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组立流程(3)
模具组立流程及各步骤的注意事项

模具组立流程及各步骤的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模具组装流程。
1. 检查并清洁。
检查模具各零件是否有损坏、缺失或变形。
冲压模具流程

冲压模具流程冲压模具的流程是什么,冲压模具有哪些具体的步骤。
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冲压模具流程,希望你们喜欢!冲压模具流程1 工艺设计(1)根据冲压件产品图,分析冲压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原材料尺寸规格和力学性能,并结合可供选用的冲压设备规格以及模具制造条件、生产批量等因素,分析零件的冲压工艺性。
良好的冲压工艺性应保证材料消耗少、工序数目少、占用设备数量少、模具结构简单而寿命高、产品质量稳定、操作简单。
(2)确定工艺方案,主要工艺参数计算。
在冲压工艺性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特点与难点,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可能的冲压工艺方案,内容包括工序性质、工序数目、工序顺序及组合方式等。
有时同一种冲压零件也可能存在多个可行的冲压工艺方案,通常每种方案各有优缺点,应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设备占用情况、模具制造的难易程度和寿命高低、生产成本、操作方便与安全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确定出适合于现有生产条件的最佳方案。
此外,了解零件的作用及使用要求对零件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有帮助的。
工艺参数指制定工艺方案所依据的数据,如各种成形系数(拉深系数、胀形系数等)、零件展开尺寸以及冲裁力、成形力等。
计算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工艺参数可以计算得比较准确,如零件排样的材料利用率、冲裁压力中心、工件面积等;第二种是工艺参数只能作近似计算,如一般弯曲或拉深成形力、复杂零件坯料展开尺寸等,确定这类工艺参数一般是根据经验公式或图表进行粗略计算,有些需通过试验调整;有时甚至没有经验公式可以应用,或者因计算太繁杂以致于无法进行,如复杂模具零件的刚性或强度校核、复杂冲压零件成形力计算等,这种情况下一般只能凭经验进行估计。
(3)选择冲压设备根据要完成的冲压工序性质和各种冲压设备的力能特点,考虑冲压加工所需的变形力、变形功及模具闭合高度和轮廓尺寸的大小等主要因素,结合工厂现有设备情况来合理选定设备类型和吨位。
常用冲压设备有曲柄压力机、液压机等,其中曲柄压力机应用最广。
冲压模具装配工艺及调试步骤930人阅读

冲压模具设计及装配步骤1、设计步骤:从图纸产品—模具设计—模具加工—模具装配—安装调试2、加工方法:工序集中法、工序分散法1、基本加工方法:机械加工、电加工、钳工2、制定加工工艺路线; 分析图纸—毛坯准备—机加工—钳工—热处理—磨—电加工—热处理—精修—检验毛坯准备:铸造毛坯、锻造毛坯、型材机加工:车、铣、刨、磨; 热处理:淬火加低温回火电加工:电火花、线切割3、凹模加工工艺分析图纸—准备毛坯—热处理退火—刨、铣六面—磨四面对角尺—钳工划线、钻孔、攻丝、铰孔—热处理淬火—电加工—热处理回火—钳工修配—退磁检验—试制4、凸模加工工艺分析图纸—备料—锻打CBA—热处理退火—机加工—钳工划线、打孔、攻丝—热处理淬火—磨—电加工—热处理回火—精修—退磁检验5、凸模固定板加工工艺备料—钢板切割—刨铣六面—磨四面—钳工划线—电加工—精修—检验6、卸料版加工工艺分析图纸—钢板切割—刨铣六面—磨四面—钳工划线—线切割—精修—检验3、模具装配1、方法:互换法、选配法、修配法2、步骤分析图纸—检查零件(工作零件,凸、凹模。
定位零件,挡料销、导料销。
卸料零件,卸料版。
导向零件,导柱导套。
支撑与固定零件,模柄、固定板。
其他零件)—准备夹具—装配前的预加工—基准部件装配—凸模与凸模固定板装配—上模组件上装配卸料装置—下模组件上装配定位组件—总装—试冲纸3、安装过程(1)加工上模座上的模柄孔,螺钉孔,螺钉过孔(2)将装配好的下模座组件放在工作台上(3)按尺寸要求放上等高垫块(4)将组装好的凸模固定板放在等高垫块上(5)调整凸凹模间隙(6)放上垫板(7)放上模座并活动上模座,使导柱导套活动自如(8)检查凸凹模之间的间隙(9)拧紧螺钉销钉(10)将上模拿下,以凸模固定板上的销钉作为模板配,铰模座上的销钉孔(11)松开螺丝装入模柄4、安装调试1、安装总体步骤(1)准备工作(模具、材料、工具、夹具)(2)压力机准备(工作干净、设备检查)(3)将下模座放入压力机工作台大致位置,漏料孔对准,将上模合模(4)将压板螺丝套入下模座,预紧螺丝(5)松开滑块,上模柄并压紧模柄(6)手动飞轮使滑块下移,模柄对准模柄孔。
冲压模具组立试模流程

文件编号
制订部门
模具部
制订日期 发行日期
总页数
5页
发行版本
1.0
版本 修订日期
文件修订履历表
修订内容
修订页次 修订人 核准人
备注:
发行 文管中心
核准
审核
制定
编号
冲压模具组立试模作业规范
版本
1.0
页次 1/5
1、目的:
为了确保我司冲压新模具在模具组立及试模过程中操作规范化,特制订此文件。
丝紧固,然后将上模座灌胶孔泡粗,用酒精清洁灌胶孔及导套,进行灌胶,此工序需 确保胶剂粘合牢固。 5。2。1.7)装入浮料销﹑等高套筒﹑弹簧﹑吹气装置等,并在模座正面印上模号﹑料号﹑等 模具参数
编号
冲压模具组立试模作业规范
版本 1。0 页次 4/5
5。2、模具全面审查
5。2.1.弹簧:成形活动冲子用绿色或咖啡色弹簧,并考虑弹簧行程;压料弹簧用矩形弹簧, 浮料用线簧;
6、附表:
6。1.附表 1:新模组立试模报告
5.2。模具组立
5.2.1。1)脱料板组立:将脱料板入子﹑脱料板成形工件﹑引导针等装入模板内,将脱料背 板用螺丝固定在脱料板上。
5.2。1。2)下模板的组立:将冲裁入子仁﹑成形入子﹑导料板等装到模仁固定板上。此工序
应确冲裁入子刀口朝上,浮料销和其它活动入子运动自如等。另外废料是否畅通无 阻,脱料板与下模板是否能贴死,并通过冲裁冲子透过剥料板伸入冲裁入子切纸法 确认冲裁间隙和位置是否 OK;
5。2。1。3)上模板组立:将冲子固定板入子,冲子装入上模板,并用压板将冲子固定,同样确
保入子不能高于模面.确认脱料板背板与冲子固定板是否能贴死.
冲压模具组模程序

冲压模具组模程序一依图纸清理零件1.清查零件,防止零件与图纸不符合。
2.线割件与标准件须研磨加工,用零件盒区分。
3.细小工件与大型工件分开装,防止损坏。
4.将清点好的零件进行合理倒角二依图纸清理模板1.测量模板厚度是否在图纸尺寸范围之内。
2.测量模板平行度,分别测量各板前后左右6个点是否在±0.002以内。
3.模板垂直度检验,千分表测量其上下偏听偏差是否在±0.002内。
4. 将模板上(定位销孔.过孔.导料板让位处.副导套孔.弹簧过孔.零件敲击孔)进行圆滑倒角(先用砂轮打磨头倒角.再用牛皮打磨头抛光)5. 模板表面用800-1000号砂纸推平(将号砂包在指丁的模板推块上)6. 模板表面推平后再用纤维油石将框口内线割氧化层去除.7. 用去污油把模板清洗干净(最好用纸将清洗过的模板表面轻轻抹一遍.再用气枪吹去纸屑或布屑).试配合销间隙.三导柱,导套组装1.清洁导柱,导套,加油试配,如较紧,则检查是否偏心。
2.清洁模板导套,将外沿涂上润滑油(或机油),对准孔沿,轻轻装入。
3.导套装好后,用辅助导柱插入导套是否滑配。
4.夹板反转,正面向上,清洁干净内孔,导柱螺牙端涂上机,轻轻装入夹板。
5.用千分表检查导柱的垂直度。
6.将夹板,脱料板,下模板脱磁后三块叠合在一起,拉动导柱,是否顺畅。
四零件组装(一)下模1.研磨后的工件用分厘卡检查,将入块外围分别试配,可以插入则把入块外沿用600#以上油石倒圆滑。
2.清理干净入块内孔,将模板反转,底面朝上,入块脱磁后,刀口方向朝下,对应装入模板。
3.用细红铜棒轻轻敲入,发现较紧,退出检查原因。
4.入块两端或一端高出模板时,应检查入块,还是模板孔的垂直度是否偏差。
5.成型入块应抛光后装入。
6.没有防呆方向的入块应对照图纸进行确认检查。
7.浮升梢在模板内是否顺畅,如太紧,则检查浮升梢,还是浮升梢孔的尺寸不符。
(二)夹板1.依下模板类似方法,入块可以正,反面装入。
第三单元模具冲压工作过程

一、冲压工作过程演示 1、冲压变形过程 ❖ ①模具工作动画演示 ❖ ②模具工作动画演示 2、冲裁件断面形态
是倒装还是正装? 怎样卸料? 怎样出件?
同学们自己画出断面形态示意图?
冲裁间的结构工艺性
B>2t
第三单元 模具冲压工作过程
①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 ❖ 形状设计尽量简单、对称,同时减少排样废料。 ❖ 冲裁件的外形或内孔应尽量避免尖角,各直线或曲 ❖ 线的连接处,应有适当的圆角转接, ❖ 最小值r见表2-1。 ❖ 冲裁件的凸起和凹槽宽度不应小于板料厚度2倍 ❖ a>2t,孔与孔、孔与边缘的距离一般b≥1.5t;b1 ≥t。 ❖ 冲孔时,孔径不能太小见表2-2。
第三单元 模具冲压工作过程
②冲裁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 金属件内外形的经济精度不高于IT11,见 表2-4,一般落料精度最好低于IT10,冲孔精 度最好低于IT9。冲裁断面近似表面粗糙度见 表2-5。 ❖ 非金属件的内外形的经济精度为IT14、IT15。 ❖ 冲裁尺寸标注应符合冲压工艺要求。
冲压模具组模流程

冲压模具组模流程下面是更口语化的冲压模具组模流程:第一步:准备妥当模具选对:看你要冲的材料、尺寸、厚度,还有产量要求,挑个合适的冲床。
记得看看模具高不高,能不能塞进冲床的工作台下面。
清理干净:冲床上下台面擦得亮堂堂的,不要有脏东西。
模具底下的下模座也得平平整整,没有杂物。
第二步:开始拼装滑块抬高:先把冲床滑块升起来,然后慢慢降到最低点,用那个“一毫米一毫米降”的模式。
模柄对准:模具带模柄的话,对准模柄孔,降到最低点,让模柄紧紧卡在模座上。
没模柄的装法:没有模柄的模具,找个合适的位置放下,注意有废料孔的模具,千万不能堵住孔。
第三步:装组件脱料板装好:把脱料板里面的零件,比如脱料板入子、脱料板成形工件、引导针什么的,一一装进模板,用螺丝把脱料背板固定好。
下模板拼起来:把冲裁入子、成形入子、导料板等塞进模仁固定板,注意冲裁入子的刀口朝上,活动的零件(比如浮料销)要能灵活动,废料要能顺利出去,脱料板和下模板要贴得严实。
上模板拼上:把冲子固定板入子、冲子装到上模板,用压板压紧。
记住,冲子的高度不能超过模面。
第四步:合模检查没弹簧先试试:先把上下模贴在一起,看看冲子和剥料板的位置对不对,下模板和成形冲子会不会打架,主导柱有没有冒出来。
看看平行不:通过模板间的缝隙,判断上下模是不是平行。
如果需要,用AB胶或者快干胶把主导柱粘牢,让它比上模座低个几毫米。
第五步:装剥料板零件归位:把剥料板入子、导向销、剥料板成形工件、剥料套(推料杆)等装进剥料板。
注意剥料板入子不能太高,剥料板背板要能挡住入子、成形工件往后跑。
第六步:胶水加固下模涂胶:用定位销把下模板和下模座对准,用螺丝拧紧,然后在它们之间的灌胶PIN 上涂上680胶,粘得牢牢的。
上模也涂胶:通过付导柱把上模板和下模板对准,保持平行,用螺丝拧紧,再涂上680胶,粘住上模板和上模座。
第七步:最后检查与调试全面复查:再看看所有的零件都装好了吗,螺丝都拧紧了吗,活动的部分能不能自由活动。
冲压模具生产工艺流程

11
验收交付
模具经试冲合格,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和生产要求后,进行验收并交付使用
4
模具材料准备
采购符合要求的模具钢,如 Cr12、Cr12MoV 等
5
毛坯加工
- 根据模具零件图,对模具钢进行下料
- 锻造毛坯,改善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6机械Leabharlann 工- 车削、铣削、钻削等加工方法,加工模具的工作零件、模板、导柱导套等
- 对需要热处理的零件预留加工余量
7
热处理
对模具工作零件进行淬火、回火等热处理,提高硬度和耐磨性。例如,凸模、凹模常采用淬火处理
冲压模具生产工艺流程
序号
流程
详细描述
1
产品设计
根据产品需求进行冲压件的设计,确定产品的形状、尺寸、精度要求等。
2
工艺设计
- 分析产品的冲压工艺性
- 确定冲压工序,如冲裁、弯曲、拉伸等
- 计算毛坯尺寸、排样、确定模具结构形式
3
模具设计
- 绘制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
- 确定模具材料、标准件选型
- 设计模具的导向、卸料、顶出等机构
8
磨削加工
对热处理后的零件进行磨削加工,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如平面磨削、外圆磨削、内孔磨削等
9
线切割加工
对于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模具零件,采用线切割加工
10
装配调试
- 将加工好的模具零件进行装配,确保各零件的配合精度
- 安装到冲压设备上进行试冲调试,检查冲压件的质量和模具的工作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测方法
过度配合 Page:20/37
过盈配合
第二單元 模具組立的步驟
課程特色﹕
讓我們了解組模的前后順序﹐對組模的步 驟做詳細介紹﹐籍以提升我們的工作能力 实际上模具组立有很多种方法,不同的公司 采取的方法也不一致,本课程讲的只是其中 的一种方式。
Page:21/37
目
1. 2. 3. 4. 5. 6.
Page:23/37
1.模架組立(續)
1-3采用標准限位柱﹐確保上下模座平行﹐ 用錫剛片将導套三点定位﹐先取出一導套 周邊均匀塗上680缺氧胶,然后緩緩旋轉壓 入, 此時導套約深進上模座面5㎜,对角進 行
注:目前在使用的胶水有两种680缺氧胶和AB胶,在使 用AB胶时要注意比例關系,其是由树脂和結合劑組成表 面固化比較快
依發包清单逐站清点,对照圖面檢查模板孔位及零件是 否有誤,以达到及时处理之目的,以避免延誤交期。
Page:8/37
5.模板作鉗工处理:
5-1.上下模座處理: (模座材質:45C/A7075) 清理螺纹孔内之 废屑,并确認有否爛 牙,未攻牙及孔漏加工現象。 5-2. 将上下模座外圍用平銼将毛边,棱角 去除,并用油石将模座上下平面毛头、 毛刺去除(使用油石前要将油石表面 牙絲处理
6-4将冲子固定塊及模仁反面作導角
6-5对冲子,模仁,冲子固定塊,入子進行分类
Page:15/37
7.各段部件的量測確認
7-1 模板平行度量測:
固定千分表后归零,以标准平台为基准面量測模 板4~6點,將數據記錄下來模板最高與最低点不可超 過0.003 mm
Page:16/37
7.各段部件的量測確認(續)
Page:1/37
沖压模具组立 流程简介
单位 :冲压模具开发 制作 :余宇亮 日期 :2011.10.16
Page:2/37
课 程 大 纲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模具组立前的准备工作 模具组立步骤与过程
Page:3/37
第一单元 模具组立前的准备工作
单元目标:
本单元就是让我们了解组立前应 做哪些工作﹐并且注意哪些事項
吹干净以避免将模面划傷,影响整体
美觀)。
Page:9/37
5.模板作鉗工处理(續)
5-3. 用氧化鋁抛光輪把灌胶PIN孔内毛刺去除。 5-4.使用挫刀﹐帶柄砂輪 ﹐對圓
孔﹐方孔口部作導角。用纖維油 石,圓棒对圓孔及方孔進行氧化 層处理.
方孔倒角及氧化層处理
5-5.氧化鋁砂輪头部修成錐度,以 便作導角 將孔位前端做適當之 倒角處理,有利於另件裝入模板 *避免銳角傷及工作人員
Page:10/37
精定位部份要
作特殊处理
5.模板作鉗工处理 (續)
5-6.利用細油石.砂紙及海棉砂輪將已 倒角過之孔位上所產生之毛刺去除 避免另件裝入時,將毛刺帶入孔內, 造成孔內壁或另件外表刮傷,避免 因毛刺外露,造成組立時,板與板之 間密合性不良,平行度差
磨床加工残留之毛刺清除
提示:線割之圓孔,方孔内氧化 層一定要作細節性处理
7-2 模板翹曲量測:
利用千分表量測,將手壓在模板另一端,運用變形支點 原 理,觀察另一端千分錶刻 度是否有變化来量测模板有否翹 曲,正反面以及四个对角点均要量測,模板的變形及翹曲量 一般不超过0.003mm
Page:17/37
7.各段部件的量測確認 (續)
7-3模板累計誤差量測:
将模板組合在一起用千分表量測 模板翹曲及平行度,并将六組以 上的数据計录下来 ,理輪上要求 變形量不超過0.016 mm
Page:13/37
5.模板作鉗工处理 (續)
5-9 模板清洁
1
使用汽槍將模板清除过的粉塵 雜質吹掉 用干淨的抹布將孔內的廢屑清理干淨﹐再 用酒精徹底清洗乾淨。
2
警示: 組立過程中最重要的關鍵,就是清洁 <精密的模具从清洁開始>
3
Page:14/37
6.零件之处理:
6-1在零件的非工作面進行刻字,標示 6-2对所有導向入子做引入角 6-3将每一站備品組合進行試配
Page:24/37
1.模架組立(續)
1-4 模架組立灌胶OK后将残留的胶清除干淨﹔
錄
模架組立灌膠 下模板組立 下模組立灌膠 上模組立 剝料板組裝 上模灌膠
Page:22/37
1.模架組立
1-1将主導柱過渡部分放入模座孔内,将保護傘取 下,輕輕导入,确保導柱与模座的垂直度
1-2用M10螺絲从背面将導柱旋入并固定之,以次
类推将其它的導柱裝好 注意:不可以敲擊保護傘或硬将導柱敲進孔内
Page:4/37
目
录
1. 组立前7S的准备工作 2. 工具﹐量具的使用 3. 设计工程师交底 4. 零件的清點 5. 模板作钳工处理 6. 零件作钳工处理 7. 各部件的量测与确认
Page:5/37
1.做好7S工作:
钳工桌清洁-地面清扫-工具清洁-洗手等
要在独立的组立工作室进行﹐以减少灰尘。 (废铁屑﹐铜屑等因素影响模具组立时的精度﹐要了解我們 的模具加工精度為正負0.002mm)
磨床加工残留之毛刺
Page:11/37
5.模板作鉗工处理 (續)
5-7.利用大塊200#之細油石,順著研磨紋路平推 模板,將毛刺去除油石使用前一定要擦乾淨,
避免因阻塞在油石上之鐵屑刮傷模板,造成
模板花臉現象油石請噴上潤滑油配合使用
保持平穩
Page:12/37
5.模板作鉗工处理 (續)
5-8. 利用退磁器將模座模板以及所有的零件,把磁 性去除(模板或另件經加工研磨後會產生磁性),將 模板上之磁性去除,避免吸附鐵類粉塵或雜質,影 响組模精度
Page:6/37
2.工具/量具及輔助用品的准備
如:氣槍,抹布,酒精,抛光 膏,L型扳手,638/680 胶 ,纖維油石,挫刀,卡尺,塊 規,千分尺,塞規等等
抛光輪
常用工具
千分尺
塞規
塊規
Page:7/37
千分表
高度規
3. 設計师交底:
了解要組立的模具,產品圖,排样圖, 模具零件量測时整个面不能低于六点
Page:18/37
7.各段部件的量測確認 (續)
7-4 模板實際測試:
将所有的模板組合在一起用0.01mm之錫剛片量測8 块之間的距离,以確定加工精度
Page:19/37
7.各段部件的量測確認 (續)
7-5 主導柱量測:
•量測主導柱过盈配合之加工精度符合 圖面要求以保証組立順利進行 • 前面的工作无誤后将所有模板;零件 再次作一次清理,進入組模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