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的要点
作文指导动作描写[5篇范例]
![作文指导动作描写[5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994ef64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3.png)
作文指导动作描写[5篇范例]第一篇:作文指导动作描写作文指导“描写人物动作”导语:小朋友,我们夸奖一个人文章写得好,有时会说:“看,他把人物都写活了。
”这里的“写活了”,可是一种真功夫。
文章中的人物正是在动作和语言描写中鲜活生动起来的,而其中的动作描写是写人记事文章中最为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成功的动作描写能突出人物特点或者体现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离不开对动作的传神描写。
这次,我们就来练练把人物写活的功夫——描写人物动作。
一、积少成多捎掏数攥凑塞点擦扎推拔念叨娴熟转交推辞推搡小心翼翼蹦蹦跳跳昂首阔步目不转睛东张西望手舞足蹈张牙舞爪眼疾手快声泪俱下抓耳挠腮挤眉弄眼嬉皮笑脸胖胖无可奈何地把手比作手枪,对着鸽子,“叭叭”地打了两枪,然后蹦蹦跳跳地走了。
只见女护士用酒精棉球擦擦张毅的胳膊,然后迅速地把细长的针头扎进他的肌肉,接着缓缓地把药水推进去,最后有敏捷地把针头拔出,动作十分的娴熟。
她总是笑眯眯的,一会儿清晰地报站名,一会儿眼疾手快地点钞票、售票,一会儿离开座位、从车头走到车尾、耐心地回答外地乘客的问题。
二、帮你读中学写我们读过的文章中有许多动作描写的成功范例。
请欣赏一下吧!1.《槐乡的孩子》一文主要描写了槐乡的孩子采摘槐米的情景,表现了槐乡孩子的纯朴勤俭的品质。
文章重点段有这样一处描写: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
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
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这这些精彩的动作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槐乡孩子采摘槐米时敏捷地动作和勤劳快乐的身影。
同学们,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是不是感觉像看电影一样?要相信:我们也能写出这样的动作细节。
2.《绝招》这篇文章写的是小伙伴们在一起比赛绝招,说明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出有用的绝招这个道理。
文章有这样的描写:三胖腆着大肚皮说:“咱们看谁一口气憋得时间最长!”结果一个个先后都憋了气,惟独他,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憋的时间比别人长两倍。
动作描写的方法

动作描写的方法动作描写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可以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情景。
在文学创作中,如何生动地描写人物的动作,是每一个作家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提高的技能。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动作描写的方法,希望能够对您的创作有所帮助。
首先,要注重细节。
在描写人物动作时,要注重细节,通过细微的动作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比如,一个人的眼神、微笑、手势等细节都可以表现出他内心的世界。
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和代入感。
其次,要注重动作与情感的结合。
人物的动作往往与其内心的情感密切相关,因此在描写动作时要注重情感的表达。
比如,一个人的紧握拳头可能表现出他的愤怒或者决心,一个人的颤抖可能表现出他的恐惧或者激动。
通过动作与情感的结合,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
再次,要注重动作的环境融合。
人物的动作往往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展现出来的,因此在描写动作时要注重环境与动作的融合。
比如,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人物的动作可能会显得局促而紧张;在广阔的原野上,人物的动作可能会显得潇洒而豪迈。
通过环境与动作的融合,可以使人物的动作更加贴近现实,增强作品的真实感。
最后,要注重动作的节奏感。
人物的动作在故事中往往会有一定的节奏感,这种节奏感可以增强作品的张力和吸引力。
比如,在紧张的情节中,人物的动作可能会显得急促而有力;在悲伤的情节中,人物的动作可能会显得缓慢而沉重。
通过动作的节奏感,可以使作品更加引人入胜,让读者产生共鸣。
总之,动作描写是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情感和情景。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注重细节、动作与情感的结合、动作的环境融合以及动作的节奏感来提高动作描写的质量,使作品更加生动和真实。
希望以上方法对您的创作有所帮助,期待您在动作描写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动作描写五大技巧

动作描写五大技巧1.动作与情感的相互作用在动作描写中,角色的行为动作可以表现出他们的情感状态。
例如,当一个角色生气时,他可能会用力关上门或砸东西。
而当他伤心时,他可能会蹲在角落里哭泣。
通过将角色的情感与动作相结合,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2.夸张与细节通过夸张手法和详细描写,可以使动作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当一个角色惊讶时,可以写道:“他的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下巴一直垂到了胸前。
”这样的描写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让人更加容易投入到故事中去。
3.动作与环境的互动人物的动作往往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将角色的动作与环境的描述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展示角色的特点和情感。
例如,当角色在冰雪覆盖的草原上奔跑时,可以描述他踩在冰上滑行的感觉,以及呼出的白色气息。
这样的描写不仅可以刻画出角色的动作,还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寒冷的气氛。
4.动作的连贯性在描写动作时,要注意将角色的动作与前后情节进行连贯衔接。
动作描写不仅要有前因后果,还要有逻辑性。
例如,如果一个角色从悬崖上跳下来,然后在下方抓住一个树枝,接着他会用力挥动身体,试图摆脱困境。
这样的连续性描写可以使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角色的动作。
5.动作的隐含意义动作描写不仅可以展示角色的行为动作,还可以通过细微的动作细节来显示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人物关系。
例如,当一个角色轻轻摸着另一个角色的手时,可以表达出他们的亲密感情;当一个角色流露出愤怒的表情时,可以显示出他对人或事的不满。
这样的隐含意义描写可以增强故事的表达力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动作描写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通过角色的行为动作来展现情节和人物的情感。
通过运用以上的五大技巧,可以使动作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作品的吸引力。
希望这些技巧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中考作文动作描写的技巧

中考作文动作描写的技巧
动作描写是作文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可以让作品更加生动、具有感染力。
以下是一
些中考作文动作描写的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用动词丰富描述:动词是动作描写中最为关键的部分,选择准确的动词可以让读
者清晰地感受到人物的动作。
不要用“走”,而是用“跑、踱步、飞奔”等形象生动的词
语来描述。
2. 利用形容词描绘细节:在描述动作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形容词来描绘动作的细节。
可以用“轻盈地跳过”、“沉重地踏入”等来使动作更加具体、生动。
3. 注意节奏和速度的描写:在动作描写中,要注意描述人物的动作节奏和速度,比
如“迅速地”、“缓慢地”等,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动作状态。
4. 注意人物情绪的描绘:动作描写不仅仅是简单的描述人物动作,还需要考虑人物
的情绪在动作中的影响。
可以描述人物的紧张、兴奋、疲惫等情绪,以增加动作描写的真
实感。
5. 多维度的描写:在描述动作时,可以从多个维度入手,比如描写人物的动作、情感、环境等,这样可以使动作描写更加丰富多彩。
如何进行作文的动作描写

如何进行作文的动作描写作文的动作描写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动作和情感。
在进行动作描写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方法,以使得描写更加生动有力。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讨论如何进行作文的动作描写。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肢体语言来展示他们的情感和动作。
比如,当一个人感到紧张时,他的手可能会颤抖,腿可能会发软。
我们可以写道:“他的手颤抖着,腿有些发软,仿佛随时都有可能倒下。
”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紧张和不安。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面部表情来展示他们的情感和动作。
面部表情是人们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
当一个人愤怒时,他的眉头可能会紧皱,嘴角可能会上扬。
我们可以写道:“他的眉头紧皱,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在嘲笑着对方。
”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愤怒和嘲笑。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细节来展示他们的情感和动作。
比如,当一个人生气时,他可能会用力地拳打墙壁,或者猛地推开桌子。
我们可以写道:“他用力地拳打着墙壁,发出一阵阵沉闷的声音。
”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愤怒和冲动。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环境来展示他们的情感和动作。
比如,当一个人悲伤时,他可能会躲在角落里,或者默默地望着窗外。
我们可以写道:“他蜷缩在角落里,泪水无声地流淌下来。
”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悲伤和孤独。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节奏来展示他们的情感和动作。
比如,当一个人兴奋时,他的动作可能会变得快速而有力,充满活力。
我们可以写道:“他兴奋地跳起来,手舞足蹈地大声呼喊。
”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兴奋和激动。
总之,作文的动作描写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使故事更加生动有力。
通过描写人物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动作细节、动作环境和动作节奏,我们可以更好地展示人物的情感和动作。
要想作文好,动作描写不可少,人物描写动作5大技巧+例文

要想作文好,动作描写不可少,人物描写动作5大技巧+例文作家老舍先生说:“唯有动作描写,人物才能立起来!”可见,动作描写在写人记事的作文里,同样是举足轻重的。
当然,我们都知道动作描写,我们也知道有哪些动作,可怎么写才能把短时间发生的动作,写得具体生动呢?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你认真阅读本文,配合布置的练习,你就不是一般的你啦!一个个就会成为动作描写的大师啦!1给动作“化功大发”所谓“化功大法”,就是要把一个很笼统的大动作,分解成若干个连贯的小动作,给大动作一个“过程”。
我们还看刚才的例子:李老师喝茶。
请看一个同学把这一个大动作写成小动作的例子,我们一起来读读。
李老师停止了讲课,目光一瞟,伸过右手凑近杯子,然后轻松地拿起杯子,拧开杯盖,把杯子举到嘴边,嘬起嘴唇,轻轻歪斜杯身,让水滋润了一下嘴唇,大概是在试探杯子中的水烫不烫吧。
然后,就大口大口地狂喝起来,只听到“咕嘟咕嘟”的声音,他的喉结也上下不停地抽动。
眨眼功夫,一杯水就见底了。
他砸巴砸巴着嘴唇,好像还很不解渴呢。
这一段描写,把李老师喝水这一过程,分解成“拿起杯子——试探温度——大口猛喝——砸巴嘴唇”这样一连贯的小动作,是不是把“大动作”写成“小动作”了?有的同学经常抱怨自己的作文写不具体,在写动作的时候,采用把“大动作”写成“小动作”就是一个可以使用的方法。
在我们的课文里,也有类似的“化功大法”,课文《凡卡》一课中,写凡卡写信的动作,就是大动作,其中一个细节: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乡下爷爷收。
”然后他抓抓脑袋,再想一想,添上几个字:“康司坦丁•玛卡里奇。
”这里的想、蘸、写、抓、添等一系列动作,把不会写信的凡卡渴望爷爷收到信,救他出火坑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学了就要用,刚才同学们在纸上写的“妈妈打我”或“爸爸打我”,你能把这个大动作,分解成若干个连贯的小动作吗?试试?2给动作“涂脂抹粉”写好人物的动作,选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是不是就很美呢?《燕子专列》这篇课文里有这么一句话:小贝蒂伸出双手,捧起燕子,送到嘴边用呵气为小燕子取暖。
写作中的动作描写如何指导小学生在写作中生动地描绘动作

写作中的动作描写如何指导小学生在写作中生动地描绘动作动作描写是写作中的重要技巧之一,它可以使文章更加丰富生动,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人物的动作和情节的发展。
对于小学生来说,动作描写是培养他们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的关键之一。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指导小学生在写作中生动地描绘动作的方法和技巧。
1. 观察周围的世界要写好动作描写,首先需要培养小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力。
鼓励他们仔细观察人物、自然景物和日常活动中的各种动作,例如走路、跑步、吃饭、写字等等。
通过观察,他们可以抓住动作的细微变化和特点,更好地将其描写出来。
2. 使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在动作描写中,词语的选择十分关键。
引导小学生使用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绘动作,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动作的力度、速度和节奏。
例如,用诸如跳跃、奔跑、翩翩起舞等词语来描绘动作,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想象出人物的姿态和动作轨迹。
3. 结合感官描述除了纯粹描写动作,还可以借助感官描述来增加动作描写的色彩。
鼓励小学生运用感官描述,如触摸、听觉、味觉、嗅觉等,来丰富动作描写。
例如,描述一个人跑步时的感受,可以加入他的心跳声、大口喘息的呼吸和汗水的滴落,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他的奔跑状态。
4. 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比喻和拟人是描绘动作的常用修辞手法,可以让动作更加生动有趣。
引导小学生尝试使用比喻和拟人来描绘动作,例如,用“他像一只脱缰的野马一样奔跑”来形容一个人的奔跑姿态,或者用“翅膀一样轻飘飘地跳舞”来形容一个舞蹈者的动作,可以使动作描写更加形象生动。
5. 注重动作顺序和细节写动作描写时,要注意动作的顺序和细节描写。
帮助小学生按照动作发生的顺序描述人物的举止和表情变化,例如,一个人慌张地四处张望、抓头发、踉跄前行,可以通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描述这些动作,增强描写的连贯性。
同时,也要注重描写动作的细节,如人物的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等,能够使读者更好地体验到人物的情感和动作的真实性。
通过以上几点指导,可以帮助小学生在写作中生动地描绘动作。
动作描写技巧和方法

动作描写技巧和方法
以下是 6 条关于动作描写技巧和方法:
1. 要细致观察呀!就像看一场精彩的电影,捕捉每个细微动作。
比如看到一个人紧张地搓手,那手指的蜷缩和摩擦不就是最生动的表现嘛!
2. 使用生动的动词可是关键呢!不要总是用那些平淡无奇的词。
好比说“他跑了过去”,多无趣呀,改成“他箭一般地冲了过去”,是不是感觉完全不一样啦!例如“她笑嘻嘻地蹦跳着走来”。
3. 把动作分解开来写呀,就像拆礼物一样,一点点展现。
比如写一个人投篮,从他的助跑、起跳、出手,详细地描写出来。
就像“他先小步助跑,接着高高跃起,然后用力地将球抛出”。
4. 加入一些感受和情绪呀,让动作有温度。
就如同一个人悲伤地哭泣,那泪水的流淌和身体的颤抖都带着深深的哀愁啊!像“他愤怒地挥拳,每一下都带着满满的怒火”。
5. 别忘了和环境融合呀,动作不是孤立存在的。
好比在狂风中走路,那身体的摇摆和艰难的步伐就与风息息相关。
例如“他在雨中艰难地前行,雨水打得他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6. 让动作有节奏感呀,快慢结合才有意思。
像跳舞一样,有快节奏的旋转,也有慢节奏的停顿。
比如“她先是快速地奔跑,然后突然停下,静静地看着远方”。
总之,掌握好这些动作描写的技巧和方法,你的文章就能活起来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作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的要点
出guo“在作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的要点”,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本网站相关栏目发布的信息。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哑巴去商场买剪刀,他 * 话,无法用语言告诉服务员自己要买什么。
于是,他就伸出自己的右手,伸出食指和中指当作剪刀,并且上下动动,好像是在剪东西的样子。
服务员一看就明白了这个人要买剪刀。
同学们想一想:哑巴没说话,服务员是怎么知道的呢?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个人通过自己的动作来说话。
哑巴买剪刀如此,我们写作文也是这样。
作文时我们把人物的一举一动细致描写出来,写出人物具体动作,那么所写的人物形象就会跃然纸上,活起来。
一提到动作描写,肯定要准确运用动词。
比方说,表示“看”这个动作的词语就有“瞄”“瞟”“盯”“瞥”“端详”等,我们在写人物动作的时候,就不能总是“我看了一眼”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写成“我漫不经心地瞟了他一眼”或“我死死地盯着他”。
这样,通过准确运用动词,就能把人物的动作写得准确、具体、鲜明。
准确运用动词,同学们都能做到。
但是有些同学就会有疑问:李老师,我用了动词了,为什么写出来还是不具体呢?比方说,我写“她举起了手”,可我们老师怎么还说我写的不具体呢?
其实,这位同学准确运用了“举”这个动词,已经能把人物的动作描述出来了,要想让描写更加具体,人物更加生动,李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些小技巧。
这种方法很简单,就是我们在描写人物的动作的时候,首先要准确运用动词,这是基础。
然后在这个动词前或后加上表示“方向”“程度”“轻重”“快慢”“数量”的词语。
如:方向+动词--他高高地举起了手;我向右侧了侧身。
轻重+动词--老师轻轻地摸了摸学生的头;他的脚重重地踢在了墙上。
快慢+动词--厨师手里的菜刀飞快地舞动着;他一下子就跳了起来。
程度+动词--爸爸狠狠地打了小明一巴掌。
动词+数量--他向前跑了几步。
以上这些类的词语可以单独用,也可以结合在一起用。
大家试一试,用这样的方法写出来是不是很具体呢?
在介绍第二种方法之前,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敲门,注意是“敲门”,而不是“拍门”或“推门”。
这个动作看似简单,但要把它写好,其实包含着“大玄机”。
什么玄机呢?这就是李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妙招了
其实,再复杂、连贯的动作,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在观察和描写时,如果把动作分解成若干步骤,一步一步仔细观察,并选择恰当的动词一步一步地描写,就不难把人物动作写具体了。
动作拆分法,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大动作分成几个连贯的小动作,用慢镜头的方式一一描绘出来。
我们都知道,在传统的武打动作或电视的慢镜头中,往往把一种行为分解成若干个部分,或者是把一个大动作细
化为几个小动作,然后分别对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小动作按一定层次具体展示或描写,使整个动作行为栩栩如生。
运用这种动作拆分的方法,“敲门”这个简单的动作可以分解为如下几个小动作:①走到门前②停下③举起(右)手④弯曲手指⑤敲门。
准确地描述出这几个连续动作,组成流畅的句子,就能具体地写出人物“敲门”的经过了。
运用这种方法,“敲门”这个大动作,我们就可以写成一段话:他穿戴整齐地来到妈妈的门前,轻轻推了一下,门紧闭着,里面似乎有亮光。
他迟疑地举起了右手,想了想,慢慢弯曲食指,轻轻地敲在门上,里面没有反应,又敲了三下,仍然没有动静。
他鼓起勇气,又轻轻地敲了敲,还是没有人出来开门,他一下子愣在了那里。
同学们,运用这种动作拆分的方法,我们是不是一下子就能把动作写具体了呢?希望同学们在自己的作文中也能运用这种方法,让自己的文章更加具体。
今天,李老师只是告诉了大家两种方法,相信老师的这两种方法一定能帮助同学们轻松写动作,把动作写得更具体!
这里的“准确”,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体现人物特点,二是结合具体情境。
这就要求在写人物动作的时候,避免使用那些“万能词”。
什么是万能词呢?就是那些无所不能,多用途的词语。
比方说下面的句子:
我走到门前。
我走到妈妈面前。
我走过去。
“走”就是一个万能词,还有“看”“拿”“吃”等等。
这些词用起来看似没有任何问题,可以用来写人物的动作。
但是要知道,这些万能词有时却是万万不能的,因为它们不够准确。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人物的性别、性格、年龄、身份不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动的特点也一定是不同的。
所以,在描写人物动作的时候,要充分结合人物的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等,要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例如:一个家境富裕的孩子,他是把一块钱拿在手里。
而一个贫穷的孩子,他会把一块钱攥在手里。
再如:一个腼腆的人,笑的时候是“抿着嘴,嘴角微微翘起”的微笑,而一个爽朗的人笑得时候是“咧开嘴巴,露出牙齿”的开怀大笑。
第二点,人在不同情景、环境中,行动的特点更是不同的,更需要注意准确用词。
比方说,你在饭后散步时的“走”和上学要迟到时的“走”是一样的吗?肯定是不一样的。
你在平时喝水时,可能是“拿起杯子,把杯子凑到嘴边,一仰脖,喝一口。
”而当你渴极了或者是时间紧急的时候,你会怎样喝水呢?肯定是“一把抓过杯子,凑到嘴边,一仰脖,‘咕咚’灌下一大口”,你看,同样是你这个人,同样是喝水,因为情境不同,表现出来的动作不同,所选用的动词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提醒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在描写人物行动时,务求做到“准确”二字--抓住人物行动的特点写,抓住人物在特定情境中行动的特点写。
这样才能把人物的动作写准确,把人物写活。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