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高效课堂教案-8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自学提示4:研读第4自然段(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2)理解“几痕”和“几根”的意思。(3)为什么说“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呢?这一句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本文是一篇看图学文,文章通过对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停歇时的情
形的描写,体会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
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学习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乌黑、轻快、翅膀、剪刀、尾巴、活泼、机灵、微风、赶集、聚拢、光彩夺目、增添、生机、掠过、稻田、一转眼、偶尔、一圈、音符、演奏、赞歌”等词语。
2号领读:“咏、碧、妆、裁、剪”,其他组员跟读,读错的组长教读三遍
3号4号交替领读词语“碧玉、妆成,裁出、剪刀、细叶”。
3、交流识字方法。
4、根据注释说说诗歌的大意。
(二)、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
【学习准备】回宫格本
【学习时间】两课时
课前导学
课前
【学案自学】
(一)初读《咏柳》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
2、认会“咏、涤”并一字组两个词,写在书上的蓝线内。会写“咏、碧、妆、裁、剪”,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细叶”等词语。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精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复述的方法。
2.识字加油站,归类识字,认识口字旁和言字旁的生字及其词语,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功能。
3.词句段运用,认识拟声词,在句中的作用;学习和了解带有反义词的题目;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4.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大林寺桃花》,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
了解古诗意思。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板块一:交流平台板块一:交流平台本单元我们训练了复述课文,复述需要注意些什么,复述的方法有哪些?1.(课件出示)“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讲出来。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读这句话我体会到复述课文不能背诵课文,要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2.(课件出示)“我会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从这句话你又学会了复述的那些方法?(可以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课文。
)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课文,有什么好处?(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3.教师小结:复述课文要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说出来,最好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这样就很有条理,复述不会遗漏重要内容。
(板书:复述:用自己的话;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二)识字加油站板块二:识字加油站1.(课件出示)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késòu ǒu tùláo dāo dí咳嗽呕吐唠叨嘀咕Yàn yáo jièbiàn谚语谣言告诫辩论2.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
注意读准平舌音“嗽”,边音“唠”,前鼻音“谚辩”。
新人教部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优质课教案设计

新人教部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优质课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能发现故事题目包含的趣味,结合阅读经验交流自己积累的有趣的题目,与同学交流。
2.学会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3.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体会诗意和情感。
积累古诗。
教学过程一、细读题目,发现趣味1.感受故事题目包含的趣味。
(1)课件出示故事的题目。
课件出示:《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胖驴和瘦马》《大个子兔子和小个子狼》《大方的魔法师和小气的巫婆》(2)读题找趣。
①教师指名读故事的题目,并引导思考:这些题目有趣在哪里?②题目里的一对反义词是什么?这些词语对应的人物是谁?(3)交流趣题。
①说说自己觉得好玩有趣的题目。
②学生自由交流。
(《大个子老鼠和小个子猫》《开心的蚂蚁和伤心的大象》《骄傲的公鸡和谦虚的孔雀》)(4)尝试取名。
试着给自己想象的童话故事取个类似的有趣的题目。
①给自己的故事定一对性格相反的或者长相互相颠倒的人物。
示例:警察和小偷、老鹰和兔子、老板和员工。
②给人物加上一对意思相反或有巨大反差的词语。
教师提示:选的词语一定要有反差,故事才会有趣味。
【设计意图】故事的题目是故事的眼睛,题目富有趣味,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本板块由发现已给题目的趣味,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己拟写有趣的题目,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对上一次习作课的进一步提升,挖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转述话语,活用语言1.创设情境,角色表演。
胡老师对着张×同学说:“我批改了你们的习作之后,发现黄×同学编的童话故事特别有趣。
你看,这是他的作文。
”张×同学接过老师递过来的本子看了看,说:“写得真好,您给他批了一百分。
”张×回到了教室,走到了黄×课桌前。
张×说:“刚刚胡老师夸你呢。
”黄×说:“胡老师夸我什么?”张×说:“胡老师夸你的习作写得好,说你编的童话故事特别有趣。
”2.了解转述。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学案 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

语文园地八1.能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认识“咳、嗽”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吐”,能说出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声字的特点。
积累8个词语。
3.正确朗读句子,体会拟声词的作用,能照样子写句子。
4.能模仿例子说几个题目。
5.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6.朗读、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
1.能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认识“咳、嗽”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吐”,能说出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声字的特点。
积累8个词语。
3.能模仿例子说几个题目。
4.朗读、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
1.正确朗读句子,体会拟声词的作用,能照样子写句子。
2.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小组合作总结归纳模仿创新反复诵读多媒体课件。
2课时1.能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认识“咳、嗽”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吐”,能说出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声字的特点。
积累8个词语。
3.正确朗读句子,体会拟声词的作用,能照样子写句子。
板块一交流收获,学习总结师:同学们请回顾一下,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哪几篇课文?生:《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漏》《枣核》。
师:你对哪一篇课文印象最深?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对《方帽子店》印象最深。
我觉得那里面的方帽子店的主人好可笑呀,他一心只做方帽子,只卖方帽子,一点儿都不晓得变通。
生:我对《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印象最深。
顾客和裁缝一急一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觉得故事特别好玩儿。
师: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复述,那么复述有哪些方法呢?请大家看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板书:复述方法)活动一: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复述故事其实就是背诵课文。
(× )2.借助表格、示意图和文字提示等可以帮助我们有顺序地复述课文。
(√ )3.复述故事时只要自己说清楚就可以了,不必考虑大家的反应。
(× )生:第1题错误。
复述是要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不是背诵课文。
生:第2题正确。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1.文化自信: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2.语言运用:体会拟声词表现的情景,进行句子仿写,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思维能力: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能较准确地进行故事复述。
4.审美创造:积累“桃花”相关诗句,初步感受“桃花”文化的魅力。
【教学目标】1.能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认识“咳、嗽”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吐”,能说出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声字的特点。
积累8个词语。
3.正确朗读句子,体会拟声词的作用,能照样子写句子。
4.能模仿例子说几个题目。
5.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6.朗读、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
【教学重点】1.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培养热爱阅读故事的兴趣,并能较准确地进行故事复述。
2.能够体会拟声词表现的情景,进行句子仿写,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转述句的表达形式,能够准确进行句子转换练习,能够在练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认知内化。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认识“咳、嗽”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吐”,能说出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声字的特点。
积累8个词语。
3.正确朗读句子,体会拟声词的作用,能照样子写句子。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题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单元“语文园地”的内容。
教师板书:语文园地二、复述小达人——学习“交流平台”(一)过渡:第八单元为我们提供了几个有趣的故事,在与故事中人物嬉笑开怀的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讲故事,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的收获吧!(二)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
生1:《漏》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可以借助课后的示意图来复述故事。
生2:《枣核》这篇文章可以列一个表格,来帮助我们梳理故事情节。
生3: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
生4:我会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中二学校三年级语文下册“高效课堂”教案设计

三滩镇教育管理中心中二学校“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序号NO:1三滩镇教育管理中心中二学校“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序号NO:2三滩镇教育管理中心中二学校“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序号NO:3三滩镇教育管理中心中二学校“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序号NO:4三滩镇教育管理中心中二学校“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序号NO:5三滩镇教育管理中心中二学校“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序号NO:6三滩镇教育管理中心中二学校“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序号NO:7三滩镇教育管理中心中二学校“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序号NO:8三滩镇教育管理中心中二学校“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序号NO:9三滩镇教育管理中心中二学校“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序号NO:10三滩镇教育管理中心中二学校“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序号NO:11三滩镇教育管理中心中二学校“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序号NO:12三滩镇教育管理中心中二学校“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序号NO:13三滩镇教育管理中心中二学校“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序号NO:14三滩镇教育管理中心中二学校“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序号NO:15三滩镇教育管理中心中二学校“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序号NO:16三滩镇教育管理中心中二学校“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序号NO:17三滩镇教育管理中心中二学校“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序号NO:18三滩镇教育管理中心中二学校“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序号NO:19三滩镇教育管理中心中二学校“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序号NO:20三滩镇教育管理中心中二学校“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序号NO:21三滩镇教育管理中心中二学校“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序号NO:22三滩镇教育管理中心中二学校“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序号NO:23三滩镇教育管理中心中二学校“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序号NO:24三滩镇教育管理中心中二学校“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序号NO:25。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优质教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优质教案《语文园地八》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在交流平台中交流怎样复述课文,交流复述故事的技巧。
2.学习使用把直述句转换为转述句。
3.区别口字旁和言字旁的汉字。
4.感受拟声词的好处,尝试在写作中使用给拟声词。
5.积累背诵《大林寺桃花》,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重点:1.学习使用把直述句转换为转述句。
2.积累背诵《大林寺桃花》,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著名新闻工作者周汉晖曾经说过:“最理想的朋友,是气质上互相倾慕,心灵上互相沟通,世界观上互相合拍,事业上目标一致的人。
”可见交流的重要性。
我们今天的交流平台要交流的话题是什么呢?请读一读课本114页交流平台中的话,说一说应该怎样复述故事呢。
二、交流平台1.小组交流,你平时是怎样复述故事的?预设:熟读故事,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把握脉络。
例如:我们可以用“先……然后……接着……最后……”这样的结构来梳理文章的脉络。
还可以按照时间熟读故事,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把握脉络。
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题要内容。
例如我们在《漏》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可以借助课后的示意图来复述故事。
《枣核》这篇文章也可以列一个表格,来帮助我们梳理故事情节。
这样我们就可以快速把握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展示你的学习收获。
预设:个性化语言重新组织故事,复述更出色。
借用图标、示意图,让复述更有条理。
三、词句段运用1.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词语:咳嗽呕吐唠叨嘀咕谚语谣言告诫辩论学生带拼音朗读。
2.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预设:(1)第一组词语“咳嗽呕吐唠叨嘀咕”这些都是口字旁的形声字,表示口的动作。
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叫喊吟唱呼唤吵嚷(2)第二组词语“谚语谣言告诫辩论”主要是言字旁的汉字,言字旁,表示与说话有关。
像这样的汉字还有:谜语谈论诉说谎话3.读句子,体会两个句子的不同。
顾客跳起来:“这么慢啊!”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预设:这两个句子表达意思一样,但是第二个用了拟声词,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急性子的顾客。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第八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主备参研者课型写字指导课单元课时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含“撇捺”笔画的字的书写学习目标1.会写本单元中含撇捺笔画的汉字, 掌握含撇捺笔画的汉字的书写规律。
2.感受含撇捺笔画的汉字的微妙变化, 区分并牢记易错笔画字的书写。
大家复述故事,享受故事的乐趣。
下课——作业设计完成课后题和练习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呢?你能接着往下讲吗?2.学生练习, 续编故事。
3.学生展示。
小结收获: 今天, 我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民间故事之旅, 认识了机智勇敢的枣核、巧媳妇和巧姑, 并且借助“四要素”的提示讲述了这些精彩的民间故事, 感受到了民间故事的神奇, 愿我们课后在更多的民间故事中获得启迪, 并从中汲取力量, 快乐成长!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全班交流评价。
3.说说故事有趣在哪里?怎样能让这个故事更有趣?四、出示要求, 课堂练笔1.写作内容: 选择一种动物作为主角, 大胆想象, 编一个童话故事。
写作要求:(1)想象大胆且合理;(2)情节奇异, 故事有趣;(3)语句通顺, 故事清楚完整。
2.学生进行习作, 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文范例《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有了龟壳的小兔子》六、初步修改习作写完之后小声读一读, 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地方。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主参研者备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分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这组教材围绕神话故事、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再次把学生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
本组除一个语文园地外,一共选入四篇课文。
《古诗两首》《西门豹》《女娲补天》是精读课文;《夸父追日》是略读课文。
《古诗两首》:《乞巧》和《嫦娥》,前者蕴含着一个节日,一个美丽的民间故事,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传说中隔着“天河”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
乞巧意思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嫦娥》一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嫦娥奔月》。
建议把学古诗和阅读民间故事联系起来,引发学生想象其中的意境和情境,在有关的情境中理解事情,表达感情。
《西门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西门豹治邺的事迹,表现在三个方面:调查→除害→开渠。
如果按照故事情节发展变化,可分为:故事发生(邺地田园荒芜、人烟稀少)→故事发展(调查原因、掌握证据)→故事高潮(严办首犯、为民除害)→故事结局(兴修水利、改变面貌)。
课文大量运用人物对话,展开情节,表现人物。
因此,分析体会人物对话是理解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重要途径。
通过大胆提问,以问题的探究来把握课文内容也是一条重要途径。
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几个能整合课文内容,思考价值比较大的问题共同讨论、探究总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会认16个生字,会写35个生字,正确读写“灌溉、冶炼”等书后词语表中28个词语。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3、复述故事,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4、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我会变”。
5、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
单元重、难点:1、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以及传说的丰富的想象和神奇。
2、对阅读中国古老神话和传说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外主动去搜集阅读神话和传说,能把握故事内容,生动清楚地讲述,和同学们一起分享阅读神话和传说的喜悦。
3、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
课题:29.古诗两首第 1 课时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学习古诗《乞巧》,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2、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能背诵古诗【重点难点】1、读懂古诗内容,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2、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流程】备注■自主学习:1、自读诗句,我会做(1)《乞巧》是代诗人描写民间盛况的名诗。
(2)辨字组词。
乞()度()宵()气()渡()霄()2、再读古诗,我会说每句诗的意思。
■合作探究:我读了古诗《乞巧》,明白这首诗表达了人们的美好心愿。
三、默写古诗《乞巧》(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展示交流:对合作学习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交流。
■总结提升:1.其实古时候很多文人墨客在七夕这天,都留下了许多诗篇,收集一些,把它记在你的古诗积累本中吧!【自主反思】课题:29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学习古诗《嫦娥》,理解诗句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丰富的想象,并能讲述这个故事2、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学习古诗,能背诵古诗【重点难点】1、读懂古诗内容,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2、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流程】备注■自主学习:1、搜集《嫦娥奔月》的故事2、我要把古诗读三遍,读准字音,并努力把它背下来■合作探究:见<一课一案>第120页合作探究2■展示交流:1、我读了古诗《嫦娥》,明白这首诗表达了2、默写古诗《嫦娥》■总结提升:1、《嫦娥》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哪些?(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2、“嫦娥奔月”的故事你一定读过,读者《嫦娥》,我们仿佛看见了嫦娥的情景,体会到她那的心情。
【自主反思】课题:30 西门豹第一课时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感知全文,理清文章脉络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学习课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流程】备注■自主学习:见<一课一案>第124页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自主识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鼓励有创意的识字方法。
2、认真观察今天要写的生字,说说我们在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通过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提心吊胆:面如土色:4、讨论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的是时期,魏王派西门豹,西门豹的事。
(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展示交流: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这些生字,还知道了西门豹是一个的人。
■总结提升:1、拼一拼,写一写。
gān hàn tú dìtí xīn diào dǎn( ) ( ) ( )hé qú guàn gài rén yān xī shǎo( ) ()( )2、辨一辨,组成词语。
淹()官()姓()跪()掩()宫()性()脆()【自主反思】课题:30西门豹第二课时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理解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申的方法及他的办法好在哪里2、学习运用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收到破除迷信的教育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难点】1、理解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申的方法及他的办法好在哪里学习运用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收到破除迷信的教育【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流程】备注■自主学习:1、用最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
2、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课文写的在()时期,()管理邺这个地方时,看到那里()、(),这个地方人少的原因是()给闹的,其实是()和()借口骗钱的。
■合作探究:1、什么时候,谁派西门豹干什么?从老大爷的话中,西门豹知道了什么?2、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的?3、西门豹的办法妙在哪里?4、西门豹为老百姓都做了哪些好事?是从哪里知道的?5、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展示交流:我会按“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顺序复述课文。
■总结提升:1、形近字组词:无()娶()离()衰芜()取()篱()衷伸()径()荒()溉绅()经()慌()概2、把句子补充完整。
()的小鱼在水里()地游着。
轮船驶向()的大海。
【自主反思】课题:31 女娲补天第一课时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我能够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字。
2、我能够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冶炼、液体、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3、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1、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流程】备注■自主学习:见<一课一案>第128页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自主识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鼓励有创意的识字方法。
2、认真观察今天要写的生字,说说我们在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讨论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展示交流:我会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是好朋友听吧!■总结提升:1.读一读,认一认,给下面的字注音。
()()()()()()()()娲祸锅昼篷猛架堆(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2.比一比,组成词语。
祸()佛()模()熔()锅()沸()摸()溶()张()炼()歇()恼()帐()练()竭()脑()【自主反思】课题:31 女娲补天第二课时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我能够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2、我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并把其中优美的词语积累起来。
【重点难点】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学习她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学习流程】备注■自主学习:1、女娲为什么补天?2、女娲补天之前人们的生活情景是怎样的?找出文中有关语句。
3、天塌下来后人们的生活情景又是怎样的?找出文中有关语句。
■合作探究:1、自由朗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去补天,她先寻找五彩石,接着她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再把_____________,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
2、女娲是怎样寻找五彩石的?是不是很顺利啊?3、从女娲补天的经过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4、小组内讲一讲这个故事,并指名复述课文。
■展示交流:我国古代神话故事有很多,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书《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大家可以读一读,以后我们可以开一个故事交流会,把你看过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总结提升: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的生活()的大火()的天空()的泉水()的云霞()的响声2、想一想,填一填。
在括号里填上数字金光()射()面()方成()上()()嘴()舌()模()样大吃()惊()紫()红()发()中()官端正3、给句子换个说法。
(不改变原意)(1)谁又敢高声说话呢?(2)哥哥收集了这些珍贵的邮票。
(3)官绅的头子被卫士投进了漳河。
(4)我们把大自然征服了。
【自主反思】课题:32*夸父追日第一课时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我能够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2、我能够和大家交流从故事中得到的收获。
3、我能够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重点难点】1、我能够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重点)2、我能够和大家交流从故事中得到的收获。
(难点)【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