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审计操作流程图
统计数据审核流程图

统计数据审核流程图标题:统计数据审核流程图引言概述:统计数据审核流程图是一种用于描述数据审核过程的图形化工具。
它通过展示数据审核的各个环节和步骤,匡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审核的流程。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统计数据审核流程图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数据采集阶段1.1 数据源确定:确定数据的来源,包括数据库、调查问卷、网络爬虫等。
1.2 数据获取:通过各种手段采集数据,如数据抓取、数据采集等。
1.3 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去重、去噪、填充缺失值等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预处理阶段2.1 数据转换:将原始数据转换为适合分析的格式,如将非结构化数据转换为结构化数据。
2.2 数据规范化:对数据进行归一化、标准化等处理,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建模。
2.3 数据集成: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整合,消除数据冗余和不一致性。
3. 数据分析阶段3.1 数据探索:通过可视化、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
3.2 数据建模:根据数据的特征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如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
3.3 模型评估:对建立的模型进行评估,包括模型的准确性、稳定性等指标,以确定模型的可用性和适合性。
4. 数据审核阶段4.1 数据校验:对数据进行逻辑校验和合法性校验,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合法性。
4.2 数据比对:将审核后的数据与原始数据进行比对,发现数据的差异和异常。
4.3 数据审查:对数据进行细致的审查,排除数据中的错误和问题,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
5. 数据报告阶段5.1 数据可视化:将审核后的数据通过图表、报表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便于理解和传达。
5.2 数据解释:对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提供数据的背景、意义和结论。
5.3 数据报告:根据需求,编写数据报告,将审核后的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
总结:统计数据审核流程图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匡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审核的流程。
计算机审计如何进行

评
关 人 员 初 步 面 淡并 查 阅 其 会 计 电算 化 系 统 的 基 本 资 料 归 纳 出被 审计 系统 的 特点 和 重 点
, 。
价 初 步 审 查 的 结 果 确 定 内部控 制 的 可 行性 程 度 并
,
② 组 织 审 汁人
作 出结论
出审计
。
。
其结论 可按
以下 三
种 方式 之
一
作 出 :① 退
理设施
。
、
系统管理 制度
、
系统 的负荷量 ( 数据 处理
,
等 四 个 阶段
。
其 中重 点 是 计 算 机 审计 实施 阶段 包 括
,
量 ) ② 系统 的 组 织 结 构 各 级 管 理 的职 责 以 及 计 算
、
计算机 信息 系 统 的 内部 控制 评 价 和 对 计算 机 系统 所 产生 的会计 数 据 ( 信息 )进 行 测 试 评 价
度 初 步熟 悉 电算 化 会 计 系 统 的业 务流 程 和 内部控 制
,
更 容 易 达 到 预 定 的 审 计 目标
二
是 因 为计 算机 内部
控 制 系统 可 能 不 完善
了
一
,
各 应 用 系 统 的 用 户 自己 增 加
,
的基 本 结构 包括 从 原 始 凭证 的编 制 到 各 种 会 计 报 表
,
些 必 要 的 补 充控 制
。
对补偿控制进行测试 更易
输 出 的整 个过 程
的弱点
,
一
。
般 采 用 如 下 的 检 查 和 会 谈 :① 审
,
于达 到审计的 目的
阅上 期 的 审计 报告 和 管理 建议 书 初 步 了解 上 期 系 统
计算机数据审计_(2014年下)

“数据项”举例
销售业务中有很多数据项,其中“科目代码”数据项可 以描述如下:
数据项编号:Item001
数据项名称:KMDM 数据项含义说明:唯一标识每个科目
别名:科目代码
数据类型:字符型
数据长度:9 取值范围:100000000至999999999 取值含义:前3位是一级科目,后面每2位是一个科目级别 与其他数据项的逻辑关系:
信贷部
第三十六页,共229页。
分布式架构
纽约分行
香港分行
巴黎分行
第三十七页,共229页。
客户机/服务器架构
客户
客户
客户
iMac
d i gi t a l
数据库
服务器
Data General
应用 服务器
网络 服务器
数据
第三十八页,共229页。
浏览器/服务器架构
客户
客户
客户
iMac
d i gi t a l
终点 逐步细化 逐步细化
起点
与信息系统相关的电子数据 审计内容所涉及的信息系统 审计内容与重点 审计目标
第二十一页,共229页。
审前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管理体制
•管理集中度高,系统相应是集中式的 •数据由下级部门录入并上传的,下级部门 可能未知数据结构
•上传前可能进行具体的数据处理,也可能 直接上传原始数据
第二页,共229页。
教材目录
• 第三篇 分析应用篇
–第9章 审计数据分析概述 –第10章 查询型分析技术 –第11章 验证型分析技术 –第12章 发掘型分析技术
第三页,共229页。
附录:
• 介绍分析软件 • 《审计数据采集分析3.0》的使用 • 教材配套光盘中提供安装程序 • 属于本课程考核的上机操作部分的内容
流程图范例

诚挚感谢、敬请指导
知识管理领航.价值创新推手
CPC Creates Knowledge and Value for you.
20
•文件如有附本, 应将份数的编号标在文 件的右上角, 当文件移动时, 编号相对 的也要一起移动.
14
流程图绘制的一般规则(c.4)
•每一个处理程序都会有输入和输出 •除将文件从一栏移动到另一栏, 否则切勿
将两个文件直接相连. •文件从一栏移动到另一栏时, 文件应该同
时在两栏出现. •使用同页连结点来避免线条繁杂. •当流程图超过一页时, 使用跨页连结点来
图的名称, 绘制日期, 绘制者的名称及版本
17
二厂生管订单排程周期
一.范围:因月份人员及机台等状况影响,平均月份产能如下:
射出厂
丝印/烫印
成型厂
研磨厂
220~250万 零件量
50万次/50万PCS
80万PCS
90万PCS
美耐皿(盤碗)類 (合共35天)
美耐皿(杯、TOOL)類 (合共4 Nhomakorabea天)塑膠(素色)類 (合共30天)
•辨识参与系统运作的个体
–如部门, 工作职能或外部机构(如客户或厂商).
•分析系统中的文件或信息, •找出处理这些文件或信息的相关活动或程
序. 12
流程图绘制的一般规则(c.2)
•将流程图分成几栏, 每个个体一栏, 将个 体的名称标注于栏上, 每个个体所执行的 程序列入相对的栏中
•仅绘制正常的作业流程, 并确认所有的处 理程序依实际发生的次序排列,
• 各个图块用箭头连接起来,图块的形状表 示执行工作的种类,箭头的方向则代表执 行的顺序。
• 箭头:流程线。
3
第新4章计算机审计方法、技术与工具

二、平行模拟法
• 方法应用评价
– 这种测试方法,实际是把模拟程序作为“白 盒子”,去处理被审计程序“黑盒子”的数 据,当两个结果完全一致时,就可以认为被 审计程序是真实、可靠的。
– 实际操作中,还要通过不断扩大测试的样本 量,降低平行模拟法存在的抽样风险。
22
三、流程图检查法
• 定义
– 研究流程图,分析各个程序之间的 关联性和逻辑性,审阅数据的来源 和完整性。
• 在信息系统审计中的应用
– “重车多收费”功能测试
29
应用案例:“重车多收费”测试
入口站
南京 南京 南京 南京
出口站
苏州 苏州 苏州 苏州
轴重 (吨) 24 32 40 45
费额 (元) 320 340 320 360
入、出口相同,轴重40吨的货车,收 费反而低于轴重32吨的货车。
这是怎么回事呢?
ABCD
如何检查(步骤或流程)
选择要检查的源代码
凭准编程标准
掌握程序规格说明
获得源代码
评审源代码 确定缺陷所在
1. 根据重要性程度和成本效益 原则,确定缺陷位置;
2. 是否影响到实质性测试和符 合性测试
3. 底稿中的表达方式
计算机审计
应用案例 某机场高速收费系统
两种结果之间的差异
月份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行业规范
2. 国家标准
3. 惯例和习惯
4. 文档和代码的风格与企业文 化
ABCD
计算机审计
一、源(程序)代码检查法
如何检查(步骤或流程) 选择要检查的源代码 凭准编程标准 掌握程序规格说明 获得源代码 评审源代码 确定缺陷所在
信息系统审计

测试数据准备的例子:
⑴输入的记帐审凭证计不得与人机内凭员证重号准。 备用测试数据法测试一个工资
(二)平行模拟法的优缺点
核算子系统,此系统的处理功能包括: 整体测试法——又叫集成检测法或小公司法。
程序比较法——是一种通过把被审程序与标准程序进行比较,进而确定二者是否一致,被审程序功能是否正确的一种审查方法。 与测试数据法相比,它不用准备测试数据和预期结果,因此,更省事简便。
3.修改数据:(1)修改数据没超出限额 (2)修改基本工资超出限额 (3)修改工龄工资超出限额
一、测试数据法
(三)应用测试数据法要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证实被审查的应用程序是被审 单位现时真正使用的程序版本。 2.此方法只能证明在处理测试数据时系 统的功能是否正确,但它不能保证其他 期间系统的功能是否正确、可靠。
一、测试数据法
(一)采用测试数据法进行审查的步骤 1.通过向有关人员询问及查阅系统的文档 资料了解被审系统应有的处理和控制功能。 2.针对系统应有的功能设计测试业务数据, 并根据系统应有的功能准备这些业务处理 应有的正确结果(又称预期结果)。
一、测试数据法
(一)采用测试数据法进行审查的步骤 3.在专门的测试时间里,把测试数据输入 被审系统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4.把实际的处理结果和预期的正确结果进 行比较,进而判断系统的功能是否正确有 效。
第一节 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 审计的目标
一、查明信息系统处理功能的合法性 二、查明信息系统处理功能的正确与恰 当性 三、查明信息系统控制功能的健全有效 性 四、检查并发现系统中易于被攻破和利 用的漏洞
第二节 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 审计的方法
一、测试数据法
测试数据法——将一组针对系统应有功能 而设计的测试数据输入被审的系统进行处 理,将处理的结果与应有的正确结果进行 比较,进而判断系统处理的处理与控制功 能是否正确有效的一种系统功能审查方法。
审计署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8号——计算机审计审前调查指南

计算机审计审前调查指南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计算机审计行为,确保审计质量,根据计算机审计准则框架体系的要求,参照《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的有关内容,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所称的审前调查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组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前,根据审计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安排适当的人员和时间,为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情况所进行的考察。
第三条本指南适用于下列审计项目的审计调查:(一)被审计单位使用会计核算软件等信息系统,会计信息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的;(二)被审计单位使用业务管理软件等信息系统,主营业务等经济活动信息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的;(三)独立列入审计计划,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进行检查的;(四)对电子政务等项目实施IT效益审计的。
第四条计算机审计审前调查应当遵循审计署关于审计项目审前调查的相关要求,关注由于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应用给审计客体、主体双方带来的实质性变化。
开展计算机审计审前调查的目标,是使审计机关和审计组所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满足信息化环境下开展审计的需求。
第五条参与审前调查的人员,应当具有适当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
必要时审计机关可以调动本机关计算机审计专业人员或者聘请外部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参加。
第六条审前调查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当关注电子数据具有的易拷贝、易扩散特性对保密的负面影响。
第七条审前调查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下列方式:(一)组织有关人员座谈或者向有关人员咨询;(二)发放调查问卷或者调查表;(三)查阅或者索取资料;(四)实地考察;(五)走访与审计项目有关的单位。
第八条审前调查应当了解以下基本情况:(一)被审计单位所使用的信息系统;(二)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三)被审计单位业务流程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四)与信息系统有关的管理机构及管理方式;(五)开展计算机审计的环境条件。
第九条对被审计单位所使用的信息系统进行调查,应当收集、记录下列资料,了解相关情况:(一)信息系统的名称及版本,取得方式和时间;(二)信息系统所使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的名称及版本,信息系统运行环境硬件配置;(三)信息系统担负的主要任务、所处理数据的归属、主要来源、传递方式、主要流程、与其他信息系统的共享、交互;(四)信息系统对外输出数据的方式,可输出数据的类型;(五)主要岗位设置、责任划分、权力分配等控制环节,主要访问控制、变更控制等安全策略;(六)有可能获得的系统建设文档、系统取得之后重大调整升级的更新记录。
计算机审计过程

计算机审计过程在计算机化会计系统环境下,传统审计技术和方法中的相当一部分仍然可利用,但是计算机数据处理与手工处理有很多不同点,从而产生很多独特的计算机审计技术和工具。
本文拟对计算机审计的过程和具体的审计技术进行讨论。
一、计算机审计的过程与传统手工审计一样,计算机审计过程可分成接受业务、编制审计计划、实施审计和报告审计结果等四个阶段。
其中重点是计算机审计实施阶段,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评价和对计算机系统所产生的会计数据(信息)进行测试评价。
计算机审计过程具体可细分为以下主要步骤。
1.准备阶段。
①了解企业基本情况,与企业的相关人员初步面谈并查阅其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基本资料,归纳出被审计系统的特点和重点。
②组织审计人员和准备所需要的审计软件。
根据被审计企业会议电算化系统的构成特点,复杂水准可选择安排有计算机审计经验的注册会计师担任项目负责人,组成审计小组,准备审计软件。
如果对某审计项目需要特殊的审计软件,还必须组成一个专门小组预先开发好所需要的软件,以保障审计工作顺利开展。
2.内部控制的初步审查。
初步审查的目标是使审计人员了解计算机信息系统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水准,初步熟悉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的基本结构,包括从原始凭证的编制到各种会计报表的输出的整个过程。
一般采用如下的检查和会谈:①审阅上期的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初步了解上期系统的弱点。
②检查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文档和系统使用手册,了解系统模块结构、名称、数据库以及相对应的功能。
③检查输入数据的基本依据(电子数据和相关的原始凭证),初步了解企业会计原始数据产生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情况。
④针对一些基本情况和上述检查发现的问题,与会计人员、系统开发和维护人员、程序员面谈,以便得到与司题相关的背景资料。
⑤初步审查数据处理流程图,了解原始数据的起点、文件名称和系统内的代码、数据经过的单位或部门、数据的终点和保管的措施,以及对产生和使用数据的单位的内部控制,并制作必要的简明数据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