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样题
2023年第八届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八年级组模拟试题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八年级组模拟试题(三)(试题总分: 150分答题时间: 150分钟)一、倾听交流(20分)1.听下面的句子, 注意每句都有多音字, 其中多音字读法不对的的一项是()(2分)A.国力强大的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总是强词夺理, 独断专行。
B、这样走, 可以省却不少时间, 小张也可顺路回乡省视双亲。
C.三年来, 胡老师总是设身处地地处处关心我们。
D.堂吉诃德是一个时时刻刻想与人角斗的角色。
2.听录音, 句中成语使用不妥的一项是()(2分)A.当他稳步登上讲台的时候, 教室里鸦雀无声。
B.课堂上, 语文老师风趣的语言, 经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C.今年暑假我们全班计划到泰山旅游, 享受那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D、李文忠坐在3米高的砖墙上, 小心翼翼地用细铁丝栓钢筋。
3、听录音, 下面对语言的解说不对的的一项是()(2分)A.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与执着。
B.要有“此路不通彼路通”的应变能力。
C.要有“天涯何处无芳草”的从容与自信。
D.要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灵活与变通。
4、听录音, 说说林肯总统消灭政敌的方法是什么?(3分)5.听录音, 胖子的言下之意是()(2分)A.认为不应当按重量买票B、认为瘦子的话没道理C.嘲讽瘦子太瘦了D.认为电车公司的售票标准没错6.听一段故事, 完毕后面的题目。
(9分)(1)驻法国大使赵进军为什么没能去国民议会中心实地看看演讲的场地呢?(2分)(2)在欧洲, 别说议长, 就是总统都不也许随便使唤得了一个雇员, 这是为什么呢?(2分)(3)雇员就不怕上司找借口炒掉自己吗?(2分)(4)作者通过这个故事, 要告诉我们一个如何的道理?(3分)二、积累运用(20分)7、成语猜谜(2分, 每空1分)(1)社会需要正能量(打一成语, 提醒:做大家认为好的事情)(2)孩子梦想着有一双翅膀(打一成语)8、下面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美国6位艺术家及其数百名志愿者用最大世界相机拍摄出全球最大黑白照片, 高达9.4米, 长32.6米。
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试题

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试题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三篇,满分40分)第一篇请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2009年,美丽中国杯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在北京举行。
比赛包括了阅读理解、词语辨析、句子搭配等多个科目。
在比赛的最后一天,总决赛进行了激烈的角逐。
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展示了自己出色的语文能力。
这次比赛旨在提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对中文的热爱和对文字的理解。
通过参与这项竞赛,学生们不仅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还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比赛期间,参赛同学们面对多种题型,有的是文章阅读理解,有的是语句翻译,有的是词语辨析等。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解答了所有的题目。
乐观积极的态度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一位参赛选手说道:“只有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才能在这样的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这次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的举办,为广大中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语文才能的平台。
希望所有参与比赛的同学都能收获满满,不仅在竞赛中取得佳绩,更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1. 2009年的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在哪里举行?A. 上海B. 北京C. 广州D. 成都2. 参赛同学们通过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可以做到下面哪一点?A. 拓宽知识面B. 提高数学能力C. 锻炼运动技巧D. 学习外语3. 具有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取得好成绩是否重要?A. 重要B. 不重要C. 完全无关D. 无法判断第二篇请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
2009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在北京成功举办。
比赛中,中学生们展示了不同领域的语文才能,激发了大家对语文的热爱。
这次比赛共有三个科目,分别是阅读理解、词语辨析和句子搭配。
参赛的同学们在比赛过程中展现出了卓越的语文水平。
比赛结束后,组委会对参赛选手们进行了表彰,颁发奖状和奖杯。
同时,他们还表示,希望这次比赛能激励更多的中学生热爱语文,并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1. 2009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在北京举办。
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测评干杉中学

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测评干杉中学1、修辞手法选择:登封台让你想象帝王拜山的盛况。
[单选题] *拟人比喻未用修辞(正确答案)夸张2、1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都是章回体的长篇小说。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将进酒”中“将”的读音是“jiāng”。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粗糙(cāo)饿殍(piǎo)脍炙人口(zhì)(正确答案)B、旖旎(nǐ)旮旯(lá)游目骋怀(pìn)C、凫水(fú)尴尬(gān)自惭形秽(suì)D、自诩(yǚ)恬淡(tián)好高骛远(wù)5、1《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介绍荔枝的科学小品,属说明文。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睿智”的“睿”的正确读音是“ruì”。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间隔”“亲密无间”的“间”读音都是“jiàn”。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处分(chù)称职(chèng)B、占卜(pú) 瑰丽(guēi)C、逡巡(qún) 账簿(bó)D、蜷曲(quán) 妯娌(zhóu)(正确答案)9、下列关于《红楼梦》中的情节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红楼梦》中,在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
在怡红院里,林黛玉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但并无私弊之物。
B.别号“蕉下客”的迎春是个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她发起组织了大观园里的诗社活动,但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却注定无济于事。
C.在《红楼梦》中,除了主要人物外,作者还塑造了众多具有独特、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
中学语文能力竞赛初赛试题

中学语文能力竞赛初赛试题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
(6分)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篮不篮的方格子破布(dié) 好还他。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zuàn) 着钱,A 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 B 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 C ,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怕得 D 了。
那直缰缰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E 。
(1) 改正加点词中书写有误的字,根据拼音写汉字,并将其依次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的方格内。
(2分)我会写:(2)请从下列选项中给文中A、B、C、D处选填合适的词语。
(只选序号)(2分)选项:①担心②滞笨⑧糊涂④抱歉我会选:A、B、C、D、(3)请根据语境给文中E处选填合适的语句( )(只选序号)(2分)A、我不能不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B、我能不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C、我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D、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2.根据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其与前后文组成一段协调完整的话。
(2分)海潮,放远了谛听才觉得深邃;山峰,。
忠告,放远了品味才觉得亲切;友情,。
所以,哲人说“距离产生美”,确实如此。
3. 名句积累。
(4分)(1)写出《黄鹤楼》一诗的颈联:(2)《陋室铭》中写居室环境的是, 。
写主人的活动的是,。
(3)《使至塞上》中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古诗词中有许多诗句蕴含哲理,试举两例:4.在你读过的中外名著中任选一部(本),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1)书名作者(2)介绍作品中的一个人物或书中的一个中心事件或一个主要情节(3)写出读后感5.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每小题1分,共3分)材料一:据新华社电:奥地利作家、剧作家埃尔费里德•耶利内克女士摘得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第十位女性。
初中语文联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联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玷污(diàn)哽咽(yè)蹒跚(pán)B. 蹉跎(cuō)踉跄(qiàng)箴言(zhēn)C. 踌躇(chóu)徜徉(cháng)恣意(zì)D. 饕餮(tāo)缱绻(quǎn)踯躅(zhíz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凝聚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D. 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不能虚度光阴。
3.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哈姆雷特》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
C.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通过祥子的悲剧命运,反映了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生活。
D.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通过描绘巴黎圣母院的建筑,展现了法国社会的风貌。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头狮子一样勇敢。
B. 她的声音像银铃一样清脆。
C.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
D. 你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5. 下列关于汉字书写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恣意”的“恣”字,左边是“氵”,右边是“次”。
B. “缱绻”的“缱”字,上半部分是“纟”,下半部分是“卷”。
C. “饕餮”的“饕”字,左边是“饣”,右边是“饕”。
D. “踯躅”的“踯”字,上半部分是“足”,下半部分是“至”。
6.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首诗歌。
B. “楚辞”是屈原、宋玉等人创作的一组诗歌,代表了楚国文学的最高成就。
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七年级(初一)组样题

20XX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七年级(初一)组样题一、1.B 2. A 3.“双百”候选人产生,接受群众投票。
4.政客想担任关税主管;林肯则断然拒绝了他。
5.(1)100 1 5 25 (2)无话可说,连声致歉。
(3)专栏作家相对于傲慢的商会主席更慷慨,更有爱心,更有资格出席酒会。
(意思对即可)二、6.一个个的放,一声声的闹。
它把新的惊起,把旧的吓跑。
放,放,放,放到旧的不敢再来到。
放,放,放,放到新的不会再睡觉。
7.A.鲜 B.湖 8.D 9.A三、10.(1)jiān áo huánɡ huò(2)略。
11.“橱”改为“厨”;“颠”改为“巅”12.(1)王熙凤(2)袭人(3)惜春(4)妙玉 13.(1)李白(2)苏轼(3)于谦 14.(1)告别。
(2)我不会再来你的饭店消费了。
15.(1)画面右边是一个卡通蜡烛,它手持弹弓要射向左边的电灯泡。
(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不要将嫉妒转化为仇恨。
16.(1)学生存在阅读困难,语言表达能力下降的问题。
(2)学生阅读量少;对漫画、音像制品的过量摄入带来负面影响。
(3)示例:学校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引导学生更多地阅读文字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四、(一)17. ⑥②⑤①③④(二)18. (1)分类别第①自然段:巴西的甘蔗田里,生存着两种蚂蚁,一种是体型比较小的黑蚂蚁,另一种则是体形剽悍,生性凶残的行军蚁。
(2)作比较第②自然段:黑蚂蚁生性温和,以植物和腐食为生,而行军蚁则是任何可以吃的东西都不放过。
19. 近几年来,甘蔗田里的黑蚂蚁依然生活得很好,倒是那些行军蚁,数量在逐年下降。
20. 集体垮掉了,其中的个体也不会存在了。
21.示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三)22.标题巧妙借用热播剧《我的青春谁做主》,精练而自信,具有吸引力,容易引起读者的关注。
23.在读书和打球之间,惠若琪坚持选择了打球。
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样题

3分)1 / 10 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题高一年级组(总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温馨提示:倾听语段朗读,完成信息判断(1 — 8题,每小题1分)、简答及选择(9 —13题),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二、运用(26分)温馨提示:完成下列各题,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_____________ ,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历史著作是 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 _____________。
( 3分)2•仿照示例扩写,要求意蕴丰厚,有文采。
( 3分)【例】雾烟雾白色的烟雾白色的烟雾冉冉升腾白色的烟雾冉冉升腾,升上蓝空,弥漫开来,与云彩相糅相融,遮盖了天之一角。
3.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分别续写两个表达对家、国的深情厚谊的句子。
3分)我国古典诗歌内涵丰富,很能激起人们的联想与想象。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吟咏着这 脍炙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大地时母亲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自豪?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对联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学珍品, 它用简练的语言、工整对仗的格式言志抒情。
对联多用夸张、 比喻、双关、对偶等修辞手法。
请为下面的对联补写出下联,要求与上联运用同种修辞格,字数相等,音 韵和谐。
(2分)上联:玉帝行兵,雷鼓云旗,雨箭风刀天作阵;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下面是某刊的一篇报道,在用词方面有误,请你找出三处并改正过来,修改时不能改变原意。
(昆山市实验中学累计筹资资金近三十万元,主要用于改进校内教育教学条件最近该校新安装了校园音响系 统,把原来上下课惯用的铃声改为音乐,并在下课休息时间和师生午餐时间播放一些优美的乐曲,使整个 校园造成轻松活泼的氛围,赢得了师生的好评和社会的赞扬(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应改为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应改为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应改为 。
语文能力竞赛七年级试题

语文能力竞赛七年级试题语文能力竞赛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七年级语文能力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翩跹(xiān)倔强(jué)踌躇(chóu)B. 蹒跚(pán)踌躇(chóu)倔强(juè)C. 翩跹(piān)倔强(jué)踌躇(chú)D. 蹒跚(pán)踌躇(chú)倔强(ju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提高。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真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D. 这个问题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因素,需要我们认真分析。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窗外的雨声,像一首轻柔的摇篮曲。
C. 那座山高耸入云,仿佛要触摸天空。
D. 月亮在夜空中静静地照耀着大地。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叶子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好,还乐于助人。
D. 那座桥历史悠久,结构精巧,造型美观。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飞快,像一阵风一样。
B. 他学习非常认真,每天只睡四个小时。
C. 他的笑声震耳欲聋,整个教室都能听到。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从未落后。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古诗文,填写下句。
- 春眠不觉晓,_____________。
-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
7.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填写其出处或相关的历史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题高一年级组(总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温馨提示:倾听语段朗读,完成信息判断(1—8题,每小题1分)、简答及选择(9—13题),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二、运用(26分)温馨提示:完成下列各题,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______,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历史著作是_______,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______。
(3分)2.仿照示例扩写,要求意蕴丰厚,有文采。
(3分)【例】雾烟雾白色的烟雾白色的烟雾冉冉升腾白色的烟雾冉冉升腾,升上蓝空,弥漫开来,与云彩相糅相融,遮盖了天之一角。
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分别续写两个表达对家、国的深情厚谊的句子。
3分)我国古典诗歌涵丰富,很能激起人们的联想与想象。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吟咏着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时母亲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自豪?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联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学珍品,它用简练的语言、工整对仗的格式言志抒情。
对联多用夸、比喻、双关、对偶等修辞手法。
请为下面的对联补写出下联,要求与上联运用同种修辞格,字数相等,音韵和谐。
(2分)上联:玉帝行兵,雷鼓云旗,雨箭风刀天作阵;下联:__________________5.下面是某刊的一篇报道,在用词方面有误,请你找出三处并改正过来,修改时不能改变原意。
(3分)昆山市实验中学累计筹资资金近三十万元,主要用于改进校教育教学条件最近该校新安装了校园音响系统,把原来上下课惯用的铃声改为音乐,并在下课休息时间和师生午餐时间播放一些优美的乐曲,使整个校园造成轻松活泼的氛围,赢得了师生的好评和社会的赞扬(1)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2)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3)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
6.请根据原诗语境和古诗常识,调整下面所给诗句的顺序,填入诗中的空白处,使原诗意思连贯,音韵和谐。
(只填序号)(3分)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①稚子敲针作钓钩②自去自来梁上燕③老妻画纸为棋局④相亲相近水中鸥这四句诗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7.教育部日前发布的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增加了中学生“不进网吧”和“诚实守信”的容。
有人就此对中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请简要回答。
不得出现具体的数字。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根据文意,在横线上填出恰当的词语。
(6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____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____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____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____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____了。
(选自《荷塘月色》)三、放眼(34分)温馨提示:完成下列各题,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羊蹄甲文/席慕蓉①羊蹄甲是一种很难画好的花花开时,整棵树远看像是笼罩着一层粉色的烟雾,总觉得看不清楚,画不仔细可是,你如果真的要靠近了来观察它的话,它那一朵一朵细致如兰花的花朵却又完全是另一种样子,和远看时完全不同,你又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
②假如一朵一朵的画起来,怎么样也不像原来的那棵树,但是,假如只用深深浅浅的色点来表现的话,又觉得不甘心,因为它原来的花朵那样秀美细致,实在是不能只用一些色点来形容就算了的。
③我们师专校园里几棵很老的羊蹄甲树,长在堤边,一到开花的时候,学生们就会在树底下走来走去,近也不对,远也不行,不断地变换着位置,一边观察一边嘴里埋怨着,手底下却又不肯停止地画了起来。
④我坐在树下观察他们的表情,觉得他们和年轻时候的我并没两样,不禁微微地笑了。
⑤天好干净,是那种澄明的蓝;草好柔软,是那种细密的绿。
穿着白色衬衫和灰色运动裤的男女同学散坐在树下,风吹过来,羊蹄甲粉紫色的小花瓣就轻轻柔柔地落了下来,几瓣落在女子的头发上,几瓣落在男子的肩膀上,几瓣落在我的速写簿里,似乎还带着一阵淡淡的幽香。
⑥忽然觉得,人生也许就是这样了,只要是自然的,只要是顺着天意的,就算是花落了也不一定要觉得悲伤,甚至也可以一种淡淡的喜悦,就像这风里的若有若无的清香。
⑦不是吗?在整个人生的长路上,不是都开着羊蹄甲一样迷迷蒙蒙的花树吗?往前看过去的时候,总是看不真切,总是觉得笼罩着一层缥缈的烟雾,等到真的走到树下,却又只能看到一朵一朵与远看它时完全不同的单薄细润的花朵。
只要稍微迟疑,风就吹过来,把它们一瓣一瓣地吹散,轻柔地拂过你的脸颊,在你的发间或者肩膀上留下一点淡淡的幽香,然后就静静地落在你身后的草丛里,逐渐褪色,逐渐消逝,静静地望着你向前走去,向着另外的一棵迷蒙的花树走去。
⑧等你回过头再望回来的时候,在暮色里,它又重新变成了一个迷蒙的记忆,深深浅浅、粉粉紫紫地站在那里,提醒你曾经走过来的,那些清新秀美的春日,那条雨润烟浓的长路。
⑨忽然觉得,人生也许真的就是这样了,我们都走在一条同样的路上,走得很慢,隔得很远,却络绎不绝。
(选自《读者》)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3分)堤()边澄()明脸颊()2.第⑥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第⑨段“我们都走在一条同样的路上”中“一条同样的路”应如何理解?(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找出最能体现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句子。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二月兰文/季羡林当年老祖还活着的时候,每到春天二月兰开花的时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铲,带一个黑书包,到成片的二月兰旁的青草丛里去搜挖荠菜。
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的紫雾里晃动,我就知道在午餐或餐的餐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菜馄饨的清香。
当婉如还活着的时候,她每次回家,只要二月兰正在开花,她离开时,她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匆匆忙忙走去,把我的目光一直带到湖对岸的拐弯处。
当小保姆莹还在我家时,她也同小山和二月兰结上了缘。
我曾套宋词写过三句话:“午静携侣寻野菜,黄昏抱猫向夕阳,当时只道是寻常。
”我的小猫虎子和咪咪还在的时候,我也往往在二月兰丛里看到它们:一黑一白,在紫色中格外显眼。
所有这些琐事都是寻常到不能再寻常了。
然而,曾几何时,到了今天,老祖和婉如已经永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小莹也回了老家。
至于虎子和咪咪也各自遵循猫的规律,不知钻到了燕园中哪一个幽暗的角落里,等待死亡的到来。
老祖和婉如的走,把我的心都带走了。
虎子和咪咪我也忆念难忘。
如今,天地虽宽,虽照样普照,我却感到无边的寂寥与凄凉。
回忆这些往事,如云如烟,原来是近在眼前,如今却如蓬莱灵山,可望而不可即了。
对于我这样的心情和我的一切遭遇,我的二月兰一点也无动于衷,照样自己开花。
今年又是二月兰开花的大年。
在校园里,眼光所到之处,无不有二月兰在。
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霄汉,连宇宙仿佛都变成紫色的了。
这一切都告诉我,二月兰是不会变的,世事沧桑,于它如浮云。
然而我却是在变的,月月变,年年变。
我想以不变应万变,然而办不到。
我想学习二月兰,然而办不到。
正是在二月兰开花的时候,我被管制劳动改造。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到一个地方去捡破砖碎瓦,还随时准备着被红卫兵押解到什么地方去“批斗”,坐“喷气式”,还要挨上一顿揍,打得鼻青脸肿。
可是在砖瓦缝里,二月兰依然开放,□然自得,笑对春风,好像是在嘲笑我。
我当时日子实在非常难过。
然而我一回到家里,老祖、德华她们,在每人每月只能得到恩赐十几元钱生活费的情况下,□精竭虑,弄一点好吃的东西,希望能给我增加点营养;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希望能给我增添点生趣。
小猫憨态可□,偎依在我的身旁。
它们不懂哲学,分不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人视我为异类,它们视我为好友,从来没表态,要同我划清界限。
窗外尽管千里冰封,室却是暖气融融。
我觉得,在世态炎凉中,还不炎凉者在。
这一点暖气支撑着我,走过了人生最难的一段路,没有堕入深涧,一直到今天。
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
按说我早已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年龄,应该超脱一点了。
然而在离开这个世界以前,我还有一件心事:我想弄清楚,什么叫“悲”,什么又叫“欢”。
是我成为“不可接触者”时悲呢?还是成为“极不可接触者”时欢?如果没有老祖和婉如的逝世,这问题本来是一清二楚的,现在却是悲欢难以分辨了。
我想得到答复。
我走上了每天必登临几次的小山,我问苍松,苍松不语;我问翠柏,翠柏不答。
我问三十多年来亲眼目睹我这些悲欢离合的二月兰,它也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
(选自《季羡林散文精选》)1.根据拼音填空。
(3分)yí()然自得 dān()精竭虑憨态可jū()2.选文有两条线索,请分别写在下面。
(2分)明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暗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多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从文中选择处,试简析之。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说出文章第六段中“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这句话的含意,并说明其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羊蹄甲》《二月兰》这两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并谈谈你对人生的理解。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3500万美元潇洒走太空美联社22日报道说,美国太空冒险公司近日宣布,花费2000万美元到国际空间站旅游的太空游客只要再添加1500万美元,就可享受一次太空行走的美妙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