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学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人类的起源和发展__导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人类的起源和发展__导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师寄语:探索人类起源,开创世界未来。

教材分析: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许多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为此本章注意突出有关的基本观点,即人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森林古猿,并指出可以用古人类的化石和遗物作为证据进行研究。

另一方面,本节内容具有开放性,指出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目前仍有许多争议,这是正常的。

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故本节重难点是人类的起源、证据、进化的过程。

本节内容常以选择或简答的形式考察人类起源及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人类起源于古代的森林古猿,能说出人类起源的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资料分析及探究活动,找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证据,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我是从哪里来的?”“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请阅读课本1---5页回答以下问题:1、感受郭沫若老先生在《女神》中对地球的赞美,思考:人从生物圈中获取、、。

2、19世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仔细比较了与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与有着共同的祖先——。

3、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分布在、、等地区?它们的过着生活,吃的是。

4、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成为人类呢?二、合作探究(一)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请同学们观察教材第2页插图并结合课前查找的有关类人猿资料,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比较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及不同之处,完成下列问题:1、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2、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

3、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三方面不同。

现在,人类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数量日益减少,为什么?。

4、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证据是。

(二)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4—5页,各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分析总结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证据。

(每组选一人阐述本组观点,其他组成员补充。

《人类的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5篇可选)

《人类的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5篇可选)

《人类的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5篇可选)第一篇:《人类的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人类的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类的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类的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1一、课程资源分析人类的的起源和发展,自古以来就一是个被人们关注的问题,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通过电视节目或其他途径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可以从学生的记忆中挖掘课程资源,用于课堂教学。

神创论和进化论的观点,是可开发利用的有效课程资源。

两种观点的争论至今还在延续,有效开发利用学生知道的相关内容,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最佳途径。

一些关于类人猿的图片资料也是可开发和利用的良好的课程资源,学生对类人猿的形态、生活习性等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挖掘学生的猜想潜能,让学生通过对类人猿和人的比较总结猜想,类人猿是怎样进化成人的。

早期人类的化石做为一种重要证据,可以让学生分析早期人类的化石证明自己的分析与猜想。

二、教材分析本节是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开篇内容。

人的由来与人的发展情况,会使学生感受到人类历史的渊远与进步。

会设想今后人灯将怎样发展。

想到了人类的发展,就会想到与人类发展相关的生物圈中的各种问题:首先要了解人类自己,如人类自身的结构与生理功能,人类的健康问题等等;人类的发展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环境的质量与人类的发展密切相关。

所以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对把把学生引入对本单元的学习起着领航作用。

三、学情分析人类的的起源中,关于神创论学生通过电视节目或其他途径也多少知道一点。

只要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都能说出一些。

关于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学生也知道一些,为学生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看一看,这些类人猿的形态,会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

(2)概述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进化过程中人类在形态结构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异同点、人类在进化历程中各个阶段的不同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2)尝试区分事实和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观点。

(2)认同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认同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2.教学难点:采取对比的方法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总结人类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形态结构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关于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的资料,东非大裂谷地区的地形和气候变化的图片和文字资料,300万年前的古人类“露西”的化石被发现的录像,“露西”骨骼化石的图片,现代类人猿的骨骼和现代人的骨骼的图片,用泡沫塑料仿制成距今175万年前古人类使用的“石器”,人类发展过程中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变化图,不同时期的人类单幅图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一则引发广大民众好奇心的新闻:在山西吉县人祖山发现疑似的“女娲遗骨”。

根据14C同位素测定,该遗骨为6 200年前生活的古人,可能是传说中史前“三皇时代”的“娲皇”遗骨。

听到此新闻,你想到了什么?当然,女娲造人、上帝造人都是传说,那么人类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虽然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目前证据比较充分的还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19世纪时,达尔文第一次以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的观点,替代“神创论”对人类起源进行了解释。

达尔文提出人类的祖先与大猩猩、黑猩猩有亲缘关系。

虽然这一观点被当时的宗教势力群起而攻之,被污蔑为亵渎圣灵、有失人类尊严。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化论越来越被广泛接受。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下册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下册

课题: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编号:4-1-1)年级七班级______ 小组_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 学科:生物主编:授课人:_______ 课型:新学课课时: 1 【学习目标】1.说出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尝试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异同、人类在起源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人类的形态特征,描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学习重点、难点及学习方法】1.学习重点: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学习难点:采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总结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探究法。

【学习过程】【学习笔记】一、自主预习(阅读教材P2-6内容,完成知识梳理)1.19世纪的科学家提出“论”,认为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的祖先是一类股古猿,从而猛烈地冲击了当时流行于世的神创论。

2.四种现代类人猿有、、、;它们和人类的共同祖先都是。

3.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

4.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注意区分和十分必要。

我的疑惑:预习后,我还有以下问题和疑惑要与老师和同学在课堂上探究解决。

二、合作探究探究主题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学习“观察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四种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2.人类数量在不断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却日益减少,这是为什么?探究主题二:从猿到人的进化1.地壳剧烈运动和气候剧烈变化,会对生活在东非大裂谷地区的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2.资料及证据分析:(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来看,她的骨盆的髋骨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较粗壮,和现代人类较为相似。

想象一下她的运动方式会是怎样的?(2)“东非人”用教材“图4-3”中所示石器做什么?从石器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已经具有什么能力?3.观察、想象教材第6页图片: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究竟在哪些方面与人有根本区别?4.森林古猿是怎样进化成人类的?探究主题三:技能训练——区分事实和观点阅读教材P6 “技能训练”内容,区分短文中的“事实和观点”。

《人类的起源》学案

《人类的起源》学案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教师寄语:"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笑春日的来临,笑收获的喜悦,愿你一直笑到最后!教学目标:1、概述人类起源于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教学重点: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教学难点: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一、预习自学题:自学课文P26—30的内容,试着完成下面的问题,并尝试记忆,如遇困难,可在学习小组内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并最终构建本节内容的知识网络。

(一)人类起源于古猿:1、、、和都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被统称为。

人和都属于灵长类动物。

2、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利用等方法,首次提出“”的理论。

3、人类起源于古猿最直接的证据是。

例如在埃及发现的古猿头骨化石,被认为是人猿同祖的证据之一。

我国也发现了许多古猿化石。

从已发现的人类化石来看,距今年代越久远的,在形态上与相似;距今年代越近的,在形态上与相似。

这些都说明,人类和类人猿是由逐步进化来的。

(二)古猿到人类的演化1、人类学家认为,古猿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里,以生活为主。

随着气候逐渐变得,大片森林变成了,由于古猿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差异,从而产生了分化:大部分古猿了;有一些古猿从森林边缘退向深处,继续树栖生活,逐渐进化成现代的;另一些古猿从树上转移到地面,该营地面生活,最终进化成了。

2、人类学家将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二、师生探究:古猿进化成古人类的原因有哪些?三、达标检测1、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的原始祖先是()A、古猿B、黑猩猩C、猴D、大猩猩2、在灵长目动物中,与人类行为最为相似的是()A、长臂猿B、黑猩猩C、猩猩D、大猩猩3、科学家确定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人类化石,而不是类人猿,其重要依据是()A、语言的产生B、能够制造工具C、脑容量发达D、能够直立行走4、在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A、古猿从树栖生活转到地面上生活B、学会使用工具C、产生了语言D、四肢行走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5、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A、制造工具B、两足行走C、大脑发达D、使用语言8、不能作为“人类与类人猿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的证据的是()A、血型B、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C、DNAD、食性的相似9、“人猿同祖”的理论主要是依据下列哪种研究方法得出的()A、胚胎学研究工作B、比较解剖学的研究C、古生物学的研究D、遗传学的研究10.两足直立行走可使人类祖先()①身体重心下移②骨盆变长变窄③下肢骨增长④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1、人类与几种类人猿在生理生化特点上的比较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回答以下问题:月经周期(天)孕期(天)染色体(对数)血型(ABO血型系统)平均寿命(年)血清免疫实验记录长臂猿30 210 22 - A B AB 31 75%猩猩29-32 233 24 - A B AB 38 79%黑猩猩30-31 240 24 O A - - 14 97%大猩猩30-31 265 24 - A B AB 36 92%人类28-30 280 23 O A B AB 74 100% )表中数据表明,人类与类人猿在进化关系上有关系。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设计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设计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化来的。

(2)描述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2、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和讨论,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2)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2、教学难点(1)理解人猿同祖的观点。

(2)认识到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环境对人类进化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资料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人类进化的视频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二)新课讲授1、人类的起源(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吗?(2)展示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讲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3)通过图片和资料,介绍森林古猿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

2、从猿到人的进化(1)展示人类进化的证据,如化石、遗迹等。

(2)分析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进化过程中身体形态和结构的变化。

(3)讲解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用火、大脑发育等在人类进化中的重要作用。

3、人类进化的历程(1)介绍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2)分别展示每个阶段人类的特征和代表化石。

(3)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人类进化的趋势。

4、环境对人类进化的影响(1)分析环境变化对森林古猿生活方式的影响。

(2)探讨自然选择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

(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在进化过程中不断适应环境,从而逐渐发展成为现代人类。

(四)课堂练习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写一篇小短文。

2020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附答案)

2020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附答案)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学习目标】1. 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2. 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重点难点】重点: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难点: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其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新知探究】探究任务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自主探究:阅读教材2--3页相关内容及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9世纪时,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在仔细比较了_____和___________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______。

现代类人猿的种类有哪四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______。

3.现代类人猿今天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方式为______生活。

4.现代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哪些方面与人有区别?根本区别是什么?探究任务二:从猿到人的进化自主探究:阅读教材4—5页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古猿的进化历程:距今1200多万年,森林古猿在热带丛林过着以_______为主的生活。

1千万至2千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气候也发生剧烈变化,在__________的巨大变化的影响下,东非大裂谷附近原先的热带丛林,有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

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_______生活,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森林古猿一代一代地向______________的方向发展,________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

后来的古人类能够使用工具,如__________,捕猎和御敌能力都大大增强。

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_______,并且能够用_______,__________也越来越发达。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生物教案5篇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生物教案5篇

人类的起和开展生物教案5篇人类的起和开展生物教案5篇人类的起和开展生物教案1 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说出人类起于森林古猿;分析^p 比拟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2、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和开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3、根据课文中的观点澄清一些科学上的误解才能目的:1、可以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2、搜集信息并尝试判断整理信息3、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才能、分析^p 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情感和价值观目的:认同人类起与开展的辨证唯物的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开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开展的观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概述人类的起和开展难点:1、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的重要性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课前准备:老师:查阅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学说、证据;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象片;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设计:学习内容老师活动学生活动人类的起1、观察与考虑:四种现代类人猿2、看录象: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共同祖先—森林古猿3、推测森林古猿当时的生活状况引言、组织交流、评价并补充放录象投影展示: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象图小组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起的资料观看、分析^p看图、展开想象并描绘人类的进化1、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2、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3、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变化的几个方面先让在这方面有准备的同学讲;投影展示课本中的“资料分析^p ”展开讨论实物投影展示化石图片,指导观察展示人类起与开展的示意图;强调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语言产生及运用语言的重要作用。

有专长的同学讲;看资料分析^p 讨论,得出初步结论。

观察早期古人类化石图片,发现并提出问题,根据提示分析^p “露西”、“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

人类的起和开展生物教案2 教学目的①概述人类起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臂猿是猿类中最细小的一种,也是行动最快捷灵活的一种。我国有5种长臂猿,它们都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分布在亚洲的热带雨林。猩猩就是平常说的红毛猩猩,是亚洲唯一的大猿,现在仅存于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岛蒸汽缭绕的丛林里。
【课前测评】
列举你所知道的类人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人类与其他的哺乳动物没什么区别.
3.人和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
A.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B.人类是黑猩猩进化的一个分支
C.人类和黑猩猩有共同的祖先D.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
4.人类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之一()
A.人下肢增长B.直立行走
C.盆骨变短增宽D.脊椎由弓状变成“S”形
⑵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重点)
⑶根据课文中的观点,澄清一些科学上的误解。(难点)
大猩猩是灵长目猩猩科大猩猩属类人猿的总称。大猩猩是灵长目中最大的动物,它们生存于非洲(西部和东部)大陆赤道附近丛林中,食素。黑猩猩和人类的基因相似度达98.77%(最近有些研究为99.4%),所以亦有学者主张将黑猩猩属的动物并入人属。原产地在非洲西部及中部。
5.人类是自然界的一个年轻物种。根据现有证据表明:人类至少起源于()
A.5千年前B.5万年前
C.30万年前D.300万年前
6.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A.由于其它动物的入侵B.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C.为了扩大领地D.为了逃避敌害
知识超市
学习目标Biblioteka ⑴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本质区别。
洮南市第八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学案班级:姓名:组别:时间:
课题
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课型
自学验收
【跟踪训练】
1.下列动物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
A.鱼B.狗C.大猩猩D.鸽子
2.人类具有恒定的体温、胎生、哺乳等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说明()
A.人类起源于哺乳动物B.人类比哺乳动物高等
C.人类和哺乳动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自主探究】
1.现代类人猿和人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____.
请你观察教材p2类人猿图,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他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②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呢?
③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类相似,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类有根本区别呢?
⑵为了在地上捕猎到足够的食物,古人类开始_____________,从而大大提高了捕猎的效率。这一点,也使得人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
⑶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其原因是工具的使用推动了______________的发展。
5.技能训练:区分事实和观点(见教材p6页)
教师审阅
2.在_____________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
3.“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_____________,提高了工具的效能。
【合作探究】
4.下图是人类起源于发展示意图,据图回答:
⑴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森林古猿向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第一步最重要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