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烹饪专业国示建设汇报材料

合集下载

中餐烹饪示范专业点建设方案

中餐烹饪示范专业点建设方案

中餐烹饪示范专业点建设方案近年来,中餐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而中餐烹饪的技术也备受关注。

为了促进中餐烹饪技术的传承和发展,社会各界都在积极推动中餐烹饪示范专业点的建设。

本文主要围绕“中餐烹饪示范专业点建设方案”展开阐述。

第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在推进中餐烹饪示范专业点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工作目标。

我们应该明确以下几个目标:1.培养高素质的中餐烹饪人才;2.建设一流的中餐烹饪教学和实践基地,为中餐烹饪技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3.推广中华饮食文化,促进中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第二步:规划建设征求意见在制订中餐烹饪示范专业点的建设方案前,需要进行规划和征求意见。

可以组织相关专家、教育工作者、行业代表等进行论证和探讨,确定规划方案,并积极征求各方意见。

在规划设计中,应重点考虑场地的选址和环境布局、教学设施的配备、教学内容的设置等问题。

第三步:招收高素质人才为了保证中餐烹饪示范专业点教学质量,需要招收高素质人才。

这些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和系统的理论知识。

在招聘教师时,要重点考虑其中餐烹饪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

第四步:完善教学设施中餐烹饪示范专业点应该配备一流的教学设施,包括教学楼、教学厅、实训厅、实验室、厨房等。

其中,厨房的设备要齐全,能够满足不同的教学和实践需要。

另外,讲义、录像、模拟软件等多媒体设备也应该完善。

第五步:实行分类教学中餐烹饪示范专业点的教学应该实行分类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个性化教育。

例如,对于初学者,可以设置基础课程,教授刀工、材料认识、调味品使用等。

对于有经验的学生,可以设置高级课程,教授高级烹饪技巧和料理品味。

第六步:加强实践教学中餐烹饪示范专业点的实践教学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适当的。

教学内容应当有机地结合理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同时,学生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卫生意识和精神面貌。

总之,中餐烹饪示范专业点建设方案需要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从而促进中餐烹饪技术的传承和发展。

厨房修建情况汇报材料模板

厨房修建情况汇报材料模板

厨房修建情况汇报材料模板尊敬的领导:
我是XX单位的XX,现就我单位厨房修建情况向领导做一次汇报。

一、工程概况。

我单位厨房位于XX楼XX号,总面积约XX平方米。

此次修建是为了满足单位食堂的日常用餐需求,提高食品加工效率,改善员工就餐环境。

二、施工情况。

1. 设计方案,我们邀请了专业的厨房设计师进行设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合理的厨房布局和设备摆放方案,确保了食品加工的流畅性和安全性。

2. 施工进度,自XX年XX月开始施工,目前已完成XX%的工程进度。

主要工作包括拆除原有厨房设施、重新布置管道和电路、安装新的厨房设备等。

3. 质量控制,我们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确保了施工质量。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保障了工程的安全性和整洁度。

三、设备采购情况。

1. 厨房设备,我们已经采购了XX台不锈钢工作台、XX台燃气灶具、XX台蒸煮设备等厨房必备设备,这些设备都是符合食品加工卫生标准的。

2. 餐具采购,我们还配备了足够的餐具和餐具消毒设备,确保了员工用餐的卫生和便利。

四、后续工作计划。

1. 完工时间,预计我单位厨房修建工程将于XX年XX月完工,并投入使用。

2. 安全培训,在工程完工后,我们将组织厨房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和设备操作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日常维护,我们还将建立健全的厨房设备维护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以上就是我单位厨房修建情况的汇报,希望领导能够关注并支持我们的工作,谢谢!。

中餐烹饪专业建设典型案例

中餐烹饪专业建设典型案例

中餐烹饪专业建设典型案例
中餐烹饪专业建设典型案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个:
1. 北京某烹饪学校:该校中餐烹饪专业注重实践操作,拥有先进的厨房设备和一流的师资力量。

该校与多家知名餐饮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同时也为餐饮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2. 四川某职业学院:该校中餐烹饪专业注重传统川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开设了川菜制作、川菜调味、川菜拼盘等课程,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烹饪比赛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广东某烹饪学校:该校中餐烹饪专业以粤菜为主要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和理论知识。

该校与多家五星级酒店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同时该校也是世界厨师联合会(WACS)在中国大陆的首家成员学校。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每个学校的中餐烹饪专业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学校。

烹饪专业建设实施报告

烹饪专业建设实施报告

烹饪专业建设实施报告根据烹饪专业的特点和需求,为了提高烹饪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培养的学生的实际能力,我们制定了以下的烹饪专业建设实施报告。

一、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计划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实训基地。

这些实训基地可以提供高标准的烹饪设备和材料,满足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需求。

同时,我们还会与一些知名的餐饮企业进行合作,将实训基地与实际工作场所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实践环境。

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在烹饪专业的教学中,师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将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

首先,我们会引进一些具有丰富实际经验的烹饪大师和名厨,担任教师的职务,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

其次,我们还会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培训和提高,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拓宽就业渠道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我们将积极与各个餐饮企业和酒店进行合作,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我们将与这些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同时,我们还会组织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和实习活动,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践机会。

四、强化实践教学烹饪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我们将加强实践教学。

除了上述提到的实训基地和实习活动,我们还会组织各类烹饪比赛、文化交流活动等,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展示平台。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加强行业合作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推动烹饪专业的发展,我们将积极与烹饪行业进行合作。

我们将与行业协会、餐饮企业等建立紧密联系,了解行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同时,我们还会邀请行业的专家和企业的代表来学校进行讲座和交流,提供最新的行业资讯和经验分享。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的措施和工作,我们相信烹饪专业的建设和实施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烹饪行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省品牌专业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建设情况汇报

省品牌专业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建设情况汇报

省品牌专业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建设情况汇报我院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是xx年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点。

立项以来,根据《河南省民办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按照申报书和专业建设方案,不断加强专业建设与改革,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预期的成效,完成了建设目标和任务。

现将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一、学院基本情况介绍学院始终坚持“文化厚校、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国家职教方针、深化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了大量餐饮专业人才,有力推动了产业进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拥有国家专利6项,先后荣获国家级奖项50多项,省级奖项80多项。

二、专业建设情况烹饪专业自招生以来,不断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办学特色逐步凸显,先后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河南省高职学校示范性实训基地等称号。

学生多次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并屡获殊荣。

xx年9月,烹饪专业93名学生作为志愿者服务G20峰会,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该专业现有高职在校生1256人,中职在校生1657人。

专任专业课教师64人,兼职教师30人,专任教师中副高职称以上21人,研究生以上学历21人,“双师型”教师25人,中国烹饪大师7人。

有校内实训基地33个,校外实训基地45个,专业图书10万余册。

(一)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前提,烹饪专业以“优基础、适口径、强技能、多方向”为指导,结合学院办学定位,立足餐饮行业,不断修订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是在开设中、西餐方向的基础上,适时增开中西面点、雕刻、营养配餐等方向,使得人才的培养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

二是增加了《国学教育》等限选课程,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三是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公修课程的开设力度,促使学生人格等全面的发展。

四是进一步改革了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适时加大了专业实践课程,对课程中老、偏、旧的知识及时摒弃或更新,使得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加具备了针对性。

⑦中餐烹饪专业论证报告

⑦中餐烹饪专业论证报告

⑦中餐烹饪专业论证报告引言:中餐烹饪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餐烹饪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中餐烹饪专业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不容忽视。

本篇论述旨在探讨中餐烹饪专业的重要性,并提出合理的论证。

一、中餐烹饪专业的重要性1.传承和保护中华美食文化中华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餐烹饪专业的存在,有助于传承和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通过专业化的培养,培养出更多专业人才来继承和发扬中华美食文化,将中华饮食文化传播到更广阔的区域和国际范围。

2.提高中餐烹饪质量中餐烹饪专业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和培训,使学生获得烹饪技术、食材搭配、烹饪工艺等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提供更加精细、具有创新性的中餐烹饪服务。

这有利于提高中餐的质量,满足人们对健康、美味和多样化中餐需求的同时,也为中餐在国际上的传播和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持。

3.推动中餐产业发展中餐烹饪专业培养了大批中餐厨师和专业人才,为中餐产业的兴起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餐烹饪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成为中餐业的从业者,能够推动中餐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为中餐产业的繁荣创造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二、中餐烹饪专业的论证1.专业化培养提升人才素质中餐烹饪专业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和教育,能够培养出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中餐厨师和专业人才。

这些专业人才不仅能够掌握传统中餐烹饪技艺,还能够将现代烹饪理念和创新思维融入其中,为中餐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

2.创新推动中餐烹饪发展中餐烹饪专业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够不断推出新的中餐烹饪技术、新的中餐菜品和新的中餐概念,丰富中餐的内涵和外延,打破传统中餐的束缚,将中餐的魅力传播到更广泛的人群中,提升中餐烹饪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促进中餐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餐烹饪专业的存在,为中餐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契机和平台。

职校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评估汇报材料

职校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评估汇报材料

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评估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首先,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现将本科室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的工作情况做简单汇报,敬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

一、科室基本情况旅游服务科成立于2017年9月,科室专任教师47人,其中联办专业教师21人,高级教师8人,双师型教师12人,研究生2人,本科文凭40人。

现有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酒店管理、城市轨道、美容美发、航空服务、运动训练等6个专业,共计27个教学班,1032人。

其中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2016级两个班,79人;2017级两个班,105人;2018级三个班108人,共计296人。

二、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基本情况2014年8月,我校与重庆任荣烹饪教育集团联办开设了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任荣烹饪教育集团负责专业课教学,我校负责文化课教学。

自2014年开班以来,在历届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15年--2018年共获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市级技能大赛一等奖5人,二等奖7人,三等奖9人;2016年5月在云南昆明举行的首届国际青年烹饪艺术节取得2银1铜的好成绩,该专业师生多次受邀代表松桃县参加秀山、花垣等地的美食文化节。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结合各餐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主要培养能掌握现代烹饪、营养、餐饮管理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烹调技术、面点制作,科学使用烹饪原料、烹饪制作,懂营养膳食,具有较强烹饪技术和菜品创新能力,能从事中餐烹饪操作及餐饮业管理,具备扎实的烹饪基本功与娴熟地烹饪技能,适应餐饮行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可持续发展人才。

(二)教学工作1.理念创新,管理规范,推进学科发展。

始终秉承“团结、拼搏”的学习精神,铭记“立德、修身、精技、强能”的校训。

制定严格的考核、听评课制度,选派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任班主任,成立专业教研组,定期对各专业教研组进行考评。

2.实训设施设备齐全。

2014年至今,共投入资金近50.3447万元,拥有配套的实训设备,实训设备齐全,完全满足了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学生实训。

中餐烹饪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中餐烹饪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中餐烹饪专业建设总结报告一、项目基本情况校中餐烹饪(原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是首批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中的重点专业,广东省重点专业,国家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单位,2020年确认为国家“双高”高水平专业群建设,2020年被列为粤菜烹饪、粤式点心“1+X”课程证书试点单位。

现为烹饪专业省级师资培训基地。

近三年来招收全日制学生470人。

本专业成立了由省市烹饪行业师傅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建了由行业一线名师、行业专家等组成的兼职教师团队。

与白天鹅宾馆等30多间企业签署协议,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开展“企业订单班”培养,三年来“企业订单班”学生数达240人,占专业学生总人数的51%,同时也为工学结合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按照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学内容对接岗位技能的专业课程开发思路,通过分析中餐烹饪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能力、知识、素质要求,由行业专家、课程专家、烹饪教师共同设计专业课程,构建了项目课程为主的综合专业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采用以工作情境为指导的情境建构主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常年聘请行业大师、企业专家进入课堂为学生上课,将课堂搬到企业。

本专业教学均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

专业拥有多个国内领先水平的现代化实训场室,拥有中餐烹调一体化实训室6个、中餐烹调实训室1个、面点一体化实训室5个、烹饪基本功训练室2个、中餐中心(实体厨房)1个,实训设备总值达776.5780万元。

校内有460个实训岗位,有能够满足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的专业教室,有能够满足专业综合实训的实训室。

烹饪专业开办50年来,被誉为“粤菜厨师的黄埔军校”,在“厚德行精技艺立宏志为儒厨”的系训引领下,培养了大批餐饮行业优秀人才。

本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广阔,近三年一次性就业率达90%以上,专业对口率达92%以上。

校中餐烹饪(原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项目自2018年8月启动,经过精心组织,内容主要包含专业建设管理机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改善专业教学条件,建设与双精准专业相配套的教学资源、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精准对接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实训场室及专业内涵建设、形成校企共同育人、共同评价的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餐烹饪专业国示建设汇报材料四川省射洪职业中专学校国家改革示范学校项目中餐烹饪专业建设汇报汇报人:冯*中餐烹饪专业建设情况总结报告我校中餐烹饪专业开办于1998年,由原食品加工专业改办而成,与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办学,订单培养,现有专兼职教师13人,工位320个,建有县内见习基地3个,县外实习基地1个。

学生就业率100%、对口就业率100%,用人单位满意率92%以上。

一、项目总体建设情况、工作机制及举措两年来,我校中餐烹饪专业在学校“国示”建设办公室领导下,建立了常态化的工作机制,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以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为基础,以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为引领,以实现“五个对接”为指导项目名称建设要点完成数完成率主要建设成效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28 28 100%探索并实践了“1.5+X+1.5”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了《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了《中式面点技术》等三门主干课程的校本教材,开发了《中餐烹饪技术》等13门课程的教学资源;探索并实践了“师带徒”教学模式。

师资队伍建设33 33 100%培养了专业带头人1人,培养了骨干教师3人,“双师型”教师比例100%;聘请了何正宏等5名企业兼职教师。

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19 19 100%完善了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践行了“六共建”,落实了订单培养。

合计80 80 100% 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二、项目建设开展情况(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开展调研聘请了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专家参与,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对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等14家餐饮企业、行业进行调研,在调研中,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刚认为:“中餐烹饪专业的实践性最为突出,应缩短在校学习时间,要多到企业去实习、实践,在企业里‘边做边学’,所用食材无需学生承担费用,既可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又有可观的经济收入,且技能提升很快。

不要认为这是随意缩短课时,节约教学成本,而完全是从实际出发。

至于在企业的实习,也不是放手不管,可以由企业师傅和学校驻店教师指导和管理,适时衔接一些专业知识。

”对毕业学生、一线员工、分店经理、HR管理人员进行了586人次问卷调查。

形成了《餐饮行业、企业调研报告》撰写了《中餐烹饪专业建设调研报告》。

2、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培养热爱餐饮行业,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能从事厨房、前厅各岗位工作的初、中级技能人才。

3、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双方经过深入研讨,探索并实践了“1.5+x+1.5”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生前1.5年在校学习,学校与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共同设置课程和制定标准,使用共同开发的教材,企业派技术专家到校授课。

“x”是指学生在校的前1.5年中,利用课余时间,就近在本地合作企业“师带徒”学习,每学期不少于100学时。

学生后1.5年在企业跟师学艺、顶岗实习,学校派2-3名教师与师傅共同管理、考核。

企业先用1个月时间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再一对一安排师傅指导学生上岗实习4个月,最后安排学生顶岗实习1年,由原来的“消耗性实训”变成了现在的“生产性实践”,学生毕业后全部推荐到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4、课程设置__中餐烹饪 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学时分配(学时)一学期(16周) 二学期(16周) 三学期(16周) 四学期五学期六学期总学时授课 实验 实训 公共基础课文化课 语文 144 144 3 3 3 第四学期:学生在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岗前培训一个月后,学生下店跟师学艺,企业安排师傅一对一指导学生,学校派2-3名教师驻店管理,师傅和学校教师共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第五、六学期:学生在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顶岗实习,企业安排师傅指导,学校派2-3名教师驻店管理。

企业师傅和学生共同考核学生。

数学 144 144 3 3 3 英语 144 144 3 3 3 素质课体育与健康 96 96 2 2 2 计算机基础64 644德 育 96 96 职业生涯规划2 职业道德与法律2 经济政治与社会2 礼仪 16 16 1 音乐 16 16 1 书法 16 16 1 演讲与口才 16 16 1 小 计 752 752 18 14 15 专业课基础平台 烹饪原料加工 48 48 3 烹饪概论 32 32 2 餐饮服务 32 10 22 2 饮食营养与卫生48 48 3 厨具及设备 32 32 2 四川名菜48 10 38 3 火锅制作 48 10 38 3 食品雕刻 64 14 50 4 冷菜、冷拼 112 20 92 3 4 餐饮经营管理 32 32 2 订单企业文化 32 32 2 专门化方向 中式面点技术 176 32 144 3 4 4 中餐烹饪技术176 32 144 3 4 4 小计880352528162019拓展课(课外活动,任选2门)6464 面塑(32学时) 北京眉州集团菜品装盘艺术(32学时)北京眉州集团特色菜制作(32学时)师带徒学时19321932 利用星期天、节假日等到县内合作企业学习,每天学校派教师现场教学、管理(每1个小时算1个学时,每位学生每期必须完成100学时,3学期共计300学时)544544544合计学时 3628(包含公共基础课学时、专业课学时、拓展课学时、师带徒学时)技能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中式面点师、中式烹调师5、课程标准和教材开发学期科目课时 模块为了体现知识+技能+实习“三主线”培养的要求,我校与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研讨设置专业课程13门,其中《企业特色菜制作》《中式面点制作》《中餐烹饪技术》三本教材与公司共同开发,各科课程标准和生产标准高度统一,满足了定单培养的需要。

6、教学资源学校和四川育信达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中式面点制作》《中餐烹饪技术》两门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

专业教师自主开发了《冷菜、冷拼》《食品雕刻》《营养卫生》等11门课程的教学资源。

目前建成了4496题的电子题库、499个电子教案、367个PPT、80G共625分钟的教学视频。

所有资源都存放在学校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教师可随时调用。

7、教学模式学生前1.5年在学校跟教师和企业师傅“边学边做”,教师以项目教学法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开展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训。

后1.5年学生在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跟企业师傅“边做边学”,在师傅带领下根据企业生产标准,通过实际操作提升专业技能。

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构建了“师带徒”的教学模式。

8、评价模式根据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用人标准构建了学校、企业和行业共同参与的“三向三化”评价模式。

(1)“三向”德育评价方向根据学校德育学分管理办法,具体由德育处负责考核。

学业评价方向理论成绩评价方案:学科总评分=平时成绩×30%+半期考试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40%。

平时成绩=考勤分×30%+课堂表现×30%+平时作业分×40%技能成绩评价方案:学科总评分=平时成绩×30%+技能考核×70%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出勤、作业完成情况等以100分制计分;技能考核:实行项目考核制,学生学完一个项目便考核一个项目,考核一个项目便评定一次成绩,其累计成绩的平均分作为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的组成部分;学科总评分=理论成绩总评分×40%+技能成绩总评分×60%实践评价方向见实习总评分=考勤分×30%+上交材料×30%+指导教师考核×40%(2)“三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行业、企业、学校,专家、师傅、教师多元参与。

评价方式多样化: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实习考核、品行考查。

评价结果信息化:评价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公布。

1、扎实开展“511”工程活动我专业根据学校统一部署,扎实开展“511”工程活动。

即“一联一”,一个教师联系一个企业;“一结一”,一个教师结对一个企业专家;“一兼一”,一个教师在一个协会兼任一个职务;“一帮一”,一个老教师帮助一个年轻教师;“一带一”,一个教师培训一个大赛选手。

2013年上期“511”工程情况如下:教师姓名联系企业企业专家县协会职务结对教师培训大赛选手冯弋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何正宏餐饮协会会员陈蓉、何凤祥曹强蒋玉兰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李韬餐饮协会会员何武李东陈蓉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王强餐饮协会会员冯弋张东何凤祥沱牌大酒店杨忠餐饮协会会员冯弋邓莎任鹏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胡强餐饮协会会员冯丽华刘家伦何武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刘学志餐饮协会会员蒋玉兰冯小翠张方忠沱牌大酒店马廷杨餐饮协会会员蔡菊华蔡圆圆蔡菊华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邓志勇餐饮协会会员张方忠谢晓丽冯丽华沱牌大酒店张建餐饮协会会员任鹏杨海霞2、实施“三进”“三证”培养模式“三进”一是进企业实践,利用节假日到重庆君顿两江酒店、红木酒店、圣鹿尚品等企业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技能。

二是进市场调研,定期到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沱牌大酒店等消费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市场岗位需求,对教学内容、标准等进行适时调整。

三是进行业研讨,定期到餐饮协会参加各种研讨活动,掌握行业动态。

“三证”一是学历证,所有教师已达到本科学历。

二是技能等级证,所有教师已取得高级及以上技能等级证。

三是教师资格证,所有教师已取得教师资格证。

3、师资队伍建设成果:名称专业课教师国家级课题市级课题论文发表省级论文市级论文市优质课市优秀课件校级数字课程市级优秀指导市级优秀班主县优秀共产党校名师校级专业带头教任员人师8 1 2 4 2 5 5 11 3 3 2 4 4 1数量(三)合作办学、订单培养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是京城以川菜为主营的龙头企业,公司注册资金2.2亿元,直营店100多家,员工7000余人,年销售额12亿元。

近年来年与我校签订了订单培养合作协议,校企双方实现了以下共建。

一是共建“计划”,聘请该公司专家何正宏、李韬等成为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共同参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的修订。

二是共建“课程”,公司共派5人参与了13门课程标准的制定,董事长王刚亲自参与了《中式面点制作》《中餐烹饪技术》《企业特色菜制作》3本教材的审定工作。

三是共建“基地”,公司先后投入资金数万元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好了烹饪演示厅等5个实训室,每期给学生提供春秋工装。

四是共建“课堂”,两年来企业共选派何正宏(行政总厨)、李韬(培训学院院长)等12人到校授课。

后1.5年学校把课堂搬到公司由企业实施一带一的“师带徒“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学校共派王淑全、唐韵等8名教师先后到企业管理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