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人物专访、新闻特写
新闻人物专访范文

新闻人物专访范文记者:小贾,今天可算是逮着你了,先跟咱广大粉丝打个招呼呗。
小贾:哈哈,各位朋友,大家好啊,我是小贾,今天特别高兴能跟大家唠唠嗑。
记者:小贾啊,你这一路在喜剧界闯荡,最初是咋走上这条搞笑不归路的呢?小贾:您这话说的,什么叫不归路啊。
其实吧,我这人从小就特别爱逗乐身边的人。
在学校的时候,我就是班里的开心果,老是给同学们讲笑话,模仿老师啥的。
后来长大了,就寻思着,既然这么爱让别人笑,为啥不把这当成个正经事儿干呢?于是就一头扎进喜剧这个大圈子了。
记者:那你刚入行的时候,肯定也没少碰壁吧?小贾:那可太对了。
刚开始的时候,我去参加各种小剧团的选拔,人家一看我,就觉得我这形象普普通通的,没什么特色。
有一次啊,我在台上表演,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了,那效果,简直是灾难。
我当时就想,完了完了,这喜剧梦是不是要碎了。
可是我这人啊,就是不服输,越挫越勇,我就回去对着镜子练,把自己的每个表情、每句台词都抠得死死的。
记者:你这股子劲儿可真值得佩服。
那你觉得演喜剧最难的地方在哪呢?小贾:我觉得啊,最难的就是找那个“笑点”的平衡。
你看啊,太直白了,观众觉得低俗;太含蓄了呢,观众又反应不过来。
就像走钢丝一样,得小心翼翼的。
而且啊,每个观众的笑点都不太一样,众口难调啊。
有时候我觉得特别好笑的段子,演出来观众却没什么反应,那心里就别提多失落了。
不过呢,这也是个不断摸索的过程,慢慢地我就知道什么样的段子适合什么样的观众了。
记者:那你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表演经历呢?小贾:有啊,有一次我去一个小县城演出。
那是个露天的舞台,台下坐满了当地的老百姓。
当时我就想啊,一定要把最接地气的表演带给他们。
我临时改了一些段子,加了很多当地的方言和特色元素。
结果啊,那观众笑得前仰后合的,还有好多大爷大妈给我送水果、送特产呢。
那一刻我就觉得,喜剧真的是没有距离的,只要你用心去演,不管在哪都能收获满满的爱。
记者:你演了这么多喜剧角色,有没有哪个角色是最像你自己的呢?小贾:嗯……我觉得我演的那个小职员的角色就特别像我。
人民日报人物专访新闻稿范文

人民日报人物专访新闻稿范文一、引言在当今社会,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众多科技创新者中,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备受瞩目,她就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张晓红博士。
近日,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张博士,一起探讨她的科研之路以及对于未来的展望。
二、正文1. 首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科研领域以及主要研究成果。
张博士表示,她的研究领域是人工智能,致力于开发更加智能化的算法和技术。
在过去的几年里,她带领团队研发出了一款名为“智慧大脑”的人工智能系统,该系统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 您在研究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张博士坦言,在研究过程中,她遇到了很多技术难题和挑战。
然而,她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就一定能够攻克难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她带领团队不断尝试、反复试验,同时积极寻求与同行合作交流,汲取灵感和智慧。
3. 您认为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是什么?张博士强调,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通过科技创新,我们可以解决很多社会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同时,科技创新还能带动经济发展,为国家繁荣做出贡献。
4. 对于有志于投身科研事业的年轻人,您有哪些建议?张博士建议年轻人要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勇于尝试和探索未知领域。
同时,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因为现代科学研究往往需要跨学科合作。
此外,她还强调了终身学习的必要性,鼓励年轻人不断更新知识体系,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
5. 最后,请您谈谈未来研究计划和展望。
张博士表示将继续致力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探索更加智能化的技术和应用。
她希望通过不断努力,能够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惊喜和贡献。
同时,她也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科研事业,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人物新闻特写经典范文

新闻(人物特写)新闻特写是新闻体裁中富有表现力的重要体裁,以描写为主要手法,“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它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场面,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两个片段,用描写手法给予集中的、突出的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使人们感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新闻专访是记者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对特定的人物、文体、事件和风物进行专题性现场访问之后所写的报道,是集新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的一种可读性很强的新闻体裁。
为侦办陈水扁一家涉嫌海外洗钱案和“机要费”案,台湾检方特侦组昨天上午再度传唤陈水扁,经过6个多小时的讯问,以其涉嫌贪污治罪条例等罪,犯罪嫌疑重大,有串证之虞,且所犯为最轻本刑5年以上的重罪,于下午向台北地方法院声请羁押禁见。
陈水扁随即被戴上手铐,带往离特侦组不远的台北地方法院。
目前,台北地方法院正召开声押庭,可能于晚上稍后时间作出是否收押的裁定。
特侦组于今年5月20日陈水扁卸任后,开始正式分案侦办“机要费”案,8月中旬又开始侦办陈水扁一家涉嫌海外洗钱案。
随着侦办的深入,近3个月来,这两案又陆续衍生出企业贿款、侵占“机密外交”款项、龙潭购地等弊案。
为厘清案情,特侦组此前于7月24日、8月12日、8月15日、9月3日四度传唤陈水扁到案。
截至目前,陈水扁一家几起弊案的涉案人中,已有陈水扁、陈水扁妻子吴淑珍、儿子陈致中、儿媳黄睿靓和吴淑珍胞兄吴景茂,前当局领导人办公室主任马永成、林德训以及前“内政部长”余政宪、前“国安会秘书长”邱义仁等十多人被列为被告,近十人被收押。
新闻人物特写作文600请你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用新闻特写的描写手法一1、特点(1)落笔集中,突出一点(2)浓淡相宜,真切再现(3)幽默风趣,耐人寻味2、定义新闻特写(feature story)——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人物专访新闻稿精彩范文三篇

成功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
下面是为您推荐人物专访新闻稿精彩范文合集三篇。
人物专访新闻稿范文1李火枝:为了老人住了三年阳台56岁的李火枝是九江县悦馨老年公寓的院长,20xx年这家公寓开起来的时候,有120张床位,但只住了一半还不到。
一年后这里的入住老人把公寓挤得满满当当。
有人说,老年公寓有一种特殊的味道。
因为这里会有许多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有患老年痴呆的人,洗护工作如果不能及时到位,各种排泄物的气味、沾染杂物床单的气味……混杂到一起,简直让人没法进门。
可是李火枝这里四处干干净净,仔细闻闻,空气也和外面操场上的一样干爽。
二、三十位老人坐在一楼的大厅打麻将、看电视、低声交谈。
每个人的头发都整齐干净,衣服熨帖,看上去就神清气爽。
2000年的时候,李火枝正式开始护工之路。
那时候她还不到40岁,长发烫着大波浪,穿一身洋气的套装,踩着高跟鞋,漂亮得很。
第一天去福利院上班,一个70多岁的婆婆就嫌弃说:这哪是来做事的,这是大小姐!第二天,李火枝就把头发剪了,拖地洗衣,按摩喂饭。
谁都没有她麻利,谁都没有她做得好,不到一个月,那个原本嫌弃她的婆婆就改了口:她还真能做事!哪个都没有她好!现在公寓里有30来个工作人员,能够把老人们照顾得妥妥帖帖。
但是李火枝还是每天都要到各个房里走一趟。
“娘啊,你今天觉得怎么样呐?”李火枝俯下身去摸摸老人的头发,望着她的眼睛,“能看见我吗?知道我是谁吗?”这是一个轻微老年痴呆的婆婆,眼睛不好,腿脚也不好,几乎整天躺在床上。
“是院长来了吗?”老人一把攥住李火枝的手,“我怎么好久都没看见你了,我在等你啊!”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婆婆记性很差,刚刚见过的人,转头就忘了,但是她却牢牢记得李火枝。
“不要以为老人心里不清楚,哪个对她好她就对哪个亲。
一次有位老人大便失禁,弄了一身,刚来的护工慌了神,问李火枝怎么办。
“怎么办?我教你怎么办!如果她是你娘,你怎么办,那你现在就怎么办。
人物专访新闻稿范文

人物专访新闻稿范文XX公司特约媒体专访稿采访对象:某公司董事长张先生时间:2022年4月10日上午10点地点:某公司总部采访人:李记者(以下简称李)主持人:王主持人(以下简称王)王: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XX公司特约媒体专访节目。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XX公司的董事长张先生。
张先生,您好!张:王主持人好,也感谢李记者的到来。
李:非常荣幸能够来到XX公司进行专访,首先请问张先生,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XX公司的发展历程和主营业务?张:当然。
XX公司成立于2010年,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内的知名企业。
我们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智能科技产品和服务。
李:听说XX公司最近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智能手机产品,能否介绍一下该产品的特点和主要功能?张:是的,我们最近推出了一款名为“智能视界”的手机。
该手机采用了最新的技术和设计理念,拥有超高清屏幕、强大的性能和丰富的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该手机拍摄出更加清晰、逼真的照片和视频,同时还具备多种智能功能和便利的使用体验。
李:听起来很不错。
接下来,请问您对于市场竞争和用户需求有什么看法?张:市场竞争是任何行业都无法避免的,只有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需求,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一直注重用户需求,通过市场调研和用户反馈,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待。
李:非常感谢您的回答。
最后,请问有什么新的计划和发展方向可以透露给我们吗?张: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也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希望能够通过智能化的产品和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生活体验。
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不断进行创新和研发,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王:非常感谢张先生的详细介绍。
相信XX公司将会在未来有更加美好的发展。
感谢大家收看本期的特约媒体专访节目,我们下期再见。
(注:该篇专访稿仅作为参考,实际专访稿件需要根据采访对象和采访内容进行调整)。
人物专访新闻稿范文

人物专访新闻稿范文
人物专访新闻稿。
题目,探访中国著名企业家王老板。
近日,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中国著名企业家王老板先生,他是一
位成功的商业领袖,也是一位慈善家。
在这次专访中,我们将深入
了解王老板先生的创业故事、成功经验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王老板先生是一位充满魅力和智慧的商界领袖。
他从小就展现
出了与众不同的商业头脑,曾在大学时代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小型
企业,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毕业后,他在商界迅速崭露头角,创立了自己的企业帝国,成为了行业内的佼佼者。
在谈到自己的创业故事时,王老板先生坦言,他的成功离不开
勤奋、坚持和创新。
他表示,创业的道路上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
只要有信心和毅力,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他还强调了团队合
作的重要性,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一个团结、和谐的团队,只
有团队的力量才能够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除了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王老板先生还是一位热心公益的慈善家。
他表示,企业家应当不忘回馈社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捐资助学、扶贫济困,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谈到未来的展望时,王老板先生表示,他将继续致力于企业发展和慈善事业,希望能够为更多的人带来希望和帮助。
他还透露了一些新的商业计划,表示将会在未来推出一系列创新产品,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惊喜。
本次专访让我们更加了解了王老板先生这位成功的商业领袖,他的创业故事和成功经验将会对广大创业者和企业家们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们期待着王老板先生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人物专访文章怎么写范文

人物专访文章怎么写范文题目:人物专访——英雄父亲的坚持与奉献导语: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有人像英雄一样保护自己,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父亲往往是最伟大的英雄。
本文将通过专访某位英雄父亲,揭示他的坚持与奉献,为读者带来感动与敬意。
正文:记者: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一位令人敬佩的英雄父亲,他是一位身兼多重角色的人,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平衡自如,并为家人付出了许多。
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他,他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张先生。
感谢您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张先生!张先生:不客气,我很荣幸能够分享我的故事。
记者:首先,我想问问您,您为什么会成为大家心目中的英雄父亲呢?张先生:其实,我觉得每个父亲都是孩子的英雄。
作为父亲,我有责任保护和关爱我的家庭。
过去几年,我曾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但我从不放弃,因为我知道作为父亲,我需要给孩子们树立榜样。
记者:听起来您的故事很励志!不知道在您的职业生涯中,有哪些经历让您觉得自豪呢?张先生:我曾是一名消防员,这个职业充满了危险,也需要付出很多。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火灾中救下了一个被困的小女孩。
那一刻,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因为我挽救了一个生命。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慈善工作,希望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
记者:您的坚持和奉献真的非常令人钦佩!那么,您是如何在家庭和工作之间找到平衡的呢?张先生:其实,这是一场持续的挑战。
作为父亲,我要确保给我的孩子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关注。
所以,我尽量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争取多陪伴他们。
同时,我也鼓励孩子们参与户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有时候,我也会和家人一起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他人,也能与家人一起享受快乐的时光。
记者:这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最后一个问题:您有什么话想对其他父亲们说呢?张先生:我想告诉其他父亲们,作为家庭的领导者,我们有责任承担更多的责任。
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不能退缩,要坚持奋斗。
同时,我们也要更多地陪伴孩子们,关注他们的成长。
人物专访范文

人物专访范文人物专访,一位成功的企业家。
在当今社会,创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
他们不再满足于朝九晚五的工作,而是选择了创业这条不断挑战自我的道路。
今天,我有幸采访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的名字叫李明。
他是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也是一位备受瞩目的商业领袖。
李明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
他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对互联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多方努力,他成功的创立了自己的公司。
在这次采访中,他分享了他的创业故事和成功之道。
首先,我问及他是如何选择创业的。
他说,“我在大学期间就对互联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看到了互联网的巨大潜力和未来发展的空间,所以我毕业后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创业。
”他的坚定和决心让我深受鼓舞。
接着,我问及他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他坦言,“创业的过程充满了挑战和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
初创阶段,我们的资金非常有限,很多时候都是自己掏腰包,勉强维持公司运转。
”他的坚持和毅力让我深感敬佩。
随后,我问及他是如何面对竞争对手的。
他说,“在互联网行业,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创新,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他的务实和进取让我深感佩服。
最后,我问及他对年轻创业者的建议。
他说,“创业是一条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道路,年轻人要敢于担当,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坚持不懈,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他的言行让我深受启发。
通过这次采访,我深刻感受到了李明身上所散发出的坚韧、毅力和进取精神。
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来自于他多年来的努力和坚持。
我相信,在他的带领下,他的公司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同时,我也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努力,追求梦想,就一定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
感谢李明先生的分享,让我们受益匪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新闻特写 一、新闻特写的含义与特点 (一)含义 新闻特写是区别于消息与通讯和 一种体裁。它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 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通过多种表现 手法做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 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 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
(二)特点 特写作为一种常见的新闻文体,除了 具有新闻的基本特征,与消息、通讯相比, 还有着自己独有的文体特征。 1.特写和消息相比,共同点都是简要和迅 速地报道新闻事实;差别在于,消息往往 扼要地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特写往 往抓住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段,亦即 是记者采访中“捕捉”到的稍纵即逝的有 特点和特殊意义的精采“镜头”,浓笔展 开。
第二十八章 人物专访、新闻特写 内容提要:
1、人物专访的含义、特点与写法
2、新闻特写的含义、特物专访的含义与特点 (一)人物专访的含义 人物专访是在对特定对象进行采访 以后,根据其谈话内容和基本观点整 理而成的一种新闻报告文体。 (二)人物专访的特点 1.文字简洁、内容充实。
二、新闻特写的写作结构与要求 特写的基本结构与其他新闻体裁相似, 包括标题、正文和结尾三部分。但在写作 上需要更加敏锐独特的观察能力和细腻生 动的写作技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深入研究新闻题材 (二)抓住最典型的情节 (三)注意营造现场气氛 (四)语言力求生动细致
2.特写和通讯相比,共同点都重视运 用形象思维,生动而形象地报道新闻事 实。特写和通讯的差别在于,通讯向人 们展示新闻事实的纵剖面,而特写则是 充分地展示新闻事实的横截面,要抓住 重点,突出重点,突现其最精采最有特 征的部位。因此,特写比一般通讯写得 更集中、细腻、突出。
3.特写比较适合下面的场合:在对 同一事件或现象的组合报道中。一般 可以先写一两篇短小的消息,报道事 情的全貌,让人们对整个事件有个粗 略的了解;再配上特写,就可以给读 者进一步的感性认识,而且这种认识 往往是具体的、形象的。如果没有消 息,而单单刊发一篇特写,则会显得 突兀。
(三)正文 人物专访的正文,即采访时的主要 谈话内容,被采访者的思想、观点、 态度、语言都应在这一部分中展示。 (四)结尾 人物专访的结尾有多种处理方式,如 通过作者的总结,深化或提炼被采访 者的观点;或将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 来,留给观众思考;还可以用现场的 一个小细节作结束。
三、人物专访的写作要求 有目的地勾勒人物形象,从人物的谈 话中写人物;集中写一点,突出人物 某个方面的特色。写好人物,首先当 然是对人物专访的一个重要的要求。 人物形象是否清晰,是衡量人物专访 成功与否的关键。写人物专访,最重 要的方法是从人物的谈话中来表现, 写富于个性的人物语言。
2.突出新闻性。这种新闻性首先表 现在人物专访报道的对象与新闻有着 密切的关系。一般它有三种情况。 (1)人物本身就是新闻。 (2)采访成为新闻的人物。 (3)采访与新闻有关的人物。 3.表达某种思想。
二、人物专访的结构与内容 (一)标题 人物专访的标题一般是单标题的形式。 其表达方式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提问式、 观点式、概括式,还有一种比较有特色的 标题是直接引用被采访人的原话。 (二)开头 人物专访的开头一般是通过一个设问、 一段简述或二个事件引出人们对被采访人 的兴趣,进而过渡到采访的具体内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