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光学课程设计题目
应用光学课程设计(终)

第一类题目:双目望远镜要求:1)双镜筒之间可以调节距离,调节范围56~72mm2)右眼目镜可以调节视度,调节距离 100052e f x '±=3)透镜间空气间隔公差05.0±mm 4)透镜装调光轴偏心5'(角分)参考:目镜2-28, 焦距216.20='e f mm (参考光学仪器设计手册P295) 目镜2-25 焦距597.15='e f mm (参考光学仪器设计手册P294) 别汉屋脊棱镜 (参考光学仪器设计手册P92) 普罗I 型棱镜 (参考工程光学郁道银P47)1、设计一个10倍的双目望远镜全视场: 062=ω;出瞳直径:d=4.0,镜目距:5.10=p ;分辨率:"6=α;渐晕系数:6.0=k ;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3.28=a ;棱镜:普罗I 型棱镜;材料:BAK7;目镜:2-252、设计一个8倍的双目望远镜全视场: 072=ω;出瞳直径:d=5,镜目距:20=p ;分辨率:"6=α;渐晕系数:55.0=k ;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3.26=a ;棱镜:普罗I 型棱镜;材料:BAK7;目镜:2-283、设计一个8倍的双目望远镜全视场: 072=ω;出瞳直径:d=4,镜目距:5.10=p ;分辨率:"6=α;渐晕系数:6.0=k ;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3.28=a ;棱镜:普罗I 型棱镜;材料:K9;目镜:2-254、设计一个8倍的双目望远镜全视场: 072=ω;出瞳直径:d=5,镜目距:20=p ;分辨率:"6=α;渐晕系数:55.0=k ;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3.26=a ;棱镜:普罗I 型棱镜;材料:BAK7;目镜:2-285、设计一个10倍的双目望远镜全视场: 062=ω;出瞳直径:d=4.0,镜目距:5.10=p ;分辨率:"6=α;渐晕系数:6.0=k ;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3.28=a ;棱镜:别汉屋脊棱镜;材料:BAK7;目镜:2-25第二类题:潜望镜要求:1)潜望高度可以调节,潜望高度调节距离mm 50± 2)入射光轴和出射光轴平行性调整结构 3)透镜间空气间隔公差05.0±mm 4)透镜装调光轴偏心5'(角分)参考:目镜2-28, 焦距216.20='e f mm (参考光学仪器设计手册P295)靴型屋脊棱镜 (参考光学仪器设计手册P91,最上面有潜望折转光路的直角棱镜)普罗II 型棱镜 (参考工程光学郁道银P47,其中一块直角棱镜在最上面折转光路)1、设计一个8倍的潜望镜:全视场:o 7=ω2;出瞳直径:5=d ;镜目距:20=p ;分辨率:6''=α;渐晕系数:5050.k =;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641.a =;潜望高度:250;棱镜:靴型屋脊棱镜+直角棱镜;材料: K9;目镜:2-28。
光学课程设计选题

光学课程设计选题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光学基本概念、光的传播和反射、折射等基本现象,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具体来说:1.知识目标:(1)了解光学基本概念,如光、光源、反射、折射等;(2)掌握光的传播规律,如直线传播、反射定律、折射定律;(3)了解光的应用,如眼镜、相机、望远镜等。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能够进行简单的光学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3)能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光学基本概念、光的传播和反射、折射等基本现象。
具体安排如下:1.光学基本概念:光的定义、光源、光的传播;2.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定律、折射定律;3.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4.光的折射:折射定律、透镜、眼镜;5.光的应用:相机、望远镜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光学基本概念、光的传播和反射、折射等基本现象;2.讨论法:分组讨论光的传播规律、反射定律、折射定律的应用;3.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如眼镜、相机等;4.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光学实验,如反射、折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光学基础知识;2.参考书:光学原理、光学实验;3.多媒体资料:光学实验视频、图片;4.实验设备:光源、反射镜、折射镜、透镜等。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际运用光学知识的能力。
应用光学课程设计-1-40

视场:; 出瞳直径:d = 5mm ; 镜目距:p = 2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4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 mm;棱镜和材料: 施密特屋脊棱镜(k = 3.04) 材料:k9目镜:2-35N0.2 10 倍炮对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5mm ; 镜目距:p = 2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5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42mm;棱镜和材料: 靴型屋屋脊棱镜(k = 2.98),材料:k9目镜:2-35N0.3 10 倍潜望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5mm ; 镜目距:p = 2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5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45 mm;潜望高:300 mm棱镜和材料: 普罗11型棱镜(k = 3.0),材料:k9目镜:2-35N0.4 10 倍潜望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5mm ; 镜目距:p = 2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75 ,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45 mm;潜望高:300 mm棱镜和材料: 五角屋脊棱镜(k = 4.233),材料:K9目镜:2-35视场:; 出瞳直径:d = 5mm ; 镜目距:p = 2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64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 mm;棱镜和材料: D1J-450屋脊棱镜(k = 3.552),材料:Bak7目镜:2-35N0.6 10 倍观察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5mm ; 镜目距:p = 2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64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 mm;棱镜和材料: D1J-600屋脊棱镜(k = 2.646),材料:k9目镜:2-35N0.7 10 倍观察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5mm ; 镜目距:p = 2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64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 mm;棱镜和材料: D1J-800屋脊棱镜(k = 1.96),材料:Bak7目镜:2-35N0.8 10 倍双目望远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5mm ; 镜目距:p = 2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4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28 mm;棱镜和材料: 普罗1型棱镜(k = 4),材料:k9目镜:2-35视场:; 出瞳直径:d = 5mm ; 镜目距:p = 2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47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43 mm;棱镜和材料: 靴型屋脊棱镜(k = 2.98),材料:k9目镜:2-28N0.10 10 倍双目望远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5mm ; 镜目距:p = 19.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2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25mm;棱镜和材料: 普罗1型棱镜(k = 4),材料:k9目镜:2-28N0.11 10 倍观察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4.5mm ; 镜目距:p = 19.5mm 分辨率:渐晕系数:k = 0.51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mm;棱镜和材料: D1J-800屋脊棱镜(k = 1.96),材料:Bak7目镜:2-28N0.12 10 倍观察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5mm ; 镜目距:p = 2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3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 mm;棱镜和材料: 别汉屋脊棱镜(k = 5.7),材料:Bak7目镜:2-28N0.13 10 倍观察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5mm ; 镜目距:p = 2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3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 mm;棱镜和材料: 阿贝屋脊棱镜(k =5.196),材料:Bak7目镜:2-28N0.14 10 倍观察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5mm ; 镜目距:p = 2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3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 mm;棱镜和材料: 列曼屋脊棱镜(k = 5.196),材料:Bak7目镜:2-28N0.15 10 倍观察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4mm ; 镜目距:p = 10.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8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 mm;棱镜和材料: 斯密特屋脊棱镜(k = 3.04),材料:k9目镜:2-25N0.16 10 倍观察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4mm ; 镜目距:p = 10.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 mm;棱镜和材料: D1J-450屋脊棱镜(k = 3.558),材料:k9目镜:2-25N0.17 10 倍观察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4mm ; 镜目距:p = 10.5mm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42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 mm;棱镜和材料: D1J-600屋脊棱镜(k = 2.646),材料:k9目镜:2-25N0.18 10 倍观察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4mm ; 镜目距:p = 10.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 mm;棱镜和材料: D1J-800屋脊棱镜(k = 1.96),材料:Bak7目镜:2-25N0.19 10 倍观察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4mm ; 镜目距:p = 10.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 mm;棱镜和材料: 别汉屋脊棱镜(k = 5.7),材料:Bak7目镜:2-25N0.20 10 倍观察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4mm ; 镜目距:p = 10.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 mm;棱镜和材料: 阿贝屋脊棱镜(k = 5.196),材料:Bak7目镜:2-25N0.21 10 倍双目望远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4mm ; 镜目距:p = 10.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6棱镜和材料: 普罗1棱镜(k = 4),材料:Bak7目镜:2-25N0.22 10 倍潜望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4mm ; 镜目距:p = 10.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30 mm;棱镜和材料: 普罗11棱镜(k = 3),材料:k9目镜:2-28潜望高:300mmN0.23 10 倍观察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4mm ; 镜目距:p = 10.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 mm;棱镜和材料: 斯密特屋脊棱镜(k = 3.04),材料:k9目镜:2-28N0.24 10 倍观察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4mm ; 镜目距:p = 10.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 mm;棱镜和材料: D1J-450屋脊棱镜(k = 3.558),材料:Bak7目镜:2-28N0.25 10 倍观察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4mm ; 镜目距:p = 10.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棱镜和材料: D1J-600屋脊棱镜(k = 2.646),材料:k9目镜:2-28N0.26 8 倍观察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4mm ; 镜目距:p = 10.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 mm;棱镜和材料: 别汉屋脊棱镜(k = 5.7),材料:k9目镜:2-28N0.27 8 倍观察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4mm ; 镜目距:p = 10.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 mm;棱镜和材料: D1J-800 屋脊棱镜(k = 1.96),材料:k9目镜:2-28N0.28 8 倍观察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4mm ; 镜目距:p = 10.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5mm;棱镜和材料: 阿贝屋脊棱镜(k = 5.196),材料:k9目镜:2-28N0.29 8 倍观察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4mm ; 镜目距:p = 10.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5 mm;棱镜和材料: 别汉屋脊棱镜(k = 5.7),材料:k9目镜:2-28N0.30 8 倍观察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4mm ; 镜目距:p = 10.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5 mm;棱镜和材料: 列曼屋脊棱镜(k = 5.196),材料:k9目镜:2-28N0.31 8 倍双目望远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4mm ; 镜目距:p = 10.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26.3 mm;棱镜和材料: 保罗1棱镜(k = 4),材料:Bak7目镜:2-28N0.32 8 倍炮对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4mm ; 镜目距:p = 10.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41.6 mm;棱镜和材料: 靴型屋脊棱镜(k = 2.98),材料:k9目镜:2-28N0.33 8 倍观察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4mm ; 镜目距:p = 10.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 mm;棱镜和材料: 斯密特屋脊棱镜(k = 3.04),材料:k9目镜:2-28N0.34 8 倍观察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4mm ; 镜目距:p = 10.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 mm;棱镜和材料: 列曼屋脊棱镜(k = 4.619),材料:k9目镜:2-28N0.35 8 倍观察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4mm ; 镜目距:p = 10.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 mm;棱镜和材料: 阿贝屋脊棱镜(k = 5.196),材料:k9目镜:2-28N0.36 8 倍双目望远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4mm ; 镜目距:p = 10.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25mm;棱镜和材料: 保罗1棱镜(k = 4),材料:k9目镜:2-25N0.37 8 倍双目望远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4mm ; 镜目距:p = 10.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 mm;棱镜和材料: 列曼屋脊棱镜(k = 5.196),材料:k9目镜:2-25N0.38 8 倍双目望远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4mm ; 镜目距:p = 10.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 mm;棱镜和材料: 阿贝屋脊棱镜(k = 5.196),材料:k9目镜:2-25N0.39 8 倍双目望远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4mm ; 镜目距:p = 10.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 mm;棱镜和材料: 别汉屋脊棱镜(k = 5.7),材料:k9目镜:2-25N0.40 8 倍双目望远镜:视场:; 出瞳直径:d = 4mm ; 镜目距:p = 10.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25.3 mm;棱镜和材料: 保罗1棱镜(k = 4),材料:k9目镜:2-13目镜2-352w = 500f’= 25D’=6mmP’/f’ = 1.036目镜2-282w = 570f’= 20.216D’=5mmP’/f’ = 1.042目镜2-252w = 640f’= 15.597D’=4mmP’/f’ = 0.733棱镜b 计算:薄透镜:厚透镜:或 dWhere:。
应用光学课程设计指导书_2010

应用光学课程设计指导书何平安编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2010年3月应用光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内调焦准距式望远系统光学设计二、设计要求内调焦准距式望远系统是工程用水准仪的照准望远镜,其作用是观察和照准目标。
要求仪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成像清晰,使用和保养方便。
具体技术要求如下:放大率:Γ≥ 24⨯加常数:c = 0分辨率:ϕ≤ 4"最短视距:Ds≥2m视场角:2w≤ 1.6︒筒长:LT≤195mm乘常数:k = 100三、设计题纲1、技术参数选择;2、外形尺寸计算;3、结构选型;4、初始结构参数求解;5、像差校正;6、绘制光学系统图与光学零件图;四、计划进度1、布置任务,专题讲座 2.0h+2.0h2、参数选择及外形尺寸计算 3.5 h+4.0h3、结构选型与初始结构参数求解 4.0h+8.0h4、像差校正与像差自动平衡 4.0h+8.0h5、目镜选择及缩放0.5h+1.0h6、绘制光学系统图和光学零件图 2.0h+12.0h7、编写设计报告 2.0h+10.0h共计18h+45h五、考核方式考勤与表现+完成任务情况+报告、图纸评分第一章内调焦准距式望远系统内调焦准距式望远系统是各种工程水准仪的主要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观察并照准竖立在测站上的水准标尺。
照准标尺目标后,通过标尺像上的视距丝,读取分划板上视距丝对应的标尺读数,即可得到标尺到仪器转轴的距离及标尺与仪器间的高度差。
§1-1 望远镜的调焦望远镜的调焦是通过移动光学系统中某光学元件的位置,使远近不同位置的物体都能清晰地成像在分划板上。
望远镜的调焦有如下二种方式:一、外调焦外调焦是通过移动望远镜的目镜和分划板来实现的,即当观察有限距离的物体时,将目镜和分划板一起向后移动适当的距离,使有限距离的物体仍然成像在分划板上,供目镜观察,如图1-1所示。
图1-1 外调焦望远镜系统外调焦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像质量好。
缺点是外形大,密封性差。
(完整)应用光学习题

一、填空题1、光学系统中物和像具有共轭关系的原因是 光路可逆 。
2、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光从光密媒质射向光疏媒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I 0,其中,sinI 0=n 2/n 1 。
3、 光学系统的三种放大率是 垂轴放大率 、 角放大率 、轴向放大率 ,当物像空间的介质的折射率给定后,对于一对给定的共轭面,可提出 一 种放大率的要求.4、 理想光学系统中,与像方焦点共轭的物点是 轴上无穷远的物点 。
5、物镜和目镜焦距分别为mm f 2'=物和mm f 25'=目的显微镜,光学筒长△= 4mm ,则该显微镜的视放大率为 -20 ,物镜的垂轴放大率为 -2 ,目镜的视放大率为 10 。
6、某物点发出的光经理想光学系统后对应的最后出射光束是会聚同心光束,则该物点所成的是实 (填“实”或“虚”)像。
7、人眼的调节包含 视度 调节和 瞳孔 调节。
8、复杂光学系统中设置场镜的目的是 在不影响系统光学特性的的情况下改变成像光束的位置,使后面系统的通光口径不致过大。
9、要使公共垂面内的光线方向改变60度,则双平面镜夹角应为30 度。
10、近轴条件下,折射率为1.4的厚为14mm 的平行玻璃板,其等效空气层厚度为 10 mm. 11、设计反射棱镜时,应使其展开后玻璃板的两个表面平行,目的是 保持系统的共轴性 。
12、有效地提高显微镜分辨率的途径是 提高数值孔径和减小波长 。
13、近轴情况下,在空气中看到水中鱼的表观深度要比实际深度 小 。
14.用垂轴放大率判断物、像虚实关系方法:当β>0时 物像虚实相反β<0时 物像虚实相同。
15.平面反射镜成像的垂轴放大率为 1 ,物像位置关系为 镜像 ,如果反射镜转过α角,则反射光线方向改变 2α 。
二、简答题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及其内容是什么?答: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是直线传播定律、独立传播定律、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直线传播定律:光线在均匀透明介质中按直线传播.独立传播定律:不同光源的光在通过介质某点时互不影响。
应用光学例题

应用光学例题近轴光学系统例 1. 一厚度为 200mm 的平行平板玻璃(n=1.5)下面放着一直径为 1mm 的金属片。
若在玻璃板上盖一圆形纸片, 要求在玻璃板上方任何方向上都看不到该金属片, 问纸片的最小直径为多少?例 2. 用费马定理证明光的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
例 3. 如图有两个平面反射镜, M1、 M2夹角为α, 今在两反射镜之间有一光线以50°角入射, 入射到 M1的反射镜上,经 M1、 M2四次反射后,起反射光线与 M1平行,求其夹角α。
例 4. 设计一个在空气中和某种玻璃之间的单个折射表面构成的光学系统,希望物在空气中离表面 15.0cm 。
实像在玻璃中,离表面 45.0cm ,放大率为 2.0。
那么玻璃的折射率应为多少?表面的曲率半径为多少?例 5. 直径为 100mm 的球形玻璃缸,将半面镀银,内有一条鱼在镀银面前 25mm 处。
问缸外的观察者看到几条鱼?位置在何处?相对大小事多少?(水的折射率为 4/3)例 6. 在一张报纸上放一个平凹透镜,通过镜面看报纸。
当平面朝着眼睛时,报纸的虚像在平面下 13.3mm 处。
当凸面朝着眼睛时, 报纸的虚像在凸面下 14.6mm 处。
若透镜中央厚度为 20mm 。
求透镜的折射率和凸球面的曲率半径。
例 7. 一凹球面镜将一实物成一实像,物与像的距离为 1m ,物高为像高的 4倍,求凹面镜的曲率半径。
例8. ①一束平行光入射到一半径 r=30mm,折射率 n=1.5的玻璃球上,求其汇聚点的位置。
②如果在凸面上镀反射膜, 其汇聚点应在何处?③如果凹面镀反射膜, 则反射光束在玻璃中的汇聚点在何处?④反射光束经前表面折射后,汇聚点在何处?说明各汇聚点的虚实。
(2)(3)(4)例 9. 一直径为 400mm ,折射率为 1.5的玻璃球中有两个小气泡,一个位于球心,另一个在 1/2半径处。
沿两气泡连线方向在球两边观察,问看到的气泡在何处?如果在水中观察者看到的气泡又在何处?例 10. 位于空气中的等腰直角棱镜折射率 n=1.54, 问当光线在斜边上发生全反射时直角边 1上入射光线的入射角 I 1 应为多大?若棱镜折射率增大, I1增大还是减小?又问若棱镜放入水中,按图中光轴方向入射的光线是否会发生全反射。
应用光学课程设计

齐鲁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专用纸 成绩课程名称 应用光学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院 (系)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学号 200911021033 设计日期课程设计题目 (二)设计一个10倍的双目望远镜一.设计题目要求:设计一个10倍的双目望远镜,其设计要求如下: (1)视放大率 10xΓ= (2)全视场 26oω=(3)岀瞳直径 '4D mm =(4)岀瞳距离'11z l mm=(5)鉴别率 "6α=(6)渐晕系数 0.6k = (7)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 28.3a = (8)选取普罗I 型棱镜,其棱镜材料为BKA7 (9)选用目镜类型为 2-28二.拟定系统的原理方案光学系统初步设计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拟定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下面,结合仪器的光学性能和技术来简单讨论系统的结构。
(1)双目望远镜由一个物镜,两个棱镜,一个分划镜和一组目镜组成。
(2)光学系统为了便于观察,系统应成正像,所以必须加入倒像系统。
三.光学系统的外形尺寸计算 (一)目镜的计算目镜是望远镜系统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目镜本身不需要设计,当系统需要使用目镜时,只要根据技术要求进行相应类型的选取即可。
1.已知本次设计的观察镜的视放大倍率Γ及视场角2ω,求出'2ω,即'tg tg ωωΓ=则 '22()arctg tg ωω=Γ⨯2.因为目镜有负畸变(3%:5%),所以实际应取:'22()2()5%arctg tg arctg tg ωωω=Γ⨯+Γ⨯⨯由上式可以求得'258.08o ω=3.然后求目镜的焦距本次选用目镜2-28,其各项值据《光学仪器手册》可以查得:'20.216f = ' 4.49f s = 18.27f L =- ''/ 1.042P f = 5.0d =4.在本次设计中所需的目镜的结构形式为已知条件,即所选目镜为2-28根据 '258.08o ω= '4D mm = '11z l mm =由以上要求,选取目镜2-28结构如图1所示。
应用光学课程设计题目和任务说明

应用光学课程设计任务说明
魏功祥
1、用Matlab编程画一个球面;
2、根据应用光学近轴光路计算公式,编写一个从轴上点光源发出的11条特征光线(u=±1.0, ±0.85, ±0.707, ±0.5, ±0.3,0)的近轴成像光线追迹。
3、利用过渡公式,设计一个透镜(由两个单球面组成),并画出其光线追迹图。
4、在2-3的基础上,编写实际光线的追迹,分析轴上物点的球差。
5、利用Matlab的GUI(图形用户界面),设计一个可实时改变光路参数的GUI界面。
6、画出理想焦点附近的星点图,理解球差的存在
7、用uitable函数以列表的形式给出参数和结果说明。
8、在6月18日前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分组名单
(1)张金芝,张硕硕,闫垒,孙超,李强,田敏,刘胜伟(2)王云硕,程广壮,孙君秋,任颂凯,王琦腾,寇淼雪,张庆玺(3)沈光威,刘笑林,王涛,李天刚,邹建,王浩亮,房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组、第三组:双目望远镜
要求:
1)双镜筒之间可以调节距离,调节范围56~72mm
2)右眼目镜可以调节视度,调节距离 1000
52
e f x '
±=
3)透镜间空气间隔公差05.0±mm 4)透镜装调光轴偏心5'(角分)
参考:
目镜2-28, 焦距216.20='e f mm (参考光学仪器设计手册P295) 目镜2-25 焦距597.15='e f mm (参考光学仪器设计手册P294) 普罗I 型棱镜 (参考工程光学郁道银P47)
第一组设计一个10倍的双目望远镜
全视场: 0
62=ω;出瞳直径:d=4.0,镜目距:5.10=p ;分辨率:"6=α;渐晕系数:6.0=k ;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3.28=a ;棱镜:普罗I 型棱镜;材料:BAK7;目镜:2-25
第三组设计一个8倍的双目望远镜
全视场: 0
72=ω;出瞳直径:d=5,镜目距:20=p ;分辨率:"6=α;渐晕系数:55.0=k ;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3.26=a ;棱镜:普罗I 型棱镜;材料:BAK7;目镜:2-28
第二组、第五组、第七组:观察镜
参考:
目镜2-28, 焦距216.20='e f mm (参考光学仪器设计手册P295) 目镜2-25 焦距597.15='e f mm (参考光学仪器设计手册P294) 棱镜参考:
阿贝屋脊棱镜 (参考光学仪器设计手册P92) 列曼屋脊棱镜 (参考光学仪器设计手册P90)
设计一个8倍的观察镜第二组
全视场: 0
62=ω;出瞳直径:d=5,镜目距:20=p ;分辨率:"6=α;渐晕系数:61.0=k ;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15=a ;棱镜:阿贝屋脊棱镜;材料: K9;目镜:2-28
设计一个8倍的观察镜第五组
全视场: 05.62=ω;出瞳直径:d=5,镜目距:20=p ;分辨率:"6=α;渐晕系数:61.0=k ;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15=a ;棱镜:阿贝屋脊棱镜;材料: K9;目镜:2-28
设计一个8倍的观察镜第七组
全视场: 05.62=ω;出瞳直径:d=5,镜目距:20=p ;分辨率:"6=α;渐晕系数:61.0=k ;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15=a ;棱镜:列曼屋脊棱镜;材料: K9;目镜:2-28
第四组、第六组:炮对镜
棱镜参考:
目镜2-28, 焦距216.20='e f mm (参考光学仪器设计手册P295)
目镜2-25 焦距597.15='e f mm (参考光学仪器设计手册P294) 棱镜:
060-IJ D 棱镜 (参考光学仪器设计手册P85)
045-IJ D 棱镜 (参考光学仪器设计手册P85)
第六组设计一个8倍
全视场: 072=ω;出瞳直径:d=5,镜目距:20=p ;分辨率:"6=α;渐晕系数:76.0=k ;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10=a ;棱镜:米斯特屋脊棱镜;材料: K9;目镜:2-28
第四组设计一个10倍
全视场: 0
52=ω;出瞳直径:d=4.5,镜目距:5.19=p ;分辨率:"5.5=α;渐晕系数:
62.0=k ;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10=a ;棱镜:045-IJ D ;材料:k9;
目镜:2-28
分组:
第一组:1,11,21,31 第二组:2,12,22,8 第三组:3,13,23,18 第四组:4,14,24,28 第五组:5,15,25,10 第六组:6,26,19,29 第七组:7,17,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