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论读书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合集下载

谈读书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谈读书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谈读书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感悟。

1.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成语。

1.3学会分析课文结构和写作特色。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

2.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实践。

3.情感态度价值观:3.1培养热爱读书的情感,提高阅读素养。

3.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读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感悟。

1.2分析课文结构,掌握写作特色。

2.教学难点:2.1深入解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2.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实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1.2提问:“你们喜欢读书吗?为什么?”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2.2学生查找并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和成语。

3.合作探究3.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4.课堂讲解4.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

4.2教师分析课文写作特色,如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

5.写作实践5.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关于读书的短文。

5.2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指导。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读书的心得体会。

2.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感悟。

2.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了阅读素养,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3.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效果。

4.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素养。

一、课文内容解析1.第一段:作者开篇明义,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感受,体会读书带来的快乐。

八年级论读书教案

八年级论读书教案

八年级论读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读书的重要性和意义。

2、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和热爱,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明白读书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2)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类型书籍的阅读方法。

2、难点(1)如何激发学生内心对读书的真正热爱。

(2)帮助学生将读书方法运用到实际阅读中,并形成长期的习惯。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阅读实践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些名人读书的故事,如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映雪等,引起学生对读书话题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讲解读书的重要性1、增长知识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人文艺术,书籍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信息。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头脑。

2、培养思维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分析、推理和判断。

这有助于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3、陶冶情操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受到真、善、美,培养我们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4、丰富人生经验我们无法亲身经历所有的事情,但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人的人生经历和故事,从而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三)读书的方法和技巧1、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精读是对重要的书籍和章节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逐字逐句地理解和思考。

泛读则是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文章,获取大致的信息和知识。

在阅读时,要根据书籍的内容和自己的需求,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

2、做读书笔记读书时可以做一些笔记,如摘抄优美的语句、写下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总结书籍的主要内容等。

这有助于加深对书籍的理解和记忆,也方便日后复习和回顾。

3、制定阅读计划制定一个合理的阅读计划,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和时间安排。

可以按照每天、每周或每月的时间来规划,确保能够持续地进行阅读。

中学语文《论读书》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论读书》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论读书》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1.1 课程背景本教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中学语文课程的《论读书》单元。

该单元紧要介绍了读书的方法、技巧和价值,旨在引导同学建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和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本领和自我修养。

1.2 课程目标•帮忙同学了解阅读的紧要性、目的和方法,培育他们的阅读本领、阅读喜好和自我修养。

•培育同学的思辨本领和批判思维本领,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帮忙同学把握确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

1.3 课程难点•帮忙同学认得到本身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引导他们积极面对并自动改进。

•帮忙同学解决阅读中的困惑和疑问,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分析本领。

•帮忙同学建立正确的阅读价值观和阅读习惯,培育他们的自我修养和道德修养。

二、课程设计2.1 教学目标使同学能够:•理解《论读书》的主旨和思想,认得到阅读的紧要性和价值。

•把握常见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

•提高阅读的理解和分析本领,培育思辨和批判思维本领。

•建立正确的阅读价值观和阅读习惯,培育自我修养和道德修养。

2.2 教学内容•课前预习:了解《论读书》的主旨和作者的背景。

•课堂讲授:介绍阅读的紧要性和价值,讲解常见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阅读分析:引导同学阅读《论读书》中的典型篇章,并进行阅读分析和理解。

•课堂讨论:开展针对《论读书》和阅读方法的深入讨论和思考。

•课后作业:巩固和拓展课堂所学,包括文献阅读、笔记整理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用简单明白的语言介绍阅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分析法:引导同学深入分析《论读书》中的典型篇章,并进行阅读分析和理解。

•讨论法:开展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集思广益、相互启发。

•提问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激发同学的思考和探究精神。

•作业法:形式多样,有文献阅读、笔记整理、阅读报告等,旨在帮忙同学巩固和拓展所学内容。

2.4 教学手段•PPT幻灯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阅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八年级论读书教学设计

八年级论读书教学设计

八年级论读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理解读书的重要性和意义。

培养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习并掌握一些读书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读书的价值。

指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读书的热爱之情,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读书的重要性和意义,掌握文中的读书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2、教学难点结合自身实际,深入理解读书的意义,培养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读书的重要性、读书的方法等知识,让学生对读书有初步的认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关于读书的话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快速阅读、精读等方法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引导学生思考读书的重要性。

提问学生:你们喜欢读书吗?为什么?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论读书。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精读课文引导学生分段精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作者认为读书有哪些好处?作者介绍了哪些读书方法?读书对人的性格有什么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思考结果。

4、总结归纳请学生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教师进行总结归纳,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5、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对读书的感悟和体会。

推荐一些适合八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籍,鼓励学生课后阅读。

6、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和意义。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书、读好书。

北师大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论读书--读书八得--窃读记》教案

北师大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论读书--读书八得--窃读记》教案

论读书读书八得窃读记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的读书观,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学习林海音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表达感情的方法,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熟读《论读书》、《读书八得》,完成下列课堂练习:1、通读课文,说说读书的好处。

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可以改进人性启迪智慧。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精确。

总之求知可以使人改善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根据课文能说出意思就可以)2、《论读书》的中心话题是“读书”,围绕这一话题,谈了哪些内容?读书的正确目的;要讲究读书的方法;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3、《读书八得》主要围绕哪一方面谈论了读书?你能总结出作者的观点吗?读书与思考的关系。

要用思考的方式、审慎的态度、批判的眼光、理智的情感去读书,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4如何理解《读书八得》的第六得——抵抗好书?抵抗好书并不是不读好书。

这里所说的“抵抗好书”就是抵抗好书给你带来的负面影响,克服在这部好书面前产生的自卑感,然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走一条自己的路,这样才不会失去自己的本色。

二、比较探究按照《读书的三种姿势》的说法,《读书八得》主要观点属于哪种姿势?《论读书》又有几种姿势?《读书八得》主要观点为站着读,《论读书》三种姿势都有。

在课文中找出具体语句。

三、积累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请写出至少三条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意在让学生熟读课文,理解文中的读书观并积累有关读书的格言句子。

但是在学习时,学生产生疑惑的一些语句我讲解的不透彻,最好能联系实际做启发式讲解。

第二课时一、熟读《窃读记》,完成下列课堂练习: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次窃读的经历。

第一次窃读遇到了狠心自私的掌柜,第二次窃读遇到了好心的店员。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论读书》教案 北师大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论读书》教案 北师大版(2021年整理)

湖南益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论读书》教案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南益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论读书》教案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南益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论读书》教案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论读书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

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1)名言警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名人论读书: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2021论读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21论读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21论读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林语堂散文的最大特色是它的闲适幽默,他主张文学语言可以将文言、白话、上来语及方言俗语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种所谓“白话的文言”式的特殊语言。

本书收入了林氏大量散文珍品。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读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论读书》教案课前热身1、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读书的名言或名人读书的趣事:2、你知道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哪些吗?学习目标:1、梳理并概括本文的论述层次。

2、谈谈你对本文的读书观的理解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体会比喻、对比论证在议论文中的作用建立良好的读书习惯。

学法指导:这是培根的著名随笔,见解深刻。

对于仅接触过两篇小议论文的初一学生来说比较困难,需要认真复习有关议论文的知识。

同时学生间应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在合作中深入理解文章较难句子的含义。

教学流程一、建议你积累这些生字词:消遣 ( ) 驰惰( ) 狡诈( ) 挑剔( )吞咽( ) 咀嚼( ) 狡黠( ) 烦琐( )运筹( ) 辩驳( ) 蒸馏( ) 辩证( )二、建议你查阅并积累关于作者培根的生平简介。

培根:三、初读课文,自主探究: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论读书》说课稿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第四单元选的课文都是关于“读书妙悟”的,而《论读书》是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的传世佳作,是一篇精美的思辨文,对读书的目的、方法、作用作了精辟的论述,提出了理论与时践相结合的读书方法。

语言洗练,善于修辞,条理清楚,节奏分明,读之朗朗上口。

新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感受读书的乐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的设定《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还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2020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自主阅读论读书(节选)教案3北师大版

2020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自主阅读论读书(节选)教案3北师大版

论读书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能力,张扬学生个性。

2.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体验语言意韵美,学会读书。

3.了解文章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1.积累、赏析、体验语言美感。

2.自主、感悟,体验读书的快乐。

3.合作、探究,体验发现的快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感受读书的乐趣。

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品质,陶冶高尚情趣。

2重点难点重点:品味语言,积累语言。

难点:引导学生树立一种主动积极课外读书的理念。

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听故事导入师:视频播放《韦编三绝》故事,学生观看,唤发学生有关读书的情感体念。

引问:说起读书,你有哪些感想急于告诉其他同学呢?(学生谈感受)读书这一话题是我们谈论得最多的了,因为我们就是伴着馥郁的书香一天天成长的。

读书让我们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取得了进步。

那么,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读书?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读书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读书》,与英国杰出的哲学家培根进行一次“读书”的对话。

(屏幕显示:课文题目、作者)活动2【讲授】二、目标展示1.把握本文的论证结构及论证方法。

培养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3.积累文中的精辟句子,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

活动3【讲授】三、走进文章1.请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读书”,做了哪些方面的论述?2.作者又是怎样论述的呢?这样论述有什么作用呢?活动4【讲授】四、品读欣赏雪莱曾赞叹说:“培根勋爵是一位诗人。

”因为,培根的随笔语言有诗歌的韵味,有格言的深刻。

下面我们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再次感受其语言的魅力。

1.听读感受语言之美。

(要求:听的时候,请拿起笔来,把课文中的美句勾画出来。

)2. 品读体会语言之美。

(要求:先把句子美美地读给大家听,然后简单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活动5【活动】五、名人读书交流会古往今来,很多名人学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读书的名言警句、读书方法和读书趣事以激励后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论读书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林语堂散文的最大特色是它的闲适幽默,他主张文学语言可以将文言、白话、上来语及方言俗语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种所谓“白话的文言”式的特殊语言。

本书收入了林氏大量散文珍品。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读书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论读书》教案
一、教学目标:
识记原文及翻译
了解一些故事链接
二、教学重点:
《论读书》识记原文及翻译
三、教学过程:
一.读书三“有”
有志:立远大志向,不甘下流;
有识:须知学问无尽,勿以一得自足;
有恒:勤学不断则无不成之事.
二.读书要“约”
譬若掘井九仞,而不及泉,则以一井为隘,而必广掘数十百井,身老力疲,而卒无见泉之一日。

要“老守一井,力求及泉。

读书犹如游观,万壑争流,必有主脉,能把持神理所在,其他次要自能融会贯通。

曾国藩:每日读背诵之书十页,看涉猎之书六十页。

三。

读书要“专”
读书不“二”,“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骛。

”读书一部未完,决不换他部,此为不易之道。

经则专守一经,史则专熟一代。

读一人之书,则目见、耳闻、天地之间无别书也。

四。

读书要“耐”
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适,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

五,读书四“到”
眼到、心到、手到、口到。

手到、口到犹为重要,读书时圈点评注,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之一,可帮助记忆;读文以声调为本。

刘大《论文偶记》曰: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

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

六,读书须“看、温、习、思”
以上四点必须并行。

看书宜求速,不多阅则太陋;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

习字宜有恒,不善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跛不能行,四者缺一不可。

看、温偏重于知识方面,而习、思则偏重于技术方面,前者重博,后者重专。

精读之书不妨“约”,浏览之书无惧多。

《论读书》练习题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所阐述的读书方法。

2、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3、识记并理解文中有关名言名句。

一、积累整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运筹全局( ) 驰惰( ) 轻鄙( )
挑剔( ) 狡黠( ) 梗概(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论读书>>的作者________,英国_______家,马克思称他为______________。

2) 狡诈者_______学问,愚蠢者_______学问,聪明者_______学问。

3) 读书使人________,讨论使人______,写作则能使人_______。

4) 读书使人________,读诗使人______,演算使人______,哲理使人_______,道德使人______,逻辑修辞使人________,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们不仅要好读书,而且要会读书,古人关于读书的名句、名言式词语很多,你能写
出两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思考与探究
我尝见许多年青的朋友,聪明用功,成绩优异,而语文程度不足以达意,甚至写一封信亦难得通顺,问其故则曰其兴趣不在语文方面。

又有一些位,执笔为文,斐然可诵,而视数理科目如仇,勉强才能及格,问其故则曰其情趣不在数理方面,而且他们觉得某些科目没有趣味,便撇在一旁视如敝屣,怡然自得,振振有辞,略无愧色,好象这就是发扬趣味主义。

殊不知天下没有没有趣味的学问,端视吾人如何发掘其趣味,如果在良师指导之下按部就班的循序而进,一步一步的发现新天地,当然乐在其中,如果浅尝辄止,甚至躐等躁进,当然味同嚼蜡。

《论读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向来称为雅事乐事。

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

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诸如此类,皆非读书本旨,在我是看不起的。

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

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

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

②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

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

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

也许蒋介石未进过小学,或进小学而未读过地理,或读地理而未觉兴味;然今日之蒋介石翻看闽浙边界地图,便觉津津有味。

或某人在狱中读清初犯文字狱的文人传记,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③程子谓《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有读了全然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凡人读书必找一位气质相近的先贤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

不可昏头昏脑,听人戏弄。

一人同时爱庄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可能的事。

找到文学上之情人,
必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

尼采师叔本华,萧伯纳师易卜生,虽皆非及门弟子,而思想相承,影响极大。

当二子读叔本华、易卜生时,思想上起了大影响,是其思想萌芽学问生根之始。

④诗或好李,或好杜,文或好苏,或好韩,读其所好,说得好的道理出来。

或竟苏韩皆不好,亦不必惭愧,亦须说出不好的理由来。

或某名人文集,众人所称而你独恶之,自己学力见识未到,或己是而人非。

等过几年学力已到,仍己是人非,则将来必发现与己有同感之人。

刘知几少时读《前后汉书》,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责以童子轻议前哲,乃“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后来偏偏发见张衡范晔等,持见与之相同。

因其读书皆得之襟腑,非人云亦云,所以能著成《史通》一书。

如此读书,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才不会落人圈套。

(选自林语堂《论读书》,有删改)
15.简要概括文章第①段的论证思路。

(6分)
16.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17.在林语堂看来,应如何读书?请简要概括。

(6分)
答案:
15.(6分)首先提出读书是心灵活动的观点,接着列举时人偏离读书本旨的现象,最后揭示
读书的意义。

评分建议:每点2分,过多分层酌情扣分。

16.(6分)读与自己思想相近的作家的作品,能让自己产生亲切感;与作者及其作品产生强
烈的共鸣;能启迪心智,获取新知,开拓新领域。

评分建议:每点2分。

17.(6分)①读书应避免功利化;②好书要重读;③要读与自己气质相近作家的书;④读书
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读书要有真知灼见)。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