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策略和方法

中考地理复习策略

我们复习地理时应该首先注重基础部分,要把有关的省区弄懂,比如说各省的名称、简称,把他们落实

...........

到地图上

..,包括经纬度,和它们对应的地形

....,这些重要的地形所在的位置

......,四大盆地

....。还有我国有四大高原

特点

......,再比如说青藏高原上有什么河流和山脉。还有一些人文地理事物,比如说城市和交通枢纽,要落实到

地图上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把中国一些大河,比如说长江、黄河、珠江,三大河的流域,有关自然和

人文进行综合复习。还有就是重要的地理

..。

..--淮河

..,如秦岭

..界线

一定要抓住和热点相对应,如上海自贸区、新疆恐怖分子暴动、东海防空识别区、东部地区的雾霾,请同学们把这些范围位置搞清楚,例如新疆的位置,有可能整体考西北地区,有可能考局部。整体考西北地区,会涉及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农业、植被、交通、重大工程等等。

另外,考试时有可能考中国和国外结合的地方,比如说东海防空识别区

.......,就是我国和日本在东海的领海

争端,或者与东南亚结合的考,如马航

....,一定别浅显的限定在国内,也可能将中国和国外的

..MH730

.....失踪事件

相邻部分进行切入考试。所以,复习时一定要整体掌握各要素的情况,才能做到手到擒来,如鱼得水,总原则就是基础最重要,地图是根本。

另外,中国地理还有前面提到的大工程(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和热点的知识,更要关照一下。

热点:国内的有雾霾天气

....,东海防空识别区

.......

..........,新疆暴动

....,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面

国际的有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

.....,习近平主席出访西欧

.........

......、巴西世界杯

.........、克里米亚公投

.....、索契冬奥会

其次建议同学们注意“回归”课本,落实下面五个“回看”。

一、回看教材

对照地理教材的目录,逐章逐节进行有序回忆,使书本知识在脑海中作一次全面再现。再对照考试说明一项一项排查,检查自己对书本知识掌握的情况,逐点进行具体回顾,哪个知识点没有掌握还有问题,把排查剩下的集中注意力,重点掌握。对要求了解的内容能否复述“是什么”、“在什么地方”;对要求理解的内容,能否说明“为什么”;对要求掌握的内容,能否懂得“应用”。要特别注意,课本中一些基本概念(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基本规律(如自转和公转)和基本原理(如因地制宜)在试题中是如何体现的,以便掌握解题思路。

二、回看地图

地图集地理知识、原理、规律以及考核形式于一身,掌握了图就把握了地理脉络。从心理学讲,图形又比文字好记,回头看看地图,把地理分布、地理规律都落实在地图上。可以说是地理学科最好的复习方法。

复习到最后时刻,重点看的地图有:中国政区图(各省轮廓,行政中心,简称)、中国及世界地形图(各山脉和地形区)、中国及世界气候图(气温、降水量)、中国水系图(长江、黄河、塔里木河)、中国人口、民族、城市、中国交通图(铁路的三横五纵)等。逐一看图、找图、记图,考图、甚至画图,地理的基本知识就掌握了。

此外,回头看看所练的各种与图有关的考题类型。如:地理景观图(南方北方西北青藏)、地形剖面图、地理原理示意图(自传和公转)、地理漫画图(水资源的利用和人口)、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地理等值线图等。熟悉这些图形在试题中的特点和解法,是考好地理所必需的。

三、回看解题方法

熟悉常见地理试题中不同的解题方法,如图示法,画个图验证一下、排除法,先排除你认为一定正确的的或者错误的,这样准确率就高了许多、推理法,一步步往出推导,能想多远就想多远、讨论法,如果这个对的话,有没有理由支持它,不对的话哪里错了、极端假设法,假如这个选项对了,事实成立吗等等。

四、回看解题错误

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与疑难、错误作斗争的过程,化解疑难和改进错误的多少决定着学习进步的快慢。考前有针对性看看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如看近一两个月模拟考卷中错解的题,分清错误类型(知识型、方法型、能力型、心理型)以及近年中考试题的错解分析等,分析导致失误主要原因,可以增强防范意识,减少失误。

五、回看社会热点

地理学科的区域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使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及热点区域命题成为中考的主旋律,同时也是跨学科综合试题的切入点。所以,有必要回头看看一年来的“新闻”。

但不能一味追逐热点,忽视地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及有解题中的运用;忽视地图在试题中的作用及特点;忽视解题方法或技巧的结合;忽视对薄弱环节的查漏补缺,关键

..是基础识记

..

.....,重点

是态度认真

....。

....,胆大心细

.....,谦虚谨慎

中考地理复习解题方法

(一)选择题部分

首先,认真审题。就是要“睁大眼睛看题目”,审题除通览题目,看懂题意外,还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要遗漏题目文字或图形中的边角位置不醒目的内容(如指向标箭头、地图比例尺等);二是特别要看清题目中容易使人迷惑而导致答错的关键字,如“东”、“西”、“南”、“北”、“大”、“小”、“高”、“低”等。三是要留意选项文字叙述较多分为二层意思时,往往(并非绝对)前段文字叙述正确而后段文字叙述错误。因此,审题要细心,不能“只看前不顾后”,才不致受迷惑。

其次,善用“排除法”。用排除法作题是我们提高成绩非常重要的法宝。也就是说,不要急于先找出正确答案,应将选择题当作改错题来做,把错误的答案一个一个找出来,排除出去,筛选下来的就是正确答案了,即所谓“去伪存真、由表及里”。

再次,巧用优选法。对排序类的选择题可用优选法,抓住排序选项中简单的,自己熟悉的内容对应相应的序号选项,再对应分析其它序号的内容找正确选项,这样可降低难度,缩小范围,减少错误。

另外,一些内容复杂而空间概念较强的选择题,只从字面上去冥思苦想往往容易弄错,如能画简图帮助判断,就易选出正确的答案。还有一些选择是一图带多题,而这一组题是有关联的,当第一道题难度较大难以得出结论时,同学门不要着急,我们完全可以先跳过这一道,先做其他题目,大多时候我们能从其他的题目中得到启发。

(二)综合题部分

综合题是通过一定的文字表述或图表、数据资料等形式出现的。同学门应具备从文字和图表、数据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运用,解决试题中所提出的问题。

首先,必须读懂题意。在答题时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依旧“睁大眼睛看题目” 看清答题要求。地理学科对地图的考查始终是个重点,在综合题部分还要特别注意以下一点:不要忽略题目中一些特殊要求,如审题不细,容易忘做“用,将……填(涂)在图中适当位置”之类而失题丢分,还有填序号的别填成汉字。

再次,注意联系。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答题时应该注意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要关注跨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如: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经常是地理考试题的切入点。热点、焦点问题最终落脚点还是考查地理知识与地理能力,考生要将热点、焦点问题回归到课本,从中找出相关的地理素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和评价。

另外,规范准确写答案。在将题目整体浏览一遍之后我们就要下笔了,这时要注意:一要点完整、意思全面,条理清楚(主要的写前边,次要的写后边),表述准确,体现因果关系。不少同学在平时复习时,这个方面训练不够,往往出现“眼高手低”、“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的情况,更有甚者答案语句不通。因此,在复习迎考中,应该把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二是书写规范、杜绝别字和笔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