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采摘标准及技术
茶叶鲜叶合理采摘技术

目录•茶叶鲜叶采摘概述•茶叶鲜叶采摘技术•茶叶鲜叶采摘实践•茶叶鲜叶采摘的效益与影响•茶叶鲜叶采摘的未来趋势与发展•相关案例分享茶叶鲜叶采摘概述01鲜叶质量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生长均匀的鲜叶,避免老叶、病叶和芽苞等影响品质的叶片。
02采摘尺度根据茶叶加工和销售需求,确定采摘的尺度,如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等。
03采摘手法采用正确的采摘手法,如捏住芽尖,轻轻折下,避免损伤叶片。
采摘标准与要求采摘频率合理安排采摘频率,避免过度采摘影响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
根据茶树生长情况和制茶要求,一般间隔3-5天采摘一次为宜。
采摘时间根据茶叶生长情况和制茶要求,选择适宜的采摘时间。
一般来说,早上露水未干时采摘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
采摘时间与频率茶叶采摘季节因地区和品种而异,一般春季和秋季是茶叶采摘的主要季节。
但在一些高海拔地区,四季均可采摘。
选择晴朗、无雨、无雾的天气进行采摘,避免在雨天或雾天采摘,以保证茶叶品质。
同时,避免在烈日下采摘,以免茶叶晒伤。
采摘季节采摘天气采摘季节与天气茶叶鲜叶采摘技术手工采摘01适用于大多数茶叶品种,包括芽、叶和嫩茎。
优点是灵活性高、适用性强,但效率相对较低。
02机械采摘使用机械手段,如振动采摘机、剪刀等,快速采摘茶叶。
优点是效率高、节省人力,但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03化学采摘使用化学药剂,如乙烯利等,促进茶叶落叶,再人工捡拾。
优点是方便快捷、节省人力,但可能对茶叶品质产生影响。
采摘方法采摘顺序与留叶标准采摘顺序通常按照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顺序采摘。
先采摘顶部芽叶,再采摘下部和内层芽叶。
留叶标准根据茶树生长状况和茶叶品质要求,确定留叶数量和叶位。
一般而言,每枝留2-3片嫩叶,以保证茶叶品质和茶树持续生长。
采摘后立即将鲜叶洗净,去除杂质和不合格的叶片。
鲜叶处理将洗净的鲜叶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淋湿。
同时,要防止虫咬、变质等问题。
鲜叶保存采摘后的处理与保存茶叶鲜叶采摘实践早春名优茶是指清明节前采制的名优绿茶,此时的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叶色翠绿,是茶中佳品。
采茶技术和要领

5
采摘天气与时间
尽量避免在雨天和带露水时采摘,最佳采摘时间为雨后2-3天的晴天。一天中最佳采摘时间为9:00-12:00和14:00-17:00。
6
采摘后处理
采摘后应及时进行筛选、摊晾等后续处理,去除不符合要求的叶片和杂质,减少后续加工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7
注意事项
- 保持茶叶新鲜、完整、匀净,不夹带鳞片和茶果等杂质。
- 手法要轻盈,避免对茶树造成损伤。
- 采下的茶叶要按不பைடு நூலகம்级别、不同类型分类摊放,以便后续加工。
3
采摘方式
主要有人工采摘和机械采摘两种。人工采摘精准度高,能保证茶叶品质;机械采摘效率高,适合大面积茶园。根据茶园实际情况选择采摘方式。
4
采摘技巧
- 提手采:最常用的手法,以大拇指和食指夹住嫩叶,中指托住叶片底部,轻轻一提即可。
- 掰采:适用于叶片较大的情况,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叶片基部,用力向两侧一掰。
采茶技术和要领
1
采摘时间
根据茶叶种类和品质要求确定采摘时间,如春茶以清明前后为佳,夏茶和秋茶需根据气候和茶树生长状况调整。武夷岩茶的采摘时间主要集中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
2
采摘标准
不同茶类、不同等级的茶叶有不同的采摘标准。一般要求叶片肥厚、色泽翠绿、芽头饱满。武夷岩茶以一芽三、四叶为主,即“开面采”。
茶叶采摘标准

茶叶采摘标准
茶叶采摘标准是根据不同的茶叶品种和生长环境而制定的规定,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1.采摘时间:茶叶采摘时应选择在阳光充足、植株生长旺盛、
气温适宜的时候进行。
一般来说,春季采摘最佳。
2.采摘部位:不同种类的茶叶采摘部位不同,一般来说,摘取
嫩叶和未展化的鲜芽为佳,并结合植株生长状况和气候变化进行调整。
3.采摘方法:采摘时应注意轻摘轻放,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同时不能将叶子捏碎破裂。
同时,应挑选干燥天气进行采摘,以避免采摘到过多的水分。
4.采摘数量:采摘时应掌握适量原则,不能过度采摘,以免对
植株造成伤害,影响茶叶品质和产量。
总之,茶叶的采摘标准应以保证茶叶品质为前提,既要考虑植株生长状况,也要结合气候变化和生产需求进行适当调整。
茶叶生产采摘与筛选

管理学专业考研复习方法与技巧考研对于很多希望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过程。
特别是对于管理学专业的考生而言,更需要一定的复习方法和技巧来提高备考效果。
本文将分享一些管理学专业考研的复习方法和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制定合适的复习计划制定合适的复习计划是考研复习的关键步骤之一。
首先,考生需要根据考试大纲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
其次,考生可以根据各科的难易程度和自己的薄弱点,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
例如,可以将每天的学习时间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专门训练某一科目或者某个知识点。
合理的复习计划可以帮助考生高效有序地进行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管理学专业考研中,一些基础知识是必须要牢固掌握的。
因此,考生在复习时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可以通过查看教材、课件和相关参考书籍,将基础知识系统化地学习和整理。
对于重要的概念和理论,考生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强化记忆,例如制作概念卡片、做思维导图等。
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在进一步的学习和应用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三、做好题目和试卷的练习做题目和试卷的练习是考研复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做题目和试卷的练习,可以让考生更好地了解考试的出题规律和难度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和答题技巧。
考生可以选择一些历年的考研真题和模拟试卷进行练习,以帮助自己更好地适应考试的形式和内容。
在做题目和试卷的过程中,考生要及时总结错误和不熟悉的知识点,以便于后续的强化复习。
四、参加专业培训和辅导班对于一些考生来说,自学是比较困难和不适应的。
因此,参加专业培训和辅导班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专业培训和辅导班通常由有经验的老师组织,能够提供系统的教学内容和针对性的辅导。
通过参加这些培训和班级,考生可以对知识点有一个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并且可以及时得到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建议。
五、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学习状态考研复习是一项持久的、高强度的工作,需要考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学习状态。
茶叶的采摘技术及标准

茶叶的采摘技术及标准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一年中茶树可分若干次采摘,当季采茶对下季的芽叶萌发及其产量,质量有影响,而当年的采摘又会对下一年度甚至更长时间的茶树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合理科学采茶。
一、采摘原则1、必须符合采摘标准各类茶叶品质风格不同,鲜叶的采摘标准也就存在差异,严格按各种茶类的标准采摘,才能保证加工的茶叶产量与品质。
从茶树采下来的鲜叶称为茶青,茗皇茶采摘标准一般在中、小开面之间,开采以小开面开采为宜(茶树新梢伸育至最后一叶开张形驻芽后即称开面,第一叶伸展,面积达第二叶1/2为小开面;达2/3者为中开面茶树新梢伸育两叶即开面者称对夹叶),不宜过老或过嫩。
一般采叶标准是:长三叶采二叶,长四叶采三叶,采下对夹叶,不采鱼叶,不采单叶,不带梗蒂。
茶青过嫩:成茶易形成苦涩味;茶青过老:香气粗劣、味淡欠醇;中开面茶青:易形成花香、味爽清甘;小开面茶青:香气清锐、浓醇耐泡。
2、采茶与养树两者兼顾种茶的目的是为了多采摘芽叶,获得更高产量,而芽叶又是茶叶的营养器官。
茶叶的采摘具有双重性。
(1)茶树通过芽叶吸收二氧化碳,将从根系吸收的水分在阳光下合成碳水化合物(糖类),进而合成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以满足茶树生长发育需要。
如果过度采摘芽叶,会严重影响茶树的光合作用,不利于有机物的形成和积累,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适当的采摘芽叶,又能刺激腋芽(生长在叶腋内的芽,通常每一叶腋处只生1个芽,但也有2个或几个芽同生)抽发,所以茶树有"顶芽不采,侧芽少发的"的说法。
要使采摘和养树兼顾,只有在新稍生长发育过程中,按照茶叶生产要求采摘芽叶,在主要生产季节之后的适当时间采取留叶采,保持一定的叶层厚度,满足茶树生长发育的需求。
3、据树龄和树势不同掌握不同采茶方法采茶是种茶的目的,养树是种茶的手段,留叶是为了更多的采叶。
只有根据茶树的树龄和树势不同采取相适应的采摘方法,并与其他栽培措施密切配合,才能收到合理采摘的增产提质效果。
茶叶采摘与加工技术作业指导书

茶叶采摘与加工技术作业指导书第1章茶叶采摘基础知识 (3)1.1 茶树品种与采摘时机 (3)1.1.1 茶树品种 (3)1.1.2 采摘时机 (3)1.2 茶叶采摘标准与要求 (3)1.2.1 采摘标准 (3)1.2.2 采摘要求 (4)第2章茶叶采摘工具与设备 (4)2.1 传统茶叶采摘工具 (4)2.1.1 手工采摘工具 (4)2.1.2 茶篓与茶袋 (4)2.2 现代茶叶采摘设备 (4)2.2.1 电动茶叶采摘机 (4)2.2.2 茶叶采摘辅助设备 (4)2.2.3 自动化茶叶采摘系统 (5)第3章茶叶采摘方法与技巧 (5)3.1 手工采摘方法 (5)3.1.1 采摘标准 (5)3.1.2 采摘手法 (5)3.1.3 采摘顺序 (5)3.2 机械化采摘方法 (5)3.2.1 采摘机械 (5)3.2.2 采摘时机 (6)3.2.3 采摘技巧 (6)3.3 采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6)第4章茶叶鲜叶处理 (6)4.1 鲜叶分类与筛选 (6)4.1.1 鲜叶分类 (6)4.1.2 鲜叶筛选 (6)4.2 鲜叶保鲜与运输 (7)4.2.1 保鲜措施 (7)4.2.2 运输要求 (7)第5章茶叶加工概述 (7)5.1 茶叶加工工艺流程 (7)5.1.1 鲜叶处理 (7)5.1.2 萎凋 (7)5.1.3 揉捻 (7)5.1.4 发酵 (8)5.1.5 烘干 (8)5.1.6 精制 (8)5.2 茶叶加工设备与要求 (8)5.2.2 萎凋设备 (8)5.2.3 揉捻设备 (8)5.2.4 发酵设备 (8)5.2.5 烘干设备 (9)5.2.6 精制设备 (9)第6章萎凋工艺 (9)6.1 萎凋目的与原理 (9)6.1.1 目的 (9)6.1.2 原理 (9)6.2 萎凋方法及调控 (9)6.2.1 萎凋方法 (10)6.2.2 萎凋调控 (10)第7章杀青工艺 (10)7.1 杀青目的与原理 (10)7.2 杀青方法及调控 (10)7.2.1 炒青 (11)7.2.2 蒸青 (11)7.2.3 烘青 (11)7.2.4 杀青调控 (11)第8章揉捻与干燥工艺 (11)8.1 揉捻工艺 (12)8.1.1 工艺流程 (12)8.1.2 操作要点 (12)8.2 干燥工艺 (12)8.2.1 工艺流程 (12)8.2.2 操作要点 (12)8.3 茶叶造型与包装 (12)8.3.1 茶叶造型 (12)8.3.2 茶叶包装 (13)第9章茶叶精制与拼配 (13)9.1 精制工艺 (13)9.1.1 精制目的 (13)9.1.2 精制流程 (13)9.2 茶叶拼配技术 (13)9.2.1 拼配目的 (13)9.2.2 拼配原则 (13)9.2.3 拼配工艺 (13)9.3 茶叶品质检验 (14)9.3.1 感官检验 (14)9.3.2 理化检验 (14)9.3.3 微生物检验 (14)第10章茶叶储存与保鲜 (14)10.1 茶叶储存条件与要求 (14)10.3 茶叶包装材料与包装技术 (15)第1章茶叶采摘基础知识1.1 茶树品种与采摘时机1.1.1 茶树品种茶树品种繁多,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和品质特点。
茶叶采摘标准及技术

茶叶采摘标准及技术摘要阐述了茶树生育特性对茶叶采摘的影响,介绍了茶叶采摘标准,从采摘时期、采摘方法、鲜叶集叶与贮运等方面总结了茶叶采摘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茶叶;采摘标准;采摘技术种茶是为了采茶,而茶叶采摘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成品茶的产量和品质,而且还会影响茶树的生长和发育[1-3]。
因此,茶叶采摘在整个茶叶生产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茶树生育特性对茶叶采摘的影响茶树新梢的生长特性,一是顶端优势;二是多次萌发生长。
茶树上常年是否留有适量的叶片,往往是衡量树势强弱和分析茶园产量高低的一个重要依据,合理采摘就是在认识茶树叶片生长规律的基础上,既要及时分批采摘符合制茶要求的鲜叶原料,又要适时适量地留养一定的当年新生叶片,以维持茶树正常生命活动和再生产的需要。
茶树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的相关性,两者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合理采茶就要通过人为手段。
利用采摘不断打破两者相对的平衡关系,促进地上部新梢的生长,达到茶叶优质高产。
新梢发育程度与茶叶品质,如果结合茶叶产量与品质综合考虑,目前生产中采用比较多的新梢长到1芽3~4叶,采去1芽2~3叶为宜。
2 茶叶采摘标准一是高级名茶细嫩采。
一般采摘1芽1叶或1芽1叶初展,有的甚至采1个茶芽,大多在春茶前采,对芽叶嫩度要求较高,花工大,产量不多。
二是大宗茶适中采。
一般以采1芽2叶为主,兼采1芽3叶和幼嫩的驻芽,要求芽叶嫩度适中,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三是特种茶类开面采。
当新梢长到3~5叶快成熟,而顶芽则成驻芽,上部第1片叶6~7成开面时采下驻芽2~4叶较适宜(称开面采),采驻芽2~3叶中开面采新梢最适制乌龙茶。
四是边销茶类成熟采。
边销茶主要是为边疆兄弟民族的特殊需要而加工的,需要到新梢成熟,枝条基部已木质化时才刈下当年新梢基部1~2片叶以上的全部枝梢,只要肥培管理较好,时间掌握适宜,可先采摘1~2批细芽后再进行刈下当年新梢的做法,这样对提高茶叶经济利用价值有利[4-5]。
3 茶叶采摘时期3.1 开采期在手工采的情况下,一般大宗红绿茶,当春茶新梢在树冠上有10%~15%达到采摘标准,夏秋茶有10%达到采摘标准时就要开采。
茶叶采摘标准

茶叶采摘标准茶叶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
作为茶叶生产的第一道工序,采摘过程的标准与准确性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茶叶采摘的标准,并探讨其对茶叶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一、采摘人员要求茶叶采摘的第一要求是采摘人员的素质。
他们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和特点:1. 熟知茶树种类和采摘规范的专业知识;2. 具备良好的体力和耐力,以适应农田环境下的长时间劳动;3. 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和细致的观察力,以准确判断茶叶的采摘时机;4. 严格遵守采摘流程和相关卫生要求,以确保茶叶的卫生安全。
二、采摘时机茶叶的采摘时机对茶叶的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般来说,茶叶新芽刚长出后的一段时间是最佳的采摘时机。
具体来说,茶叶采摘时机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春茶:春天是茶树生长的关键季节,也是产量最高和品质最好的时候。
通常在春季初期,待新芽刚刚展开时进行采摘;2. 夏茶:夏季气温较高,茶树生长较快,茶叶的采摘时机相对较短。
一般在夏季初期,茶叶刚长出时采摘;3. 秋茶:秋季气温适宜,茶叶的水分含量减少,品质较好。
一般在秋季初期,茶叶颜色由绿变红时进行采摘。
三、采摘工具和采摘方法茶叶采摘过程中的工具和方法也对茶叶品质产生影响。
以下是常用的采摘工具和方法:1. 采摘工具:- 手摘:即采摘人员用手将茶叶逐片摘下。
手摘能够更加细致地选择茶叶,但速度较慢;- 剪刀:适用于茶树较高的情况,能够快速采摘大量茶叶;- 机械采摘机:适用于大规模茶叶生产,能够快速采摘,但采摘精确度相对较低。
2. 采摘方法:- 一心二叶法:采摘时选择茶树上一心二叶的茶叶。
这种方法能够保证采摘到最嫩的茶叶,品质较好;- 齐心半展法:采摘时选择茶树上一心半展的茶叶。
这种方法适用于茶树生长较好的情况,采摘效率高。
四、采摘规范茶叶采摘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规范,以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卫生安全:1. 采摘前保持清洁:采摘人员应保持清洁,使用清洁无菌的采摘工具,以避免茶叶被外来物污染;2. 分级采摘:根据茶树的不同部位和生长情况,分级采摘不同等级的茶叶;3. 注意采摘顺序:应先采摘嫩芽,再采摘次嫩芽和老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叶采摘标准及技术
摘要阐述了茶树生育特性对茶叶采摘的影响,介绍了茶叶采摘标准,从采摘时期、采摘方法、鲜叶集叶与贮运等方面总结了茶叶采摘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茶叶;采摘标准;采摘技术
种茶是为了采茶,而茶叶采摘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成品茶的产量和品质,而且还会影响茶树的生长和发育[1-3]。
因此,茶叶采摘在整个茶叶生产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茶树生育特性对茶叶采摘的影响
茶树新梢的生长特性,一是顶端优势;二是多次萌发生长。
茶树上常年是否留有适量的叶片,往往是衡量树势强弱和分析茶园产量高低的一个重要依据,合理采摘就是在认识茶树叶片生长规律的基础上,既要及时分批采摘符合制茶要求的鲜叶原料,又要适时适量地留养一定的当年新生叶片,以维持茶树正常生命活动和再生产的需要。
茶树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的相关性,两者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合理采茶就要通过人为手段。
利用采摘不断打破两者相对的平衡关系,促进地上部新梢的生长,达到茶叶优质高产。
新梢发育程度与茶叶品质,如果结合茶叶产量与品质综合考虑,目前生产中采用比较多的新梢长到1芽3~4叶,采去1芽2~3叶为宜。
2 茶叶采摘标准
一是高级名茶细嫩采。
一般采摘1芽1叶或1芽1叶初展,有的甚至采1个茶芽,大多在春茶前采,对芽叶嫩度要求较高,花工大,产量不多。
二是大宗茶适中采。
一般以采1芽2叶为主,兼采1芽3叶和幼嫩的驻芽,要求芽叶嫩度适中,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三是特种茶类开面采。
当新梢长到3~5叶快成熟,而顶芽则成驻芽,上部第1片叶6~7成开面时采下驻芽2~4叶较适宜(称开面采),采驻芽2~3叶中开面采新梢最适制乌龙茶。
四是边销茶类成熟采。
边销茶主要是为边疆兄弟民族的特殊需要而加工的,需要到新梢成熟,枝条基部已木质化时才刈下当年新梢基部1~2片叶以上的全部枝梢,只要肥培管理较好,时间掌握适宜,可先采摘1~2批细芽后再进行刈下当年新梢的做法,这样对提高茶叶经济利用价值有利[4-5]。
3 茶叶采摘时期
3.1 开采期
在手工采的情况下,一般大宗红绿茶,当春茶新梢在树冠上有10%~15%达到采摘标准,夏秋茶有10%达到采摘标准时就要开采。
采摘细嫩的名茶,一般当春茶有5%达到采摘标准时就要开采。
3.2 采摘周期
春茶一般以4~6 d为宜,夏秋茶6~8 d为宜,采摘嫩度要求高的高级名茶或高档优质红绿茶,一般应缩短到每隔2~3 d采1次,机械采摘的,一般每季茶只采2批,春茶为12~24 d,夏秋茶为20~30 d。
3.3 封园期
西南茶区一般采到霜降至立冬,机采时比手工采提早20 d左右封园。
4 茶叶采摘方法
茶叶采摘方法可分为手采、刀割和机采法3种。
4.1 手采法
一是打顶采摘法。
一般在1~3龄的幼年茶树或更新复壮后最初1~2年时采用,当新梢展叶5~6片以上叶子时或当新梢即将停止时,采去1芽2~3叶,留下基部3~4片叶子,要求做到采高养低,采顶养侧,以促进分枝,扩大数冠。
二是留叶采摘法,又称留大叶采摘法。
这是一种以采为主,采留结合的方法,时当新梢长到1芽3~4叶或1芽4~5叶时,采去1芽2~3叶,留下基部1片或2片大叶。
三是留鱼叶采摘法,又称留奶叶采摘法。
这是一种以采为主的采摘法,是名茶和大宗茶的采摘方法,一般是当新梢长到1芽1~2叶或1芽2~3叶时将其采下,只把鱼叶留在树上。
该方法一般应用于4种情况下,一是幼年茶树的采摘,一般采用打顶采和留叶采,当树高度达60 cm时,即可进入成年茶树的旺采期。
二是更新复壮茶树的采摘。
一般春茶前台刈的茶树,当年秋梢可打顶采,春茶后台刈的当年不采,第2年经定型修剪后春梢后期实行打顶采,夏茶留2叶采,秋茶留1叶采,第3年春梢留2叶采,夏留1叶采,秋留鱼叶采,以后根据茶树生长情况可按成年茶树采摘方法投产。
三是成年茶树的采摘。
以采为主,采留结合的原则,在采摘方法上以留鱼叶采为主,根据各地情况也可留1叶采。
四是衰老茶树的采摘。
衰老茶树育芽能力低,芽叶小,驻芽叶多,并有枯枝或鸡爪枝出现,宜采用集中留鱼叶集中留叶采进行,一般多采用春、夏茶留鱼叶采,秋茶留养的方法进行,或进行复壮改造、重新培养树冠。
4.2 刀割法
一般以早割或少割为宜,这样有利于高产稳产,如果只采割2次,一般头茶在6月上旬,二茶在8月中下旬进行。
采割要留新茬,每次要留1~2片新叶采割。
4.3 机采法
机型以双人担架式采茶机为主,机采茶园的栽培技术措施:一是留蓄秋梢;二是选用良种;三是增施肥料;四是重视修剪。
5 鲜叶集叶与贮运
鲜叶验收定级后,为提高茶叶品质,要按级分别堆放,即使是同一等级的鲜叶,也要将晴天与雨天鲜叶分开,正常与质变鲜叶分开,上午与下午鲜叶分开,不同品种鲜叶分开,不同年龄茶树鲜叶分开。
鲜叶采下后,必须及时按不同类型,不同级别送到加工厂加工,鲜叶必须放入清洁干净、通透性好的篮、篓里存放和运输,装叶量以容积不超过130 kg/m3为宜,每件重量应小于30 kg,不宜用塑料袋、布袋等通透性较差的软包装材料。
盛装和运输时应轻放、轻压、避免日晒、雨淋并不得与异味、有毒的物品混装。
6 参考文献
[1] 郑文佳,刘红梅.机采与手采的有机结合是茶叶采摘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J].茶叶科学技术,2007(4):22-23.
[2] 雷天.上杭县茶叶采摘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茶叶,1996,10(4):40.
[3] 邹勇,胡根贵.茶叶采摘与管理[J].安徽农学通报,2005,11(1):71.
[4] 张兰兰,王家伦,胡华健,等.贵州湄潭茶区茶叶机械采摘的技术应用[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5):1948-1951.
[5] 边金霖,王加伦,胡华健,等.贵州湄潭永兴茶场现行茶叶采摘行为的研究[J].茶叶,2010,36(4):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