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教案
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教案

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教案推荐文章2017年大学党课教案范例热度: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教案2016 热度:讲奉献有作为做发挥作用合格的明白人党课教案热度:幼儿英语儿歌教案热度:幼儿英语儿歌教案反思热度:写参观游览的文章参观游览时要仔细观察,认真听取介绍,研读有关文字材料,了解参观单位的历史、规模、特点,了解游览景区的风光景物、建筑特点、社会生活、民风民俗、名胜古迹等,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教案:《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教案韦刚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要能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抒发真情实感。
2、过程与方法: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的写作方法,并在训练中运用。
掌握“写参观游览的文章”的基本写作要求和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要以审美的眼观来欣赏我们周围的景观,善于捕捉生活中每一个美的瞬间。
二、学情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几种写作方法,进行写景突破方法:通过课上指导和学生范文阅读,让大家掌握常见的几种写作方法。
难点:抓住特点进行描写,抒发真情实感。
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景观是否确如老师所读片断中所写。
然后请学生自己尝试着写片断。
四、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启发式教学、语段展示点评法:学法:讨论对比法,小试身手法五、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准备两篇参观游览的语段;准备我作文本以便上课训练教师准备:准备好采用各种不同写作方法的参观游览的语段制作成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天下的景或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各有自己的特点。
比如水,有的汹涌澎湃,有的水平如镜,有的流水潺潺,有的水波粼粼……那么,怎样写出景物的特点呢?关键的是要进行细致的观察。
传说宋代画家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冒着似火的骄阳,全神贯注地看着一片竹子,脸晒得通红,衣服被汗水湿透,但他好像是毫无知觉一样。
参观游览作文教学设计

参观游览作文教学设计参观游览作文教学设计旅游,是假期最向往的事情,但作为学生,不可避免的会被老师布置关于旅游感悟的周记之类的作文。
下面是给大家分享了参观游览作文的教案,欢迎借鉴!【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抒发真情实感。
2.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的写作方法,并在训练中运用。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一、上作点评二、我来说题(学生就本题交流自己的理解及写作思路、方法等)三、写作指导1.命题设想学习了八上第四单元“江山多娇”主题后,我们不仅领略了我们祖国的秀丽风光和迷人山水,同时还学会了移步换景,定点观察的写作方法,今天我们就学以致用,去写一篇参观游览的文章。
2.训练目标①让学生能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抒发真情实感。
②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的写作方法,并在训练中运用。
3.思路点拨①参观游览时要仔细观察,认真听取介绍,研读有关文字材料。
②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要注意条理清楚,思路有三种:“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
③参观游览的文章形式可以自由灵活,语言一定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让读者受到感染。
4.方法指津①开篇适宜点明参观游览的对象,语言简练。
②主体部分采用“定点观察”、“移步换景”或“分类摹写”的方法,条理清楚地交代参观游览的路线,抓住景物特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有顺序地描写景物,在描写中融入自己的真情。
③在文章结尾处再次抒发自己的情感。
5.写作要求①写作的内容真实才能抒发真情实感。
②选用恰当的顺序描写景物。
③所拟题目要与文章内容和中心相应。
④字数550字左右四、例文评说(两篇,学生阅读后交流体会)例文一九龙口行吟我曾一度这样认为:一处美景的传世,是需要文人的渲染,文化的积淀的,否则,无论它有多么雄奇秀丽,总会缺少一些灵气,总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而家乡的九龙口,既无骚人墨客为其吟咏,又少历史典故让它厚重,它不过是锦绣神州的一片绸,泱泱中华的一滴水,平凡如斯,平淡如斯。
[参观游记作文]《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作文教案
![[参观游记作文]《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c6a5cd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b.png)
[参观游记作文]《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作文教案篇一: 《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作文教案第四单元《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作文指导教学目标:1.要能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融情于景,抒发真情实感。
用心爱心专心1◆明确:采用定点观察法,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自上而下地观察天空时,发现草原上的天空与别处的天空不一样——清鲜、明朗;观察草地时又由远及近,远处“一碧千里”,近处有“平地”、“小丘”、“羊群”。
◆明确:采用分类摹写法,五个小标题,五个片段,构建全文,从不同的角度突出“西双版纳”的“美丽”。
分类描写时,不一定要交代观察点,也不一定要按时间或空间的顺序,但要根据你所要表现的主题进行分类,并且各类之间应有联系,从不同角度去凸显中心。
凸显特点,精雕细刻。
①要仔细观察,认真体味,“见人之所未见,思人之所未思” 。
你所见之景往往也是他人所见之景,正可谓“英雄所见略同”,稍不注意,写出来的参观游览的文章便容易变成雷同乏味的说明书或一副游览路线图。
所以,要仔细观察,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洞察景物,体味其独特之美,如《记承天寺夜游》中,仅以“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就生动地描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形象地展现了明月朗照下的庭院的奇景。
②要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如果眼中之景全部成为笔下之景,所谓“耳目所及,无所不写”,最后只能流于拉杂拖沓。
因此,要围绕中心,巧妙剪裁,跳过一般性的过程交代,着重写几个特写镜头,让整篇文章成为几个主要景点活动的有机组合体。
从而达到“形散神不散”。
如《小石潭记》中,作者写鱼、写四周树木都是为了描写小石潭之清幽。
作者用简练传神、富有清韵的笔触,明写鱼,暗写水之清澈;明写四周树木,暗写小石潭之清幽。
扩展:写参观游览的文章/ 写参观游览的作文/ 参观游览作文③要精雕细刻,理性概括,“他人口中无,唯我笔下有”。
要让你笔下之景比他人笔下之景更传神,就必须学会恰到好处地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景物时尤其要注意粗笔勾勒与工笔细描相结合,粗笔勾勒是指从大处着笔,勾用心爱心专心2勒出景观的大致轮廓,工笔细描是指从形、声、色等多个方面对某一具体景象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故宫博物馆》教案精选范文三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故宫博物馆》教案精选范文三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故宫博物馆》教案精选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故宫博物馆》教案精选范文一【学习目标】1.选择材料一、三、四阅读,计划一日游,画好故宫参观路线图;2.选择材料一、二阅读,通过提取、整合、概括等阅读策略组稿作讲解;3.联读“和”字解说、《午门廷杖》、《御花园的奇石古树》等相关材料,了解故宫的文化内涵,激发对故宫文化的浓厚兴趣。
【学习时间】一课时【课前谈话】▲故宫视频欣赏5分钟,聊一聊故宫。
学习活动一:了解文体,选择材料,明确任务1.引: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
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
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故宫博物院》,做一次心灵的旅游。
(出示故宫景区票)2.预习时,你发现我们的课文和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像这样有文字、多媒体、图片等多渠道信息的文本组合,我们叫它“非连续性文本”。
)3.初读:非连续性文本有这么的内容,到底讲了什么呢?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每一份材料都介绍了故宫的什么内容。
4.学生反馈:材料一:故宫的建筑特点材料二:太和殿重修的故事材料三:故宫浏览注意事项材料四:故宫全貌平面图5.(出示课文导语内容)你会怎么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以下材料呢?①任务一: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材料一:明确行踪、方位;材料三:明确进出口;材料四:平面图作画)②任务二: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做讲解。
(材料一:建筑特点;材料二:历史故事)学习活动二:计划一日游,画参观路线图1.选择课文材料一、三、四进行阅读,圈画词语,提取信息,计划故宫一日游,用箭头画在《课堂作业本》上。
2.学生圈划词语,完成《课堂作业本》路线图,交流反馈。
①路线一:时间允许,直线到底,从午门进,神武门出。
六年级习作6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览记的教案

六年级习作6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览记的教案
六年级习作6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览记的教案
一、教学要求
1、能对照例文,了解参观记或游览记的.特点及写作方法。
2、能通过学习例文,掌握写好参观记或游览记的要领。
3、能按作业要求,写出一篇中心突出的参观记或游览记。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参观记或游览记的写法,写好重点。
难点:围绕重占写好重点。
三、课前准备
1、组织一次参观游览活动。
2、龟山汉墓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趣
1、同学们一定到过不少游览胜地,也参观过不少地方。
那么这些地方为什么值得参观?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把参观游览的见闻和感受写下来。
揭示课题。
二、例文引路
1、出示汉墓挂图,指导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主体部分是什么?背景是什么?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说。
2、自学例文:例文围绕什么中心展开叙述的?作者按参观顺序围绕中心分别写了哪些方面内容?
3、讨论交流。
4、教师小结板书:先说总的印象,再抓住能说明总的印象的部分进行具体描写。
5、再读例文,认真体会。
三、习作指导
指导选材
(1)学生准备。
(2)指名说:点好、中、差三位同学分别说,师生共同评议。
(3)再次练说。
四、书面,教师个别辅导
五、指导修改
1、指名读习作,师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2、同座位互改,各个自改。
六、欣赏佳作,工整誊写
教学反思:。
小学游览文章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园的基本布局和功能,培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通过游览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公园的基本布局和功能。
2. 观察和描述公园内的景物。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表达。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公园游览路线图、景物介绍资料、拍照设备、记录本等。
2. 学生准备:携带水壶、帽子、防晒霜等防晒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公园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游览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公园对我们有什么作用?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公园?二、分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2. 每组讨论:在公园游览中,我们希望看到哪些景物?如何记录下来?三、游览活动1. 教师带领学生按照游览路线图进入公园。
2. 按照小组讨论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公园内的景物,如湖泊、绿地、雕塑、亭台楼阁等。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如视觉、听觉、嗅觉等。
4. 学生记录观察到的景物特点,可以使用文字、图片、绘画等形式。
四、交流分享1. 各小组回到集合点,组长带领组员分享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
2. 教师引导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景物,如:“这里的湖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游览活动的收获,强调保护公园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游览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力、表达能力等。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游览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2. 评价学生的观察记录和交流分享的质量。
3. 通过学生的反思,了解他们在游览活动中的收获和成长。
教学延伸:1. 安排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公园的美丽景色和游览体验。
2. 鼓励学生撰写游览心得,分享给同学和老师。
教学时间:2课时备注: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顺序。
四年级语文下册笫五单元作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笫五单元作文教案《游颐和园》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我游颐和园的经历,那可真是一次难忘的旅行!一进颐和园的大门,我就被那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大的湖泊,湖水碧绿碧绿的,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
湖面上还有许多小船,人们坐在船上,欣赏着周围的美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沿着湖边往前走,我们来到了长廊。
长廊可真长啊!一眼望不到尽头。
长廊的顶部画着各种各样的图案,有花鸟鱼虫,有人物故事,每一幅都那么精美,让人忍不住驻足观看。
我一边走,一边听妈妈给我讲这些画的故事,仿佛穿越到了古代。
走过长廊,我们登上了万寿山。
山上有许多古建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佛香阁了。
佛香阁高耸入云,非常壮观。
站在佛香阁上,整个颐和园的景色尽收眼底。
远处的昆明湖波光粼粼,岸边的柳树随风飘舞,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从万寿山下来,我们又来到了苏州街。
这里的建筑都是仿照苏州的风格建造的,充满了江南水乡的韵味。
街道两旁有各种各样的店铺,有卖小吃的,有卖纪念品的,热闹极了。
不知不觉,太阳就要落山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颐和园。
这次游览颐和园,我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还了解了很多历史文化知识,真是收获满满啊!《游黄山》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要和你们分享我游黄山的奇妙经历!刚到黄山脚下,我就被那雄伟的山峰震撼了。
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就像仙境一般。
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登上山顶,看看那美丽的景色。
我们坐上缆车,缓缓地向山上前进。
缆车外,是陡峭的悬崖和茂密的森林,我既兴奋又紧张。
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半山腰。
下了缆车,我们开始爬山。
山上的路可不好走,有的地方很陡峭,需要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
但是我一点也不害怕,因为我被周围的美景吸引住了。
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天狗望月,真是太有趣了!终于,我们登上了光明顶。
站在山顶上,我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了世界的尽头。
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云海,翻腾着,涌动着,就像大海一样。
《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个人感受和体验进行写作,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04
写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避免流水账式的叙述
突出重点
在游览过程中,注意记录特别有 趣、有代表性或具有历史文化价 值的景点或活动,避免面面俱到 。
详略得当
对于重要的景点或活动进行详细 描述,而对于次要的部分可以简 略提及,使文章主次分明。
避免重复
在描述不同景点或活动时,注意 避免内容上的重复和雷同,保持 文章的多样性和新鲜感。
05
范文欣赏与点评
优秀范文欣赏
《秋日登长城》
文章以秋日登长城为主线,通过对长城的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作者的深厚文 化底蕴。
《夜游秦淮河》
文章以夜游秦淮河为视角,通过对夜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展现了南京城的独特魅力和作者的 文学才华。
范文点评与讨论
《秋日登长城》点评
从范文中学习写作技巧
选材与立意
选择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的游览景点,通过深入挖掘景点 的历史文化内涵,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结构安排
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可以采用总分总、列出主题、找几个 并列的观点来论述主题等写作方法,使文章条理清晰,层
次分明。
语言表达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景点,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让 读者感受到景点的美丽和魅力。同时,可以运用修辞手法
如比喻、拟人等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06
学生实践与互评
学生现场写作实践
参观游览前的准备
指导学生提前了解参观地的历史、文化、特色等信息,为写作积累 素材。
现场观察与记录
带领学生参观游览,要求他们仔细观察、感受,并记录下所见所闻 所感。
写作实践
回到课堂后,要求学生根据参观游览的经历,写一篇参观游览的文章 。教师可提供写作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安排好写作的顺序。
教
学
资
源
复印好两篇例文
预
习
设
计
复习第四单元的几篇课文,重点把握课文中如何写景,如何组织、安排材料及写作的顺序。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课文复习
复习第四单元的《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阿里山纪行》《美丽的西双版纳》《蓝蓝的威尼斯》的内容。
二、我来说题
提问:这几篇文章在描写景、文章结构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
秋日的阳光饱满而热烈,当我站在九龙口荡心小岛的九龙楼上凝神眺望时,我不禁心荡神驰,水曾被历代的文人们用来寄托满怀的愁绪,不仅有诗圣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使人怆然涕下的怀古之愁;也有王国维“怕盈盈,一片春江,都贮得,离人泪”,让人黯然销魂的离别之愁;一代词宗李后主更是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寄托自己的亡国之愁。但是眼前这一大片水域却使我的心境更加开阔,《岳阳楼记》中的洞庭美景也不过如此吧!九条清亮的大河如同九条披鳞的巨龙向四面奔腾而去,远方蓝瓷瓶上沙鸥流转、白帆点点;近处碧玉盘中渔人撒网,残荷照影,这是自然的杰作,造化的神工。朋友说:“杜甫到此,恐怕也会欣然忘忧吧”。我有些后悔,九龙口,我来迟了!它虽进不了文人的笔端,但只要有人欣赏,能给人愉悦也就够了。何况山水有灵,它们都是相通的,文学大家们的诗歌游记中何尝没有它的影子。
我们又乘着小船向河荡深处探寻,在九龙口,唯一能与水相呼应的是一种最普通的植物——芦苇。在十月的秋风中,到处都有芦苇摇摆,芦花飞舞。一轮如血的残阳映着几枝胜雪的芦花,是摄影家眼中的最美;而芦花那飘逸灵动的气质更使它成为诗人笔下难得的艺术形象。《诗经•秦风》中芦花有一个别致的名字:“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可惜,在如此明亮的秋阳下,我无法领略这空蒙迷离的意境。站在荡心放眼望去,大片盛开的芦花如鹅毛浮水、白雪融波。一阵秋风吹过,那数不清的芦杆摇曳起来,又恰似秦皇之箭阵、汉武之奇兵,我感受到一种雄壮。
我豁然开朗:文化是人赋予自然的,只要“胸中有丘壑”,看到的景物就会灵动起来,会充满诗意!
例文二
晴空下的长江
晴空下的长江,有一种令人说不完的风韵。
天空瓦蓝瓦蓝的,是那么明净;云儿,雪白雪白的,是那么轻盈;明媚的阳光交织成一张巨大的金网,罩在江面上,罩在岸边,罩在武汉三镇广阔的土地上。站在长江大桥上,长江的风姿和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俯视江面,只见混浊的江水卷着漩涡,打着转儿,仿佛在跳跃、舞蹈,终于孩子似的撒一阵欢,飞快地向东流去。航标灯在浪花的簇拥下,摇来摇去,可真惬意啊!一艘艘轮船“呜呜”地鸣着汽笛,在江面上破浪前进,那声声嘹亮的汽笛的长鸣组成了一曲动人乐章。
去年国庆前夕,师范毕业后再未相见的好友打来电话,说国庆节要到九龙口来旅游,好友能来,我当然高兴,高兴之余,又有些担心,九龙口能让他乘兴而来,尽兴而去吗?
十月一日,朋友如约而至,早早地吃完午饭,便在朋友的催促下踏上了去九龙口的汽车,仅十几分钟,我们就到了九龙口的门户——沙庄。有千年的古镇,也有百年的村庄,沙庄大概也有几百年了吧。沙庄的小街两旁错落着乌甍粉墙的民居,偶有一筐绿菱、嫩藕,几篓肥蟹、鲜虾摆在门前,招揽着游人。一条条光滑的石板路在民居之间延伸,如同一首古老的歌谣,在吟唱岁月的沧桑,走进去真有恍如隔世之感,空气中弥漫着水乡特有的气息,如同酝酿了几百年的老酒,让人如痴如醉。正当我和朋友流连忘返时,突然听一声招呼:“老师嘛,到家里坐坐”,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学生家长,我来不及应声,他双手已伸了过来,我赶忙推辞:“我是陪朋友来玩的”,“那我借条船陪你们去吧!”他不由分说便把我们带到河边,我们乘一叶小舟向荡心小岛渡去,回望沙庄,我不禁感慨:沙庄的景致也能与江南的周庄平分秋色吧,周庄的河流是穿插纵横在村镇之间的,已不再是孤立的自然,它早就融入了人类的生活,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婉约;而沙庄在水的面前太渺小,它被挤到了水之一隅,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却有“流水绕孤村”的豪放。那位家长指着远处的几幢建筑告诉我们,那是正在修建的度假村,以后会有更多的人到九龙口来旅游。
三、写作指导
1.命题设想
学习了八上第四单元“江山多娇”主题后,我们不仅领略了我们祖国的秀丽风光和迷人山水,同时还学会了移步换景,定点观察的写作方法,今天我们就学以致用,去写一篇参观游览的文章。
2.训练目标
①让学生能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抒发真情实感。
②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的写作方法,并在训练中运用。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年月日
教学内容
课内作文(写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共几课时
2
课型
作文
第几课时
1、2
教
学
目
标
1、让学生能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抒发真情实感。
2、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的写作方法,并在训练中运用。、
3、安排好写作的顺序。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1、让学生能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抒发真情实感。
3.思路点拨
4.方法指津
5.写作要求
①写作的内容真实才能抒发真情实感。
②选用恰当的顺序描写景物。
③所拟题目要与文章内容和中心相应。
④字数550字左右
四、例文评说
例文一
九龙口行吟
我曾一度这样认为:一处美景的传世,是需要文人的渲染,文化的积淀的,否则,无论它有多么雄奇秀丽,总会缺少一些灵气,总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家乡的九龙口,既无骚人墨客为其吟咏,又少历史典故让它厚重,它不过是锦绣神州的一片绸,泱泱中华的一滴水,平凡如斯,平淡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