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杨贵妃五题

合集下载

[唐玄宗与杨贵妃]唐玄宗

[唐玄宗与杨贵妃]唐玄宗

[唐玄宗与杨贵妃]唐玄宗(1) [唐玄宗]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作为一代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备受人们关注,其中他的妃子杨玉环也深受人们热议。

那么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到底是怎样的人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712年至756年在位。

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

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

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2) [唐玄宗]怎样评价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导语:历代帝皇,后宫佳丽三千,很难说有真正的爱情。

但唐明皇和杨贵妃却给我们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生死离别的爱情故事。

一个本很有作为的明君,却看上了自己的儿媳妇,并占为己有。

从此帝王沉迷于女人香,不仅荒废了朝政,还引起了安史之乱。

虽没有断送一个朝代,但直接导致了唐朝的衰落。

所以人们都咒骂杨玉环,是第二个苏妲姬,祸国殃民,从此“红颜祸水”也成了帝王逃避责任的最好借口。

但当我真正面对《长生殿》时,被震惊了,也让我有了很深的思考。

不管我的观念是否成熟,我还是压抑不住要倾诉的欲望。

“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

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

笑人问儿女怅缘怪,无情耳。

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

看臣忠子幸.总由情至.先圣不曾侧郑卫,吾济取义翻宫傲。

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

”“情”确实是《长生殿》与众不同的地方,白居易和白朴笔下的李杨爱情故事带有浓厚的理想色彩,并以同情的态度赞颂了他们的爱情悲剧,但洪升却以歌颂生死不渝的爱情作为基本主题。

这就使人看过更多的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去看待杨贵妃,看待扬李之间的感情,看待安史之乱。

杨、李之间的爱情是真挚的。

尤其是杨玉环.可谓达到痴情的地步。

作者“歌颂了他们美丽而崇高的灵魂,歌颂了他们爱情的胜利”。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整理版]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整理版]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唐玄宗与杨贵妃传奇性的爱情故事,在我国几乎是家喻户晓。

中国历史文人墨客以此为题材写了不少成名之作,白居易的《长恨歌》便是一例。

确实,唐玄宗“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与杨贵妃相互依恋、执著专注的恩爱之情,在中国历史帝后之间是绝无仅有的。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死了以后,玄宗整天郁郁寡欢,十分颓丧。

后宫数千人中,又没有一个中意的。

最为贴心的高力士深知主上的心意,遂到外宫寻觅,在寿王府见王妃杨玉环花容月貌,盖世无双,立即禀报玄宗。

开元二十八年十月,玄宗派人把杨玉环接到临潼温泉宫。

一见果然姿质丰艳,而且能歌善舞,聪颖过人,尤善逢迎。

玄宗愁怀顿开。

他已不顾什么老公公娶儿媳妇了,礼义廉耻已不复存在,先将杨玉环度为女道士,赐号“太真”,收入后宫受用。

其时唐玄宗56岁,杨玉环刚22岁。

唐玄宗娶寿王妃杨玉环,在今人看来无疑是父夺子媳的丑闻。

然而一位君临天下的帝王想占有自己所爱的一切,本是易如反掌的事。

只是由于帝王也要标榜“仁义道德”,多少得避些嫌疑。

所以一直过了5年,在天宝四年(745年)的8月,才册封杨太真为贵妃。

从此,玄宗把后宫其他妃嫔统统丢在一边,天天守着杨贵妃,形影不离,百官宴会,朝廷大典,无不把贵妃带在身边。

为了讨好杨贵妃,玄宗专为贵妃制造锦绣的工匠,竟达七百人,还在骊山的华清池专为她开辟了温泉浴场。

贵妃生于四川,爱吃荔枝,为取悦贵妃,每年夏天玄宗不惜兴师动众派人从千里之外的四川涪州以驿马昼夜不停地传递,运到长安时色味不变。

总之,自从得了杨贵妃,玄宗心中之爱,皆被贵妃占尽,正如《长恨歌》所云:“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如春。

”玄宗对贵妃之所以如此痴迷,贵妃的倾城姿色固然是一原因。

但更主要的,恐怕还有志趣上的情投意合。

玄宗是迷恋音乐的才子,他精通音律,造诣极高。

而贵妃不但能歌善舞,而且对音乐的理解也有特殊的天赋。

这显然是她成为唐玄宗晚年知音的重要因素。

白居易《长恨歌》爱情主题考论

白居易《长恨歌》爱情主题考论

白居易《长恨歌》爱情主题考论内容提要: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有爱情说、隐事说、讽谕说、婉讽主题说、感伤说、双重及多重主题说、无主题说与泛主题说等多种,本文在学术史回顾的基础上,探究产生诸说的原因,且立足于白居易的自述、编集过程与时人的看法,对《长恨歌》进行深入解读与进一步考证,以证定《长恨歌》主题是表现唐玄宗与杨贵妃真挚的爱情,并着重对“婉讽主题说”进行商榷。

关键词:《长恨歌》唐玄宗杨贵妃风情爱情主题《长恨歌》是中唐诗人白居易名垂千古的杰作,但却令学术界长期以来为之争论不休,其焦点在于主题思想方面,曾引发过较大规模的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综其要者有“爱情说”、“隐事说”、“讽谕说”、“感伤说”、“双重及多重主题说”、“无主题说”与“泛主题说”等多种。

近年来,张中宇先生在《文学评论》[1](P. 148-151)、《北京大学学报》[2](P. 90-97)等学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论及《长恨歌》的主题,最近又出版了《白居易〈长恨歌〉研究》一书(中华书局2005年),进一步提出了“婉讽主题说”。

本文试图在进一步解读与考证《长恨歌》的基础上,对各家观点进行扼要地检讨,并重点针对张中宇先生的“婉讽说”进行商榷,然后对“爱情主题说”提供一些新的证据与看法,希望有助于促进《长恨歌》主题的进一步研究。

一、《长恨歌》主题的学术史回顾对《长恨歌》主题的解读从古至今绵延不断,并引发不少争议。

最早涉及此事的还应该是白居易本人。

其《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诗云:“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3]就点明了该诗的主旨与男女风情有关,这成为后世“爱情主题说”的源头。

与白居易同时的陈鸿在《长恨歌传》中云:“乐天因为《长恨歌》,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

”[4](P. 4201)也就是说白居易是要借助李、杨故事,惩戒导致祸乱的“尤物”,阻断祸乱的根源,以此作为将来的鉴戒。

应该说这是讽喻说的最早源头,也成为当代学者“讽喻主题说”的一大论据之一。

唐玄宗与杨贵妃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唐玄宗与杨贵妃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唐⽞宗与杨贵妃荡⽓回肠的爱情故事 唐⽞宗(685~762年),即李隆基,⼀称唐明皇。

延和元年受禅即位。

初期先后任⽤姚崇、宋璟为相,整顿武周后期以来的弊政,社会经济继续有所发展,被称为“开元之治”。

后期任⽤李林甫、杨国忠等执政,官吏贪黩,政治腐败。

天宝⼗四载爆发了安史之乱。

次年,逃往四川,太⼦享(肃宗)即位灵武,他被尊为太上皇。

⾄德⼆年末回长安,后抑郁⽽死。

唐⽞宗李隆基是个⾮常有作为的皇帝,他开创了唐朝灿烂⽂化的顶峰——开元盛世,同时也是⼀个风流成性的皇帝,直接导致了强盛的⼤唐王朝⾛上了下坡路。

说起唐⽞宗我们⾸先就会想起他与杨贵妃的⼀段⽣死恋情,但所知道的也只此⽽已。

其实在《杨太真外传》、《开元天宝遗事》等⼀些野史笔记资料中有许多在正史中不曾记载的内容,这些难以置信的故事到底是⽂⼈杜撰,还是历实有其事?已经难以考证,但是这些记载⽐正史的叙述更加⽣动有趣则是肯定⽆疑的。

花朵本来是极为平凡的植物,但是在开元天宝年间浪漫的宫廷情爱⽣活中往往赋予了花朵不同的意义。

开元末年,御苑新种有数千叶桃花。

⼀次⽞宗亲⾃折下⼀枝插在杨贵妃的发冠上,说:“此个花可以使爱妃更显得娇美。

”因此桃花⼜被宫⾥称为“助娇花”。

⽞宗宠爱杨贵妃,很久都不视朝政,安禄⼭进献了⼀种“助情花”,⼤⼩像粳⽶⼀样,但颜⾊是红的。

每当⽞宗和贵妃睡在⼀起的时候,嘴⾥含⼀粒可以催动情欲,周旋⼀夜⽽筋⼒不倦。

⽞宗私下说:“这是汉代的慎恤胶啊。

”慎恤胶是迄今所知的中国最古⽼的春药,但对药的成分今⼈已不得⽽知了。

以前汉成帝刘骜就是连服七颗“慎恤胶”后,与赵合德疯狂做爱⼀夜,最后泄精不⽌⽽死。

可见助情花其实是有助于发情的⼀类春药。

历代的春药除了汉代的慎恤胶,还有魏晋的“五⽯散”、“回龙汤”,唐代的“助情花”,宋明时期的“红铅丸”、“颤声娇”、“腽朒脐”以及清代的“阿肌苏丸”。

这些都是见之于史的春药。

还有“醒酒花”,传说⽞宗与杨贵妃幸游华清宫,因为喝了⼀夜的酒还没有完全清醒,便扶着杨贵妃,看正在盛开的⽊芍药。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情爱故事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情爱故事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情爱故事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情爱故事导语:杨玉环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杨玉环和唐玄宗的情爱故事。

某年的五月五日唐玄宗在兴庆池避暑,与杨贵妃白昼睡在水殿中。

宫嫔都凭栏倚槛,争着看雌雄二只鸳鸯在水中游戏。

唐玄宗正拥抱贵妃在绡帐内睡觉,他睁开睡眼对众宫嫔说:“你们爱水中的鸳鸯,怎么比得上我被底的鸳鸳。

”秋天的八月,太液池上有数千叶白莲花盛开,唐玄宗与贵戚在一边饮宴观赏。

左右都叹羡不已。

唐玄宗指着杨贵妃对左右说:“怎么比得上我的解语花?”到了冬至日下大雪,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

中午纷纷扬扬的大雪停了,因天气寒冷所结的冰溜都形成条状。

杨贵妃命侍儿敲下两条冰溜看着玩。

唐玄宗晚朝视政回来问贵妃说:“你玩的是什么东西?”妃子笑而答曰:“所玩的是冰筷子。

”唐玄宗对左右侍从说:“妃子天性聪慧,这个比喻得好。

”杨贵妃能够得到唐玄宗的宠爱绝不仅仅是容貌长得美丽,关键是有效地揣摩了唐玄宗的心理,而这也是后宫许多姿色艳丽的女子做不到的地方。

一天唐玄宗与亲王下棋,并令贺怀智独奏琵琶,杨贵妃站在棋局前观看。

唐玄宗眼看就要输棋了,杨贵妃将怀里的猫扔在棋盘上,扰乱了棋局以乱其输赢,唐玄宗因此十分高兴。

华清宫中除了供奉专门的温泉用以供唐玄宗和杨贵妃沐浴以外,还有温泉十六处供其它嫔妃沐浴。

唐玄宗与杨贵妃沐浴的那个浴池铺着文瑶密石,池中央有玉莲温泉涌出来。

杨贵妃用锦绣缝成鸳鸯浮在水中。

唐玄宗与杨贵妃驾着小舟戏玩于其间。

宫中沐浴完毕以后退水顺金沟流出宫外,其中漂浮的珠缨宝络流出街渠,守候在那里的贫民每天都有所收获。

玄宗在八月十五日夜与杨贵妃临大液池,凭栏望月而不尽意,玄宗敕令左右说:“在池的西岸另筑一座百尺高台,朕与妃子来年再来望月。

”后来经过安禄山反叛,这座百尺高台也不再建造了,只剩下基址而已。

唐玄宗爱好音乐,杨贵妃恰恰对音律十分在行。

对此曾有这样两个玄乎的故事。

其一是唐玄宗曾梦见十位仙子驾着云从天上下来,她们手中各执乐器悬空而奏。

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故事

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故事

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故事本文是关于杨玉环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有许多的故事,比如定情册封、华清池赐浴、贵妃醉酒等等,这些都是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

第一场定情册封唐玄宗李隆基,文治武功,精通音律。

在位二十余载,呕心沥血,且喜塞外风清万里,民间粟贱三钱,太平世界,胜于贞观之年。

便将年号开元改为天宝,每日笙歌宴乐,快慰平生。

在宫廷宴乐中,他发现跳霓裳羽衣舞的杨玉环非但有倾国倾城之貌,而且艺术禀赋极高,便将她纳为贵妃。

第二场安杨交恶杨玉环的义兄杨国忠也受到重用,逐步进爵至左相之位,他善于理财,可是也贪腐收人贿赂。

野心家安禄山在右相李林甫去世后企图取而代之,遭到杨国忠的阻拦,二人交恶,互相攻奸。

第三场华清池赐浴李隆基从此不早朝,与杨玉环日日游宴。

春暖花开,他们到骊山踏青。

唐明皇在华清池赐浴,以此地特有的温泉水,洗尽杨玉环的民间凝脂,使之具有贵族气息。

第四场安禄山认干娘杨玉环与李隆基常在宫中探究音律,鸾凤和鸣。

他俩到李隆基创办的梨园,也就是演艺班子里去演习。

梨园里长满梨树,梨花盛开。

梨园弟子为皇帝和贵妃表演各种舞蹈和参军戏、角抵戏。

说笑话的丑角演员常有讽谏之言。

唐明皇杨贵妃不在乎礼仪。

原来杨玉环出身教坊,也有梨园生涯,她为自己遇到唐明皇这样的知音深感幸运,也为唐明皇开创梨园、发展艺术的业绩所折服。

她带头下拜,众梨园弟子随之下拜,在梨树之下,拜认李隆基为梨园祖师爷。

安禄山学过舞蹈,他趁唐明皇和杨贵妃玩得高兴时赶到梨园,表演了拿手的胡旋舞,赢得皇帝和娘娘的青睐和赞叹。

安禄山抓住贵妃口中的一个赞词,不失时机地认杨玉环为干娘;在唐明皇的促成下,杨玉环被动地认了这个义子。

第五场贵妃醉酒唐明皇有三宫六院,偶尔也去别的妃子处。

此日杨玉环与唐明皇约好在百花亭饮宴,谁知唐明皇中途驾转西宫梅妃处,杨玉环只得一人在百花亭独饮,酩酊大醉,趁醉发泄苦闷和不满。

他在太监的启发下,割下一缕青丝,托高力士捎给唐明皇,以表心迹。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情爱故事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情爱故事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情爱故事本文是关于杨玉环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杨玉环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杨玉环和唐玄宗的情爱故事。

某年的五月五日唐玄宗在兴庆池避暑,与杨贵妃白昼睡在水殿中。

宫嫔都凭栏倚槛,争着看雌雄二只鸳鸯在水中游戏。

唐玄宗正拥抱贵妃在绡帐内睡觉,他睁开睡眼对众宫嫔说:“你们爱水中的鸳鸯,怎么比得上我被底的鸳鸳。

”秋天的八月,太液池上有数千叶白莲花盛开,唐玄宗与贵戚在一边饮宴观赏。

左右都叹羡不已。

唐玄宗指着杨贵妃对左右说:“怎么比得上我的解语花?”到了冬至日下大雪,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

中午纷纷扬扬的大雪停了,因天气寒冷所结的冰溜都形成条状。

杨贵妃命侍儿敲下两条冰溜看着玩。

唐玄宗晚朝视政回来问贵妃说:“你玩的是什么东西?”妃子笑而答曰:“所玩的是冰筷子。

”唐玄宗对左右侍从说:“妃子天性聪慧,这个比喻得好。

”杨贵妃能够得到唐玄宗的宠爱绝不仅仅是容貌长得美丽,关键是有效地揣摩了唐玄宗的心理,而这也是后宫许多姿色艳丽的女子做不到的地方。

一天唐玄宗与亲王下棋,并令贺怀智独奏琵琶,杨贵妃站在棋局前观看。

唐玄宗眼看就要输棋了,杨贵妃将怀里的猫扔在棋盘上,扰乱了棋局以乱其输赢,唐玄宗因此十分高兴。

华清宫中除了供奉专门的温泉用以供唐玄宗和杨贵妃沐浴以外,还有温泉十六处供其它嫔妃沐浴。

唐玄宗与杨贵妃沐浴的那个浴池铺着文瑶密石,池中央有玉莲温泉涌出来。

杨贵妃用锦绣缝成鸳鸯浮在水中。

唐玄宗与杨贵妃驾着小舟戏玩于其间。

宫中沐浴完毕以后退水顺金沟流出宫外,其中漂浮的珠缨宝络流出街渠,守候在那里的贫民每天都有所收获。

玄宗在八月十五日夜与杨贵妃临大液池,凭栏望月而不尽意,玄宗敕令左右说:“在池的西岸另筑一座百尺高台,朕与妃子来年再来望月。

”后来经过安禄山反叛,这座百尺高台也不再建造了,只剩下基址而已。

唐玄宗爱好音乐,杨贵妃恰恰对音律十分在行。

马嵬之变

马嵬之变

《马嵬之变》--观沧海,歌大风,能文能武;赏名花,对妃子,亦醉亦仙。

说起唐玄宗李隆基,在中国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那么唐玄宗到底是什么形象呢?用四个字概括,就是“风流天子”。

事业风流,情趣风流,爱情风流。

最近我读了蒙曼说唐之唐玄宗,在这里我就分享一下我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结局的看法。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驿站特别知名,那就是马嵬驿。

它出名不知因为驿站本身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因为它和一场著名的悲剧联系在一起。

公元756年,唐玄宗在逃难的过程中,被迫在这里杀死了杨贵妃,史称马嵬之变。

天宝十五载六月九日,潼关失守了。

无奈的唐玄宗只好选择出逃来躲避灾难。

他们走到兴平县的马嵬驿。

就在这个时候,就在这座驿站里头,军队出问题了。

这些禁军将士们开始抱怨起来了,当时禁军的首领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这陈玄礼可是老臣了,他就嗅到一丝危险的气氛了,什么样的危险空气?就是政变。

可是怎么样疏导一下将士们的这种不满情绪呢?这时候陈玄礼就想到杨国忠了,杨国忠招乱当时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了,天下人说起杨国忠都是咬牙切齿,恨不得杀了他。

陈玄礼本人也是这样想的,既然如此,何不就让将士们把他杀掉泄愤呢?这样既疏导了这种不满情绪,又能为国除害,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这个时候他寻求了太子的帮助,太子不反对除掉杨国忠。

有了太子这个态度,那陈玄礼马上心里就有底了,这个时候他就把一帮禁军的将领给召集到一起了,跟他们讲,如今天下分崩离析,陛下颠沛流离,我等吃苦受罪,这不都是杨国忠这奸相造成的吗?“若不诛之以谢天下,何以塞四海之怨愤”。

于是他们除掉了杨国忠,把他大卸八块,以泄心头之恨。

这个时候士兵还是巍然不动。

高力士一问,士兵说了,“贼本尚在”高力士讲,贵妃诚然无罪,可是将士们既然已经杀了杨国忠了,杨贵妃如果还在您身边的话,他们怎么能安心?将士们要是不能安心,您又怎么能安全?就这样呢,万般无奈之下,唐玄宗就让高力士把杨贵妃领到了驿站之内的一个佛堂里头,高力士就把杨贵妃勒死在了佛堂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