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合集下载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第四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怎样透过现象看本质?
• 第一,参加实践活动; • 第二,要对现象、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 • 第三,必须要掌握科学的观点和方法,特 别是要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 • 第四,要注意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一 个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第四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第四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三)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2、正确认识和掌握这一原理,才能解决 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的偏向。 我们看事情必须要 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 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 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 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 方法。 毛泽东
假象的东西是本质的一 个规定,本质的一个方 面,本质的一个环节。
列宁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第四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三)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只有掌握这一原理,才能明确理解人 类认识的真正任务,就是透过现象认识本 质,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如果事物的表现形 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 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 为多余的了。 马克思
2、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1)内容和形式作为事物所固有的两个 侧面,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第四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2、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2)内容和形式的区别又是相对的,在 一定条件下,二者能够相互过渡、相互转 化。
物质世界
思维
语言
内容
形式/ 内容
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第四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首先,由于条件不同,一种内容可以有 多种多样的形式。
君主专制制 君主制 二元君主制
总统制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联系和发展是经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得以实现的。

内容与形式、实质与现象、原由与结果、必定与有时、现实与可能组成了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内容与形式内容与形式是从组成因素和表现方式上反应事物的一对基本范围。

内容指组成事物的全部因素的总和,形式指把诸因素一致同来的构造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一致。

一方面,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对形式拥有决定作用。

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内容发生了变化,其形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另一方面,形式对内容拥有反作用。

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踊跃的推进作用;不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悲观的阻挡作用。

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表示,形式拥有相对独立性,这类相对独立性使得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同一内容能够经过多种形式来表现。

内容与形式的矛盾贯串于事物发展过程的一直,从最先的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跟着矛盾的解决,再到新的基本适合。

在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中,要依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着重事物的内容,反对忽略内容、夸张形式作用的形式主义;又要踊跃利用适合的形式去促进内容的发展,不可以忽略形式对内容的能动促进作用。

(二)实质与现象实质与现象是揭露事物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的一对范围。

实质是事物的根天性质,是组成事物的诸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面联系和表面特点,是事物实质的外在表现。

现象能够划分为真象和设想。

实质与现象是互相区其他。

实质是一般的、广泛的,现象是个其他、详细的;实质是相对稳固的,现象是多变易逝的;实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有经过理性思想才能掌握,而现象则是表面、外显的,能够直接为人的感官所感知。

实质与现象又是互相依存的。

实质决定现象,实质老是经过必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现象表现实质,现象的存在和变化归根究竟依靠于实质。

实质与现象的互相依存表示:不表现为现象的实质和不表现实质的现象都是不存在的。

正确掌握实质和现象的关系关于我们的认识活动和科学研究拥有重要作用。

2、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2、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2.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实现的,对于这些基本环节的逻辑反映就是辩证法学说的基本范畴。

这些基本范畴从不同方面反映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它们“是各种事件的世界性的相互依存、(普遍)联系和相互联结的环节,只是物质发展这一链条上的环节”。

◎整体与部分(特别提示:本考点为2016大纲新增考点)
整体与部分,又称全局与局部,是一对广泛使用的辩证法范畴。

整体与部分的存在是互为条件的,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没有部分便没有整体;反过来,整体制约着部分,没有整体便没有部分。

整体包含部分,部分反映整体。

整体与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整体中的某一部分脱离了原整体,成为独立的另一整体,事物的各种分解、分化、分裂、解体中都有部分转化为整体的过程;整体在更大整体中成为其中一个部分,各种融合、兼并、整合中都包含整体转化为部分的过程。

整体功能并不一定等于部分功能之和。

整体功能与部分功能之和是否相等,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正确把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是综合与分析相统一思维方法的客观基础。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总是首先把整体区分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弄清它们的性质、特点和功能,然后再经过综合达整体的认识。

◎原因和结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
◎可能性与现实性
◎现象和本质
◎内容和形式。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教案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教案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教案《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等构成了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2.简述各个环节的主要内容,认识基本环节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3.引导学生回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事物的普遍发展”的内容。

再提出“联系与发展有哪些基本环节”这个问题。

4.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37——39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基础知识难点:简述各个环节的主要内容并深刻理解。

三、教学过程及要点导入新课:对学生进行提问:“风吹”与“草动”有什么关系;闪电的出现与云层中放电有什么关系;书写的文字与作品篇章有什么联系;西瓜种子播种后收获的是西瓜而不是南瓜是因为什么性;车祸又是什么性。

根据教材及PPT向同学们讲解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的详细内容:原因和结果: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原因是结果的根源,结果是原因的产物。

补充:在事物确定关系中,因果区分是确定的,不能颠倒;在事物发展中,因果区分是不确定的、相互转换的。

现象和本质: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构成要素的内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内容与形式: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必然性与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和偏离,是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可能性和现实性:现实性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性指现实事物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强调: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四、课后研讨:1.你认为哪些事物之间还存在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的关系。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联系和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得以实现的。

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构成了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内容与形式内容与形式是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上反映事物的一对基本范畴。

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指把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一方面,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对形式具有决定作用。

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内容发生了变化,其形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另一方面,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

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不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表明,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使得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同一内容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体现。

内容与形式的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从最初的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随着矛盾的解决,再到新的基本适合。

在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中,要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注重事物的内容,反对忽视内容、夸大形式作用的形式主义;又要积极利用合适的形式去促进内容的发展,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能动促进作用。

(二)本质与现象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的一对范畴。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

现象可以区分为真象和假象。

本质与现象是相互区别的。

本质是一般的、普遍的,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而现象则是表面、外显的,可以直接为人的感官所感知。

本质与现象又是相互依存的。

本质决定现象,本质总是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现象表现本质,现象的存在和变化归根到底依赖于本质。

本质与现象的相互依存表明: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和不表现本质的现象都是不存在的。

正确把握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对于我们的认识活动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结构和功能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从认识上看,结构与功能辩证关系原理 为我们提供了结构方法和功能方法两种认识事 物的方法。 结构方法是从结构上 认识、复制和创造事物的方 法。
电脑内部线路板
射电望远镜
结构和功能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从认识上看,结构与功能辩证关系原理 为我们提供了结构方法和功能方法两种认识事 物的方法。 功能方法是从功能过 程来认识、复制和创造事物的 方法。
每一时代的历史任务,总要通过 一定的代表人物来实现,这是必然的; 至于这些人物是谁,又带有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 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 一只老鹰在地上 抓起一只乌龟,飞到空 中又把它扔下来,而乌 龟正好落在一个秃子的 头上。这种偶然性中也 蕴含有必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世界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现象与本质 二、内容和形式 三、结构和功能 四、原因和结果 五、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3、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 原理的意义
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结构和功能的辩证关系
结构决定功能,功能以结构为基础。
上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中等马
下功能的辩证关系
结构决定功能,功能以结构为基础。
上等马 下等马
中等马
上等马
下等马
齐威王
中等马

田忌
结构和功能的辩证关系
功能反作用于结构,结构也受 到功能的制约和影响。
狼孩卡玛拉
毕达哥拉斯
结构和功能的辩证关系
打雷
闪电
世界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剖析课件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剖析课件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 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体现着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Hale Waihona Puke VS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贯穿 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普遍性 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共性和个 性的关系。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 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在同一性 中存在着斗争性,在特殊性中存在着普遍 性,在个性中存在着共性。
详细描述
曲折性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因为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事物可能会暂时 停滞或甚至倒退。例如,人类社会在发展中会遇到战争、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等各种阻碍,导致发展进程受阻或 倒退。
发展的实质
总结词
发展的实质是指通过不断解决矛盾和克服困难,实现事物的自我完善和进步。
识将会更加深入。
跨学科融合
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将有助 于我们发现更多未知的联系和发
展规律。
人工智能助力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为我们提供更 强大的工具和方法,帮助我们更 好地研究和应用联系和发展的基
本环节。
THANKS
感谢观看
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必然联系是指事物之间确定不移、不 可避免、有规律的联系;偶然联系则 是指事物之间随机性的、不确定的联 系。
联系的特性
01
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应该从客观事物本身固
有的联系出发,而不能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
02 03
普遍性
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 统一整体。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中介是事物之间相互作 用、相互依存的中间环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一性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 的。
VS
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推动事物 运动、变化和发展。斗争性是绝对的、无 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
肯定与否定的相互作用
肯定中包含否定
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既包含肯定的因素,也包含否定的因素,肯定因素是事物 得以保留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事物发展的因素。
否定中包含肯定
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既包含否定的因素,也包含肯定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 事物发展的因素,肯定因素是事物得以保留的因素。
04
矛盾在联系和发展中的作 用
得以不断前进。
人生观
在人生观上,否定之否定规律启 示我们要有信心和勇气面对挫折 和失败,要勇于自我革新,不断 超越自我,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1 2 3
坚持发展的眼光
否定之否定规律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认识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不断推动 事物的进步和发展。
善于总结经验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必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势或结果;而偶然性则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 出现的结果。因此,联系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02
发展的永恒性与普遍性
发展的定义
总结词
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 化。
详细描述
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事物不断地进行量变和质 变的交替,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发展是普遍存在 的,它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中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一、原因和结果1.概念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原因是引起他事物或他现象的产生,结果是受某种事物或现象的作用而产生。

2.辩证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

原因和结果的界限是确定的。

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不能倒因为果,也不能倒果为因。

(2)原因和结果又是相互联系的,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主要表现在:①原因和结果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取消了任何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

②原因和结果的区别又是相对的。

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就变成了原因。

(3)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互为因果。

生产的发展,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方法论意义(1)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是进行科学研究、获得科学认识的前提;(2)正确地把握因果联系,有利于总结实际工作的经验和教训;(3)准确地把握因果联系,能增加工作中的预见性,增强行动的自觉性;4.举例神话里有一个国王听巫师说他的儿子长大后会弑父娶母,他怕寓言成真,就命令侍者带走孩子并杀了他,但侍者只是把孩子放进木盆顺水而下,结果被邻国的人收养并长大,成年后出去历练时遇到粗暴的老者,言语不和时错手杀了老者,这个老者就是他的亲生父亲—国王。

他继续前进,到了国王的王国,此时国家正在闹瘟疫,但是国王却被人杀死。

他拯救了国家,被百姓推选为新的王,娶了前皇后,也就是他的母亲,并保证会抓到杀死前国王的凶手。

后来查出凶手就是自己,自杀而死。

弑父娶母的结果造就了送走孩子的原因,而原因必然导致结果。

二、现象与本质1.概念现象和本质揭示的是事物内在实质和外在表现之间的关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是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则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假象同真象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这同错觉有所不同。

错觉是人的感觉造成的,属于主观范畴。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造成的、并决定事物根本性质的内在根据。

本质同必然性、规律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

规律就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认识事物的本质,就是认识事物的必然性、规律性。

2.辩证关系(1)现象和本质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其具体表现是:①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人们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而本质则深藏于事物的内部,人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②现象是个别的和具体的东西,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同类现象具有共同的深刻的本质,而共同的本质则通过千差万别的个别现象表现出来。

③现象多变易逝,本质则相对稳定。

在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本质是相对不变的,但它表现出来的现象则是经常变化的,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具体形态。

④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则比现象单纯、深刻。

(2)现象与本质又是相互联系和辩证统一的。

具体表现是:①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

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总是反映本质。

②本质也不能脱离现象,本质总是现象的本质,现象总是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

3.方法论意义本质和现象的对立,说明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必须通过现象揭示本质,这也是科学的任务。

本质和现象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能够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4.举例苹果熟了,从树上掉下来,这是日常生活当中再平常不过的现象了.然而牛顿却由此引发了“为什么苹果不飞上天而落到地上”的联想,并因此深入地研究,推理,最终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苹果落地这一现象的产生,其本质是万有引力的吸引而造成的.古代,人们看见自己生活的土地四四方方,而太阳却是东升西落.由此现象而产生了“天圆地方”的假说.三、内容和形式1.概念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的内在要素和它们的外部表现形态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成分、运动过程、发展趋势等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

事物的形式有两类:一类是事物的外在形式,它是和内容不直接相关的非本质的形式,它的改变不直接涉及事物的内容。

另一类是事物的内在形式,它和事物的内容紧密相关,是事物的本质形式。

它的改变会引起事物内容的变化。

2.辩证关系(1)内容和形式是相互对立的。

对于任何一个具体事物来说,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则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二者在确定的关系中是对立的。

(2)内容和形式又是统一的。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内容和一定的形式,一定的形式以一定的内容为基础;一定的内容又必然表现为一定的形式。

②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一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

有什么样的内容,就必然要求产生什么样的形式。

另一方面,形式也对内容具有反作用。

③内容和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在一种联系中是形式的东西,在另一种联系中可以成为内容,反之亦然。

内容和形式的区别是相对的。

3.方法论意义坚持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自觉地运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合内容的唯物辩证法原则,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

由于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合内容,所以要善于根据内容的发展,适时地、正确地变革旧的形式。

自觉地运用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辩证法,善于分析各种形式,既可以利用旧形式为新内容服务,也可以创造新形式为新内容服务。

自觉地运用内容和形式矛盾运动的原理,既不死抱住过时的形式不放,又不过早地任意改变尚有积极作用的形式。

为此,在实践中既要反对片面夸大形式作用的形式主义,又要反对抹杀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

4.举例一个善良的人他一定做的是善事.内容(本质)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形式上(外在的)他做的是善事,善良的本质决定他做善事而不是作恶,所做的善事也反应了这个人善良的本质.四、必然性与偶然性1.概念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必然性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所决定的本质的联系。

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

偶然性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所决定的非本质的联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2.辩证关系(1)两者的对立①产生的根源不同。

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

偶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非根本矛盾和事物所处的外部条件造成的。

②发展趋势不同。

必然性是比较稳定的,持久的,比较确定的,具有必然要贯彻到底的趋势;偶然性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

③地位和作用不同。

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一般只居于从属的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2)两者的统一①相互渗透。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

②相互依赖。

凡是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

凡是偶然性起作用的地方,都始终受着内部必然性的支配。

③相互转化。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是相对的。

在一定条件下,偶然性可以转化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转化为偶然性3.方法论意义①重视必然性②不忽视偶然性。

③反对宿命论与目的论4.举例人的各种死亡方式,有的人寿终正寝,有的人死于非命;一棵瓜秧结几个瓜。

偶然性决定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

五、现实性和可能性1.概念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事物和现象的实际存在性。

现实性的特点:具有现在正在存在的性质;具有必然性。

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中、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2.辩证关系(1)区别:可能性是一种可能的发展趋势,不是现实,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会转变为现实。

(2)统一: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现实性是实现了的可能性,没有可能性的东西不会变成现实性;可能性是尚未实现的现实性。

可能性的根据存在于现实性之中。

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可能性产生于现实性,现实性又包含着新的可能性。

3.方法论意义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使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人们可以依靠主观努力,把有利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对立使人的能动性具有发挥的必要性。

4.举例《西游记》幕后大揭秘,导演(杨洁)找第三任“唐僧”(迟重瑞)是在楼道无意中遇到的,这说明《西游记》中唐僧人物的现实条件要求,是只要具备这个角色要求的,都有出演的可能性。

所以在偶然性下,迟重瑞被发现,因为他具有这个角色现实要求条件,所以由可能会出演转化为现实出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