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日益增长,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
大学生作为社会新生代的重要群体,承受着家庭期望、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以及自身内心的各种问题。
长期以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影响,其中学习倦怠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通过研究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为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第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压力大学生心理压力是指在学习、生活和社交等多个方面所承受的精神压力。
首先,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
进入大学后,学生面临着更高难度、更多数量的学习任务,需要面对更加复杂的学习内容和要求,这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业压力。
其次,家庭期望也是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之一。
很多大学生来自普通家庭,他们在家人心中可以承担家族的期望,因此家庭的期望会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源头。
此外,就业问题也是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
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需要迎接就业的压力,面对着未来不确定性的挑战。
第二部分:大学生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面对困难、压力和挫折时,从社会环境中获得的帮助和支持。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适应性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家庭支持是大学生最主要的社会支持来源之一。
家庭成员的理解、鼓励和支持可以有效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
其次,朋友支持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有亲密朋友的存在能够在大学生遇到压力和困难时提供情感上和实质上的帮助。
此外,学校和社会的支持也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安全感,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第三部分:学习倦怠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消极情感和态度,表现为学习兴趣的低下、学习积极性的缺失以及对学习任务的厌恶和逃避。
学习倦怠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业发展。
学习倦怠主要由于心理压力的累积、学业上的困惑和挫折以及缺乏积极的学习动力所导致。
课题研究论文:培养高校大学生心理资本降低学生怠倦情况的途径分析

66834 高等教育论文培养高校大学生心理资本降低学生怠倦情况的途径分析所谓的“学习倦怠”,指的是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或兴趣时感到疲惫和厌倦,导致其学习态度日渐消极的情况。
导致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因素有许多,主要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学生等方面。
就学生方面而言,可以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降低自身的学习倦怠情况,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怠倦之间的关系(一)学习倦怠学习倦怠最早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由Pines及Kafry在非助人行业倦怠研究中发现的。
就大学生而言,学习即其在高校的主要活动,学习倦怠主要是由于学业压力导致精力耗竭,缺乏应有的学习积极性,身为学生感到自身缺乏足够的能力,进而产生逃避学习的行为。
学生对于学习缺乏兴趣或动力,却又不得不学习时,就会有挫折、厌倦、沮丧之感,进而产生诸多逃避学习的行为。
(二)心理资本心理资本,即所谓的“积极心理资本”,该概念最早是2004年Luthans等人以积极组织行为学为基础提出的,其主要是指人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大学生心理资本是指大学生在成长及发展的特殊时期所具有的所有的积极能力,可通过开发这些积极能力,帮助其获得自我认可与成就。
(三)心理资本和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心理资本同学习倦怠之间存在着很强的负相关性,即大学生心理资本越多,其学习倦怠水平就越低,心理资本能够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产生负向影响。
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个人积极心理能力,心理资本对于大学生认知、情感与行为均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可以通过影响大学生对于学习能力的认可,对大学生学习怠倦维度中的“低成就感”带来影响;通过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情感状态,对其学习怠倦维度中的“低落情绪”造成影响;通过影响大学生在学习行为中的表现,对其学习倦怠维度中的“不当行为”造成影响。
总之,大学生心理资本对于满意度及绩效具有正向、积极的影响作用,学习倦怠属于学生对于学习的不满意状态,因此,大学生心理资本同学习倦怠之间具有负向相关的关系。
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学业之间的关系

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学业之间的关系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内部的积极心理能力,包括自我效能感、乐观情绪、韧性等,是一种非物质的自身资本,能够促进个体有效地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应对压力。
近年来,心理学界开始关注心理资本与人的生活、工作、健康等方面的关系。
而在大学生的学业生涯中,心理资本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心理资本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的信心程度。
当大学生面对学业的挑战时,如果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他们会更加勇敢地面对困难。
而具有较高心理资本的大学生相对于其他学生,更加自信和勇敢地面对挑战,更加容易迎接新的学习机会和挑战。
其次,心理资本有助于大学生保持乐观情绪。
乐观情绪可以促进积极有效的情绪调节,可以克服负面经验,增强抗挫折能力,促进创造性的思维和决策。
大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挫败感和失败的经历,在此情况下,只有保持乐观情绪和积极的态度,才能更好地应对挫折,发挥创造性的思维和决策力,避免自我怀疑和失望,增强学习动力和兴趣。
最后,心理资本还能增强大学生的韧性。
韧性是指一个人面对困境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应对能力。
具有韧性的人能够自如地应对压力和挫折,甚至能够在过来困境的环境中寻找机会和优势。
由于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如果具有韧性,他们就能够更好的面对学习的挑战。
总之,心理资本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中的诸多挑战,增强自我效能感、保持乐观情绪以及增加韧性。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度过学业生涯。
一些适当的心理训练和技巧,如积极思维、进行多方面的兴趣拓展、进行合适的体育锻炼等,都是提高大学生心理资本的良好方式。
同时,大学也应该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利用心理资本,使其更好地实现人生目标和价值。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状况的关系_付立菲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状况的关系*付立菲 张 阔【摘要】 目的 探讨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学习倦怠问卷,对天津师范大学38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状况:自我效能感因子在性别上具有显著性差异(t=3.99,P<0.05);乐观因子在年级上具有显著性差异(F=3.96,P<0.05),进一步多重比较表明,三年级大学生乐观水平显著高于二年级;乐观因子在学科类别上具有显著差异(t=5.49,P<0.05); 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情感耗竭因子在性别上具有显著性差异(t =10.99,P<0.01);在学科类别上具有显著性差异(t=16.00,P<0.001);在不同家庭住址上也具有显著性差异(t= 3.50,P<0.05);成就感低因子在年级上具有显著性差异(F=5.06,P<0.01),进一步多重比较表明,一年级大学生成就感水平显著高于二、三年级大学生;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负相关,前者对后者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23.7%)。
结论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对学习倦怠有重要的影响,应当鼓励他们发挥自身积极心理资本优势,避免学习倦怠心理与行为。
【关键词】 积极心理资本;学习倦怠;大学生Relationship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 apital and Learning Burnout in University Students.Fu L if ei,Zhang K uo.Civil A viation M anagement I nstitute of China,L angf ang065001,P.R.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 o obser ve the relationship o f positiv e psycholog ical capital and learning burnout in U niv er sity st udents. Methods A t otal of389univ er sity students w er e test ed using positiv e psychological capit al questionnaire and learning bur no ut questio nnair e.Resul ts T her 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self-efficacy lev el betw een boy s and g irls(t=3.99,P<0.0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optim ism level among grades(F=3.96,P<0.05).Aft er multiple com parisons,w e found that the optimism level of junior students w as hig her t han so phomor e,there was sig nificant difference in optimism factors on sub-ject categ or ies(t=5.49,P<0.05). T 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 ence of the emotio nal ex haust ion lev el between boys and g irls(t= 10.99,P<0.01),there w as sig nificant differ ence of the emotional ex haust ion lev el on subject categor y(t=16.00,P<0.001), there w 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emotional exhaustion lev el between st udents fr om t owns and cities(t=3.50,P<0.05),there w 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achiev ement level among gr ades(F=5.06,P<0.01).A fter multiple co mparisons,w e found that achiev ement level of fr eshman w as hig her t han sophomore and junio r.P ositive psycholog ical capital of university st udents w as neg ativ ely r elated to learning burnout(23.7%).Conclusion Positiv e psycholog ical capital has important effect o n learning bur no ut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they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play their po sitiv e psycholog ical capital strengt hs,and avo id psycholog y and behav ior of learning burnout.【Key words】 Positiv e psy cho logical capital;L ear ning bur nout;U niversity students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竞争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特点的信息化时代,培养人才是国家的重任。
大学生学习的倦怠性分析与策略研究

大学生学习的倦怠性分析与策略研究大学生学习的倦怠性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厌烦、无法集中精力等现象。
大学生学习倦怠性的存在会影响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究。
本文将从分析大学生学习倦怠性的原因和特点入手,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并探讨如何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大学生学习倦怠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习环境不佳,包括学习场所过于拥挤、嘈杂,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是学业压力过大,课程繁重,学生难以承受,产生了学习的厌烦情绪。
三是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明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导致学习没有动力和动力。
四是学习方法不当,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产生消极情绪。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改善学习环境,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场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可以通过图书馆、自习室等适合学习的地方来学习,避免在噪音较大的环境中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合理安排学习计划,科学规划时间,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任务。
通过制定有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可以分解任务,减轻学业压力。
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增加学习的动力。
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高效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可以通过参加学习方法的辅导班或自己学习和研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给予自己一定的奖励和激励,鼓励自己努力学习。
为了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精神。
可以通过开设具有吸引力的选修课程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兴趣广泛参与学术研究和创新实践。
加强学习的自主性,提倡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学术报告等形式,培养学生组织学习、合作学习和集体研究的能力。
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支持,提供优质的教学材料和学习工具,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和信息。
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学术活动,培养学生对学术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参考内容二
引言
学习倦怠、学习压力和心理资本是影响高中生学习体验和成绩的重要因素。 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过度疲劳、厌倦等因素产生的消极学习态度 和行为。学习压力则是指学生面临学习任务时产生的心理负担和紧张感。心理资 本则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积极心理状态,包括自信、希望、乐观 和韧性等方面。本次演示旨在探讨高中生的学习倦怠与学习压力、心理资本的关 系,为提高高中生学习体验和成绩提供理论依据。
4、家庭支持:家长应对孩子的学习和手机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引导,给予 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5、加强社会宣传:社会应加强对智能手机使用问题的宣传和教育,使更多 的人认识到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
五、结论
总的来说,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资本与学业倦怠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通 过提升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其积极心理资本,以及优化学习环境等措施, 可以有效地干预大学生手机成瘾的问题,并降低学业倦怠。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大 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也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心理资本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学习表现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探 讨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1、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自我效能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我 管理能力有重要影响。自我效能高的学生更容易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克服困难, 减少学习倦怠的发生。相反,自我效能低的学生容易失去信心,遇到困难时更容 易放弃,从而增加学习倦怠的风险。
相反,如果大学生缺乏这些积极心理资本,就可能出现学习倦怠的情况。例 如,缺乏自信的学生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在面对学习困难时更容易放弃; 缺乏希望的学生可能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从而产生消极情绪和行为;缺乏韧性的 学生则可能在遇到学习难题时选择逃避,不愿意付出努力去克服困难。
对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对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一、本文概述在快速发展的21世纪,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大学生活的丰富多样,学习倦怠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显现,并引起了广泛关注。
学习倦怠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可能导致其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
因此,对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预防和干预学习倦怠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将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梳理国内外关于学习倦怠的研究进展,明确学习倦怠的定义、测量方法和相关理论。
结合实证调查,分析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其与人口学变量、学习动机、学习环境、心理健康等因素的关系。
我们将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建议,以期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和学习效果。
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和机制,还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了有效的指导策略,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学习倦怠是近年来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这一现象尤为突出。
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学习倦怠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其影响因素及后果。
学习倦怠的定义及表现得到了广泛探讨。
多数研究认为,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消极态度和行为,表现为缺乏学习动力、对课程不感兴趣、学习效率低下等。
这种倦怠状态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关于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的研究逐渐丰富。
从个体层面来看,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学习焦虑等心理因素被认为是导致学习倦怠的重要因素。
例如,学习动机不足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进而产生倦怠情绪。
从环境层面来看,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交环境等也对学习倦怠产生影响。
例如,家庭支持不足、学校压力过大、社交关系紧张等都可能加剧学生的学习倦怠感。
还有研究探讨了社会文化因素对学习倦怠的影响。
大学生学习的倦怠性分析与策略研究

大学生学习的倦怠性分析与策略研究引言倦怠性是指个体对学习任务产生一种消极、无兴趣、疲惫和心理抵触的情绪状态。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学习倦怠性对其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大学生学习倦怠性的成因分析入手,探讨其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1. 学习内容枯燥乏味大学学习阶段的课程比较多样化,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局限,学校教育倾向于传授知识,忽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繁重的理论知识和枯燥的课程内容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倦怠性。
2. 学习任务压力过大大学生学业压力较大,要同时完成各种学术任务、实践实习和社团活动等,时间紧张、任务繁重,容易导致学习倦怠性的产生。
3. 学习方法不当许多大学生对学习方法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实践,大多数学生仍在以往中学教育阶段的学习模式下苦苦坚持。
这种不当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产生学习倦怠性,对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产生负面影响。
4. 自身情绪不稳定大学生正处于一个混乱的过渡阶段,对自己的未来和职业规划可能存在迷茫和不确定性。
面对求职和社会竞争的压力,大学生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从而导致学习倦怠性的产生。
二、大学生学习倦怠性对学习的影响1. 学习兴趣降低学习倦怠性使得大学生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对掌握新知识和技能缺乏动力,影响学习效果。
2. 学习动力减弱大学生学习倦怠性会导致学习动力的减弱,对学习目标不再积极追求,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3. 学习能力下降大学生学习倦怠性容易导致学习效果的下降,无法有效记忆和应用所学知识,影响学业成绩。
4. 学习困扰加重学习倦怠性使学生对学习任务有一种抵触情绪,对于学习困难无法主动解决,进一步加重学习困扰。
1. 调整学习态度大学生应调整学习态度,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可以通过增加对学科的了解和学习目标的明确性,以及增加与学习相关的社交活动来增强学习动力。
2. 更新教学方式学校和教师应通过改革教学方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和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付立菲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学区,廊坊,065001张阔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天津,300071摘要: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学习倦怠问卷,对38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第一,大三学生比大二学生乐观,男生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家庭地址不是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二,大一学生成就感水平高于大二、大三年级,而大二、大三年级间差异不显著,男生情绪耗竭水平高于女生,来自乡镇的大学生情绪耗竭水平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第三,积极心理资本和学习倦怠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且希望和韧性两个因子对学习倦怠的总体方差贡献率约为24%。
关键词: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学习倦怠1引言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竞争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特点的信息化时代,培养人才是国家的重任。
学生能否克服学习过程中消极因素的干扰,充分发挥自身积极心理因素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成为教育者关心的问题。
积极心理资本(简称心理资本),是由Martin Seligman 于1997年提出的,其含义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主要包括四个核心成分:自我效能感、乐观、韧性和希望[1][2]。
随着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外的企业管理者逐渐意识到经济资本已不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决定性因素[3][4]。
一些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员工个体的工作绩效、价值观、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以及企业整体的发展和成功[5,6,7]。
可见积极心理资本的重要性,但是将积极心理资本引入到教育环境中,研究它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样的影响的调查还很缺乏。
当今网络的普及化以及学习压力较大,不同阶段的学生中都出现了部分个体过度迷恋网络,而对学习逐渐失去积极性和兴趣,学习过程中情绪低落,成就感低,旷课行为时常发生,即所谓的学习倦怠现象[8][9]。
而大学期间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大学生走向社会,谋求生存尤为关键。
如果出现学习倦怠,必然会严重地影响他们的学习质量和未来发展。
个别研究已指出,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学习倦怠现象,形势不容乐观[8]。
也有学者分析了学习倦怠与学习策略、专业承诺、乐观主义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而关于积极心理资本和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还处于零状态。
为此,本研究拟将积极心理资本从组织环境引进教育环境,通过对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学习倦怠的实际调查,探讨年级、性别对它们的影响以及积极心理资本学习倦怠的影响,以便为大学阶段的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2 研究方法2.1 被试从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学区,以班级为单位抽取了大专一、二、三年级430名学生,进行集体测试,回收有效问卷是389份,有效回收率为90.47%,有效被试中,一年级学生118人,二年级学生210人,三年级学生61人,男生共157人,女生232人,来自城镇的166人,城市的223人。
2.2 研究工具2.2.1 积极心理资本问卷问卷一共包含11个题目,4个维度(乐观、韧性、自我效能感、希望),题目主要参考自编的包含26个题目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从中抽取部分题目组成简版形式。
根据调查数据进行信度检验,问卷Cronbach α系数为0.69,题目较少,没有进行各因子的信度估计。
2.2.2 学习倦怠问卷问卷包括15个题目,3个维度(去个性化、情绪耗竭、成就感低),每个维度有5个题目。
其主要是参考马剑虹等根据MBI-GS量表修订的问卷[10]。
根据调查数据进行信度检验,问卷总的α系数为0.82,去个性化因子α系数为0.71,情绪耗竭因子α系数为0.83,成就感低因子α系数为0.72。
两个问卷都采用李克特五点评分法。
2.3 数据采集与分析本研究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均采用spss13.0进行。
3 结果与分析3.1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根据调查结果,统计了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在积极心理资本各因子上的得分均值,并进行了差异分析,见表1。
表1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年级M SD F P事后多重比较2年级3年级乐观1 3.71 0.743.96 0.01*2 3.54 0.70 0.006**3 3.94 1.92韧性1 3.31 0.730.42 0.662 3.30 0.773 3.21 0.80效能1 3.24 0.762.52 0.080.04*2 3.07 0.723 3.23 0.73希望1 3.81 0.650.34 0.712 3.79 0.713 3.72 0.78从表1中可知,三个年级在积极心理资本四个因子上的得分均值都在3.0分以上,说明他们心理资本状态良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除了在乐观因子上三个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三个因子年级差异不显著。
但是在自我效能感因子上也接近显著水平。
事后多重比较分析发现,2、3年级在乐观因子上达到比较显著的差异水平(p<0.01),3年级学生明显比2年级的乐观,1年级得分居中。
3.2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被试中的男生和女生在积极心理资本各因子上的得分均值和差异比较,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性别M SD t P乐观男 3.67 0.690.04 0.84 女 3.65 1.18韧性男 3.30 0.750.06 0.81 女 3.28 0.78效能男 3.24 0.783.99 0.046* 女 3.08 0.70希望男 3.74 0.720.94 0.33 女 3.81 0.69从表2中均值可知,男、女生在积极心理资本的四个因子上的得分也都比较高,3.0分以上。
在自我效能感因子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男生自我效能感的水平明显高于女生,另外三个因子(乐观、韧性、希望)上性别差异不显著。
3.3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来自乡镇家庭的大学生和来自城市家庭的大学生在积极心理资本上的得分均值,以及差异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生源地M SD t P乐观乡镇 3.65 0.720.04 0.85 城市 3.67 1.18韧性乡镇 3.28 0.730.07 0.79 城市 3.30 0.80自我效能乡镇 3.10 0.741.00 0.32 城市 3.18 0.74希望乡镇 3.74 0.641.02 0.31 城市 3.82 0.75从表3 中可知,来自乡镇和城市的学生在四个因子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只是得分均值上城市大学生略高于农村大学生。
3.4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三个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倦怠各因子上的得分均值,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年级M SD F P事后多重比较2年级3年级去个性化1 2.50 1.261.83 0.162 2.42 0.903 2.70 0.93情绪耗竭1 2.45 0.950.49 0.612 2.40 0.823 2.51 0.71成就感低1 2.40 0.615.06 0.007**0.02* 0.003**2 2.56 0.603 2.69 0.65从表4中可知,三个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三个因子上的得分均值都在2.50分左右,说明学习倦怠程度没有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这和已有研究中的结果比较一致。
具体说,除了在成就感低因子上,三个年级之间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p<0.01)外,去个性化和情绪耗竭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年级差异。
事后多重比较发现,1、2年级的差异显著(p<0.05),1、3年级之间差异比较显著(p<0.01),而2、3年级之间差异不显著。
3.5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学习倦怠调查被试中的男生和女生在学习倦怠各因子上的得分均值,以及进行的性别差异检验结果,见表5。
表5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性别M SD t P去个性化男 2.55 1.240.99 0.32 女 2.44 0.85情绪耗竭男 2.60 0.9510.99 0.001** 女 2.31 0.74成就感低男 2.49 0.701.11 0.29 女2.56 0.55从表5中可知,男生和女生在学习倦怠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情感耗竭因子上,达到了比较显著的水平(p<0.01),男生的情绪耗竭水平明显高于女生。
也就是说,男生在学校的学习中所因面临的一些过度要求,而表现出一种超负荷和耗竭的情绪。
3.6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来自城镇的学生和来自城市的学生在学习倦怠各因子上的得分均值以及进行的差异分析结果,见表6。
表6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生源地M SD t P去个性化乡镇 2.57 0.962.03 0.16 城市 2.43 1.07情绪耗竭乡镇 2.52 0.883.50 0.05* 城市 2.36 0.81成就感低乡镇 2.54 0.600.003 0.96 城市 2.53 0.63从表6中可知,在情绪耗竭因子上,来自乡镇的大学生水平明显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5)。
3.7 积极心理资本和学习倦怠的因子相关分析表7 积极心理资本和学习倦怠的因子相关分析情绪耗竭成就感低乐观韧性自我效能希望去个性化0.56** 0.32** -0.11* -0.20** -0.11* -0.36** 情绪耗竭0.19** -0.09 -0.24** -0.01 -0.23** 成就感低-0.18** -0.19** -0.39** -0.57**乐观0.37** 0.18** 0.27** 韧性0.23** 0.32**自我效能0.46** 通过对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四个因子和学习倦怠三个因子进行相关分析,从表7中可知,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因子间存在负相关,除了情绪耗竭因子与乐观、自我效能两个因子之间的相关不显著外,其余各个因子之间的相关都达到显著水平(p<0.01)。
3.8 积极心理资本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探讨积极心理资本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我们以学习倦怠及其三个因子分别为预测变量,以积极心理资本的四个因子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了多重回归分析。
结果见下表:表8 以学习倦怠为效标变量逐步回归进入方程的各个变量参数进入次序进入变量R R2△R2 F非标准化回归系数标准化回归系数t pB SE β1 希望0.47 0.223 0.221 111.33*** -0.43 0.04 -0.47 -10.55 0.0002希望0.49 0.241 0.237 61.37***-0.39 0.04 -0.43 -9.13 0.000 韧性-0.12 0.04 -0.14 -3.01 0.003 由表8可知,希望和韧性两个因子对学习倦怠构成显著的预测效应,希望因子对学习倦怠的解释力(△R2)为22.1%,希望和韧性两个因子对学习倦怠的联合解释力为23.7%,表明大学生自身积极心理资本变量中希望和韧性两大因子对学习倦怠心理与行为的出现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