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经习题第六章 贸易保护的理论分析
第六章 贸易保护理论

第一节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一、理论背景
1760年,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工
业革命使英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其产 品物美价廉,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自 由贸易对其较为有利。美国与德国在19世 纪初才开始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落后于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Friedrich List
英国,英国出口的廉价商品严重威胁着美
四、WTO与幼稚工业保护
WTO运行规则的重要例外:允许发展中国家用高关税 来保护新生工业,新生工业不受关税约束的限制
P(C)
P* AC (Swiss) AC (China) 0 Qo Q*
Q
五、理论评价
(一)积极意义
(1)将一国参加国际贸易的经济利益进行动态化的分析, 是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2)用经济发展阶段来分析单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利益 得失,确立了保护贸易理论的地位; (3)其观点代表了后起国家的经济利益,对落后国家制定 外贸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货币(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货币的多寡作为衡量一国 财富的标准 国家财富=黄金(货币) 国内贸易不会增加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因为国内贸易是由 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一些人之所得就是另一些 人之所失 国内贸易不会增加国家财富
国际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财富总量。一国可以通过出口本国 产品从国外获取货币从而使国家变富,但同时也会由于进口 外国产品造成货币输出从而使国家丧失财富 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zero- sum game)一方得利必定 另一方受损
U.K. 完成 工业革命 U.S. 近代工业 长足发展
德国
自由贸易政策 政治上分裂 经济上落后 农业国 保护关税政策
三、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贸易保护

贸易保护贸易保护是指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以限制进口商品或提高进口商品价格的方式,来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贸易保护主要包括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等形式。
鉴于贸易保护对经济的影响十分复杂,不同人对贸易保护的立场也存在较大分歧。
本文将从经济视角对贸易保护进行全面分析,旨在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贸易保护主要存在的原因之一是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压力。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贸易保护可以为其国内产业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和有利的竞争环境,以便其产业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成长和壮大。
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贸易保护主要是为了维护国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保持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全球地位。
贸易保护措施中最常见的形式是关税。
关税是进口商品税或进口商品税率的统称。
通过提高关税税率,可以使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从而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提高国内产品的竞争力。
然而,高关税也可能导致其他国家的报复性关税措施,从而进一步加剧贸易摩擦和贸易战。
另一个贸易保护的形式是配额。
配额是指限制特定商品进口数量或额度的措施。
通过限制进口数量,可以有效减少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上的供应量,从而提高国内产品的市场份额。
然而,配额措施可能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给消费者带来额外负担,并且可能违反国际贸易规则。
除了关税和配额,贸易保护还包括各种非关税壁垒,如贸易救济措施、技术壁垒、健康检验和认证等。
贸易救济措施是指为了阻止或抵消进口商品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而采取的临时性保护措施。
技术壁垒是指通过技术标准和认证要求来限制进口商品进入国内市场。
健康检验和认证是为了保证进口商品的质量和安全,但也可能成为贸易保护的手段之一。
贸易保护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保护国内产业,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首先,贸易保护会导致经济资源的浪费。
由于贸易保护使得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的成本增加,从而减少了其购买力。
此外,贸易保护还会使国内产业倾向于生产低效率、低质量的产品,降低整体市场竞争力。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练习题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是非判断题1、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2、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上的。
(√)3、国际经济学经历了重商主义、自由贸易和现代国际经济学理论多层面发展的三个阶段。
它是伴随着国际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完善起来的。
(√)4、与一般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相同,国际贸易理论在分析上也分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种。
(√)5、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不涉及货币因素,考虑各国货币制度的差异与关系的影响。
(×)6、大多数国际贸易理论都是一种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时间因素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较多体现。
(×)7、没有贸易价格差的存在,就不会发生国际贸易。
(√)单项选择题1、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 DA、企业B、个人C、政府D、国家2、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 BA、商品B、资本C、人员D、技术3、若贸易的开展导致社会无差异曲线向远离坐标原点的方向移动,则判定贸易对该国是 AA、有益B、有害C、不变D、不能判断4、消费点在同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移动,表示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 C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能判断5、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下列不属于一国经济一般均衡的条件的是 DA、生产达到均衡B、消费达到均衡C、市场出清D、货币市场达到均衡6、国际贸易建立的基础是( B )A、绝对价格B、相对价格C、不变价格D、以上三种都不是7、在封闭经济条件下,A 国X 商品的相对价格低于 B 国X 商品的相对价格,我们称 A 国在X 商品上具有 BA、绝对优势B、比较优势C、没有优势D、以上三种都不是8、一国从国际贸易中所获利益的多寡取决于 DA、市场占有率B、技术优势C、竞争优势D、贸易条件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非判断题1、根据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可以使所有贸易国的消费超出其生产可能性边界。
关于贸易保护的理论分析——以中国加入WTO后遭受反倾销为例

族 工业 ” 。三 是 凯 恩斯 的 超保 护 贸 易理 论 。 12 ~ 13 的世 利 益 论 。有 学 者认 为 .国家 利 益 一 般 是 指 民族 国家 追 求 的 主要 好 9 9年 93年 界 经济 危机 使其 作 为 指导 和 论 证 政 府行 为的 超保 护 贸易 理 论孕 育 处 ,权 利 或 受 益点 . 映 这 个 国 家 全体 国 民 以及 各 种 利 益 集 团 的 反
而 生 。 该 理 论 发 展 了重 商 主 义 保 护 理 论 .提 出 对 外 贸 易 乘 数 理
需 求 和兴 趣 。在 国 际政 治 中 只有 国家 利 益 是 永恒 的 。 当一 国 国 内 的 一些 大型 企 业 以及 背后 的利 益 集 团 向政 府 求诉 . 他 国进 口 从
回 顾 一 下相 关 的 贸易 保 护 政 策 。
一
关于 贸易 和投 资之 间关 系的 经济 学理论 。 巴格 瓦 蒂经济 学家从 政治 经济 学角 度认 为 , 在 贸易保 护威 胁的 条件下 . 在存 为了化 解潜 在
、
关 于 贸 易 保 护 的 相 关 理论 评 析
补偿 ( d qo vs n) up n m 关 于 贸 易 保 护 .涉 及 国 际 贸 易 的 理 论 主 要 有 :一 是 重 商 主 的贸 易保护 威胁 而进行 的投资 叫做 ” 投资 ”qi oui etet。 义 ,产 生 于 1 世 纪资 本 主 义 原 始 时 期 。 该 学 说 认 为 .在 对 外 贸 7
兴起 ,对二 战后 所 建 立 的 国际 自由 贸 易体 系 提 出 了严 峻 的挑 战 。
国际贸易学习题1-6章

学习效果检测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一、单选题1.从一个国家来看,该国与别国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称为( )A.世界贸易 B.国际贸易 C.对外贸易 D.区域贸易2.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指( )A.世界出口总额 B.世界进口总额 C.一国进出口总额 D.国际贸易量3.某国1984年出口贸易值为840 亿美元,1988 年出口贸易值为1860 亿美元,1988 年该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226%(以1984年为100%),所以该国1988年出口贸易量比1984年( )A.减少了 B.增加了 C.没有变化 D.贸易值不能换算为贸易量4.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买卖商品的行为,对第三国来说是( ) A.直接贸易 B.间接贸易 C.转口贸易 D.依照运输方式来确定5.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标准是( )A.有形贸易 B.无形贸易 C.总贸易体系 D.专门贸易体系6.以金额表示的一国的对外贸易,称之为( )A.对外贸易额 B.对外贸易量 C.贸易差额 D.无形贸易7.以一定时期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国际贸易额可以反映国际贸易的实际流量,是因为()A.它以商品计量单位表示 B.它以货币金额表示C.它只计算有形贸易 D.它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8.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称为( )A.贸易差额 B.出超 C.入超 D.净出口或净进口9.实物商品的进出口称为( )A.有形贸易 B.无形贸易 C.直接贸易 D.间接贸易10.净出口与净进口之差反映了( )A.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B.同种商品出口量与进口量之差C.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之间的差额 D.总贸易与专门贸易之间的差额11.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3.5 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3.7 万亿美元,服务贸易额为7000 亿美元,当年国际贸易总额为( )A.7.9万亿美元 B.3.5万亿美元 C.4.2 万亿美元 D.3.7万亿美元二、判断题:1.对外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商品(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地区)之间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来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
国际贸易学习题6章

国际贸易学习题6章国际贸易是指各国之间通过跨境贸易的方式进行经济交流和资源配置的活动。
在国际贸易中,双方通过进口和出口来满足各自的需求,并实现经济的互利共赢。
本文将围绕国际贸易学习题的第六章展开讨论,重点探究国际贸易的贸易模式、贸易政策以及贸易的影响等方面。
1. 贸易模式国际贸易的模式可以分为两类: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贸易。
自由贸易主张反对贸易壁垒,主张自由竞争和资源配置;而保护主义贸易则主张国家通过建立关税、配额、补贴等措施来保护本国产业。
在实际贸易中,各国会根据自身的国情和利益选择相应的贸易模式。
2. 贸易政策贸易政策是国家为调整国际贸易关系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其中,最常见的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政策和贸易救济政策。
关税政策是指国家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收;非关税壁垒政策包括配额、进口许可证等措施;贸易救济政策是指国家为保护本国产业而采取的补贴或其他形式的支持。
3. 贸易的影响国际贸易对各国经济和社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国际贸易带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和资源的配置,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互利共赢。
其次,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通过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和产业的协同发展。
然而,国际贸易也带来了竞争压力和市场不确定性,对一些产业和就业形势造成了冲击。
4. 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建立共同的市场、关税同盟和经济政策协调等措施,实现成员国之间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典型的例子包括欧洲共同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进一步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5. WTO与国际贸易规则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国际间负责制定和监督国际贸易规则的组织。
WTO通过协商和谈判,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并提供争端解决机制。
在国际贸易中,WTO的规则和制度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监督作用,维护了全球贸易体系的稳定和公平。
6. 新时代下的国际贸易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际贸易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贸易保护

保护贸易理论一、概述:1、产生背景:19世纪初,美国、德国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是还比较落后,尤其无法与英国的廉价工业品竞争,为了保护本国工业的发展,防止英国工业品的侵入,就要求对贸易实行保护,保护贸易理论因此应运而生。
2、自我概括贸易保护主义:就是为了保护本国内的各类相对较弱的企业,通过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来限制进口,来抵制、减少外国同类商品的流入,减轻本国企业的压力,增强本国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措施。
3、手段:关税、进口配额、外汇管制、烦琐的进出口手续、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等都是国际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
二、针对贸易保护的不同阐述:保护贸易理论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列昂惕夫、凯恩斯。
下面就不同人物的观点来阐述保护贸易理论。
1. 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是德国保护关税政策的首创者, 他的主要著作是《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 年) 。
他的理论的基本内容有:(1)生产力论是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的基础。
其核心思想就是:生产财富的能力或“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
也就是说,相对于落后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应该把发展生产财富的能力放在第一位,超过对于财富本身的追求。
(2)强调国家历史和经济上的特点。
把国家的经济发展分为三大阶段,提出在不同的阶段里各国应有不同的外贸政策。
认为为了活的新的生产力、谋求长远的财富的涌出,就必须放弃实行比较利益说可获得的少量财富。
(3)关于发展的战略模式。
李斯特的理论侧重长期发展,不是因分工得到好处,而是因投资获得生产力。
(4)分阶段、有重点、有时限地实行保护政策,而不能仅仅理解为仅仅是保护国内市场,否则就会照成闭关锁国和保护落后。
A. 保护贸易政策只能在进入第二阶段时进行,即农工业时期。
这是实行保护政策有利无害,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B.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应该得到重点保护,对国民经济有决定性的部门应该重点保护。
关于贸易保护的理论分析论文

关于贸易保护的理论分析论文贸易保护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限制进口产品,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国外竞争的影响。
这种保护主要是以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形式存在,关税包括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准入限制、反倾销措施等。
贸易保护主要有以下目的:保护本国产业、保护劳工就业、提高国内经济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等。
然而,贸易保护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加剧国际贸易紧张局势、阻碍市场进入等。
本文将从理论角度对贸易保护进行分析。
从国际贸易理论的角度来看,贸易保护主要受到关于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理论的影响。
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家应当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并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
而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则强调,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贸易仍然可以带来利益。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然而,当国家面临国内产业竞争压力时,保护主义思潮可能会升温。
支持贸易保护的理论主要有两个:孤立主义和筹码论。
另一个支持贸易保护的理论是筹码论。
筹码论认为,贸易保护可以作为一种筹码,用于与其他国家进行谈判和争取更好的贸易条件。
根据这一理论,国家可以通过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来威胁其他国家,以期获得更利于本国的贸易条约。
然而,这种理论忽略了保护主义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如贸易战和贸易限制的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自由贸易理论主张贸易的自由化和开放。
自由贸易理论认为,通过贸易自由化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根据这一理论,国家应当放宽进口限制,鼓励国际经济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
然而,自由贸易理论也承认,贸易自由化可能导致国内产业受到竞争压力,从而引发贸易摩擦。
综上所述,贸易保护的理论分析涉及到比较优势理论、孤立主义和筹码论等不同观点。
然而,无论是支持贸易保护还是自由贸易,都应考虑到贸易保护对国内产业、国际贸易环境以及国家整体经济繁荣度可能带来的影响。
因此,在制定贸易保护政策时,必须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平衡,以确保贸易保护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贸易保护的理论分析
1.最佳关税收入的来源是那些?最佳关税如何确定?
答案提示:最佳关税收入的来源是:改善贸易条件、抽取垄断租金。
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是进口国由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或边际损失)与额外收益(边际收益)相等。
2.试评价幼稚产业的三种判断标准。
略
3.试析幼稚产业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提示: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化程度低,大部分工业产业不具备国家竞争力。
发展中国家通过选择幼稚产业进行保护,有利于提高本国产业的竞争力和长期福利,加速工业化进程,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很大意义。
4.如果自由贸易下国内市场完全由外国厂商垄断,那么征收关税除了可抽取一部分外国厂商的垄断利润外,是否还可导致国内的一些潜在厂商(或投资者)进入市场?为什么?答案提示:可能,因为关税将提高此种产品的国内售价,有可能使得国内技术稍差的投资者由本来无利可图变成可以获得利润,这样,国内生产者将进入市场。
5.如何看待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
略。
6.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怎样改变市场结构的?
答案提示:根据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政府对贸易活动进行干预目的是,改变市场结构或环境,以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本国企业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或租金。
战略性贸易政策最为强调的政策主张主要有两种:一是出口补贴;二是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
使得本国厂商的实际成本下降,相应的利润函数也发生变化。
本国、外国厂商的反应函数也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新的市场均衡。
通过这些政策措施改变市场结构,使得本国在原来没有优势的产品中获得优势。
7.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的情况下,进口保护能否使某一行业由进口替代部门转变为出口部门?为什么?
答案提示: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的情况下,进口保护无法使国内企业的边际成本随着
国内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即国内企业无法通过这种形式获得优势以变成出口部门。
8.试根据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解释出口补贴政策的制定过程。
答案提示: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可能会影响到一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不同社会阶层或利益集团对此会有不同的反应,受益的一方自然支持这项政策,而受损的一方则会反对这项政策,各种力量交织在一起最终决定政策的制定或选择。
我们把利益集团分成三种:进口替代部门、出口部门和消费者群体。
对于出口补贴政策,出口部门是支持的,进口替代部门和消费者虽然不支持此项政策,但是从此项政策中受到的直接损失不明显,也不会激烈反对。
另外,需要考虑的还有民族情绪。
9.根据幼稚产业论,新兴产业在成长壮大之后应取消保护,但为什么现实中一些产业在成长之后仍然继续享受保护?
答案提示:原因在于,一方面,有的产业在经过保护以后并没有成为有竞争力的产业,所以需要继续保护,另一方面,受到保护的产业虽然已经具备竞争力,但是不愿意失去既得利益,所以要求继续给予保护。
10.假设现有三套政策选择:进口保护、出口鼓励、进口保护与出口鼓励同时使用,你认为哪一套政策出台的可能性比较大?为什么?
答案提示:进口保护。
对出口部门来说,对进口替代部门的保护虽然不利于本部门,但影响效果是间接的;对消费者而言,限制进口虽然会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但消费者不易组织起来。
而出口鼓励措施要增大财政支出,不易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