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铸造工艺规程

合集下载

紫铜结晶器低压铸造工艺规程的设计

紫铜结晶器低压铸造工艺规程的设计

紫铜结晶器低压铸造工艺规程的设计设计方针:该工艺规程旨在实现低压铸造生产紫铜结晶器的功能,要求工艺稳定可靠,用料合理,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生产工艺流程:
1.选用原料:以紫铜作为原料,由供应商提供质量达标的原料;
2.入模料:原料经擦拭,加工完成,进行低压铸造;
3.生产烧结:将铸件烧结至紫铜温度,让其熔化,形成结晶器;
4.成型:将烧结完成的熔体压入模具中,形成结晶器;
5.冷却:熔体冷却到最低温度,确保结晶器外观效果;
6.抛光:对结晶器表面进行抛光,平整光洁,精确定位;
7.检验:检验紫铜结晶器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8.包装:将结晶器量具称重,并按规定要求进行包装。

中国铸造行业标准

中国铸造行业标准

中国铸造行业标准中国铸造行业标准第一条制定中国铸造行业准入条件目的在于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引导我国铸造行业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优质铸件,实现我国从世界铸造大国向铸造强国转变。

第二条实施铸造行业准入制度,按照“铸造行业准入条件”加快淘汰那些规模小且工艺落后、耗能大、污染严重、作业条件恶劣的铸造企业,遏制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

第三条在实施铸造行业准入制度过程中将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形成合理经营规模;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发展铸造产业集群或铸造工业园区,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培育一批“专、特、精、新”的中小铸造企业,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铸件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

第四条铸造企业的布局及厂址的确定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应法规,符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在一类区内不能新建、扩建铸造厂,已有的铸造厂其污染物排放(含水、气和噪声等)指标应符合国家一类区有关标准的规定。

在二类区和三类区,新建铸造厂和原有铸造厂的污染物(含水、气和噪声等)排放指标均应符合国家或地区有关标准的规定。

说明:一类区指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水源地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二类区指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以及一、三类区不包括的地区;三类区指特定的工业区。

第五条鉴于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和工业发展程度的差异,在进行铸造行业结构调整和实施准入制度时,应区别对待。

第六条企业规模(产能)1.现有的砂型铸铁件(含离心铸铁管及其他离心铸造)、铸钢件与有色铸件生产企业铸件年产能按所在地区(见表1)和类别(一、二、三类)不同应不低于表1所列的吨位。

2.采用砂型及离心铸造工艺之外的其他铸造工艺(包括压铸、低压铸造、金属型铸造、挤压铸造、熔模铸造、V企业须根据GB/T 15587-2008建立能源管理系统。

镁合金铸件技术条件

镁合金铸件技术条件

镁合金铸件技术条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镁合金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优良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通讯等领域。

而镁合金铸件则是一种制造镁合金零件的重要工艺方法,具有高生产效率、成本低廉、形状和尺寸复杂的优点。

在制作镁合金铸件时,技术条件是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以下将结合镁合金铸件的生产过程,探讨镁合金铸件的技术条件相关内容。

铸造温度是影响镁合金铸件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镁合金的熔点通常在600℃以上,铸造时需要将镁合金加热至适当的温度以确保流动性和润湿性。

一般而言,铸造温度过高容易导致熔体的气泡和气孔增多,影响产品的密实性和力学性能;而铸造温度过低则容易导致润湿性差,产生夹渣、砂眼等缺陷。

合理选择铸造温度对于保证镁合金铸件的质量至关重要。

浇注速度是影响镁合金铸件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铸造过程中,适当的浇注速度可以有效控制热态金属的流动和凝固过程,减少气孔和夹渣等缺陷的产生。

通常情况下,过快的浇注速度容易产生热应力和气泡,影响产品的密实性;而过慢的浇注速度则容易导致热态金属凝固,产生冷隧、冷裂等缺陷。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镁合金种类和铸件形状合理选择浇注速度,以确保产品质量。

模具温度也是影响镁合金铸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模具温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热态金属的凝固速度和表面质量。

一般而言,模具温度过高容易导致金属凝固缓慢,产生夹杂和热裂等缺陷;而模具温度过低则容易造成铸件表面粗糙和收缩过大。

在制作镁合金铸件时需要精确控制模具温度,以确保产品表面质量和凝固良好。

还需要注意合金成分、浇注系统设计、冷却方式等技术条件对镁合金铸件质量的影响。

合金成分的配比和含量直接影响产品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浇注系统的设计合理与否决定了热态金属的流通和凝固过程;冷却方式的选择影响产品的晶粒结构和组织性能。

在镁合金铸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各项技术条件,以确保产品质量达到要求。

DB32T 3850-2020 有色金属深井铸造工艺安全技术规范

DB32T 3850-2020 有色金属深井铸造工艺安全技术规范

ICS13.100C72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DB 32/T 3850-2020有色金属深井铸造工艺安全规范Safety specification for nonferrous metal deep well casting process2020-10-13发布2020-11-13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一般(总体)要求 (3)5 厂址选择与工厂总平面布置 (4)6 厂房建筑和作业环境 (5)7 主要生产设备设施 (6)8 应急设施 (9)9 应急管理 (10)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应急管理厅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匡蕾、胡根林、孙颢、荣铁渝、刘赫、蒋俊、丁锦宣、周应泉、许国兵、吴德军、葛蔚、苏学。

有色金属深井铸造工艺安全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涉及有色金属深井铸造工艺生产企业的厂址选择与工厂总平面布置、厂房建筑和作业环境、主要生产设备设施、应急设施、应急管理等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冶金、有色、机械行业涉及深井铸造工艺的有色金属生产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3 安全色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4387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T 5611 铸造术语GB 5768.1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GB 5768.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3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 5768.4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4部分:作业区GB 5768.5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5部分: 限制速度GB 5768.6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6部分: 铁路道口GB/T 5976 钢丝绳夹GB 6222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7231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 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GB 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 15763 建筑用安全玻璃GB 17945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T 1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 20801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T 20801.5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5部分:检验与试验GB/T 20801.6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6部分:安全防护GB/T 25894 疏散平面图设计原则与要求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 30078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安全生产规范GB/T 30081 反射炉精炼安全生产规范GB/T 3300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942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34529 起重机和葫芦钢丝绳、卷筒和滑轮的选择GB/T 38315 社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实施导则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28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T 5003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87 工业企业平面设计规范GB 50207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482 铝加工厂工艺设计规范GB/T 50493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 50544 有色金属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 50630 有色金属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AQ/T 7009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AQ/T 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 900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AQ/T 9011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指南YS/T 12 铝及铝合金火焰熔炼炉、保温炉技术条件DB32/T 3614 工贸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基本规范3 术语和定义GB/T 561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石膏型低压铸造工艺规程的研究与应用

石膏型低压铸造工艺规程的研究与应用
按 表 3进 行 。
表 3 干 燥 过 程 ( 间 ) 定 时 确
粉 料 配 制 时 搅拌 速度 : 0 ±5 / n 搅 拌 时 间 : 160 0rmi; 当室 温 高 于 1 5℃ , 间 控制 在 1~ 1 , 时 O 5s 当室 温 低 配 制 说 明 于 1 5℃ , 间控 制 在 2 ~ 3 ; 体 流 动 性 :5 时 O 0S 浆 6 ~ 7 5mm; 收 缩 率 、 0 3 ; 模 时 间一 般 控 制 线 于 .1 脱
制备 铸 型粉 料 配 比及其 工 艺参 数 按 表 1进 行 。 制 备时检 查所使 用 的石 膏 粉 料规 格 , 现 规 格不 符 发 或有结块 则不 能使 用 。按 配 比称 取 相 应 的粉 料 , 置
于盛有发 泡剂溶 液及玻 璃纤 维 的搅 拌桶 内 。将 搅拌 器伸人 到搅拌桶 底 , 相对 移动 , 粉料 充分搅 拌均 并 将 匀, 防止底部堆 结 , 然后 将 搅 拌 器 提高 搅 拌 , 适 当 到
水 固 比为 1:1
发 泡 剂 玻 璃 纤维
正 辛 烷
< 0 2 . Na O 、 2
水量的 0 1 .
粉 料 重 量
的 0. 2
干燥 过 程 ( 间 ) 时 与加 热 炉 类 型 和铸 件 材 质 有
长度 为 1  ̄2 0 0mm
关, 对铸 件质量 提 高 至关 重 要 。生 产 中控 制 要求 可
热有利 于均 匀喷涂涂料 , 升液 管 口平面上 放置 石棉 垫板 和过 滤 网片 可提 高服 役 寿命 。 旨在 为薄 壁 叶 片和
大型复 杂薄壁铸 造铝合 金铸件 的 生产提供 科 学依 据 。 关键 词 : 残膜 回收机 ; 形挑 膜齿 ; 拟装 配 ; 动仿 真 弧 虚 运 中图分类 号 : G2 1 T 4 文献标 识码 : B

制造工艺详解——铸造

制造工艺详解——铸造

制造工艺详解-—铸造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

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一、铸造的定义和分类铸造的定义: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金属零件毛坯的成型方法。

常见的铸造方法有砂型铸造和精密铸造,详细的分类方法如下表所示。

砂型铸造:砂型铸造—-在砂型中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

钢、铁和大多数有色合金铸件都可用砂型铸造方法获得。

由于砂型铸造所用的造型材料价廉易得,铸型制造简便,对铸件的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均能适应,长期以来,一直是铸造生产中的基本工艺。

精密铸造:精密铸造是用精密的造型方法获得精确铸件工艺的总称.它的产品精密、复杂、接近于零件最后形状,可不加工或很少加工就直接使用,是一种近净形成形的先进工艺.铸造方法分类二、常用的铸造方法及其优缺点1。

普通砂型铸造制造砂型的基本原材料是铸造砂和型砂粘结剂。

最常用的铸造砂是硅质砂,硅砂的高温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则使用锆英砂、铬铁矿砂、刚玉砂等特种砂。

应用最广的型砂粘结剂是粘土,也可采用各种干性油或半干性油、水溶性硅酸盐或磷酸盐和各种合成树脂作型砂粘结剂。

砂型铸造中所用的外砂型按型砂所用的粘结剂及其建立强度的方式不同分为粘土湿砂型、粘土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3种.砂型铸造用的是最流行和最简单类型的铸件已延用几个世纪。

砂型铸造是用来制造大型部件,如灰铸铁,球墨铸铁,不锈钢和其它类型钢材等工序的砂型铸造。

其中主要步骤包括绘画,模具,制芯,造型,熔化及浇注,清洁等.工艺参数的选择加工余量:所谓加工余量,就是铸件上需要切削加工的表面,应预先留出一定的加工余量,其大小取决于铸造合金的种类、造型方法、铸件大小及加工面在铸型中的位置等诸多因素。

起模斜度:为了使模样便于从铸型中取出,垂直于分型面的立壁上所加的斜度称为起模斜度.铸造圆角:为了防止铸件在壁的连接和拐角处产生应力和裂纹,防止铸型的尖角损坏和产生砂眼,在设计铸件时,铸件壁的连接和拐角部分应设计成圆角。

模具验收作业指导书

模具验收作业指导书

上海XXXX有限公司热加工事业部
上海XXXXXX有限公司热加工事业部
上海XXX实业有限公司热加工事业部
上海XXX热加工部模具验收单
注:合格√可接受○不可接受×无关项目/
上海XXXXXXX有限公司
模具试模申请/验收单
模具类型:□浇注模具□砂芯模具□压铸模具 200 年月日
申请人:审核:计划:生产:质保:
R-TS-2144C
上海XXXXXX有限公司
模具接收单
编号:R-TS-2145C
上海XXXXXX有限公司
模具接收单
编号:R-TS-2145C
上海XXXXXX有限公司
R-TS-2141C
上海XXXXX有限公司
模具试模报告单
编号:R-TS-2147C
上海XXXXX有限公司
模具试模报告单
编号:R-TS-2147C
说明:合格 : “OK ” 不合格:“NG ” 对象外:“~”

号:R-TS-2148C
模具开发建议书
建议人:审核:批准人:。

铸造设备铸造知识简单介绍 镍、铜、铬、钼、锡、锑在铸铁中的作用

铸造设备铸造知识简单介绍 镍、铜、铬、钼、锡、锑在铸铁中的作用

镍、铜、铬、钼、锡、锑在铸铁中的作用镍、铜、铬、钼、锡、锑在铸铁中的作用:Ni(镍)1.溶与液体铁及铁素体2.共晶期间促进石墨化,其作用相当于1/3Si3.降低奥氏体转变温度,扩大奥氏体区,能细化并增加珠光体4.Ni<3.0%,珠光体型,可提高强度,主要用作结构材料;Ni3%—8%,马氏体型,主要用作耐磨材料;Ni>12 %,奥氏体型,主要用作耐腐蚀材料等。

5.对石墨粗细影响较小Cu(铜)1.在奥氏体中极限溶解量为3.5%(当碳为3.5%)2.促进共晶阶段石墨化,能力约为硅的1/53.降低奥氏体转变临界温度,细化并增加珠光体4.有弱的细化石墨的作用5.常用量<1.0%Cr(铬)1.反石墨化作用属中强,共析转变时稳定珠光体2.铬是缩小γ区的元素,Cr20%时,γ区消失3.用量0.15%-30%4.其用量小于1.0%仍属灰铸铁(可能有少量自由Fe3C出现),但力学性能有所提高。

Mo (钼)1.Mo<0.6%时,稳定碳化物的作用比较温和,主要作用在于细化珠光体,亦能细化石墨。

2.Mo<0.8%时对铸铁的强化作用较大3.用Mo作合金化时P量一定要低,否则会出现P- Mo四元共晶,增加脆性4.Mo>1%时,达到1.8%—2.0%时,可抑制珠光体的转变,而形成针状基体5.Mo能使“C” 曲线右移,并有使形成两个“鼻子”的作用,故易得贝氏体Sn(锡)1.为增加珠光体量而加入,一般用量<0.1%,可提高铸铁强度,>0.1%时有可能使铸铁出现脆性2.Sn >0.1%可出现反球化作用3.共晶团边界易形成FeSn2的偏析化合物,因此有韧性要求时,注意Sn量的控制Sb (锑)1.强烈促进形成珠光体2.0.002%—0.01%时,对QT有使石墨球细化的作用,尤其对大断面QT件有效3.其干扰球化的作用可用稀土元素中和4.HT中的加入量为<0.02%,QT中的加入量0.002%—0.010%如何进行铸钢件热处理的检验一、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考虑到阀门铸件形状复杂,容易变形和开裂,碳钢铸件热处理通常采用退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和范围
1.1规范锶变质汽车车轮低压铸造的操作工艺。

1.2本规程适用于铝合金轮毂低压铸造工序。

2、流程
3、生产前准备
3.1设备准备
3.1.1保温炉在使用前,要逐步分阶段升温至700~720℃。

3.1.2将预热好的升液管小心装入保温炉,并密封紧固。

3.1.3检查铸造机油路、油缸及冷却有无漏油,温控、液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3.1.4低压机供气压力不低于0.4Mpa ,供水压力不低于0.35Mpa 。

3.1.5低压机供气的压缩空气的露点≤-45℃。

3.2工具量具准备
3.2.1涂料按比例配比好,使用前要充分搅拌,配比后超过八小时禁止使用。

3.2.2检查烤模器通风要均匀,否则应修理或更换。

3.2.3涂料喷枪须先检查有无泄漏,有泄漏的喷枪严禁使用。

3.2.4专用检验器具是否齐备,有无损坏。

3.2.5扁铲、铁棒、铝锤、钢丝刷、烤枪、取件夹、过滤片、钢印等工具须准备齐全。

3.3文件准备
3.3.1工艺规程须准备好。

3.3.2低压模具使用跟踪卡,压铸监控记录表、低压铸造工艺卡片、作业准备验证表是否准备齐全。

3.4模具准备
3.4.1调整模具及限位,要求无错模,限位到位。

3.4.2开合模具检验运行是否自如,顶杆顶出.复位是否正常.
3.4.3试压过滤片合适:合模后与分流锥有1~2mm的间隙3.4.4将模具烘烤至380~450℃。

3.5铝液准备
3.5.1铝液化学成分符合表一要求。

表一:保温炉内的化学成份
3.5.2测氢密度≥2.45g/CM3。

3.5.3铝液温度在685℃-710℃范围内。

3.5.4保温炉加铝水前、后必须扒渣,加完铝水前,清理保温炉内铝液的浮渣、炉壁挂渣、升液管和热电偶保护套侧面的渣要清干净;加铝后用漏铲将铝液表面的浮渣轻扒至炉门口,再将渣扒到铝渣槽内,严禁在炉内上下翻动铝液扒渣。

3.5.5合格铝液在保温炉内储存时间≤4小时,超过4小时要求重新检测保温炉内铝液化学成份和含氢量,达到要求,才可使用;否则禁止使用。

4、铸造操作
4.1根据工艺卡片要求调整参数
4.2调机合格正常生产时,每个铸件须放过滤片,过滤片须平放,不得放歪。

4.3铸造过程中随时检查模具涂料情况,涂料严重脱落或表面严重粗糙不平,应及时下机处理模具。

4.4模具连续生产不得超过9个班次,达到9个班次时,必须停机拆模,由模修班重新清理准备;
5、毛坯淬水
毛坯淬水时要平稳浸水。

尽量B面向上防止磕碰伤。

6、毛坯检验
6.1所有生产出的毛坯要求进行100%自检,每铸出一个轮毂,都应检查铸件外观质量,并做好记录,如果铸件外观不合格,应采取改进措施。

外观质量检验内容为:欠铸、夹渣、裂纹、冷隔、错模等缺陷。

并将检验结果记录于《压铸监控记录表》中。

6.2 调机首件或接班首件根据图纸要求检测铸坯尺寸并记录,合格后继续生产;生产过程中每小时抽检一次
6.3首检外观合格须送X光检查内部质量,根据质量状况调整工艺,直到合格为止。

正常铸造过程中,接班首件送检,正常生产中铸造工按每10-20件抽1件的频率将铸件送X光抽样检查。

(注:生产中操作手可视生产情况来决定是否加大X光检验频率。


6.4调机生产合格后或接班后前五件抽一件送抛光小组进行试抛,根据质量状况调整工艺,直到合格为止;正常生产过程中,按每20件抽1件的频次送试抛小组抽样试抛。

(涂装产品不抛光)
7、毛坯打号
毛坯打号要整齐、清晰,不允许漏打错打;标识刻字需去除时要去除平整。

铸造号如 061010A50 表示06年10月10日操作手A50生产,对于模具上有铸造年月号的毛坯,可以不打年月号。

8、毛坯下转
8.1毛坯下转时合格品和废品要单独摆放。

注:具体摆放标准见<产品摆放管理规定>8.2合格毛坯在轮辋表面用记号笔标明生产编号及生产序号。

8.3合格毛坯在下转时要注意防护,不允许出现磕碰伤。

9、安全及文明生产
9.1工人上岗操作必须穿好工作服、工作鞋、戴好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

9.2使用煤气及天然气时,管接头或管道老化漏气,应停止使用并重新更换。

9.3时刻注意低压铸造机的运行情况,有问题及时上报或采取措施解决。

9.4每次充型时,都要注意是否有铝液飞溅,以防伤人。

9.5开合模过程中,头、手等身体各部位严禁伸入铸机内。

9.6铝液、铸机、模具均处于高温状态,小心烫伤。

9.7清渣所用的扒渣工具必须是干燥的,以防止扒渣时发生爆炸伤人事故。

9.8装拆模具时,应小心配合,以防坠落伤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