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樊川中学2020年九年级语文周测试题(7)(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樊川中学2020年九年级语文周测试题(7)(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樊川中学2020年九年级语文周测试题(7)(无答案) 新人教版

2020年樊川中学九年级语文周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25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1分)

(2)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2分)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伤仲永》)(1分)

(4)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它跟我的其他的作品一样,缺少冷静的思考和周密的ɡòu sī()。

(2)世界上的艺术珍品已是yánɡ yánɡ dàɡuān( ),但是曾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和筛选。

(3)但这些几百年乃至一千年的诗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仍然能够引发强烈的情感ɡònɡ mínɡ()。

(4)那瀑布的白色长髯飘扬得越发厉害,仿佛在hē chì()人世的险恶。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避免城市供水不再紧张,市政府决定从水城水库调水以解燃眉之急。(删去“不再”)

B.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删去“使”或“由于”)

C.学校采纳并研究了他的意见,并认为可行。(把“采纳并研究”改为“研究并采纳” )

D.开卷未必有益,只有开好卷、会开卷,就能真正受益。(把“只有”改为“只要”,“就”改为“才” )

4.从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描述某人性格的话。(80字以内)(4分)

A组:惶恐踌躇玲珑剔透惊慌失措

眼花缭乱

B组:除非……否则尽管……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按要求完成第5~6题。

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已在广州成功举办了五届,受到了许多青少年读者的欢迎。“书香羊城,悦读广东”,为把这一理念传承下去,某校初三(1)班准备组织一次班级书展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5.请为这个活动设计一个主题口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6.请仿照下面的示例,为这个活动设计两个活动方案。(2分)

示例:请班主任为书展活动开幕式致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二、阅读(2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

(一)(10分)

我不祝你们一帆风顺

陈幸蕙

我不祝你们一帆风顺,在我们即将道别的时刻。

这样看来,我好像是一个不近人情的老师了。

但是,英雄临行,我们岂不都以掷地有声的铿锵言语相赠?而对于你们,未来人生战场上的英雄,面对你们出发前的踌躇满志,面对你们21岁年轻生命的纯洁、灿烂与飞扬,作为一个在课堂上与你们共处了两年的教师,我又如何能以“一帆风顺”如此平淡、软性且被无数人使用过的无关痛痒的陈词,来作为分手前这临别一握的祝福呢?

我相信,一帆风顺,也并不是你们所企求、向往的境界。尼采说:“如果你低估一个水手的能力,那么,就祝他一帆风顺吧!”而我,当然不愿低估你们的能力,漠视你们锐不可当的蓬勃英气,抹杀你们想征服人生的一片豪情与勇敢。因此,在这“君子临行,赠人以言”的重要时刻,我实在不能,也不愿随便且随俗的,只以一句“一帆风顺”轻松打发。

是的,我不祝你们一帆风顺,是因为我对你们有着更深的祝愿,更大的盼望,更乐观的期许。

生命需要经过严格的淬炼,才能展现它耀眼的光华与纯美的质地。平静的海面,永远只是一幅单调的风景,只有当轰然大浪撞击在耸立不屈的巨岩上,千万洁白似雪,动人心魄的浪花,才会在晴空丽日之下,激射,迸散开来。

如果,你们愿意让自己是一柄等待出鞘的宝剑,青锋三尺,光芒耀眼;如果,

你们宁可选择一条较多考验的人生路,而非取巧偷懒的捷径,那么,请在这分手的一刻,接受我心底由衷的赞美与礼敬吧!

并不是风平浪静的人生,不值得追求;并不是平坦易行,较少冒险的道路,便应刻意回避!哦,不是的,只因为那样的生命历程,太少挫折,太少挑战,太少艰辛。换言之,太少磨炼——在你们还如此年轻的时刻,在你们还如此充满阳刚气息的年龄,那实在完全不适合你们,更何况现实人生本就需要我们不断去奋斗,去为自己的信念、目标和坚持,热烈地活出光彩来。

至于那止水一般、风浪俱息的宁静舒坦,还是留待中年以后再说吧!在你们人生的早晨,在你们扬帆待发的清晓,我并不祈求风暴远离,重担轻省,横逆减少。我只愿意你们在迎面遇上这些不可免的、挫人锐气的难题时,能有足够的勇气与智慧,去面对,去克服,去化解,去包容,像一个真正的军人,一个永不屈服的英雄。

那样,当我们从艰困的人生中流汗流泪,扎扎实实地走过之后,有一天双脚站稳在大地之上,才能欣慰无愧地互告:“生命像一段假期,让我们携手共享。”

7.一个老师在和自己的学生分手道别的时刻,却说“我不祝你们一帆风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8.文章大量运用道理论证,语气豪迈,请试着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9.“生命需要经过严格的淬炼,才能展现它耀眼的光华与纯美的质地。”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二)(15分)

整容

[美]乔安娜·史兰

他的拇指轻柔地摩挲着我面颊上那块受损的肌肉。整形外科医生是一个整整大我15岁的前辈,他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男子。他的男子汉气息和凝视的目光几乎令我窒息。

他平静地问:“您是个模特吗?”

他是在开玩笑吗?我心里想,但我在他英俊的面孔上找不到一丝嘲笑的痕迹。我想没有人会把我和时装模特联系在一起,因为我脸上的伤痕可以证明,我是丑陋的。

那次事故发生在小学四年级。一个男孩丢过的混凝土块在我的面孔划了一条伤口,伤口愈合后我的脸上就留下了一道小伤疤。

爸爸安慰我:“对我来说,你永远是美丽的。”我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在学校,我似乎没有听到同学的嘲笑,也没有看到老师对我态度的变化,也很少留意卫生间镜子中自己的影子。但我知道,在崇尚美丽的社会里,一个丑陋的女孩就像是一个被抛弃的孤儿。每当我的家人观看选美或时装秀电视节目的时候,我就躲在我的房间里悄悄落泪。

我想虽然我不美丽,但至少要穿着得体。在后来的几年中,我给自己设计发型、化妆以及服装搭配,我学会把自己打扮得恰到好处。现在,我非常渴望结婚,但那

个伤痕却矗立在我和新的生活之间。

“当然,我不是模特。”我有点恼怒地回答。

医生双臂环抱在胸前以品评的眼光看着我:“那么你为什么在意这个伤痕呢?如果不是因为一些专业原因必须除掉它,你今天何必来这里呢?”

他的话又勾起了我的伤心往事。我想起在一次“女孩择伴”舞会上,8个男孩拒绝了我的邀请,我的眼睛溢满了泪花。我把手放到我的面颊上。那个伤痕证明,我是丑陋的。

医生拉了一个小圆凳子在我旁边坐下了。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让我告诉你我看到的你是什么样子。我看见的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一个不完美,但很漂亮的女人。劳伦·赫顿的门牙间有一个缺缝,伊丽莎白·泰勒的前额有一个微小的伤疤。”他几乎是在耳语。停顿了一下,他递给我一面镜子:“我认为任何一位卓越的女人都会有缺点,而且缺点会使她更美丽更卓越,因为那会让我们确信她是个活生生的人。”

他站起来把镜子放回原处:“我不会做这个手术的,也希望你不要让任何人在你的脸上拿刀愚蠢地乱划。真正的美丽来自快乐的内心。相信我。让你明白这些是我的职责。”说完他离开了。

我的脸转向镜子。他是正确的。多年来我莫名其妙地看到那个丑陋的女孩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女人。

从那以后,我常常以一个自立女人的身份在数百人面前演讲,而且好多男士、女士曾对我说过我是一个美丽的女人。我知道我是。

当我改变了怎么看待自己时,其他人也改变了怎么看待我。虽然医生没有除去我面颊上的伤痕,但他却给我做了一次心灵整容,除去了我心灵上的伤痕。

(选自《讽刺与幽默》)

10.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1.整形外科医生说“我”“不完美”,但是“很漂亮”,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2.你认为文中的医生是怎样的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3.谈谈最后一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三、作文(50分)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也许你常常感叹自己缺少美:或长相不俊美,或身材不健美,或衣着不华美,或举止不够时尚美,或言谈缺乏流畅美,或歌声没有旋律美……然而,某一个事物,某一个人在那一瞬间给了你触动,让你睁开了发现的眼睛,你发现:原来自己也是美的。

请以“原来自己也是美的”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②不少于500字;③要写出真情实感。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最新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修订稿) 表示;增加或改动的内容,用红色黑体表示。)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 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功经验,借鉴各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 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程还应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 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 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 (接上面一句)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语文课程还应重视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品德 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 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 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社会发展的需要。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 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2 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九年级语文测试题(20200424152713)

九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二)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惬意(qiè)畸形(qí)粗制烂造(làn) B.拔涉(bá)烦躁(cào)怏怏不乐(yàng) C.羡慕(mò)嘻戏(xī)断壁残垣(yuán) D.瞥见(piē)鞭挞(tà)出类拔萃(cuì) 2.结合语境,选出恰当的一组词语填空() (1)据长沙市交通建设部门日前,长沙市除继续加快地铁1号线、2号线施工外,3号线、4号线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将全面铺开。 (2)与书为伴,能够使我们的人格得到,思想得到提升,情操得到陶冶。 (3)今年入春以来,湖南出现了严重的旱情,洞庭湖水面缩减了约五成,做好抗旱准备 工作已经成为的事情。 A.公布完备刻不容缓 B.公示完备迫不及待 C.公布完善刻不容缓 D.公示完善迫不及待 3.找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A.为了防止酒驾这类事件不再发生,交警部门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 B.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开展了以“忆党恩、感党恩、跟党走”为主 题的系列活动。 C.随着农家乐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使长沙乡村旅游已逐步上升到一个产业化阶段。 D.从2011年6月1日起,我国所有动车组列车将基本上完全实行实名制购票 4.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 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 的编剧。 ①峰回路转,柳暗花明②可以改编成散文③悠闲而又充满诗意④可以改编成小说 A.②①④③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 5.古诗文默写填空。(8分) (1),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故逐之。《曹刿论战》) (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借题发挥,表达了“,”的旷达胸怀和“,”的政治抱负。(范仲淹《岳阳楼记》) 6.下面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啸聚江湖,行侠仗义的绿林好汉。108个英雄好汉,性格迥异:宋江的谦恭,吴用的多谋,武松的勇武等等,无不让人如闻其声,如见 其人。 B.《西游记》主要叙述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书中大 闹天宫、智取生辰纲、高老庄招亲、三调芭蕉扇等情节已是耳熟能详。 C.《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 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D.山水田园诗如一幅优美的画卷在诗歌的长廊中徐徐展开,如东晋陶渊明的《归园田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 A.纯应用学科B.理论学科C.应用理论学科D.纯知识学科 2.语文教学法这门课程从产生以来经历了以下名称的变化【】 A.教授法一一教学法一教材教法一中学语文教学法、文学教学法一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一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学等多种名称并用B.教授法一一教学法一中学语文教学法、文学教学法一中学语文教材教法C.教授法一一教学法一教材教法一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一语文教学论D.国文教学法一国语教学法一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一语文教育学 3.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A.孔子B.孟子C.苟子D.子思 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 A.信息传递的过程B.人格构建的过程C.特殊的认识过程D.美感体验的过程 5.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教材变成儿童的经验的教育家是【】A.莱茵B.布鲁纳C.杜威D.赞可夫 6.提出联结理论一试误说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姆D.布鲁纳 7.在一般了解所学内容后,展开充分的联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称为【】 A.快速读书法B.提纲挈领法C.联想求异法D.SQ3R学习法 8.教师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 A.阅读法B.讲授法C.议论法D.练习法 9.幻灯机、投影仪属于【】 A.视觉型媒体B.听觉型媒体C.视听型媒体D.综合型媒体 l0.情境教学法是通过朗读、讲解、音响等手段,展开生动的场景,抒发强烈的情感进行阅读教学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倡导者是【】A.钱梦龙B.李吉林C.魏书生D.于漪 11.把各种感知对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是【】 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 12.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感知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称之为【】 A.观察力B.记忆力C.想象力D.思维力 l3.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 A.启发式提问B.疏导式提问C.质疑式提问D.探究式提问 l4.对评估对象某个侧面进行的评价是【】 A.单项评估B.综合评估C.定性评估D.定量评估 15.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整体测试评定的考试是【】 A.随时测试B.综合测试C.阶段测试D.选拔测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中国现代语文教学法教材史上有代表性的教材是【

九年级语文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测试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积累运用(35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A.连翘.(qiáo)栈.桥(zàn)汲.水(jí)腻.烦(nì) B.深谙.(àn)恣.睢(zì)吞噬.(shì)作梗.(ɡěnɡ) C.跻.身(jī)蕈.菌(xùn)瞥.见(piē)蹚.水(tānɡ) D.缘分.(fèn)晦塞.(sè)累赘.(zhuì)消弭.(mí)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如果你喜欢自然,喜欢绿色,就来关注一下刚刚诞生在澳洲的“生态住宅”吧。 B. 春花灼灼,难免林黛玉葬花之悲;秋色如水,亦有欧阳修的夜读之凉。 C. 他听了我的话,笑了:“明天就开始吧。当然,今天开始最好不过。” D. “卖蟹了”!小姑娘又亮开了又甜又脆的嗓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影片《淮海战役》的编导人员,满怀激情地塑造了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等许许多多运筹帷幄、叱咤风云的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群像。 B.日前,上海外国语大学与新西兰怀卡多大学合作开设“英语与商务管理”专业,这是该校一项发展国际合作办学的新举措,开学典礼将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隆重进行。 C.要修复被损毁的穿越海底的通讯光纤电缆,最困难的不是确定光纤电缆损毁的具体位置,而是能否完好修复,在技术上的要求极高。 D.在当今商品经济为主导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他坐在演播室里,与主持人谈笑风生 ....。 B.在训练中失去双腿的他坐在轮椅上潸然泪下 ....。 c.凭着勤学苦练,不善言辞的他在同行中崭露头角 ....。 D..鬼斧神工 ....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我们学过他的短篇小说《社戏》《故乡》以及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B.《鼎湖山听泉》《画山绣水》《飞红滴翠记黄山》都是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悟到人生哲理的散文。 C.《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作者分别是范仲淹、陶渊明和欧阳修。 D.中国是诗的国度,有唐诗宋词元曲的说法。郭沫若的散文诗《白鹭》、臧克家的《有的人》,鲁藜的《一个深夜的记忆》都是新诗的杰出的代表。 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争的一项是( )(3分〉 ①很久以来,人们都认为快乐是理所当然的事。 ②我们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别人更加喜欢自己。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亲爱的读者: 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8-08-29 20:49:26) 转载 分类:试题 标签: 教学法 教育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 _____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传递者和创造者。 2. ____________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方面。 3. 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大都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如:魏书生的______ ,张孝纯的________________;姚竹青的_______________ ___等等。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中小学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国家标准。 5. 陶行知_______ 的教学法思想,后来受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启发,改为__________ 。 6. 陕甘宁边区的《中等国文》课本是由____________ 同志主持编制的。 7.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指出,语文和数学都是基础,但_________ 是基础的基础。 8.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以及 _____________ 诸方面。 9. ___________是阅读能力的核心。 10. 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大致经历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11. 写作教学过程既要规范,又要有所变化创新,既要考虑教师的______ ,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 _________ 。

(完整版)九年级语文测试题(含有答案)

九年级语文测试题(教师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填空。(每小题1分,共8分)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2)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3)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5)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迎燕》) (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7)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 (8)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 2. 阅读下面语句,按要求答题。(5分) 黄与绿主zǎi着,无边无银,坦荡如底,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jí,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基于长期的经验,我似乎发现,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处于这种境地: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想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相反知识丰富倒使人在判断某些事物时,变得非常优柔寡断。(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奇崛.(jué)主zǎi(宰)柔媚.(mèi)枯jí(瘠) (2)画横线的句子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银改为垠底改为砥 (3)将短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概括成一个成语:夸夸其谈(1分)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夏天是西溪最美的季节,每到此时,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B、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C、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事。 D、西双版纳以民俗独特、风景秀丽、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遐迩。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2分) A、我市“瓜儿熟了”旅游季大约于5月9日左右启动,历时一个月。 B、谁又能不会想到一个哈佛大学的高才生,同时又是一个篮球天才呢? C、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们建湖的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D、我市荣获2014年度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绩效考评二等奖,这是由于全体盐城人共同努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学习《叙事研究与小说阅读》的一点启示和心得 最近在国培中,我认真学习了《叙事研究与小说阅读》的课程,认真观看了专家的讲座,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要认真对待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叙事小说教学,让学生学会阅读小说,知道如何去阅读,如何在考试中应对叙事小说的一系列检测,所以学习后,谈谈自己如何在小说教学中如何做到小说教学序列化,让学生掌握小说阅读的一些技巧。 根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可见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教学必须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入选教材的小说都在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在教学中应针对小说作品在塑造人物、演绎情节或营造环境上的艺术表现,引领学生进入小说的艺术世界,激发他们对作品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共鸣,进而引领学生鉴赏小说的艺术特征。因此我从四个方面谈谈初中小说教学的技巧和有效性: 首先,让学生学会梳理故事情节,把握结构特征 提起小说,最吸引的就是故事情节。在小说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握好故事情节。这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阶段。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通过通读全文,它的情节为:潘家酒楼吃酒(开端)———护送金家父女(发展)———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高潮)———南门外逃走(结局),这个情节是以地点的转移为基准的。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情节是否合理是小说能否成立的关键。还要注意中国小说和西方小说、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在情节线索上的区

九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中学 2015-2016 学年 九年级语文上册试题 (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8 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姓名班级考号得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6分,共18分) 1.下列各项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挫.折cuò狼籍.jí细胞.pāo 玲珑剔.透tī B.脉搏.bó辐.射fú解剖.pāo 忍俊.不禁jīn C.玷污.diàn 挨.饿ái 跋涉.shè鲜.为人知xiǎn D.污秽.huì脂.肪zhī崭.新zǎn 相辅相承.chè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装钉针砭厉行节约歪风斜气 B.缭草急躁一愁莫展出类拔萃 C.禁锢狼藉人才倍出冥思遇想 D.苍茫斑斓陈词滥调漫不经心 3.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经过外墙粉刷、护栏改装、地面平整等系列改造,老旧小区的面貌终于焕然—新。 B.星期天,亮亮一边戴着耳机听音乐,一边欣赏湖边的美景,耳濡目染十分惬意! C.只有品行优良的人才能在与他人的长期交往小最终赢得别人的信赖和尊敬,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D.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几大互联网综合服务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推出了诸如博客、飞信、微信等社交软件: 4.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人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汉字是先民生活与智慧的结晶,有着深厚的文化内蕴有的汉字最初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记录了某些生活场景。_________ ①现代汉语中“客”字的本义正是“外来者”,它与“主”相对,表示宾从的一方。客人、客座、客卿中的“客”都包含此意。 ②在水利行业,人们就把来自本地以外的水称为"客水”③例如,“客”字的甲骨文,俨然一幅简笔画:穹窿似的屋宇下,左方是背着行囊的旅人,右方是拱手相迎的主人。 ④延伸开来,凡属外来的或宾从的事物均可称“客”。 A.①③④② 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5.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故乡》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取材于鲁迅的亲身经历。 B.《捕蛇者说》的作者是唐朝的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 D.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的作者是现代作家老舍,原名舒庆春。 6.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 )( ) (2分) 最好的道路不是大道,而是;最慢的步伐不是小步,而是;最快的脚步不是跨越,而是。 A .徘徊 B.继续 C.坦荡 7. 古诗词名句填空。(6分)(①--⑥题选做4道,第⑦题为必做题)(6分) ①山回路转不见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③,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④受任于败军之际,。(诸葛亮《出师表》) ⑤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⑥衣沾不足惜,。(陶渊明《归园田居》) ⑦月亮的圆缺象征人间的离聚,让人感慨万千:李煜在《相见欢》中,抒发“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的凄苦心境;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赏月怡情:“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含8-9题)(6分) 8.三月春风吹拂,我校全面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张集中学团委决定面向全体同学招募一批“爱心天使”到敬老院去帮助孤寡老人。 (1)请你为这次学雷锋活动拟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1分) (2)如你打算响应校团委的号召去作“爱心天使”,你将怎样自荐(2分)

中学语文教学法测试题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中学语文教学法》绪论至第七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判断正误(10分) 1、《学记》说的“教学相长”里的“教学”一词已经具有教与学双方活动的意思。() 2、语文课程的本体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3、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一样的。() 4、课文是语文教科书的主体内容,具有独立的系统性,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科书。() 5、语文课程内容要解决的是“教什么”与“学什么”的问题,教学内容要解决的是“实际上需要教什么”的问题,教科书要解决的是“用什么教”的问题。() 6、语文课程目标的三维建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不同时期的具体要求是相同的。() 7、1913年3月19日由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的《中学校课程标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课程标准。() 8、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之间都是上下位的关系。() 9、民国期间,小学语文称“国语”,中学语文称“国文”。建国后,统一更名为“语文”。() 10、教育部2000年出台的关于九年制业务教育和全日制普通高中的3个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增加了“教学评估”和“教学设备”的相关内容。() 二、单项选择(10分) 1、下列不属于现代语文教育活动中的语文课程现象的是()。 A、物质性 B、活动性 C、关系性 D、层次性 2、1919年,()提出以“教学法”取代“教授法”,以便把研究的对象由单独研究教师的“教”,拓展为同时研究学生的“学。”() A、叶圣陶 B、朱自清 C、陶行知 D、张志公 3、下列不属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微观开发和利用的是()。 A、语文教材 B、社区资源 C、教师资源 D、学生资源 4、下列不属于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的是()。 A、课外读物 B、课文系统 C、知识系统 D、作业系统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初三语文练习题 (时间: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出下面两个加点字的读音(2分) 酬和.()隔阂.() 2.写出注音的字(2分) ①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jíguàn(),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 ②今年,我也rúfǎpáo zhì(),泡了八宝酒。 3. 下列句子都有语病,在原句上改正过来。(3分) A.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必须加强和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B.张欣生同学到现在还没有来,大家断定他大概是生病了。 C.同学们将要在这所学校里度过了有意义的三年。 4.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2分)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①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 A.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内二战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 .. 。 B.班长走上讲台,连珠炮似的发了一通脾气,弄得大家莫名其妙 .... ,C.第九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有些歌手面对常识性考题一筹莫展,默默无闻 ....令人失望。 D.为牟取暴利,这个地下工厂疯狂造假,其造假的手法令人叹为观止 。 .... 6.默写填空(9分) ①本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②《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主旨句,。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 ④,身世浮沉雨打萍。 ⑤今夜偏知春气暖,。 ⑥,人迹板桥霜。 二、古诗文阅读 (一)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句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二)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1—5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猛浪若奔.: ②鸢飞戾.天者: ③横柯.上蔽: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②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古人写景,往往用不同的写法,表现出相近的意境,从学过的《三峡》中找出与下列例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来。 ①例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例句:猿则百叫无绝。。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蘸.水zhàn 奄.奄一息ān 名讳.huì阔绰(chu? B.掂.量diān 契诃.夫kē咀.嚼jǔ隐匿(nì) C.荣膺.yīng 吹毛求疵.cī绽.裂zhàn 荫庇(bì) D.腻.歪nì滑稽.可笑jì颓.唐tuí干瘪(biě ⒉请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阔绰无原无故侍侯温顺 B.隐匿无精打采吆喝腌臜 C.戏谑不可救要驾驭伶俐 D.置息心甘情愿帐蓬魁梧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是()(2分) A、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 ....,被责令限期整改。 B、学校团委组织团员利用双休日到敬老院为老人做好事,团员们积极响应,无独有偶 ....,他也报了名。 C、新出版的百科全书汇集了各学科的名词术语,分条编排,详加解说,内容丰富,包罗 .. 万象 ..。 D、多年前,妈妈为她织了一件漂亮的毛衣,直到现在她都没舍得穿一次,真可谓敝帚自 ...珍.哪!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B、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C、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 D、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 个性化。 5、按原文默写(共6分,每空l分)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君子好逑 ②蒹葭苍苍,。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③黑云压城城欲摧, ④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⑤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6、名著阅读4分 ①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__________,他的绰号是__________。 ②鲁达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用智逃脱。你怎么评价这位英雄好汉的做 法? 7、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共3分) (1)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画图的内容。(1分) (2)请谈谈你对“一本好书,一生财富”的认识。(2分) 8、情景说话(2分) 小明乘火车去北京旅行,途中,邻座的小伙子拿出一瓶饮料请他喝,小明想起学过的安全知识,于是礼貌的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 宋人或得宝,献诸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日:“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日:“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9、解释加点字(2 分)

中学语文教学法第2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中学语文教学法》第八章至第十三章(总分100分) 一、判断正误(10分) 1、汉字的基本特点是形音义的结合。(对) 2、阅读教学目标应该培养的能力可区分为认读能力、解读能力和鉴赏能力三个层级。(对) 3、朗读是阅读训练的终极目标。(错) 4、问答法是一种古已有之的教学方法。(对) 5、讨论法是作为讲述法的对立物出现的,具有反传统的特色。(对) 6、并非每一篇课文都必须编写阅读提要。(对) 7、“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说的是写作要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素材。(对) 8、教学评价是测试的基础,测试是教学评价的继续。(错) 9、教学评价只对教师起作用,对学生没有作用。(错) 10、在课堂评价中应尽量运用正强化(即多进行鼓励和表扬),恰当地运用负强化。(对) 二、单项选择(10分) 1、小学3——4年级要求累计认识汉字(A)个。 A、2500 B、3000 C、3500 D、1600——1800 2、我国古代的识字教材《史籀篇》是(B)的著作。 A、汉代 B、西周 C、宋代 D、清代 3、课标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该(C)万字以上。阅读一般的现代文不少于()字/分钟。 A、10,200 B、5,100 C、400,500 D、100 ,300 4、语文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即关于方法的知识不包括(D)。 A、文字知识 B、语言知识 C、文学知识 D、哲学知识 5、“预备——提示——比较——概括——应用”的阅读教学模式是(D)提出的。 A、赫尔巴特 B、前苏联学者 C、夸美纽斯 D、莱因 6、“自读——导读——复读”的阅读教学模式是(C)提出的。 A、朱自清 B、黎锦熙 C、钱梦龙 D、魏书生 7、下列不属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的是。(B) A、综合性 B、差异性 C、主体性 D、参与性 8、下列不属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的是(A)。 A、以结论为目的 B、以问题为载体 C、以探究为中心 D、以反思为线索 9、有效考试的必要条件不包括(D)。 A、效度 B 、信度C、区分度D、精确度 10、下列题型属于客观题的是(D)。 A、简答题 B、论述题 C、作文题 D、选择题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可得兼.(jiān)死亦我所恶.(è)弗.得则死(fú) B.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地(qiǎng)休祲.降于天(jìn) C.德隆望尊.(zūn)俟.其欣悦(sì)负箧曳屣.(xǐ) D.足肤皲裂.(jūn)右备容臭(chòu)妻妾之奉.(fè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故不为苟得 ..也(苟且偷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 B.此之谓失其本心 ..(指人的羞恶之心)以大易.小(交换) C.请广.于君(增广、扩充)天下缟素 ..(穿白色丧服) D.长跪而谢.之(感谢)万钟于我何加.焉(益处)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B.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C.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D.长烟/落日/孤城闭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鱼我所欲也》《唐雎不辱使命》《送东阳马生序》分别选自孟子所著《孟子》、刘向所著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和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的《宋濂全集》。 B.《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C.《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词,其中“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D.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就运用典故表达词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思想感情。 5.名句默写。(10分) (1)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2)______________,渔唱起三更。(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3)乘风好去,长空万里,______________。(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作者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运用典故,抒发强烈的爱国思乡之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新课标解读

初中语文2011版课标解读 学科特点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源于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着重指明学生“应学什么、怎么学”,人文性则重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是唯一可以在生活中长时间使用,甚至影响事业、家庭的重工业。 课程理念 1.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语文逻辑思维能力——在生活中善于运用语文的能力。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学习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要重听说读写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学生语文素养能力形成一般是在初中阶段定型的,阅读速度高低就是最明显的体现。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旧比较 1.语文性质功用的回归: 由注重思想性、工具性而弱化思想性,强调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例如新老教材中都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新教材放在了“同龄人的故事”主题单元,不再强调封建教育制度的危害。 2.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 由内容分析本位而重视语感积累。语文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落实语言素养训练方面的目标,这是保证语文课上出语文味的关键。在教学中要摆正篇章分析与学生感悟的关系,还是要讲精彩讲到位的,不是完全排斥分析,而是要把分析当成帮助学生领悟的手段,而非目的。但坚决反对对课文作琐碎的、微言大义的分析。整体感悟绝不等于主题先行,主题先行的方式存在一定问题,因为我们在课堂教学的逻辑关系中应处理好演绎和归纳的关系。根据思维发展的规律来看,归纳教学优于演绎式教学,我们可以试想:中心意图都明确了,再分析不是浪费时间嘛。 例如如果是老教法教学《百合花开》时就是主要突出“生长在悬崖峭壁的百合坚信‘我要开花’”这种信念,其它很难找出教学的语言点。而新教法在上《百合花开》这篇寓言时就把这课的语言素养训练目标定为“想象说话训练”,设计了一个让松树、蚂蚁等从不同角度会对百合说一句什么话呢? 3.语文教学重心的转移: 由强调接受信息而较为强调搜集、筛选、整合、处理和生发(生发要多反思,找教材的毛病)信息。由知识中心论而重视语文历练实践。 4.学习方式的倡导: 由被动接受而自主、合作、探究。简单概括就是“对话(讨论)”。 5.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激活: 由课堂中心而接近社会生活。新教材的选文较接近学生年龄和生活实际,可供选择学习的篇目多了。例如第一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最新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修订稿) 说明:其中删去的内容,用方框表示;增加或改动的内容,用红色黑体表示。)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的科学(调换词序)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继承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与成功经验,借鉴各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程还应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转移到下面“口语交际能力”后)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接上面一句)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语文课程还应重视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品德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 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测试题

胜利中学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Array(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使用(21分, 1—5题每题2分) 1、下列句子排序准确的一项是() ①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②这雨丝,是漓江之畔 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③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④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⑤春雨如丝。 A.⑤①②④③ B.⑤②④③① C.⑤②④①③ D.⑤①④②③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 ..的一项是() ..准确 A、趱.行(zǎn)嗔.怒(zhēn)这厮.(sī)朴.刀(pō) B、恁.地(nèn)省.得(shěng)兀.的(wù)怄.气(qū) C、庖.官(páo)谮.害(zèn)相.公(xiàng)长.亲(zhǎng) D、腆.着(diǎn)锭.子(dìng)画缯.(zēng)颦.儿(pín)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红装素裹无可置疑天翻地复郁郁寡欢 B、断章取义根深蒂固自知之明狼狈不堪 C、袖手旁观唯唯连声起承转合挖心搜胆 D、廓然无累歇斯底里神色张惶斩钉截铁 4、下列句子修辞判断有误 ..的的一项是() A.他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比喻) B.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比喻)C.读书使人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排比) D.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反复) 5、请选出没有 ..语病的一项() A、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B、通过观看俄罗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阅兵仪式,使我 理解到战争的罪恶、和平的重要。 C、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D、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6、综合实践(共11分) 假如你的班级在毕业前夕举行一次以“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并解决下列问题。 (1)同学们要在班级门口张贴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请你根据具体内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9-07-29 15:30:46| 分类:教学交流|举报|字号订阅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 A.纯应用学科B.理论学科C.应用理论学科D.纯知识学科 2.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A.启发式提问B.疏导式提问C.质疑式提问D.探究式提问 3.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 A.孔子B.孟子C.苟子D.子思 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 A.信息传递的过程B.人格构建的过程C.特殊的认识过程D.美感体验的过程 5.把各种感知对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

1、人的素质结构有三个相对独立的基本要素是、、身体素质。 2、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是由、说、、写四个要素构成的。 3、语文教育理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和。 4、1903年颁行的《》使语文最终从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教育中分化出来,而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重新认定了语文课的特性,纠正了和的错误倾向。 6、语文能力即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是以为核心的。 7、中学语文教育的内容的三个构成要素是、、。 8、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要力求做到、好懂、有用。 9、作文指导应从、、立意、四个方面入手。 10、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主要有、、敏捷性、适应性、灵活性和通俗性。 11、相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常用文体指的是、说明文、。 12、小说的三要素是、、。

九年级语文上 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1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分.外(fèn)家眷.(juàn)折.腰(zhé)润如油膏.(gāo) B.消逝.(shì)赣.江(gàn)憧.憬(chōng)稍逊.风骚(xùn) C.喑.哑(yīn)留滞.(zhì)襁.褓(qiǎng)成吉思汗.(hàn) D. 禁锢.(gù)妖娆.(ráo)单.于(chán)银波微漾.(yàng)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河上下:指黄河的上上下下须晴日须:等到 B、折腰:鞠躬,倾倒风骚:原指《楚辞》里的《国风》和《诗经》里的《离骚》。 C、俱往矣俱:都留滞:即滞留,停留不流通。 D、妖娆:娇艳美好惟余莽莽惟余:只剩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上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B、《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它采用拟人化的艺术表现手法,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 C、《星星变奏曲》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诗歌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D、《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作者是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

4、下列诗句与原作完全一致的是() A.需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B.一代天娇,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C.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D.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盛装。 5.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得一项() A. 今年“五一”文化消费成为假日经济的黑马。(黑马:指出人意料的获胜者) B. “豆腐渣”工程往往是腐败的孪生兄弟。(豆腐渣:指质量差) C. 民办高校争吃“教育蛋糕”。(蛋糕:喻经济利益) D. 小轿车得车价会不会高台跳水?(跳水:指一项水上体育运动项目)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俄国诗人叶赛宁的笔下,夜是那么静谧、美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B.古今中外,成大事者莫不胸襟开阔,气度恢弘,所谓“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C.李老汉说他儿子今年多大了,在哪儿工作? D.小明从家到学校有三、四里路,他总是步行来上学。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B.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 ....,不请自到。 C.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 D.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然而,尽管奄奄一息 ....,他还是不情愿死。 8、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9、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