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浅谈音乐与素质教育

浅谈音乐与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的框架下,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更可以在许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下是我对音乐与素质教育关系的一些思考。
一、音乐教育对提高情感素质具有独特作用
二、音乐教育对培养审美素质十分重要
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其中一项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艺术
是审美领域的代表,其中音乐作为艺术的重要方面也应在素质教育中予以重视。
通过学习
音乐,学生可以在音乐创作、演奏、欣赏以及其他各个环节中不断感受、欣赏和理解艺术。
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可以为他们今后拓展更多艺术领域的欣赏打下良好
的基础。
三、音乐教育对提高认知能力有帮助
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认知能力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音乐教育
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其智力、思维能力发展得更为全面。
学习音乐需要具备一定
的知识储备和理解、分析能力,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
此外,音乐也
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注意力、记忆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能力。
四、音乐教育可以在大量时间外推动全面素质发展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很多家庭和学校在面对学生学业压力时易忽略了素质
教育的重要性。
然而,素质教育有着很好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效果。
而在音乐教育中,
学生不仅能学到专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能够通过音乐创造、表演、演奏等多方面的实
践获得良好的综合素质培养。
音乐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具体关系探索

音乐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具体关系探索
音乐教学与素质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教学的角度来看,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首先,音乐教学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情感表达。
音乐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深入思考、欣赏及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音乐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合唱、合奏、合作创作等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配合默契,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再次,音乐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音乐是一种表现情感、展现个性的艺术形式,音乐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表演技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最后,音乐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音乐创作是创新的过程,音乐教学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创作、独特的表演技巧、音乐试听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审美、文化和艺术修养,合作精神、自我表达和创新精神等,从而实现教育目标,也能够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满足他们对世界美好与真善美的追求。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

05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点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共同目标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共同目标是培 养全面发展的人,注重学生的综合素 质和能力的培养。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都关注学生的全 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 度、价值观等方面。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相互促进关系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质教育
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包括 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音乐Βιβλιοθήκη 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01 02
相互促进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促进,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 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也可以为音乐教育提供更广阔的 发展空间和更丰富的教学资源。
共同目标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共同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为社会的 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素质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核心
素质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是教育工作 的主题和核心。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关系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实施素 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同时也要在应试教育中融入素质教 育的元素,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素质教育的内容与特点
素质教育的内容
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 审美素质等方面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特点
素质教育具有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发展性等特征,它面向全体学生,注 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
素质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与音乐教育的关系

浅谈素质教育与音乐教育的关系摘要:素质教育中结合音乐教育是培养音乐教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渠道,在音乐教育的各个阶段中都体现着素质教育的内容,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从音乐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入手,深入分析通过音乐教育有效开展素质教育的相关措施,提高音乐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关系一、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的重要性音乐教育相比其他的教育更加容易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因为它本身就涵盖了非常广的知识面。
而音乐更是让老师和学生容易打成一片,亦师亦友,这样的教育方式更加的容易让学生接受,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素质教育的润滑剂。
(一)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案现在的学生群体是个性的群体,教师要如何的依照不同性格的学生有针对的教育,让他们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展示自己的平台,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深刻的去思考,如果找不到答案,那么音乐教学工作必然会陷入一种迷茫的境地。
为了打破现在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尴尬处境,我们需要有个正确的认识,去寻找问题的所在,然后才能有针对的进行改进,去解决问题。
在制定教学方向的时候,教师应该去了解学生的特质,去知道他们的长处和短处,这样有针对的进行教学工作,才能够让他们得到最合适的发展。
(二)尊重学生这个主体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时刻记住我们教育工作者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如何让他们走上最适合他们的道路才是我们的职责,这样才能是一个称职的教育工作者。
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兴趣,为他们找到自己的道理,看似简单,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课堂时间有限,不能完全的了解,所以课后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关心,去给予他们,与他们成为朋友,因材施教是一个好老师的必备条件。
基础教育是为国家的培养栋梁之才,他们是祖国的未来,而现在提出的素质教育正是提倡培养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转变我们的固有思维,去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去响应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将我们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教育相结合,这是我们教师需要去思考的,作为音乐教育者,更加应该去推动这样的一种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融入音乐教学当中。
浅谈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浅谈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在人们的观念中,音乐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副产品”,人们只是把音乐教育作为“其他学科”,作为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智育教育的附属。
其实,音乐有其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有其自身的目的和价值,作为一门学科进入基础教育课堂,有其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如今,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谊、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根据音乐艺术的特点,通过音乐教育进行素质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音乐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有其独特的作用音乐具有教化功能,自古而然。
《乐记》记载:“乐也者,施也。
”“先王之为乐,一法治人,善则形象德矣。
”这说明“乐”有对人施行教化的作用,用得适当就能使人们的行为符合德行的要求。
在当前的音乐教育中,我们应采取艺术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的方式进行。
这种影响和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具有影响人的精神世界的巨大力量,可在崇高美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崇高是音乐美的一个重要范畴,和赞美、歌颂等精神内涵密切相关,和英雄、正义、理想、信仰等对象相联系。
如贝多芬的《欢乐颂》等作品表现出人类对和平幸福的祈求、对苦难和忧患的同情、对自由和光明的渴望,渗透着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崇高的巨大的感召力,使人们向往纯真,高临于平庸与卑鄙渺小之上。
良好的音乐教育以美妙的音乐作用于人的情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人接受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渗透,乃至灵魂的陶醉,从而使人的修养提高,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
二、音乐教育能促进学生智能素质全面发展音乐促进智能的发展已为全社会之共识,越来越多的家长给孩子买乐器、请家教进行各种音乐智能投资,目的是以乐器为手段开发孩子的智力。
音乐是通过对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因素有目的地选择和组织,从而构成一定的音乐形象,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
音乐的声音形象作用于人的听觉,能使感受者产生一定的想象和联想,进而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富有情感的意象,在情绪上受到感染和陶冶,同时还能促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浅谈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I
浅 谈 音 乐 教 育 与 素质 教 育 的关 系
刘 杰
( 日照 职业 技 术学 院 山东 日照 2 6 2 ) 7 8 6 [ 要 ] 乐不 仅 具 有抒 发 情 感 、 陶冶 高 尚情 操 的作 用 , 而且 有 利 于发 展 人 的形 象 思维 ,有利 于 精 神文 明建 设 ,有 利 于和 谐 社会 的 建设 , 因此 ,音 摘 音 乐教 育在 提 高人 的想 象 力和 创造 力 , 培养 全 面发 展 的人 才 方 面 具有 重 要 的作 用 和 意义 。 [ 关键 字] 乐教育 素质教 育 形象 思 维 音 中图分类 号 :G 3 5 6391 文 献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10— 1X 20 ) 2a 一 2 10 0 9 94 (0 90 () 0 2— 1 音乐 ,在 人 类 在历 史 上创 造过 最 为辉 煌 灿烂 的精神 财 富 之一 。古往 今 来难 以计 数 的 优 秀艺 术 作 品 ,都 蕴 涵 着 人类 最 有 代表 性 的深 刻 哲学 道 理 、 最 美好 的理想 和 最 丰富 的 思想 感情 。以 听觉 艺术 为 媒介 的音 乐教 育 是培 养 人的音 乐 艺术 能 力 与境 界 的 自 由有 序 的 系统 活动 。它包 含 着 许 多智 力与 非 智力 因素 的教 育 。 它在 大 学生 成长 过 程 中发 挥着 极 其重 要 的 作用 。音乐 教 育 能够 有 效 促进 人 的 创 新 思维 ,能将 形 象 思 维 和抽 象 思 维有 机 结 合 起 来 , 对 于进 一 步开 发 大学 生 的智 力与 技 能 ,挖 掘 他们 的创 新 潜 能有 着 不可 忽 视 的积 极 作 用 。 另外 ,音 乐 教 育 有 助 于 大 学 生 完美 人 格 的 培 养 ,多 元 化 的 艺 术生 活 可 以丰 富他 们 的文 化 生活 。提 倡 并 开展 学校 的艺 术 教育 ,是 破 除 “ 育 ”第 一 的 重 要 手 段 , 是 素 质 教 育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智 音 乐教 霄与 道 叠 教 育 的关 系 在 中 国的 教 育方 针 中 ,音乐 教 育常 常 被放 在 德育 的 范畴 里 , 可见 音乐 教 育与 德育 的 关系 是 很密 切 的 。从 古至 今 ,音 乐对 道 德 的教 化 功 能就 一直 为 人们 所 重 视 。儒 家 学 派 的 创 始人 孔 子认 为 音 乐 对 人 精 神 上 能 够 产 生 影 响 , 所 以具 有 教 育 作 用 。 他 说 : “安 上 治 民 ,真 善 于 礼 , 移 风 易 俗 , 莫 善 于 乐 ” 他 将 音 乐 作 为 “ 艺 ”之 一加 以传 授 。 古 代 文 人 将 音 乐 作 为 , 文 必 修科 目 ,提 倡 “ 棋 书 画 ” 的全 面 修 养 。近 代 音 乐 理 论 家 王光 祈 十 分 琴 强调 音乐 的 社会 作 用 ,认 为用 音 乐 可 以唤起 中华 民族 的根 本 思想 和 完 成文 化 复 兴 运 动 。 音 乐 理 论 家 青 主 认 为 :音 乐 是 “ 魂 的 语 言 ”或 “ 魂 灵 灵 的 一 种世 界 语 言 ” ,音 乐 是 表 现 心 灵 的 表现 , 是 主 观 的 创 造 ,并 具 有 改 善人 类 心灵 的 功 能 ,在 重 视 音乐 内在 的 情 感 的 同时 , 强调 音 乐 的 思想 性 、 精神 性 。 二 、音 乐 教 育 与 美 育教 育 的 关 系 在 许 多人 眼 里 “, 德 、 智 、 体 ” 三 育 缺 一 不 可但 美 育 却 似 乎 可 有 可无 的 。然 而 美 在我 们 的 日常 生 活 中普 遍 存 在 。 学 生 作 为 审 美主 体 ,怎 样提 高他 们 的审 美 意识 、审美知 识 和 审美 情 趣 。教 师 如何 按 照音 乐 教育 的 自身规 律 ,发 挥 音乐 艺 术 以情动 人 ,以美 感 人 的特殊 功 能 。例 如 :在 《 我 们 的田野 》 合 唱教 学 中 ,我潜 心 挖 掘 教材 中描 绘 大 自然 美 丽 风光 的 内涵 。 为学生 创 设 了感 受这 首 艺术 歌 曲所 表 达 的意 境 的学 习环 境 : 音乐 教 室 的讲 台前 ,布 满 了鲜 花 绿 草 。利 用 现 代 化 电 教 媒 体 ,投 影 出 巨幅 森 林 画 面 。 照 明灯 上 布置 一些 深 浅 不一 的绿 色 彩 条 ,使 教室 的光 线适 度 ,柔 和 黑板 上 挂 着 工整 ,清 晰 的大 歌 片 , 十 分 醒 目。 当音 乐 声 起 ,随 之 播 放 从 电视 中 剪 辑 下来 的描 绘 大 自然 风 光 的 录 像 片 断 :巍 峨 的群 山 、壮 观 的瀑 布 、 静 静 的 山谷 、缓 缓 的小 溪 、 山 间 的 野 花 、 林 中 的小 兔 … … 这 首 艺 术 歌 曲的 形 象有 静 、有 动 ,随 之 动 感 不 断 加 强 , 高潮 后 力 度 渐 弱 到 最 弱 。 在 这 音 与 像完 美 结 合 的 教 学 氛 围 中 ,孩 子们 的情 感 为 之 感 动 。他 们 犹 如 身 临其 境 ,展开 了 丰富 的 想象 与 联想 。感 受 着 伟大 祖 国 的名 山大 河 之 美妙 加 上教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摘要: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音乐能把人们的积极因素渗透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诸育的各个方面,而音乐教育以它独特的育人功能,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育。
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审美能力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是一种艺术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对各种素质教育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培养人们高尚情操、陶冶优良品格、发展形象思维、开发智力、促进身心健康、促进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全面发展,从而达到提高素质教育的的目的。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音乐教育与德育相互渗透音乐教育对培养青少年一代全面和谐发展,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激励和鼓舞人们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献身,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早就一代新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音乐教育能渗透到思想道德教育中,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远大的思想抱负,健康的品德修养,良好的思想情操。
好的音乐作品更是一定社会和一定时代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它所呈现的不仅仅是作曲家的个人乐思,更是时代精神、民族特性和社会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这些音乐作品通过流畅优美的旋律,明快完整的节奏,真挚朴实的情感,严整洗炼的结构,清新质朴的音乐风格,塑造出动人的音乐艺术形象,具有激动人心的感召力,对人们有很好的教育作用。
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加深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祖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了解,对现实生活的赞美及对美好理想的向往,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谈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联系

生 ,使学生 在音乐情感 的体验 中 接 受 教 育 ,进 而 激 励 人 们 去 拼
搏 ,去奋 斗 。如 :慷 慨激 昂、催
代 的发展 ,教 育已处于综合 国力
形 成 中 的基 础 地 位 ,综 合 国力 的
强 弱 越来 越 取决 于 劳动 者 的素 质 ,取决 于各 类人才 的质量 和数 量 。 而 音 乐 教 育 将 以 它 特 殊 的 功
力 ,从而使思 维更敏捷 、精力 更
集 中 。音 乐 教 育 具 有 “ 富 想 丰 象 ,开拓思 维 ,陶冶情 操 ,启 迪 智慧” 的功效 ,不仅 被许 多教育 家所 认 可 ,而 且 已成 为 社 会 共 识 。许 多家长重视培 养孩 子的音 乐特长 以此开发智力 ,许 多教 师
人才过程 中 ,起着 其他学科无 法 替代 的重要作用 。
节 ;还有雄壮 的 《 国际歌》 能超
越 国界 ,使 不 同语 言 、不 同肤 色 、不 同民族的全世界被 压迫人 民 团 结起 来 ,为 争取 民 主 、和
李岚 清同志说 : “ 培养 面 向
2 世 纪 全 面 发 展 的 优 秀 建 设 人 l 才 ,就必 须重 视和加强学 校美育
而 音 乐教 育 则 可 以积 极 地 、潜 移 默 化 地 促 进 人 的 上 述 素 质 的 形 成 和 发 展 。 因此 ,深 入 探 讨 音 乐教育 与素质 教育 的关 系 , 充 分 发 挥 音 乐 教 育 在 素 质 教 育 中 的作 用 ,无 疑有 着 极 其 重 要
的现实意 义 。
于行 ,在潜移默化 的熏 陶中 ,净
化人 的心灵 。近年 ,党 中央 对人 才培 养作出 了很 多相关 的指 示和 部署 ,尤其注重 加强对大学 生 的 思想 政治教育 ,是 非常 及时 、非 常英明的决策 ,因为 ,这关 系到 我 们培 养什 么 人 、如 何 培养 人 、 人 才为谁所用 、为谁服务 的重大 课 题 。实践证 明 :音乐教育 和多 种 多样 的音乐 活动 中的优 秀 的音 乐作 品和优 秀 的艺术形 象 ,能深 深 地感染学 生 。这些生 动感人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3-03-11T13:22:20.013Z 来源:《素质教育》2013年1月总第106期供稿作者:万云鹏[导读] 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具有的各类学科的知识水平及运用这些学科知识的能力。
万云鹏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264100 在人们的观念中,音乐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副产品”,人们只是把音乐教育作为“其他学科”,作为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智育教育的附属。
其实,音乐有其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有其自身的目的和价值,作为一门学科进入基础教育课堂,有其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如今,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谊、身心健康
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根据音乐艺术的特点,通过音乐教育进行素质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音乐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有其独特的作用
音乐具有教化功能,自古而然。
《乐记》记载:“乐也者,施也。
”“先王之为乐,一法治人,善则形象德矣。
”这说明“乐”有对人施行教化的作用,用得适当就能使人们的行为符合德行的要求。
在当前的音乐教育中,我们应采取艺术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的方式进行。
这种影响和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具有影响人的精神世界的巨大力量,可在崇高美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崇高是音乐美的一个重要范畴,和赞美、歌颂等精神内涵密切相关,和英雄、正义、理想、信仰等对象相联系。
如贝多芬的《欢乐颂》等作品表现出人类对和平幸福的祈求、对苦难和忧患的同情、对自由和光明的渴望,渗透着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崇高的巨大的感召力,使人们向往纯真,高临于平庸与卑鄙渺小之上。
良好的音乐教育以美妙的音乐作用于人的情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人接受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渗透,乃至灵魂的陶醉,从而使人的修养提高,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
二、音乐教育能促进学生智能素质全面发展
音乐促进智能的发展已为全社会之共识,越来越多的家长给孩子买乐器、请家教进行各种音乐智能投资,目的是以乐器为手段开发孩子的智力。
音乐是通过对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因素有目的地选择和组织,从而构成一定的音乐形象,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
音乐的声音形象作用于人的听觉,能使感受者产生一定的想象和联想,进而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富有情感的意象,在情绪上受到感染和陶冶,同时还能促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许多世界名人都与音乐有密切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精通音乐,他们的论述中有许多涉及音乐的精辟论述;法国哲学家、教育家卢梭撰写过《音乐辞典》中的音乐条目;作家泰戈尔也是位作曲家,是印度国歌的曲作家;爱因斯坦同时也是小提琴家,他曾说:“我从音乐中获得的东西要比物理老师给的多得多。
”可见,音乐对于开启人们的智慧有巨大的作用。
三、音乐教育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具有的各类学科的知识水平及运用这些学科知识的能力。
文化素质教育除了专业教育以外,还应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使人们具备本专业以外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及文化艺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
而音乐艺术综合性强、知识面广,既有内容广泛的文学、地理、历史民俗等知识的传授,又有严格的节奏规范和发声、情感表达等技能训练,表达了涉及社会、生活、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音乐传统,总是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形态紧密相关的。
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学生可以体会到一个国家与一个时代的音乐流向、文化导向,从而大大增强音乐欣赏能力、扩大知识面。
在学校中,文化素质教育实际上是通过语文、历史、地理、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来实现的,并且通过音乐教育与这些课程协同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四、音乐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美育是通过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给人以美德教育,从而达到培养人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发展审美感情,影响人的道德情操的目的。
在美育诸手段中,音乐艺术具有强有力的感染力,并为古今中外大家所共认。
《乐记》中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列宁也认为:“音乐是对人们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
”因此,音乐能直接地、迅速地通过高低抑扬有度、缓慢轻重有节的音响(即旋律美、节奏美、音色美、和声美)传进学生的耳朵,使之唤起美的感觉,引起心灵上的共鸣,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形成高尚的革命情操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一首钢琴协奏曲《黄河》,无论是从艺术创作角度和演奏技巧上,还是从思想内容和教育意义上讲,足以让人精神振奋、热血沸腾,从中领略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进而激发自豪感。
五、音乐教育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良好个性的培养
音乐教育具有怡情健身之功。
一方面,音乐教育可以使人心旷神怡、愉悦性情,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音乐刺激大脑中枢神经,能使人的身体分泌多种有益的生化物质,如激素、酶等,产生抗疫劳、助消化、降血压、调整神经等作用,真可谓“一生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有可保养心性,提升精神境界,有益于身心健康”。
难怪元代名医朱震亨发出感慨:“乐者,亦为药也。
”另一方面,音乐也能使人得到积极的休息。
“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
”休息有多种方式,结合自己爱好的音乐、有兴趣的活动就是一种积极的休息。
除此以外,音乐教育也有利于培养人理想的个性。
总之,中学的音乐教育不是可有可无,不是一种娱乐和消遣的课程。
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
重视中学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关键。
因此,应重视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