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和绝句的区别and古诗分类

合集下载

绝句和律诗的区别有哪些

绝句和律诗的区别有哪些

绝句和律诗的区别有哪些
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

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绝句与律诗的不同
1.起源不同:律诗,定型于初盛唐间,成熟于中晚唐时期,绝句起源于汉魏六朝的乐府短章。

2.字句数不同:绝句由四句组成,每句有几字就是几言绝句,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

3.常见的绝句是有五言绝句、六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每句五言或七言,分别称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4.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绝句不一定要对仗对偶。

五言绝句
一、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二、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三、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四、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律诗形式特征
广义律诗的包容度很大,它允许拗格存在,允许三仄尾。

如崔颢的《黄鹤楼》就是典型代表。

狭义律诗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
严格规定。

古诗、绝句、律诗区别

古诗、绝句、律诗区别

1.起源时间不同:(1)上古诗歌以古体诗中的四言诗为主,古体诗中的五言最早产生于汉代。

而古体七言的产生可能早于古体五言。

但在唐代以前不如古体五言多见。

到了唐代,古体七言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古体七言为长句。

(2)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

(3)绝句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

绝句一词最早在南朝的齐、梁时代就已出现。

2.诗歌字数上的不同:(1)古诗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2)律诗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每首限定八句: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

(3)绝句由四句组成,常见的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3.格律要求不同(1)古体诗的韵脚字,可用平声,也可用上、去、入声。

古体诗的押韵,有的是两句一押韵;有的是一句一押韵;还有的是三、四句一押韵。

古体诗在汉、魏和六朝诗的平仄完全是自由的。

唐以后,由于受近体诗的影响,往往也用律句,这称为入律古风。

古体诗有了一般古体诗和入律古风的区别。

古体诗的对仗,不同于近体诗,不受格律的限制。

(2)律诗格律要求非常严格。

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

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

其他两联用不用对仗。

(3)绝句的韵脚在二、四两句,通常押平声韵。

如果第一句押韵,也押平声韵。

扩展材料古诗体裁的分类(1)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2)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什么是诗词,什么是律诗,什么是绝句?三者有何区别?

什么是诗词,什么是律诗,什么是绝句?三者有何区别?

什么是诗词,什么是律诗,什么是绝句?三者有何区别?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涉及的诗词知识比较广,先说说我所知道的。

1.诗词一般指的古诗词,古诗词的范围比较广,由最早的诗集《诗经》开始,到后来的唐宋元明清,古诗词的写作也经历了一定的发展与变化。

古诗词的范围很广,包括古体诗,近体诗等。

比如汉魏时期形成的五言古诗,它既没有一定格律,用韵也相当自由,还有后来的汉乐府诗体,唐诗,宋词,这些诗体,都属诗词。

那麽何为古体诗,何为近体诗呢,古体诗是指隋唐时期,人们将周、秦、汉、魏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束缚的诗体称为“古体诗”。

近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流行于齐梁以后的一种诗体,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

2.至于律诗,是由诗词逐渐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形成的一种诗体。

它的产生年代在唐朝,是在唐朝流行起来得一种诗体。

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其对格律要求比较严格而区别于其他诗体。

也因此而得名。

律诗一般一共是八句。

通常要求全首统压一韵,限平生韵。

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平仄相对。

常见的律诗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一般五言律诗要求每一句必须是五个字,且要讲求押韵,偶数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其中,两句为一联,所以律诗一共八句,可分为四联,这四联分别是:“首,颔,颈,尾”。

并且,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也就是对偶,押韵,而首联与尾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

另外律诗也有六律,即每句诗是六个字。

这种律诗被成为小律或三韵律。

小律对偶要求较宽。

通常的律诗规定为八句,但也有超过八句的,被成为长律或排律。

排律除首联与尾联可以不对偶外,中间上下联必须对偶。

七言律诗例句:《锦瑟》作者: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任何事物都没有固定的,比如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也存在变例。

有些律诗并没有完全按照格式来写,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

拗体律诗赏析:《黄鹤楼》作者: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
对于广大学生而言,很多时候分不清律师和绝句的区别。

那么今天为您理理,告诉你他们之间的区别。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
唐代出现的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格律严格,篇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字有定声(平仄相对),联有定对(中间两联对仗)。

绝句同律诗的区别,最明显的是句数不同,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

绝句的平仄对仗没有律诗那么严格。

唐朝以前的绝句叫做古绝句,押韵平仄对仗都较自由;唐朝以后的绝句称为近体绝句,大部分也不讲究对仗,称作散体,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有的绝句像律诗的一半,格律同于律诗的前四句、后四句或中间四句。

同于律诗前四句的,后两句对仗,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同于律诗后四句的,前两句对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同于律诗中间四句的,前后两句都对仗,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诗词写作律诗与绝句的区别与联系

诗词写作律诗与绝句的区别与联系

诗词写作律诗与绝句的区别与联系一、律诗的分类:每首诗为8句,称为律诗,又以每句字的多少分为七言律诗、五言律诗;每首诗如果在8句以上,则是排律,亦分为七言排律、五言排律。

二、绝句的分类:每首诗为4句,称为绝句,同样以每句字的多少分为七言绝句、五言绝句。

三、律诗与绝句的区别:绝句每首诗4句,上下句式可对仗,也可不对仗;律诗每首诗8句,中间的四句(既颔联、颈联)要求对仗。

四、律诗与绝句的联系:第一,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通称近体诗或格律诗,都讲求诗韵、平仄、对仗,平仄格律及韵脚有定式,且韵脚一般只押平声韵。

第二,绝句其实就是律诗的断章。

换言之,一首律诗,取其首联与颔联(一二三四句)、或取颔联与颈联(三四五六句)、或取颈联与尾联(五六七八句)、或取首联与尾联(一二七八句),均可成为一首绝句。

但是,不是每首律诗都可随意断章,就能成为数首绝句的,这要看这一首律诗的写作构成,在它分割以后,形成绝句,在起承转合四大要素上是否单独成立。

五、排律的格式及特点:前面讲了,一首诗,如果句式在8句以上者,称为律诗。

那么,做为排律,在符合律诗“诗韵、平仄、对仗”三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则至少10句,而且,排律诗,除去第一、第二句,及最后两句外,其它的句式,每句要求上下句对仗。

如果不符合“诗韵、平仄、对仗”三大要素,就不是排律,而要纳入古风诗论。

根据每句中字的多少,排律诗亦分为五言排律、七言排律。

下面列举一首月沐的排律诗近作,直观地品读以加深理解:田野晚春(排律?新韵)平川望断秀云天,万里春光渭水边。

雨后初晴斜影外,东风转向乱红前。

花摇瑞气牵诗意,叶荡轻风网趣闲。

油菜金枝嵌细露,麦田绿浪泛青烟。

禽鸣犬吠惊丝柳,蝶舞蜂飞恋澈泉。

莺语穿杨鸣绿树,笛声透栅醒桃园。

风吹碧树开云路,日照浮桥渡木船。

一抹朝霞勾粉黛,稀疏飞絮憩茅檐。

新泥有意劳春燕,老马用心犁沃田。

本是花间陶醉客,食香饮露不思还。

--月沐作于二0一0年四月二十三日这首诗,是一首比较成功的排律诗,符合律诗的三个基本要素,一、诗韵:首句及每双数句最后一字押韵平声且韵脚在同一个韵部;二、平仄:符合平起式首句押韵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律;三、对仗:除去第一、第二句“平川望断秀云天,万里春光渭水边。

绝句律诗古诗的概念与区别

绝句律诗古诗的概念与区别

绝句律诗古诗的概念与区别
绝句、律诗和古诗是三种不同的诗歌体裁,它们的概念和区别如下:
1. 绝句:绝句是近体诗的一种形式,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

律绝要求押韵,并遵守平仄规律,古绝则不要求平仄格律。

绝句一般有四句,超过四句的则称为排律或长律。

2. 律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形式,分为律诗和排律两种。

律诗共八句,分为三韵、四韵、五韵、六韵和八韵,其中五韵和六韵的律诗被称为“长律”。

律诗要求押韵,且每句都有固定的平仄格律规定。

律诗共包含八句,每句共有五个字的律诗称作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共有七个字的律诗称作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律诗共四联,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第四句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律诗共八句,超过八句的则称为排律或长律。

3. 古诗:古诗是指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创作时期主要在唐朝之前。

古诗一般有四句或八句,每句字数不固定,且不要求押韵和遵守平仄规律。

古诗是指唐以前的诗歌,包括《诗经》、楚辞、乐府诗等。

古诗的体裁有五言、七言、杂言等,一般不讲对仗。

古诗的句式一般以五字句和七字句为主。

综上,绝句和律诗都是近体诗的一种,且都属于古诗的范畴。

在写作技巧上,绝句和律诗要求严格,注重声韵和谐,而古诗则更加注重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绝句、律诗和古诗都是中国传统诗歌的重要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韵律和表现力。

如何区分律诗和绝句 二者有什么区别

如何区分律诗和绝句 二者有什么区别

如何区分律诗和绝句二者有什么区别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是:律诗是每首有八句的格律诗,绝句是每首有四句的格律诗。

如何区分律诗和绝句
1律诗和绝句的概念
1、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例: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孤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

各家对其解释并不一致,有人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

绝句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其中律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六言绝句较为少见。

例:李端《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2律诗和绝句的区别
1、起源不同。

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型于唐朝初年,因其格律严密而得名;绝句起源于汉朝及魏晋南北朝歌谣。

2、句数字数不同。

绝句一般四句,五言绝句是二十个字,七言绝句是二十八个字;而律诗一般为八句,五言律诗一共四十个字,七言律诗一共是五十六个字。

如果仅六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八句,则称排律或长律。

3、押韵不同。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
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绝句只需二、四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古诗中的律诗跟绝句有什么区别?

古诗中的律诗跟绝句有什么区别?

古诗中的律诗跟绝句有什么区别?谢邀!我是白铅华,出版社的编辑,喜欢阅读、写小说,欢迎来liao!诗词我们经常去朗读背诵,朗朗上口。

我们的印象中,诗的每句都是五或七个字,每首四句或八句,也有多的。

其实,这只是简单的认识,我来详细分析一下。

绝句、律诗的分类。

根据每首诗的句数不同,可以分为: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多句为排律。

每句的字数不同,常见的可以分为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其实还是有六绝、六律的,只是很少见罢了,五字、七字是特别常见。

也有一些四言、五言、七言、九言杂混的诗,这一般称为“古风”“古体”。

绝句、律诗的组成。

绝句和律诗都是由律句组成。

律句有四种固定的平仄搭配格式: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平平仄仄仄)、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

七言是在五言句首前增加两个平仄相同,且和五言句首字平仄相反的音调。

六言少见,但和五言律句平仄类似。

一般情况下,奇数句要用仄收式律句;偶数句要用平收式律句,且要押韵。

但往往一首诗的第一句常常为了押韵,而用平收式律句。

绝句、律诗的细分。

绝句可以简单地看成是律诗的一半。

律诗八句可以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一联之内,平仄必须相对;每一联之间,平仄必须相连。

只有律诗才有四联之称,绝句、排律则没有这样的称呼。

律诗要求,颔联、颈联必须对仗,颔联基本对仗即可,颈联必须对仗。

若是没有达到要求,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律诗。

排律,就是在律诗的基础上,无线增加第二联、第三联,也是要求对仗的。

否则,不能称之为“排律”。

绝句、律诗的例外。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平仄还是不完全按照四种律句的格式来。

我们只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以二四六字的平仄一定要遵守规律,一三五字可以适当放宽,但要排除一些忌讳,如“犯三平”等,就是平收式句子,末尾三个平音调。

如此,还衍生出了一些“拗救”,就是一三五字的平仄之间的替换,来保持某一律句的平仄字数不变。

其实还有好多律句的要求,大家可以参考著名文字学家王力的《诗词格律》,讲解得十分详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
唐代出现的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格律严格,篇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字有定声(平仄相对),联有定对(中间两联对仗)。

绝句同律诗的区别,最明显的是句数不同,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

绝句的平仄对仗没有律诗那么严格。

唐朝以前的绝句叫做古绝句,押韵平仄对仗都较自由;唐朝以后的绝句称为近体绝句,大部分也不讲究对仗,称作散体,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有的绝句像律诗的一半,格律同于律诗的前四句、后四句或中间四句。

同于律诗前四句的,后两句对仗,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同于律诗后四句的,前两句对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同于律诗中间四句的,前后两句都对仗,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古诗的分类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古诗两首”或“古诗三首”这类课文。

“古诗”是个含义非常广泛的词语。

广义的“古诗”,泛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所有诗歌作品。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绝大部分是律诗和绝句,但古诗不等于律诗、绝句。

通常所说的“古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

古体诗是唐代人对唐代以前诗歌的称说,包括汉魏六朝各种形式的诗歌,如汉魏乐府、南北朝民歌、六朝文人诗、杂体诗。

古体诗的共同特点是每首句数不限,字数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多种,不讲究平仄对仗。

唐朝以后的人仿照古诗的形式所写的诗歌也叫古体诗,一般称为“古风”。

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的诗歌体裁,是唐代出现的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近体诗中的律诗格律严格,篇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字有定声(平仄相对),联有定对(中间两联对仗)。

下面的古诗分类表可供参考。

古诗类别包括的诗歌种类
古体诗
汉魏乐府
南北朝民歌
六朝文人诗
杂体诗
古风(唐朝以后的人仿照古诗所写的诗歌)
近体诗
律诗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排律(每首十句以上)
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