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髁间嵴骨折的诊断和治疗选择

合集下载

股骨髁间骨折诊疗常规指南骨科及治疗方案

股骨髁间骨折诊疗常规指南骨科及治疗方案

股骨髁间骨折诊疗常规指南骨科及治疗方案【概述】股骨髁间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其对膝关节的影响有二:一为骨折错位关节面不平滑,可招致创伤性关节炎;二为内外髁不均衡取膝内翻或外翻,是下肢轴线失去正常。

因此对其处理原则是,解剖复位,牢固内固定,早期活动,防止关节粘连僵硬。

【诊断标准】1.诊断依据(1)外伤史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皆可致股骨髁间骨折。

(2)伤部症状伤后膝关节不能活动,关节内积血。

(3)X线检查可显示髁部骨折移位情况。

2.分类诊断(1)单髁骨折股骨的內髁或外髁全髁骨折,另一半髁保持在原位,与胫骨的解剖关系不变。

单髁的后部可以为单独骨折,即髁的部分骨折成为一块游离骨块向上移位,常因膝部砸伤所致。

(2)髁间骨折为双髁骨折。

骨折线呈“Y”形或“T”行,亦可为粉碎型;其骨折机理多系沿骨折纵轴的直向暴力,向下压股骨髁部,遭受胫骨髁间嵴部的向上反力,如一个楔子致股骨内外髁骨折并向两侧分离。

【治疗方案】对于有移位的股骨髁间骨折要求是,早期采用手术解剖复位,清楚关节内积血及碎骨片,行坚强内固定,恢复完整的关节面及正常关节关系。

术后负压吸引,防止关节内积血,早期开始关节活动练习,防止粘连及僵硬。

治疗方法分以下几种。

1.对无移位骨折,可行牵引治疗或石膏固定治疗行牵引治疗者应该将患肢置于托马架上,在牵引中活动膝关节。

行石膏长腿固定治疗者,固定时间不可长于4周。

去石膏后练习活动膝关节。

2.单髁骨折的治疗內髁或外髁单髁移位骨折,选用膝前内侧或外侧切口。

选择2枚适当长度的松质骨螺丝钉,自髁的侧面关节外部分向另一髁拧紧固定。

对单髁后部骨折,切口远端应向后转,显露骨折块后,直视下复位,自后向前或相反以松质骨螺丝固定。

术后以石膏托固定膝关节与伸直2周,拆线后进行膝关节伸屈活动练习,直至骨折愈合前,患肢不能负重。

3.髁间Y形或T形骨折内固定的选择有几种:①以螺栓固定髁间,另以钢板固定髁上骨折;②将螺栓穿过钢板的下端螺孔固定髁间,钢板固定髁上;③用90°左右角状钢板,其髁部固定髁间,侧部干钉固定髁上,还可加用骨髁栓固定髁间骨折。

【技术】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

【技术】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

【技术】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可导致前交叉韧带从胫骨止点处撕脱,最终导致前交叉韧带损伤。

胫骨撕脱性骨折好发于8-13岁的儿童,单也可见于成年人,多由运动损伤(如骑车、滑冰等)或高能量车祸伤所致。

儿童好发此病的原因可能是胫骨髁间棘部位骨质强度低于原始前交叉韧带纤维的强度。

相关解剖胫骨髁间棘位于胫骨内外侧平台之间,包括内侧与外侧。

前交叉韧带附着于胫骨内侧髁间棘上,内侧半月板与外侧半月板前角之间。

在此部位还有横韧带通过,若髁间棘发生撕脱性骨折,则横韧带可能会卡压于撕脱骨块之间,影响复位。

分型Mayer和Mc Keevers首先在1959年对髁间棘撕脱性骨折进行分型,分型依据为骨折移位程度:•I型:骨折无移位;•II型:骨折块部分移位;•III型:骨折块完全移位,又可分为IIIA与IIIB两型。

IIIA:骨折块只累及ACL止点;IIIB:骨折块累及整个髁间棘;•IV型:骨折块完全移位,同时伴有旋转;影像学标准的膝关节正侧位片可发现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

CT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骨折情况。

MRI可用于评估半月板、软骨以及其他韧带损伤情况。

治疗根据骨折类型、有无软组织嵌顿以及伴随损伤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包括:•解剖复位骨折块、保证ACL纤维连续性完整,移除任何影响复位的组织如骨碎片、血凝块、横韧带或半月板组织;•坚强的内固定,允许早期锻炼•清除任何可影响膝关节活动的组织I型骨折:使用长腿石膏固定4-6周,固定后立即摄X片,了解骨折块有无移位。

此后每2周摄一次X片直至6周。

之后拆除石膏,开始膝关节功能锻炼,以免发生粘连;II型骨折:目前仍存在争议,大部分病例需要抽出关节积血后行进行闭合复位。

膝关节保持伸膝位可防止骨折块移位。

如果复位满意,可在伸膝位继续固定6周。

如果仍存在移位,需要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并行内固定术。

III型骨折:目前推荐的治疗方案是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

固定方式包括克氏针、螺钉、缝线、带线锚钉,以及最近新出现的缝线桥和张力带技术。

胫骨平台骨折诊疗技术要点

胫骨平台骨折诊疗技术要点

胫骨平台骨折诊疗技术要点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

膝关节遭受内/外翻暴力的撞击或坠落造成的压缩暴力等均可导致胫骨髁骨折。

由于胫骨平台骨折是典型的关节内骨折,其处理与预后将对膝关节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同时,胫骨平台骨折常常伴有关节软骨、膝关节韧带或半月板的损伤,遗漏诊断和处理不当都可能造成膝关节畸形、力线或稳定问题,导致关节功能的障碍。

因此,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与处理是膝关节创伤外科中的重要课题。

(一)分类及处理原则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方法很多。

最简单的分类方法是将平台骨折分为无移位骨折、压缩骨折及劈裂-压缩骨折,即Roberts分类。

更详细的分类方法被大多学者接受的是Hohl 分类法。

其将胫骨髁部骨折按照骨折部位和程度分为以下6种类型。

1.第1型——单纯外侧平台劈裂骨折典型的楔形非粉碎性骨片被劈裂,向外向下移位。

这种骨折常见于无骨质疏松的较年轻患者。

如果有移位,可用两枚横向的松质骨螺丝钉固定。

2.第Ⅱ型外侧平台劈裂、塌陷骨折平台外侧楔形劈裂骨折并伴有关节面塌陷,塌陷骨片进入关节线平面以下。

这类骨折常见于老年人,如塌陷大于8mm 或有不稳定时,大多数需要做切开复位,抬高塌陷的平台,在下方进行骨移植,骨折用松质骨螺丝钉固定,外侧皮质用支持接骨板固定。

3.第Ⅲ型——单纯中央塌陷骨折此型为单纯中央塌陷骨折,其关节面被冲击进入平台,外侧皮质骨仍保持完整,常见于遭受垂直暴力者。

如果塌陷严重或在应力下显示不稳,关节骨片应抬高,并做骨移植术,然后用外侧皮质支持接骨板做支撑。

4.第IV型——内侧平台骨折这类骨折可以是单纯楔形劈裂,也可为粉碎性或塌陷骨折。

胫骨棘通常也能受到影响,骨折有成角内翻倾向,须做切开复位并用内侧支持接骨板和松质骨螺丝钉固定。

5.第V型双髁骨折两侧胫骨平台劈裂,其特征是胫骨骺端和骨干仍保持连续性。

两髁部可用支持接骨板和松质骨螺丝钉固定。

6.第VI型——伴有干骺端和骨干分离的平台骨折胫骨髁部的第VI型骨折是指胫骨近端楔形或斜形骨折并伴有一侧或两侧胫骨髁部和关节面骨折,干骺部和骨干分离标志着这是一种不稳定型骨折,可采用牵引治疗。

胫骨髁间嵴骨折手术记录

胫骨髁间嵴骨折手术记录

胫骨髁间嵴骨折手术记录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手术类型:胫骨髁间嵴骨折手术患者姓名:xxx性别:男就诊医院:xxx医院就诊科室:骨科主刀医师:xxx病史回顾:该患者于xx月xx日因遭受意外摔跤导致右腿胫骨髁间嵴骨折入院。

治疗前,患者出现明显剧烈的疼痛,不能正常行走。

经过初步检查,胫骨髁间嵴部位骨折明显,需要进行手术干预。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患者进行了全面检查,包括X线片、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骨折的程度和确定手术方案。

手术步骤:1.麻醉:患者经全身麻醉后,左侧卧位放置手术区准备。

2.术中准备:对患者患肢进行消毒,铺设手术准备物备齐。

3.切口:开始手术后,主刀医师在胫骨髁间嵴部位进行清创,剥离软组织,暴露骨折处。

4.复位:使用专用工具,医师进行骨折复位,确保骨片恢复正常对位。

5.固定:针对骨折部位,医师选择适当的内固定方式进行稳定,如骨钉、骨板、螺钉等。

6.清创与止血:手术过程中,医师进行必要的清创与止血措施,保持手术区域干净与清爽。

7.伤口缝合:骨折稳定后,医师对切口进行缝合,确保伤口处于良好的愈合状态。

8.敷料:完成手术后,对伤口进行敷料,加压包扎,避免感染与出血。

9.术后观察:患者转入恢复室,进行术后监测,以确保伤口愈合良好。

10.术后指导: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医师会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解释手术内容,并提供术后康复指导,包括药物使用、饮食调理和活动限制等。

11.随访安排:安排患者术后随访,以追踪手术效果,做好术后康复。

手术记录分析:此次胫骨髁间嵴骨折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中耐受麻醉,术后恢复良好。

手术中,主刀医师精确操作,完成了骨折的复位和固定。

术后,患者经过规范的术后护理,并遵守医嘱,伤口愈合良好,没有并发症出现。

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恢复了正常行走能力。

术后随访:术后第1周:患者的伤口愈合良好,术后疼痛逐渐减轻,开始进行康复锻炼。

术后第4周:患者进行X线片复查,显示骨折正常愈合,患者可以进行轻度负重锻炼。

胫骨平台伴髁间嵴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胫骨平台伴髁间嵴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胫骨平台伴髁间嵴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周炎;刘世清;瞿新丛【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ibial plateau and intercondylar eminence fracture .Methods Between Jun.2007 and Jun.2011,42 cases of tibial plateau and intercondylar eminence fracture were treated by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 Meanwhile,steel wire fixation was used for fracture of tibial intercondylar eminence in 36 cases.According to the Schatzker classification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there were 8 cases of type Ⅲ,18 cases of type Ⅳ,10 cases of typeⅤ,6 cases of type Ⅵ.According to the Meyers McKeever classification of tibial intercondylar eminence fracture , there were 6 cases of type Ⅰ,17 cases of type Ⅱ,13 cases of type Ⅲ,6 cases of type Ⅳ.Results Primary heal-ing was achieved in all cases except 1 case of postoperative incision with fat liquefaction and infection , who was cured by debridement ,vacuum aspiration and suture in the secondary stage .All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26 months (mean 18 months).At the last follow-up,the extension of knee joint was 0°and the flexion of knee joint was 80 °-150 °(mean, 122 °).Lachman test and ADT test of knee joint stability indicated positive in 3 cases.Ac-cording to the Rasmussen scoring system ,there were 16 cases of excellent , 19 cases of good , 4 cases of fair and 3 cases of poor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83.3%.Traumatic osteoarthritis in knee joint occurred in 7 cases and nonunion of tibial intercondylar eminence fracture occurred in 3cases.Conclusion During the operative treat-ment of tibial plateau and intercondylar eminence fractu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fixationfor intercondylar eminence fracture , including non-displaced fracture of tibial intercondylar eminence , which allows early exercise af-ter operation and maintains the stability of knee joint .%目的:探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伴髁间嵴骨折的临床疗效。

关节镜下可吸收钉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

关节镜下可吸收钉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
20 0 8年
3 讨论
右江 民族 医学院学 报
第 6期
我科 采用的有 限切开 复位单 臂外 固定架 术对胫 腓骨 骨折 的治疗 , 尤其是 治疗 中下段骨折 , 凸显其优势。 3 1 有限切开复位应用外 固定架 的适应证 一般适 用于平 台 . 下 4m到踝关节上 4m 间各类 型骨折 , c c 尤其适用于伴有软组织 损伤的开放性骨折… 。我们 的体会 是 : ①稳 定型骨折 仅需有 限
摘 要 :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复位、 内固定治疗胫 骨髁间嵴 骨折 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关 节镜 下可 吸收钉 内固定 治 疗新鲜胫 骨髁 间嵴骨折 7 , yr—Mce eI 3 , 例 Mee s ke r 型 例 Ⅲ型 4 v I 例。结果 7 患者术后复查 x 线片示骨折 复位对位 例 对 线 良好, 随访 6 5个月 , ~1 骨折无再移位 , 无膝关节松弛或不稳定, 无膝屈伸受 限。按 L so yh l 关节功 能评 分为 (3 m膝 9. 5 ) ±2 6 分。结论 关节镜下可吸收钉治疗胫 骨髁间嵴 骨折 复位 、 固定 可靠, 法简便 、 方 易行 , 关节镜手 术有助 于关 节 膝 内其他合并伤 的诊断和处理 , 创伤小 , 早期可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 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 提高 临床疗效 。 关键 词 :膝关节 ; 髁间嵴骨折 ; 关节镜 ; 骨折 固定术 , 内
收 稿 日期 :0 8 6 2 2 0 —0 —0
关 节镜 下 可 吸收钉 治疗 胫 骨髁 间嵴骨 折
韦 寿繁 金先 跃 吴毅 华 , , (.广 西河 池市人 民医院 , 江 民族 医学 院附属 河池 医院 骨科 , 西 河 池 57 0 ; 1 右 广 4 00 2 .广 西壮族 自治 区人 民医院骨科 , 西 南 宁 50 2 ) 广 30 1

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治疗规范标准

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治疗规范标准

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治疗规范标准一、解剖:解剖:1、骨:①内侧平台相对较大,从前向后、从内向外都是凹陷的;外侧平台相对较小,从前向后、从外向内都是凸起的。

外侧平台高于内侧平台,这一点一定要记住;另外,从前向后胫骨平台有大约10°的倾斜。

这两点会知道临床螺钉打入的方向。

②内外侧平台被胫骨的髁间隆起分开。

髁间隆起有内外两个结节。

前交叉韧带附着于前内侧结节的前方,后交叉韧带附着于后侧髁间区并延伸到干骺端的后侧面。

③胫骨结节可以用来定位手术的入路。

它位于平台下2——3厘米处,为髌腱附着。

髂胫束沿着胫骨外髁展开,附着于Gerdy结节上。

2、软骨:每侧平台都被一个半月形的纤维软骨覆盖,它们通过半月板胫骨韧带-冠状韧带附着于胫骨上。

二、损伤机制:1、胫骨平台的损伤常由于:①由外向内(造成外翻畸形,典型的保险杠骨折)或者由内向外(造成内翻畸形)的侧方暴力——剪切力;②轴向暴力——压缩力;③轴向和侧方暴力混合。

临床上产生最常见的劈裂骨折、压缩骨折或两种皆有的劈裂压缩骨折。

2、单纯的劈裂骨折更常见于年轻人。

年轻人软骨下骨较坚固,能抵御压缩应力,但不能抵御剪切应力;随着年龄增长,骨质密度下降,对压缩应力的抵抗力也逐渐下降。

50岁以后劈裂加压缩骨折更为常见,甚至可以由低能量损伤引起。

3、暴力的大小不仅决定骨折的粉碎程度,还决定关节的移位程度,并相关周围软组织的损伤程度。

例如:外翻应力导致外侧平台的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和内侧半月板的损伤。

三、损伤结果:1、ORIF在胫骨平台骨折的重要意义:①膝关节周围损伤后如果单纯管型石膏固定,超过3周会造成不可接受的关节僵硬,理疗对其毫无作用。

②塌陷的关节骨块没有任何软组织联系,牵引不会使其复位。

因此,只有关节内骨块被解剖复位,下肢的力线被恢复(只有通过ORIF),并且早期主动活动,主要的并发症才会避免。

2、创伤性关节炎:关节面的压缩和劈裂都会导致轴向力线的偏斜,而关节面的对合不良也会导致力线偏斜。

胫骨髁间嵴骨折的微创治疗

胫骨髁间嵴骨折的微创治疗

内蒙古 中 医药
况 出现 。 这提示此 种手术 治疗创伤 小 , 治疗效 果佳 , 术后 并发症 少 。 总之 , 椎 弓根 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效果显著 , 建议在临床推广。 参考 文献 [ 1 ] 冯传 汉 , 张铁 良. 临床 骨科 学 】 . 第2 版. 北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社 ,
【 4 ] We n Y. D i s c u s s i o n o n r e l yi n g p r o b l e ms i n s u r g i c a l t r e a t — me r i t o f t h o r a e o l u mb a r f r a c t u r e s [ J ] . C h i n J T r a u ma t o l , 2 0 0 6, 2 2 : 8 .
良好 的治疗 效果 。
关 键词 : 关 节镜 ; 骨折 ; 胫骨髁 间嵴 ; 固定
中 图分 类 号 : R 6 8 7 . 7 文献 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4 ) 0 2 — 0 0 7 8 — 0 1
2 结 果
胫 骨髁 间 嵴骨 折是 一 种 常见 的关 节 内骨 折 , 因运 动 、 训 练 和 车 祸引起 的越 来越 多 , 严 重 的髁间 嵴骨折 经保 守治 疗后 常 引起 骨 折 不愈 合或 畸 形愈 合 , 严 重影 响 患膝 的稳 定 性和 屈伸 功 能 , 甚 至 发 生创 伤性关 节炎 , 引起 关节 外科 医生 的高度 重视 。 近年来 , 将 关 节 镜技 术应用 于辅 助关 节 内骨折 的诊 断和治 疗 , 使 微创 条 件下 进 行关 节 内骨折 的复位 与 固定成 为可 能 _ 1 I ,从 2 0 0 3 年 1 1 月一 2 0 0 8 年1 0 月我科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 3 2 例闭合性胫骨髁间嵴骨折 , 固定可靠 , 患 膝功 能恢 复 良好 , 取得 了较 为理想 的效 果 。 1 对 象和方 法 1 . 1对象 : 本 组胫 骨 髁 间嵴 闭合 性 骨折 3 2 例, 其 中男性 2 4例 , 女 性8 例, 共3 2 膝, 年龄 1 8 4 6岁 , 平均 2 9 . 1 岁, 病史 最 短 2天 , 最 长 1 1 年, 平均 4 . 3年 。其 中车祸 伤 1 1 例, 训练伤 1 6例 , 运动伤 5 例 。按 照 M e y e r s — M c k e e v e r 胫 骨髁 间嵴 骨折 分类 方法 Ⅱ型 2 5 例, Ⅲ型 7例。 1 . 2临 床表 现 : 不 同程 度 的膝 关节 肿 胀疼 痛 , 活动 受 限 , 因剧 疼 大 部 分患 者拒 绝 医师 检查 , 有 的患者 不能 描述受 伤 机制 。 当早期 通 过制动, 休 息 治疗 后 , 肿 胀消 退 , 可 满足 基本 的 日常生 活 , 出现 不 同程度 的关 节 不稳 定 、 关 节 绞锁 、 关 节疼 痛 、 打 软腿 、 关 节 弹响 等 症状 , 有 些 出现 患肢 肌 肉萎 缩 。术前 诊 断一 般 不 困难 , 通 过普 通 x — R a y 和 MR I 检查 即可 确诊 。 l - 3方法 :所有 患 者人 院后 均给 予物 理 检查 和膝 关节 M R I 扫描 , 采 用 常 规 膝 关 节 镜 入 路 行 关 节 镜 探 查 和 治 疗 ,用 S m i t h a n d N e p h e w的 3 0 。 广角关 节镜 检查 关节 腔各组 织 ,冲洗关 节 内积 血 , 剖削刀 和射 频汽 化清理 增 生肥厚 的滑 膜组织 , 探查 半 月板 和交 叉 韧带 , 清理撕脱骨块, 用颈椎刮匙搔刮骨床。膝关节屈 曲 l 0 。 一 2 0 。 位试复位骨折块 ,用克氏针固定后沿克氏针拧入空心螺钉固定 , 或用 带 线铆 钉 固定 ,将 铆钉 尾 端 的聚 二 氧六 环酮 ( P o l y d i o x a n o n e s u t u r e , P D S ) 通过 前 交叉 定 位器 做好 的骨 隧 道穿 出 , 在 胫 骨结 节 内侧 打结 固定[ 2 1 , 也 可用多 枚克 氏针 固定 , 固定 方法 根据 骨折 的形 态和情况而定。若为陈旧性骨折 , 骨折块已吸收变小或骨折块过 小无 法 固定 时 , 取 出骨折块 , 一期 行前 交叉 韧带 重建 。 合 并半 月板 损伤 者修 整或 缝合 半月板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胫骨位于皮下浅表层,肌肉组织较少,因此在外力的作用下,极易在外力撞击下受到损伤,而出现骨折,而骨折部位也极易穿破皮肤成为开放性骨折。

且胫骨下段血供不足,骨折发生后易伤处感染、骨折不愈等并发症。

胫骨髁间棘是发生于膝关节内的骨折,前交叉韧带撕脱受损,关节移位明显,常会导致前交叉韧带失效,未复位的骨折块导致伸膝时髁间窝撞击,导致伸膝功能受限,影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存在踝关节疼痛及不稳症状,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35-39]。

引发固定后并发症的原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周围韧带及软骨的损伤被有关。

新鲜的胫骨髁间棘骨折若漏诊或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将演变为陈旧性骨折,易发生骨块吸收,韧带挛缩,对治疗造成困难,所以一旦诊断应早期治疗,避免发展为陈旧性骨折。

Mckeever分型为Ⅰ型患者临床一般给予保守治疗,对于Ⅱ,Ⅲ,Ⅳ型骨折患者,则需通过手术进行解剖复位内固定,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传统的膝关节切开手术,手法复位、石膏固定以及骨牵引,创伤较大,难以处理合并交叉韧带及半月板的损伤,损伤膝关节周围封闭的软组织环境,从而影响关节的稳定性,容易出现再损伤[41]。

虽然也能有效进行复位及固定,但因为手术损伤大,固定后恢复所需时间较长,影响膝关系的功能恢复[42]。

关节腔间隙小,操作空间窄小,直视下不易看清楚,应用关节镜则可直视下复位骨折块,关节面骨折不易复位。

传统手术治疗时,直视下手术切口大,且在术中需强行翻转踝关节,损伤胫腓前后韧带,易导致踝关节功能恢复障碍;而透视下复位因关节软骨不显影,术中无法清晰了解关节内骨折的整体情况,对于损伤无法清晰分析,而无法精准地整复关节面,如果出现骨折块压缩、骨折块对位不良等,易出现创伤性关节炎。

近年微创技术应用于胫骨髁间棘手术中,实验纳入的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行手术治疗,关节镜辅助技术下可直视复位,手术切口要小于对照组关节镜下视野好,能对整体的关节面情况和相关损伤进行了解,提高了诊断正确率。

总之,在关节镜下手术创伤小,固定用时短,固定后康复快,固定中切口小、固定后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好,同时在镜下可以发现游离的碎骨片和合并的半月板、软骨损伤,以便及时处理。

胫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基本以手术为主,本次实验参照Ruedi修复胫骨损伤的四部方案进行,首先进行腓骨重建,恢复腓骨长度。

恢复关节面平整性,重建胫骨远端关节面,固定中应用了小克氏针固定。

固定中内外侧切口不超过7 cm,胫骨内侧用钢板支撑内固定。

对于伴有骨缺损者,移植填充,填充特可用自体髂骨。

由于现在没有一种固定方法是可靠的并且适用于开放骨折的治疗.因此临床上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固定和内固定两种方式[41]。

外固定疗效确切,但是固定后需较长时间固定,且固定的范围较大,螺钉易松动。

长时间的外固定,固定切口相对较长.且全层达骨膜.对骨折局部显露较广泛,骨膜剥离较多,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易感染等,对骨折愈合影响较大[49]。

胫骨髁间棘骨折内固定的方法主要包括钢丝固定、可吸收钉、克氏针、不可吸收缝线以及空心钉固定等。

钢丝固定临床应用较广泛,使其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结构,从而确保了内固定的稳定,减少了骨折再移位的可能性。

锁定钢板使固定与骨骼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这种空隙的存在减轻了钢板对骨折区域血管的压迫,改善了胫骨骨折区血供不足的缺陷,而有利于恢复。

术中无需准确塑形,避免了对骨膜的广泛剥离,减轻软组织损伤[50-51]。

具有固定牢固不易移动的优势,但是钢丝定方法较繁琐,固定中处理时间长,且钢丝坚硬具有切割效应,易切割骨块及韧带,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52-59]。

可吸收钉强度较弱,且不易旋转,术后可以早期康复锻炼,但对粉碎性骨折及骨块较小的骨折不适用。

内固定成功率低。

克氏针针尾置于皮外,固定不稳定,易引起关节内感染,且需外固定保护6周以上。

缝线固定避免了螺钉置入时拧碎骨块,当骨块较小时,固定缝线靠后时可能出现骨块前缘翘起、缝线固定松脱等。

目前空心螺钉与缝线内固定在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中应用较广泛
空心螺钉需要调整螺钉角度,以避免进入关节腔或者使用偏心螺钉使骨折端获得加压,钉固定骨折块,固定牢固,手术用时短,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训练[66],但是此种方法较适用于骨折块完整的患者。

因为空心钉存在着的拧入深度不易控制,拧的太浅,则稳定性差,且术后螺帽在伸膝时撞击髁间窝。

太深则易导致压碎性骨折。

因此老年骨质疏松的患者不适宜。

近年缝线抗拉质量有很大改善,在强度方面可与钢丝媲美[71-73]。

强度大稳定性更好,缝线压于骨块上固定,减小对骨块和韧带的切割,增加了线与骨块的接触面,即通达到骨块的固定效果,同时减少对半月板、软骨损伤的损伤。

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发生后,需尽早在关节镜下行手术治疗,如治疗不及时会导致骨折块本身及其前交叉韧带松弛,膝关节不稳,影响关节功能的康复[75-77]。

由于髁间棘撕脱骨折较为特殊,对于粉碎性或马尾状撕脱骨折,需综合给予治疗。

关节内无游离骨块,骨折碎块大部分与前交叉韧带胫骨侧止点相连者,应用缝线固定与空心螺钉均可。

实验结果表明,此2种方面对于临床治疗的优良率、及功能恢复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功能训炼时间比较,空心螺钉组显著低于缝线组。

功能训练时间短,有利于避免关节面不平整与膝关节负重力线的改变及关节挛缩粘连等后遗症。

表明空心螺钉内固定,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78-81]。

但是样本量较小,且没有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因此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