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研究(本科).doc

合集下载

对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分析研究

对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分析研究

环球市场/理论探讨-104-对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分析研究吕熠晨 任琪龙山西财经大学摘要:在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并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地区的养老需求。

现阶段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系统的中坚力量。

本文就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现状、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障;家庭养老1前言养老问题是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十分重视的民生问题。

我国是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止到2014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已达13161万,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7%①,远远超过国际上对老龄化国家的规定标准。

越来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城镇养老保障制度己经能够基本满足社会需求,比较完善。

而受城镇化和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在广大农村地区,旧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已经不能应对当前新形势下的挑战。

2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现状家庭养老是指由组成家庭的成员特别是被赡养者的子女承担养老义务的养老模式,也是中国最为普遍的农村养老模式。

②因为在大部分的农村地区,依然要靠传统的劳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经营,农民收入少,依靠自身养老保障能力差,加之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所以中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费用主要来自子女的供养。

另外,家庭观念在中国人心中分外强烈,农村尤为甚之。

建立在血缘关系及婚姻关系上的家庭,既是老年人生活的地方,更是老年人心灵的归宿。

家庭养老符合中国老年人口生活习惯,是老人喜欢的养老环境,有利于孝道传承以及满足农村老年人口的精神需求。

然而,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乡村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来源中,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占比接近50%,通过自己劳动收入约占41%,当农村老年人口丧失劳动能力或遭遇家庭变故时,那么他们的老年生活将无从保障。

由此可见,家庭养老的保障稳定性较差。

3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问题3.1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首先,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农村人口的生育率不断下降,并且已经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进而造成家庭子女数减少,家庭抚养比变大,使每个劳动力的养老负担加重。

我国农民养老保障体系的研究

我国农民养老保障体系的研究

我国农民养老保障体系的研究中国是未富先老的国家,由于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人口老龄化尤其是农村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引发了多种经济和社会问题,加快建立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势在必行。

本文通过对国际农村人口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结合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对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未能切实保障农民利益,诸多方面存在着制约和局限,提出要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着公平、发展的原则,按照养老保障城乡一体化的模式设计一套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初步对现阶段农村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作出了相关对策研究。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制度;对策研究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正、减小城乡差距、应对银色浪潮以及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如何妥善解决中国数以亿万计的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是基于基本的公平正义、国家稳定以及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的重大课题,因此,本文运用经济学、管理学、人口学、社会学、统计学等诸多学科知识,对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本文首先对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进行动态预测,揭示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需求面临的现实压力与潜在挑战,指出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具有供给瓶颈,从而得出中国农村养老资源缺失这一结论。

然后就目前中国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模式的选择进行分析和点评,对改革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给出实施方案的财政路径,接下来探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国民一体化道路以及城市反哺农村的可行性,最后研究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与宏观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互动关系。

无论是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还是人均养老保险基金量,城乡差距都相当大。

鉴于农村老年人的绝对数量和老龄化程度、老年人口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这一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广大农民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对实现农村社会文明进步和长治久安,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浅析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优化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浅析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优化
论文提纲
(一)传统的家庭养老根深蒂固
(二)新型的社会化养老日趋活跃
(一)传统家庭养老面临诸多挑战
1、土地保障功能不断减弱。
2、劳动力转移。
3、传统敬老文化衰退。
4、家庭规模小型化。
(二)新型社会化养老发展不足
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缺陷
2、农村社区养老发展不完善
3、商业养老保险严重不足
(一)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家庭养老
[5]Carter,Shipman.Keep the promise -- American old-age social insurance systemreform.The Ronald Press Company,2000:142-146.
[6]Hoskins.the social securit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The Ronald Press Company,2005:132-178.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振明.政策科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39-240.
[2]苏保忠.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63-65.
[3]田雪原.中国农村养老问题.[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12-117.
[4]赵曼,吕国营.社会保障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87-188.
[7]钱海龙.我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与前瞻研究[J].安微师范大学,2012(2).
[8]薛鹏,管兵.中国农村养老资源现状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2011(2).
[9]张春红.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5-38.

我国农村现行的几种养老模式分析

我国农村现行的几种养老模式分析

全文共计4510字摘要:在倡导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背景下,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老年人口的福利问题,还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

文章对我国农村现行的几种养老模式——家庭养老、自我养老、社会养老、社区养老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

关键词:养老模式;家庭养老;自我养老;社会养老;社区养老在世界进入老龄化的背景下,我国先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与人口老龄化直接相关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整个社会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障问题。

与城市相比,现在和未来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均会高于城市。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农村老年人口大约占全国老年人口的2/3,农村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35%,而城市是6.30%,农村老年人口不论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都占据多数。

中国农村比城市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但农民这一数量巨大却在“二元经济结构”中处于弱势的群体并未被纳入城镇统一的社会保障范畴。

对于养老模式,学术界没有统一的界定,此种含义的还有“养老方式”、“养老形式”、“养老制度”等等。

刘从龙认为,目前家庭养老是老人在收入来源和生活安排上均依赖于家庭其他成员;如果老人有自己的收入来源,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即为自己养老;社区(含乡镇企业)养老指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乡村或乡镇企业,仿照城镇企事业单位的退休办法,给老年人发放养老金。

社会养老指实行养老保险,由社会统筹解决养老问题。

本文将使用此种分类方,对我国农村现行的几种养老模式进行分析。

一、家庭养老学术界目前在养老内容上已基本达成一致,认为养老涉及经济或物质的
1。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研究》2023-10-26contents •引言•人口老龄化现象概述•农村养老模式现状及问题•养老模式创新与改革•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建议•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01人口老龄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尤为严重。

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问题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

02农村养老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公共设施匮乏,以及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化,导致农村养老模式面临诸多挑战。

03研究农村养老模式,探索适应农村特点的养老方式,对于保障老年人权益,促进社会公平与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研究法和系统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收集相关政策法规、学术论文等资料,梳理农村养老模式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农村老年人和家庭的相关信息;运用系统分析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为优化农村养老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02人口老龄化现象概述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

具体来说,人口老龄化是指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逐渐上升,同时工作年龄人口比例逐渐下降的趋势。

人口老龄化的定义03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对较低,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人口老龄化的国际比较01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现象都在加剧。

02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严重,如日本、德国等,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较轻,但增长速度较快。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且呈现出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

与城市相比,农村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对较高,且增长速度更快。

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相对不完善,养老压力更大。

中国农村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模式分析

中国农村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模式分析

中国农村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模式分析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71%,农村老人约占全国老人的75%以上。

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比城镇老人更为艰难。

老有所养,一直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学术界和各级政府开始关注的课题。

近年来,与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滞后相适应,农村养老保障体制也自然游离于社会保障网之外,据统计,中国农村目前有97.6%的老人依靠家庭养老,而依靠退休金和集体养老的老人仅占2.34%。

人口老龄化给农民家庭带来的负担,抑制了农村消费和农民的购买力,也阻碍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和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这种状况不利于农村改革的进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不利于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中国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现状和局限性中国农村老人与城镇老人的显著区别在于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而且农村老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极少,他们因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后,生活来源只能完全依赖子女,经济上靠子女供养,生活上靠子女照料,没有其他出路。

目前,农村老人的生活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多代同堂型,既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老人与子孙同吃同住,共同生活,生产生活中的事物主要由子女决定,老人除了做点家务或照看孩子外,别无其他活动。

有的家庭则沿袭古老的家族管理习俗,由老人做主,子女很少有个人财产。

另一种是分居赡养型,既能够从事一般家务的老人和子女分开居住,老人的责任田和口粮田交给子女耕种,生活费用由子女供应,女子定期把生活用品或现金交给老人,他们一般居住较近,感情联系较为密切。

再一种是独立生活型,既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老人,依靠承包田种植或家庭养殖等方面的劳动收入来养活自己。

但老人一旦丧失劳动能力,这种生活方式就难以维持了。

家庭养老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伴随着古老的农业文明而出现的。

在原始社会里,老年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尊重,那时候为了保存种群的生存和延续,老年人和无行动能力的人会被很残忍地杀害或遗弃。

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研究

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研究

服务 的供 给需要养老机构 、 社区、 地方 政府 等多 方资 源的整
合 。 国 内许 多 农 村 地 区 , 如福 建长 汀县 、 河 北 灵 寿 县 等 已 经 广 泛 开 展 了居 民 居 家 养 老 服 务 , 对 农 村 养 老 问 题 有 较 强 的 借鉴作用 。
2 我 国农 村养老 保 障需求 特点
2 . 1 纯 粹 养 老 时 间 短
中 国农 村 老 年 人 在 完 全 丧 失 劳 动 力 之 前 会 一 直 参 加 劳 动 。有 数 据显 示 , 5 O 一6 0岁 的老 人 有 9 5 . 6 会 参 与劳 动 , 大 约2 / 3的 6 0 —7 O岁 老 人 也 会 参 与 劳 动 ; 即 使 丧 失 部 分 劳 动 能力 的老人 , 仍 会做一些辅助 性农 活 和家务 ; 而 由 于 疾 病 和 年 老 完 全 丧 失 生 活 自理 能 力 的 农 村 老 年 人 需 要 别 人 照 料 时 间一般 只有三年左右 。农 村老年 人 口纯粹 养老 时间 平均约 远远短 于城镇居 民。 产 出的不稳定 等 因素 经济 收 入 受 到相 应 的影 响 , 养 老 的 经 为 5年 左 右 , 2 . 2 养 老 成 本 低 济资源需 要外部支 持 , 家庭 养老显 得力不从心 。 ( 3 ) 现 有 的养 老 保 障 体 系 薄 弱 。 广 大 的 农 村 地 区 由 于 农 村 居 民 自有 住 房 , 粮 食 蔬 菜 完 全 可 以 自给 自足 , 衣 食 同时老年 人 可以继 续劳 动 , 拥 有 的 土 地 经 济资源分 配不均 及 经济 发 展 水平 制 约 , 现 有 的 农 村 的 养 住 行 成 本 相 对 较 低 , 总 体 来 说 农 村 老 年 人 的 养 老 成 本 和 负 担 也 老 保 障 体 系非 常 薄 弱 , 无 法 对 家 庭 养 老 提 供 足 够 的 经 济 支 也 能 获 得 收 益 ,

浅论中国农村家庭养老方式

浅论中国农村家庭养老方式

浅论中国农村家庭养老方式内容摘要:在中国农村,家庭养老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

从古至今,家庭养老一直是农村养老的第一选择,对农村社会的稳固和进展起着重要作用。

可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切,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打算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着各类问题。

可是由于生产力进展水平等各类因素的制约,家庭养老在现今农村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咱们应充分发挥家庭养老在农村养老中的作用。

关键词:家庭养老,养老模式,农村一、家庭养老在我国农村长期延续的缘故分析家庭养老在我国农村有着悠长的历史,是我国农村要紧的养老方式。

这种方式强调“土地养老”与“养儿防老”的观念。

“土地养老”与“养儿防老”这两种家庭养老方式之因此能够在我国一直延续至今要紧有以下两个缘故:以家庭为社会生产单位的模式是农村选择家庭养老的经济缘故自西周朝商、周公辅政以来,西周统治者看到殷商不事稼穑、不勤耕耘而最终致使亡国,因此便强调西周以农立国的精神,警告后世子孙们要勤于农事,不误农时。

商鞅变法时废井田、开阡陌、重耕耘、奖军功,使得这种农本观念加倍深切到人们的头脑中。

中国形成了以家庭为社会生产单位的生产模式,马克思所说的两种生产即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都耦合在家庭的生产中。

不同于古希腊民族的海上迁移割断了人们之间的血亲纽带,在中国,民族的迁移是在陆上进行的,这种迁移并未切断家族间亲属血缘关系。

例如“五胡乱华”时,北方人口整族群的南迁居住,而“留守”北方的人们那么构筑“坞壁”、“坞堡”以抗击外部的侵犯。

这种“坞壁”、“坞堡”确实是一个由血亲血缘关系形成的一个类似家族式的生产和军事单位。

由于旧的氏族关系并无从全然上加以摧毁,亲属关系仍然是人和劳动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在传统中国的农业文明中,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的自身的生产老是结合在家庭的内部。

“在人类社会要紧还不是通过工具,而是通过人力与自然相直接互换的进展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家庭一起体制造了相对较高的生产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研究(本科)
2020年4月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研究(本科)本文关键词:养老,本科,农村,模式,我国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研究(本科)本文简介:题目: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研究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两种模式二、家庭养老模式存在与延续的原因三、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出现的挑战四、社会养老模式与家庭养老模式的综合使用(一)强化家庭养老模式(二)提高社会养老的效用结语参考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研究(本科)本文内容:
题目: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研究
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两种模式二、家庭养老模式存在与延续的原因三、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出现的挑战四、社会养老模式与家庭养老模式的综合使用(一)强化家庭养老模式(二)提高社会养老的效用
结语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