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热解吸仪的原理及应用
AutoTDS-V型全自动热解吸仪

AutoTDS-V型全自动热解吸仪(配置20位、二次低温捕集解吸功能)AutoTDS-V型全自动热解吸仪是一款20位全自动热解吸仪,可以和色谱联动自动完成20支吸附管的脱附进样分析过程。
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增加常温二次解吸部件或低温二次解吸部件,提高灵敏度,改善色谱峰型,适用于《HJ-644-2013 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T 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GB/T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HJ583-2010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GB 50325-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等标准。
技术指标●电源:220VAC 50Hz●功率:<900VA●一次解吸温度:50-380℃,控制精度±1℃●冷阱温度:-30度~室温(室温20℃时),增量1℃(可选)●二次解吸温度:150-380℃,增量1℃,升温速率>1800℃/分●管路加热温度:50-200℃,增量1℃,控制精度±1℃●定时范围:1秒~59分钟59秒●定时误差:<0.1%●样品位: 20位●吹扫流量:10-100ml/分钟●气路耐压:>4kg●同步信号输出:两路1~2秒开关量●仪器外形尺寸:高*宽*长500mm*400mm*610mm●仪器重量约:32kg特点:●通用性能强:可与任意品牌气相色谱仪(GC)和(GC-MS)联用,实现控制信息互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全程软件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只需将样品管放入热解吸仪中,一切操作和控制均由控制软件完成,因而样品重复性好;主机中超大触摸液晶屏设计,可全程跟踪温度、操作命令;●提供同步接口,在进样的同时可以启动色谱和工作站。
●冷阱采用半导体制冷+风冷,最低制冷温度可达-30℃(室温20℃时),满足大部分低温富集需求。
●捕集阱升温采用直接电阻加热,升温速率>1800℃/分。
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吸收式热泵是一种利用热能来提供制冷和供暖的设备。
它通过吸收剂和工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来实现热能的转换。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1. 吸收剂和工质吸收式热泵中的两个关键组成部份是吸收剂和工质。
吸收剂通常是一种液体,它具有吸收工质的能力。
而工质是一种易于蒸发和凝结的物质,它在蒸发时吸收热能,而在凝结时释放热能。
2. 主要循环过程吸收式热泵的主要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吸收、冷凝和解吸四个阶段。
- 蒸发:在蒸发器中,工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吸收剂吸收工质的热能,使工质蒸发并吸收环境中的热量。
- 吸收:蒸发后的工质气体进入吸收器,与吸收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个稳定的复合物。
这个反应释放出一定的热量。
- 冷凝:复合物进入冷凝器,通过冷却和压缩,使复合物转变为液体,并释放出热量。
- 解吸:液态复合物进入解吸器,在低压下,吸收剂从复合物中分离出来,回到吸收器中,准备重新吸收工质。
3. 热能转换过程吸收式热泵利用吸收剂和工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来实现热能的转换。
在蒸发器中,工质吸收环境中的热量,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而在冷凝器中,工质释放热量,从而实现供暖效果。
4. 能量消耗和效率吸收式热泵需要一定的能量来驱动化学反应和循环过程。
通常情况下,吸收式热泵需要外部的热源来提供能量。
这个热源可以是太阳能、天然气、燃油等。
吸收式热泵的效率可以通过制冷系数(COP)来衡量,COP越高,表示单位能量输入所产生的制冷效果越好。
5. 应用领域吸收式热泵在工业和民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吸收式热泵可以用于制冷、供暖和热水供应。
在民用领域,吸收式热泵可以用于家庭供暖、中央空调和热水供应等。
总结:吸收式热泵通过吸收剂和工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来实现热能的转换,从而提供制冷和供暖服务。
它的工作原理包括蒸发、吸收、冷凝和解吸等过程。
吸收式热泵的效率可以通过制冷系数(COP)来衡量,它在工业和民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热解析仪的原理介绍 热解析仪工作原理

热解析仪的原理介绍热解析仪工作原理热解析仪的原理介绍:热解析仪接受填充有吸附剂的玻璃管捕获的有机化合物,然后将它们导入气相色谱仪中,通过气相色谱,这些有机化合物得到分别和测定。
解析过程中使用两种吸附管两级解析:首先,接受大体积采样将化合物保留在高容量的吸附管(采样管)中,然后加热解析到下一级毛细聚焦管中(一级解析);第二步,富集在毛细聚焦管中的样品再次加热解析后导入气相色谱毛细管中(二级解析)。
接受毛细聚焦管二级富集解析,只需较小的载气量就可以把富集在毛细聚焦管中的分析物导入气相色谱,提高了进样效率,并且可以得到尖锐的化合物峰形。
毛细聚焦管技术避开了水的干扰,加强了极性化合物的分析。
热解析仪可便利的用于多种采样方式,如使用干电池的空气采样器对外部环境采样后在试验室内分析,或者接受移动热解析仪/气相色谱仪平台实现现场采样分析。
热解析仪的实在操作步骤热解析仪是一种样品前处理装置,把样品进行加热,解吸取集到的蒸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再导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检测。
应用于任何型号的气相色谱仪,并且不需改动原气相色谱的任何部件及操作条件。
热解析仪的实在操作步骤如下:1、设置调整好热解吸炉所需温度;2、选好所需流量,调整好压力阀位置(依据压力指示);3、在采气口串接好100ml注射器;d)安装吸附管4、按下电磁开关阀,使氮气流经吸附管,进入注射器约10ml 时,断开电磁阀。
停止氮气进入注射器。
5、热解附3~20分钟(依据样品不同要求而定);6、按下电磁阀开/关按钮,使氮气再一次冲洗流过吸附管进入注射器,当注射器刻度到达100ml时,立刻关闭采气流量;7、取下注射器并立刻用橡胶帽堵死注射器进口,依据需要取确定量注射器内气体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热解析仪的保养注意事项热解析仪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保养,以保证其后期工作的正常进行,并延长其使用寿命:1、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并认真阅读有关技术资料;2、全自动热解析仪易损件应定期更换;3、电气设备应定期维护;4、电控部分的原器件、电源、传感器、触摸屏等要做好绝缘、防鼠、控温。
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吸收式热泵是一种利用吸收剂和溶剂之间的化学反应来完成热泵循环工作的设备。
它通过吸收剂和溶剂之间的吸收和解吸过程,实现了热能的转移和传递,从而实现了制冷和供热的功能。
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蒸发器:在蒸发器中,低温低压的制冷剂(通常为氨)从液态变为气态,吸收环境中的热量,从而降低环境的温度。
2. 吸收器:在吸收器中,制冷剂的气态与吸收剂(通常为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溶液。
这个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热量从溶液中释放出来。
3. 溶液泵:溶液泵将溶液从吸收器中抽出,并将其送入高压下的发生器。
4. 发生器:在发生器中,溶液经过加热,使吸收剂从溶液中蒸发出来,形成气态。
这个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热量从外部提供给发生器。
5. 冷凝器:在冷凝器中,气态的吸收剂被冷却,从而变成液态。
这个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热量被释放到外部环境中。
6. 膨胀阀:在膨胀阀中,液态的吸收剂经过节流,降低了压力和温度,进入蒸发器。
通过以上的循环过程,吸收式热泵能够从低温环境中吸收热量,然后通过化学反应将热量转移到高温环境中,从而实现制冷和供热的功能。
吸收式热泵相比传统的压缩式热泵有一些优点。
首先,吸收式热泵不需要机械压缩制冷剂,因此没有压缩机的噪音和振动。
其次,吸收式热泵的制冷剂通常为氨,环境友好度高,对臭氧层和温室气体的破坏较小。
此外,吸收式热泵在低温环境下仍能提供较高的热效率,适合于一些特殊的工业和商业应用。
然而,吸收式热泵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吸收剂和溶剂之间的化学反应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压力,因此需要额外的能量输入。
其次,吸收式热泵的体积较大,占用空间较多。
此外,吸收剂和溶剂之间的化学反应会产生一些副产物,需要进行处理和排放。
总的来说,吸收式热泵是一种利用吸收剂和溶剂之间的化学反应来完成热泵循环工作的设备。
通过吸收剂和溶剂之间的吸收和解吸过程,实现了热能的转移和传递,从而实现了制冷和供热的功能。
热解吸 热解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热解吸热解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热解吸(Thermal Desorption)和热解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是分析化学领域中常用的技术手段,用于研究样品的热稳定性、挥发性和组成成分等。
热解吸是通过升温将样品中的挥发性物质释放出来,进而进行分析;而热解析则是通过监测样品在升温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来研究其热行为。
本文将就热解吸和热解析的概念、原理及应用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并探讨其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首先对热解吸和热解析的概念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主要围绕热解吸的概念、热解析的原理以及两者的应用展开讨论。
其中,将详细介绍热解吸的定义、作用机制以及研究方法;以及热解析的原理、实验技术和实际应用情况。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热解吸与热解析在化学分析领域的重要性,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并提出结论和建议。
1.3 目的热解吸和热解析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热解吸和热解析的概念、原理和应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技术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对热解吸和热解析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材料的热性质、表面化学和结构特征,为材料科学和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进一步激发人们对热解吸和热解析技术的兴趣,促进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2.正文2.1 热解吸的概念热解吸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它通过加热样品并测量其释放的气体或挥发物来对样品进行分析。
在热解吸过程中,样品中的挥发性物质会被加热至其挥发温度,从而释放出气体。
这些挥发物质可以通过吸附剂或检测设备捕获和分析。
热解吸通常用于分析各种样品,如环境样品、食品、药物、化妆品等。
它可以用来检测样品中的有机物、溶剂残留、挥发性有机物等。
热解吸实验技术要点

热解吸实验技术要点热解吸实验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用于研究材料的热解过程以及吸附和解吸特性。
该技术在化学、材料科学以及环境科学等领域中广泛应用,有助于了解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热解吸实验技术的要点,包括实验原理、样品制备、实验设备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一、实验原理热解吸实验技术是通过加热样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分析样品中的挥发分子、吸附物质和解吸物质。
在实验中,样品通常是固态或液态,并且采用不同的加热速率和温度程序。
通过测量样品重量或吸附/解吸物质的浓度变化,可以得到与热解吸过程相关的信息。
二、样品制备样品的制备是热解吸实验的关键步骤。
首先要选择适当的样品形式,如固体、液体或气体,取决于研究的具体目的。
对于固态样品,通常将其研磨成粉末,以增加表面积和均匀性。
对于液态样品,可以直接将其加入到样品容器中。
对于气体样品,则需要先收集样品气体,并确保其纯度和浓度。
三、实验设备热解吸实验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设备。
最常见的设备是热解吸装置,通常包括一个样品容器、一个加热器和一个检测器。
样品容器可以是各种形式,如钢管、石英管或陶瓷舟等。
加热器常用的是电炉或热编程序控制仪,可以提供精确的加热速率和温度控制。
检测器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如质谱仪、气相色谱仪或热导率探测器。
四、实验步骤进行热解吸实验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首先,根据实验目的选择适当的样品和实验条件,包括温度范围、加热速率和气氛等。
然后,将样品装入样品容器中,并确保其均匀分布。
接下来,将样品容器放入加热装置中,并启动加热程序。
在加热过程中,记录样品的重量变化或吸附/解吸物质的浓度变化。
最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五、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热解吸实验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来得到与样品的热解吸过程相关的信息。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重量损失曲线分析、解吸峰分析和解吸动力学分析等。
重量损失曲线可以反映样品中吸附/解吸物质的总含量和释放速率。
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吸收式热泵是一种能够利用低温热源产生高温热能的设备。
它通过利用吸收剂对低温热源中的热能进行吸收,然后通过释放吸收剂中的热能来提高温度,从而达到热能的转换。
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分为四个步骤:蒸发、吸收、解吸和冷凝。
1. 蒸发:在吸收式热泵中,低温热源(如大气空气或废热)通过蒸发器中的冷凝剂,使其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在这个过程中,热源中的热能被吸收,从而使冷凝剂蒸发。
2. 吸收:蒸发后的冷凝剂蒸汽进入吸收器,与吸收剂(通常为溶液)进行接触。
吸收剂具有亲和力,能够吸收冷凝剂的蒸汽。
在吸收过程中,冷凝剂被吸收剂吸收,形成富含冷凝剂的溶液。
3. 解吸:富含冷凝剂的溶液进入解吸器,通过加热使其分离成冷凝剂和吸收剂。
解吸过程中,溶液中的冷凝剂被释放出来,形成冷凝剂蒸汽。
4. 冷凝:冷凝剂蒸汽进入冷凝器,通过冷却介质(如水或空气)的冷凝作用,将蒸汽转变为液态。
在这个过程中,冷凝剂释放出的热能可以被利用。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的循环,吸收式热泵能够将低温热源中的热能转化为高温热能,并将其用于供暖、制冷或热水等领域。
吸收式热泵相比传统的压缩式热泵有一些优势。
首先,吸收式热泵不需要使用机械压缩,因此没有压缩机的噪音和振动,运行更加安静。
其次,吸收式热泵适用于低温热源,可以利用废热等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相对简单,维护成本较低。
然而,吸收式热泵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吸收剂的选择对吸收式热泵的性能有很大影响,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选择。
其次,吸收式热泵的效率相对较低,需要改进和优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总的来说,吸收式热泵通过利用吸收剂对低温热源中的热能进行吸收,然后通过释放吸收剂中的热能来提高温度,实现了热能的转换。
它具有一定的优势和限制,但在特定的应用场景下,可以为我们提供可靠、高效的热能转换解决方案。
二次热解吸原理

二次热解吸原理引言:二次热解吸原理是一种常见的热解吸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本文将从原理、应用、优势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一、原理解析1.1 热解吸技术概述热解吸技术是一种将固体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通过加热使其转变为气态,然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等仪器进行分析的技术。
它可以有效地提取和分离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等特点。
1.2 二次热解吸原理二次热解吸技术是在传统的热解吸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改进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在样品热解后,将产生的气态物质通过气流输送到另一个介质中进行吸附,然后再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目标化合物的富集效果,减少背景干扰,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1.3 二次热解吸原理具体步骤二次热解吸技术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样品装填:将待分析的样品放置在热解吸装置中,通常使用固体吸附剂或活性炭等材料作为载体。
(2)热解:通过加热装置将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转化为气态,通常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以确保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充分挥发。
(3)气流传输:通过气流将热解产物输送到吸附装置中,吸附装置通常由固体吸附剂构成,用于富集目标化合物。
(4)吸附:在吸附装置中,目标化合物被吸附在固体吸附剂表面,以实现富集效果。
(5)脱附:通过改变温度或气流条件,将吸附在固体吸附剂上的目标化合物脱附到气相中。
(6)分析:将脱附后的气相通过GC-MS等仪器进行分析,以得到目标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结果。
二、应用领域二次热解吸技术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1 环境监测在环境监测中,二次热解吸技术可以用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分析。
例如,可以用于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如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工业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等。
此外,也可以用于土壤和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如农药残留、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热解吸仪的原理及应用
自动热解吸仪广泛应用于大气污染、建筑工程室内空气污染、高纯气体、石油化工、食品等分析测试领域。
自动热解吸仪是利用物理(化学)吸附的方法进行样品的预处理和浓缩,然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的方法叫做吸附浓缩气相色谱法,吸附浓缩气相色谱法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操作步骤:吸附-解吸-气相色谱分析。
分散在液体、固体或气体中的痕量杂质,可以利用优先吸附或吸收的方式从其母体中抽提出来,一般都采用各种吸附剂。
而回收被吸附的溶剂(杂质)通常用热解吸或溶剂洗脱两种方法。
因此,吸附浓缩气相色谱法不仅能得到更浓的目标分析物,增加痕量组分的浓度,而且还能除去绝大部分的主组分。
由于被分析物浓度变高,因此,对载气纯度的要求,对仪器气密性的要求都相对要低一些。
正因为如此,自动热解吸仪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在对大气污染、高纯气体、石油化工、食品等分析测试方面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
工作原理热解吸进样,zui关键的是使进入色谱柱的样品不发生谱带扩宽而保持“塞子”形。
本进样系统是一种经过改进的一级热解吸装置,可使沸点在-164~344℃范围内的化合物能在一级热解吸进样并使谱带保持“塞子”形。
在系统接入GC的进样器后关闭热解吸系统的载气,待解吸腔升温至终点温度后通入载气,样品随气流以较窄的形式进入色谱系统,同时利用色谱柱头冷聚焦点效应使一级热解吸的样品谱带呈现“塞子”形。
这样一来,就不需要冷井冷冻来使热解吸样品的谱带形成“塞子”形。
同时,该方式解吸升温速率对进样谱带影响不大。
例如,以70℃/min和100℃/min 的速率升温解吸分析,色谱峰形完全相同。
因此也就不需用闪蒸技术使样品瞬间解吸
汽化形成“塞子”形,对测、控温单元电路设计的要求因而降低,整个系统`得到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