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

合集下载

煤矿防治水措施综述

煤矿防治水措施综述

煤矿防治水技术措施煤矿水害是与瓦斯、煤尘、顶板、火灾等并列的五大灾害之一,其严重程度仅次于瓦斯列第二。

随着开采深度和开采条件不断变化,特别是兼并重组后,由于地质资料不清,煤矿受采空区、古空区、奥灰水威胁越来越严重,给矿井水害防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因此,煤矿水害已成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关键问题,所以,搞好水害防治是我矿的重点工作。

一、矿井水害类型造成矿井水害的水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老空水。

按照水源把矿井水害分成以下几种:(一)地表水水害:主要水源为大气降水、地表水体(江河、水库、沟渠等);(二)老空水水害:主要水源为古井、小窑废巷及采空区积水;(三)孔隙水水害:主要为第三系、第四系松散含水层孔隙水、流砂水和泥砂等。

(四)裂隙水水害:主要为砂岩、砾岩等裂隙含水层的水;(五)岩溶水水害:主要为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的太原群薄层灰岩岩溶水等;二、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现状煤矿水害与其形成的条件有直接对应关系。

矿井充水三个条件。

即“矿井充水三要素”包括充水水源、涌水通道和充水强度(涌水量)。

(一)水文地质探查技术1、水文地质试验技术水文地质试验技术的基本方法是以水文地质理论为基础,以水文地质钻探、抽(放)水试验、底板岩石力学试验为主要手段,探查含水层及其富水性、主要含水层水文地质边界条件、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等。

2、地球物理勘探技术(1)地震勘探:包括二维和三维地震勘探。

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查明落差大于5米的断层;查明区内幅度大于5米的褶曲和直径大于20米的陷落柱;探测采空区和岩浆浸入体。

(2)瞬变电磁探测技术:是地面探测含水层及其富水性、构造及其含水情况,老窑及其积水多少的主要手段。

(3)高密度高分辨率电阻率法探测技术:是地面及其地下洞体的首选方法。

(4)直流电法探测技术:属于全空间电流勘探,可在地面及井下使用。

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巷道底板富水性探测;底板隔水层厚度,原始导高探测;掘进头和侧帮超前探测,导水构造探测;潜在突水点、老窑积水区、陷落柱探测。

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

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

矿井应编制下列防治水图件,至少每半年对图纸内容进行修订完善: (一)矿井充水性图。 (二)矿井涌水量与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 (三)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 (四)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五)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
【解读】本条是关于矿井防治水必备五种图件和修订的规定。为了
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治水工作,防止误揭地质构造、误穿老空区导致事 故发生,本规定要求矿井必须编制矿井充水性图、矿井涌水量与各种 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 图和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有关图件的内容和要求参考本规定附录一。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矿井还应根据受水害威胁的情况, 编制专门图件,如带压开采评价图、注浆堵水平面及剖面图和水化学 分析图等。
价结论,对可能构成水害威胁的区域,采用物探、化探和钻探等综合
探测技术手段,查明或排除水害;“先探后掘”是指先综合探查,确 定巷道掘进没有水害威胁后再掘进施工;“先治后采”是指根据查明
的水害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排除水害隐患后,再安排采掘
工程,如井下巷道穿越导水断层时必须预先注浆加固方可掘进施工, 防止突水造成灾害。
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煤层变湿、挂红、挂汗、空气变 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片帮、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裂 隙渗水、钻孔喷水、煤壁溃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透水征兆时, 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撤出所有受水患威胁地点的人员,报告矿调度 室,并发出警报。在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得进行任何 采掘活动。
施。
煤矿应编制本单位防治水中长期规划(5~10年)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每3年核定一次。发生重大及以上突(透)水事故后, 矿井应在恢复生产前重新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矿井应每月至少开展1次水害隐患排查,其他 矿井应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

煤矿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5、煤矿企业每年雨季前必须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雨季受水危(wei)险的矿井,应当制定雨季防治水措施,建立雨季巡视制度并且组织抢救队伍,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当暴雨威胁矿井安全时,必须即将停产撤出井下全部人员,惟独在确认暴雨洪水隐患彻底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6、清理井下排水沟、储水仓,保障水沟畅通,水仓达到应有容量。
(1)采煤工作面向前推进,采空区顶板自然垮落,自下而上形成为了垮落带、导水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垮落带与裂隙带遇到强含水层或者老空区、老窑、老巷道积水,水会沿裂隙带空隙流入井下,造成突水事故。若导水裂缝带高度到达地表,与地表的季节性河流、塌陷坑贯通,也会造成突水事故。
(2)采煤工作面遇到封孔质量不好的钻孔,穿透含水岩层的钻孔在采煤过程中采取的防X措施不力,也会造成透水事故。
(2)断层水普通通道较远,补给较充分,多属“活水〞。水无涩味而发甜,如果在岩巷中遇到断层水,水呈黄色,有时在岩缝中可见到淤泥。
(3)含水层水普通都具有很高的压力,水量充足。水中无涩臭味,水色发黄,有泥沙流出。
(4)如是石灰岩溶洞中的积水涌出,水呈黄鱼或者灰色,有时带有臭味。
(5)地表水一旦涌人地下,其水量很大,破坏力极强。水中混有大量的泥沙,有时还会夹带许多动植物或者其他杂物。在普通情况下,水中无其他异味。
(2)如是老空水涌出,使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时,现场职工应即将佩戴好隔离式自救器或者压缩氧自救器在未确定所在地点的空气成份能否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时,禁止任何人随意摘掉自救器的口具和鼻夹。
2、迅速汇报
突水事故发生后,现场与附近地点工作的人员,在脱离危险后,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观察和判断突水的地点,涌水的程度,现场被困人员的情况等,并即将向矿井调度室报告,同时,应尽可能利用通知其他可能受到威胁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与时通知撤离。

煤矿防治水基础工作(煤矿防治水细则)教案

煤矿防治水基础工作(煤矿防治水细则)教案

五、设计
14、带压开采安全措施由煤炭(煤矿)企业 总工程师审批。
注意:附录五明确要求,突水系数计算时 底板隔水层承受的实际水压水头值,MPa; 水压应当从含水层顶界面起算,水位值取 近3年含水层观测水位最高值。
五、设计
15、当承压含水层与开采煤层之间的隔水层能够承 受的水头值小于实际水头值时煤层底板存在高承压 岩溶含水层,且富水性强或者极强,采用井下探查、 注浆加固底板或者改造含水层时,应当符合下列要 求:
《细则》第106条。
四、工程
1、“2个水仓”:井下主要水仓必须有主仓 和副仓,涌水量大于1000 m3/h,有效容量 应能容纳所承担排水区域8小时正常涌水量, 大于1000 m3/h的,V=2(Q+3000)。 Q:矿井每小时的正常涌水量
2、采区水仓的有效容量应当能容纳4h的采 区正常涌水量,排水设备应当满足采区排 水的需要。
四、工程
4、防水闸门设置规定: (3) 有突水危险的采区(原规定是采掘
区域),应当在其附近设置防水闸门;不 具备设置防水闸门条件的,应当制定防突 水措施,由煤炭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 (细则97条,规定第67条:“煤矿”) (原规定在矿井有突水危险的采掘区域应当 在其附近设置防水闸门。不具备建筑防水闸 门的隔离条件的,可以不建筑防水闸门,但 应当制定严格的其他防治水措施,并经煤矿 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同意。)
墙必须留泄水孔,每月定期进行观测记录, 雨季加密观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细则 第100条(原《规定》报废巷道封闭时,在 报废的暗井和倾斜巷道下口的密闭水闸墙 应当留泄水孔,每月定期进行观测,雨季 加密观测。)
四、工程
6、在建矿井排水要求:新建矿井永久排水系统形 成前,各施工区应当设置临时排水系统,并按该 区预计的最大涌水量配备排水设备、设施,保证 有足够的排水能力(细则112条)。(在永久排水 系统形成前,各施工区应当设置临时排水系统, 并保证有足够的排水能力。规定64条)

防治水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防治水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防治水综合安全技术措施煤矿水害是矿井五大灾害之一,往往造成突水淹井或淹没整个工作面的恶性事故。

根据矿井水的来源可分为地下水害、地表水害和老窑积水水害。

防治水是防止矿井水害事故发生,减小矿井正常涌水,降低煤炭生产成本,在保证矿井建设和生产的安全前提下使国家的煤炭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回收。

为防止水害事故给矿井的正常安全生产造成影响,特制定矿井防治水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一、水文地质情况我公司矿区位于沁水盆地南缘低山丘陵区,水文地质单元属延河泉域中北部。

根据含水层岩性和地下水赋存特征,本区地下水类型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盐类裂隙水、碎屑夹碳酸岩类岩溶裂隙水、和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四种。

1、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矿区松散岩孔隙水含水岩组主要赋存于第四系上更新统地层,含水岩组一般厚为0-10米,富水性差,为透水而不含水层;碎屑岩类裂隙水、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富水性弱;碳酸盐岩岩溶水在本区埋深较深,据山西煤田地质勘探144队,1996年提交的本矿地质报告,区域水位标高为450-560米,高于本矿现开采3#煤层底板标高79-122米,3#煤为带压开采,但奥陶系灰岩顶界至3#煤层间距为120余米,可起一定的隔水作用,构成3#煤底板突水危险性小,但该含水层富水性强,具不均匀性,开采过程中,若遇断层,在断裂连通导水的情况下,不排除有突水的可能,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应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本区与煤层开采有关的地下水类型主要有二叠系、石炭系碎屑及碳酸盐类岩溶水。

1)主要含水层①石炭系、二叠系岩裂隙含水层含水层主要为山西组K7砂岩和下石盒子组底部的K8砂岩。

K7砂岩为山西组与太原组的分界标志层,岩性以中细、中粗粒砂岩为主,局部为粉砂岩,具有近似垂直于层面的裂隙带。

据邻区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0.04-0.3L/S・m,水位标高567.12米,为弱富水含水层。

K8砂岩是山西组与下石盒子组分界标志层,岩性以中细粒岩为主,局部地段为粗砂岩,裂隙较发育。

《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部分)

《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部分)

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章防治水(2010.11.4)第一节一般规定(3条)第二百五十一条煤矿企业、矿井必须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建立健全防治水制度,装备必要的防治水抢险救灾设备。

第二百五十二条煤矿企业、矿井应当编制本单位的防治水中长期规划(5-10年)和年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类型划分。

煤矿企业应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井上、下工程对照图和矿井充水性图上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

矿井应建立水文地质观测系统,加强水文地质动态观测、水害预测分析。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矿井每月开展1次水害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其他矿井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

第二百五十三条煤矿企业每年雨季前必须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雨季受水威胁的矿井,应当制定雨季防治水措施,建立雨季巡视制度并组织抢险队伍,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

当暴雨威胁矿井安全时,必须立即停产撤出井下全部人员,只有在确认暴雨洪水隐患彻底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第二节地面防治水(5条)第二百五十四条煤矿企业、矿井应当查清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河流水系的汇水、渗漏情况,疏水能力和有关水利工程等情况;了解当地水库、水电站大坝、江河大堤、河道、河道中障碍物等情况;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位资料,建立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统。

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

加强与周边相邻矿井信息沟通,发现矿井水害可能影响相邻矿井时,应立即向周边相邻矿井进行预警。

第二百五十五条矿井井口和工业场地内建筑物的基础标高必须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在山区还必须避开可能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地段。

矿井井口及工业场地内主要建筑物的基础标高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的,应当修筑堤坝、沟渠或者采取其他可靠防御洪水的措施。

不能采取可靠措施的,应当封闭填实该井口。

第二百五十六条当矿井井口附近或者开采塌陷波及区域的地表有水体时,必须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二O一二年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和上级部门及集团公司有关防治水规定、办法等,切实抓好矿井防治水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特根据我公司实际编制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一、建立健全防治水领导机构根据山西省煤炭运销集团大同有限公司“晋煤销地防字【2012】126号”文件,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成立炭窑峪煤业有限公司防治水领导组织机构。

组长:常务副组长:副组长:成员:安监科、生产技术科、地质与防治水科、调度室、机电科、一通三防科、财务科、供应科、企管科的成员。

防治水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质与防治水科。

办公室主任:电话:0352-*******技术员:探水队长:队员:探水队坚持“有掘必探、探掘分离"的原则作业,作业人按照有关规定经培训合格后,全部持证上岗.矿井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具体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我公司建立健全了以总工程师为首的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体系,具体负责防治水工作的技术措施、方案制定、技术指导等工作;完善了以生产副经理为首的地测防治水措施组织实施管理体系,主要负责防治水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加强了以安全副经理为首的地测防治水措施监管落实管理体系,具体负责防治水工作的落实、监督、管理和奖惩等工作;明确了以机电副经理为首的防排水工作管理体系,重点负责防治水防排水工作,包括机电设备的配备、管理、供电,以及系统检修工作。

防治水工作领导组及各科室职责:防治水领导组:督查我公司实施矿井防治水工作,督导制定防治水工作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协调各科室对我公司防治水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及奖罚。

地质与防治水科: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和上级部门及集团公司颁布的有关地测防治水技术政策,确定我公司地测防治水专业技术工作,搞好地测防治水专业质量标准化工作,并进行验收,监督我公司地测防治水工作落实情况.安监科:负责对我公司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和上级部门及集团公司有关防治水规定、办法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导;参与防治水工作,落实雨季“三防"专项检查、整治,并对检查所发现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负责按规定制定我公司应急救援预案,并把防治水工作作为一项主要内容编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生产技术科:参与地质与防治水科组织的关于防治水工作贯彻落实的监督检查;负责督查采掘计划与防治水计划的结合;督查采掘作业地点的防治水计划及规定的落实情况。

煤矿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

煤矿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

XX煤矿防治水管理制度总则一、本制度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制定。

二、本制度的宗旨是:认真贯彻《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进一步强化矿井防治水工作管理,落实防治水工作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有效地预防各类水害事故的发生。

三、建立以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为首的矿井防治水管理机构和专业人员。

1、矿井要成立防治水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并以文件的形式正式下发,明确分工,明确责任.2、成立防治水领导小组:由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地质测量部门具体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组织领导.3、设置防治水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质测量部门,由技术负责人任主任,地测部门、机电运输部门、生产部门负责人任副主任,计划部门、安全质量监察部门、综合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矿井防治水日常管理工作.第一节防治水工作责任制一、矿主要负责人是本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保证在人力、物力和资金等方面的投入。

二、技术负责人主管矿井防治水技术工作,负责组织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的编制;研究制定矿井防治水方案和各项防治水措施;月、季、年度水情分析;月度水害隐患排查;重大防治水工程的组织实施;季度防治水安全检查;重大水害隐患的确定和安全评价;按规定权限审批各类防治水设计、措施。

三、落实防治水业务部门责任制,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完成本部门所承担的防治水工作。

四、矿地质测量部门负责编制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负责编制矿井防治水方案设计和各项防治水措施;负责对矿井水情、水害分析预报;负责矿井月度水害隐患排查、重大防治水工程施工的监督检查;编制各类防治水设计、措施。

五、矿生产技术部门负责矿井开拓生产计划安排、工程方案论证和技术管理,接受防治水办公室的指令,督促施工单位认真按设计施工,对工程的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监督检查。

六、矿机电运输部门负责对矿井供电、排水系统的检查;认真编制防治水机电设备的需用、大修、电力负荷计划,做到现场备用设备充足,满足现场需求;定期组织水泵技术测定和雨季电器试验,组织好雨季前排水设备联合试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切实抓好矿井防治水工作。

确保安全生产,特根据我矿实际重新编制采煤工作面防治水措施及水害预警程序。

我矿各相关单位认真组织实施。

一、建立健全防治水领导机构
1、成立了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孙云锁XXX XXX XXX
成员:XXX XXX 王XXX
防治水专职副总工程师:XX
专设防治水办公司,刘福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职责划分
(1)防治水机构负责所属负责矿井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

健全和完善矿井水害防治各项技术的规定制度等。

审批水害防治工程设计措施及水害防治经费使用。

(2)应急抢险指挥部全权负责矿井应急抢险工作,完善应急救援方案,发布抢险救援命令。

根据抢险需要合理需要的人、才、物等资源。

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3)现场抢险组是按照救援方案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4)领导组各成员
矿长:是本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对矿井防治水工作全面负责。

各分管副矿长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防治水工作,对分管范围内职责负责。

三、矿井水害的类型及易发突水事故的地点的分析
1、矿井水害的类型
造成我矿井水害的主要水源有大气降水、地下水和老空水。

其中地下水按其储水空隙特征又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根据水源分类,矿井水害分为:(1)、地表水害、(2)、老窑水水害(3)、孔隙水水害、(4)、裂隙水水害等
2、矿井水害事故易发生的地点
我矿井下易发生突水事故的地点是矿井正常生产的采煤、掘进工作面。

在生产过程中与地表水、地下水或老空水沟通时,就会发生突水事故。

采煤工作面向前推进,采空区顶板自然垮落,自下而上形成了垮落带、导水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

垮落带及裂隙带遇到强含水层或老空区、老窑、老巷道积水,水会沿裂隙带空隙流入井下,造成突水事故。

若导水裂缝带高度到达地表,与地表的季节性河流、塌陷坑贯通,也会造成突水事故。

四、矿井发生突水事故的预兆
(1)煤层发潮、发暗。

(2)巷道壁或煤壁“挂汗。


(3)工作面温度降低,煤壁发凉。

(4)煤壁“挂红。


(5)发出水叫声。

(6)出现雾气。

(7)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

(8)顶板来压,淋水加大。

(9)出现压力水流(或称水线) 。

(10)打钻时发觉钻孔底松软或钻孔查水流出卜说明接近透水区。

每次突水前都会全部些现,有时可能发现一个或几个,极个别情况甚至不出现。

因此,必须密切注意,认真分析。

五、矿井水害防治的主要措施防治矿井水灾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应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地测防治水科编制中长期防治水害规划和年度防治水害计划,并组织实施。

同时有准确的井上下对照图、地形地质图。

要建立地表移动塌陷观测站,测出本矿的地表移动数据。

井下采掘工作面与地面河流、沟渠等的位置关系。

1.防治地表水害的措施
(1)留设防水煤柱。

矿井井田范围有季节性河流,对矿井有危害,有透水的可能,而且不可能排干,可留设防水煤柱。

(2)积水排干。

对于塌陷区存在积水,只要有突水可能就必须将
积水排干方能生产,且在生产过程中要定期查看地面积水。

2.防治井下水害的措施
井下水害包括老窑水、采空区积水、老巷道水、钻孔水、断层水、陷落柱水、石灰岩溶洞水等。

(1)、老窑水的防治
①现经调查周围矿井及小窑开采采空区积水情况已查明,并绘制了图
纸和相关的资料。

②根据查清已有老窑的图纸和资料。

认真分析判断.
③在探放水时,如有透水征兆,不能起钻,要尽快汇报处理险情。

④在探放水时要安装水泵和排水管路,清理好水仓,以保证万一探出水之后不会影响生产或导致事故发生。

2、矿井采空区积水和老巷道积水的防治地测科测量填图要及时准确,不能漏填,采煤工作面回采时,采空区积水和老巷道对生产有威胁,要打钻把水疏干。

掘进工作面需要掘透老巷道时,一定要先把老巷道水排干后,才能掘透老巷道。

六、突水事故的应急预防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
1、发现突水预兆时的应急措施当井下出现突水征兆时,必须停止作
业,撤出受水威胁地点的人
员,并立即报告调度室,发出警报。

2、水源的判断方法
(1)老窑水的特点是积水时间长,水量补给较差,一般属于“死水,”
鉴别时,有以下特征:1)用手指搓动,有滑润的感觉;②用鼻闻有腐臭味,
有时夹杂着臭鸡蛋气味;③用舌尝可感觉到水发腥,有臭味;
④仔细观察,会发现水的透明度较低,水中有腐朽物悬浮或沉淀
(2)断层水一般通道较远,补给较充分,多属“活水”。

水无涩味而发甜,如果在岩巷中遇到断层水,水呈黄色,有时在岩缝中可见到淤泥。

(3)含水层水一般都具有很高的压力,水量充足。

水中无涩臭味,水色发黄,有泥沙流出。

(4)如是石灰岩溶洞中的积水涌出,水呈黄鱼或灰色,有时带有臭味。

(5)地表水一旦涌入地下,其水量很大,破坏力极强。

水中混有大量的泥沙,有时还会夹带许多动植物或其他杂物。

在一般情况下,水中无其他异味。

3、发生突水事故时的应急措施
(1)自身安全防护
井下发生突水事故时,在现场及附近地点的工作人员应首先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①在突水迅猛、水流急速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应立即避开出水口和泄水流,躲避到硐室内、拐弯巷道或其他安全地点。

如果情况紧急时,可抓牢顶梁、立柱或其他固定物体,防止被涌水扛倒或冲走。

②如是老空水涌出,使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时,现场职工应立即佩戴好隔离式自救器或压缩氧自救器在未确定所在地点的空气成分能否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时,禁止任何人随意摘掉自救器的口具和鼻夹。

(2)迅速汇报突水事故发生后,现场及附近地点工作的人员,在脱离危险后,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观察和判断突水的地点,涌水的程度,现场被困人员的情况等,并立即向矿井调度室报告,同时,应尽可能利用电话通知其他可能受到威胁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及时通知撤离。

(3)积极妥善的组织现场抢救
①突永初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应在现场领导和老工人的
组织带领下,利用现有的人力和物力,迅速进行抢救工作。

如突水地点周围围岩坚硬、涌水量不大,可组织力量就地取材,加固工作面,尽快堵住出水点。

②在水源情况不明,涌水凶猛、顶帮松散的情况下,决不可强行封堵出水口,以免引起工作面大面积突水,造成人员伤亡,扩大灾情。

③对于受伤的矿工,应迅速抢救搬运到安全地点,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④必须注意井下发生突水事故后,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在不佩戴防护器具的情况下冒险进入灾区。

4、现场组织撤离
如因涌水来势凶猛、现场无法抢救或者将危及人员安全时,应迅速组织起来,沿着规定的避灾路线和安全通道撤退道巷道制高点或地面。

在行动中,应注意下列事项:
①撤离前:应设法将撤退的行动路线和目的地告知矿井领导人。

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迅速撤往突水地点以上的巷道,尽量避免进入突水点附近及下方的独头巷道。

③行进中,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其他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主流,并注意防止被水中滚动的矸石和木料撞伤。

④如因突水后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指路牌,迷失了行进的方向时,遇险人员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⑤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岔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援人员的注意。

⑥撤退巷道如果是竖井,人员需要从梯子间上下时,应保持好
秩序,不要慌乱和争抢。

行动中,手要抓牢,脚要蹬稳,切实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⑦撤退中,如因冒顶或积水造成巷道堵塞,可寻找其他安全通
道撤出。

在唯一的出口堵塞无法撤退时,应组织好灾区避灾,等待救援人员的营救,严禁盲目潜水等冒险行为。

5、避灾自救
(1)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难硐室或快速建造的临时避难硐室。

必要时,可设置挡墙或防护板,防止涌水、煤矸和有害气体的侵入。

(2)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设文字、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于救援人员及时发现,进行营救。

作业环境条件的变化,按照本矿和本作业区域制定的预警预防措施进行响应。

矿井水害发生前不能测出一个或几个物理量来预示即将出现突水事故,但《煤矿安
全规程》规定了必须要立即报告的几种情况,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汇报并进行处置。

其他未尽事宜严格行。

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等有关规定执
山西灵石红杏广进宝煤业有限公司
2015年5月1日
山西灵石红杏广进宝煤业有限公司采煤工作面防治水专项措施
2015 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