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遗传病系谱图的分析及有关概率的计算学法指导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遗传概率的计算方法

高中生物遗传概率的计算方法

遗传概率的计算方法(高中生物)概率是对某一可能发生事件的估计,是指总事件与特定事件的比例,其范围介于0和1之间。

相关概率计算方法介绍如下:一、某一事件出现的概率计算法例题1:杂合子(Aa)自交,求自交后代某一个体是杂合体的概率。

解析:对此问题首先必须明确该个体是已知表现型还是未知表现型。

(1)若该个体表现型为显性性状,它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AA和Aa。

且比例为1∶2,所以它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3。

(2)若该个体为未知表现型,那么该个体基因型为AA、Aa和aa,且比例为1∶2∶1,因此它为杂合子的概率为1/2。

正确答案:2/3或1/2二、亲代的基因型在未肯定的情况下,其后代某一性状发生的概率计算法例题2: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解析:(1)首先确定该夫妇的基因型及其概率?由前面例题1的分析可推知该夫妇均为Aa的概率为2/3,AA的概率为1/3。

(2)假设该夫妇为Aa,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4。

(3)最后将该夫妇均为Aa的概率(2/3×2/3)与假设该夫妇均为Aa情况下生白化病患者的概率1/4相乘,其乘积1/9,即为该夫妇后代中出现白化病患者的概率。

正确答案:1/9三、利用不完全数学归纳法例题3:自交系第一代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花传粉,逐代自交,到自交系第n代时,其杂合子的几率为。

解析:第一代 Aa 第二代 1AA 2Aa 1aa 杂合体几率为 1/2n-1第三代纯 1AA 2Aa 1aa 纯杂合体几率为(1/2)2 第n代杂合体几率为(1/2)正确答案:杂合体几率为(1/2)n-1四、利用棋盘法例题4:人类多指基因(T)是正常指(t)的显性,白化基因(a)是正常(A)的隐性,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

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和正常指的的孩子,则生下一个孩子只患有一种病和患有两种病以及患病的概率分别是()A.1/2、1/8、5/8B.3/4、1/4、5/8C.1/4、1/4、1/2D.1/4,1/8,1/2解析:据题意分析,先推导出双亲的基因型为TtAa(父),ttAa(母)。

遗传图谱分析和概率计算

遗传图谱分析和概率计算

个性化教案授课时间:备课时间:2016/1/5年级:高三课时:2课题:遗传图谱分析及概率计算学生姓名:教师姓名:郑远怀教学目标了解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掌握判别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方法掌握遗传病概率计算的方法掌握基因频率与遗传病的关系教学重点重点1、判别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方法2、遗传病概率计算的方法难点:1、基因频率与遗传病的关系教学过程遗传图谱分析及概率计算知识点:一、了解遗传方式:据其特点,可将遗传方式分为以下几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遗传特点实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隔代遗传,患者为隐性纯合体白化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代代相传,正常人为隐性纯合体软骨发育不全症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隔代遗传,交叉遗传,患者男性多于女性色盲、血友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代代相传,交叉遗传,患者女性多于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Y染色体遗传病传男不传女,只有男性患者没有女性患者人类中的毛耳知识点二:判别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方法要快速确定遗传病的遗传方式,(1)、学生首先要有意识地熟记常见的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如“白化病”“先天性聋哑”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指”“并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

(2)其次要熟记有关口诀,1、“无中生有是隐性,有中生无是显性”即如果患病率高,代代连续,且只要有一组符合双亲都是患者,子代中有正常个体,则必为显性遗传。

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下图是显性遗传标志图。

如果患病率低,隔代遗传,且只要有一组符合双亲都不患病,子代中有患病个体,则必为隐性遗传。

即“无中生有为隐性”。

下图是隐性遗传标志图。

若系谱图中无上述典型例子,就只能做不确定判断,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向来推测,通常的原则是:世代连续很可能为显性遗传病,世代不连续很可能为隐性遗传病(连续的含义:指直系血亲之间具有连续性,如下图中每代都有患者,但是并不具有连续性)。

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父母有病,女儿无病”注:如果是“父母有病,女儿无病”,可以推出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3、“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母无病,女儿有病”注:如果是“父母无病,女儿有病”,可以推出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4、“伴X显性遗传病: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注:如果是“伴X显性遗传病,则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但是在显性遗传系谱图中,从系谱中找男患者,如果有“子病母必病,父病女必病”的情况出现,则该病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病。

高三生物遗传系谱图的分析

高三生物遗传系谱图的分析

遗传系谱图的分析【课标要求】伴性遗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考向瞭望】伴性遗传的特点及遗传概率的计算。

【知识梳理】一、基因遵循的遗传规律(一)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二)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三)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以XY型性别决定为例)1、有些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因而X b Y个体中的隐性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也能表现出来。

2、有些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只限于雄性个体之间传递。

3、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在写表现型和统计后代比例时,一定要与性别联系。

二、系谱图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定方法(一)先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1、若系谱图中,患者全为男性,正常的全为女性,而且男性全为患者,女性都正常,则为伴Y遗传。

2、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遗传。

(二)确定是否为母系遗传1、若系谱图中,女患者的子女全部患病,正常女性的子女全部正常,即子女的表现型与母亲相同,则为母系遗传(细胞质遗传)。

2、若系谱图中,出现母亲患病,孩子有正常的情况,或者孩子患病母亲正常,则不是母系遗传。

(三)确定是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病1、无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患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

2、有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出现无病的,一定是显性遗传病。

(四)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1、在已确定是隐性遗传的系谱中(1)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为伴X隐性遗传。

(2)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中有正常的,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在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的系谱中(1)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为伴X显性遗传。

(2)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中有正常的,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五)遗传系谱图判定口诀父子相传为伴Y,子女同母为母系;“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都病为伴性(伴X);“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都病为伴性(伴X)。

高中生物学遗传系谱图解题技巧

高中生物学遗传系谱图解题技巧

高中生物学遗传系谱图解题技巧作者:杨国忠来源:《中学理科园地》2014年第04期遗传系谱图的解答是高中生物学内容中比较难的一个知识点,其中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一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判断,二是生患病或健康子女概率的计算。

在遇到多对等位基因的时候,如果没有过硬的基本功,不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解题难度较大。

特别是判断遗传方式时易出错、计算概率过程中计算量大。

很多学生往往在解答过程容易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得分率非常的底,有些学生遇到这样的题目会选择放弃。

笔者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对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判断”和“后代概率的计算”解题技巧归纳总结如下。

一、系谱图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系谱图中涉及到得遗传病可能是一种,也可能是多种遗传病,不管何种情况,解题的原则都是化复杂为简单,即一种一种判断它的遗传方式,判断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一般步骤如下。

1. 确定特殊的遗传方式首先看题干中是否有书中学过的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性聋哑”、“ 苯丙酮尿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指”、“并指”、“ 软骨发育不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为伴X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 为伴X隐性遗传病。

遇到这类题目,我们不需再费时间去推断,立即作出相应的判断。

其次是确认或排除细胞质遗传。

观察遗传系谱图,如发现母病子女都患此病,母亲正常,子女都正常,则可断定此病为细胞质遗传。

第三是确认或排除伴Y遗传。

观察遗传系谱图,如发现父病、子全病、女全不病,即出现父传子,子传孙,则可判定此病为伴Y遗传。

2. 判断遗传病的显隐性若遗传系谱中出现某种遗传病的双亲正常,生出有病孩子(即“无中生有”),则这种病为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图3;若遗传系谱中,出现某种遗传病双亲有病,生出正常孩子(即“有中生无”),则必为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3. 判断遗传病致病基因的位置经过以上特殊遗传方式排除后,剩下致病基因的位置可能在X染色体上也可能在常染色体上,接下来分两种情况进行肯定的判断。

高考生物专题4-遗传概率的解题技巧

高考生物专题4-遗传概率的解题技巧

Vv总数﹦20000×55%﹦11000(只)
vv总数﹦20000×30%﹦6000(只)
新群体中
V基因频率





体 数 2 杂 个 体 总 数
合 2




5000 2 11000 22000 2
48%
又因随机交配的群体中亲、子代基因频率不变,所以,F1
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48%。
四、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的计算
【理论阐释】 1.含义:计算群体中某基因型或基因出现的概率。 2.常见类型 Ⅰ.基因频率的计算 (1)常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 ① 已知个体数,在随机交配下求概率 ② 已知基因型频率,在随机交配(或自交)下求概率 (2)性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 Ⅱ.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常染色体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2)性染色体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B.4
C. 8
D.16
【解析】选A。
方法一:分合法
第一步 Aa →2 ; BB→1;cc→1;DD→1.
第二步 2×1×1×1﹦2。
2.计算某基因型的比例 【例2】(2009·江苏高考)已知A与a、B 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 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X显性遗传
隐性基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隐性遗传
此外,还有伴Y遗传(传子不传女)、细胞质遗传(随母不 随父)。

-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的判断及其概率计算(23张)

-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的判断及其概率计算(23张)

女性

基 因
XAXA

XAXa
XaXa XAY
表 正常
正常
色盲 正常
现 型
(携带者 )
特点: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XaY
色盲
I

绿

盲 遗
II



图 III
1 3 4 XBXb
XbY
2 56
7 8 9 10 XbY
穿插遗传:男性色盲的Xb只能从母亲传来,并且只能传给
他的女儿,不能传给儿子。
隔代遗传:男性患者的母亲表现正常,但是他的外祖父却
人类遗传病特点小结
遗传病的遗传 遗传特点 方式
正常人基因型 患者基因型 实例
常染色体隐 性遗传病
隔代遗传
AA、Aa
aa
白化病
常染色体显 性遗传病
代代相传
aa
AA 、Aa
软骨发育 不全症
伴X隐性遗传病 隔代遗传,患 者男性>女性
伴X显性遗传病 代代相传,患
伴Y染色体 遗传病
者女性>男性
传男不 传女
女XAXA、XAXa 男XAY
〔二〕伴性遗传病的特点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以抗维生素D佝 偻病为例〕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DXD XDXd XdXd 表现型 患者 患者 正常
XDY
患者
XdY
正常
特点: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抗维生素D佝偻病系谱图
I
1
2
II 3 XD4Y III
10 11 12
XDY 5 67
89 XDY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高中生物遗传系谱图解题技巧

高中生物遗传系谱图解题技巧

遗传系谱图解题技巧遗传系谱图是高中生物的要点也是难点,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据有重要地位,在高考或会考取据有一席之地。

遗传系谱图主要观察学生两个内容,一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判断,二是计算生生病或健康儿女的概率,本文主要论述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判断。

要迅速确立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学生第一要存心识地熟记常有的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如“白化病”“先本性聋哑”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指”“并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为伴 X 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为伴X 隐性遗传病。

其次要熟记有关隘诀,如“惹是生非是隐性,有中生无是显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父亲母亲有病,女儿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亲母亲无病,女儿有病”“伴 X 显性遗传病: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伴 X 隐性遗传病: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伴 Y 遗传病:父病子必病,传男不传女”“线粒体遗传病:母病儿女全病”在此基础上,学生只需“一看、二找、三察看”,就能迅速确立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一看,看什么?看题干。

假如题干中已告之自己熟习的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则立刻作出相应的判断。

二找,找什么?一找以下片段(a)(b)(c)(d)只需系谱图中出现如图a、b 的情况,即可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即“惹是生非是隐性”;若出现如图 c、d 的情况即可判断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即“有中生无是显性”。

而且只需系谱图中出现如图 b 的情况即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即“父亲母亲无病,女儿有病”;若出现如图 d 的情况即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即“父亲母亲有病,女儿无病”。

若系谱图中只出现图 a 情况,只好判断为隐性遗传病,若出现图 c 情况,只好判断为显性遗传病,而不可以判断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仍是在性染色体上,此时还需找寻以下片段即“二找”:(1)(2)(3)(4)如谱图中出现上述{1}{2} 片段,则清除伴X 隐性遗传,因为“伴X 隐性遗传病: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而图中且是“母病子不病,女病父不病”,判断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024届高三微专题:遗传系谱图和遗传图解++遗传病概率的求解

2024届高三微专题:遗传系谱图和遗传图解++遗传病概率的求解

高三微专题复习遗传系谱图和遗传图解遗传病概率的求解一、教学目标1.区分遗传系谱图和遗传图解,总结归纳正确的书写格式;2.通过例题的练习,归纳总结遗传病发病概率的计算方法,提升综合解题能力。

3.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积极思考遗传学与其它自然科学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区分遗传系谱图和遗传图解;遗传病概率的求解。

三、教学难点遗传病概率的求解。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归纳法等。

五、教学工具:多媒体平台六、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高考真题引入,明确考点一、遗传系谱图和遗传图解2010年高考广东卷的第28题:克氏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疾病,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克氏综合征并伴有色盲的男孩,该男孩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

请回答:(1)请画出该家庭的系谱图并注明每个成员的基因类型(色盲等位基因以以B 和b表示)。

学生活动:学生画出遗传系谱图,并请两位同学上台画在黑板上。

学生讨论分析,交流意见,最后,修改得出正确答案:问题设置:如果这道题要求用遗传图解及必要文字进行解释,答案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分析,画出遗传图解。

ⅠⅠ□正常男性○正常女性■男性患者教师投影:将遗传系谱图和遗传图解同时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总结两者的书写要求:1.遗传系谱图:遗传系谱图书写完后,还必须在图的右上侧写出相关的图例说明,如:“□”表示正常男性,“○”表示正常女性,“■”表示男患者,“●”表示女患者。

如果遗传系谱图表示子代数量较多,还必须在图的左侧用“Ⅰ、Ⅱ、Ⅲ”等表明。

2.遗传图解的书写规范:第一行:亲本(亲代)——基因型和表现型,交配(或(子代)——基因型和表婚配)符号;第二行:两亲本产生的配子。

第三行:F1现型。

第四行:F(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比例。

1二、遗传病概率的求解以例题引入:如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甲、乙两病中一种为伴性遗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禁止近亲结婚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甲病的发病风险C.Ⅱ3的基因型为AAX B Y或AaX B YD.III-8和III-11结婚,生育的孩子不患病的概率是7/24学生解题,教师引导补充,然后再设置变式训练:III-8和III-11结婚,生育的孩子:①只患甲病概率是多少?②只患乙病概率是多少?③同患两种病概率是多少?④只患一种病概率是多少?⑤所生男孩患乙病概率是多少?⑥后代中患乙病男孩概率是多少?答案:①7/12;②1/24;③1/12;④5/8;⑤1/8;⑥1/16学生活动:反思归纳,学生归纳总结归纳总结 1男孩患病概率≠患病男孩概率患病男孩的概率=男孩患病的概率=归纳总结 2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求解:序号类型计算公式1 患甲病的概率m,则非甲病概率为1-m2 患乙病的概率n,则非乙病概率为1-n3 只患甲病的概率4 只患乙病的概率5 同患两种病的概率6 只患一种病的概率7 患病概率8 不患病概率男孩患病的概率=后代男孩中患病者的概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遗传病系谱图的分析及有关概率的计算遗传病系谱图的分析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如果遇到两种遗传病的系谱的问题,学生感到困难,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我认为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加以分析会使问题迎刃而解。

步骤一:分别画出相对性状的遗传系谱图。

步骤二:分别确定系谱图中遗传病的类型(显隐性,伴性遗传,常染色体遗传)。

判断口诀:
(1)无中生有为隐性,X染色体看女患,父子皆患可能为伴性(X隐性遗传可能性最大),父子有正常者一定为常隐。

(2)有中生无为显性,X染色体看男患,母女皆患可能为伴性(X显性可能性最大)。

母女有正常者一定为常显。

(3)伴Y染色体一定为男患,即男性→男性。

步骤三:分别写出遗传图解,即写出各个体的基因型。

步骤四: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分别计算出相应个体婚配后代的概率。

步骤五:将相应个体的基因型组合,即为该个体的基因型。

步骤六:将每对性状相应的概率相乘再相加即所求的概率。

例. 下图是甲(A或a),乙(B或b)两种遗传病的某家族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致病基因在____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___性遗传。

(2)乙的致病基因在___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___性遗传。

(3)III8和III10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4)III8和III10结婚,生育子女中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解析:步骤一:画遗传分解即分别分析一对性状。

步骤二:分别确定遗传系谱图中的类型。

图一
图二
由图一可知:II5与II6生III9,可知甲为隐性遗传,由III8、III9两女患者父亲II3、II6正常可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图二可知:II3和II6生III10可知乙为隐性遗传,又由II4女患者父亲I1与III7皆患病可知乙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

步骤三:分别写出遗传图解,即写出各个体的基因型(可在图中标出)
步骤四: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分别计算出相应个体婚配后代的概率。

III8、III10婚配生患甲病孩子概率为1/3,不患病孩子的概率为2/3。

III8、III10婚配生患乙病孩子概率为1/2,不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2。

步骤五:将相应个体的基因型组合即为该个体的基因型。

III7、AAX b Y、AaX b Y、III9aaX B X B aaX B X b。

步骤六:将每对性状相应的概率相乘再相加即得所求的概率。

III8、III10婚配生患病孩子的概率为:患甲病概率+患乙病概率-同患甲乙病的概率=1/3+1/2-1/3×1/2=2/3。

答案:(1)常、隐
(2)X、隐
(3)aaX B X B、aaX B X B AAX B Y AaX b Y
(4)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