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放疗患者皮肤问题及护理对策
乳腺癌放疗期间皮肤反应护理

乳腺癌放疗期间皮肤反应怎么护理放疗皮肤反应通常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
干性皮肤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色素沉着、及脱屑,无渗出物,一般不会感染。
湿性皮肤反应表现为照射区皮肤有湿疹、水泡、严重时可造成糜烂、破溃,多发生在腋下、腹股沟、腋窝及会阴部,容易发生感染。
一旦发生感染,不但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而且可能延误治疗。
从你的描述来看,你爱人的情况反应是比较严重额了。
在这段期间要做好皮肤护理。
建议一:1)穿纯棉、柔软、宽松的衣服,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2)外出时尽量避免太阳直射放射区皮肤,如果是头颈部,可以戴帽子和围巾。
3)洗澡时不要用力搓皮肤,不要用肥皂、酒精等刺激性液体,可用软毛巾轻轻沾洗。
4)放射区皮肤不可以贴胶布,不可用热水袋。
5)干性皮肤反应可用无刺激性的维生素A、维生素D软膏或羊毛脂涂擦,或涂1%氢化可的松霜剂保护皮肤及止痒。
干性脱皮不要用力撕脱。
6)湿性皮肤反应应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如有水泡时应涂硼酸软膏后用无菌敷料覆盖,待渗液吸收后再暴露。
7)如局部发生感染,应停止放疗,抗感染治疗。
其实,皮肤出现反应是放疗副作用的一个表现,人参皂苷Rh2配何放疗服用可以增效减毒,提高自身免疫力,几个疗程下来皮肤反应的情况即会改善的,更重要的是,还能控制癌细胞额进一步转移,全面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建议二:放疗会降低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使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淋巴水肿、睡眠差、脱发等现象。
其他放疗的副作用还有气急、胸闷、咳嗽等。
放疗后的饮食应多服用滋阴生津、清热降火的食品,如苦瓜、胡萝卜、番茄、莲藕、海蜇、白菜,主食以半流质或烂软食物为好。
在放疗期间也不宜吃或少吃烟熏、炸、烤食物,少吃腌渍食品,不吸烟、不饮酒,酒精能使许多致癌物活化,使免疫功能降低。
在化疗期间配合服用硒维康口嚼片,对白细胞减少有防护和治疗作用,增强免疫功能,可有效防止白细胞和红细胞下降,增强食欲,防止呕吐腹泻和浮肿等现象,减少脱发,明显减轻病人放化疗期间的痛苦。
放疗皮肤反应及护理1 ppt课件

如图1:干性皮肤
如图2:
湿性皮肤
二、护理方法
1. 放疗期间患者应穿柔软、宽松、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 避免对皮肤的摩擦。
2. 外出时尽量避免阳光直射放射区皮肤。如果是头颈部可 戴帽子或围围巾。
3. 保持放射区皮肤清洁、干燥,不可涂油脂类护肤品,以 免增加皮肤的照射剂量。
4. 照射野皮肤忌摩擦、理化刺激,禁用肥皂,酒精等刺激 性液体,不可用热水袋,也不可冰敷。禁止在放射区内 黏贴胶布。
乳腺癌放疗皮肤反应 及护理方法
学习目标
1、通过讲解掌握皮肤反应的分类及表现; 2、掌握放疗皮肤反应的护理方法。
精品资料
一、乳腺癌常见的放疗皮肤反应
1、干性皮肤反应:表现为皮肤搔痒、红斑, 色素沉着及脱屑、无渗出物,一般不会发 生感染。
2、湿性皮肤反应:表现为局部高度充血、水 肿、水泡形成并有渗液,重者呈糜烂状伴 有疼痛,甚至形成放射性溃疡,侵犯真皮 造成放射性损伤,常伴坏死难以愈合。
5.
5. 干性皮肤反应可用无刺激性维生素A、D软 膏或者羊毛脂软膏外涂,或涂1%氢化考的松 霜剂保护皮肤及止痒,干性脱皮不要用力撕脱。
6. 湿性皮肤反应应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如有水 泡形成时,应涂硼酸软膏后用无菌纱布覆盖, 待水泡吸收后去掉纱布,自然晾干。严重时要 暂停治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 .如局部发生感染,应停止放疗,给予抗感染 治疗。
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射治疗引起皮肤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射治疗引起皮肤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总结26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射治疗的皮肤反应预防及护理。
放射治疗期间做好局部皮肤护理,加强功能锻炼与营养支持,以预防照射野皮肤的损伤;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及处理皮肤损伤,使放射治疗顺利进行。
标签:乳腺癌;放射治疗;皮肤反应;护理乳腺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多数辅以放射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
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线对人体正常组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造成放射反应与损伤⑴。
由于乳腺癌术后局部皮肤薄,易出汗,局部血液供应、淋巴回流较差⑵,经放射线照射后易损性高,影响治疗方案的实施⑶。
加强患者照射野皮肤的观察和护理,有利于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⑷。
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本院放疗科收治260例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患者,现将皮肤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0例,均为女性;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8岁;;行改良根治术248例、保乳根治术12例;术后病理报告浸润性导管癌119例、浸润性小叶癌33例、导管内癌38例、粘液腺癌25例、管状癌26例、乳头状癌19例;手术至放射治疗间隔时间1~5月,平均3-.5月。
1.2 放射治疗方法;放射源用—60照射,根据患者病情及其所接受的手术方法分别对患侧乳腺、胸壁及锁骨上、下区进行照射。
单次计量为210-361次,5~6周为1疗程,总剂量为5000~6000cGy。
1.3皮肤反应分度⑸一般将皮肤反应分为Ⅲ°,Ⅰ°出现红斑,表现充血、潮红,有烧灼和刺痒感觉,逐渐变成暗红色,表皮脱屑,称干性皮炎:Ⅱ°表现充血、水肿、水疱、糜烂、有渗出液,称湿性皮炎;Ⅲ°为放射性溃疡,有灰白色坏死组织覆盖,边界清楚,底部较光滑,呈痂下溃疡,有剧痛。
1.4结果放射治疗后15~28d观察皮肤反应,109例Ⅰ°皮肤反应,18例Ⅱ°皮肤反应,经积极治疗和综合护理,多在1周左右愈合,未影响治疗进行。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所致的皮肤反应及护理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所致的皮肤反应及护理目的:观察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所致的皮肤反应,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方法:对80例适应保乳的乳腺癌患者术后行根治性放疗,总量60~70 Gy,6~7周完成,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制定相应护理措施。
结果:80例全部按时完成放疗,无溃烂和感染,无4级皮肤反应发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所致的皮肤反应是存在的,但是,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减轻局部皮肤反应,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疗效,提高生存质量。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正逐渐上升,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1],发病高峰以40岁左右女性为主[2]。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辅以放疗,在欧美、日等国家已成为主要治疗手段,且有大量文献资料证明,无论是在长期生存率或者是在局部制控率方面,该治疗方法与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相比,两者无明显差异[3],但在其心理健康、美学等高质量生存方面却占明显优势。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11月-2007年12月在本科放疗的保乳术后患者80例,年龄25~55岁,平均年龄40岁,均为女性。
病理类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68例,浸润性小叶癌5例,导管内癌7例。
纳入标准:为达到美容效果,保乳术患者应满足以下要求:(1)乳腺单发病灶,最大直径≤3 cm;(2)乳腺与肿瘤相比要有足够大小,行肿瘤切除术后,乳腺外形无明显畸形;(3)肿瘤位于乳晕区以外;(4)腋窝无肿大淋巴结或有单个可活动的肿大淋巴结;(5)无胶原血管病史;(6)患者愿意接受保乳手术。
1.2 方法所有保乳术患者,均作乳腺肿瘤切除术与同侧腋窝淋巴结解剖,术后2周左右行放射治疗。
若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放疗仅照射患侧乳腺,胸壁;若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则需要照射患侧乳腺、胸壁、腋顶及锁骨上淋巴结。
放射源选用6MV-X切线野照射,加用30°楔形板,切线大野采用两对穿野同中心不规则半野照射技术,照射50 Gy/5周,2次/d,每次100 cGy,两切线野轮照。
乳腺癌放疗后如何恢复皮肤健康

乳腺癌放疗后如何恢复皮肤健康在我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并接受了放疗之后,我的皮肤状况变得
非常敏感和脆弱。
为了恢复皮肤健康,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
我遵循了我的医生和护士的建议,使用温和的护肤品来清洁和滋
润我的皮肤。
我避免了使用含有酒精或香料的产品,因为这些成分可
能会刺激敏感的皮肤。
我选择了无刺激性的清洁剂和保湿霜,每天早
晚进行温和的清洁和护理。
我还特别注意保护我的皮肤免受阳光伤害。
放疗后的皮肤对紫外
线非常敏感,容易晒伤和晒黑。
我尽量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露皮肤,并涂抹高倍数的防晒霜来保护我的皮肤。
我还穿着宽边帽和长袖衣物,以减少皮肤的暴露。
我也积极参与了放疗后的康复锻炼。
我参加了专门为乳腺癌患者
设计的康复课程,包括瑜伽、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
这些锻炼帮助我
恢复了身体的活力,增强了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也有助于改善我的
整体健康状况。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积极寻求了心理支持。
面对癌症和放疗的挑战,我经历了情绪的波动和心理的压力。
我参加了心理辅导和支持小组,与同样经历过癌症治疗的患者分享经验和情感。
这些支持帮助我
建立了积极的应对策略,增强了我面对治疗和恢复的信心。
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综合护理措施分析

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综合护理措施分析乳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术后放疗是乳腺癌患者的常规治疗方式之一,但是术后放疗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不良反应的综合护理措施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术后放疗不良反应分析1. 皮肤反应:术后放疗可能引起患者皮肤干燥、脱屑、发红、瘙痒等不良反应,严重时还会出现糜烂、溃疡等并发症。
2. 疲劳:术后放疗患者常常出现疲劳感,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3. 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在接受术后放疗时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4. 精神和情绪变化:术后放疗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和情绪问题。
二、综合护理措施分析1. 皮肤护理:对于术后放疗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皮肤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如清洁保湿、防晒、避免摩擦等,避免皮肤损伤加重。
2. 疲劳管理: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锻炼和休息计划,帮助患者缓解疲劳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3. 饮食护理:针对术后放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的清淡和易消化。
4.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 其他综合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其他综合护理措施,如物理理疗、心理咨询等,帮助患者度过术后放疗的难关。
三、护理措施的实施1. 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实施综合护理措施之前,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病情、术后放疗的具体方案、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人员应当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包括皮肤护理、疲劳管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的护理措施。
3. 定期评估护理效果:在实施护理措施之后,护理人员应当定期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
放疗病人的皮肤护理要点

放疗病人的皮肤护理要点
放疗病人的皮肤护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放疗可能会导致皮肤问题,如皮肤红肿、瘙痒、干燥等。
以下是一些放疗病人皮肤护理的要点:
1. 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洁放疗区域的皮肤。
避免使用含有酒精或刺激性化学物质的清洁产品。
2. 轻柔护肤:选择温和的护肤产品,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
轻轻拍打皮肤,不要用力擦拭或揉搓。
3.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放疗区域的皮肤对阳光特别敏感,因此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如果需要在户外活动,应涂抹防晒霜,并戴上帽子和长袖衣服。
4. 保湿皮肤:使用含有保湿成分的护肤产品,以帮助皮肤保持水分,减轻瘙痒和干燥。
5. 避免刺激性物质:避免接触和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如香水、化妆品、清洁剂等。
6. 定期更换床单和衣物:定期更换放疗区域的床单和衣物,以保持清洁和干燥。
7. 注意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以帮助皮肤修复和再生。
8. 避免抓挠皮肤:抓挠皮肤可能会导致感染和其他皮肤问题。
如果皮肤瘙痒或干燥,请尝试使用无菌的手套或包裹来保护皮肤。
9. 定期检查皮肤:定期检查放疗区域的皮肤,注意任何新的皮肤
变化或症状,如红肿、瘙痒、疼痛等。
总之,放疗病人的皮肤护理需要全面、细致和耐心。
通过保持皮肤清洁、轻柔护肤、避免刺激性物质、定期更换床单和衣物、注意饮食以及定期检查皮肤等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护放疗区域的皮肤,减轻皮肤问题,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同时,与医生和护士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获取有关皮肤护理的专业建议和指导,也是至关重要的。
乳腺癌放疗后的皮肤护理

乳腺癌放疗后的皮肤护理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放疗
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乳腺癌放疗可能会对患者的皮肤产生副作用,例如皮肤瘙痒、红斑、干燥、脱屑、疼痛等。
因此,进行适当的皮肤护理
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减轻并缓解这些副作用。
首先,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和湿润。
在放疗期间每天用温水轻轻清洗患
处的皮肤,尽量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化学物质的洗涤剂或香皂。
洗完澡后
可以将皮肤轻轻拍干,并用保湿乳液涂抹在患处的皮肤上。
选择温和的保
湿乳液,避免含有防腐剂和香料的产品。
保湿乳液可以帮助保持皮肤的水分,减轻干燥和脱屑的问题。
其次,要避免暴露于紫外线。
放疗期间,皮肤会变得更加敏感,暴露
在紫外线下可能导致进一步的皮肤损伤。
因此,在放疗结束后的数月内,
尽量避免日光浴和户外活动,或者在户外活动时要做好防晒措施。
戴宽檐
帽子,穿长袖衣物,使用高指数的防晒霜,可以有效地保护皮肤免受紫外
线的伤害。
此外,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也非常重要。
放疗中,放射线可能会对口
腔黏膜产生损伤,导致口腔炎症等不适。
因此,放疗期间要保持良好的口
腔卫生,每天至少刷牙两次,并使用温和的漱口水清洁口腔。
乳腺癌放疗后的皮肤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减轻和缓解放疗副作用
对皮肤的影响。
通过保持皮肤的清洁和湿润,避免紫外线暴露,缓解红肿
和疼痛,保持口腔卫生,以及与医生和护士密切沟通,可以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并促进康复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放疗患者皮肤问题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乳腺癌放疗患者皮肤损伤情况及相应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乳腺癌放射治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观察组58例,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皮肤护理。
对两组患者皮肤损伤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皮肤损伤17.24%,明显低于对照组59.5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
上述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虽然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可导致皮肤损伤,但是只要经过系统化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损伤的发生,并且可以融洽护患关系,在临床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标签:乳腺癌;放疗;皮肤;护理
乳腺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对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而放射治疗可以再乳腺癌保乳术后进行进一步的局部治疗,对预防复发有着确切效果,同时也有着较好的美容效果。
但是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如果护理不当,可能引起皮肤损伤。
本研究通过对58例乳腺癌放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不错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3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观察组58例,年龄(32~68)岁,平均(53.63±8.28)岁;病灶直径<2cm23例,(2~5)cm25例,>5cm10例;行根治手术者13例,扩大根治术35例,改良根治术10例。
对照组42例,年龄(34~67)岁,平均(54.17±8.52)岁;病灶直径<2cm16例,(2~5)cm18例,>5cm8例;行根治手术者9例,扩大根治术26例,改良根治术7例。
所有患者均有放射治疗指征,且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
两组患者各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
主要是针对协助患者做好放疗前准备,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护理和治疗。
(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而耐心的介绍放疗的目的和重要性,消除患者的思想负担,更好的配合治疗。
指导患者选择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
放疗前告诉患者应选择宽大而柔软的纯棉或真丝内衣,不要穿套头衣服,不可戴胸罩,方便时敞开胸部进行通风。
放射部位不宜贴胶布;不宜使用肥皂以及粗毛巾等物品;應避免冷热刺激;如果皮肤有痒感,可以使用婴儿止痒粉涂抹或用手轻轻拍打,切不可用酒精或刺激性油膏进行止痒,也不可用手挠。
治疗期间患者可以进行淋浴,但不可过勤。
出现干性反应后可通过涂冰片淀粉进行止痒;如果是湿性反应则可给予2%龙胆紫、庆大霉素、康复新以及烧伤湿润膏外涂。
必要时每天进行(4~5)次时长30min的局部吹氧治疗或于破损处行金因肽局部喷洒,以促进愈合;如果有水疱形成可给予庆大霉素或硼酸软膏和康复新后进行包扎,待(1~2)d后渗液吸收再行暴露疗法。
于放疗结束时使用比亚芬软膏进行涂抹,每天一次,即使出现湿性脱皮,只要不感染即可使用。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皮肤损伤进行评定:以放疗处皮肤感烧灼、刺痒,
出现红斑并转为暗红,继而出血脱屑为I度损伤;以放疗部位有明显充血水肿,形成水泡,可见渗出和糜烂为II度损伤;以放疗部位出现溃疡,有坏死浸润,且损伤皮肤难以愈合为III度损伤。
请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皮肤损伤17.24%,明显低于对照组59.5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
上述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讨论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且发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转换,患者不仅要求治疗的效果,也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1]。
保乳术后辅以放射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美容效果,但如果护理不当而对皮肤和软组织造成损伤不仅达不到美容的目的,治疗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乳腺癌放疗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其中很大一部分源自相关知识的缺乏。
在对其进行护理时应充分关注其心理健康,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必要时可请已经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的患者现身说法,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
给予患者合理的营养补充可以促进其尽快恢复体质,增加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而在放射治疗过程中,营养的补充有利于细胞进行新陈代谢,从而维持正常的形态结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鼓励患者大量饮水,通过尿液将放疗后体内产生的氧化剂排出。
放射治疗多采用X线和电子线混合照射的技术进行,而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皮肤薄,易出汗,又不易透气,且局部血液供应和淋巴回流均较差[2],瘤床区域的皮肤多聚集有相对较高的能量,从而引发皮肤反应。
对于出现皮肤反应的患者除了采取暴露疗法并积极预防感染外,还可以给予一定的药物治疗促进损伤愈合。
其中比亚芬是三乙醇胺的水包油性如皋,在预防和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3-4]。
但是如果于放疗前即涂抹,反而会加重皮肤损伤,因此应特别注意。
本研究证实经过一系列的全面护理,观察组患者发生皮肤损伤者仅为17.24%,且均为I度或II度损伤而无III度损伤,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高达93.10%,亦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
因此我们认为虽然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可导致皮肤损伤,但是只要经过系统化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损伤的发生,并且可以融洽护患关系,在临床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玉霞,徐波,刘建芬,等.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现代护理,2006,12(8):687.
[2]虞一红,余边宁.乳腺癌病人在放射治疗中的皮肤护理体会[J].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2,(7):49.
[3]孙永敏,陈刚,江瑞霞,等. 比亚芬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4,13(4):316-318.
[4]马小侠,张玉莉,李涛.比亚芬治疗放射性皮炎疗效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4, 19(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