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具清洗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容器清洗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容器清洗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容器清洗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容器清洗作业,保障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容器清洗作业的人员。

第三条容器清洗作业,是指对容器内部进行清洗,包括清理、冲洗、消毒等操作。

第四条容器清洗作业应遵循安全、科学、高效的原则,严格执行本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确保作业人员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条容器清洗作业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禁止擅自更改操作程序。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监督和检查容器清洗作业,发现违规行为有权制止和报告。

第七条对于违反本规程的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章安全设施第八条容器清洗作业场所应设置防护设施,包括防护网、护栏、警示标志等,保障人员周围安全。

第九条容器清洗作业场所应有适当的通风设备和排水设施,保障作业环境安全。

第十条作业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第三章操作程序第十一条容器清洗作业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通风处理:在进行容器清洗作业前,必须对作业现场进行通风处理,确保排除有害气体。

(二)安全检查:在进行容器清洗作业前,应对作业设备、工具和个人防护装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完好无损。

(三)准备工作:在进行容器清洗作业前,应准备好所需的清洗剂和设备,并进行检查和确认。

(四)操作规程: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容器清洗作业,妥善处理容器内部的杂质和污物。

(五)清洗结束:容器清洗作业结束后,对设备和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保持清洁。

(六)台账记录:容器清洗作业结束后,应做好作业记录和报告,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第十二条对于特殊容器的清洗作业,应制定专门的操作规程,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

第十三条作业人员对于操作规程中未能涉及的问题,应及时向上级汇报,禁止擅自处理。

第十四条作业人员在进行容器清洗作业时,应保持思想集中和注意力集中,严禁打闹和嬉戏。

第十五条严禁饮酒、吸烟和携带易燃物品进入容器清洗作业场所。

容器清洗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容器清洗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容器清洗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 准备工作a. 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的安全培训,并具备相应的作业能力。

b. 确定清洗作业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c. 检查清洗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

d. 检查清洗液的质量,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并没有过期。

e. 确定清洗作业的安全区域,并进行标记和隔离。

2. 个人防护a.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耐酸碱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b. 在进行清洗作业之前,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以减少身体受伤的风险。

c. 确保操作人员的身体状态良好,没有疲劳和酒精影响。

3. 清洗设备和工具的操作a. 在使用清洗设备和工具之前,先进行检查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b. 使用适当的工具来操作清洗设备,避免使用过大或过小的力量。

c. 清洗设备和工具应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使用,不得违规操作。

d.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设备和工具的维护,确保其性能和安全性。

4. 清洗液的使用a. 使用正确的清洗液,根据清洗对象的特性和要求进行选择。

b. 根据清洗液的使用说明,正确配备和稀释清洗液。

c. 在使用清洗液之前,先进行试验,在小范围内进行测试,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d. 避免将清洗液接触到皮肤、眼睛和口鼻等部位,如有意外接触,立即用清水进行冲洗。

5. 清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a. 在清洗作业过程中,严禁将手部和身体部位伸入容器内部进行清洁。

b. 避免一次性添加过多的清洗液,以免造成溅射和浪费。

c. 清洗作业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并进行必要的搅拌或冲洗操作。

d. 在清洗过程中,注意周围的环境和人员,避免造成伤害和污染。

6. 清洗结束后的处理a. 在清洗作业结束后,及时清理工作区域,将废弃物和污染物进行分类和处理。

b. 对清洗设备和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安全和卫生。

c. 对个人防护装备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其可再次使用。

d. 做好清洗记录和统计工作,以便后续的追溯和管理。

本规程适用于容器清洗作业,旨在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和作业环境的卫生。

容器清洗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容器清洗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容器清洗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一、容器清洗作业前的安全准备工作1.检查容器品种、尺寸和状态。

2.根据容器的大小、重量、形状进行选择相应的清洗设备、工具和劳动力,并对设备进行检测、保养。

3.制订好安全任务书,指明任务步骤、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让操作人员心中有数。

4.组织全体参与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交底,告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点和技能要求。

5.必须戴好安全帽、面罩、口罩、耳塞、手套、防护服等安全防护设备。

6.排除周围人员,设置一扇可进可出的安全通道,控制作业现场人数,要坚持以人员安全为重点。

7.排除火源、电源和金属物及危险化学品杂物等,确保作业区域安全干净。

8.调试各项设备、工具等,以确保正常运转及安全。

9.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体格检查,纪录体温、血压、心率等三项指标,只有身体健康者方可从事作业。

二、容器清洗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1、恰当选用清洗设备。

根据作业对象的大小、材质及作业情况等,选择适当的清洗设备,如冲头、双向压缩机、离心式洗涤机等。

2、合理操作设备灵活使用。

操作设备前必须先了解设备手册,快速掌握设备的启动、急停、停止和保养等要领,灵活使用,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故障。

3、认真阅读并遵照任务书执行作业任务。

在实际作业前,必须仔细阅读任务书。

作业时必须在任务书所规定的条件下,完成所规定的作业任务,并特别注意安全措施。

4、对清洗液进行鉴定。

应按照要求、在保护装置中鉴定清洗液,并保持设备、管道系统良好的密封性能。

5、严格遵照安全规章制度,防止误操作。

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照国家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防止因违章操作而引起事故。

6、加强交流协调,共同努力。

在作业现场要进行密切的、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保证每个人能够理解共同遵守安全作业规程和安全措施。

7、经常检查和保养清洗设备。

在作业结束后要仔细清洗保养清洗设备,确保设备状况健康,工作普遍稳定,或者及时发现修理,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8、严格要求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要求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并建立监控机制,管理人员认真检测,保证安全作业。

容器清洗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容器清洗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容器清洗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一、作业前准备1. 检查清洗设备的安全状态,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并正确接地。

2. 确认清洗容器为空,并检查容器内是否有残留物或化学品。

二、防护措施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口罩、防护手套、防滑鞋等。

2. 室内清洗时,保持通风良好,避免化学物质的浓度过高。

三、操作规程1. 按照清洗流程,将容器放置在适当的位置。

2. 使用适当的清洗剂,根据容器的材质和污染程度进行选择。

3. 使用合适的工具,如刷子、布进行清洗。

4. 清洗时注意力均分散,避免用力过猛导致容器破损。

5. 清洗过程中,定期更换清洗剂,避免污染物再次附着在容器表面。

6. 完成清洗后,用清水冲洗容器,确保清洗剂和杂质完全清除。

四、设备维护1. 清洗设备的维护由专业人员负责,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定期检查清洗设备的安全性能,如电气设备的接地是否良好,清洗液的配制和储存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 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时,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五、事故应急处理1. 在清洗容器过程中,如发生溅落或溢漏,应立即停止清洗,并使用清洁剂清理,并通知相关人员。

2. 如发现清洗过程中有异常气味或呛人的气体,应立即停止清洗,并迅速撤离现场,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六、操作注意事项1. 清洗容器时要注意避免振动、碰撞、摔落等,防止容器破损。

2. 使用清洗剂时要注意防止溅入眼睛、口腔等部位,如不慎溅入,请用清水冲洗。

3. 使用清洗工具时要注意力的均分散,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伤害。

4. 清洗液和废液要分类储存,并妥善处理,避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总结:容器清洗作业是一项安全性较高的工作,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通过遵守上述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控制和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的安全。

同时,定期维护清洗设备,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也是确保容器清洗作业安全的重要措施。

容器清洗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容器清洗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容器清洗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容器清洗作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化学品的使用和操作,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容器清洗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以供参考:一、操作前的准备:1. 对清洗容器的种类和特性进行了解,包括容器的材质、容量和清洗要求等。

2. 配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清洗剂、刷子、清洗机等。

3. 检查并确保所有工具和设备的正常状态,如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4. 穿戴适当的工作服和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等。

5. 在清洗现场设置清洗容器的标志和警示牌,以提醒他人注意安全。

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1. 在清洗容器前,必须先检查容器内是否有化学品残留物,如果有应先将其倒出。

2. 操作人员应将清洗剂稀释或配制好,按照规定的比例加入清洗容器中。

3. 在清洗过程中,注意保持容器的稳定,避免容器倾倒或滑动。

4. 使用刷子等工具进行清洗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对容器造成损伤。

5. 在清洗过程中,如遇到容器内残留物较难清洗掉的情况,不要使用强力的清洗剂或硬物品刮擦,以免容器被损坏。

6. 清洗时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清洗剂溅入眼睛或皮肤上,如不慎溅入,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7. 在清洗容器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周围环境是否有异味或异常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排除隐患。

8. 清洗完毕后,清洗液和残留物要及时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9. 清洗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将污染物带回家中,影响身体健康。

三、应急处理措施:1. 如在清洗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如溅洒、溅出等,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保护好自己和其他人的安全。

2. 在清洗过程中,如果触发了有毒气体、有害物质泄漏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封堵漏点,并迅速撤离危险区域,通知应急救援部门处理。

四、清洗后的整理工作:1. 清洗完毕后,要对工作现场进行清理,保持整洁,避免污染环境。

2. 检查并确保所有工具设备被妥善放置,存放在指定的位置。

生产工器具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生产工器具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页码:文件编号:生效日期: 再版日期:第1页/共2页SOP-SM-01007-1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ubject题目:生产工器具清洁、消毒操作规程Issued by颁发部门:质量部Written by起草人:Date日期:Dept. Head Approval 部门主管审核:Date日期:QA Director Approval QA 主管审核:Date日期:Approved by批准:Date日期:Dispense分发:生产部、质量部1.目的建立设备部件、容器的清洁规程,防止工器具污染,确保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区设备部件和容器的清洁、消毒。

3.责任者车间操作工负责实施,工艺员/现场QA负责检查监督。

4.内容4.1.容器具是指车间内用于存放物料的容器和其他辅助工具。

4.2.洁净区内的容器具使用后,使用者应在清洗间将容器认真清洗干净。

一般生产区使用的容器则在一般生产区的水池中洗涤。

4.3.清洗方法4.3.1.一般生产区的容器4.3.1.1.用饮用水冲洗,对难于清洗的部位可用毛巾或尼龙刷等擦洗,有难洗污垢的要用“白猫”洗涤剂擦洗干净,再用清水冲洗,直到内外壁表面干净,不粘有物料并擦干为止。

4.3.1.2.用饮用水将容器内外表面冲洗干净,倒置沥干。

4.3.1.3.已清洁过容器按定置管理放在挂有“已清洁”状态标志的指定位置,有盖的容器应加盖,无盖的容器应倒置摆放。

页码:文件编号:生效日期: 再版日期:第2页/共2页SOP-SM-01007-1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ubject题目:生产工器具清洁、消毒操作规程Issued by颁发部门:质量部4.3.2.洁净区使用的容器4.3.2.1.生产结束将容器具拿至容器具清洁室,进行清洗。

4.3.2.2.先用饮用水冲除污物。

4.3.2.3.再用浅色丝光毛巾沾取适量“白猫”洗涤剂进行擦洗。

检验用玻璃容器具清洗前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检验用玻璃容器具清洗前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规范检验用玻璃容器具清洗前处理流程,保障保洁人员的工作安全,保证器具清洗工作的质量。

二、使用范围适用于分析实验室及制剂实验室所有检验用玻璃容器具的清洗前处理工作,如烧杯、锥形瓶、量筒、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及进样小瓶等。

三、责任者分析实验员及制剂实验员遵照执行。

四、缩写与定义无五、健康、安全和环境1. 处理应戴好防护手套。

2. 前处理过程中的废液按“实验室及废弃物处理程序”(SMP-AD-014)处理。

六、程序1. 前处理对象:实验完毕后玻璃容器具。

2. 前处理标准:在交给保洁人员清洗之前,保证实验完毕后的玻璃容器具,无有机溶剂、原料药、化学试剂等残留。

3. 前处理地点:实验室清洗池。

4. 前处理清洗剂:饮用水、纯化水、95%乙醇等有机溶剂。

5. 前处理流程5.1 检验用洗玻璃容器具的清洗前处理5.1.1 实验完毕后,按照“实验室及废弃物处理程序”(SMP-AD-014),先自行处理剩余物质,之后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前处理5.1.2 实验人员将黏贴在玻璃容器具的标签撕掉,残余的胶和记号笔所做的标记用95%乙醇擦干净;5.1.3 残留物为水溶性的玻璃容器具,将实验废物倾倒后,用饮用水冲洗干净杂物,分类放置在实验室清洗池边5.1.4 残留物为难溶性的玻璃器具,将实验废物清倒后,先用恰当的有机溶剂浸泡或洗涤之后;再用95%乙醇过渡,或者直接用95%乙醇浸泡或洗涤,废液倾倒于指定的废液桶中,最后用饮用水冲洗干净残留的95%乙醇,分类放置在实验室清洗池边。

5.1.5 有脂肪性污物的玻璃器具,用95%乙醇,洗洁精水或热的5%碳酸氢钠水浸泡或洗涤,废液倾倒与指定的废液桶中,再用饮用水冲洗残留的洗涤液。

6. 存放:处理完毕后置实验室清洗台,分类放置在待清洁仪器存放区,做好标记。

7. 前处理效果评价若有残留有机溶剂、原料药、化学试剂的情况,按5.1前处理流程重复进行。

8. 检验用玻璃容器具清洗前处理流程图8.1 为使人员培训管理程序简单明了,制定“检验用玻璃容器具清洗前处理流程图”(SOP)。

SOP C02洁净区容器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SOP C02洁净区容器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药包材生产质量管理文件
目的:建立洁净区容器具的清洁规程,防止容器具污染。

范围:洁净生产区使用的容器具。

责任者:操作工。

程序:
1.本规程所指容器为塑料或不锈钢的贮料桶、贮物筐等直接接触物料、产品的容器具。

2.洁净区容器的清洁分为三类:即一般清洁、清洗、消毒。

2.1一般清洁:
容器盛有物料或物品时,每工作日应进行一般清洁,即在原位置用干净抹布清洁外表,擦去粉尘。

2.2清洗:
2.2.1贮料桶、贮物筐等器具在物料移出后(使用后)应立即送至器具清洗间。

用饮用水冲洗至无肉眼可见的异物,用清洁的抹布擦干或倒置于容器架晾干。

2.2.2贮料桶、贮物筐等器具应轮换清洗,清洁周期为每半月一次。

2.3消毒:
2.3.1贮料桶、贮物筐等直接接触塑料瓶的器具,必要时用75%乙醇荡洗或擦拭内壁,消毒在器具清洗间进行。

消毒后倒置于容器架晾干。

2.3.2如生产容器具受污染等情况应立即清洗消毒。

不得再等半个月集中清洗消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2用清洁球清洗容器具(量筒用毛刷刷洗)的外壁和内壁,洗刷之后用水洗掉,再用工艺用水清洗2遍。
5.1.3将容器具的水沥干后放到干燥箱内烘干,严格按照鼓风干燥箱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容量瓶、量筒等在烘干时温度控制在30℃,塑料器具烘干时温度1使用前清洗方法
1、目的
规范洁净区容器具的清洗标准操作规程,保证生产车间工艺卫生条件,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2、范围
适用于洁净区车间所用的容器具的清洗和存放。
3、职责
车间操作人员负责本程序的实施,部门主管监督与检查。
4、源文件

5、内容
5.1清洗(频率为每批使用前后)
5.1.1烧杯、量筒、称量杯、药匙等容器具使用之后及时放入清洗池中用工艺用水浸泡10~30分钟。
5.2.1.1将本产品的专用过滤器安装在蠕动泵上,然后用生产用工艺用水反复冲洗过滤器和软管内壁3~5分钟。
5.2.1.2将过滤器卸下,用工艺用水冲洗过滤器和软管外壁后即可使用。
5.2.2使用后清洗
5.2.2.1用工艺用水反向冲洗过滤器和软管内壁3~5分钟,然后再正向冲洗3~5分钟。
5.3消毒
如有高压灭菌要求的容器具,则烤干之后需用高压灭菌器灭菌处理,操作时严格按照高压灭菌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5.4存放
5.4.1容器具清洗、烘干、消毒之后再放在器具柜里存放,摆列整齐,做好状态标识。
5.4.2分装和过滤器所用的硅胶管每年至少更换一次,可根据硅胶管使用情况增加更换次数,并填写更换记录。
6、修改历史
6.1 2019年3月第一次修改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