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当归的炮制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当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当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当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当归,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历史悠久,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及丰富的化学成分使其成为中医药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综述当归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当归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本文将概述当归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并介绍这些成分的结构特点及其生物活性。

重点阐述当归的药理作用,如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抗氧化、抗炎等,并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分析这些药理作用与当归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

本文还将探讨当归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以及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当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的综述,本文旨在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推动当归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当归的化学成分当归,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化学成分复杂且丰富,涵盖了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这些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多糖、氨基酸、有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

挥发油:当归中的挥发油是其主要化学成分之一,这些挥发油主要由多种萜类化合物组成,如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等。

这些化合物赋予了当归独特的香气,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药理作用。

多糖:当归多糖是当归中另一类重要的化学成分,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和抗氧化作用。

研究表明,当归多糖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对多种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氨基酸:当归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缬氨酸等。

这些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酸:当归中还含有多种有机酸,如阿魏酸、苯甲酸等。

这些有机酸具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对于改善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微量元素:当归中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等。

这些微量元素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当归的化学成分复杂多样,涵盖了挥发油、多糖、氨基酸、有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

当归的炮制及有效成分研究

当归的炮制及有效成分研究
20 3 0 4: 0.
当 归 的 炮 制 及 有 效 成 分 研 究
席淑 华 石 延 榜
【 关键词 】 当归 ; 炮制 ; 有效成 分
当 归 为 伞 型 科 多 年 生 草 本 植 物 当 归 A glas es ne c i ni i n s ( l . D e 的根 。主产 于 甘 肃 东 南 部 岷 县 ( 州 ) 产 量 高 , Oi ) i s v l 秦 , 质 量 好 , 次 则 为 陕 西 、 川 、 南 等 地 。性 味 甘 、 、 , 其 四 云 辛 温 归 肝、 、 心 脾经 。具 有 补血 、 血 、 经 、 痛 、 肠 、 喘 之 功 , 活 调 止 润 平 为 炮 制 方 法 还 有 酒 煮 、酒 润 、 晒等 。正 如 叶 天 士所 说 :酒 煮 酒 “ 治 血 虚 头 痛 , 浸 治 臂 痛 ” 。 此 外 还 有 酒 与 其 他 辅 料 共 制 酒 等 的“ 酒半 醋 拌 炒 ” 炮 制 方 法 。取 当归 片 10k , 黄酒 1 半 等 0 g 用 0 k g拌 匀 , 闷 润 , 酒 被 啄 尽 后 , 炒 制 容 器 内 , 文火 加 热 , 稍 待 置 用 炒至 深黄色 , 出晾凉 , 当归表 面色泽加 深 , 见焦斑 , 取 酒 偶 略
签 、 玻 片工 整 , 织 贴 附 在 载 玻 片 的右 1 3位 置 正 中 , 性 盖 组 / 中
3 3 细 胞 密 集 、 叠 , 构 不 清 ( 1 ) 淋 巴 结 组 织 细 胞 . 重 结 图 C 成分多 , 间质 少 , 片 宜 薄 , 般 2~ m, 4 m 则 出 现 细 切 一 3 > 胞 间 重 叠 现 象 。 切 片 刀 要 求 锋 利 、 缺 口 , 续 切 片 时 动 作 无 连 要 保持轻缓。

当归的有效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分析

当归的有效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分析
王芙蓉[12]等用 75%为溶剂袁采用回流提取法在 当归中提取了查尔酮衍生物等多种黄酮类化学成 分袁并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此外袁腺嘌呤尧磷脂尧胆 碱等化合物在当归中也有发现曰当归中还有钙尧铁尧 锌尧钾尧铜等 23 种微量元素[13]和维生素 A尧B尧E 等化 学成分袁但对维生素的研究和报道较少.
2 当归的药理作用
当归富含多糖袁 其中 D-葡萄糖尧D-木糖尧D-半 乳糖等为酸性多糖袁 可占干燥药材的 8.5%. 一般情 况下袁 当归多糖通过聚合作用形成结构更为复杂的 杂多糖袁进而发挥补体活性作用[7]. 当归多糖可采用 水煮醇沉法分离提取. 大量数据表明[8]袁若用微波或 超声波对当归做预处理后袁 再用水提醇进行分离袁 即院先用用石油醚尧乙醚除去当归中的脂溶性物质袁 再用 85%的乙醇除去单糖等水溶性糖类袁然后水提 醇沉法制得当归粗多糖. 当归粗多糖蒸馏水溶解袁 用稀碱溶液提取并用阴阳离子混合树脂交换袁 最后 乙醇沉淀. 此方法可使当归多糖的提取率达到 80% [9]以上. 1.3 当归氨基酸
1 当归的化学成分
当归的化学成分较复杂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袁 化学成分也随之更迭袁就目前探究表明当归的化学 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尧多糖尧氨基酸尧有机酸[2]和黄 酮等有机成分. 1.1 当归挥发油
当归中所包含的挥发油共几十多种袁其中显中 性的挥发油可占 88%袁酚性油次之渊10%冤袁酸性油仅
占 2%. 近 30 年来袁学者均效仿李菁[3]对当归挥发 油进行提取院即超临界萃取法萃取当归中的挥发油. 实验数据表明藁本内酯含量最高袁 其次是丁烯基酞 内酯. 这两种物质从化学结构来讲为苯酞类化合 物曰当归双藁本内酯 A袁正丁基四氢化内酯等均是苯 酚类二聚体曰琢-蒎烯尧 异菖蒲二烯等是萜类化合物 的代表曰苯酚尧丁烯基苯酚等则代表酚类化合物袁此 外含有正十一烷等烷烃化合物[4-6]. 1.2 当归多糖

当归炮制现代研究

当归炮制现代研究

当归炮制现代研究
田林;宋步昌;牛韬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
【年(卷),期】2003(032)007
【摘要】@@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功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等症.一般需净制或炒制后入药.研究证实,本品主要含有挥发油、有机酸、糖类等主要成分.具有促进造血、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药理作用.炮制后加其活血通络作用.当归的炮制作用,现代一般认为酒炒后有加强活血通络作用.
【总页数】3页(P64-65,50)
【作者】田林;宋步昌;牛韬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白芷炮制历史沿革及其炮制品的现代研究进展 [J], 金洁;金传山;吴德玲;张伟;汪洋奎
2.蔓荆子及其炮制品炮制沿革及现代研究 [J], 王作承;常瑞莲;张桂菊
3.蔓荆子及其炮制品炮制沿革及现代研究 [J], 王作承;常瑞莲;张桂菊;;;
4.黄芩炮制沿革及炮制品现代研究进展 [J], 顾正位
5.姜的炮制沿革及炮制品现代研究进展 [J], 李星;敖明月;罗婷;范顺明;张春玲;余凌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归的炮制研究

当归的炮制研究

当归的炮制研究柯静(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 0745708)【摘要】炮制是中药应用于临床时不可缺少的环节,中药材经不同的方法炮制后其成分、药理及应用也有所改变,本文在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当归在这几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性分析。

【关键词】当归炮制炮制方法化学成分药理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 Diels是伞形科当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的贮藏根是我国常用中药。

其性味甘辛、温,入心、肝、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等作用【1】。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当归具有降血压、镇痛、抗炎、抗菌、抗辐射作用,以及抗损伤、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另外还有利胆保肝、松弛平滑肌、美容等作用【2】。

当归属于用量较大的常用药材,主要分布于我国甘肃、四川、云南、湖北、陕西、贵州等地。

历代多以甘肃岷县所产作为道地药材。

当归药用历史悠久,历代本草均有记载。

当归的炮制方法历代各有不同,文献记载有不同的炮制品,目前临床常用的炮制品有生当归、酒当归、土当归和当归炭等,对其炮制品的研究也以上述4种炮制品为主【3】。

临床上也常用炮制品,不同炮制品的功效和应用不同。

1、当归炮制的方法研究1.1当归的炮制历史沿革1.1.1当归的净制(净选切制)唐代《千金翼方》中始有“切”的记载,《理伤》中开始提出“去芦头”。

宋代《博济方》中又要求“去须”,《史载之方》中还要求“去苗”,去芦为后世广泛沿用。

古代还有将当归头、身、尾分别入药用的说法。

如《雷公炮炙论》中说:“若要破血,即使头一节硬实处;若要止痛、止血,即用尾。

若一时用,不如不使。

”在雷氏的影响下后世医家对此亦有各种说法,如《汤液本草》中说:“头止血而上行,梢破血而下行,身养血而中守,全活血而不走”等。

1.1.2当归的炮炙1.1.2.1酒制类以酒为辅料炮制当归,最早见于唐代《理伤一书,其中有“酒浸一宿阴干”的记载,宋代以前当归的炮制大多采用酒浸法。

当归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当归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当归炮制历史沿革研究摘要】饮片质量规范化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整理分析有关当归炮制的历代文献,总结历史炮制方法,为当归饮片炮制规范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当归炮制历史沿革【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314-02当归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谓之“当归味温,主呃逆上气”,列为中品[1]。

因其功能调气养血,使气血各有所归,故名,因其炮制品广泛用于临床各科,故又有“药王”之称。

历代本草医方中对当归的炮制方法记载比较分散,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当归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为进行炮制工艺规范化研究提供经验和思路[2]。

一、当归名考当归名称及其复杂,其主要使用的名称有:当归(唐《千金翼》)、归尾(元《原机》)、当归身(元《脾胃论》)、归身(元《丹溪》)、归须(宋《疮疡》)、当归梢、当归尾、干归、蜀当归、川当归(明《普济方》)、归梢(明《医学》)、当归须(清《制裁》)等。

此外,当归原植物有薜、山蕲、白蕲、文无等名称[3]。

二、道地沿革《名医别录》云:“当归生陇西川谷。

”《本草经集注》云:“今陇西叨阳黑水当归,多肉少枝,气香,名马尾当归,稍难得。

西川北部当归,多根枝而细。

”《新修本草》云:“今出当州、宕州、翼州、松州,宕州最胜,细叶者蚕头当归,大叶者马尾当归。

”《本草图经》云:“当归生陇西川谷,今川蜀、陕西诸郡及江宁府、滁州皆有之,以蜀中者为胜。

”《本草纲目》云:“今陕,蜀,秦州,汶州诸处,人多栽莳为货[14]。

以秦归头圆尾多色紫气香肥润者,名马尾归,最胜他处。

”根据历代本草记载均以陕西出产者质量最佳[4]。

与现代当归主产区(岷县产最大,质量最优)基本一致。

另滇西北栽培的当归以个大、体坚实、味香浓、色白肥润等,称之为“云归”。

三、当归炮制的历史沿革1. 净制沿革历代当归的净制以“去芦”、“洗”为主:较早见于唐《理伤》“去芦头”[5]、宋代记载最多:宋《证类——雷公》载“凡使,先去尘并头尖一分以来”、宋《博济》、宋《三因》云“去芦洗净沙土”[10,11]、“洗,去芦须”(宋《博济》、宋《产宝》)、“去苗,洗”(宋《史载》、宋《传信》)、“温水洗”(宋《洪氏》)[9]。

中药当归的研究进展

中药当归的研究进展

和血流速 度,从而改善软脑膜 微循环 ;消旋 、左旋 J 苯酞 ‘ 基
降低低糖 低氧 刺激 后培养的胎 鼠皮层神经细胞谷氨酸和 5 羟
色胺 的浓 度,亦可抑制 由花生四烯酸引起 的神经细胞 谷氨 酸
的释 放 ; 丁 基 苯 酞还 可 直 接 作用 于 脑 线 粒 体 ,通 过 影 响脑 线 粒 体 呼 吸 链 复 合 酶 的 活 性来 改 善 缺 血脑 内能 量 状 态 …。 丁
浆 纤 维 蛋 白溶 解 活 性 作 用 ;给 大 鼠 次静 注 当 归 后 , 血 浆 优 一
球蛋 白溶解时间缩短 ,纤维蛋 白原含量下 降,结果表 明当归
可 促 进 纤 溶 过 程 。 。
经 ,肠燥便秘 等病 证。它在方剂 中的应用频 度很高,如在清
著 ‘ 汤头歌 诀>中就 有 5 种 ,在 19 3 9 5年版 ‘ 中国药典 》中
近年 进展 作 如下综 述 。
管、增加股动脉血流量的作用,提示其扩张血管 的作用 与 a
或 B受体无关 。而与 M受体及组织胺 H 受体兴奋有关 。② . 。
改善脑 循环 以及对急性脑缺血 、 缺氧的保护作用 丁基苯酞 是当归主要成份 之一 。种兆忠等人报道 ,消旋 、左旋 l基苯 r
中药 当归 的研 究进 展
解 放 军 第 1 9医 院 药 械 科 5
[ 章 编号 ] 文
4 3 0 张 广 斌 粱 爽 60 0
16 —0 3( 03 一8 0 5 —2 5 2 9 2 2 0 ) 1 - 0 0 0
当归是伞 形科植 物 当归 A g lc ie s s( 1v n e ia S n n i O i ) De i l的干燥根 ,为著名常用 中药 ,有补 血活 血调经止痛 、润 肠通便之效 。用于血虚萎黄 ,眩 晕心悸 ,月经不调 ,经 闭痛

当归的近代进展

当归的近代进展

当归的近代研究进展摘要:介绍有关当归的炮制研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为深入研究当归提供参考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sinensis(oliv) diels]的干燥根,又名秦归、西归、云归,喜阴凉湿润气候,多生于高山寒湿的落叶林。

在我国主产于甘肃、云南、四川等地。

1本草考证当归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此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列为中品[1]。

味甘平,性温;至今广泛应用于临床,素有“十方九归”之称,“药王”之美誉。

《景岳全书·本草正》记载: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

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

祖国医学认为,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生肌健骨的功效。

2有效成分研究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当归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主要包括挥发油类化合物、糖类化合物、有机酸类化合物及其他成分等40多种。

2.1苯酞类化合物当归挥发油以z-藁本内酯(ligustilide)为主要成分[2],lin等通过硅胶柱层析和制备薄层从当归中分离得到了包括z-藁本内酯在内的18个苯酞类化合物,利用hplc-esi-ms联用技术,监测到当归中存在的其他6种苯酞类化合物,指出senkyunolide i,senkyunolide h,levistolidea,z,z’-3.3’,8.8’-diligustilide,z,z’-6.8’,7.3’diligustilide,angelicide是z-藁本内酯变化产生的。

deng等通过5-ht7受体与当归甲醇提取物结合,分离得到了21个活性化合物,其中3个是苯酞类新化合物(10-angeloyl-butylphthalide,ansaspirolide,sinaspirolide),lu等比较了中国当归a. sinensis(oliv.) diels与日本当归angelica acu-tilobakitagawa,angelica acutilobakitagawa var. sugiyamaehikino,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hort.和韩国当归angelicagigasnakai等伞形科植物中苯酞类成分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大 药 用范 围。 一般 认 为 生 当 归
素 F 、 、 u Mn I eNiC 、 、n的 含 量 显 著 增高 , 制炭后 当归成 分升 高 为 生 品 的 2倍 , 其他成 分都 成倍 降 低。 由 此可 见 . 当归 炮 制 是 有 意 义 的, 临
床应用时应提倡依法炮制, 同时要 加强 其 炮 制 机理 的 研 究。 他 还测 定了当归生品及其 3种炮 制的饮
的功能彼此失调, 肝气郁遏 日久,
势必 木郁 克土 , 垒 匮 ・ 腑 经络 即( 脏
行后病脉证) “ : 见肝之病, 知肝传 脾。说 明 了肝病 日久导 致肝 、 ” 脾、
肾功 能 衰 退 , 焦气 化 失 司所 致 , 三 由于肝 、 肾功能 彼 此失 调, 脾、 脏瑭 虚 者 愈 虚. 气血 水 塞 结 歧 中. 湿 水
12 临 床表 现 . 本组 4 6例 病 人 全部 有 腹 水 , 区疼 痛 或 不 适 4 肝 l 例,食 欲 不 振 疲 乏 无 力 4 2例 , 5 3
子 2g 如鼻 衄 、齿 衄 主 方 中减 小 0; 丹 参 用 量 , 加 生 地 3g 白头 翁 另 0、 1g 如 胆 汁 性 肝 硬 化 者 主 方 中 加 2;
片煎 液 中的 1 0种无 机 元 素 含量 , 结果 为, 当归酒 炙 品中 C 、 含 量 u Ni 增加 . b则 降 低 至 原 含 量 的 1 5 P /,
土炒 后 的 当 归 F 、 、 u Mn I e NiC 、 、 n
归尚有健脾之功; 当归炭则缓其辛
烈之性专 于 止血 。所 以. 归炮制 当 方法 较 多 . 制工 艺 不 同, 学 成 炮 化
s g阳性 2 A 6例。 1 3 治疗 虚实 交错, 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此期病 人本虚标 实, 治疗宣缓补缓泻. 不 可急功近利基本方 以健脾补 肾益 肺为主, 以利湿解毒化庆. 佐 标本 兼治. 升上启下畅 中, 使三焦通利. 自 水湿停 留之患。废 水较 重的 元
l 王泽率. 李慰 玑, 阳为相 米索前列 醇促 宫 舞成 热的效 果 欧 厦 安奎 性评价 . 中学妇产科杂志.9 7 3 , 2 19 .2 36—38 2


文 献
收稿 日期 :0 1 8一O 2 0 —0 5
I 责任■■ : 宪竹)
圃 圜 圈圜
Dee p et fpoes fpeai vl m n rcs o r r gRa i ne ce ies o o p n dxA gl a nni i S s
文章编号 :53 9320 ) 0 — 0 4 0 16 —39 【0 2 一 1 0 4 — 2
沿 革、 炮制传 统理 论 及其 不 同 制 品 的 临床应 用等多 方 面进 行 了探 讨 , 据收集 的有 关文 献 资料 表 明 . 当归 的炮制始见 于南 齐 时代 《 渭 子鬼 刘 遗方> 此 后 历 史 代 对 其 炮 制 方法 , 不 断发展 , 见诸 历代 文献 的炮 制方 法达 2 1种 之 多 。 常 用 的有 酒 制 、 炒制 、 炭 等, 归炮 制 的传 统 理 制 当 论认为 其炮 制 目的在 于改 变 药性 .
中 的水 、 溶 物 , 质 和 阿 魏 酸 的 醇 鞣 含 量进 行 了比较研 究 。结 果证 明. 不 同的炮 制 方 法 对 上 述 成 分 有 显 著 影 响. 当归酒 制 后 水 溶 物 最 高. 阿魏 酸 几 乎 无 降 低 . 质 最 少 , 鞣 土 炒 后 提 出液 颜色 由浅 黄变 为棕 色, 鞣质 为生 品的 1 4倍 .且 有 益 元 .
主方 去 黄苠 、 白术 . 生 山楂 3 g 加 0、 茜草 2 g 丹皮 1g 如肝 肾 阴虚 型 0、 2;
主 方加 女 贞子 1 g 生 地 2 g 枸 杞 5、 0、
肝硬 化 腹 水属 祖 国 医学 鼓 胀
范 畴. 因肝 病 日久 失 治 , 肝 脾 多 使
例, 酒精 中毒 性肝 硬化者 3例, 胆 汁性肝 硬化 者 5例 . 部 病例 经 检 全 查均排除肝肿瘤。
代炮制方法有酒炒、 酒洗、 闷、 酒 酒
蒸 、 炒、 炒, 黄、 焦、 炭、 土 麸 炒 炒 炒 油 炒 、 炙、 石 脂 炒 、 炒 等 多 蜜 赤 醋
种。
曹晖对中药 当归的炮 制历 史
维普资讯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 年 02
第 9卷
第1 期
土炒 、 米 炒、 粳 芍药 汁 炒等方 法. 现
甘温 . 取其 润性 . 血 润肠 ; 当归 补 酒 辛温取 其散 性, 以增强 活 血 散瘀 之 功 当归 苦 温 取其 涩性 , 血 而 炒 补 滑肠 , 土炒 当 归 尚有 健 脾 之 功, 当
的含量显著升高. i N 含量增加, b P
则降低至原来的 14 其他元素含 /,
量也显著降低。 高逢喜实验认为: 当归生品与
炮制 品之 间, 阿魏 酸含 量 有 一定 差
归炭则缓其辛烈之性专于止血 。 2 炮镧化学研究 于少 军 以 水 溶 性 成 分 的 变 化 探讨当归的炮制意义, 对当归及其
炮 制 酒 炒 当 归. 炒 当 归, 归炭 土 当
从 19 ~20 9 6 0 0年, 者 采 用 笔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肝 硬 化 腹 水 4 6 例 . 得 了较 为 理 想 的 疗 效, 报 取 现
告 如下 :
文章编号:5 3 39 ( 0 l O — 0 5 0 16 — 9 32 2 — 1 04 — 2 0
金 2 g 泽 泻 1 g 甘草 1g 2 加 0、 5、 0 。( ) 减 方法 : 如脾肾两 虚 型 主方 重 用 黄
1 临床 资料 11 一般 资料 . 本组共 4 , 6例 其
1 g 益母 草 3 g 如 血 热 胃 阴虚 型 2、 0;
例 ( .%)总 有效 率 9 . %。 65 , 35
3 讨 论
中男 3 例, l 例.年龄 2 ~6 6 女 0 8 0
岁 . 均年龄 为 4 平 4岁. 病程 8 o m - 15年 , . 既往 有明确 肝 炎 病史 者 3 8
能均无改善, 或加 重, 进 一 步 恶 或
化。
芪 ; 湿 热 壅 盛 型 主方 去 黄芪 、 如 太 子参 . 茵 陈 3g 大 黄 1g 金 钱 加 0、 0、
草 3 g 如瘀 血 症 积 型 主方 加 泽 兰 0;
2 结

本组 治疗 后显 效 2 9例 ( 3 6.
1 , 效 l %) 有 4例 ( 0 4 , 效 3 3 . %) 无
临床疗效, 制药贵在适 中. 不及则 功效难求, 太过则气 味反失。故中
( 任■■ ; 蠢 马t文 )

T / mdt /  ̄ c m凸 删州砌 鲥 ,  ̄ t nm d商御 1魄 . f c r 侯树 芝 Pn舶P g4 ∞ D / 6c , r 田 山 嚣 山东 省苍 山县 中医 医院 2 70 7 70
王立春 李亚力 山东省济南市传染病医院 20 2 50 1
主题 词 当归 ; 炮制 ; 究( ai gla ies ,poeso rpr gC i s dc e.eerh 研 R dxAneceSnnl rcs f eai hn emein r ac) i s p n e i s
中国圈书馆分类号 R 8 23
当归 生 品 及 其炮 制 广 泛 应 用 于临 床。 近 年 来 对 当 归的 报 道 颇 多 . 般 认 为 生 当归 甘 温, 其 润 一 取 性. 血又润肠 ; 当 归辛 温 , 补 酒 取其 散性, 以增 强 活血 散 瘀 之 功 ; 当 炒
归苦温 . 涩性 . 血 滑肠 ; 取 补 土纱 当
分变 化 不 一, 床 作 用各 有 所 长. 临 故临床 应用 时要 提倡 依法 炮 制, 同 时加 强炮制 机理 的研究 。 1 炮 镧历 史沿 革 肖林 对 当 归 自古 以来 的 炮 制 进行 了文献 综述 , 当归的 炮 制 一直 十分 重 要, 文 献 记 载, 齐 就 有 据 南 炒的 记 述 。唐 代 有 切 , 代 有 锉 、 宋 微炒 、 炒 、 炒 、 、 等 炮 制 方 细 醋 切 焙 法 。至元 、 明时期有 酒 制 、 洗 、 酒 姜 汁渍 等方 法 。清代 增 加 了姜 汁炒 、
异, 并且炮制温度增高阿魏酸台量 降低. 以当归炭最明显, 能当归 可 炭化后. 鞣质易于侵出对阿魏酸的
提取 有 一 定 干 扰 有 关。 由 于阿 魏 酸 以生品台量为 高, 临床 用 于补 若 血活血 止痛 之 功 能 就 以生 品应 用 为宜 。 综上 所 述 , 归 炮 制 方 法 较 当 多 . 制 工 艺 不 同. 学 成 分 变 化 炮 化 不一 . 临床作 用各有 所 长 。对 中药
病 人, 运用过 多 的活 血化瘀 和 峻下 遂 水 药 物 , 但 腹水 不 易 消退 , 不 反 而 更加 损伤正 气. 不利 于 肝功 能恢 复 。故 治疗需 注意 攻 补兼施 , 补虚
l3 2 西 药 治疗 口服 利尿 剂 :
安体舒通, 输注人体白蛋白。
l4 疗 效 标准 临 床 显效 : 水、 腹 黄疸 完 全 消失 、 状 消失 或基 本 消 症 失 、 脾 明显 回缩 变 软 或 稳 定 不 肝
维普资讯
4 ・ 4
中华医学 写作杂志
20 02年
第 9卷
弟1 期
C i  ̄ j 珂 o m d a win 20 . d9N . k e 肌n l ei l r g 02 V o1 n c h
栓 塞。 因此 . 高度 重视 米索前 列醇 的副作 用。 应
葛根 1g 茜草 1g金钱草 2 g 上 2、 2、 0;
消 化 道 出 血 加 白 芨 9 、 地 炭 g生 2g 0 。如腹 蔼 者加 川 连 9 白 头 翁 1 g如 肝 功能 异 常 加 五 味 子 lg 5;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