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烹饪专业国示建设汇报材料

中餐烹饪专业国示建设汇报材料
中餐烹饪专业国示建设汇报材料

中餐烹饪专业国示建设汇报材料

四川省射洪职业中专学校

国家改革示范学校项目

中餐烹饪专业

汇报人:冯弋

中餐烹饪专业建设情况

总结报告

我校中餐烹饪专业开办于1998年,由原食品加工专业改办而成,与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办学,订单培养,现有专兼职教师13人,工位320个,建有县内见习基地3个,县外实习基地1个。学生就业率100%、对口就业率100%,用人单位满意率92%以上。

一、项目总体建设情况、工作机制及举措

两年来,我校中餐烹饪专业在学校“国示”建设办公室领导下,建立了常态化的工作机制,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以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为基础,以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为引领,以实现“五个对接”为指导思想,

二、项目建设开展情况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开展调研

聘请了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专家参与,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等14家餐饮企业、行业进行调研,在调研中,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刚认为:“中餐烹饪

专业的实践性最为突出,应缩短在校学习时间,要多到企业去实习、实践,在企业里‘边做边学’,所用食材无需学生承担费用,既可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又有可观的经济收入,且技能提升很快。不要认为这是随意缩短课时,节约教学成本,而完全是从实际出发。至于在企业的实习,也不是放手不管,可以由企业师傅和学校驻店教师指导和管理,适时衔接一些专业知识。”对毕业学生、一线员工、分店经理、HR管理人员进行了586人次问卷调查。形成了《餐饮行业、企业调研报告》撰写了《中餐烹饪专业建设调研报告》。

2、人才培养目标

面向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培养热爱餐饮行业,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能从事厨房、前厅各岗位工作的初、中级技能人才。

3、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双方经过深入研讨,探索并实践了“1.5+x+1.5”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前1.5年在校学习,学校与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共同设置课程和制定标准,使用共同开发的教材,企业派技术专家到校授课。“x”是指学生在校的前1.5年中,利用课余时间,就近在本地合作企业“师带徒”学习,每学期不少于100学时。学生后1.5年在企业跟师学艺、顶岗实习,学校派2-3名教师与师傅共同管理、考核。企业先用1个月时间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再一对一安排师傅指导学生上岗实习4个月,最后安排学生顶岗实习1年,由原来的“消耗性实训”变成了现在的“生产性实践”,学生毕业后全部推荐到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4、课程设置

__中餐烹饪 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第四学期:

学生在北京眉州酒店

管理有限公司岗前培训一个月后,学生下店跟师学艺,企业安排师傅一对一指导学生,学校派师驻店管理,师傅和学校教师共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第五、六学期:

学生在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顶岗实习,企业安排师傅指导,学校派师驻店管理。企业师傅和学生共同考核学生。

数学 144 144 3 3 3 英语 144 144 3 3 3 体育与健康 96 96 2 2 2 计算机基础

64 64

4

德 育 96 96 职业生涯规划2 职业道德与法律2 经济政治与社会2 礼仪 16 16 1 音乐 16 16 1 书法 16 16 1 演讲与口才 16 16 1 小 计 752 752 18 14 15 烹饪原料加工 48 48 3 烹饪概论 32 32 2 餐饮服务 32 10 22 2 饮食营养与卫生

48 48 3 厨具及设备 32 32 2 四川名菜

48 10 38 3 火锅制作 48 10 38 3 食品雕刻 64 14 50 4 冷菜、冷拼 112 20 92 3 4 餐饮经营管理 32 32 2 订单企业文化 32 32 2 中式面点技术 176 32 144 3 4 4 中餐烹饪技术

176 32 144 3 4 4 小计

880

352

528

16

20

19

5、课程标准和教材开发

为了体现知识+技能+实习“三主线”培养的要求,我校与北京眉州酒

店管理有限公司研讨设置专业课程13门,其中《企业特色菜制作》《中式面点制作》《中餐烹饪技术》三本教材与公司共同开发,各科课程标准和生产标准高度统一,满足了定单培养的需要。

6、教学资源

学校和四川育信达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中式面点制作》《中餐烹饪技术》两门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专业教师自主开发了《冷菜、冷拼》《食品雕刻》《营养卫生》等11门课程的教学资源。目前建成了4496题的电子题库、499个电子教案、367个PPT、80G共625分钟的教学视频。所有资源都存放在学校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教师可随时调用。

7、教学模式

学生前1.5年在学校跟教师和企业师傅“边学边做”,教师以项目教学法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开展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训。后1.5年学生在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跟企业师傅“边做边学”,在师傅带领下根据企业生产标准,通过实际操作提升专业技能。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构建了“师带徒”的教学模式。

8、评价模式

根据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用人标准构建了学校、企业和行业共同参与的“三向三化”评价模式。

(1)“三向”

德育评价方向

根据学校德育学分管理办法,具体由德育处负责考核。

学业评价方向

理论成绩评价方案:学科总评分=平时成绩×30%+半期考试成绩

×30%+期末考试成绩×40%。平时成绩=考勤分×30%+课堂表现×30%+平时作业分×40%

技能成绩评价方案:学科总评分=平时成绩×30%+技能考核×70%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出勤、作业完成情况等以100分制计分;技能考核:实行项目考核制,学生学完一个项目便考核一个项目,考核一个项目便评定一次成绩,其累计成绩的平均分作为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的组成部分;

学科总评分=理论成绩总评分×40%+技能成绩总评分×60%

实践评价方向

见实习总评分=考勤分×30%+上交材料×30%+指导教师考核×40%

(2)“三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行业、企业、学校,专家、师傅、教师多元参与。评价方式多样化: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实习考核、品行考查。

评价结果信息化:评价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公布。

(二)师资队伍建设

2、实施“三进”“三证”培养模式

“三进”

一是进企业实践,利用节假日到重庆君顿两江酒店、红木酒店、圣鹿尚品等企业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技能。二是进市场调研,定期到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沱牌大酒店等消费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市场岗位需求,对教学内容、标准等进行适时调整。三是进行业研讨,定期到餐饮协会参加各种研讨活动,掌握行业动态。

“三证”

一是学历证,所有教师已达到本科学历。二是技能等级证,所有教师已取得

三、项目建设经费支出与管理

根据国家财经制度,在学校统一管理、指导下,实行事前申报审批,报账四级审核的程序规范运作,严格按任务书要求,规范操作、合理使

用,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如下表:

四、贡献与示范

1、向企业输送技能人才

近年来,本专业累计毕业生556名,有332名在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就业。该公司两年前64家店,现在发展到104家店,我校提供了人才支持,为企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劲松店苏荣兴男美食速递

经理

5100

尚街店何春江男店经理6000 将台店魏川江男厨师长5700 魏公村店徐二林男行政经理 4900 博雅店赵朋男厨师长5700 亦庄店梁丹女店经理5800

中央厨房姚兴旺男小吃厨师

4500

市场营销

部兰希女

媒体公关

主管

5300

三苏祠西

园店

韩雪梅女财务主管 4400

3、菜品开发

为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开发菜品:宫保水晶虾球、石锅鱼香山药、酥皮鳝段宝塔肉、秘制鸽蛋挞、鲍汁一品饺;为沱牌大酒店开发菜品:樟茶糯香鸭、一品牛头方、泰青虾饺皇、青苹绿茶果;为连天红火锅开发一次性老油。

以上菜品深受消费者青睐,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学生前1.5年在校学习,与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共同设置课程和制定标准,使用共同开发的教材,企业派技术专家到校授课。“x”是指学生在校的前1.5年,利用课余时间,就近在本地合作企业“师带徒”学习,每学期不少于100学时。学生后1.5年在企业跟师学艺、顶岗实习,学校派2-3名教师与师傅共同管理、考核,企业先用1个月时间对

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再一对一安排师傅指导学生上岗实习4个月,最后安排学生顶岗实习1年。这样由原来的“消耗性实训”变成了现在的“生产性实践”,即多花时间和功夫在企业的厨厅里“做中学”。既能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又能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学生毕业后全部推荐到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示范点:把在学校课堂与实训室里完成的“0.5年”学习任务搬到企业;将“消耗性实训”直接变成“生产性实践”。凸显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性。

六、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1、1.5年学生在校内开展的实训项目有一定局限,表现在成本很高的菜品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往往受经济条件制约,无法完成。建议进一步加强订单企业的合作度,努力争取订单企业对本专业的资金投入。

2、后1.5年学生在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实习,因公司规模大、店面分散,所以对于实习学生管理难度大、成本高。学校将进一步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优化实习学生管理方案,确保校企合作的可持续性。

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专业代码)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130700) 专门化方向:中餐烹调、中餐面点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基本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现代科学文化素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及食品安全法律意识,掌握现代烹调操作技术和营养膳食组配制作技能,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满足餐饮业需求的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1.综合素质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法律意识; (2)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有良好的生活态度; (4)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 (7)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8)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9)能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10)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专业信息查询和常用文档处理的能力。 2.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2) (1)行业通用能力: ①具有运用食品安全生产知识执行规范操作的能力;

②具有烹饪基础刀工、勺功的应用的能力; ③具有烹饪原料鉴别及初加工的能力; ④具有菜点文化背景和中国饮食文化的讲解的能力; ⑤具有菜点、宴席的审美和设计的能力; ⑥具有运用烹调技法保护烹饪原料营养素和营养标签设计、制作的能力; ⑦具有厨房生产成本控制和厨房管理的能力; ⑧具有现代烹饪设施设备操作及简单维护的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 ①中餐烹调:具有运用不同烹调技法设计和制作菜肴的能力;具有运用不同技法制作冷菜品种的能力;具有烹饪原料设计和制作造型的能力;具有根据不同烹饪原材料选择合理刀工处理和烹调技法制作传统名菜的能力。 ②中餐面点:具有运用不同技法设计和制作中式面点品种的能力;具有运用不同技法设计和制作西式面点品种的能力;具有根据不同面团选择合理成型手法和成熟技法制作传统名点的能力。 (3)跨行业职业能力: ①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②具有餐饮企业经营管理和餐饮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③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表 1.课程结构

示范校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典型案例范文

示范校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典型案例

任务引领,以工促学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机电设备的应用日益广泛,首都北京对机电技术应用方面的技术人才需求越来越多,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使职业教育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课程是职业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原有的课程体系设置已不能适应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现状,而以任务为引领的一体化课程是职业学校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企业需求的归宿。一体化课程建设同时将会带动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一体化场地规划建设、一体化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等,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从而推动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理论,保驾护航 当前我们国家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具有浓厚的学科体系色彩,实践证明培养的学生与企业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而德国“双元制”、加拿大“能力为基础的教育”等职业教育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提出了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开发方法。德国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使认知的心理顺序与职业活动顺序一致,实现了融合,而且强调系统化,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技能、专业知识)方法能力(工作方法、学习方法)和社会能力(行为规范、价值观)的培养。科学的学习和分析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经验,重新梳理我们教学计划制定和课程开发思路,避免以往一些闭门造车的现象,从而开发出适合中国中职学生特色的课程。

二、众志成城,不破不立, 为适应北京经济的发展,为地区经济服务,我校在进行示范校建设的过程中,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了头脑,打破原有的中等职教课程体系,构建工学结合、任务引领的刻成体系,势在必行。 (一)转变观念、建立“四合一”的培养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坚持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树立具有中职特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教育目标的,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一个突破,要打破学科式课程体系,首先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职业教育特点,理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准确把握人才定位目标,制定具有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 为了使学生适应岗位的需要,结合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校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培养相融合;坚持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坚持教育资源与行业优势互补、学生培养与典型任务无缝对接的原则,实行“教室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实训与生产”四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学生职业行动能力从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的三级递进,从而最大限度拓展学生

烹饪专业建设及发展规划

中西餐烹饪专业 建设与发展规划 (2016—2020) 登封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中西餐烹饪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现状分析 中西餐烹饪专业成立于1993年,于2005年被评定为市级骨干专业。目前,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共10人,其中,专任教师8人,具有高级职称1人,占12%,双师素质教师6人,占75%,另有兼职教师42人,大多是行业大厨,形成了具有较强教学、企业实践与教研能力的专兼职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双师比例及职称比例有待提高。 目前在校学生360人,近三年学生就业率100%,专业对口率100%。专业实习实训场地面积320余平米,拥有基本功训练实训室、面点实训室、中式热菜实训室、冷菜制作与食品雕刻实训室、多媒体示范教室等实训室,较好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专业实训室需加强建设。 登封是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少林武术享誉海内外,郑州航空港的建设,是郑州成为全国,乃至国际商品集散地。对服务业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由此产生了对餐饮及相关服务的美食、酒店管理、饮食文化等庞大的职业岗位需求,尤其是郑州航空港的建设,登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为本

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光明的前景。技术性人才的需求缺口巨大。 二、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总体目标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法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育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以教学改革为核心的各项改革,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特色和行业教育特色,培养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进得来、用得上、留得住”的技能人才。积极应对餐饮业的发展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力争成为设置合理、设施先进、实力强大的特色专业,着力打造专业文化,努力造就一支道德高尚、业务优良、技艺精湛的专业教师队伍,形成出一批在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的教学骨干、技能高手、专业带头人,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培养出一大批与企业需求对口的高素质、强技能人才。 中西餐烹饪专业将依托学校多年办学优势和人才市场 对此类专业的极大需求,遵照“老专业做大做强、新专业特色鲜明”的要求,努力形成涵盖中餐、西餐、面点、冷拼雕刻、酒店管理等专业的专业群,按照专业质量标准要求,力争将专业在校生人数稳定在400人左右,发展成为郑州市中等职业教育餐饮类人才的重要基地。 三、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以职业教育现代化为指导,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

重点专业建设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示范校建设成效典型案例

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国家改革示范校建设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典型案例报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育旅游服务高素质人才 旅游专业部 2013年7月25日

目录 一、依托校企集团,共建合作平台 二、校企共建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三、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项目体系 四、校企共同开发特色教材 五、企业参与教学实训环境改造建设 六、校企合作创新学生评价机制 七、校企合作建设学生教学实习与就业一体化体系,形成“校企合一”办学模式 八、旅游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总结 九、校企互利共赢 十、结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育旅游服务高素质人才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典型案例报告) 作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重点示范专业之一,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旅游专业)从2011年7月起,在两年多的时间内,根据教职成[2010]9号及教职成[2010]34号等文件精神,围绕示范校建设七大重点任务,大力开展建设工作,取得了诸多成效。其中,依托校企集团资源,建立长期、有效、稳定的合作机制,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全面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习惯水平,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在这一方面,旅游专业形成了一整套完整方案,取得了丰富经验。 教职成[2010]9号文件提出,改革培养模式,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要“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盈,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旅游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系充分依据文件精神,在本校以往“学好一个专业、培养一种特长、掌握三门以上现代技能”的“113模式”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应用课程体系”的“ZGY模式”基础上,根据旅游专业定位、旅游从业资格证书制度、岗位人员需求,主要针对餐饮服务、客房服务与前厅服务三大课程及导游等其它拓展课程制定完成。 该模式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前提,企业参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每个环

烹饪专业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理工中等专业学校中餐烹饪专业 建设实施案 撰稿人:秀香 校稿人: 审核人:斌 综合教研组

二〇一三年三月 中餐烹饪专业建设实施案 (一)需求论证 安定区目前餐饮服务行业,星级宾馆饭店有近10家,小型餐饮服务业及社会餐饮有100多家,目前正在厨师岗位上岗的从业人员有近1000多人,按照厨师行业12%的自然更替率,每年行业需求量为1200人,同时每年的技能晋升等培训达1000多人次,而且行业在迅速发展中。由于该专业的社会需求迅速增长,决定了其专业地位的重要,可以说:“前景广阔,长盛不衰”。已经规划建设的“西水湾大酒店”及各类服务型企业的发展迅速,使得烹饪专业人才更为奇缺,这为我校烹饪专业的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前景。 (二)建设目标 紧密结合我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规划,结合各餐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完成本专业各项目建设,实现以下建设目标。 1.将烹饪专业建设成为全市一流、全省有影响的品牌专业。 2.建设“级大师”领衔的集专业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生产实践、工艺革新、创新研发为一体的师资队伍。 3.培养具有合格专业技能和优良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中职生。重点培养面点、热炒、冷菜与食品雕刻等工种的技术人才。 4.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完成规划中的教学资源库、数字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实训教材自编等目标,成为省课程改革优秀学校。 5.学生参加市级、省级技能大赛、实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文明风采大赛中,继续保持明显优势,并新专业新工种中继续争创佳绩。 6.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创建本专业在社会培训、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面全新业绩。完成规划中的项目,打造服务经济与产业的优质品牌。 (三)建设思路

中式烹调师职业标准(DOC)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中式烹调师。 1.2 职业定义 根据成菜要求,合理选择原料,运用刀工、配菜、调味、熟制、装盘等技法制作中式菜肴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手指、手臂灵活,色、味、嗅等感官灵敏,形体感强。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5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5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15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人员和技师的教师应具有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操作间设备、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燃料、冷藏、冷冻等设备符合国家安全、卫生标准。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

无锡生态文明助推经济发展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7版(2011年8月10日) 2008年和2009年,环境保护部批准了两批18个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目前,全国有14个省开展了生态省建设,另有5个省正在启动。 作为生态省建设的细胞工程,全国超过1000个县(市、区)开展了生态县(市、区)的建设,并有38个县(市、区)建成了国家生态县(市、区)。这些地区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赢得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优势。 为鼓励不同地区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模式和途径,本版特推出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报道,刊发一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地区的经验。 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国家生态市,江苏省无锡市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本期刊发相关报道,以期对读者有所借鉴。 随着近日金城湾公园的正式开放,太湖内湖——蠡湖长达10年的生态环境整治与修复画上了圆满句号。夏日的清晨,站在渔父岛西堤拱桥之上,桥下湖水清澈,湖水之下有着茂密的“森林”,这些“森林”是一些沉水植物,如苦草、微齿莲子菜、鱼腥藻等,正是因为这些沉水植物牢牢固定住了底泥,不再搅动,从而使得湖水清澈,透明度显著提高。目前,蠡湖的水质已由10年前的劣Ⅴ类上升至Ⅲ类。 蠡湖水质的变化,让人不禁感叹,怎样的动力才能让一个在水上吃过亏的城市,利用10年时间治理好一个湖泊?又是怎样的动力让它成为全国首个建成国家生态城市群的地级市?江苏省无锡市委书记毛小平一语中的:“蠡湖治理的成功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现,无锡要走一条发展之路,就是要探索生态文明。” 正是有了像蠡湖成功治理这样践行生态文明的一个个闪光点,才使无锡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加速冲刺。 发展理念与具体行动同步 毛小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阐述了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我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方式的一场革命,是一项包括建立生态经济体

中餐烹饪专业国示建设汇报材料

四川省射洪职业中专学校国家改革示范学校项目 中餐烹饪专业 建 设 汇 报 汇报人:冯弋

中餐烹饪专业建设情况 总结报告 我校中餐烹饪专业开办于1998年,由原食品加工专业改办而成,与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办学,订单培养,现有专兼职教师13人,工位320个,建有县内见习基地3个,县外实习基地1个。学生就业率100%、对口就业率100%,用人单位满意率92%以上。 一、项目总体建设情况、工作机制及举措 两年来,我校中餐烹饪专业在学校?国示?建设办公室领导下,建立了常态化的工作机制,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以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为基础,以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为引领,以实现?五个对接?为指导思想,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统计如下: 二、项目建设开展情况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开展调研 聘请了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专家参与,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等14家餐饮企业、行业进行调研,在调研中,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刚认为:?中餐烹

饪专业的实践性最为突出,应缩短在校学习时间,要多到企业去实习、实践,在企业里‘边做边学’,所用食材无需学生承担费用,既可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又有可观的经济收入,且技能提升很快。不要认为这是随意缩短课时,节约教学成本,而完全是从实际出发。至于在企业的实习,也不是放手不管,可以由企业师傅和学校驻店教师指导和管理,适时衔接一些专业知识。?对毕业学生、一线员工、分店经理、HR管理人员进行了586人次问卷调查。形成了《餐饮行业、企业调研报告》撰写了《中餐烹饪专业建设调研报告》。 2、人才培养目标 面向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培养热爱餐饮行业,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能从事厨房、前厅各岗位工作的初、中级技能人才。 3、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双方经过深入研讨,探索并实践了?1.5+x+1.5?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前1.5年在校学习,学校与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共同设置课程和制定标准,使用共同开发的教材,企业派技术专家到校授课。?x?是指学生在校的前1.5年中,利用课余时间,就近在本地合作企业?师带徒?学习,每学期不少于100学时。学生后1.5年在企业跟师学艺、顶岗实习,学校派2-3名教师与师傅共同管理、考核。企业先用1个月时间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再一对一安排师傅指导学生上岗实习4个月,最后安排学生顶岗实习1年,由原来的?消耗性实训?变成了现在的?生产性实践?,学生毕业后全部推荐到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烹饪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烹饪专业建设实施 方案

定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中餐烹饪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撰稿人:杨秀香 校稿人: 审核人:李斌 综合教研组

二〇一三年三月 中餐烹饪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一)需求论证 安定区当前餐饮服务行业,星级宾馆饭店有近10家,小型餐饮服务业及社会餐饮有100多家,当前正在厨师岗位上岗的从业人员有近1000多人,按照厨师行业12%的自然更替率,每年行业需求量为1200人,同时每年的技能晋升等培训达1000多人次,而且行业在迅速发展中。由于该专业的社会需求迅速增长,决定了其专业地位的重要,能够说:“前景广阔,长盛不衰”。已经规划建设的“西水湾大酒店”及各类服务型企业的发展迅速,使得烹饪专业人才更为奇缺,这为我校烹饪专业的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前景。 (二)建设目标 紧密结合我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规划,结合各餐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完成本专业各项目建设,实现以下建设目标。 1.将烹饪专业建设成为全市一流、全省有影响的品牌专业。 2.建设“国家级大师”领衔的集专业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生产实践、工艺革新、创新研发为一体的师资队伍。 3.培养具有合格专业技能和优良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中职生。重点培养面点、热炒、冷菜与食品雕刻等工种的技术人才。 4.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完成规划中的教学资源库、数字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实训教材自编等目标,成为浙江省课程改革优秀学校。

5.学生参加市级、省级技能大赛、实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文明风采大赛中,继续保持明显优势,并新专业新工种中继续争创佳绩。 6.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创立本专业在社会培训、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方面全新业绩。完成规划中的项目,打造服务经济与产业的优质品牌。 (三)建设思路 专业建设始终坚持与我市现代服务集聚区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历届毕业生已经成为本市酒店管理经营、餐饮行业领军人物的优势,全力推进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构建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社会培训、产学研结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等方面的绿色通道。采用“学徒制”校企联合招生的创新实践,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拓展专业方向、满足不同服务方向的企业人才需求。经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训练、各种类型的技能比赛、各种办学模式的创新实践,构建学生职业生涯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的“立交桥”。积极探索行业不同人才规格需求和岗位工种的细分,进一步推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资源库建设、数字化实训平台建设和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构建专业现代化建设和各类餐饮人才培养培训的快速通道。 (四)建设内容 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能力训练项目。

中餐烹饪专业国示建设汇报材料

中餐烹饪专业国示建设汇报材料

四川省射洪职业中专学校 国家改革示范学校项目 中餐烹饪专业 建 设 汇 报 汇报人:冯弋

中餐烹饪专业建设情况 总结报告 我校中餐烹饪专业开办于1998年,由原食品加工专业改办而成,与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办学,订单培养,现有专兼职教师13人,工位320个,建有县内见习基地3个,县外实习基地1个。学生就业率100%、对口就业率100%,用人单位满意率92%以上。 一、项目总体建设情况、工作机制及举措 两年来,我校中餐烹饪专业在学校“国示”建设办公室领导下,建立了常态化的工作机制,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以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为基础,以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为引领,以实现“五个对接”为指导思想, 二、项目建设开展情况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开展调研 聘请了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专家参与,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等14家餐饮企业、行业进行调研,在调研中,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刚认为:“中餐烹饪

专业的实践性最为突出,应缩短在校学习时间,要多到企业去实习、实践,在企业里‘边做边学’,所用食材无需学生承担费用,既可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又有可观的经济收入,且技能提升很快。不要认为这是随意缩短课时,节约教学成本,而完全是从实际出发。至于在企业的实习,也不是放手不管,可以由企业师傅和学校驻店教师指导和管理,适时衔接一些专业知识。”对毕业学生、一线员工、分店经理、HR管理人员进行了586人次问卷调查。形成了《餐饮行业、企业调研报告》撰写了《中餐烹饪专业建设调研报告》。 2、人才培养目标 面向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培养热爱餐饮行业,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能从事厨房、前厅各岗位工作的初、中级技能人才。 3、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双方经过深入研讨,探索并实践了“1.5+x+1.5”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前1.5年在校学习,学校与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共同设置课程和制定标准,使用共同开发的教材,企业派技术专家到校授课。“x”是指学生在校的前1.5年中,利用课余时间,就近在本地合作企业“师带徒”学习,每学期不少于100学时。学生后1.5年在企业跟师学艺、顶岗实习,学校派2-3名教师与师傅共同管理、考核。企业先用1个月时间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再一对一安排师傅指导学生上岗实习4个月,最后安排学生顶岗实习1年,由原来的“消耗性实训”变成了现在的“生产性实践”,学生毕业后全部推荐到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4、课程设置

阳江市中等职业学校体系中餐烹饪技能大赛方案及规程

阳江市中等职业学校体系中餐烹饪技能大赛方案及规程

阳江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 “中餐烹饪”竞赛方案及规程 一、时间与地点 报到时间:年12月26日上午9:00--9:30 竞赛时间:年12月26日(上午10:30—11:30理论考试,下午13:00—16:00技能操作) 竞赛地点:阳江阳春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烹饪实训室 二、竞赛项目 1.中餐热菜 2.中餐面点 3.果蔬雕刻 各单项竞赛均由规定品种竞赛和自选品种竞赛二部分组成。 各单项竞赛限报4名参赛选手,每名参赛选手限报两项比赛。参加中餐热菜和中餐面点比赛的选手只能选报其中一项,如果兼项可选择果蔬雕刻。 每名选手最后成绩组成:烹饪基础理论测试成绩(占总成绩20%)+实践操作竞赛成绩(占总成绩80%)。其中,各单项实践操作竞赛成绩组成:规定品种竞赛成绩(占实践操作成绩的40%)+自选品种竞赛成绩(占实践操作成绩的40%)+ 全场过程评分(占实践操作成绩的20%)。 奖项设置:按文执行。

竞赛赛作品展示:根据竞赛项目按代表队设立展台,展示各代表队参赛作品。竞赛期间,评委将对部分参赛作品进行复审,各参赛队不得自行拆除展台。 三、竞赛时限 1.基础理论测试 60分钟; 2.中餐热菜规定品种30分钟、自选品种60分钟; 3.中餐面点规定品种50分钟、自选品种60分钟; 4.果蔬雕刻规定品种5分钟、自选品种160分钟, 四、竞赛内容及相关要求 (一)基础理论测试 所有参赛选手均需参加烹饪基础理论测试。试题参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餐烹饪中级工考核要求设定范围,皆为选择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复习题库将于竞赛前二周公布。 (二)中餐热菜 1.规定品种(炒青椒土豆丝) (40%) 竞赛现场提供每位参赛选手带皮土豆350克(约两个),青椒1个(约50克)。装盘现场统一提供9吋平盘(纯白色盘)。竞赛时间为8分钟。 竞赛要求: (1)土豆去皮严禁使用去皮器。 (2)土豆切丝规格整齐,长短、粗细一致,不能出现切而不

中餐烹饪专业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中、高级烹饪技术的人员,如中餐烹调师、中餐面点师。 (二) 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旅游、餐饮等服务业,从事烹饪岗位(红案、白案、中餐、西餐等)的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 知识结构与要求 1. 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 掌握有关饭店、餐饮经营基础知识和食品营养与卫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3. 掌握有关原材料选择、调配和加工处理的基础知识。 4. 掌握有关中、西餐烹调的基础知识及其操作技术。 (二) 能力结构与要求 1. 具有熟练的中、西餐烹饪操作技能。 2. 具有熟练烹饪成本核算的能力。 3. 具有对厨房设备、工具进行使用和养护的能力。 4. 具有大胆创新意识和立业创业能力。 5. 逐步培养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教学课程分为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两部分。 (一) 文化基础课程 1. 德育(180学时) (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 法律基础知识(34学时)

13典型案例3(特色专业建设)

特色专业建设思考 淄博市博山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16年11月

在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特色专业建设中,准确定位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加强职业能力培养,推进零距离就业,是其重要环节。 一、准确定位办学指导思想,完善课程体系 办学理念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直接影响着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过程和绩效。我校确定了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并重,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同时制定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围绕职业能力培养,不到完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增加理论、方法、技能、管理四个选修课程模块;构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病认真组织实施;多角度推进课程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强化特色意识。 二、优化结构,挖掘潜力,建设一支推动学前教育专业而持续发展的建设队伍 1、加强师德建设。通过举办优质课评选、微课、信息化教学大赛、精品课程建设等活动,把“以教风带学风,以学风促校风”为主要内容的师德建设落实到课堂,落实给每个教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建设专业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2、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业务特长,让每个教师相对集中地承担一个领域的教学研究任务,建立了钢琴、美术、

舞蹈、声乐与视唱、理论等学科小组,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以小组互助形式推动课程建设,成效显著。 3、以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为重点,发挥带头作用。发挥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在教学中的带头作用,引领青年教师成长,推广教改经验,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4、引进、培养技能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近年来,学校引进大大量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学校将贯彻创特色、创品牌的战略思想,遵循“壮大队伍、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强化实践、注重师德、提升水平”的原则,通过培养、引进、外聘高层次人才等途径,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科、专业团队建设为核心,为学校的逐步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以及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的有效机制,真正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为实现我校成为特色鲜明,质量过硬的省内一流职院的发展目标创造条件。 三、建立园校一体,校内外紧密结合的实训体系 1、实训室和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学校先后改建舞蹈、电钢琴、声乐、音乐视听、美工等专项技能实训室,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改建多功能房,增添音响灯光设备,使小礼堂成为集艺术教学功能室和多功能表演厅为一体的幼教专业综合实训场地,主要用于本专业学生毕业汇报演出、双选见面会、合唱训练、文艺演出、幼教专家讲座和课程展示等。

活动方案之烹饪实训室建设方案

烹饪实训室建设方案 【篇一:烹饪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定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中餐烹饪专业 建设实施方案 撰稿人:杨秀香 校稿人: 审核人:李斌 综合教研组 二〇一三年三月 中餐烹饪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一)需求论证 安定区目前餐饮服务行业,星级宾馆饭店有近10家,小型餐饮服务业 及社会餐饮有100多家,目前正在厨师岗位上岗的从业人员有近1000多人,按照厨师行业12%的自然更替率,每年行业需求量为1200人,同时每年的技能晋升等培训达1000多人次,而且行业在迅速发展中。由于该专业的社会需求迅速增长,决定了其专业地位的重要,可以说:“前景广阔,长盛不衰”。已经规划建设的“西水湾大酒店”及各 类服务型企业的发展迅速,使得烹饪专业人才更为奇缺,这为我校 烹饪专业的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前景。 (二)建设目标 紧密结合我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规划,结合各餐饮企业对人才 规格的需求,完成本专业各项目建设,实现以下建设目标。 1.将烹饪专业建设成为全市一流、全省有影响的品牌专业。 2.建设“国家级大师”领衔的集专业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生产实践、工艺革新、创新研发为一体的师资队伍。 3.培养具有合格专业技能和优良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中职生。重点培 养面点、热炒、冷菜与食品雕刻等工种的技术人才。 4.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完成规划中的教学资源库、数字化仿真模拟 实训平台、实训教材自编等目标,成为浙江省课程改革优秀学校。 5.学生参加市级、省级技能大赛、实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 文明风采大赛中,继续保持明显优势,并新专业新工种中继续争创 佳绩。

6.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创建本专业 在社会培训、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方面全新业绩。完 成规划中的项目,打造服务经济与产业的优质品牌。 (三)建设思路 专业建设始终坚持与我市现代服务集聚区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利用 学校历届毕业生已经成为本市酒店管理经营、餐饮行业领军人物的 优势,全力推进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构建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社会培训、产学研结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等方面的绿色通道。采 用“学徒制”校企联合招生的创新实践,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拓展 专业方向、满足不同服务方向的企业人才需求。通过学生职业生涯 规划、职业能力训练、各种类型的技能比赛、各种办学模式的创新 实践,构建学生职业生涯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的“立交桥”。积极探 索行业不同人才规格需求和岗位工种的细分,进一步推动专业课程 体系改革、教学资源库建设、数字化实训平台建设和专业实训基地 的建设等,构建专业现代化建设和各类餐饮人才培养培训的快速通道。 (四)建设内容 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能力训练项目。 本项目是一个示范校建设的公共建设项目。示范校重点专业该项目 建设第一年内容:一是烹饪专业依据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整体规划,在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将提升专业原有的“魅力中职生”和“职业素养标准实践”两大素养教育品质,全面实施职业导师行动。二是建设与实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通过学生职业能力 训练项目建设,创新一种中职学校烹饪专业“良厨”的培养模式。通 过接轨烹饪行业与烹饪企业及岗位实际,建设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烹饪专业将全面研究与实践职业导师运行机制,制订职业导 师教育目标,开发面向未来厨师的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编写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全面建立烹饪专业学生成长档案。三是 实践烹饪行业职业素养标准,建立起有企业参与的第三方岗位能力 与职业素养标准及其评价体系。示范校建设第二年主要内容:一是 烹饪专业将建设完成“厨师岗位能力训练中心”。中心将实现厨师的 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等方面“真岗位、真任务、真设备” 的“三真”实 训行动,进一步提升烹饪专业学生未来岗位的从业适应能力、创新 创造

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典型案例

苍梧县中等专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典型案例 一、实施背景 1.专业在区域经济和地方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梧州市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服装经济”这一新兴的经济形态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服装行业的继续发展需要大量的优秀专业的人才,对服装专业人才的需求巨大。 我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是广西区示范性特色专业,基于本地服装市场对服装人才的特殊需求,我们以引厂入校、实施订单培养、情景教学及任务型教学作为课程教学的创新重点,满足梧州地区对服装人才的需求。 2.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建设富有成效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是广西区示范性特色专业,我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从2007年开办。2015年申报成为广西区示范性特色专业,2017年被广西教育厅认定为自治区示范性特色专业。目前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师有28人,其中专职教师20人,兼职教师8人,在校学生246人。 二、主要目标 以本专业教师为依托,引进民间工艺大师、行业专家,共同研究专业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以及专业内涵建设。组织特色课程开发,重点建设《服装结构制图》、《服装CAD制版技术》、《服装缝制工艺》、《服装立体剪裁》、《改良汉服结构设计》5门核心课程,开发《服装结构制图》、《服装CAD制版技术》、《服装缝制工艺》、《服装立体剪裁》、《改

良汉服结构设计》等5本校本教材。有机结合服饰课程和服装专业技能课程实现一体化教学。使教学内容重点突出专业技能培养,同时具备服饰设计开发的能力。 1.人才培养模式与优化课程体系改革 创新并完善了“就业+升学”双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项目式教学任务、适应本地服饰企业需要并具有地方特色的“1+0.5+1+0.5”校企导向课程体系,建成专业教学资源库,构建了“厂中校、校中厂”的教学模式。 2.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创新“厂中校、校中厂”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形成集“教学、职业技能培训、生产、技术开发与服务”四大功能为一体、管理规范的多功能实训基地,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开出率达98%。 3.教学团队建设 专业建设2名掌握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具有行业影响的现场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教师比例为79%,打造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优秀教师团队。 4.专业发展机制建设 加强与梧州市锦辰服饰有限公司、梧州市宝嘉制衣有限公司、苍梧县美龙服装来料加工店、广东河源天生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深圳市富怡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广西金铁士服饰公司、梧州市工业园区泳隆服装厂等企业深度合作,形成多元化“企校合作”模式,构建校、行、企等股份制合作办学、合作培养、合作发展的专业校企共建机制。 三、实施过程

2018年中餐烹饪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中餐烹饪专业建设实施方案WORD版本下载后可编辑

中餐烹饪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一)需求论证 安定区目前餐饮服务行业,星级宾馆饭店有近10家,小型餐饮服务业及社会餐饮有100多家,目前正在厨师岗位上岗的从业人员有近1000多人,按照厨师行业12%的自然更替率,每年行业需求量为1200人,同时每年的技能晋升等培训达1000多人次,而且行业在迅速发展中。由于该专业的社会需求迅速增长,决定了其专业地位的重要,可以说:“前景广阔,长盛不衰”。已经规划建设的“西水湾大酒店”及各类服务型企业的发展迅速,使得烹饪专业人才更为奇缺,这为我校烹饪专业的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前景。 (二)建设目标 紧密结合我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规划,结合各餐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完成本专业各项目建设,实现以下建设目标。 1.将烹饪专业建设成为全市一流、全省有影响的品牌专业。 2.建设“国家级大师”领衔的集专业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生产实践、工艺革新、创新研发为一体的师资队伍。 3.培养具有合格专业技能和优良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中职生。重点培养面点、热炒、冷菜与食品雕刻等工种的技术人才。 4.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完成规划中的教学资源库、数字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实训教材自编等目标,成为浙江省课程改革优秀学校。 5.学生参加市级、省级技能大赛、实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文明风采大赛中,继续保持明显优势,并新专业新工种中继续争创佳绩。 6.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创建本专业在社会培训、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方面全新业绩。完成规划中的项目,打造服务经济与产业的优质品牌。

(三)建设思路 专业建设始终坚持与我市现代服务集聚区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历届毕业生已经成为本市酒店管理经营、餐饮行业领军人物的优势,全力推进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构建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社会培训、产学研结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等方面的绿色通道。采用“学徒制”校企联合招生的创新实践,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拓展专业方向、满足不同服务方向的企业人才需求。通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训练、各种类型的技能比赛、各种办学模式的创新实践,构建学生职业生涯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的“立交桥”。积极探索行业不同人才规格需求和岗位工种的细分,进一步推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资源库建设、数字化实训平台建设和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构建专业现代化建设和各类餐饮人才培养培训的快速通道。 (四)建设内容 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能力训练项目。 本项目是一个示范校建设的公共建设项目。示范校重点专业该项目建设第一年内容:一是烹饪专业依据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整体规划,在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将提升专业原有的“魅力中职生”和“职业素养标准实践”两大素养教育品质,全面实施职业导师行动。二是建设与实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通过学生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建设,创新一种中职学校烹饪专业“良厨”的培养模式。通过接轨烹饪行业与烹饪企业及岗位实际,建设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烹饪专业将全面研究与实践职业导师运行机制,制订职业导师教育目标,开发面向未来厨师的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编写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全面建立烹饪专业学生成长档案。三是实践烹饪行业职业素养标准,建立起有企业参与的第三方岗位能力与职业素养标准及其评

Ⅲ-1-09中餐烹饪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涟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中餐烹饪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林海明 一、专业情况概述: 我校于2003年创设了烹饪专业,2003年开始正式招收学生,2005年被评为市级示范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3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7,双师型教师8人。 经过几年的发展,学校建立了烹饪实习实训室,烹饪实习工场、烹饪实习饭店供本专业师生实践教学使用。本专业教师经常深入企业、行业,不断学习先进的酒店管理理念,不断地提高烹饪基本功,在改革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近几年来学校共输出该专业毕业生600余人,分别就业于金陵饭店,香格里拉大酒店,幽兰都大酒店,无锡黄金海岸大酒店,淮安宾馆、涟水宾馆等大中型企业从事烹饪热菜、凉菜、食品雕刻、西餐、酒店管理等工作。现今我校的烹饪专业已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发展势头强进,烹饪专业已经成为学校的一个特殊专业,将为省市内外的餐饮业发展作出贡献。 二、相关行业的背景与发展趋势: 烹饪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全新的专业, 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实践中相辅相成,互相协调。从发展趋势来看,这两个专业将成为全球的十大热门行业,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在全球都是一直很紧缺的,近年来,在国际人才市场上,高级烹饪人才、酒店管理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和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活动将在中国举行,中国对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所以你大可不必为就业犯愁。预计到2010年,高级烹饪、酒店管理人才将成为职场上炙手可热的高薪阶层。国内酒店从业人员,以高薪阶层为多。高级烹饪、酒店管理人员在中国十大百万年薪职业中排名第六。酒店、旅游业将成为上海服务产业的支柱,目前,全世界已有17个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上海投资或管理高星级酒店,酒店行业在不断扩充,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每年都需要数以千计的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三年内南京酒店也将达800家,高级烹饪、酒店管理人才抢手。

示范校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典型案例

示范校建设课程体系建 设典型案例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任务引领,以工促学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机电设备的应用日益广泛,首都北京对机电技术应用方面的技术人才需求越来越多,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使职业教育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课程是职业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原有的课程体系设置已不能适应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现状,而以任务为引领的一体化课程是职业学校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企业需求的归宿。一体化课程建设同时将会带动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一体化场地规划建设、一体化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等,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从而推动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理论,保驾护航 目前我们国家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具有浓厚的学科体系色彩,实践证明培养的学生与企业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而德国“双元制”、加拿大“能力为基础的教育”等职业教育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提出了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开发方法。德国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使认知的心理顺序与职业活动顺序一致,实现了融合,而且强调系统化,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技能、专业知识)方法能力(工作方法、学习方法)和社会能力(行为规范、价值观)的培养。科学的学习和分析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经验,重新梳理我们教学计划制定和课程开发思路,避免以往一些闭门造车的现象,从而开发出适合我国中职学生特色的课程。 二、众志成城,不破不立, 为适应北京经济的发展,为地区经济服务,我校在进行示范校建设的过程中,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了头脑,打破原有的中等职教课程体系,构建工学结合、任务引领的刻成体系,势在必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