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 小古文

合集下载

守株待兔文言文版

守株待兔文言文版

守株待兔文言文版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出自《韩非子•五蠹(dù)》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

注释:
1.株:树桩。

2.走:跑。

3.触:撞到。

4.折:折断。

5.因:于是,就。

6.释:放,放下。

7.耒(lěi):一种农具。

8.冀:希望。

9.复:又,再。

10.得:得到。

11.身:自己。

12.为:被,表被动。

13.欲:想用。

14.蠹(dù):蛀虫。

守株待兔古诗文

守株待兔古诗文

守株待兔古诗文
《守株待兔》是先秦韩非的《韩非子·五蠹》中的一篇寓言故事,描述的是一个农夫偶然在田里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从此放弃了农耕,每天守在树桩旁等待撞死的兔子出现。

古诗文可以参考《守株待兔》的原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那个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

然而,兔子是不会再跑树桩子边来撞死了。

结果,他什么兔子也没有得到,却被宋国人耻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主动努力而存侥幸心理,指望意外获得成功是不明智的。

我们应该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去实现目标。

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解析大全

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解析大全

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解析大全守株待兔文言文原文出自哪里,原文又要怎么翻译呢?想知道的考生看过来,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解析大全”,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解析大全一、守株待兔文言文原文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出自《韩非子·五蠹》守株待兔文言文注释株:树桩。

触:撞到。

走:跑。

折:折断。

因:于是,就。

释:放,放下。

耒:一种农具。

冀:希望。

复:又,再。

得:得到。

为:被,表被动。

身:自己。

为:被。

欲:想用。

二、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守株待兔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五蠹》,后人们常用守株待兔的故事批判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

守株待兔这个故事是说,相传在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的飞快的野兔撞到了树桩上,扭断脖子死了。

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可以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后来人们就用守株待兔来比喻那些妄想不劳而获,或是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道变通的人。

也讽刺了不想付出却想坐等收获的,不思进取的人。

道理:妄想不劳而获的人,最终将一无所得。

守株待兔[ shǒu zhū dài tù ]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

原比喻希dao 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守株待兔文言文与翻译

守株待兔文言文与翻译

守株待兔文言文与翻译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大家都听过,那么,你们知道守株待兔文言文与翻译吗?下面给大家整理了守株待兔文言文与翻译,一起来看看吧!守株待兔文言文与翻译原文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出自《韩非子五蠹》译文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

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窜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墩子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

农民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

因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

农民高兴极了,他一点力气没花,就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

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气种地了。

每天,他把锄头放在身边,就躺在树墩子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这树墩子上来。

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

农民当然没有再捡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

【注释】[1]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走:跑,逃跑。

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4]翼:希望。

[5]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1、保留法:即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爵名、谥号、庙号、年号、书名,等等,不必翻译。

2、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3、解释法:即对某个词怎么解释就怎么翻译。

4、转述法: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

5、改写法:即将文言文中习惯用语改译为现代说法。

6、补充法:即先补上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然后再翻译。

7、调序法:即把文言文中的倒装句(主谓倒装句、宾主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译成非倒装句。

成语出处《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守株待兔”。

成语故事从前,有一个宋国人,他有一块肥沃的田地。

《守株待兔》课文及翻译

《守株待兔》课文及翻译

《守株待兔》课文及翻译
【原文】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出自《韩非子•五蠹(dù)》
【注释】
1.株:树桩。

2.走:跑。

3.触:撞到。

4.折:折断。

5.因:于是,就。

6.释:放,放下。

7.耒(lěi):一种农具。

8.冀:希望。

9.复:又,再。

10.得:得到。

11.身:自己。

12.为:被,表被动。

13.欲:想用。

14.蠹(dù):蛀虫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

守株待兔文言文及翻译

守株待兔文言文及翻译

昔者,有一农夫,居于郊野,心性愚钝,不事耕作,专事逸乐。

一日,于田畔偶得一株大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农夫见之,喜出望外,以为此树必能供给其一生之所需。

于是,农夫遂废耕辍耨,日日坐于树旁,守株待兔。

他自以为此树之果实,足以饱腹,而无需劳作。

于是,日复一日,农夫悠然自得,不知世间变化。

俄而,春去夏至,秋收冬藏。

农夫仍日日守株,未曾离树半步。

然而,树之果实渐少,终至枯萎。

农夫渐感饥饿,方悔昔日之非。

然而,悔之晚矣,树已无果,农夫无奈,只得重拾耕具,勉力耕作。

一日,农夫于田间劳作,忽见一兔,奔跃而来,不慎撞树而死。

农夫大喜,以为天赐之福,遂将兔肉煮食,饱餐一顿。

自此,农夫不复守株,而改为捕兔为生。

然农夫心中,仍念念不忘守株之事。

他以为,世间之事,皆可如兔之撞树而死,无需劳作,即可得之。

于是,农夫日日徘徊于树旁,期待有兔自投罗网。

邻人见之,怜而告之曰:“吾闻兔之所以撞树,乃因其疾也。

今树已无果,兔亦不复来,君何守株待兔之甚也?”农夫闻言,不以为然,曰:“吾固知树无果,然兔之来,非吾所能预知。

吾守株,正欲待兔耳。

”邻人叹曰:“君不知世事之无常,守株待兔,岂非愚者所为?天下之物,皆由人力而成。

若坐待其成,终无所得。

君宜速改,勤于耕作,方为正道。

”农夫虽闻邻人之言,然心中仍有所犹豫。

他以为,世间之事,皆可坐待而成,何必劳心劳力。

然而,岁月如梭,农夫渐老,而树旁之兔,终未再至。

于是,农夫悔恨交加,方悟世间之理,非坐待可成。

于是,农夫终弃守株之念,勤于耕作,终得温饱,亦得子孙满堂。

翻译:从前,有一个农夫,住在郊外,性格愚笨,不从事耕作,只图享乐。

一天,他在田边偶然发现了一棵大树,枝叶繁茂,果实累累。

农夫看到它,喜出望外,以为这棵树一定能供给他一生所需。

于是,农夫就废弃了耕作,每天坐在树旁,守株待兔。

他自以为这棵树的果实,足以让他吃饱,无需劳作。

于是,日复一日,农夫悠闲自得,不知世间的变化。

不久,春天过去,夏天来临,秋天收获,冬天储藏。

小古文守株待兔的译文和意思

小古文守株待兔的译文和意思

小古文《守株待兔》的译文和主题
《守株待兔》是出自先秦名著《韩非子》的寓言故事,目前入选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是第5课的课文。

下边整理分享这篇古文的原文、译文及主题。

守株待兔
先秦《韩非子》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
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课文主题】
做人不能像守株待兔的农民那样不知变通、死守教条,我们应该用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分清偶然性事件和必然性事件的区别,不要用静止的观点看待事物,同时不能怀着不劳而获的心态做事,不然只会如故事里的农民一般一无所获。

第1页(共1页)。

守株待兔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守株待兔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守株待兔文言文原文和翻译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守株待兔文言文原文和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②,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

——《韩非子》[注释]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②走——跑,逃跑。

③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④冀——希望。

⑤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简译]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

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

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守株待兔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解释: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柱,折颈而死。

”用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杨八x越国奇逢》:“妾闻治家以勤俭为本,~,岂是良图?”近义词:刻舟求剑、墨守成规、坐享其成反义词:通达权变守株待兔原文: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从此,那个农民舍弃了他的农具,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结果,兔子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现在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案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寓意:①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的'不可能发生的。

②把偶然事件当成必然性事件是十分愚蠢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 慧 少 年
《道边李苦》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 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
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 宋国笑。
阅读提示
第一遍,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第二遍,能在合适的地方划停顿线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株:露在地面上的断树根。 走:跑,逃跑。 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冀:希望。 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释:放下。 宋人:宋国的人。 复:再。 耕:耕田种地,耕者:耕田的人,农民 颈:脖子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 桩。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 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 舍弃了农具,不再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 ,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 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想一想 兔子走得好好的,怎么会 一下子撞到树桩上,还折断了 脖子?
大家学了这篇古文, 有什么启发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