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采摘标准二
白毫银针的采摘标准

白毫银针的采摘标准一、白毫银针的介绍白毫银针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属于白茶类别,因其色泽如银丝一般明亮而得名。
白毫银针茶叶嫩芽肥厚、包覆有白色细毫,冲泡后色泽金黄,香气独特,滋味鲜爽,受到了广泛的喜爱。
为了确保白毫银针的品质和口感,采摘标准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白毫银针的采摘标准1. 采摘时间白毫银针的采摘时间通常是在早春,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之间。
这个时段是茶树嫩芽刚长出的时候,嫩芽最柔嫩、最肥壮,含有丰富的养分,因此采摘的茶叶质量较好。
2. 采摘部位白毫银针的采摘部位主要是茶树的嫩梢,也就是茶树顶端嫩芽与一片最嫩的叶片。
采摘时应注意嫩芽的完整性和肥大程度,选取那些生长健壮、未开放的芽头。
这样采摘下来的茶叶外形完整,包覆细毫,质量更好。
3. 采摘工具白毫银针的采摘要使用干净、锋利的剪刀进行,以减少对嫩芽的伤害。
工具使用前需清洁消毒,以防茶叶受到污染。
4. 采摘方法采摘时应轻拿轻放,避免用力过猛造成嫩芽破损。
同时要避免直接接触嫩芽,以免留下手指油脂等对茶叶质量影响较大的物质。
三、白毫银针的品质评判标准1. 外形白毫银针的外形要求茎直伸展,嫩芽肥大,包覆细毫,色泽如银,有光泽。
2. 茶叶色泽白毫银针的茶叶呈金黄色,清澈明亮。
3. 香气白毫银针的香气独特,清香持久,回味甘醇。
4. 叶底白毫银针的叶底要求均匀柔软,嫩芽完整,叶片清晰。
四、白毫银针茶的冲泡方法1. 准备将适量的白毫银针放入干净的茶杯中,准备热水。
2. 温润杯器将一定温度的热水倒入茶杯中,温润杯器,让茶叶散发出独特的香气。
3. 冲泡接着,将热水倒入茶杯中,水温最好在80℃左右,不宜过高,以免破坏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4. 浸泡时间白毫银针的浸泡时间也很关键,一般为3-5分钟,根据个人口味可以适量调整。
5. 品尝白毫银针冲泡好后,可以品尝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回味无穷。
五、白毫银针的保存方法1. 避光保存白毫银针的保存要避免阳光直射,可以将茶叶放在密封的不透明容器中。
茶叶采摘标准

茶叶采摘标准
茶叶采摘标准是根据不同的茶叶品种和生长环境而制定的规定,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1.采摘时间:茶叶采摘时应选择在阳光充足、植株生长旺盛、
气温适宜的时候进行。
一般来说,春季采摘最佳。
2.采摘部位:不同种类的茶叶采摘部位不同,一般来说,摘取
嫩叶和未展化的鲜芽为佳,并结合植株生长状况和气候变化进行调整。
3.采摘方法:采摘时应注意轻摘轻放,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同时不能将叶子捏碎破裂。
同时,应挑选干燥天气进行采摘,以避免采摘到过多的水分。
4.采摘数量:采摘时应掌握适量原则,不能过度采摘,以免对
植株造成伤害,影响茶叶品质和产量。
总之,茶叶的采摘标准应以保证茶叶品质为前提,既要考虑植株生长状况,也要结合气候变化和生产需求进行适当调整。
潮州 单丛茶分级分类标准

潮州单丛茶分级分类标准
潮州单丛茶是广东潮州特产的一种茶叶,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根据相关标准,潮州单丛茶的分级分类标准如下:
1. 特级:特级单丛茶是最高等级的单丛茶,要求选用鲜嫩、匀称、整齐的茶芽,采摘时必须是清明节前,且每斤干茶含芽率达到90%以上,外形整齐、肥壮,色泽翠绿,香气高雅清幽。
2. 一级:一级单丛茶是次于特级的高品质单丛茶,要求选用嫩度较好的茶芽,采摘时间为清明节后,每斤干茶含芽率达到85%以上,外形整齐、肥壮,色泽翠绿,香气清香。
3. 二级:二级单丛茶是中等品质的单丛茶,要求选用嫩度适中的茶芽,采摘时间为谷雨前后,每斤干茶含芽率达到80%以上,外形整齐、肥壮,色泽翠绿,香气清香。
4. 三级:三级单丛茶是品质较差的单丛茶,要求选用老嫩不均的茶芽,采摘时间为立夏前后,每斤干茶含芽率达到70%以上,外形较整齐、较肥壮,色泽黄绿,香气较弱。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仅为一般参考,不同厂家和商家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以实际产品为准。
黄山毛峰的等级分类标准是什么

黄山毛峰的等级分类标准是什么
黄山毛峰主要产于安徽黄山市的汤口、充川、杨村一带,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同时,黄山毛峰茶叶可以分为特级和一、二、三级这几种不同的等级茶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黄山毛峰的等级分类标准是什么。
方法/步骤
特级黄山毛峰:采摘时间在清明前后,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嫩叶初展,芽头肥壮、似雀舌,毫显,嫩绿泛象牙色,嫩香馥郁持久,汤色嫩绿,滋味鲜醇爽。
特级二等:采摘时间在清明前后,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嫩叶初展,芽头较肥壮、毫显,嫩香高扬,汤色嫩绿,滋味鲜醇爽。
特级三等:采摘时间在清明前后,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嫩叶初展,芽头较肥壮,尚匀齐,毫显,呈嫩香香气,汤色嫩绿,滋味较鲜醇爽。
一级黄山毛峰:采摘时间在谷雨前后,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开展、一叶二叶初展,白毫显盛,色泽绿黄,冲泡后,香气鲜嫩,滋味鲜醇略甘。
二级黄山毛峰:采摘时间在谷雨前后,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开展、一芽三叶嫩叶初展,白毫明显,色泽绿润,冲泡后,香气清高,滋味鲜爽醇甘。
三级黄山毛峰:采摘时间在谷雨前后,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二叶、三叶嫩叶开展,芽叶肥大、色泽润绿,冲泡后,汤色黄绿,香气高香,滋味醇厚。
7黄山毛峰等级分类就是以上这些,首先可以通过外形来分辨,以芽叶多少分辨,同时,还通过茶叶的香气、茶汤滋味等来进行分类,品质越好,等级也就越高。
茶叶的采摘技术及标准

茶叶的采摘技术及标准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一年中茶树可分若干次采摘,当季采茶对下季的芽叶萌发及其产量,质量有影响,而当年的采摘又会对下一年度甚至更长时间的茶树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合理科学采茶。
一、采摘原则1、必须符合采摘标准各类茶叶品质风格不同,鲜叶的采摘标准也就存在差异,严格按各种茶类的标准采摘,才能保证加工的茶叶产量与品质。
从茶树采下来的鲜叶称为茶青,茗皇茶采摘标准一般在中、小开面之间,开采以小开面开采为宜(茶树新梢伸育至最后一叶开张形驻芽后即称开面,第一叶伸展,面积达第二叶1/2为小开面;达2/3者为中开面茶树新梢伸育两叶即开面者称对夹叶),不宜过老或过嫩。
一般采叶标准是:长三叶采二叶,长四叶采三叶,采下对夹叶,不采鱼叶,不采单叶,不带梗蒂。
茶青过嫩:成茶易形成苦涩味;茶青过老:香气粗劣、味淡欠醇;中开面茶青:易形成花香、味爽清甘;小开面茶青:香气清锐、浓醇耐泡。
2、采茶与养树两者兼顾种茶的目的是为了多采摘芽叶,获得更高产量,而芽叶又是茶叶的营养器官。
茶叶的采摘具有双重性。
(1)茶树通过芽叶吸收二氧化碳,将从根系吸收的水分在阳光下合成碳水化合物(糖类),进而合成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以满足茶树生长发育需要。
如果过度采摘芽叶,会严重影响茶树的光合作用,不利于有机物的形成和积累,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适当的采摘芽叶,又能刺激腋芽(生长在叶腋内的芽,通常每一叶腋处只生1个芽,但也有2个或几个芽同生)抽发,所以茶树有"顶芽不采,侧芽少发的"的说法。
要使采摘和养树兼顾,只有在新稍生长发育过程中,按照茶叶生产要求采摘芽叶,在主要生产季节之后的适当时间采取留叶采,保持一定的叶层厚度,满足茶树生长发育的需求。
3、据树龄和树势不同掌握不同采茶方法采茶是种茶的目的,养树是种茶的手段,留叶是为了更多的采叶。
只有根据茶树的树龄和树势不同采取相适应的采摘方法,并与其他栽培措施密切配合,才能收到合理采摘的增产提质效果。
茶叶采摘与加工技术作业指导书

茶叶采摘与加工技术作业指导书第1章茶叶采摘基础知识 (3)1.1 茶树品种与采摘时机 (3)1.1.1 茶树品种 (3)1.1.2 采摘时机 (3)1.2 茶叶采摘标准与要求 (3)1.2.1 采摘标准 (3)1.2.2 采摘要求 (4)第2章茶叶采摘工具与设备 (4)2.1 传统茶叶采摘工具 (4)2.1.1 手工采摘工具 (4)2.1.2 茶篓与茶袋 (4)2.2 现代茶叶采摘设备 (4)2.2.1 电动茶叶采摘机 (4)2.2.2 茶叶采摘辅助设备 (4)2.2.3 自动化茶叶采摘系统 (5)第3章茶叶采摘方法与技巧 (5)3.1 手工采摘方法 (5)3.1.1 采摘标准 (5)3.1.2 采摘手法 (5)3.1.3 采摘顺序 (5)3.2 机械化采摘方法 (5)3.2.1 采摘机械 (5)3.2.2 采摘时机 (6)3.2.3 采摘技巧 (6)3.3 采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6)第4章茶叶鲜叶处理 (6)4.1 鲜叶分类与筛选 (6)4.1.1 鲜叶分类 (6)4.1.2 鲜叶筛选 (6)4.2 鲜叶保鲜与运输 (7)4.2.1 保鲜措施 (7)4.2.2 运输要求 (7)第5章茶叶加工概述 (7)5.1 茶叶加工工艺流程 (7)5.1.1 鲜叶处理 (7)5.1.2 萎凋 (7)5.1.3 揉捻 (7)5.1.4 发酵 (8)5.1.5 烘干 (8)5.1.6 精制 (8)5.2 茶叶加工设备与要求 (8)5.2.2 萎凋设备 (8)5.2.3 揉捻设备 (8)5.2.4 发酵设备 (8)5.2.5 烘干设备 (9)5.2.6 精制设备 (9)第6章萎凋工艺 (9)6.1 萎凋目的与原理 (9)6.1.1 目的 (9)6.1.2 原理 (9)6.2 萎凋方法及调控 (9)6.2.1 萎凋方法 (10)6.2.2 萎凋调控 (10)第7章杀青工艺 (10)7.1 杀青目的与原理 (10)7.2 杀青方法及调控 (10)7.2.1 炒青 (11)7.2.2 蒸青 (11)7.2.3 烘青 (11)7.2.4 杀青调控 (11)第8章揉捻与干燥工艺 (11)8.1 揉捻工艺 (12)8.1.1 工艺流程 (12)8.1.2 操作要点 (12)8.2 干燥工艺 (12)8.2.1 工艺流程 (12)8.2.2 操作要点 (12)8.3 茶叶造型与包装 (12)8.3.1 茶叶造型 (12)8.3.2 茶叶包装 (13)第9章茶叶精制与拼配 (13)9.1 精制工艺 (13)9.1.1 精制目的 (13)9.1.2 精制流程 (13)9.2 茶叶拼配技术 (13)9.2.1 拼配目的 (13)9.2.2 拼配原则 (13)9.2.3 拼配工艺 (13)9.3 茶叶品质检验 (14)9.3.1 感官检验 (14)9.3.2 理化检验 (14)9.3.3 微生物检验 (14)第10章茶叶储存与保鲜 (14)10.1 茶叶储存条件与要求 (14)10.3 茶叶包装材料与包装技术 (15)第1章茶叶采摘基础知识1.1 茶树品种与采摘时机1.1.1 茶树品种茶树品种繁多,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和品质特点。
1月茶园工作内容

1月茶园工作内容一、茶园管理1.1 茶树修剪:根据茶树生长情况,进行适度修剪,促进茶树分枝,增加叶面积,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1.2 病虫害防治:及时巡查茶园,发现病虫害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灭虫剂等,保护茶树健康生长。
1.3 杂草清除:清除茶园内的杂草,防止杂草与茶树竞争养分、影响茶叶生长。
1.4 土壤管理:定期施肥、松土、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为茶树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二、茶叶采摘2.1 采摘时间:根据茶树生长情况和天气条件,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采摘,一般在清晨露珠消失后开始采摘,以保证茶叶质量。
2.2 采摘标准:采摘时选择嫩叶,尽量避免采摘老叶,保证茶叶口感鲜嫩、色泽翠绿。
2.3 采摘方式:采用手工采摘或机械采摘,手工采摘一般适用于高品质茶叶,机械采摘适用于规模化茶园。
2.4 技术要求: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茶叶,同时要保持清洁卫生,避免茶叶受到污染。
三、茶叶加工3.1 杀青:将新鲜采摘的茶叶经过高温杀青,停止茶叶内部酶活性,保持茶叶色泽绿润。
3.2 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使茶叶形成团块,促进茶叶内部化学物质的反应,增加茶叶香气。
3.3 发酵:某些茶类需要进行发酵过程,如红茶和普洱茶等,通过适当的发酵时间和温度控制,使茶叶产生特殊的风味。
3.4 干燥:经过揉捻和发酵的茶叶需要进行干燥,以降低茶叶水分含量,防止茶叶变质。
3.5 分级、包装:根据茶叶的品质和规格,进行分级和包装,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外观。
四、茶园设施维护4.1 管道维护:对茶园内的灌溉管道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水源流畅,确保茶树的正常灌溉水量。
4.2 喷灌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茶园内的喷灌设备,保证喷灌效果和水肥均衡。
4.3 水池清洁:清理茶园内的水池,防止水池内的杂物对茶树生长和水源污染。
4.4 防护网维修:检查茶园内的防护网,修复破损部分,防止鸟类和害虫对茶树的危害。
五、茶园记录和数据统计5.1 生长记录:记录茶树的生长情况,包括茶树的分枝、叶片生长情况,用于分析茶树生长规律和调整管理措施。
茶叶规范管理制度

茶叶规范管理制度一、茶叶种植管理制度1. 地块选择:选择适宜种植茶叶的土地,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避免选择有污染的土地。
2.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气候条件的茶叶品种,保证茶叶生长的品质。
3. 施肥管理:科学施肥,谨慎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遵守环保法律法规。
4. 病虫害防治:采取生物防治措施,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安全。
5. 茶园管理:保持茶园的整洁,及时修剪茶树,防止茶树过度生长造成产量下降和茶叶品质下降。
二、茶叶采摘管理制度1. 采摘时间:根据不同的茶叶品种和季节,确定采摘时间,避免采摘过早或过晚对茶叶品质造成影响。
2. 采摘标准:采摘时,选择嫩叶和嫩芽,保持叶片完整,避免破损和受伤。
3. 采摘工具:使用专业的采茶工具,减少对茶叶的破坏,确保采茶的品质和安全。
4. 采摘流程:严格按照采摘流程,避免采摘过程中出现不合规范的行为,确保茶叶的品质。
5. 采摘人员:选择专业的采茶人员,经过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遵守采摘规范管理制度。
三、茶叶加工管理制度1. 萎凋处理:严格控制萎凋时间和温度,确保茶叶的香气和色泽,避免茶叶发黑或变味。
2. 揉捻处理:遵循揉捻工艺流程,控制揉捻时间和力度,确保茶叶的外形和口感。
3. 发酵处理:按照茶叶不同的发酵要求,控制发酵时间和温度,确保茶叶的口感和香气。
4. 干燥处理:合理选择干燥设备,控制干燥时间和温度,确保茶叶的保存和品质。
5. 包装处理:选择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遵守包装卫生法规,确保茶叶的安全和卫生。
四、茶叶销售管理制度1. 经销渠道:选择合法的经销渠道,遵守相关销售法规,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2. 销售标准:制定合理的销售标准,不夸大产品功效和效果,保证消费者的利益。
3. 售后服务: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保证消费者的权益,解决消费者的投诉和问题,保护品牌的声誉。
四、茶叶质量监控制度1. 茶叶质量检测: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系统,对茶叶进行检测和监控,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茶叶采摘技术。
一、采摘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采收幼嫩芽叶,作为加工原料,而茶树新叶又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
物质的器官,因此采摘鲜叶既要考虑产量和品质,又要兼顾茶树的健壮生长
和发育。幼龄茶园应“以养为主,以采为辅”,促进茶树形成高产的树冠; 成龄茶园则“以采为主,以养结合”,确保持续高产稳产。
2.采摘时间
以符合采摘标准的新梢达到该轮的 20% 即可开采。各地区因气温不同所 以具体时间很难统一。
3.采摘技术与留养方法:要坚持分批采、留叶采 。
分批采:根据新梢生育速度和叶片展出情况,先达标准的先采、后达标 准的后采,切忌采“齐头水”或“一把”。分批次数:一般茶园全年采 15~ 20批次 (即春茶4~6批、夏茶6~8批、秋茶6~5批),高产茶园25批以上。 留叶采:幼龄茶园一般在新梢上留二叶采。采摘时注意采高留底,采大 留小采中留边,为丰产打基础。成龄茶园均以“春茶留鱼叶,夏茶留一叶秋 茶留鱼叶”的采摘方法,争取实现全年丰收。
一、简答题
1.合理采摘茶叶的要求有哪些?
答:1.采摘标准:茶叶的采摘标准与产量、品质有密切关系。根据分析, 一芽二、三叶内含物质多,品质优良,经济价值大。生产大宗茶是当新梢生长到 一芽三、四叶时采。 2.开采时间:以符合采摘标准的新梢达到该轮的20%即可开采。各地区因 气温不同,所以具体时间很难统一。
4.采摘时注意的事项
首先是采净对夹叶;其次要提高下树率,每批采下的芽叶占标准芽叶的 80%;第三要严禁强抓乱采,做到轻采轻放,勤采快运,减有手工采,剪采,机采三种方法。 1.手工采:这是传统的采摘方法。此法由于手指对新梢着力的不同,又 分掐采(折采)、提手采和双手采。 2.剪采:其方法是端平剪子,使刀口与茶蓬平行,从下到上,自右至左 轻快下剪,干净利落地剪下芽叶。 3.机采:目前使用的采茶机型有往复式切割机,水平旋转勾刀机和拉割 式滚切机三种。
3.采摘技术与留养方法:要坚持分批采、留叶采 分批采:根据新梢生育速度和叶片展出情况,先达标准的先采、后达标准的 后采,切忌采“齐头水”或“一把”。分批次数:一般茶园全年采15~20批次( 即春茶4~6批、夏茶6~8批、秋茶6~5批),高产茶园25批以上。 留叶采:幼龄茶园一般在新梢上留二叶采。采摘时注意采高留底,采大留小 采中留边,为丰产打基础。成龄茶园均以“春茶留鱼叶,夏茶留一叶,秋茶留 鱼叶”的采摘方法,争取实现全年丰收。 4.采摘时注意的事项:首先是采净对夹叶;其次要提高下树率,每批采下 的芽叶占标准芽叶的80%;第三要严禁强抓乱采,做到轻采轻放,勤采快运,减 少机械损伤和堆积发热变质。
二、合理采摘的要求
合理采摘是根据茶树不同的生育阶段,不同茶类要求,采取不同的采摘 技术,做到按标准采,分批采,留叶采。 1.采摘标准:茶叶的采摘标准与产量、品质有密切关系。根据分析,一 芽二、三叶内含物质多,品质优良,经济价值大。生产大宗茶是当新梢生长 到一芽三、四叶时,采下生产特殊的名茶,如“都匀毛尖”“湄江翠片”“ 遵义毛峰 “羊艾毛峰”等则依工艺要求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