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探伤底片评判规律
射线检测底片上各种影像的识别 后附评片口诀

射线检测底片上各种影像的识别1、照相影像形成的原理同样强度的射线入射,厚的地方底片黑度小,薄的地方黑度大。
2、焊缝结构的形象分析(1)单面焊:底片上面只有两条边界。
(图1)(2)单面焊双面成型:底片上面有四条边界,中间两条间距较小。
(图2) (3)带垫板焊缝:四条边界,且最外面两条边界清晰整齐。
(图2)图1.单面焊图2.带垫板单面焊(4)双面焊:四个边界,且左右两条边界相隔较近,甚至可能有部分重合。
(图3) (图4)图3.双面焊图4.双面焊3、焊接方法的影像分析(1)手工电弧焊:呈现鱼鳞纹,边界变化明显。
(图5)(2)自动焊:鱼鳞纹不明显,且边界变化平缓。
(3)氩弧焊:焊缝中间有颜色很淡的亮斑。
(图6)图5.手工电弧横焊图6.自动焊4、焊接位置影响分析(1)横焊:多条焊缝组成,容易区别。
(图7)(2)立焊:鱼鳞纹较密,且焊缝宽度较大,存在亮斑。
(图8)图7.横焊图8.立焊(3)仰焊:与立焊影像难区别,鱼鳞纹密度稍大于立焊,也存在亮斑。
(图9)图9.仰焊5、焊缝中常见缺陷影像分析(1)分析要点:形状、位置、黑度。
(2)常见缺陷:气孔、夹渣、未焊透、未熔合、裂纹、钨夹渣。
其中未焊透、未熔合、裂纹、钨夹渣不参加评定。
a、气孔:(图10)形状:圆形、椭圆形、斜气孔(弥散形气孔),特点是外部轮廓比较规则。
黑度:气孔黑度较大,由中心向四周减淡(大气孔)位置:一般位于焊道投影中心位置。
b、夹渣:(图11) (图12)形状:圆形(点状)、长条形,特点是外部不规则。
黑度:黑度分布比较均匀,且黑度较淡。
位置:一般分布在焊道投影中心线到融合线之间。
图10.气孔图11.夹渣图12.线状夹渣c、未焊透:定义:坡口面没有熔化,该位置没有金属填充物,此类缺陷称为未焊透。
未焊透分为根部未焊透和中间未焊透。
形状:一条直线(存在长度和宽度变化)边界整齐。
黑度:均匀黑色。
位置:在焊道投影中间位置。
d、未熔合:(图13)定义:坡口面未熔化,且有填充金属,此类缺陷称为未熔合缺陷。
射线探伤检测

各种焊接缺陷在射线底片上和 X 射线工业电视屏幕上的显示特点见表1-1。
种类
裂 纹
焊接缺陷 名称
横向裂纹 纵向裂纹
放射裂纹 弧坑裂纹
表1-1焊接缺陷显示特点
射线照相法
X 射线工业电视法
射线,物质的原子序数越大,密度越大,则 u 值也越大。
(三)、探伤的基本原理
射线探伤的实质是根据被检工件与其内部缺陷介质对射线能量衰减程度不同,
而引起射线透过工件后的强度差异(图1),使缺陷能在射线底片或 X 光电视屏
幕上显示出来。
图1射线探伤原理图
图1中的射线在工件及缺陷中的线衰减系数分别为 u 和 u,。根据衰减定律,透
关键词:无损检验、衰减、射线探伤的方法、射线底片的评定 引言:重要的焊接结构的产品验收和在役中的产品,必须采用不破坏 其原有形状、不改变或不影响其使用性能的检验方法来保证产品的安 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无损检验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而射线探伤则是 其主要方法。射线探伤既能对产品进行普检,也可对典型的抽样进行 试验,具有灵敏度高、能保存永久性的缺陷记录,因而在大多数非破 坏性检验中占有很大优势,现实运用广泛,未来发展可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X 射线和 γ 射线均具有以下性质:
(1)不可见,以光速直线传播。
(2)不带电,不受电场和磁场的影响。
(3)具有可穿透物质和在物质中有衰减的特性。
(4)可使物质电离,能使胶片感光,亦能使某些物质产生荧光。
(5)能对生物细胞起作用(生物效应)。
(二)、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当射线穿透物质时,由于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将产生一系列极为复杂的物
射线探伤底片评定

射线探伤底片评定6.1底片质量及评片工作的要求按照JB4730-94和GB3323-87标准,x射线底片黑度应控制在1.2〜3.5; 丫射线底片黑度控制在1.8〜3.5。
黑度用黑度计来测量。
其下限值是在底片两端的搭接标记内侧焊缝上无缺陷处测量,测多少点不限,但不能取平均值,其每一点测量值应不小于下限值。
上限值是在主射线束照射的底片的中间部位焊缝近旁的母材上测量,每一点的测量值应不高于上限值。
底片上缺陷部位的黑度不受上述限制。
底片上显示出的最小线径的象质指数应满足该透照厚度规定达到的象质指数。
象质指数的观察借助于刻有10X 10小窗口的黑纸板或黑塑料板来进行。
在观片灯下将小窗口放置在底片焊缝上有象质计一端的端头,且将小窗在焊缝上慢慢地向底片中部移动,注意观察小窗口,首先发现的连接小窗口上下边缘的金属丝影象,就是所显示的象质指数的影象。
底片上所显示的象质计、定位标记、识别标记、“ B”铅字等符号,必须位置正确,类别齐全,数量足够,且不掩盖被检焊缝影象。
在底片评定区域内不应有妨碍底片评定的假缺陷。
如:灰雾、水迹、化学污斑、暗室处理条纹、划痕、指纹、静电痕迹、黑点、撕裂和增感屏不好造成的假缺陷。
透照盒背后确实放置有“ B”铅字,底片未显示“ B”字或显示较黑的“ B” 字,不影响底片质量,若显示较淡的“ B”字则是背散射线防护不够,该张底片应重照。
6.底片规格底片长度应等于L eff加20mm底片宽度应容纳下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宽度和焊缝两边所放各种铅质符号。
7 •焊缝影象位置透照焊缝的部位,必须平行显示在底片的中部,若有丁字口也要置于底片中间部位。
底片不允许有白头。
1.评片应有专用的评片室。
评片室的光线应稍暗一些,室内的照明不应在底片上产生反射光。
评片室应宁静、卫生、通风良好。
工作台上应能妥善放置观片灯、黑度计、评片尺、纪录纸、相关标准等。
2.观片灯的亮度不小于100000cd/m2,且所用的漫射光亮度应可调,窗口大小可调,遮光板灵活好用,散热良好无噪声。
焊接射线底片评定制度

焊接射线底片评定制度X射线检测的对象为AB类焊缝,利用X射线透照摄影的方法,从X射线胶片上显示出材料加工成的零件和焊接的内部缺陷,以评定制品的质量。
1.射线探伤评片按NB/T4701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相关要求执行。
2.射线探伤底片评定、审核工作必须由射线H级资格人员担任。
3.评片人员必须了解被检工件的焊接种类、焊接方法、坡口形式,以及材料种类等,以提供评片时参考。
4.观片灯最大亮度应能满足评片要求。
评片应在专用评片室内进行,评片室应整洁、安静、温度适宜,光线应暗且柔和。
5.评片人员在评片前应经历一定的暗适应时间。
从阳光下进入评片的适应时间一般为5-10min,从一般的室内进入评片的暗适应时间应不少于30s。
6.评片时,底片应在干燥后观察,观片灯应有观察底片最大黑度4. 5的最大亮度。
7.评定的底片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底片上必须显示与透照厚相对应的要求到达的最小像质指数。
②底片有效评定区域内的黑度应满足2. 0-4. 5的要求。
③底片上像质及影像位置应正确,在焊缝影像上能清楚地看到长度不小于10mm 的连续金属丝影像。
④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齐全,底片标记应能清晰显示影像不模糊,也不至于产生眩光,且不掩盖被检焊缝影像。
不对底片评定带来影响。
⑤底片评定范围内不应存在影响影像观察的灰雾,干扰缺陷影像识别的水痕、划痕、显影条纹、静电斑纹、压痕等伪缺陷影像,以及增感屏缺陷带来的各种伪缺陷。
⑥评片人根据底片上的影像,按NB/T4701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进行评定, 缺陷评定应坚持:定性;定量;定位和质量分级的四项原那么。
⑦焊缝无损检测底片评定合格,开出无损检测合格通知单,出具射线无损检测报告;不合格焊缝那么开出焊缝返修通知单,按相关规定要求返修后复拍再重新评定。
焊缝射线探伤底片的评定-tukingcai的日志-网易博客

焊缝射线探伤底片的评定-tukingcai的日志-网易博客二、底片质量的评定1.测黑度值黑度值(黑化程度,含Ag越多,则黑度较大)可用黑度计(光密度计)直接测量规定部位。
D=lg L0:照射光强;L:透过光强。
底片初始灰雾度D0:指未经曝光的胶片经显影处理后获得的微小黑度。
D0<0.2,影响不大;D0>0.2,则降低对比度和灵敏度。
2.测灵敏度灵敏度是以底片上的象质影像反映的象质指数来表示的。
底片上必须有象质计显示,且位置正确,被检测部位必须达到线型象质计的选用灵敏度要求。
线型象质计的选用定位标记、识别标记与B标记等是否正确、齐全。
4.检验表面质量影像规整齐全,不可缺边或缺角,无伪缺陷。
常见伪缺陷及其原因三、底片上缺陷影像的识别1.焊接缺陷在射线探伤中的显示(见书P/153 表7-1)焊接缺陷显示特点2.焊接缺陷的识别(1)几何形状(2)黑度分布(3)位置四、焊接缺陷的定量测定1.埋藏深度的确定5.在射线方向的尺寸(见书P/155)图7-19五、焊缝质量的评定缺陷:圆形缺陷(长宽比≤3)、条状夹渣(长宽比>3)、未焊透、未熔合、裂纹。
焊缝质量分级表1.圆形缺陷的评定步骤:先确定评定区域、量缺陷的长径、换算成点数、再评级。
①选定评定区域圆形缺陷是长宽比≤3的缺陷,它的评定区域见下表。
缺陷评定区域表单位: mm寸换算成缺陷点数。
当缺陷的尺寸小于不计点数的缺陷尺寸表规定时,分级评定时不计该缺陷的点数。
质量等级为Ⅰ级的对接焊接接头和母材公称厚度小于等于5mm的Ⅱ级对接焊接接头,不计点数的缺陷在圆形缺陷评定区域内不得多于10个,超过时对接焊接接头的质量等级应降低一级。
缺陷点数换算表圆形缺陷的分级表(1)出现缺陷长径大于1/2T的圆形缺陷时,评为Ⅳ级;(2)当缺陷与评定区边界相接时,应把它划为评定区内计算点数;(3)对于Ⅰ级焊缝和母材厚度≤5mm的Ⅱ级焊缝,不计点数的圆形缺陷在评定区内不得多于10个;(4)当评定区附近缺陷较少时,且认为只用该评定区大小划分级别不适当时,可将评定区沿焊缝方向扩大到3倍,求出缺陷点数,用此值的1/3进行评定。
射线底片评定一次性规定资料课件

射线底片评定一次性规定是国际上广 泛认可的标准,未来可以进一步加强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推动 射线底片评定的发展和应用。
05
相关法规与标准
相关法规对射线底片评定的要求
《特种设备安全法》
01
对射线底片的存储、使用、保管和报废等进行了规定。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02
要求对压力容器的射线底片进行评定,并规定了评定标准和程
对于不合格片评定一次性规定
射线底片评定一次性规定概述
目的
确保射线底片评定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 评定的效率和质量。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射线底片评定的行业和 领域,如航空、电力、医疗等。
规定内容
对射线底片的评定程序、标准、方法、时间 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射线底片评定一次性规定实施经验 总结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操作过程繁琐
为确保射线底片评定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操作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这 可能导致操作过程较为繁琐。解决方法 是优化操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步骤和 重复性操作。
2
评定标准不统一
不同的行业和地区可能采用不同的射线 底片评定标准,这可能导致评定结果存 在差异。解决方法是推动制定统一的国 家标准,规范评定方法和指标。
案例二
背景介绍
为规范行业内的射线底片评定行 为,某行业协会决定推行一次性
规定。
实施过程
行业协会制定了通用的实施指南, 为各企业提供参考,并组织专家团 队进行指导和监督。
效果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该行业内射 线底片评定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得到 了普遍提高,减少了因评定不一致 导致的纠纷和损失。
案例三
探伤方面的有关规程

布片规则为使射线照相符合有关规程和标准要求,特制定本规则:1.透照分段长度应使焊缝的透照厚度比K值及底片有效评定区域内黑度满足JB/T4730-2005标准要求。
2.凡需射线探伤的工件,拍片前均需在内外焊缝划定等分线(中心线、搭接线和1/4线)及焊缝代号。
3.纵缝以筒体左端面为起点从左到右划分,环缝以某一纵缝的T字接头为起点,按顺时针划分。
4.划线时,内外壁的起点位臵应相同,内外中心应重合,局部探伤工件的划线必须按100%探伤的规定进行。
即拍到那一号,即编那一号为片号。
5.定位标记包括中心标记()和搭接标记(),垂直箭头应放臵在分段中心和搭接位臵上,且箭头指向,水平箭头()应指向下一分段号方向(即由小号指向大号)6.为使每张底片可以追踪,工件的外表面应有与底片上投影编号一致的永久性标记(钢印)7.永久性标记,即钢印应敲在焊缝下方,并离焊缝10-20mm,如钢印位臵刚好落在T字缝上时应与底片上标记一致移植对侧。
(箭头仍按顺时针方向)8.底片上应有下列标记符号:产品编号、焊缝编号、片号、中心标记、搭接标记、象质计、返修重新拍片标记R n(延伸标记E n)、透照日期等。
9.对小口径管无法满足全部标记时,可适当减少,但必须有产品编号、片号、定位标记和象质计,对环缝采取周向曝光时,除四等分处应满足全部标记外,其它可和小口径管同。
对磨平焊缝应在搭接处标记外5-10mm处放臵焊缝标记。
10.象质计应放在射线源一侧的工件表面上被检焊缝区的1/4处的一侧无法放臵钢丝应横跨焊缝并与焊缝方向垂直,细钢丝臵于外侧,当射线源一侧无法放臵象质计时,也可放在胶片一侧的工件表面上,但必须作对比试验,使实际灵敏度达到要求。
对比试验的底片应记录保存备查。
11.采用周向曝光时,除1#片必须放臵一只象质计外,其余每隔90°放臵一只,而当部分片复照时,则每张都需按本规则第10条放臵象质计,周向曝光象质计均应放臵在内壁。
象质计放在胶片一侧工件表面上时,象质计应附加“F”以示区别。
射线探伤

一、射线的安全防护1.射线剂量的基本概念(1)吸收剂量单位:rad(拉德)(2)剂量当量单位:rem(雷姆) 1rem=10-2SV(希沃特)剂量当量=吸收剂量×辐射种类修正系数×照射方式所对应的修正系数(3)最高允许剂量年允许剂量当量为5rem,终生累计剂量不得超过250rem。
(4)照射量 1R=1rad=1rem R—伦琴(5)剂量率单位:rem/h2.安全防护(1)距离防护(2)时间防护每天吸收的剂量不得高于17.4mrem(3)屏蔽防护二、底片质量的评定1.测黑度值黑度值(黑化程度,含Ag越多,则黑度较大)可用黑度计(光密度计)直接测量规定部位。
D=lg L0:照射光强;L:透过光强。
底片初始灰雾度D0:指未经曝光的胶片经显影处理后获得的微小黑度。
D0<0.2,影响不大;D0>0.2,则降低对比度和灵敏度。
2.测灵敏度灵敏度是以底片上的象质影像反映的象质指数来表示的。
底片上必须有象质计显示,且位置正确,被检测部位必须达到线型象质计的选用灵敏度要求。
线型象质计的选用定位标记、识别标记与B标记等是否正确、齐全。
4.检验表面质量影像规整齐全,不可缺边或缺角,无伪缺陷。
常见伪缺陷及其原因1.焊接缺陷在射线探伤中的显示(见书P/153 表7-1)焊接缺陷显示特点2.焊接缺陷的识别(1)几何形状(2)黑度分布(3)位置四、焊接缺陷的定量测定1.埋藏深度的确定5.在射线方向的尺寸(见书P/155)图7-19五、焊缝质量的评定缺陷:圆形缺陷(长宽比≤3)、条状夹渣(长宽比>3)、未焊透、未熔合、裂纹。
焊缝质量分级表步骤:先确定评定区域、量缺陷的长径、换算成点数、再评级。
①选定评定区域圆形缺陷是长宽比≤3的缺陷,它的评定区域见下表。
缺陷评定区域表单位: mm陷点数。
当缺陷的尺寸小于不计点数的缺陷尺寸表规定时,分级评定时不计该缺陷的点数。
质量等级为Ⅰ级的对接焊接接头和母材公称厚度小于等于5mm的Ⅱ级对接焊接接头,不计点数的缺陷在圆形缺陷评定区域内不得多于10个,超过时对接焊接接头的质量等级应降低一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射线探伤底片评判规律
探伤人员要评片,四项指标放在先,
底片标记齐又正,铅字压缝是废片;
评片工作第一件,首先找出四条线,
小口径管照椭圆,跟部都在圈内边;
气孔形象最明显,中心浓黑边缘浅,
夹杂属于非金属,杂乱无章有棱边;
咬边成线亦成点,似断似续常相见,
这种缺陷最好定,位置就在熔合线;
未熔合嘛不常见,常规透照难发现,
它的位置有规律,就在坡口与层间;
未焊透是大缺陷,典型图象成直线,
间隙太小钝边厚,投影部位靠中间;
内凹产生仰面焊,间隙太大是关键,
内凹未透要分清,内凹透度成弧线;
横裂纵裂都危险,横裂多数在表面,
纵裂分布范围广,中间梢宽两头尖;
还有一种冷裂纹,热影响区能发现,
裂纹具有延迟性,焊完两天再拍片;
有了裂纹很危险,不管内部与表面,
不论它是长和短,返修不留一点点;
未熔合也很危险,黑度有深亦有浅,
假如一旦发现它,全部评为Ⅳ级片;
危险缺陷未焊透,双面焊缝不许有,
单面焊中可存在,跟着Ⅲ级条渣走;
夹渣评定莫着忙,分清圆形与条状,
长宽相比3.为界,大于3.倍定条状;
气孔危害并不大,标准对它很宽大,
直径拆点套厚度,中间厚度插入法;
各种缺陷大汇合,分门别类先评级,
二类相加减去Ⅰ,三类相加减Ⅱ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