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技术实践课程设计--24进制计数器
二十四进制计数器实验报告

二十四进制计数器实验报告实验成员:88155010 李仲哲88155037 周梓成硬件:DE2-70驱动板实验要求:使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设计一个基本时序逻辑电路1位24进制计数器,并可控制加减。
并利用驱动板自带晶振。
实验步骤:首先创建新工程,编写Verilog HDL语言设计代码。
代码如下:module qwe(iclk,rst_n,flag,q,overflow);input iclk,flag; --------------------------------输入端口声明。
input rst_n;--------------------------------------输出端口声明。
output reg [4:0] q; ---------------------------- 分配输出信号灯q0,q1,q2,q3,q4。
integer i;output overflow;wire clk_1Hz;Divider50MHz (1'b1,iclk,i1hz); -----------------引用分频器代码Divider50MHz.v中的变量i1hz。
always @(posedge i1hz or negedge rst_n)beginif(~rst_n) q <= 5'h0;elsebeginif(flag) i = 1; ----------------------------------当变量为1时计数器加。
else i = -1; ---------------------------------反之计数器减。
if(5'h17 == q) q <= 5'h0;else q <= q + i;endendassign overflow = 5'h17 == q;其中flag为控制加减开关变量,我们为其分配开关SW0引脚为PIN_AA23。
数字电路实验报告——24进制计数器逻辑功能及其应用

24进制计数器逻辑功能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1. 熟悉中等规模集成电路计数器74LS160的逻辑功能,使用方法及应用。
2. 掌握构成计数器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器件:1.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板1片2. 74HC90同步加法二进制计数器2片3. 74HC00二输入四与非门1片4. 74HC04 非门1片三、实验原理:计数器是一个用以实现计数功能的时序部件,它不仅可用来计脉冲数,还常用作数字系统的定时、分频和执行数字运算以及其它特定的逻辑功能。
计数器种类很多。
按构成计数器中的各触发器是否使用一个时钟脉冲源来分,有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
根据计数制的不同,分为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和任意进制计数器。
根据计数的增减趋势,又分为加法、减法和可逆计数器。
还有可预置数和可编程序功能计数器等等。
目前,无论是TTL还是CMOS集成电路,都有品种较齐全的中规模集成计数器。
使用者只要借助于器件手册提供的功能表和工作波形图以及引出端的排列,就能正确地运用这些器件。
集成计数器74HC90是二-五-十进制计数器,其管脚排列如图。
四、实验内容实验电路图:用74HC00与非门和74HC04的非门串联,构成与门。
74HC00的引脚图和真值表如图:74HC04的引脚图与真值表如图:按实验电路图,参照各个芯片的引脚图和真值表,连接电路。
其中Q0到Q3分别连到数码管的对应的D0到D3,CP0端接到时钟脉冲,然后检查电路无误后,加电源,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个位数码管随时间显示0、1、2、3、4、5、6、7、8、9,十位数码管显示个位进位计数结果,按0、1、2变化,当数字增加到23后,数码管自动清零,又从零开始变化。
五、实验心得:本次实验,通过对计数器工作过程的探索,基本上了解了数码计数器的工作原理,以及74HC160的数字特点,让我更进一步掌握了如何做好数字电子数字实验,也让我认识到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和实践能力的差距,以及对理论结合实践的科学方法有了更深刻理解。
24进制计数器设计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设计题目:24进制数字电子钟时计器、译码显示电路系别: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起止日期:2009/06/01————2009/06/18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摘要24进制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
此次设计与制作24进制电子数字钟时计数、译码、显示电路需要了解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了解集成电路的引脚安排;了解各种时计数、译码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了解数字钟的原理.本次设计是基于24进制电子数字钟的原理,实现具有24进制清零功能的电子钟,它主要由脉冲、10进制加法器74LS160、译码器74LS48、共阴极LED数码管等四个模块构成。
脉冲本利用555设计一个多谐振荡器,但由于制板受单面板限制,故撤销了555设计的多谐振荡器,而直接由实验室提供脉冲。
各功能模块在QuartusⅡ软件中先由VHDL语言描述出,然后将其打包成可调用的元件,再利用原理图输入法将各模块按功能连接起来就得到顶层文件的原理图。
这时,再进行时序仿真、引脚锁定和嵌入逻辑分析仪之后,就编译下载至硬件中,选择正确的模式和各种设置后即可实现这次设计所要求的功能。
关键词:加法器;译码器;显示数码管目录设计要求 (1)前言 (1)1.方案论证与对比 (2)1.1方案一 (2)1。
2方案二 (2)1。
3两种方案的对比 (3)2、各功能模块设计 (3)2.1计数器电路 (3)2.2译码驱动电路 (5)2。
3共阴极七段数码管显示器 (6)3、调试与操作说明 (8)3.1电路仿真效果图 (8)3。
2P ROTEL电路印刷板原理图及印刷板制版电路图 (9)3.3实际电路系统的制作及测试 (10)3.4电路板的测试情况、参数分析与实际效果 (10)4、心得与体会 (11)5、元器件及仪器设备明细 (12)6、参考文献 (13)7、致谢 (14)24进制电子数字钟时计数、译码器、显示电路设计要求时间以24秒为一个周期,具有自动清零功能。
24进制计数器设计报告

..1. 设计任务1.1设计目的1. 了解计数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进一步掌握计数器的设计方法和计数器相互级联的方法。
3. 进一步掌握各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4. 进一步掌握数字系统的制作和布线方法。
5. 熟悉集成电路的引脚安排。
1.2 设计指标1. 以24为一个周期,且具有自动清零功能。
2. 能显示当前计数状态。
1.3 设计要求1. 画出总体设计框图,以说明计数器由哪些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组成,标出各个模块之间互相联系,时钟信号传输路径、方向。
并以文字对原理作辅助说明。
2. 设计各个功能模块的电路图,加上原理说明。
3. 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利用multisim 仿真软件验证、调试各个功能模块的电路,在接线验证时设计、选择合适的输入信号和输出方式,在确定电路充分正确性同时,输入信号和输出方式要便于电路的测试和故障排除。
4. 在验证各个功能模块基础上,对整个电路的元器件和布线进行合理布局。
5.打印PCB 板,腐蚀,钻孔,插元器件,焊接再就对整个计数器电路进行调试。
2.设计思路与总体框图.计数器由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三部分电路组成,再由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来产生方波,充当计数脉冲来作为计数器的时钟信号,计数结果通过译码器显示。
图1所示为计数器的一般结构框图。
2CRCR CR▲图 1 计数器结构框图3.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3.1 555多谐荡电路555多谐振荡电路由NE555P 芯片、电阻和电容组成。
由NE555P 的3脚输 出方波。
▲图 2 555电路计数脉冲(由555电路产生)异步清零计数器个位位数码示像译码驱动CP CP强制清零3.2 计数器电路集成计数芯片一般都设置有清零输入端和置数输入端,而且无论是清零还是置数都有同步和异步之分。
有的集成计数器采用同步方式,即当CP触发沿到来时才能完成清零或置数任务;有的集成计数器则采用异步方式,即通过触发器的异步输入端来直接实现清零或置数,与CP信号无关。
EDA 24进制计数器的设计

《EDA技术》课程实验报告学生姓名:黄红玉所在班级:电信100227指导教师:高金定老师记分及评价:一、实验名称实验1:24进制计数器的设计二、任务及要求【基本部分】5分1、在QuartusII平台上,采用原理图输入设计方法,调用两片74160十进制计数器,采用反馈置数法,完成一个24进制同步计数器的设计,并进行时序仿真。
2、要求具备使能功能和异步清零功能。
3、设计完成后生成一个元件,以供更高层次的设计调用。
4、实验箱上选择恰当的模式进行验证,目标芯片为ACEX1K系列EP1K30TC144-3。
三、实验程序(原理图)四、仿真及结果分析在QuartusII平台上,采用原理图输入设计方法,调用两片74160十进制计数器,采用反馈置数法,设计一个24进制同步计数器的思路是,一片74160计数器作为个位计数,一片用来十位计数,要实现同步24进制,则个位接成0011,十位接成0010,再用一个四输入(一段接一个使能信号EN)的与非门接到两片74160计数器上的置数端LDN。
把原理图在QuartusII上画成后,进行编译,编译无误后,在新建一个波形文件,添加所有引脚,设置输入引脚的波形,最后在进行波形编译,无误后即可达到想要的24进制。
然后再根据EPF10K30E144芯片引脚对照,输入各个输入输出引脚的引脚号,再链接到试验箱检验,观察数码管的显示结果。
五、硬件验证1、选择模式:模式72、引脚锁定情况表:六、小结经过这次的实验工作,让我知道了许多的东西,也对QuartusII这个软件的一个初步认识及应用,也让我了解了许多在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这为我们在以后的工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设计一个24进制计数器

一.整体清零法实现24进制计数器
1.设计过程:
【该部分打印报告时可留出足够的空白处手写完成,也可以电子版的形式直接书写到此处】
2.所用器件:
【包括器件型号、功能及数量】
3.仿真实现过程:
【仿真电路图可以以附表的形式在实验报告后面单,此处描述仿真调试过程,即:在调试时遇到了哪些实际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二.整体置数法实现24进制计数器
1.设计过程:
2.所用器件:
3.仿真实现过程:
实验心得
附录1:整体清零法仿真电路图
附录2:整体置数法仿真电路图
附录2:方案二仿真电路图
附录3:方案三仿真电路图
附录4:方案四仿真电路图
提高要求:用数码管显示24个状态对应的十进制数【完成附带该部分功能的全部功能最高平时成绩10分】(如实验室不具备搭接实物条件,仿真完成并对原理清楚掌握,能够顺利回答老师验收时提问即可。)
5.在该实验报告中要有完整的设计过程、仿真电路图和实验调试过程。
6.总结本次实验的收获、体会以及建议,填入本实验报告的相应位置中。【收获、体会必须写!】
阶段性考核之三:【平时成绩10分】
时序逻辑部分设计型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设计一个24进制计数器
学生姓名
班 级
学 号
任课教师
实验成绩
完成时间
实验题目
设计一个24进制计数器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要求学生设计一个24进制计数器电路。其目的在于:
1.使学生深入理解分立元件构成的时序逻辑电路设计过程;
2.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具体
实验
要求
选用4位二进制集成计数器74LS161设计一个24进制计数器。
EDA技术24进制计数器

《EDA技术》课程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郑月庭
所在班级:电信1001班
指导教师:高金定老师
记分及评价:
一、实验名称
实验1:24进制计数器的设计
二、任务及要求
【基本部分】5分
1、在QuartusII平台上,采用原理图输入设计方法,调用两片74160十进制计数器,采
用反馈置数法,完成一个24进制同步计数器的设计,并进行时序仿真。
2、要求具备使能功能和异步清零功能。
3、设计完成后生成一个元件,以供更高层次的设计调用。
4、实验箱上选择恰当的模式进行验证,目标芯片为ACEX1K系列EP1K30TC144-3。
三、实验程序(原理图)
四、仿真及结果分析
五、硬件验证
1、选择模式:
模式7
2、引脚锁定情况表:
六、小结
初次接触EDA让自己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实验中让自己的思维更加的开阔,对这门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很感兴趣。
总之的收获了不少的知识。
eda的计数器课程设计

eda的计数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基本概念,掌握计数器的设计原理。
2. 学生能描述不同类型的计数器,并了解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别。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设计简单的计数器电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EDA工具进行计数器电路的绘制、仿真和调试。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计数器电路的设计与验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电子设计产生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计数器的设计原理和EDA工具的使用。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知识和EDA软件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探究欲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计数器原理与分类- 计数器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 不同类型计数器(同步、异步、Johnson等)的工作原理及应用2. EDA工具使用- 介绍EDA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计数器电路的绘制、仿真与调试方法3. 计数器设计实践- 设计简单的同步计数器电路- 设计简单的异步计数器电路- 设计简单的Johnson计数器电路4. 小组讨论与总结- 分析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各小组展示设计成果,分享经验和心得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计数器原理与分类学习,了解EDA工具的基本操作第2周:设计简单的同步计数器电路,进行仿真与调试第3周:设计简单的异步计数器电路,进行仿真与调试第4周:设计简单的Johnson计数器电路,进行仿真与调试第5周:小组讨论与总结,展示设计成果教材章节与内容:第1章 计数器原理与分类第2章 EDA工具使用第3章 计数器设计实践第4章 小组讨论与总结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计数器原理、分类及EDA工具的使用方法,为学生奠定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D A技术实践课程设计--24进制计数器-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东北石油大学EDA技术实践课程设计年 7月 25日EDA技术实践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 EDA技术实践课程设计题目 24进制计数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姓名学号主要内容:1.熟练掌握Quartus II软件的使用。
2.熟练掌握在QuartusII平台上用原理图或者VHDL语言进行电路设计的方法。
3.学会用例化语句对EDA电路设计中顶层电路进行描述。
基本要求:1.熟悉仿真开发软件Quartus II的使用;2.根据功能要求,用原理图或文本输入方式完成设计;3.用Quartus II做波形仿真调试;4.下载至EDA试验仪调试设计。
主要参考资料:[1]潘松,黄继业. 《EDA技术实用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卢杰,赖毅. 《VHDL与数字电路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张明. 《Verilog HDL实用教程》[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4]郑家龙,王小海,章安元.《集成电子技术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王金明,杨吉斌. 《数字系统设计与Verilog HDL》[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完成期限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年 7 月18日目录1设计 (1)2方案选择与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1)2.124进制计数器的基本原理 (1)2.2设计流程图 (1)2.3原理图 (1)374LS161元件说明 (2)3.1 简介 (2)3.274ls161管脚图与介绍 (2)3.374ls161功能表 (3)3.474ls161主要特点 (3)4设计过程 (4)4.1新文件的建立 (4)4.2宏功能模块的使用 (5)4.3普通元件的添加 (8)4.4 电路连接 (9)5功能仿真 (9)6出现的问题及调试方法 (11)7总结 (11)参考文献 (12)附录VHDL语言编写的该程序清单 (13)1 设计设计一个二十四进制计数器,计数状态从0~23,要求有译码显示。
2 方案选择与电路原理图的设计2.1 24进制计数器的基本原理用两个74ls161为主,其中一个为输出结果的低四位,另一个为输出结果的高4位,低四位从0000到1001(即十进制的九)然后置0000 并且高四位加1,如此到高四位为0010,第四位为0011,这时计数到23,进位信号输出1,同时8位输出同时置0;2.2 设计流程图图2.1 设计流程图2.3 原理图由采用两个74ls161和一个与非门构成的最基本的24进制计数器。
图2.2 24进制计数器原理图3 74LS161元件说明3.1 简介74LS161是常用的四位二进制可预置的同步加法计数器,它可以灵活地运用在各种数字电路,以及单片机系统种实现分频器等很多重要的功能3.274ls161管脚图与介绍管脚图介绍:时钟CP和四个数据输入端P0~P3清零/MR使能CEP,CET置数PE数据输出端Q0~Q3以及进位输出TC. (TC=Q0·Q1·Q2·Q3·CET)图3.1 74ls161管脚图图3.2 74ls161的逻辑符号3.374ls161功能表表3-1 74ls161功能表从74LS161功能表功能表中可以知道,当清零端CR=“0”,计数器输出Q3、Q2、Q1、Q0立即为全“0”,这个时候为异步复位功能。
当CR=“1”且LD=“0”时,在CP信号上升沿作用后,74LS161输出端Q3、Q2、Q1、Q0的状态分别与并行数据输入端D3,D2,D1,D0的状态一样,为同步置数功能。
而只有当CR=LD=EP=ET=“1”、CP脉冲上升沿作用后,计数器加1。
74LS161还有一个进位输出端CO,其逻辑关系是CO= Q0·Q1·Q2·Q3·CET。
合理应用计数器的清零功能和置数功能,一片74LS161可以组成16进制以下的任意进制分频器。
3.474ls161主要特点(1)异步清零功能当CR=0时,不管其他输人端的状态如何(包括时钟信号CP),4个触发器的输出全为零。
(2)同步并行预置数功能在CR=1的条件下,当LD=0且有时钟脉冲CP的上升沿作用时,D3,D 2,D1,D0输入端的数据将分别被Q3~Q0所接收。
由于置数操作必须有CP脉冲上升沿相配合,故称为同步置数。
(3)保持功能在CR=LD=1的条件下,当T*P=0时,不管有无CP脉冲作用,计数器都将保持原有状态不变(停止计数)。
(4)同步二进制计数功能当CR=LD=P=T=1时,74LS161处于计数状态,电路从0000状态开始,连续输入16个计数脉冲后,电路将从1111状态返回到0000状态,状态表见表2。
(5)进位输出C当计数控制端T=1,且触发器全为1时,进位输出为1,否则为0。
4设计过程4.1新文件的建立建立新项目工程,方法如右图点击:【File】菜单,选择下拉列表中的【New Project Wizard...】命令,打开建立新项目工程的向导对话框。
从File菜单中选择【New…】命令,或直接点击常用工具栏的第一个按钮,打开新建设计文件对话框,如下图。
选择【Block Diagram/Schematic File】,点击OK,即进入原理图编辑界面。
图图4.1 新建工程项目图4.2 新建设计文件4.2 宏功能模块的使用双击原理图编辑窗口,在弹出的元件选择窗口的“Libraries”栏中选择“arithmetic”中的lpm_counter元件,如下图所示,图4.3 新增宏模块对lpm_counter元件的各种参数进行选择,定制适合设计需要的模块,NEXT。
在“How wide should the ‘q’ output bus be?”此处输入“4”位;并选择“Up only”(为双边沿有效 ),NEXT。
图4.4参数界面1选择计数器的类型:Plain binary(二进制)Modulus(任意模值)”;在“Do you want any optional additional ports?”栏中可以为定制的lpm_counter选择增加一些输入输出端口,如“Clock Enable(时钟使能)”、“Carry-in(进位输入)”、“Count Enable(计数器使能)”和“Carry-out(进位输出)”。
图4.5参数界面2弹出定制lpm_counter元件对话框5。
可为计数器添加同步或者异步输入控制端口,如“Clear(清除)”、“Load(加载)”和“Set(设置)”。
如果不要添加这些端口,直接单击“Next>”按钮即可。
图4.6参数界面3另一种方法:直接双击原理图的任一空白处,会弹出一个元件对话框。
在Name 栏目中输入 74161 ,我们就得到一个四位二进制计数器。
图4.7 74ls161完成品4.3 普通元件的添加双击原理图的任一空白处,会弹出一个元件对话框。
在 Name 栏目中输入and2,我们就得到一个2输入的与门。
点击 OK 按钮,将其放到原理图的适当位置。
重复操作,放入另外两个2输入与门。
也可以通过右键菜单的 Copy 命令复制得到。
图4.8普通元件的添加双击原理图的空白处,打开元件对话框。
在 Name 栏目中输入 Input , 我们便得到一个输入引脚。
点击 OK 按钮,放入原理图。
同理,在 Name 栏目中输入output ,我们会得到一个输出引脚。
图4.9输入引脚的添加4.4 电路连接把所用的元件都放好之后,开始连接电路。
将鼠标指到元件的引脚上,鼠标会变成“十”字形状。
按下左键,拖动鼠标,就会有导线引出。
根据我们要实现的逻辑,连好各元件的引脚。
图4.10 完成品5功能仿真在【File】菜单下,点击【New】命令。
在随后弹出的对话框中,切换到【Other Files】页。
选中【Vector Waveform File】选项,点击 OK 按钮。
图5.1 打开仿真菜单在【Edit】菜单下,点击【Insert Node or B us…】命令,或在下图Name列表栏下方的空白处双击鼠标左键,打开编辑输入、输出引脚对话框。
在上图新打开的对话框中点击【Node Finder…】按钮,打开【Node Finder】对话框。
点击【List】按钮,列出电路所有的端子。
选中 in1信号,在 Edit 菜单下,选择【Value => Clock…】命令。
或直接点击左侧工具栏上按钮。
在随后弹出的对话框的Period栏目中设定参数,点击 OK 按钮。
随后重复设置。
图5.2 引脚设置对话框将软件的仿真模式修改为“功能仿真”模式.开始功能仿真,在【Processing】菜单下,选择【Start Simulation】启动仿真工具,或直接点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按钮。
仿真结束后,点击确认按钮。
观察仿真结果,对比输入与输出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符合电路的逻辑功能。
图5.3 24进制计数器波形图6出现的问题及调试方法作为第一次使用Quartus软件的我们来说,出现了诸多问题,现列出主要问题如下:第一个问题是发现采用原理图法输出结果并不是24进制的计数器输出的波形,经过检查是由于芯片引脚接反了,改正引脚揭发后输出结果完全正确。
输出波形为24进制波形图。
另外一个出现的问题是元件的虚接,原因自然是对QuartusII软件的了解不够充分,使用不熟练,有待加强。
7 总结本课程设计就24进制计数器进行原理图设计,使用QUARTUS II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具体内容包括:1、设计了24进制计数器系统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包括74LS161集成块的构造、各种与非门,与门器件之间的连接等等......;2、根据设计任务指标计算了各部分系统参数,并进行了相应元件选取,在我的设计过程中共使用了两块74LS161集成块与一些门电路构成;3、利用QUARTUS II软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计数器可以正常运行;4、电路没有特别新颖的地方,属于最简单的24进制计数器类型。
参考文献[1]潘松,黄继业. 《EDA技术实用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卢杰,赖毅. 《VHDL与数字电路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张明. 《Verilog HDL实用教程》[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4]郑家龙,王小海,章安元.《集成电子技术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王金明,杨吉斌. 《数字系统设计与Verilog HDL》[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附录 VHDL语言编写的该程序清单module ls161(Q,RCO,D,ET,EP,LOAD,CLR,CLK); output [3:0] Q;output RCO;input [3:0]D;input LOAD,ET,EP,CLR,CLK;reg [3:0]Q;wire EN;assign EN = ET&EP;always @(posedge CLK or negedge CLR)beginif(!CLR)Q = 4'b0000;else if(!LOAD)Q = D;else if(EN)beginif(Q==9)Q = 0;elseQ = Q+1;endendassign RCO = ((Q==4'b1001)&EN)1:0; endmodulemodule XS7D(DIN,DOUT);input [3:0]DIN;output [6:0]DOUT;reg [6:0] DOUT;always @(DIN)begincase(DIN)0:DOUT = 7'b1000000;1:DOUT = 7'b1111001;2:DOUT = 7'b0100100;3:DOUT = 7'b0110000;4:DOUT = 7'b0011001;5:DOUT = 7'b0010010;6:DOUT = 7'b0000010;7:DOUT = 7'b1111000;8:DOUT = 7'b0000000;9:DOUT = 7'b0010000;endcaseendendmodulemodule COUNT24(QL,QH,CLK,RRCO);output [6:0] QL,QH;output RRCO;input CLK;wire [3:0] Q1,Q2;wire RCOL,RCOH,RRCO,LOADL,LOADH,EN,LOAD;wire [3:0]D1,D2;wire VCC,GND;assign D1 = 4'b0000,D2 = 4'b0000,VCC = 1,GND = 0;ls161u1(.Q(Q1),.RCO(RCOL),.D(D1),.ET(VCC),.EP(VCC),.LOAD(LOAD),.CLR(VCC),.CLK(C LK));ls161u2(.Q(Q2),.RCO(RCOH),.D(D2),.ET(EN),.EP(EN),.LOAD(LOADH),.CLR(VCC),.CLK(CL K));XS7D u8(.DIN(Q1),.DOUT(QL));XS7D u9(.DIN(Q2),.DOUT(QH));nand u3(LOADL,Q1[3],Q1[0]);nand u4(LOADH,Q2[1],Q1[0],Q1[1]);not u5(EN,LOADL);and u6(LOAD,LOADL,LOADH);not u7(RRCO,LOADH);endmodule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成绩评价表指导教师: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