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简单分数加减法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课件.ppt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课件.ppt

红色部分比绿色部分多的是这个长 方形的几分之几?
3 8
-
2 8
=
( (
1 8
) )
我吃这块巧克力
的 5。 8
我吃这块巧克力 的 2。
8
两人一共吃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5 8
+
2 8
=
() ()
先把长方形的
5 8
涂上红色,
2 8
涂上绿色。
再写出上面算式的得数。
5就个是18
加2个 7。
1 8
是7个
1 8

8
我吃这块巧克力
的 5。 8
我吃这块巧克力 的 2。
8
两人一共吃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5 8
+
2 8
=
(7 ) (8 )
熊妈妈买了一个大蛋糕, 熊哥哥吃了这个蛋糕的 2 , 熊弟弟吃了蛋糕的 1 。 5
5
熊哥哥和熊弟弟一共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
2 5
+
1 5
=
3 5
2个
1 加上1个
1 是3个 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折一折找出这张长方形纸的 1 8
折一折找出这张长方形纸的 1 8
请你先把下面长方形的 3 涂上 8
红色,再把它的 2 涂上绿色。 8
请你先把下面长方形的 3 涂上 8
红色,再把它的 2 涂上绿色。 8
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
几分之几?
3 8
+
2 8
=
(5 ) (8 )
用去 了6份,请问小朋友们,还剩了纸条的几
分之几?
用去
6 10
还剩几分之几?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对分数的加减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在计算分数加减法时,容易混淆分母和分子的位置,对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掌握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原理,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加减法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分数加减法的例题、练习题和课堂活动。

2.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课堂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分数加减法问题,引发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练习题,独立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在此过程中,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掌握情况。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新苏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新苏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4
两次一共喝了这杯水的几分之几?
1 + 2= 3 444 答:两次一共喝了这杯水的 3。
4
第6页/共9页
4.
一块月饼平均切成5份,冬冬吃了其中的3份,丽丽吃了其 中的1份。
(1)两人一共吃了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
3 + 1= 4 答:两人一共吃了这块月饼的 4。
555
5
(2)冬冬比丽丽多吃了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
3 - 1= 2 答:冬冬比丽丽多吃了这块月饼的 2。
555
5
第7页/共9页
5. 小华从图书馆借来一本《阿凡提的故事》,她第一天看了 这本书的 ,2第二天看的与第一天同样多。 7
两天一共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2 + 2= 4 777
答:两天一共看了这本书的的 4。 7
第8页/共9页
感谢您的观看!
5
5 + 2= (7)
8 8 (8)
先把长方形的 涂5 上红色, 2涂上绿色,再写出上面
算式的得数。 8
8
5个 1加2个 是1 7个 ,1 就
是 。87
8
8
8
答:两人一共吃了这块巧克力的 78。
第2页/共9页
3 - 2= 55
(1) (5)
你是怎么算的?和 同学交流。
第3页/共9页
1. 2 + 2= 4 555
( 4)+(1)= 5 6 6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4)-( 1)= 3
5
55
5 - 4= 1 66 6
第4页/共9页
2.
1 + 3= 55
4 5
7 - 4= 3 888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教案:《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难点与重点的重要性。

在《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这一节课中,我希望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分数加减法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内容:1. 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及步骤;2. 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及步骤;3. 分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及应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尤其是通分、约分的操作;2. 教学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运算定律简化计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分数卡片、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小明有2/3块巧克力,小红有1/4块巧克力,他们一起吃的话,能吃多少块巧克力?二、例题讲解(15分钟)1. 讲解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以例题1/2 + 1/3为例,引导学生理解通分、相加的过程;2. 讲解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以例题2/5 1/5为例,引导学生理解约分、相减的过程;三、随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对分数加减法的掌握程度;2.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共同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黑板上列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以及例题的解题过程。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

同时,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深入研究分数加减法的运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们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引入环节,我选择了小明和小红分享巧克力的情景,这是一个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遇到的问题,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引发对分数加减法的思考。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自备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分数加减法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 新课:讲解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展示计算过程。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布置实际应用题目,让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简单的分数加减法》2. 板书内容:分数加减法的概念、计算方法、例题、练习题、应用题目。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分数加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3. 拓展题:研究分数加减法的更多应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应用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课后反思,教师和学生都能及时发现不足,为下一步教学和学习提供改进的方向。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需要详细规划,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新编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7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课件.pptx

新编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7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课件.pptx

两人一共吃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小组讨论:1.算式怎么列? 2.得数是多少?
要求两人一共吃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用加法。
5 8
+
28 =
( (
) )
可以借助于图形思考,
5 8
用红色部分表示, 2 用绿色部分表示。 8
红色部分和绿色部分一共是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5+ 2 = 7
88 8
1
1
1
7
5个 8 加2个 8 是7个 8 , 就是 8。
。2020年8月5日星期三下午4时9分26秒16:09:2620.8.5
• •
T H E E N D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8月下午4时9分20.8.516:09August 5, 2020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0年8月5日星期三4时9分26秒16:09:265 August 2020
,第
2
二次大约喝了这杯水的 4 。
两次一共喝了这杯水的几分之几?
1 4
+
2 4
=
3 4
答:两次一共喝了这杯水的
3 4

4 一块月饼平均切成5份,冬冬吃了其中的3份,丽丽吃了其中的1份。
(1)两人一共吃了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
3 5
+
1 5
=
4 5
答:两人一共吃了这块月饼的
4 5

4 一块月饼平均切成5份,冬冬吃了其中的3份,丽丽吃了其中的1份。
16)=
5 6

4 5
)-(
1 5
)=
3 5
5 6

4 6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分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新的,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抽象的分数加减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会用语言描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原理,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加减法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含有生动图片和动画的教学PPT,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分数加减法。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练习题:准备一些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以便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分蛋糕、分享水果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

通过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和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规则。

同时,教师用语言描述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练习。

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计算过程。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教学设计
《板块三》
1.老师提问: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先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再在班级里进行交流。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两个数学问题。师作巡视。
3.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相应板书。
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12分钟)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第1次大约喝了这杯水的五分之一,第二次大约喝了这杯水的五分之二。两次大约喝了这杯水的几分之几?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三维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分数的实际意义;
2.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机会,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进行简单的分数相加、相减。
学程设计
导航策略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1分钟)
看课题,明确目标。
《板块一》
简单回忆后出示课题。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9分钟)
2.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3题。
小红用一张纸的八分之五做红花,小明用同样大小的一张纸的八分之二做小旗。
(1)两人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小明比小红少用的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3.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4题。
《板块四》
1.学生先独立完成“想想做做”,再组织交流。
2.集体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根据刚才前后两次所涂的颜色,你能想到怎样的数学问题?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8分钟)
1.学生可能会提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学生也有可能会提出:红色部分比绿色部分多的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3.组织交流:要求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可以怎样列算式?如何算?要求红色部分比绿色部分多的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又应该怎样列算式?如何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