这个设计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合作学习结束后,小组推荐成员汇报、交流,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倾听,并相互评价、补充,然后再读相关句子。

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汇报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评价能力。

(三)、感悟道理,升华情感
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会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把它写在纸上。

“认真写好汉字”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我会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书写做到工整美观。

(四)、总结全文
根据第二学段“能复述故事性作品大意”的目标,我让学生根据板书讲这个故事,采取引导学生复述的方式回顾全文,让他们再次感受三个小故事带来的道理
(五)、拓展延伸
为了体现语文教学课外阅读延伸,我让学生拓展阅读类似短文,如《纸上谈兵》、《邯郸学步》等故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怎样去阅读寓言故事或成语故事。

仿照《东施效颦》试着做一个阅读书单。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注重文章条理,突出了重点,也体现了难点。

我根据教学思路,板书故事和体现的道理,简洁明了;便于学生记忆,使板书具有概括性、整体性和教育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