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物理课堂笔记】3.3 汽化和液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第3节汽化和液化一、汽化和液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二、沸腾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沸点不同!]液体沸点受气压影响,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气压不变时,液体的沸点不变。
3、沸腾条件:[1]、液体温度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4、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三、蒸发1、蒸发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
]2、影响因素:[1]、液体的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2]、液体的表面积;[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3]、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3、作用:蒸发吸热(吸收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4、汽化的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
四、液化1、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3、作用:液化放热。
【典型例题】类型一、汽化和液化1.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过一会,发现酒精干了,同时感到手背凉凉的.针对这一现象,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这是汽化现象,酒精从手上吸热 B.这是汽化现象,手从酒精中吸热C.这是液化现象,手从酒精中吸热 D.这是液化现象,酒精从手上吸热【思路点拨】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过程是吸收热量的。
【答案】A【解析】在手背上涂一些酒精,过一会儿酒精消失了,实质上是酒精发生了蒸发现象,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汽化过程要吸收热量,液体从手上所涂部分吸收热量,所凃部分温度降低,我们能感到所涂部位凉凉的,故A正确,故选A。
【总结升华】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举一反三:【变式】(多选)关于汽化和液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时,液体一定会沸腾B.当液体的温度升高时,液体的蒸发一定加快C.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D.有些气体,单靠压缩体积不能液化【答案】BCD类型二、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2.(多选)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第二次沸腾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相同B.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小C.两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相同D.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低【思路点拨】从液体的沸点与气压关系角度来分析,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八年物理上章节要点梳理 3.3 汽化和液化 A组

要点三、蒸发
1.蒸发: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 较缓慢的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 流动的快慢。
3.液体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 子扇,温度计的度数变小,这是因为酒精蒸发吸热。
要点诠释: 1、汽化的两种方 式是蒸发和沸腾; 2、蒸发和沸腾的 异同:
(4)水沸腾时的现象:剧烈的汽化现象,大量的 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 到空气中。虽继续加热,它的温度不变。
3.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4.液体沸腾的条件:(1)温度达到沸点;(2)继续吸收热量
要点诠释: 1、 液体沸腾需要一定的温度,标准大气压下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2、 液体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后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 液体的沸点还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高压锅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 4、 实验过程中为了缩短时间采取的措施有:可在烧杯口加盖,防止热量损失,沸腾后再拿 掉,防止气压对沸点的影响;还可以直加热热水,水量选择适当。
要点诠释: 1、“人造雨”的实验中,从水壶口溢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勺子,水蒸气可 以液化成小水滴,说明降低温度能使气体液化。 2、注射器中的乙醚蒸气,推动活塞,减小乙醚蒸气的体积,注射器内有液 态乙醚出现,说明压缩体积也能实现液化。
汽化方式异同 点
不同 发生部位 点
温度条件 剧烈程度 相同点
蒸发
沸腾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任何温度
只在沸点时
缓慢
剧烈
都属于汽化现象,都是吸热过程
要点四、液化
1、液化的方法: (1)降低温度(所有气体都可液化) (2)压缩体积2、液化的好处: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3、液化放热:水蒸气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液 化的时候要放出部分热。
汽化和液化知识点总结

一对一授课案教师: 学生:运动剧烈,大量分子克服分子作用运动到空气中变成自由分子,沸腾时的分子模型如图说明 (1)不同液体沸点不同;(2)液体的沸点随液面气压增大升高,沸点还与液体纯度有关;(3)液体沸腾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二是液体要不断吸热保持其沸腾.【例1】在木器厂里,常用水胶粘木料,这种胶需要在100C的温度下熬化后才能使用,温度再高就会熬焦,失去黏性.所以,工人师傅熬这种胶时用图 1.4-10所示的双层锅,两层锅之间装着水,这样就不会把胶熬焦了,这是为什么?【例2】育红中学探索小组,在调查河水污染情况时,收集样品河水,然后用加热器给样品加热,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时间水的温度如下表,请你根据数据判断水是否污染(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时间(mi n)0246810121416温度(C)2137536985101101101101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特征(1)水中气泡在沸腾前、沸腾时情况如图1.4-6 ;(2)水的声音在沸腾前响,沸腾时不响.这是因为容器底层水先升至100C变成水蒸气向上升,上层水温仍不足100°c,当蒸汽的小气泡升至低于100°C的水层时,就迅速变为水滴,这种先膨胀又再收缩的过程,就引起了水的振动,当大量的小气泡从杯底上升时,就发出嘶嘶的鸣声;图1.4-6(3)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不变水沸腾需要吸热.【例3】如图1.4-7是小明同学所做的“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的装置,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种):(1);(2).匕¥【例4】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记录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坐标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时间(mi n)01234温度「C)9092949698时间(mi n)56789温度(C)100100100100100土冰箱(X化吸3、蒸发【重点】(1蒸发现象①湿衣服放在户外,很快就会干;②教室洒过水后,水很快就干了;(2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①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风加快了身上水的蒸发,蒸发吸热)②一杯400C的酒精,敞口不断蒸发,留在杯中的酒精温度低于400C(蒸发要向周围环境和液体自身吸热)。
3.3汽化和液化

3.3汽化和液化知识点⼀:汽化与液化的概念1.物质从液态变成⽓态叫做汽化2.物质从⽓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注意:1、⽓体、⽔蒸⽓的“⽓”与汽化的“汽”的区别。
2、不是物质变成液态就叫液化,⽽是由⽓态变成液态才叫液化。
知识点⼆:汽化的两种形式之沸腾实验表明,液体在达到⼀定温度时可以发⽣⼀种剧烈的汽化现象,吸收⼤量热量的同时,物质迅速由液态转化为⽓态,⽐如我们平常烧开⽔。
⽔在沸腾前⽔加热到⼀定程度,⽔中开始有⽓泡析出,但还不会冒出来,此时温度还没有达到沸点,⽔还没有沸腾。
⽔在沸腾中当⽔被加热到⼀程度时,被加热的部位开始产⽣⼤量⽓泡,并上升且不断变⼤,然后到达⽔⾯后破裂。
此时温度也不再升⾼,⽔就沸腾了。
视频:蒸发和沸腾知识点三:沸点流体达到沸点后温度不再升⾼⽓球中的⽔上沸腾了,⽽⽓球不破练习⼀:1.在“观察⽔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温达到100 ℃时,⽔⼀定会沸腾B.⽔沸腾时,⼤量⽓泡上升、变⼤,⾄⽔⾯破裂C.⽔沸腾时,停⽌对⽔加热,⽔仍能继续沸腾D.⽔沸腾时,继续对⽔加热,⽔的温度会升⾼2.如图所⽰,下列图象能反映⽔沸腾过程的是( )3.在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实验主要⽤来探究( )A.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B.蒸发的快慢与⽓压的关系C.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积的关系D.蒸发的快慢与空⽓流动速度的关系4.为了节约⽤⽔,西宁市园艺⼯⼈利⽤滴灌的⽅法给道路两旁树⽊浇⽔,如图所⽰.他们把细⽔管放⼊树下的⼟壤⾥,使⽔分直接渗透到树⽊根部,减慢了⽔分的蒸发,原因是( )A.减少了⽔在地⾯的表⾯积B.增⼤了⽔在地⾯的表⾯积C.加快了地⾯上⽅空⽓的流动D.提⾼了地⾯上⽔的温度5.⽣活中,⼈们常⽤酒精棉球擦发烧病⼈的额头为他降温,这是利⽤酒精在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________(填“吸”或“放”)热.6.⽣活中有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中蕴含着⼀定的科学道理,下⾯的两幅图就是为了使物体快速变⼲⽽常⽤的做法.请根据图⽚回答下⾯的问题.(1)图甲中做法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做法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7.在探究“⽔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温升到90 ℃时,每隔1 min记录⼀次温度计的⽰数,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898989898(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填“⾃上⽽下”或“⾃下⽽上”)的顺序进⾏;(2)第3 min时温度计⽰数如图所⽰,则表中空缺的数据应为________℃;(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的沸点是________℃;由⽔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压⽐1个标准⼤⽓压________;(4)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以推断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加热1 min,则⽔的温度是________℃.8.⽣活中常把碗放在锅⾥的⽔中蒸⾷物.如图所⽰.当锅⾥的⽔沸腾以后,碗中的⽔( ) 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9.如图是李华同学在做完“观察⽔的沸腾”实验后,根据记录的数据,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作出的⽔的沸腾图象.下列通过对图象的分析得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OA线段表明⽔在被加热过程中温度与时间成正⽐B.AB线段表明⽔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不升温C.沸腾时⽔的温度不⾜100 ℃可能是由于供热不⾜D.实验过程中加热的时间为3 min10.夏天⽤电风扇吹,⼈会感到凉快,这是因为(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产⽣冷⽓B.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空⽓的温度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体的热量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速⼈体表⾯⽔分的蒸发11.⾹蕉也能钉钉⼦?如图所⽰,在⾹蕉上浇上适量的液氮,由于液氮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蕉中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量热量,导致⾹蕉结构发⽣变化,坚硬⽆⽐.12.如图所⽰,⽤注射器给沸腾的⽔打⽓加压,可以看见,⽔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这说明:⽓压增⼤,⽔的沸点________;⽣活中的________就是利⽤这种原理来为⼈们服务的.13.⼩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只有60 ℃,当温度达到________℃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________(填“会”或“不会”)升⾼,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________℃,只有当____________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14.“创新”⼩组的同学们在探究⽔的沸腾时,观察到⽔沸腾时温度为98 ℃.完成该试验后,⼩组同学往⽔中加⼊⼀定量的盐继续探究.当盐⽔温度接近90 ℃时,开始每隔0.5 min记录⼀次温度,记录数据如下表所⽰:时间/min00.51 1.52 2.53 3.54 4.5温度/℃88919497100102102102102102(1)实验时,当看到盐⽔中有⼤量⽓泡不断上升、________(填“变⼤”或“变⼩”),到液⾯破裂开来,⾥⾯的⽔蒸⽓散发到空⽓中,就表明盐⽔沸腾了.由上表可知盐⽔的沸点为________℃.继续给沸腾的盐⽔加热,盐⽔的温度________(填“升⾼”“不变”或“降低”).(2)⽼师认为“创新”⼩组的实验发现很有价值,还可以继续深⼊探究,请你提出⼀个值得深⼊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教室内⽓温为25 ℃,⼩红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有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能⽐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练习⼀答案:1.B 2.C 3.A 4.A 5.汽化 吸 6. (1) 提⾼液体温度 (2) 增⼤液体表⾯积 7.(1)⾃下⽽上 (2)96 (3)98 ⼩ (4)988.C 9.B 10.D 11. 汽化 吸收 12.不能 升⾼ ⾼压锅 13.60 不会 60 醋全部汽化 14.(1)变⼤ 102 不变 (2)盐⽔沸点与盐⽔浓度有关吗?(合理即可)15.D知识点三:液体的沸点要想使液体沸腾,就要满⾜两个条件:1、达到⼀定的温度才会开始沸腾,这个温度叫这种液体的沸点,2、还得能不停地吸收到热量有意思的是如下图:⼤锅中的⽔与⼩锅中的⽔都可以达到100℃,但⼤锅⾥的⽔能不断的吸收⽕的热量⽽持续沸腾,⽽⼩锅⾥的⽔与⼤锅⾥的⽔温度相同了,没有温度差,热量就不再传给⽔锅中的⽔,⼩锅中的⽔也就只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3.3汽化和液化3.4升华和凝华+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雪花形式落回地面
7. 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①处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汽化 , 同时伴随 着 吸 (选填“吸”或“放”)热;②处水蒸气有的 凝华 形成小冰晶,有 的 液化 形成小水滴,形成千姿百态的云,同时伴随着 放 (选填“吸”或 “放”)热;③处温度较高时冰晶会 熔化 变成水滴,与空中下落的水滴一起 形成雨。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
7. 如图,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液态二氧化碳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灭火后不留痕迹。主要用在图书馆、博物馆、精密仪器、档案材料等存放有贵重且
易燃物品的场所。关于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 液态二氧化碳是在常温下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的
B. 液态二氧化碳喷出后迅速汽化放热,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
A. 先熔化后汽化 C. 先液化后汽化
第10题图
B. 先汽化后液化 D. 先液化后凝固
11. 如图所示的是槽罐车侧翻,致使5 吨液态氧泄漏的场景。当消防队员赶到现场 时,发现泄漏点周围雪花飘飘。氧气是通过 压缩体积 的方式使其液化储存
到液氧罐内的。消防队员用湿棉布捂在泄漏口,借助水的 凝固 (填物态变 化名称)止住泄漏。
10. 如图,把盛有水的纸锅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锅仍不会燃烧,这是因为 (C) A. 水能灭火 B. 火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C. 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 D. 纸不吸收热量,所以纸锅不会燃烧
11. 在“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A、B两组同学采用完全相同 的实验装置分别同时开始加热水,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并同时开始记录加热 时间和水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物理汽化和液化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物理汽化和液化知识点】
汽化:
1.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的最终状态是气态,汽化过程中物质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2.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体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3. 常见汽化现象有:太阳出来了,雾散了,地面上的水变干,酒精蒸发等
液化方法: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当气体的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时候,所有的气体都可以液化,其中温度降到足够低是指气体的温度下降至沸点或沸点以下。
小同的气体液化的温度不同。
利用这种性质可以分离物质。
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使大多数的气体液化,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煤气以及气体打火机用的燃气,就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们液化的,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不能使它们液化,必须同时降低温度才行。
液化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冬天手感到冷时,可向手哈气,是因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放热;被锅内喷出的水蒸气烫伤比开水还厉害,是因为水蒸气液化过程要放热。
浴室通常用管道把高温水蒸气送入浴池,使池中的水温升高是利用液化放热来完成的。
感谢您的阅读!。
物理汽化和液化笔记

物理汽化和液化笔记
汽化(Vaporization):汽化是指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吸收热量,分子组成变得无序,分子间的引力较弱。
常见的汽化过程有沸腾和蒸发。
1.沸腾(Boiling):沸腾是在液体中加热,在液体内部产生大
量气泡的过程。
当液体的温度达到饱和温度时,液体表面的压强趋于外界压强,液体内部能量足够以使分子跳脱液体束缚,形成气泡。
沸腾时,液体中的温度基本保持不变,称为沸点。
2.蒸发(Evaporation):蒸发是液体表面的分子因温度而脱离
液面,从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
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表面,其速率受温度、表面积、湿度等因素影响。
蒸发时液体温度发生降低,因为蒸发需要吸收外界的热量。
液化(Condensation):液化是指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气体在一定温度下释放热量,分子组成变得有序,分子间的引力增强。
常见的液化过程有冷凝和凝结。
1.冷凝(Condensation):冷凝是气体在温度下降时释放热量,
逐渐从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
冷凝通常发生在气体受冷时,分子迅速减速并聚集在一起,形成液态。
2.凝结(Solidification):凝结是气体直接从气态转变为固态的
过程,常见的例子是水蒸气直接转变为冰,不经过液态阶段。
总结:汽化是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液体吸热变气体;而液化
是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气体释热变液体。
汽化和液化过程是根据物质的温度和压强来进行的,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
这两个过程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如煮水时的沸腾和冷凝器中的冷凝过程等。
(备课笔记)第二节:汽化和液化

课题:汽化和液化(2015年9月14日下午第一课)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三、教学过程:*巩固复习:*新课教学: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作汽化汽化的方式:①②2、学生探究活动:观察蒸发现象A、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观察酒精的变化,涂酒精的部位有何感觉?B、将温度计插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测量酒精的温度,再将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怎样变化。
思考:②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酒精蒸发要吸热)②生活中有哪些经验能支持你的结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得出结论)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作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时会吸热3、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及其应用?引入情境:一碗水放在室外,是冬天容易少,还是夏天容易少?(学生讨论得出结论)(1)液体的温度,液体的温度越高,其蒸发就越快引入情境:下雨后,小水塘里的水不容易干,你经常看到保洁员采取怎样的措施使小水塘中的水更快干了呢?(学生讨论得出结论)(2)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表面积越大,其蒸发就越快引入情境:夏天,游泳上岸后,是有风时身体容易干,还是没有风时身体容易干呢?(学生讨论得出结论)(3)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越快,其蒸发就越快请学生例举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来佐证大家讨论得出的观点(例如:A、用电吹风吹头发 B、晒衣服 C、教师补充坎儿井)4、学生探究活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探究目的:探究水沸腾时的规律实验观察对象:A、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温度变化情况;B、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气泡变化情况;C、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声音响度变化情况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秒表、水、火柴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向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温水,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水中(温度、气泡数量、温度)所发生的变化;(2)在水温升高到900C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数量上的变化情况、气泡上升时大小的变化情况),直到水沸腾并持续2min后停止读数,将所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3)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5)实验结论:水沸腾前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1000C)停止加热,水不能沸腾引导学生总结*沸腾的条件A、吸热 B、温度达到沸点*沸腾的概念:沸腾时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沸点,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0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审定2012 八年级物理义务教育教科书
第三章物态变化
§3.3 汽化和液化
一、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1、两种方式:
①蒸发: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⑴液体的温度
⑵液体的表面积
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降温作用。
②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保持不变的温度。
液体沸腾条件:
⑴达到沸点
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应用:高压锅)
二、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两种方法:
⑴降低温度
⑵压缩体积(如:液化石油气、火箭燃料、医用氧气瓶)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放热
【液化现象】:烧开水冒出“白汽”、冷饮杯外壁的水、打开冰棒纸冒“白气”、冬天室外说话口中呼出“白气”、自来水管“出汗”、从寒冷室外进入室内眼镜片起雾、冬天的雾、秋天的露等。
克拉玛依准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