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道法 基本经济制度(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八下道德与法制《基本经济制度》教案、导学案

人教八下道德与法制《基本经济制度》教案、导学案

人教八下道德与法制《基本经济制度》教案、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地位和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和道德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和地位。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吗?它有哪些作用?2.知识讲解(1)介绍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讲解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强调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性和发展空间。

(2)讲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它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作用。

3.案例分析(1)展示案例:某地一家国有企业和一家民营企业共同投资建设一项基础设施项目。

(2)引导学生分析:这个案例体现了我国哪种经济制度?它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4.小组讨论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如何形成的?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2)引导学生认识到,维护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6.课后作业(1)熟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和地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下节课分享。

四、导学案1.学习目标(1)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和地位。

(2)掌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

(3)提高法治观念和道德素养。

2.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和地位。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3.学习任务(1)熟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2)分析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3)结合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经济现象。

4.学习方法(1)课堂听讲,做好笔记。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1《基本经济制度》教案3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1《基本经济制度》教案3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1《基本经济制度》教案3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基本经济制度”,这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八年级下册的一部分。

教材通过介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不同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公民在其中的权利和义务。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公民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常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对我国的经济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于一些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不同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

3.培养学生尊重、合作、创新的精神,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特点。

2.难点:理解不同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生活案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不同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和讨论题目,提前发给学生。

2.准备教学课件和板书内容。

3.安排教学场地和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事先准备好的生活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提出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案例中的情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下《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 (3)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下《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 (3)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下《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下《基本经济制度》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等内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不同经济制度的内涵和特点,提高学生的经济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经济方面的知识,对于基本的货币、商品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经济制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不同经济制度的内涵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特点。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不同经济制度的内涵和特点,以及它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经济制度的实际应用。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不同经济制度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下《基本经济制度》教材。

2.案例材料: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相关的案例。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经济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经济发展的背后有哪些经济制度在发挥作用。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经济制度的实际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不同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下5.1《基本经济制度》导学案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下5.1《基本经济制度》导学案

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第1课时基本经济制度【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基本经济制度。

2.国有经济的地位、作用。

3.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

教学难点:国家对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政策。

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根据预习提纲,在书中标注相关问题及层次并填空)1、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决定的?(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

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形式和作用分别是什么?(1)地位: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形式: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3)作用: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发挥主体作用。

3、我国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1)含义: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2)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3)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特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

4、我国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1)含义:是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2)地位: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作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于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作用。

5、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和作用分别是什么?(1)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

(2)作用: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6、国家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或态度是怎样的?这两种经济的地位如何?(1)公有制经济:①对于国有经济,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②对于集体经济,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2)非公有制经济: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基本经济制度 导学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基本经济制度 导学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班级:_____ 座号:姓名:__________ 月日评价_______
有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
7、除了按劳分配外,我国还存在哪些分配方式?
①让、资本、土地、、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由市场评价贡献,按决定报酬。

②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还可以取得收入,获得社会公益事业的帮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什么是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是在资源配置中起作用的经济体制。

9、市场经济中,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
①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生产多少,主要是通过、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

②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起作用。

10、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优越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和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作用,进行科学宏观调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保障。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下《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 (5)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下《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 (5)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下《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下《基本经济制度》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等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不同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它们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我国的经济制度,对一些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一些深层次的概念和理论可能还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的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不同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它们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特点和作用。

2.教学难点:不同经济制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经济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理解不同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经济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经济制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案例:收集相关的经济案例,用于案例分析。

3.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经济素材,用于情境教学。

4.教学设备:确保教学设备的正常使用,如投影仪、计算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下《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 (7)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下《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 (7)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下《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7)一. 教材分析《基本经济制度》是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主要围绕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展开,包括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等内容。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认识到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国家对不同所有制经济的政策。

教材通过案例、图表等形式,生动展示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的经济体制,对一些基本经济概念有所认识。

但他们对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特点和优势等方面的理解尚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

此外,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较为关注,但对于国家层面的经济政策了解不多,因此对本节课的内容充满好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了解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增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特点。

2.难点: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国家对不同所有制经济的政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感受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和优势。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归纳法: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总结出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辅助材料:相关案例、图表、视频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成就,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经济制度。

提问:你们知道我国的经济制度吗?它们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基本经济制度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基本经济制度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基本经济制度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基本经济制度》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基本经济制度的观点和内容。

2. 精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和优势。

3. 理解规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差别及各自的优缺点。

4. 探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和效果。

导学内容:一、基本经济制度的观点和内容1. 什么是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经济活动中所接受的制度打算。

它包括生产资料悉数制、生产干系、分配方式和经济管理体制等内容。

2. 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哪些方面?- 生产资料悉数制:是指生产资料(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归谁悉数的问题。

- 生产干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互相干系,包括劳资干系、企业之间的干系等。

- 分配方式:是指国家对社会家产的分配方式,包括按劳分配、按需分配等。

- 经济管理体制:是指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和调控的制度打算。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和优势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是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制度,它保持了社会主义私有制的基本特征,同时引入了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有哪些?- 充分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乐观性和创设性,增进了生产力的进步。

- 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社会公平宁公理。

- 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进步。

三、规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差别及各自的优缺点1. 规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有何差别?- 规划经济是由国家按照统一的规划打算经济活动,资源配置由国家统一决定;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机制自主调整资源配置。

- 规划经济强调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和控制,市场经济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 规划经济适用于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国情,市场经济适用于摩登经济社会的进步。

2. 规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规划经济的优点是能够有效调整资源配置,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缺点是容易出现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
镇海中学陈志海
第1课时基本经济制度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2.识记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及国家采取的政策。

3.了解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及国家采取的政策。

二、自主预习
1. 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
和。

3.国有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

在我国,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

4.国家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5.国家保护、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和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三、合作探究
春节前夕,小华和爸爸回家探亲,一家人高兴地谈论起来:
小华的爸爸:“我们公司是国有大型骨干企业,今年投资5亿元,新上一个汽车刹车盘的项目,明年产值能达到30亿元。


小华的二叔:“我们的橡胶公司虽然是乡镇企业,可是产品远销欧美,今年光税收就上缴60万元。


小华的婶婶:“我在我们村里二孟开的制板厂工作,上班不出村,年收入2.5万元。


小华的三叔:“我在韩资企业,今年年薪10万元。


小华的四叔:“现在的生活好了,我开的小饭店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1)小华的五位亲人所从事的职业分别属于哪种所有制经济?
(2)你从小华一家的幸福生活中感悟到了什么?
四、随堂演练
1.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下列关于经济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C.我国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D.集体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在新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铁路部门实行政企分开,组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不再保留铁道部。

在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新组建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属于()
A.外资经济
B.集体经济
C.私营经济
D.国有经济
4.王大拿投资3 500万元成立“大拿山庄”,发展旅游业。

赵玉田投资3万元成立“玉田花卉店”,从事鲜花种植、租赁业务。

领导能力强的谢永强被选任为镇供电所所长后,该所很快成为全镇的龙头企业。

材料中出现的经济主体所属的经济成分依次是()
A.个体济私营经济国有经济
B.私营经济个体经济集体经济
C.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国有经济
D.外资经济私营经济集体经济
5.目前,活跃在城乡的以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城乡个体工商户、创业者和农户为主的“草根经济”群体,是我国社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草根经济”的存在与发展()
①可以方便人民生活,扩大就业②可以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公平
③对城乡共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④可以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③ B.①② C.④ D.②④
五、课后反思
【答案】
自主预习
1.生产资料公有制
2.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国有成分集体成分
3.主导力量
4.保护鼓励指导
5.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引导
合作探究
(1)小华的爸爸:国有经济;小华的二叔:集体经济;小华的婶婶私营经济;
小华的三:外资经济;小华的四叔:个体经济。

(2)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堂演练
1.D
2.A
3.D
4.C
5.A
【素材积累】
1、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摘这广漠的荒原上,闪着冷的银光。

2、抬眼望去,雨后,青山如黛,花木如洗,万物清新,青翠欲滴,绿意径直流淌摘心里,空气中夹杂着潮湿之气和泥土草木的混合气味,扑面而来,清新而湿热的气流迅疾钻入人的身体里。

脚下,雨水冲刷过的痕迹跃然眼前,泥土地上,湿湿的,软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