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在训诂学史上的开创意义

合集下载

《尔雅》

《尔雅》

六、《尔雅》的研究
• 对《尔雅》的研究,自西汉始。文帝时置《尔雅》博士。武帝时的犍 为文学首开为《尔雅》作注。此后有刘歆、樊光、李巡、孙炎等的注 本,但均已亡佚,仅在陆德明《经典释文· 尔雅音义》及马国翰《玉函 山房辑佚书》、黄奭的《汉学堂丛书》、臧庸堂《尔雅汉注》、余萧 客《尔雅古经解钩沉》等书中,可看到部分条目。但他们为《尔雅》 • 现存的、最早的、最完整的注本是晋郭璞的《尔雅注》。郭注本阐 述了《尔雅》的体例,疏解了词义,注明了读音,区别了今语、古语、 方言,校勘了文字。郭注本资料丰富,疏解全面、系统。正如邢昺 《尔雅疏· 叙》所云:“东晋郭景纯用心几二十年注解方毕,甚得六经 之旨,颇详百物之形,学者祖焉。”(《十三经注疏· 尔雅注疏》,中 华书局1980年10月版。) • 魏晋以降,为《尔雅》作注的有沈旋、施干、谢峤、顾野王等人,其 著作皆亡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黄奭《汉学堂丛书》等 书中,收其辑本。多为音注本。 • 唐代研究《尔雅》的著作,以陆德明《经典释文· 尔雅音义》最为著 名。陆书在注音、校字上用力最勤,在释义上对郭注有补充、校正, 并对篇名作了说解。
三、《尔雅》的内容,释义条例、方式
《尔雅》的内容
《汉书•艺文志》著录《尔雅》三卷二 十篇。原有《序篇》,唐、宋间佚,今本 存十九篇。十九篇按其词语类别可分为两 大部分:
(一)一般词语类:
《释诂》、《释言》、《释训》三篇是古代 文献一般词语的训释汇编。《释诂》多为一词释 多词;《释言》多为一词释一词或二词。《释 诂》、《释言》多是以当代词解释古代词,或以 常用词解释难词、僻词。《释训》多为解释叠字 词或联绵词,道形貌或明喻义;亦有引用《诗经》 诗句,解其难词,释其意义者。
《尔雅》的释义条例
《尔雅》释义是有其规律的,这体现在后人研究时归类的 条例中。清人陈玉澍的《尔雅释例》,对其条例阐述的十 分详尽,共四十五条。胡朴安的《中国训诂学史》根据陈 说,综合为八条,即甲、文同训异。如:“幠,大也”; “幠,有也。”乙、文异训同。如皇、嘏、京、皆训大。 丙、训同义异。即“二义同条”或“一训兼两义”。如治、 肆、古,故也。“治、古为久故之故,肆为语词之故”。 丁、训异义同。如“烝,君也”。“烝,众也”。君亦释 众。《白虎通》及《广雅》并曰:“君,群也。”群即众 也,义仍同也。戊、相反为训。如“愉,乐也”。“愉, 劳也”。劳、乐,相反为义。己、同字为训。如“迺”, 古乃字。庚、同声为训。“锡,赐也”。读“锡”为 “赐”。辛、展转相序。如“永,悠、迥、遐,远也”。

尔雅训诂内容

尔雅训诂内容

尔雅训诂内容
摘要:
1.尔雅训诂的定义与意义
2.尔雅训诂的内容分类
3.尔雅训诂的研究价值与影响
正文:
尔雅训诂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辞书,主要收集了古代汉语的词语解释和训诂,对后世的汉语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一、尔雅训诂的定义与意义
尔雅训诂,简称《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训诂学著作,也是古代汉语研究的重要资料。

它收集了先秦至汉代的词语解释和训诂,是我国古代辞书和训诂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尔雅训诂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古代词汇和语言知识,而且对后世的汉语研究和辞书编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尔雅训诂的内容分类
尔雅训诂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释诂:对古代词语的意义进行解释。

这些词语包括古代的专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2.释训:对古代的成语、谚语、惯用语等进行解释。

3.释义:对古代文献中的词语进行解释。

这些文献包括《诗经》、《尚书》、《春秋》等。

4.释音:对古代的音韵学知识进行整理和记录,包括古代的韵部、声母、
韵母等。

三、尔雅训诂的研究价值与影响
尔雅训诂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汉语史的研究,尔雅训诂提供了大量的古代词汇和语言知识,是研究古代汉语的重要资料。

2.对于辞书学的研究,尔雅训诂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训诂学著作,对后世的辞书编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对于文化史的研究,尔雅训诂收集了大量的古代成语、谚语、惯用语等,是研究古代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

《尔雅》的贡献及影响

《尔雅》的贡献及影响

《尔雅》的贡献及影响作者:周晓宇来源:《北方文学·下旬》2013年第03期摘要:《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语言学专著,它是我国古代典籍词语的总汇,被历代的文人学者视为经典。

《尔雅》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领域。

它的编写结构和释词体例对后代编纂辞书的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尔雅》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试从释词体系和编纂体例这两个方面来论述《尔雅》的贡献和影响。

关键词:《尔雅》贡献影响释词体系编纂体例一、引言《尔雅》是我国训诂学方面的专著,它以解释词义为主,也是我国第一部兼有百科性和辞书性的语义应用词典。

它的学术价值很高,被历代的文人学者视为词义注释和词义考证的经典。

《尔雅》的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领域。

基于以上观点,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论述《尔雅》的贡献及其影响。

二、《尔雅》的贡献及其影响(一)释词体系《尔雅》始创于西周初年,后来不断经过孔子及其弟子们的增益和润色,最后成书于战国中期。

《尔雅》的产生、流传乃至成书,或者接近于先秦古籍产生的年代,或者要早于先秦晚期古籍产生的年代,它是我国最古老的辞典式的训诂著作,是古代典籍词汇的汇总。

《尔雅》对古代汉语的词汇,加以类聚和群分,在解释词义方面具有系统性,表现为能够揭示词语的各种义项上,于是就为古代汉语词汇的研究勾画出了大的轮廓。

这也使《尔雅》由帮助阅读古代文献为目的的著作,变成独立研究词汇这门学科开端的著作。

同时,《尔雅》不是一些词汇材料没有内在联系的堆积,而是始创分类的结构模式,为同时代的词书树立了分类规范,成为最早的一部研究古汉语词汇的专著,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上古汉语词汇中存在很多的同义词,因此很多词语都可以包括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这三种义项。

《尔雅》在以解释先秦古籍为落脚点时,并没有注意到词语义项的类别,原因在于当时人们的头脑中还没有区分词语义项类别的概念,但《尔雅》却能够客观地揭露出词语的各种义项,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是难能可贵的。

《尔雅》注本文献系列对训诂学形成产生的影响

《尔雅》注本文献系列对训诂学形成产生的影响

作者: 杨薇
作者机构: 湖北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教授,武汉430062
出版物刊名: 江汉论坛
页码: 139-142页
主题词: 《尔雅》;注本文献;训诂学;影响
摘要:一种学科的形成,往往有赖于本学科长期的实践,以及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该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文献是记录一个学科的实践、方法和理论的载体,特别是关涉到某一学科的系列文献,更能清晰地展示一个学科由萌芽、发展到成熟的全过程.文献是某一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具体实践者,又是对具体实践进行总结的完成者.<尔雅>注本文献在<尔雅>的传承过程中,针对<尔雅>这部典籍的文词、体例、旧注等方面进行解释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文献系列.训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根据书面语的实际材料,随文逐字作出具体的语义分析;一种是从实际语言材料里把'语言单位'抽出来,分门别类来说明意义的体系.如果将历代<尔雅>注本文献串起来,会发现它们不仅呈现了一部<尔雅>文献的流传史,而且还粗略地勾画了训诂学学科的形成历史.。

21世纪以来《尔雅》研究综述

21世纪以来《尔雅》研究综述

21世纪以来《尔雅》研究综述摘要:《尔雅》作为古汉语训诂学的集大成之作,在我国学术史上有极大研究价值。

对21世纪初期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对把握《尔雅》现阶段研究重点及方向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

通过对各大语料库检索的文献进行分析,把21世纪国内《尔雅》研究分为六个方面,同时还简略概述了日本和欧美《尔雅》的研究状况,并对《尔雅》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指出了今后《尔雅》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尔雅》;21世纪;综述一、研究背景《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在我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尔雅》研究,在历史上有三个高峰期。

第一个时期是汉代至魏晋。

这个时期对《尔雅》的研究,主要是用《尔雅》来解释古语,在疏通古今异语方面发挥作用。

第二个时期是清代。

清人研究《尔雅》涵盖多种方面:考释名物、校勘辑佚、引注作疏等。

此时期《尔雅》研究成为小学研究的主流,使《尔雅》的内容得到比较全面的阐释。

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

总论和汇释《尔雅》的文献,成为20世纪研究成就最大和最具特色的著作。

例如:黄侃《尔雅略说》、周祖谟《续雅学考拟目》和朱祖延的《尔雅诂林》。

这一时期,虽然部分学者仍以清人的考据方法研究《尔雅》,但朝着更深入的方向发展,像考释名物、校勘辑录、音训补释等,研究范围更加深广。

此外,还出现了用现代科学知识解释《尔雅》的论著,而且开始用训诂学、词汇学、考释学、文化学理论阐释《尔雅》,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上世纪近百年发表的《尔雅》专著及相关论文,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关于《尔雅》的综述类文章也悉数可见。

但自21世纪以来,《尔雅》综述类文章寥寥无几,本文借此机会对新世纪近20年来的《尔雅》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梳理,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助益。

二、国内《尔雅》研究(一)训诂学研究在传统的小学领域中,《尔雅》可以说是训诂学的始祖,所以《尔雅》的研究很多是在训诂学范畴内进行的。

中国语言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语言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语言学史复习资料第一篇:中国语言学史复习资料中国语言学史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雅学:《尔雅》首创按意义分类编排的体例和多种释词方法,对后代词书、类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人模仿《尔雅》创作了一系列以“雅”为书名的词书,如《小尔雅》、《广雅》、《通雅》等,而研究雅书又成为一门学问,被称为“雅学”’。

2、小学:“小学”这个名词最初跟学校有关系的,《大戴礼记》云:“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于小学。

小学者所学之官也”;汉代小学指童蒙识字课,也即语言文字方面的学问;隋唐时代小学概念扩大;唐代以后“小学”成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总称。

3、《切韵》:隋代陆法言所著,是韵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按四声分卷,共五卷;平生分上下两卷,上、去、入各一卷,共分韵部193部,记音简略,先释义,后记音。

在汉语音韵学当中,《切韵》被看作是整个语音史的中枢,又是研究历代语音系统和现代各方言因素的首要研究系统。

4、《广韵》:全名《大宋重修广韵》,陈彭年等奉赦编撰,这是目前保留下来最早的,最完整的韵书,根据前代《切韵》、《唐韵》等韵书修订而成,共分为五卷(平声分上下两卷,上、去、入各一卷)分206韵。

5、《干禄字书》:是唐中的一部正字书,作者颜元孙。

干禄,求禄位,学好写字就能求得禄位,是科举时代的字体标准。

6、《说文解字》:由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所著,简称《说文》,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

系统阐述汉字的造字规律,是中国第一部即后代所说的字典。

7、因声求义:是传统的训诂方法之一,是指通过对汉字声音线索的分析来探求字义。

8、字书:字数是研究字形和根据字形以考证音义的书,包括(1)学童识字课本,如《急就篇》等;(2)解释汉字形体、读音和意义的书,如(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梁)顾野王的《玉篇》,(宋)司马光等的《类篇》,(清)《康熙字典》等。

(3)刊正字书的书,如(唐)颜元孙的《干禄字书》,(宋)张有的《复古编》等。

训诂学的现代意义解读

训诂学的现代意义解读

训诂学的现代意义解读中国语言学的研究历史悠久,以文字、音韵、训诂为主导发展了几千年,具备了深厚的积淀和完备的体系。

训诂学一直作为古代汉语研究的核心学科而备受学术界的推崇,同时它又是现代汉语语义学的始祖,其在汉语研究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具体来说,训诂学是一门从先代各种训释材料中总结出解释语言的规律和方法的学科。

就现代而言,训诂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中一门传统的解释词语和研究语义的学科。

其功用正如东晋训诂大家郭璞所言:“此所以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

”寥寥数字,已将训诂学的作用昭然于天下。

一、由训诂以考文化――以《尔雅》为例阐释训诂学在继承文化传统中的作用(一)通过名物训诂阐释古代物质文化早在汉代,训诂学就以经学为基础发展起来,而且有了专门解释词语的训诂学著作。

主要有《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四种。

这四部训诂专书被后世称为中国训诂学的基石。

其中,《尔雅》是最早的训诂专书,也成为后代解词释义的重要依据。

《尔雅》3卷20篇(今留19篇),书中《释诂》、《释言》、《释训》3篇是解释名物以外的语词,主要类聚一般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用一个通用词作解释。

不同品物则用不同的训解方法,很是详尽。

其余16篇都是解释各种事物名称的。

如亲属、宫室、器物、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等,其解释对象多是经传古籍中的词语。

所谓“名物”是指范围比较固定、性质比较具体的专门名词。

通过名物训诂阐释古代物质文化,是训诂学的任务之一。

例如,我们可以依据《释宫》阐释古代民居文化和建筑文化,依据《释器》阐释古代各种器制、服饰文化和饮食文化,依据《释乐》阐释古代音乐表现艺术,依据《释天》推导先秦天文学史研究,依据《释地》《释丘》《释山》推导先秦地理学史研究,依据《释水》推导先秦水文学史研究,依据《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推导先秦生物学史研究。

这些都是我们借以阐释古代物质文化的宝贵文本。

(二)通过训诂阐释古代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是活跃的、经常变动的文化,而制度文化则相对稳定一些,它规定着文化的性质,是文化中的权威因素。

《尔雅》的意义和性质

《尔雅》的意义和性质

《尔雅》的意义和性质
斯英琦
【期刊名称】《辞书研究》
【年(卷),期】1981(000)001
【摘要】&lt;正&gt; 日本学者福田襄之助现任冈山大学法一文学部教授、法一文学部长,是一位专攻中国文学、哲学的学者。

他参与《汉和辞典》、《中国语学新辞典》的编纂。

在他所作的《中国字书史研究》(明治书院1979年2月出版)一书中,对《尔雅》作了比较详密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中虽有可商榷之处,但不失为一篇较好的《尔雅》研究论文。

这里加以介绍,看看一位外国学者是怎样理解我国古辞书《尔雅》的。

【总页数】7页(P260-266)
【作者】斯英琦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
【相关文献】
1.《尔雅》在训诂学史上的开创意义 [J], 郑杰文
2.论《尔雅》的同义词词典性质 [J], 王建莉
3.古代英雄的现代意义:叶芝戏剧《在巴尔雅海滩》中的情感与教诲 [J], 何林
4.从《尔雅》的多义项谈到辞书多义要的起源和性质 [J], 管锡华
5.论《尔雅》性质上的一大特点——比较——《尔雅》研究之一 [J], 管锡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尔雅》在训诂学史上的开创意义
郑杰文
【期刊名称】《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00)006
【摘要】<尔雅>是我国最早的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沟通"正统语言"与其他语言系统问的词义关系的词学专著.它在语词训释实践中,反映了诸多训诂原则和训诂方法,开创了中国训诂中的"词义互释"方法和"义界释词"方法,为训诂学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总页数】2页(P1-2)
【作者】郑杰文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31.2
【相关文献】
1.从邢昺《尔雅注疏》看古人的词义结构观念——兼论《尔雅注疏》在雅学史上的地位 [J], 李润生
2.“训诂学”概说——第三讲训诂学在历史上的成就 [J], 傅毓钤
3.“训诂学”概说——第三讲训诂学在历史上的成就 [J], 傅毓钤
4.“训诂学”概说——第三讲训诂学在历史上的成就 [J], 傅毓钤
5.“训诂学”概说第三讲训诂学在历史上的成就(一) [J], 傅毓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