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断面高程测定

合集下载

道路纵断面测量的实施步骤

道路纵断面测量的实施步骤

道路纵断面测量的实施步骤1. 准备工作在进行道路纵断面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确定测量的范围和区域:确定需要测量的道路范围和具体区域,以便有效组织测量工作。

•获取必要的测量工具:准备好所需的测量工具,如测距仪、水平仪、高程仪等,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制定安全措施:制定相关的安全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保证测量人员的安全等,确保测量工作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2. 建立基准点和控制点在进行道路纵断面测量之前,需要建立起基准点和控制点,以便进行后续的测量工作。

•建立基准点:选择一个稳定的地点作为基准点,可以是固定建筑物、路灯杆等,然后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对其测量并记录下来,作为其他点的参考基准。

•设置控制点:根据测量范围,设置一定数量的控制点,以便后续的测量工作。

控制点通常会采用较为明显的地物,并通过测量工具对其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的测量参考。

3. 进行纵断面测量有了基准点和控制点的准备之后,接下来就可以进行道路纵断面的测量工作了。

•设置测量断面:根据实际情况,在道路上选择一定数量的测量断面,通常根据道路的曲线、坡度等情况来确定。

在每个测量断面上放置控制点,并记录下其位置和高程信息。

•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使用所准备好的测量工具,如测距仪、水平仪等,对每个测量断面的控制点进行测量,并记录下其高程信息。

•记录数据并生成图表: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记录,并根据测量结果生成相应的数据表格和图表,以便后续的分析和使用。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进行道路纵断面测量之后,需要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以得到相关的结果。

•数据处理: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如去除异常值、平滑连续点、计算坡度和高程差等。

•数据分析:根据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如计算道路的坡度、高程变化等,以得到道路纵断面的具体信息。

•结果展示:将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展示,可以通过生成图表、绘制曲线等形式来展示道路纵断面的特征。

第十二章 道路纵、横断面测量(z)

第十二章 道路纵、横断面测量(z)
三、纵断面的绘制
§12-4 横断面测量
横断面测量一般分为横断面方向的测定、横断面测 量及横断面图的绘制等工作。
一、横断面方向的测定
横断面方向应与路线中线垂直,曲线路段与测点的切线垂直。 一般可采用方向架、方向盘定向,精度要求高的横断面定向 可用经纬仪、全站仪定向。
1.直线段横断面方向的测定
直线段横断面方向与路线中线垂直, 一般采用方向架测定。
3.经纬仪法
在地形复杂、山坡较陡的地段宜采用经纬仪施测。将经纬 仪安置在中桩上,用视距法测出横断面方向各变坡点至中 桩的水平距离和高差。
4.全站仪法
在测站安置全站仪,路线中桩上安置棱镜,按全站仪斜距 测量键测量中桩至测站斜距,然后移动棱镜于中桩横断面 地形变化点,利用全站仪的对边测量功能,可直接测得地 形变化点至中桩的斜距、平距及高差。
515.140

523.06
524.782
备注
BM1高程为 基平所 测
基平测得 BM2高程 为 524.824
§12-3 路线中桩高程测量
一、中平测量的方法
中平测量只作单程测量。一测段观测结束后,应计算测 段高差。它与基平所测测段两端水准点高差之差,称为 测段高差闭合差。
中桩高程测量的精度要求,其容许误差:高速公路、一 级二级公路为± 30 L mm; 三级、四级公路为 50 L mm 。
§12-2 路线高程控制测量
二、基平测量的方法
我国公路水准测量的等级: 高速、一级公路为四等, 二、三、四级公路为五等。 公路有关构造物的水准测量等级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12-2 路线高程控制测量
二、基平测量的方法
水准点的高程测定,应根据水准测量的等级选定水准仪及 水准尺类型,通常采用一台水准仪在水准点间作往返观测, 也可用两台水准仪作单程观测。

道路纵横断面测量要点

道路纵横断面测量要点

道路纵横断面测量要点一、纵断面图的测绘1. 水准点的布设(基平测量)(1)一般在道路沿线每隔1~2km设置一永久性水准点,作为全线高程的主要控制点,中间每隔300~500m设置一临时性水准点,作为纵断面水准测量分别附合和施工时引测高程的依据。

(2)水准点应布设在便于引点,便于长期保存,且在施工范围以外的稳定建(构)筑物上。

(3)水准点的高程可用附和(或闭合)水准路线自高一级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和要求进行引测。

2. 纵断面水准测量(1)(中平测量)纵断面测量通常以相邻两水准点为一测段,从一个水准点出发,逐点测量各中桩的高程,再附和到另一水准点上,进行校核。

实际测量中,可采用中间点法。

由于转点起传递高程的作用,故转点上读数应读至毫米,中间点读数只是为了计算本点的高程,读数至厘米即可。

图形:水准仪中平测量高差闭合差的限差为:具体步骤见下:如图所示,水准仪置于1站,后视水准点BMl,前视转点TP1,将观测结果分别记入表中后视和前视栏内;然后观测BM1且与TP1间的各个中桩,将后视点BM1上的水准尺依次立于0+000,+050,,+120等各中桩地面上,将读数分别记入表中视栏内。

仪器搬至2站,后视转点TP1,前视转点TP2,然后观测竖立于各中桩地面点上的水准标尺。

用同法继续向前观测,直至附合到水准点BM2,完成一测段的观测工作。

(2)全站仪法先在BM1上测定各转点TP1、TP2的高程,再在TP1、TP2上测定各桩点的高程。

其原理即为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3. 纵断面图的绘制一般绘制在毫米方格纸上,横坐标表示道路的里程,纵坐标则表示高程。

里程比例尺有1︰5000、1︰2000和1︰1000几种,一般高程比例尺比里程比例尺大10或20倍。

纵断面图分为上下两部分。

图的上半部绘制原有地面线和道路设计线。

下半部分则填写有关测量及道路设计的数据。

道路纵断面图绘制步骤如下:(1)打格制表(2)填写数据(3)绘地面线(4)标注设计坡度线(5)计算路面设计高程(6)绘制道路设计线(7)计算管线埋深(8)在图上注记有关资料二、横断面图的测量在中线各整桩和加桩处,垂直于中线的方向,测出两侧地形变化点至道路中线的距离和高差,依此绘制的断面图,称为横断面图。

纵断面测量步骤

纵断面测量步骤

纵断面测量步骤一、引言纵断面测量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一项测量任务,用于确定地形的高程变化情况,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纵断面测量的具体步骤。

二、前期准备工作1. 确定测量范围:根据工程需要,确定需要测量的地形区域范围。

2. 制定测量计划:根据测量范围和工程要求,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包括测量路线、测量点布设方案等。

三、实地测量1. 设置控制点:在测量区域内选择适当的控制点,用高程已知的点或者采用全站仪等测量设备进行测量,以确定测量起点和测量终点的高程。

2. 布设测量点:按照测量计划,在测量路线上适当的位置布设测量点,通常采用特殊标志或者地钉等方式进行标记。

3. 进行测量:使用全站仪等测量设备进行实地测量,记录每个测量点的坐标和高程数据。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测量数据的精度。

4. 检查测量数据:在测量完成后,对测量数据进行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1. 数据导入与处理:将测量的坐标和高程数据导入计算机软件中进行处理,根据需要进行数据的插值、滤波等处理。

2. 生成纵断面图:根据处理后的数据,使用专业的测绘软件生成纵断面图,图中可以包括地面曲线、纵断面剖面线等信息。

3. 分析与评估:根据纵断面图,对地形的高程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估,判断是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五、结果展示与应用1. 生成报告:根据纵断面测量结果,编写测量报告,包括测量过程、数据处理方法、分析结果等内容。

2. 提供参考:将纵断面测量结果提供给工程设计人员,作为工程设计的参考依据。

3. 调整设计:根据纵断面测量结果,对工程设计进行调整,以满足地形的高程变化情况。

六、总结与展望纵断面测量是土木工程中重要的一项任务,通过测量地形的高程变化情况,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在实施纵断面测量时,需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进行实地测量,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最终生成纵断面图,并将结果应用于工程设计中。

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纵断面测量的精度和效率将进一步提高,为工程设计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

纵断面高程路面横坡检测记录表

纵断面高程路面横坡检测记录表

纵断面高程路面横坡检测记录表一、项目背景纵断面高程和路面横坡是道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参数,直接影响到道路的安全和舒适性。

为了及时了解道路的状态,需要对纵断面高程和路面横坡进行定期检测。

本文档记录了某道路的纵断面高程和路面横坡检测数据。

二、检测范围本次检测范围为某省份X市的一条中型城市快速路,总长约15公里,分为南北双向行车道,共计4条车道。

三、检测设备检测设备为一台高精度车载纵断面高程和路面横坡检测仪。

四、检测参数及标准本次检测依据国家公路工程交通安全设施标准(JTJ/T 280-2004)等相关标准,检测参数及标准如下:•交线竖曲率半径:R≥400m•长坡:≤3.5%•中坡:≤6.0%•短坡:≤8.0%•横坡:±2.0%五、检测结果检测点编号纵断面高程(m)车道数横坡(%) 153.271-1.87253.411-1.92353.551-1.89453.421-1.91553.321-1.90653.221-1.89753.282-1.90853.422-1.91953.562-1.881053.442-1.891153.342-1.901253.242-1.891347.131-1.981447.201-1.971547.271-1.961647.201-1.981747.121-1.981847.211-1.971947.132-2.022047.202-2.012147.272-2.00 2247.202-2.02 2347.122-2.02 2447.212-2.01 2560.111-1.92 2660.241-1.88 2760.371-1.86 2860.241-1.88 2960.121-1.92 3060.251-1.88 3160.132-1.91 3260.262-1.87 3360.392-1.85 3460.262-1.87 3560.142-1.91 3660.272-1.87 3765.471-1.93 3865.601-1.89 3965.731-1.86 4065.601-1.89 4165.481-1.934265.611-1.894365.492-1.924465.622-1.884565.752-1.854665.622-1.884765.502-1.924865.632-1.88六、检测结论本次检测结果符合国家公路工程交通安全设施标准(JTJ/T 280-2004)等相关标准,纵断面高程和路面横坡均在标准范围内,路面平整度良好。

纵断面高程测定[精彩]

纵断面高程测定[精彩]

三、纵断面高程测定(1)将水准仪架设在路上平顺处整平,以路线附近的水准点高程为基准,依次将塔尺竖立在中线的测定位置上,测记测定点的高程读数,以m计,准确至0.001m。

(2)连续测定全部测点,并与水准点闭合。

各测点的实测高程Hi与设计高程Hoi差为:(公式)四、路面横坡测定对于我中央分隔带的公路路面横坡是指路拱两侧直线部分的坡度;对于拥有中央分隔带的公路路面横坡是指路面与中央分隔带交界处及路面边缘与路肩交界处两点的高程差与水平距离的比值,以%表示。

其测定方法如下:(1)对设有中央分隔带的路面,测定横坡时,将水准仪架设在路面平顺处整平,将塔尺分别竖立在路面与中央分隔带分界的路缘带边缘d1处以及路面与路肩交界(或外侧路缘石边缘)的标记d2处,d1和d2测点必须在同一横断面上。

测量d1和d2处的高程,记录高程读数,以m计,准确至0.001m。

(2)对无中央分隔带的路面,测定横坡时,将水准仪架设在路面平顺处整平,将塔尺分别竖在路拱曲线与直线部分的交界位置d1处以及路面与路肩交界位置d2处,d1和d2测点必须在同一横断面上。

测量d1与d2处的高程,记录高程读数,以m计,准确至0.001m。

(3)用钢尺测量两测点的水平距离Bi,以m计。

对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准确至0.005;对于其他等级公路,准确至0.01m。

各测点断面的横坡度Ii按式(4-2)计算,准确至一位小数。

按式(4-3)计算实测横坡Ii与设计横坡Ioi之差△Ii。

(公式)(4-2)(公式)(4-3)式中:hd1、hd2——各测点断面两测点d1和d2的高程读数。

五、路基路面宽度及中线偏差测定路基宽度是指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以m计;路面宽度包括行车道、路缘带、变速车道、爬坡车道、硬路肩和紧急停车带的宽度,以m计。

其测定方法如下:用钢尺沿中心线垂直方向水平量取路基路面各部分的宽度,以m计。

对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准去至0.005;对于其他公路,准确至0.001m。

道路施工测量—道路纵、横断面施工测量(工程测量)

道路施工测量—道路纵、横断面施工测量(工程测量)

(二)公路中平测量
(1)中平测量
主要是利用基平测量布设的水准点及高程, 引测出各中桩的地面高程,作为绘制路线断面地 面线的依据
二、横断面测量 (一)主要内容
横断面测量一般分为横断面方向的测定、横 断面测量及横断面图的绘制等工作 (二)横断面方向的测定
横断面方向应与路线中线垂直,曲线路段与 测点的切线垂直。一般可采用方向架、方向盘定 向,精度要求高的横断面定向可用经纬仪、全站 仪定向
在测站安置全站仪,路线中桩上安置棱镜,按全 站仪斜距测量键测量中桩至测站斜距,然后移动 棱镜于中桩横断面地形变化点,利用全站仪的对 边测量功能,可直接测得地形变化点至中桩的斜 距、平距及高差
1.直线段横断面方向的测定 直线段横断面方向与路线中线垂直,一般采用 方向架测定。
2、圆曲线横断面方向的测定 (1)圆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横断面方向即是该点 指向圆心的半径方向。 (2)圆曲线上横断面方向确定时采用“等角” 原理,即同一圆弧上的弦切角相等。 (3)测定时一般采用求心方向架
(三)横断面的测量方法
1)路线水准点是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路线 高程测控制点
2)水准点根据需要和用途不同,道路沿线可 布设永久性水准点和临时性水准点
(3)基平测量的方法
1)我国公路水准测量的等级: ✓高速、一级公路为四等, ✓二、三、四级公路为五等。 ✓公路有关构造物的水准测量等级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项目十 道路施工测量
任务三 道路纵、横断面施工测量
一、路线纵断面测量 1、又称中线高程测量,它的任务是在道路中 线测定之后,测定中线各里程桩的地面高程, 供路线纵断面图点绘地面线和设计纵坡之用 2、路线纵断面高程测量采用水准测量。纵断 面测量可分为基平测量和中平测量。

实习二 水准仪法纵断面测量

实习二   水准仪法纵断面测量

实习二水准仪法中桩高程测量
一、实习目的:
1. 熟悉水准仪的使用。

2. 掌握线路纵断面外业测量方法、限差要求及成果处理。

二、仪器工具:
每三人一组, 领取DS3水准仪1台、塔尺1把。

三、实习任务:
每组完成约200m~300 m线路直线段每20 m整桩号的中桩高程测量任务。

四、实习步骤与要求:
1.在校园测量基地沿道路每20米标定一点中桩位置, 书写里程桩号。

2. 从BM1出发, 经各中桩闭合至另一水准点BM2形成附和水准路线。

3.限差要求见教科书相关章节。

4.中桩高程观测两次限差内, 取第一次为最终成果。

五、注意事项:
1.要选择突出、稳固的点作为转点或使用尺垫。

2、桩号按顺序依次填写, 要避免漏桩。

3、转点读数至毫米, 中桩读数至厘米。

4.观测顺序后视-前视-中桩。

五、实习记录
线路中桩高程测量外业记录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纵断面高程测定
(1)将水准仪架设在路上平顺处整平,以路线附近的水准点高程为基准,依次将塔尺竖立在中线的测定位置上,测记测定点的高程读数,以m计,准确至0.001m。

(2)连续测定全部测点,并与水准点闭合。

各测点的实测高程Hi与设计高程Hoi差为:(公式)
四、路面横坡测定
对于我中央分隔带的公路路面横坡是指路拱两侧直线部分的坡度;对于拥有中央分隔带的公路路面横坡是指路面与中央分隔带交界处及路面边缘与路肩交界处两点的高程差与水平距离的比值
,以%表示。

其测定方法如下:
(1)对设有中央分隔带的路面,测定横坡时,将水准仪架设在路面平顺处整平,将塔尺分别竖立在路面与中央分隔带分界的路缘带边缘d1处以及路面与路肩交界(或外侧路缘石边缘)的标
记d2处,d1和d2测点必须在同一横断面上。

测量d1和d2处的高程,记录高程读数,以m计,准确至0.001m。

(2)对无中央分隔带的路面,测定横坡时,将水准仪架设在路面平顺处整平,将塔尺分别竖在路拱曲线与直线部分的交界位置d1处以及路面与路肩交界位置d2处,d1和d2测点必须在同一横
断面上。

测量d1与d2处的高程,记录高程读数,以m计,准确至0.001m。

(3)用钢尺测量两测点的水平距离Bi,以m计。

对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准确至0.005;对于其他等级公路,准确至0.01m。

各测点断面的横坡度Ii按式(4-2)计算,准确至一位小数。

按式(4-3)计算实测横坡Ii与设计横坡Ioi之差△Ii。

(公式)(4-2)
(公式)(4-3)式中:hd1、hd2——各测点断面两测点d1和d2的高程读数。

五、路基路面宽度及中线偏差测定
路基宽度是指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以m计;路面宽度包括行车道、路缘带、变速车道、爬坡车道、硬路肩和紧急停车带的宽度,以m计。

其测定方法如下:用钢尺沿中心线垂直方向水平量取路基路面各部分的宽度,以m计。

对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准去至0.005;对于其他公路,准确至0.001m。

测量时量尺应保持水平,不得将尺紧贴路面量取,也不得使用皮尺。

各测定断面的实测宽度Bi与设计宽度Boi之差△Bi为:
(公式)(4-4)实际路基、路面中心线与设计中心线的距离为中心偏差△cL表示,以cm计。

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准确至0.5cm;对于其他等级公路,准确至1.0cm。

其测量方法同宽度测量。

六、检测路段数据整理
将路基路面几何尺寸检测结果汇总于表4-5,然后根据相关规范规定计算一个评定路段内测定值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按照数理统计原理计算一个评定路段测定值得代表值。

路基路面集合尺寸检测记录
表4-5
工程名称__________ 路段桩号__________ 结构名称__________
检验者__________ 计算者__________ 校核者__________ 检测日期__________
(表格)
注:不符合规范的测点应作标记。

计算代表值所使用的保证率,根据相应规范的规定采用。

代表值x1计算公式如下:单测检验的指标(公式)(4-5)
双测检验的指标(公式)(4-6)
式中:X(平均值)——为一个评定路段内测定平均值;
S——标准差;
ta或ta/2——t分布中随测点数和保证率(或置信度a)而变化的系数。

单边或双边置信水平,保证率为95%、90%时的ta/√n或ta/2/√n值见附表二。

当无特殊规定时,可疑数据的舍弃宜按照K倍标准差作为舍弃标准,即在资料分析中,舍弃那些在X(平均值)±KS范围以外的规定值,然后再重新计算整理。

当试验数据n为3、4、5、6个时,K值分别为1.15、1.46、1.67、1.82;n等于或大于7时,K值亦采用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