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资本译文

积极心理资本译文
积极心理资本译文

积极心理资本: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Fred Luthans ,Kyle W. Luthans and Brett C. Luthans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使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强大优势。其中,人力资本以及最近的社会资本已经在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宣传。然而到目前为止,积极心理资本几乎已经被商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忽视了。“我是谁”与“我知道什么”、“我认识谁”一样重要。现在的领导和员工已经不再全神贯注在如何避免个人缺点和负面的问题,取而代之的是把焦点放在信心、希望、乐观和韧性上,通过这些积极的心理特点同时提高个人和组织的绩效。

多年以来,商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一直在运行这样一个理念,即持续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一系列层级的进入壁垒,例如技术垄断、专利保护和政府政策。然而,科技的发展与变革,快速创新以及政府管制已经侵蚀了这些被广泛认可的壁垒。

在今天追求灵活性、创新、产品的快速上市的环境中,有效地提高和管理员工的知识、经验、技能和专业水平,以上这些同时被定义为“人力资本”——它已经成为持续的组织绩效的关键成功因素。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资本(金融资本和有形资产,例如植物和设备)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但是现在开明的经理已经认识到,无形的人力资本(有时候也称为智力资本)和有形的资产、数据和自然资源一样重要。“人力”是指组织中各个层次的工作人员,而在经济术语中“资本”是指那些退出消费了的,为将来可预期的回报做出投资的资源。比尔。盖茨说过一句被大家公认的话:在我公司里,最重要的资产每天晚上都走出房间。换句话说,他认识到公司员工的集体知识、技能和能力展现了微软独特的能力,创造了价值,使微软和它的竞争者区别开来。

Harter, Schmidt, Hayes 和其他学者(2002)广泛研究了当人力资本和企业战略一致时,可以通过人力资本使企业更有效地运行,最后发现人力资本在绩效表现上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忽略最近股票市场的下滑,过去的二十年已经看到了S&P 500的市价净值率从约1:1 提升到5:1。Oxman(2002)等学者认为这种增长应该归因于企业新的模式的发展,包括人力资本的测量也是公司真正价值的较好的解释。

最近,经济调查局针对财富500强和欧洲500强管理者的调查显示,86%的参与者都认为人力资本测量的主要动力就是提高企业的底线。但是孤立地谈论人力资本的具体贡献是很难的。在旧的经济模式中,绩效总是和生产或投入的某个水平相关联。然而新的经济中,价值总是由无形的资源产生,因此测量变得更具挑战性。Dzinkowski (2000)介绍过很多方法来测量人力资本给企业绩效带来的具体影响,比如市价与账面值比率、Tobin’s q和复杂的精确的无形价值技术。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它都和以资本为基础的理论相一致,公司资本基础理论认为人力资本能给公司提供极具价值、稀少和难以复制的资产,这些都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

人力资本的相似概念-社会资本,相对于人力资本来说,被认为是更微妙或者无形,更难以测量的。具体说来,社会资本是指信任、人际关系和关系网络的资源。就像在图一中显示的那样,人力资本是简单的“你知道什么,”社会资本是指“你认识谁”。

社会资本既能在公司内部使用(我能找谁帮忙解决这个问题),也能在公司外使用(在购买这个事情上,谁能建议我做出最便宜的价格和最好的质量的决定)。有人建议找些方法去测量和评价社会资本的多少、结构和系统的组成。在最近的研究资料的全面回顾中,Adler 和 Kwon (2002)发现社会资本不仅在诸如成功的职业生涯、人员流动、管理层薪资水平和工作研究帮助等人力资源领域有积极的影响,在单元部门内的资源交换、企业家才能、供应商关系、地域生产网络和企业内部学习等组织领域也有积极的作用。

和人力资本一样,不管在现在还是未来,对社会资本的认可和赞同对于组织的成功和竞争性优势都是很重要的。然而我们提出,现在已经是我们超越这两种资产,去拥抱我们称之为“积极心理资本”的时候了。

积极心理资本的含义和构成

尽管人们已经在经济学、投资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对“心理资本”已经有了简要的涉及,但是我们依然要对积极心理资本做出我们的定义,并因此掀起一场新兴运动。简要地说,积极心理学刚刚发展几年,它是从研究心理学家Martin Seligman希望企业不再全神贯注在员工错的和不正常的问题,而是注意员工对的和好的行为和心理。具体地说,积极心理学关注优点而不是缺点,重视健康和

活力而不是病态和异常。在他的最新的著作《真实的快乐》中,Seligman (2002)首次提出是否存在心理资本这个问题,如果存在的话,它是什么含义以及我们如何获得它。他通过建议当我们忙碌时(沉浸在“流”中,也是我们是在投资,是在为我们的未来建构心理资本”。

应用到工作场所,这种“意识流”又因为个人和组织目标的对齐和人岗匹配而被重申。就像在图一中显示的那样,我们主张心理资本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你是谁”而不是你知道什么,你认识谁。具体地说,心理资本指四种积极的心理资本要素:自信、希望、乐观和韧性。这四种状态已经被Stajkovic (2003)在他的工作激励的核心自信因素中使用了。

1.自信.

Stajkovic 和 Luthans (1998b)定义了自信(自尊心),他们认为自信是个人的信仰,关于他的或她的去调动动机、认知资源和在一个特定情景中成功完成某个具体任务必备的行为过程。以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可信的理论和研究为开始,自信作为一种积极心理资本的要素已经被证明和工作绩效有很密切的积极关系。此外,班杜拉和其他的学者通过实验研究和随后的实践应用已经明确地表明了如何在工作场所中发展信心。

2.希望

尽管希望没有像自信那样,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广泛的研究和工作场所的应用,但是它同样也对积极心理资本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每天都会说到“希望”一词,Snyder et al(1991)精确地给希望下了如下的定义:一种基于代理(目标导向的活力)和路径(实现目标的希望)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成功感的积极动机状态。尽管表面上希望看起来和其他的积极因素很像,可观理论和测量分析证明了它的概念的独立性和判别效度。特别地,因为这个定义中的希望的路径和“方式”分寸是其与日常使用的术语“希望”和其他的心理资本因素相区分开来。已有可观的证据证明希望对学术和运动表现方面起积极的作用。然而,只有少量直接和间接的研究,包括Adamset al. (2003) 、Peterson 和 Luthans (2003)的研究,验证了希望对工作绩效的作用。虽然如此,这些工作场所的研究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3.乐观

因为Seligman的理论和研究,乐观可能比其他的结构和整个的积极心理学的联系更紧密。和希望一样,乐观也是日常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语,Seligman对乐观的定义由人们对好的事件和坏的事件的解释风格来界定:持久性和普遍性。特别地,乐观者把坏的事情归因于暂时的(“我累坏了”),悲观者把坏的事情归因于永久的(“我筋疲力尽了”)。这种相反的归因同样也适用于好的事情,乐观者把好的事情归因于永久的(“我是天才”),而悲观者却归因为暂时性的(“我在这件事上非常努力”)。永久性和时间相关,而普遍性和空间相关。对于坏的事情,乐观者做具体归因(“我对电脑程序有点不懂”),而悲观者做普遍归因(“我是一个电脑盲”);再一次地,同样的相反解释风格也适用于好的事件(乐观者认为自己是“电脑高手”,而悲观者认为自己“只是知道Excel”)。可测量的乐观对理想的工counterpart作业绩有积极的作用的证明是在Seligman (1998)提供的都市人寿保险公司的销售员的良好表现和记忆力的报告上得到的。

4.韧性

尽管积极心理学的支柱主要来自于儿童精神病学,韧性还是在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得到了少量关注。韧性是一种从困境或者甚至是剧烈的积极变革中迅速恢复的能力,特别是和现在不稳定的商业环境相关。首先,韧性在人身上是很稀少的,但是现在,Masten(2001)指出,韧性能从普通的规范的人力资源中魔术般地形成,而且对提高个体和社会的竞争力和人力资本有深刻的意义。Coutu(2002)提出,拥有韧性的人拥有坚定地接受现实,有深刻的信仰,受稳定的价值观支持而深信生活的意义神奇的临时应对和适应重大变化的能力。韧性除了能抵抗压力,利用韧性也能帮助领导,员工和整个的组织从艰难的时期迅速恢复过来。然而,临床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的丰富理论和广泛的研究同时说明,和心理资本的其他三个因素一样,韧性能给积极心理资本做出贡献,从而产生期望的绩效作为回报。

积极心理资本的四个要素:信心,希望,乐观和韧性是可测量,可发展的,也是能通过管理获得更为有效的工作表现的。

积极心理资本问卷

积极心理资本问卷 指导语:下列的一些题目用来考察你自己日常生活方面的一些情况,答案没有对错之分,无需花费太多时间考虑,凭第一感觉回答即可。请判断每一句陈述和您自身情况的符合程度,并在该句话后面相应的数字上打“√”,数字越大(如7),表示符合程度越高,数字越小(如1),表示符合程度越低。 项目完全 不符 合不符 合 有点 不符 合 说不 清 有点 符合 比较 符合 完全 符合 1.很多人欣赏我的才干。 1 2 3 4 5 6 7 2.我不爱生气。 1 2 3 4 5 6 7 3.我的见解和能力超过一般人。 1 2 3 4 5 6 7 4.遇到挫折时,我能很快地恢复过来。 1 2 3 4 5 6 7 5.我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 1 2 3 4 5 6 7 6.生活中的不愉快,我很少在意。 1 2 3 4 5 6 7 7.我总是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1 2 3 4 5 6 7 8.糟糕的经历会让我郁闷很久。 1 2 3 4 5 6 7 9.面对困难时,我会很冷静地寻求解决的方法。 1 2 3 4 5 6 7 10.我觉得自己活得很累。 1 2 3 4 5 6 7 11.我乐于承担困难和有挑战性的工作。1234567 12.不顺心的时候,我容易垂头丧气。 1 2 3 4 5 6 7 13.身处逆境时,我会积极尝试不同的策略。 1 2 3 4 5 6 7 14.压力大的时候,我会吃不好、睡不香。 1 2 3 4 5 6 7 15.我积极地学习和上作,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1 2 3 4 5 6 7 16.情况不确定时,我总是预期会有很好的结果。 1 2 3 4 5 6 7 17.我正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1 2 3 4 5 6 7 18.我总是看到事物好的一面。 1 2 3 4 5 6 7 19.我充满信心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1 2 3 4 5 6 7 20.我觉得社会上好人还是占绝大多数。 1 2 3 4 5 6 7 21.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我有一定的规划。 1 2 3 4 5 6 7 22.大多数的时候,我都是意气风发的。 1 2 3 4 5 6 7 23.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1 2 3 4 5 6 7 24.我觉得生活是美好的。 1 2 3 4 5 6 7 25.我也不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标是什么。 1 2 3 4 5 6 7 26.我觉得前途充满希望。 1 2 3 4 5 6 7

积极心理资本对员工创造性的影响

积极心理资本对员工创造性的影响 摘要:在如今高速动荡的工作环境中,达尔文的进化论愈演愈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定律让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不在超竞争( hypercompetitive)的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当体力、财力、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不复存在时,人人都要追求优秀和卓越,竞争优势从何而来?其实决定成败的关键就是“人”,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而其根源在于人的心理资本。现在心理资本已超越传统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成为新世纪企业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商场上竞争激烈,经营环境瞬息万变,新的商品一下子就成了古董,新的流行转眼间也成为过去,“善变”成了未来主流的消费趋势,“效率”也不再是企业赖以为生的竞争利器。微利的时代,唯有不断地求新求变才能创造出与竞争者之间价值的差异。创造力在众多行业中被越来越重视。而个体创造力是组织创造力和创新的基础(Anlabile , 1988) ,并且组织创造力和创新与组织绩效和生存息息相关(Nystrom , 1990) ,因此员工创造力在这一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的主旨就是探讨积极心理资本与员工创造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心理资本四个组成因素和创造性模型三个成份的分析,来验证积极心理资本与员工创造性正相关的假设,从而为企业有效提升员工绩效开辟一条新路径。 关键词:心理资本;员工创造性

当下,员工创造力的发挥与否已成为众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竞争力,而绩效管理之所以越来越重要,一举上升为世界十大管理难题之首,也是因为人才的竞争、人的潜能挖掘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发成为衡量一个员工优秀与否的标准。在这样一种趋势下,影响员工绩效、创造力的因素日渐成为企业HR关注的焦点,而心理资本的重要性也逐步凸显出来。 时下很多前沿企业都引入了名为PCA的项目,所谓PCA 即心理资本增值,是Psychological Captical Appreciation 的英文缩写。作为项目名称,PCA还包含另外两层含义:一是Passionate、Confident、Aggressive(激情的、自信的、进取的),指员工个人的激情、自信、进取状态;二是Positive Culture Atmosphere(积极文化氛围),指企业和团队的积极氛围。员工的积极心理资本被开发出来以后能否提升他们的创造力?两者之间是否一定存在正向的相互关系?倘若答案是肯定的话,企业的人力资源高管们就可以抛开令人头疼的绩效考核之路而另辟蹊径——从开发员工的心理资本入手,通过提升员工自信、希望、乐观、韧性的水平而实现员工创造力、绩效的显著提高,为企业赢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1、心理资本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1.1 心理资本的概念 心理资本这一概念正式提出以前,组织行为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等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支撑性学科几十年来都一直从负面导向、治疗心理疾病的视角来研究人类的心理问题,20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会的前任主席Martin

积极心理资本译文

积极心理资本: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Fred Luthans ,Kyle W. Luthans and Brett C. Luthans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使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强大优势。其中,人力资本以及最近的社会资本已经在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宣传。然而到目前为止,积极心理资本几乎已经被商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忽视了。“我是谁”与“我知道什么”、“我认识谁”一样重要。现在的领导和员工已经不再全神贯注在如何避免个人缺点和负面的问题,取而代之的是把焦点放在信心、希望、乐观和韧性上,通过这些积极的心理特点同时提高个人和组织的绩效。 多年以来,商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一直在运行这样一个理念,即持续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一系列层级的进入壁垒,例如技术垄断、专利保护和政府政策。然而,科技的发展与变革,快速创新以及政府管制已经侵蚀了这些被广泛认可的壁垒。 在今天追求灵活性、创新、产品的快速上市的环境中,有效地提高和管理员工的知识、经验、技能和专业水平,以上这些同时被定义为“人力资本”——它已经成为持续的组织绩效的关键成功因素。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资本(金融资本和有形资产,例如植物和设备)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但是现在开明的经理已经认识到,无形的人力资本(有时候也称为智力资本)和有形的资产、数据和自然资源一样重要。“人力”是指组织中各个层次的工作人员,而在经济术语中“资本”是指那些退出消费了的,为将来可预期的回报做出投资的资源。比尔。盖茨说过一句被大家公认的话:在我公司里,最重要的资产每天晚上都走出房间。换句话说,他认识到公司员工的集体知识、技能和能力展现了微软独特的能力,创造了价值,使微软和它的竞争者区别开来。 Harter, Schmidt, Hayes 和其他学者(2002)广泛研究了当人力资本和企业战略一致时,可以通过人力资本使企业更有效地运行,最后发现人力资本在绩效表现上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忽略最近股票市场的下滑,过去的二十年已经看到了S&P 500的市价净值率从约1:1 提升到5:1。Oxman(2002)等学者认为这种增长应该归因于企业新的模式的发展,包括人力资本的测量也是公司真正价值的较好的解释。

大学生心理资本调查研究

教育心理学课题研究报告 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调查研究 成员:___ 院系名称:__教育科学学院_________ 专业:__教育学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2012级教育学班________ 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调查研究 付余英吴梦雪曾可 摘要:在海南师范大学随机抽取250名学生为被试,运用周丽霞的《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进行测量研究,调查了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总体水平以及心理资本各维度与性别、生源地、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经济情况等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资本在性别和生源地两个变量上并没有明显差异,而在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经济情况等4个变量上存在差异显著;并且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总体较为积极。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及应对措施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1.1学术方面,心理资本研究日益增多

心理资本的研究源自西方国家,近几年也逐渐引起了我国学者的重视。从中国知网上进行文献搜索,以“心理资本”为提名或关键词,年限限定为" 2002-2009 ",共搜索到45篇文献,其中涉及学生群体的仅有7篇,2009年的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上出现了近10篇关于“心理资本”的论文摘要, 2009年我国学术界掀起了心理资本的研究热潮,从研究文献的数量上也体现出这一点,2010年共出现123条关于心理资本的文献记录,2011年为109条,可见,心理资本逐渐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心理资本的实证研究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增多,但是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还有待丰富。 1.2大学生压力加剧,心理问题日益突显,富足其心理资本势在必然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逐渐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生作为社会人才的新生力量,其心理素质和潜能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研究必定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1.3社会要求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倍受考验,提升其心理资本迫在眉睫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转型的加剧,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成为学校关注的焦点,然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外在途径,比如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开展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均非治本之道,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只有培养大学生内在的心理素质,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2.研究意义 2.1理论意义 拓展了心理资本的研究领域。从文献查阅结果可以看出研究大多以各类组织的员工为被试,以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较少,本文将研究对象定为大学生,大学生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的主要来源,具有其研究意义和必要性。 2.2现实意义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和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付立菲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学区,廊坊,065001 张阔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天津,300071 摘要: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学习倦怠问卷,对38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第一,大三学生比大二学生乐观,男生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家庭地址不是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二,大一学生成就感水平高于大二、大三年级,而大二、大三年级间差异不显著,男生情绪耗竭水平高于女生,来自乡镇的大学生情绪耗竭水平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第三,积极心理资本和学习倦怠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且希望和韧性两个因子对学习倦怠的总体方差贡献率约为24%。 关键词: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学习倦怠 1引言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竞争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特点的信息化时代,培养人才是国家的重任。学生能否克服学习过程中消极因素的干扰,充分发挥自身积极心理因素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成为教育者关心的问题。 积极心理资本(简称心理资本),是由Martin Seligman 于1997年提出的,其含义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主要包括四个核心成分:自我效能感、乐观、韧性和希望[1][2]。随着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外的企业管理者逐渐意识到经济资本已不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决定性因素[3][4]。一些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员工个体的工作绩效、价值观、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以及企业整体的发展和成功[5,6,7]。可见积极心理资本的重要性,但是将积极心理资本引入到教育环境中,研究它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样的影响的调查还很缺乏。 当今网络的普及化以及学习压力较大,不同阶段的学生中都出现了部分个体过度迷恋网络,而对学习逐渐失去积极性和兴趣,学习过程中情绪低落,成就感低,旷课行为时常发生,即所谓的学习倦怠现象[8][9]。而大学期间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大学生走向社会,谋求生存尤为关键。如果出现学习倦怠,必然会严重地影响他们的学习质量和未来发展。个别研究已指出,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学习倦怠现象,形势不容乐观[8]。也有学者分析了学习倦怠与学习策略、专业承诺、乐观主义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而关于积极心理资本和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还处于零状态。 为此,本研究拟将积极心理资本从组织环境引进教育环境,通过对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学习倦怠的实际调查,探讨年级、性别对它们的影响以及积极心理资本学习倦怠的影响,以便为大学阶段的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从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学区,以班级为单位抽取了大专一、二、三年级430名学生,进行集体测试,回收有效问卷是389份,有效回收率为90.47%,有效被试中,一年级学生118人,二年级学生210人,三年级学生61人,男生共157人,女生232人,来自城镇的

“积极心理学”思想概述

“积极心理学”思想概述 二十世纪末期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其发起人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在1998年的美国心理学会年度大会上,赛里格曼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并首席提到过积极心理学思想,从此积极心理学开始正式受到世人的关注。与消极心理学相对,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其研究内容主要有三大层面:积极的情绪与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同时积极心理学提出了三大心理健康观分别是积极观、幸福观、预防观。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Seligman于199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首次提到过积极心理学思想并被世人所关注,2000年出版的《积极心理学导论》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的诞生,自此之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矛头直指向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英文为Positive Psychology,它是指利用目前心理学已经成熟且比较客观的研究手段,来研究每一个平均水平普通人,它更强调对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内容的研究,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它的思想己经渗透进了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多个领域。 五六十年代,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开始研究人性的积极一面并提出积极乐观的人性观,他们认为所谓的来访者其实并不是病人,每个人都拥有着自我实现的潜力,只是受阻于某些客观条件,这些自我实现的潜力被压制住了,咨询师的任务便是人为地创造出一种完全无条件的积极尊重气氛,使来访者能在这种氛围下修复被歪曲和受损的自我实现潜力,重新实现自我和完善自我。这与后来形成的积极心理学几乎有着同样的主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和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s),积极心理学则强调人的主观幸福感(subject weU-being)和积极体验(positive experiences)。两种治疗观点如出一辙,都强调当事人自己的自助变化。 在 20 世纪末的 10 年研究中,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对于心理疾患的预防。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它们是:勇气、乐观、人际和谐、信仰、道德、希望、毅力和自信等等。于是越来越多的治疗师开始研究如何帮助人们不断地发展自己,挖掘自身的力量及美德以抵御心理疾病。 习得无助理论是Seligman先生对心理学的第一个贡献。1967年他在著名的科内尔实验室做助教,和Maier在动物实验室研究恐惧性与工具性学习的关系。 他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这种无法逃避的电击使得狗在笼子里惊恐哀叫甚至狂奔。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狗却放弃反抗被动地接受电击。后来实验者在给电击前,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和颤抖。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同样个人在经历了挫折与失败后,面临问题时会产生的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这是有机体经历了某种无意识的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在其后的研究中 Seligman又发现,不仅无助是可以习得的,乐观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学会乐观能保护儿童在未来免受抑郁和焦虑的侵袭,而且乐观与成年

心理资本问卷三篇

心理资本问卷三篇 篇一:心理资本问卷 下面有一些句子,它们描述了你目前可能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请采用下面的量表判断你同意或者不同意这些描述的程度。 1=非常不同意 2=不同意 3=有点不同意 4=有点同意 5=同意 6=非常同意 自我效能 1.我相信自己能分析长远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2.与管理层开会时,在陈述自己工作范围之内的事情方面我很自信。 3.我相信自己对公司战略的讨论有贡献。 4.在我的工作范围内,我相信自己能够帮助设定目标/目的。 5.我相信自己能够与公司外部的人(比如,供应商,客户)联系,并讨论问题 6.我相信自己能够向一群同事陈述信息。 希望 7.如果我发现自己在工作中陷入了困境,我能想出很多办法来摆脱出来。 8.目前,我在精力饱满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标。

9.任何问题都有很多解决方法。 10.眼前,我认为自己在工作上相当成功。 11.我能想出很多办法来实现我目前的工作目标。 12.目前,我正在实现我为自己设定的工作目标。 韧性 13.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时,我总是很快从中恢复过来,并继续前进。 14.在工作中,我无论如何都会去解决遇到的难题。 15.在工作中如果不得不去做,可以说,我也能独立应战。 16.我通常对工作中的压力能泰然处之。 17.因为以前经历过很多磨难,所以我现在能挺过工作上的困难时期。 18.在我目前的工作中,我感觉自己能同时处理很多事情。 乐观 19.在工作中,当遇到不确定的事情时,我通常期盼最好的结果。 20.对于工作中发生不利的事情,认为是暂时的和有办法解决的。 21.对自己的工作,我总是看到事情光明的一面。 22.对我的工作未来会发生什么,我是乐观的。 23.在我目前的工作中,事情就是像我希望的那样发展。 24.工作时,我总相信“黑暗的背后就是光明,不用悲观”。 自我效能:1-6道题 希望:7-12道题 韧性:13-18道题 乐观:19-24道题

贫困山区青少年心理资本现状与培育途径的论文

贫困山区青少年心理资本现状与培育途径的论文一心理资本概述 20 世纪末,心理学家 Luthans 等人提出了“积极心理资本”概念[1],它主要包括微观主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 体现的积极的心理状态[2].积极心理资本是关系到个体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的心理资源。 心理资本包括自信、乐观、希望和韧性四个维度[3].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乐观,是一种向阳的人生态度;希望,是未来依托的对象,它是人类一种很美好的精神生 活动力,也是一种指引你忘却恐惧的力量;韧性,是指具有从逆境、不确定、失败以及某 些无法抗拒的变革中迅速恢复的能力。 个人在身处逆境时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心理资本关注的重点。提升个体心理资本的重点 是开发积极心理力量,鼓励人们以积极心态参与学习和工作。Luthans 等人提出心理资本概念,标志着心理健康研究模式的开启,符合现代心理健康教育 的观点,有助于增进贫困山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资本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越 强[4].贫困山区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特点具有其独特性,表现为“危”与“机”并存。培育 心理资本不仅能够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还能引导他们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资源。 二贫困山区青少年心理资本现状 虽然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山区的扶贫力度,帮助贫困地区人口减轻了部分经济压力,但 是许多贫困山区青少年承受着较重的生活压力。同时,单一的生活模式也使他们容易形成 相应的心理定式,出现自卑、抑郁、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随 着贫困山区青少年的“心理贫困”问题日渐突出,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和学 校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对贫困山区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贫困山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必然 较低,有一部分贫困大学生面对生活困境仍能保持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甚至在各方 面表现得更为优秀。这一现实经验也得到了研究验证:部分贫困山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受 诸如乐观、幸福感等积极因素的影响,在学习和生活中更为踏实肯干、沉稳自重、吃苦耐劳、富有责任心,这些积极因素使他们在同样条件下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与应变能力。心 理学家 Luthans(2021)等人研究发现,有效构建和开发心理资本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 能够有效预防和消除各种心理疾病[5].因此,帮助贫困山区青少年克服“心理贫困”,提 升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帮助他们获得战胜困难与挑战的心理资本,无疑是我国目前扶贫 工作不容忽视的另一重点。 三贫困山区青少年心理资本培育路径

最新心理学毕业论文题目推荐

2018年最新心理学毕业论文题目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主要包含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当前人们压力巨大,各种心理问题频发。这里收集了110个心理毕业论文题目供广大学子参考。 1、大学生自我控制与心理压力的关系研究--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 2、性别视角下的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广西监狱警察敬业心与心理资本的相关性研究 4、儿童文学对低龄儿童焦虑心理的干预 5、青少年心理弹性、癌症症状困扰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6、云南鲁甸震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7、高校辅导员应对学生心理危机的方法和途径研究 8、远程开放教育的教材改革与开发实践--以《成人心理健康教育》为例 9、心理咨询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探索 10、武陵山连片特困区贫困人员的心理特征探析 11、浅析人居环境中人的心理对植物的需求和影响 12、关注职工心理提升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水平 13、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实证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14、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的心理疏导 15、大学生应对方式、疏离感与心理健康三者机制 16、心理咨询技术在基层派出所治安调解中的应用 17、浅谈敬老院老年人心理护理策略 18、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19、临床检验人员心理健康现状探讨 20、信访工作中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21、基于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商业空间设计探究 22、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社区家庭工作坊干预 23、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24、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 25、兄弟姐妹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 26、大学生心理弹性在负性生活事件和网络依赖间的中介作用 27、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28、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同伴关系与心理健康 29、大学新生心理韧性与其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30、兰州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状调查 31、沉浸反刍和反思反刍在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特质抑郁间的中介作用 32、高校心理咨询中非性双重关系的利弊分析与应对举措 33、新市民子女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34、多元联动:进城务工女性心理健康问题的网络化治理研究 35、农村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构 36、高校贫困女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以山东省某高校为例 37、叙事心理治疗的疗效机制探析 38、职工心理疲劳对油库安全的影响及预防 39、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40、147例青少年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质性分析

传统文化对研究生情绪智力与心理资本培养的建构研究

传统文化对研究生情绪智力与心理资本培养的建构研究 高校培养怎样的研究生才能在职场立足并做到优秀?学界研究和业界实践都证明,具有职业胜任力的人才才具有核心竞争力,为达成此目标,研究生教育需要特别注重情绪智力、心理资本的培养。我国传统文化对于研究生情绪智力、心理资本的建构意义重大,但当前教育实践中仍存在不足。 一、核心竞争力、胜任力理论、情绪智力、心理资本理论概述 核心竞争力一词最早来源于普拉哈拉德于20世纪90年代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是指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和组织管理等的整合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企业,就具备了相当的竞争优势。 高校界也对这一概念高度关注,认为核心竞争力表示自己在教育领域内所具备的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尤其就研究生教育来讲,教育者们必须思考怎样才能使自己培养的学生立于永胜之地?对此,Defillippi等在1994年提出了智能职业生涯的观点,之后完善为胜任力理论,认为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三种职业胜任力: “knowing-how”反映了个人的人力资本情况,“knowing-whom”反映了个体的社会资本情况,knowing-why”回答了“你为什么工作”的问题,包括个体动机、认同和价值观等,反映了个体内部积极心理资源情况。这其中,心理资本(责任心、情绪稳定性、主动性人格等)与主观职业成功的相关性更高。 由此可见,高校仅关注学生认知性智力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引入并强调情绪智力。情绪智力的概念首先由美国心理学家萨洛维等提出,其定义为:感知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使用情绪以更好的做出决定的能力、理解情绪的能力、管理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情绪智力与认知性智力相对应,对人们成功起到重要影响。这种看法与职业胜任力对心理资本的强调不谋而合。 综上,在研究生教育中,从核心竞争力培养出发,从培养具有强大职业胜任力的人才着手,研究如何提高研究生情绪智力及心理资本建构,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二、情绪智力与心理资本培养视域下检视研究生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对整体民族精神的建构至关重要。近年来,人文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引起广泛关注,各高校纷纷开设人文方面的课程。但是研究生教育中,由于其培养目标与本科教育的区别,却在人文教育尤其是传统文化对研究生的涵化方面,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虽然研究生教育有其特殊性,但是由于传统文化对研究生情绪智力与心理资本建设的重要作用,高校应该检视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积极心理学-感谢

积极心理学——我的每日感谢

目录 1绪论 (3) 1.1引例 (3) 1.2概述 (3) 2关注对象 (4) 2.1积极的情绪和体验 (4) 2.2积极的人格特征 (4) 2.3积极的社会环境 (5) 3 价值应用 (5) 3.1积极心理治疗 (5) 3.2如何获得幸福 (6) 3.3如何让组织充满活力 (7) 4.实例应用 (8) 4.1抓住大学生的有效需求点,明确学习目标 (8) 4.2调整认知,用理性思维看待大学生学习出现的问题 (8) 4.3践行大学生学习和知识主体地位 (8) 4.4助力大学生成功,以成功孕育成功 (9) 参考文献: (9)

1绪论 笔者的朋友圈每日感谢: 2014年8月15日,笔者在看网易公开课,在其中一门课上,演讲者建议大家每天写下自己感谢的三件事情,长期下去,就能学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的激励,就去做了,因为对自己的文字功底不自信,也因为一些小羞涩,就开始在微博上写自己的每日感谢。10月18日笔者开始把这些感谢带到微信朋友圈,每天还会配一张图发到朋友圈,挑战杯期间,每天都有各种神奇的经历,身边有一群总是一起刷夜的战友,那时候的感谢现在读起来都好怀念。在武汉比赛的时间,因为一个小伙伴的一席话,笔者从12月15日开始,在自己的“每日感谢”之前会对自己的一天做一个“每日反思”,写在微博上给自己看,“每日反思”帮助笔者改掉了好些生活中的小细节小问题。现在每天还在发每日感谢,不同的是,已经不只是给自己看的,很多人告诉笔者,他们总能在笔者的朋友圈感受到满满正能量,所以希望每一个看到笔者朋友圈的人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每天晚上进入梦乡之前,都会感谢一下今天。 1.1引例 赛利格曼的测试: 70个心脏病人中,17个被测试为最悲观的病人中,有16个没有经受住第二次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了,而19个被测试为最乐观的人中,只有一个人被第二次心脏病的发作夺去了生命。乐观是抵抗疾病的第一道防线。 研究表明,具有乐观性格的人在保险公司销售人员中,往往是销售业绩冠军。乐观的小学生将来很少得抑郁症,走向社会后,在工作成绩和社会地位方面均超过悲观的人。而乐观可以通过教育而形成,一个悲观的人通过心理训练可以转化成为乐观的人,这就要用到积极心理学。 1.2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形成,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它采

积极心理资本

积极心理资本: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人们越发深刻地意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强大优势。其中,人力资本以及现在的社会资本已经在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宣传。然而到目前为止,积极心理资本几乎已经被商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忽视了。“我是谁”与“我知道什么”、“我认识谁”一样重要。现在的领导和员工已经不再把注意力放在如何避免个人缺点和负面的问题上,取而代之的是把焦点放在信心、希望、乐观和韧性上,通过这些积极的心理特点同时提高个人和组织的绩效。 数年来,商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一直秉持着这样一个理念,即持续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一系列层级的进入门槛,例如技术垄断、专利保护和政府政策。然而,科技的发展与变革,快速创新以及政府管制已经降低了这些被广泛认可的门槛。 在今天追求灵活性、创新、产品的快速上市的环境中,有效地提高和管理员工的知识、经验、技能和专业水平,以上这些同时被定义为“人力资本”——它已经成为持续的组织绩效的关键成功因素。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资本(金融资本和有形资产,例如植物和设备)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但是现在开明的经理已经认识到,无形的人力资本(有时候也称为智力资本)和有形的资产、数据和自然资源一样重要。“人力”是指组织中各个层次的工作人员,而在经济术语中“资本”是指那些退出消费了的,为将来可预期的回报做出投资的资源。比尔。盖茨说过一句被大家公认的话:在我公司里,最重要的资产每天晚上都走出房间。换句话说,他认识到公司员工的集体知识、技能和能力展现了微软独特的能力,创造了价值,使微软和它的竞争者区别开来。 Harter, Schmidt, Hayes 和其他学者(2002)广泛研究了当人力资本和企业战略一致时,可以通过人力资本使企业更有效地运行,最后发现人力资本在绩效表现上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忽略最近股票市场的下滑,过去的二十年已经看到了S&P 500的市价净值率从约1:1 提升到5:1。Oxman(2002)等学者认为这种增长应该归因于企业新的模式的发展,包括人力资本的测量也是公司真正价值的较好的解释。 最近,经济调查局针对财富500强和欧洲500强管理者的调查显示,86%的参与者都认为人力资本测量的主要动力就是提高企业的底线。但是孤立地谈论人力资本的具体贡献是很难的。在旧的经济模式中,绩效总是和生产或投入的某个水平相关联。然而新的经济中,价值总是由无形的资源产生,因此测量变得更具挑战性。Dzinkowski (2000)介绍过很多方法来测量人力资本给企业绩效带来的具体影响,比如市价与账面值比率、Tobin’s q和复杂的精确的无形价值技术。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它都和以资本为基础的理论相一致,公司资本基础理论认为人力资本能给公司提供极具价值、稀少和难以复制的资产,这些都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 人力资本的相似概念-社会资本,相对于人力资本来说,被认为是更微妙或者无形,更难以测量的。具体说来,社会资本是指信任、人际关系和关系网络的资源。就像在图一中显示的那样,人力资本是简单的“你知道什么,”社会资本是指“你认识谁”。 社会资本既能在公司内部使用(我可以找谁帮忙解决这个问题),也能在公司外使用(在购买这个事情上,谁能建议我做出最便宜的价格和最好的质量的决定)。有人建议找些方法去测量和评价社会资本的多少、结构和系统的组成。在

积极心理学述评

积极心理学述评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积极心理学的定义和主要观点 1.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大心理学发展趋向,它最大的特点是旨在强调心理学要恢复研究人类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什么是积极心理学?谢尔顿(Kennon M. Sheldon)和劳拉·金(Laura King)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概念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优点和存在价值,关注正常人的心理机能,重视人性中的积极方面,提倡对个体实施更有效、更积极的干预,并以此促进个人、家庭与社会的良性发展。事实已经证明,只有人的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就会使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对社会发展的最终检验,不仅仅是物质的增长速度,还应参照人的发展程度。积极心理学的这种积极转向意味着心理学开始重建人类的新人文精神,体现了心理学的人文关怀,这实际上是积极心理学发展的本质目标所在。积极心理学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技术领域,而是既体现对人类命运深切关怀而又不失理性严谨的一种新型心理学运动。 从积极心理学的性质意义上来说,积极心理学是在过去消极心理学(Pathology Psychology)(意指主要以心理疾病的矫正和治疗为核心、具有病理性倾向的心理学)思想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和过去的消极心理学没有截然的分界线。比如在研究方法上,积极心理学基本上沿用了过去消极心理学的实证和实验方法,如量表、问卷、访谈、实验等研究方法。既然积极心理学是对消极心理学的扬弃,那它必然还将继续继承、借鉴那些已经成熟的分类标准、标准化测量工具、严密的实验设计技术、心理干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积极心理学特有的一些研究技术、手段,以服务于积极心理学自身独特的研究目的。 1.2积极心理学主要观点 积极心理学是在人类快要进入21世纪时而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但它在短短的几年间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且似乎在不经意间已发展成为了一场世界性的心理学运动。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有一个原因也许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独特的心理学观点。概括起来说,积极心理学的观点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实现平衡的心理学价值观。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积极人性论,它消除了消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真正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使所有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生活幸福,这体现了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博爱和人性。如果心理学能集中力量于利用人积极的本性来使人更像个人,而人又能在个人和集体的解放中表现出充分的积极,那么,心理学在使社会更具有人性方面就能做出巨大的贡献。积极心理学则由于其工作目标与人性目标高度一致,因此,它能使人与社会和睦相处。不仅如此,积极心理学还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的一种积极的归属感:使他感到他是属于一个国家和一个社会,从而使个人都能很好地同化于他自己所在的环境和社会。积极心理学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代表了未来心理学研究发展的方向。至少对于一个民主社会和一个公平社会来说,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应该是受欢迎的,因为它与社会的本质、人性的本质有着太多的一致性。 第二,强调研究每个人的积极力量(positive strengths)。积极力量从字面上看就是指正向

积极心理学阅读材料

阅读大纲 概述:这次阅读资料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对积极心理学的起源、相关概念有个大概的了解。同时介绍了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设计的欣赏式探询工作坊的实施流程。内容包括: 幸福是一种能力 积极心理学入门 1、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2、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有哪些? 3、积极心理学可以应用在哪些领域呢? 4、为什么女性格外需要学习积极心理学? 5、企业能从积极心理学中受益吗? 赛利格曼的故事 赛利格曼谈积极心理学 1、心理学还应该具有使人幸福的目的 2、三种境界的幸福生活 3、有效的积极干预方法 4、生活满意度 欣赏式探询工作坊 1、欣赏式探询vs问题解决 2、欣赏式探询的步骤(流程) 自助学习问卷(必填)

幸福是一种能力 2007年10月,青年周末联合网络在网友中进行了一次《你需要有人来培训你感知幸福的能力吗》的小调查。到10月24日止,参加调查3880人。 调查结果显示:在面对自己是否幸福时,39.75%的人认为自己大部分的时间感到幸福,而选择了“比较麻木”以及“很少,痛苦大于幸福”的人占到了60.25%。能“每天都感觉到一件幸福的事”的人仅有35.6%,一个月内感到情绪失落天数超过5天以上的人超过5成。遵照自己的意愿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的人,仅占到22.31%。 在“感知幸福的能力是否需要培训”这一项里,有75.83%的人选择了不需要,仅有24.17%的人选择了需要。 哈佛大学十多年来排名第一的课程是由著名经济学家曼昆教授讲授的《经济学原理》,这是一门在哈佛大学经久不衰的经典课程。然而从06年起,该位置竟然被一门心理学课程——泰勒博士的《积极心理学》取代。更令人惊讶的是,一向在哈佛大学“不起眼”的心理学类课程,竟然排名第一! 这门课程第一次讲课只有8人选修,但第二个学期听课人数猛增至450人,许多人还带着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来听课。第三学期这门课便成了哈佛开课史上的奇迹。 “积极心理学”究竟缘何魅力,能够超越经典,直摘桂鼎?

张阔---积极心理资本问卷演示教学

精品文档 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感谢您参与本问卷的调查。本问卷仅供学术研究之用,匿名填写,答案并无对错之分,所有结果均由计算机统一处理,请您放心填写。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项填写以下问卷项目,在最符合您情况的选项上打“√”,不要遗漏任何一项。谢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调查表 1、性别:口男口女 2、年级:口大一口大二口大三口大四口研究生 3、专业:口文科口理科口工科口艺术口体育口医科 4、生源地:口农村口小城镇口中小城市口大城市 5、家庭经济状况:口较贫困口一般口较富裕 6、独生与否: 口是口否 7、父母教养方式:口溺爱型口民主型口专制型口放任型 8、是否属于单亲家庭:口是口否 9、学习成绩:口下口中下口中口中上口上 10、大学期间是否获得过奖学金:口是口否

11、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口是口否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2、人际关系状况:口较差口一般口很好 第二部分积极心理资本问卷 指导语:下列一些题目用来考察你自己日常生活方面的一些情况,答案没有对错之分,无需花费太多时间考虑,凭第一感觉回答即可。请判断每一句陈述和您自身情况的符合程度,数字越大(如7),表示符合程度越高;数字越小(如1),表示符合程度越低。请你 不要遗漏。 有说有比完完全点不较点项目全不符不清不符符符合合符合符合 合合7 1 4 5 2 6 3 很多人欣赏我的才干。1.4 3 1 7 2 5 6 2.我不爱生气4 5 6 1 2 7 3 我的见解和能力超过一般人3. 4.遇到挫折时,我能很快地恢复过来。 5. 我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及评分标准

积极心理资本问卷 指导语:下列的一些题目用来考察你自己日常生活方面的一些情况,请判断每一句陈述和您自身情况的符合程度,并在该句话后面相应的数字上打“√”,数字越大(如

24.我觉得生活是美好的。1 2 3 45 6 7 25.我也不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标是什么。1 2 3 45 6 7 26.我觉得前途充满希望。1 2 3 45 6 7 计分: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 采用张阔等(2008)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分别为自我效 能(1,3,5,7,9,11,13);韧性(2,4,6,8,10,12,14);希望(15,17,19,21,23,25),乐观(16,18,20,22,24,26)共26个项目。对每一题目的评价按Liken式(Liken 一type Scale)七点量表进行。在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a系数:全量表为0.79,自我效能为0.83,韧性为0.71,希望为0.81,乐观为0.79,均在0.70以上,可见该问卷经建构效度分析后,全量表及各分量表的信度较好,问卷具有良好 的信、效度。 (张阔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术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8(1):58~64)

《高校学生人格特质-心理资本及其与心理资本的关系》西南大学硕士论文。 描述性統計資料 N 最小值最大值平均數標準偏差 自我效能均值183 1.29 6.43 3.8205 1.06920 韧性均值183 1.14 7.00 4.2670 1.12021 乐观均值183 1.33 6.67 4.3761 1.04792 希望均值183 1.67 7.00 4.6421 1.13140 有效的N (listwise) 183

基于心理资本干预模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优化策略_彭海霞

基金项目:收稿日期:2013-10-25 作者简介:彭海霞(1977-),女,历史与政治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学。 高等农业教育, 2014-1,1:69-72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2014-1,1:69-72 基于心理资本干预模型的大学生 就业心理优化策略 彭海霞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心理资本是在积极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旨在养成自信、乐观、韧性、充满希望的、积极的 心理状态,心理资本干预模型则在实践层面提出应从环境和技术两个层面来提升个体的心理资本水平。基于心理资本干预模型,从环境和技术两个层面来探讨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优化策略,从而优化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关键词:心理资本干预模型;就业心理;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 1981(2014)01-0069-04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资 源或状态, 对其能否顺利有效地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资本干预模型强调通过提升个体的积极 心理资本而持续强化个体的工作状态,因此,利用心理资本干预模型研究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优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本文以心理资本干预模型为手段,通过对心理资本所包含的四方面要素进行大学生就业心理优化策略的研究,以期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有所启示。 一、心理资本干预模型概述 20世纪末,积极心理学在反思“很多心理学家几乎不知道正常人怎么样在良好的条件下获得自己应 有的幸福”(塞里格曼)的背景下开始兴起,它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谢尔顿、劳拉 ·金),强调有意识地激发个体的积极情感体验,促进个体积极心态、积极人格的培育,进而形成一种积极的社会组织制度系统。 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 Seligman 于2002年提出心理资本的概念,认为可以将那些导致个体积极行为的心理因素纳入资本范畴并给予更多关注 [1] 。 2004年,Luthans 从积极组织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 学角度出发,将心理资本定义为个体的积极心理发展 状态,主要包括自信或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 性四个方面[2] 。当时Luthans 并没有对心理资本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2005年Luthans 提出了著名的心理资本干预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该模型。心理资本干预就是应用一些适合组织需要的心理资本测量和开发工具对组织成员心理资本进行干预和开发的过程,其目的就是“通过影响心理资本中的每一状态变量以及整体的心理资本水平,并最终影响绩效”[3] 。研究证明,在工作场所中通过短期的、高度聚焦的微干预措施开发心理资本,不仅可以使参与者的心理资本明显增加,还可以给组织带来巨大的投资回报与潜在收益。2007年Luthans 、Youssef 和Avolio 对心理资本的定义进行了修订和补充,认为心理资本是指“个体的积极心理发展状态,其特点是:(1)拥有表现和付出必要努力、成功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的自信(自我效能感);(2)对当前和将来的成功做积极归因(乐观);(3)坚持目标,为了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够重新选择实现目标的路线(希望);(4)当遇到问题和困境时,能够坚持、 很快恢复和采取迂回途径来取得成功”[4] 。在此基础上, Luthans 等从实践培育的角度,提出了包含自我效能感、乐观、希 望、韧性这四个维度的心理资本干预模型。 教育部201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大学生基层就业补偿政策及制度建设研究(13XJC880008);贵州省教育厅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贵州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资本研究(12FDY024)。 DOI:10.13839/https://www.360docs.net/doc/232497792.html,ki.hae.2014.01.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