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白羽肉鸡业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白羽肉鸡业发展趋势

2011年05月17日09:46:11 来源:新华食品【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1. 正大集团家禽事业线,北京100005;2. 北京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北京100509 )

我国白羽肉鸡产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经过近30年的努力,已成为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最迅速、最典型的行业,是世界三大白羽肉鸡生产国之一,鸡肉产品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地位,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肉食品中唯一能够大量出口创汇的行业。近20年来,白羽肉鸡产量以年平均5-6%的速度持续增长。鸡肉的人均消费量,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每人每年3.4千克增加到2007年每人每年8千克,城乡居民鸡肉消费占整个肉类消费总量的19%- 22%。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肉鸡业进入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比较我国肉鸡业与欧美国家的差距,探讨我国肉鸡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1 适应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类型

世界肉鸡业广义上主要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市场需求。第一,新型的发展中市场,需要高繁殖性能的种鸡,较快的肉鸡生长速度,较低的上市体重(<2 Kg);第二,重视商品肉鸡性能,兼顾出肉率,对繁殖性能要求不高;第三,深加工型,强调商品肉鸡性能,特别注重产肉量。随着我国集约化、规模化和高度专业化的肉鸡生产体系的初步形成,我国肉鸡业目前正处在第一种类型和第二类型并存的时期,即高繁殖性能常规型和产肉型同时存在。但对于一条龙企业而言,屠宰率每提高1%,其价值相当于每套父母代种鸡要多生产12只鸡雏。假设每套父母代生产130只商品雏,商品肉鸡平均饲养到2.5Kg时屠宰,每公斤活重9元,如屠宰率提高1%,则每套父母代所产商品雏共增加利润29.25元(130×2.5×9×0.01)。若每只商品雏鸡单价 2.5元,屠宰率提高1%其价值相当于每套父母代要多生产12只雏鸡(29.25/2.5=12)。所以,重视商品肉鸡的生产性能,提高出肉率和酮体品质,是我国肉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 改善鸡舍条件,努力推动肉鸡业产业升级

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是世界发展的新潮流,我国肉鸡业的发展应该借鉴世界的先进经验,不断向现代化、规模化的目标迈进。我国现代肉鸡产业中,既有大规模的大型一条龙企业,但大部分是鸡舍简陋、设备简易的中、小型饲养户,肉鸡产业主要的经营模式为“公司+ 农户”。

无论大规模的一条龙企业还是小型的饲养散户,我国鸡舍条件普遍很差,主要表现在:企业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而不愿意对鸡舍建筑过多投资,造成鸡舍密闭性差,漏风、漏雨;墙体隔热和保温效果不好,耗电费能,运行成本高。夏季鸡舍热应激指数(鸡舍内华氏干球温度+鸡舍内相对湿度)超过160,鸡只减少采食量,增加饮水量,生产性能降低,经常出现热死鸡现象;冬季热量通过屋顶散发,鸡舍温度没有保障,仅能通过降低鸡舍通风量,来维持鸡舍温度,结果鸡舍内氨气浓度超过120ppm,鸡只上呼吸道粘膜受损,抗病能力下降,加上鸡舍漏雨,寒冷潮湿条件使各种病菌更加活跃,增加了鸡只发病几率,致使许多鸡场在冬春季节,频繁发生呼吸道疾病,造成种鸡生产性能大幅度降低,商品肉鸡死淘增加,出栏日龄提前,产肉量减少,生产效率降低。

多年来,大家一方面抱怨我国养鸡条件差,鸡越来越难养,但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搞所谓的“低

成本”扩张,忽视养鸡硬件条件的建设。使我国肉鸡产业长期处于“低成本扩张-> 鸡舍条件差-> 鸡容易得病-> 生产性能低-> 产量不够-> 再低成本扩张”的恶性循环。

欧、美养鸡特别重视对鸡舍建筑的一次性投资,保证鸡舍的环境条件,减少饲养过程中的能量浪费,降低运行成本。无论是大型现代化鸡场还是家庭农场,鸡舍的密封、隔热、保温都做得相当好。在北欧,鸡舍墙体为镀锌板夹8cm保温板墙体,屋顶暴露在外的面积大,因此,屋顶保温甚至比墙体更重要,屋顶保温层11cm以上。与北京处在相同纬度的欧美地区,鸡舍无供暖设备(或仅仅配备补充热源),无降温湿帘系统,鸡舍环境条件仍然很好。

随着我国肉鸡业的不断发展,肉鸡业进入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已摆脱了单纯量的限制,到了需要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的时期。因此当前应该把改善鸡舍条件提到议事日程,通过对现有鸡舍的改造,不断改善鸡舍隔热、保温效果,为肉鸡饲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避免条件性(温度、湿度)致病菌感染,保证鸡群健康。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同时,净化我国养鸡的大环境,推动我国肉鸡业的结构优化和总体素质提高。

3 加快肉鸡业自动化、信息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

我国近年来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1998年至2004年,中国平均工资年增长率在8%到12%之间,据估计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将在5至8年之后消失。依靠设备自动化养鸡必定是我国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在整个肉鸡产业中,实现人管理设备,设备养鸡,鸡养人的理念,即“人→设备→鸡”。

在欧、美等肉鸡产业发达的国家,已经实现了从孵化到屠宰、包装全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具体体现在鸡舍的发电、供水、供料、光照控制、种蛋收集全部自动化。每人可饲养30000套父母代种鸡;每人每天可管理四栋12×150m的鸡舍,平均每人每天可饲养商品肉鸡12万只;屠宰加工厂,从鸡舍抓鸡,到分割、包装全自动,每周屠宰规模为100万只的肉鸡加工厂,只有职工1200人。然而,在我国肉鸡的生产效率要低许多,主要表现在:第一,劳动用工多,国内每人可饲养父母代种鸡3000-5000套,饲养商品肉鸡,一人仅负责一栋鸡舍,人均养鸡很难超过15000只;第二,饲养密度低,欧美种鸡饲养密度可达7只/m2 ,国内5-6只/m2;商品肉鸡每平米产肉量国内25-28千克,欧美36-48千克;第三,生产性能低,通过多用人,细化管理,我国种鸡生产性能与欧美差别不大,但商品肉鸡的生产性能与欧美有巨大的差距。

肉鸡产业自动化,首先要实现鸡舍环境控制的自动化,使养鸡不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增加饲养密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鸡只应激,大大降低发病的概率,充分发挥遗传潜能,提高生产性能。无论饲养种鸡还是商品肉鸡,鸡舍内都应安装环境控制系统,使其与鸡舍的供暖系统、水帘降温系统、光照系统、风门等相连接,根据鸡舍的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参数的变化,实现鸡舍横向通风、混合通风和纵向通风的自动转换,实现鸡舍供暖和降温系统的自动开启和关闭。鸡舍环境控制系统通过Internet平台,使管理者随时都可掌握和调整鸡舍环境参数,如鸡舍温度、湿度、风速和通风量等,此外其报警系统,具备高温、低温、停电报警功能,并与管理者的手机直接连接,可大大增加生产的安全性。

然而,鸡舍的环境控制自动化绝不只是购买一个控制器就能实现的事情。首先,做好鸡舍的密闭和保温是实现鸡舍环境控制自动化的基础。其次,还需要有准确执行指令的配套设备和机械系统。国内有许多鸡场都安装了所谓的环境控制系统,但真正能很好使用的为数不多。主要原因是:⑴环境控制系统本身质量不过关,运行不稳定;⑵设计不合理,进风口大小与排风扇的容量不匹配等;⑶风门、拉线等辅助设备质量差,无法正常运行;⑷人员培训不到位,不能正确使用环境控制系统。只有改变观念,认识环境自动控制的重要性,加强硬件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