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教案《千里江山图赏析》

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教案《千里江山图赏析》

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教案《千里江山图赏析》一、教学目标:1. 欣赏《千里江山图》,感受作品美,通过画作分析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 通过对《千里江山图》的欣赏,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欣赏《千里江山图》,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对传统艺术的兴趣。

难点:如何理解《千里江山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与王希孟有关的资料及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千里江山图》的图片和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放映“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千里江山图》的录像片断,教师简要介绍该画作的背景。

师:画家的创作过程往往是将长期生活中的感受、积累和模仿进行有机的结合,使之再创造,使之升华。

画家的情感需要以物衬之,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宋代王希孟的杰作《千里江山图》,去体会画家那种高昂的激情,感受画家的心灵。

(二)欣赏作品,理解作品1. 播放《千里江山图》幻灯片。

教师简要介绍作品的作者王希孟及其创作过程。

师:《千里江山图》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在构思、构图、意境、艺术手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下面请同学们边欣赏边感受这幅画的美,并在书上做一些简单的笔记。

2. 学生结合幻灯片,边欣赏边小声讨论,共同分析作品的美。

3. 欣赏完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来谈自己的感受)生1:我感觉这幅画真的很美,我仿佛能看到作者精心构思的画面,体会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生2:我感觉这幅画在色彩上非常鲜明,视觉效果非常强烈,我看到画中的群山是那么雄伟高大,水天相接,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生3:我感觉这幅画在构图上也非常巧妙,作者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散点透视法,使画面富有变化和动感。

生4:我还感受到了这幅画的意境美,画中山峦叠嶂、峰回路转、江河交汇、水流潺潺,使观者如身临其境。

生5:这幅画的艺术表现手法也非常独特,画家采用了浓重的色彩进行表现,使得整个画面既明快又统一,既和谐又对比;在笔墨技法上也有所创新,在观者的视觉上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力。

《千里江山图》教学设计

《千里江山图》教学设计
热身活动
5’
拼图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快速将6张背后标有序号的小图卡片拼成完整的《千里江山图》,并将正确的排列序号写出来,速度最快的为胜。教师给予优胜组加分。
旨在通过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其中,并通过拼图过程加深学生对该画的熟悉度,同时培养了小组的团队合作意识。
竞赛活动(必答题)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游戏法、小组竞赛法
教学资源
电脑、课件、视频资料、拼图卡片、连连看卡片
过程
时间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1’
1、课前开始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让同学猜猜是什么曲子,从而导出今天的课题。
2、提出本课的学习任务。
听音乐放松心情,并通过这首著名的中国古典音乐让学生马上联想到今天的内容与山水有关。也体现友善用脑的理念。
友善用脑,多感官教学深化记忆,并给予学生美好的体验,放松心情,为下面的紧张的抢答活动做好准备。
竞赛活动(抢答题)
6’
竞赛活动(抢答题):听完题后小组抢答,答对加分,如答错,别的小组可以进行纠错,纠的好也可以加分。。
抢答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需要用一些视觉传达的语言进行表述,可以提升学生的欣赏素养,深化对名画的理解。
《千里江山图》教学设计(公开课)
课题
千里江山图
学科
名画
任课教师
王妍妍
班级
高二(3)班
时间
2012年12月14日周五第二节
教学


知识与技能
1、懂得从不同角度赏析名画《千里江山图》。
2、能够认识青绿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3、能运用一定的视觉传达的语言来进行评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图比赛增进学生对《千里江山图》的熟悉与认识。

大班绘画千里江山图教案及反思

大班绘画千里江山图教案及反思

大班绘画千里江山图教案及反思
教案标题:大班绘画千里江山图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

3. 通过绘画,了解中国千里江山的美丽风景。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一幅千里江山的图画或照片。

2. 教师准备绘画工具,如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等。

3. 教师准备一些相关的故事或诗歌,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教师展示一幅千里江山的图画或照片,向学生介绍中国千里江山的美丽景色,并引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主体活动:
2. 教师向学生解释绘画的基本原则,如线条、色彩和构图等。

3. 教师示范如何绘制千里江山的图画,并鼓励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绘画。

4. 学生绘画完成后,教师鼓励他们进行自由表达,分享他们对千里江山的想法
和感受。

结束活动:
5.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邀请他们分享他们创作的过程和心得。

6.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学生通过绘画了解中国千里江山的美丽风
景,并鼓励他们继续发展绘画的兴趣和创造力。

反思:
在这次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展示了良好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然而,我也注意到一些学生在绘画技巧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

下次教学中,我将提供更多的绘画技巧指导,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此外,我还计划引入更多与千里江山相关的故事和诗歌,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想象力。

《千里江山图》教学设计

《千里江山图》教学设计
2、通过自学导航的学生自学和课堂上的必答题与抢答题的小组竞赛,不断巩固知识点内容。
3、通过连连看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更易接受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中国古代山水名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2、小组竞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
难点
理解千里江山图的设色特点和青绿山水画的艺术风格
友善用脑,多感官教学深化记忆,并给予学生美好的体验,放松心情,为下面的紧张的抢答活动做好准备。
竞赛活动(抢答题)
6’
竞赛活动(抢答题):听完题后小组抢答,答对加分,如答错,别的小组可以进行纠错,纠的好也可以加分。。
抢答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需要用一些视觉传达的语言进行表述,可以提升学生的欣赏素养,深化对名画的理解。
《千里江山图》教学设计(公开课)
课题
千里江山图
学科
名画
任课教师
王妍妍
班级
高二(3)班
时间
2012年12月14日周五第二节
教学


知识与技能
1、懂得从不同角度赏析名画《千里江山图》。
2、能够认识青绿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3、能运用一定的视觉传达的语言来进行评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图比赛增进学生对《千里江山图》的熟悉与认识。
2、小结本节课知识点,并与学生一起谈谈赏析后的感受。
通过评价,激励各小组成员再接再厉,争当冠军。与学生共谈赏析名画后的感受与体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7’
1、先让学生复习一下以前的知识,赏析名画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进行。2、竞赛活动(必答题):每个小组各回答一道题。答对加分,如答错,别的小组可以进行纠错,纠的好也可以加分。
必答题属于基础知识类,以此检查学生课前自学导航的完成情况。纠错行为可以更加巩固学生的记忆,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千里江山图》教学设计资料讲解

《千里江山图》教学设计资料讲解
拓展题
7’
1、通过提出问题,让小组讨论,并师生互动解决问题。1、什么是青绿山水画?2大、小青绿有何区别?理解名画中青绿设色的特有技法。
2、教师通过相关代表作品展示来检验学生是否能正确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和师生互动,能较好的理解青绿山水画的艺术特色。相关代表作品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深化记忆。
友善用脑,多感官教学深化记忆,并给予学生美好的体验,放松心情,为下面的紧张的抢答活动做好准备。
竞赛活动(抢答题)
6’
竞赛活动(抢答题):听完题后小组抢答,答对加分,如答错,别的小组可以进行纠错,纠的好也可以加分。。
抢答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需要用一些视觉传达的语言进行表述,可以提升学生的欣赏素养,深化对名画的理解。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游戏法、小组竞赛法
教学资源
电脑、课件、视频资料、拼图卡片、连连看卡片
过程
时间
教学活动பைடு நூலகம்
设计意图
导入
1’
1、课前开始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让同学猜猜是什么曲子,从而导出今天的课题。
2、提出本课的学习任务。
听音乐放松心情,并通过这首著名的中国古典音乐让学生马上联想到今天的内容与山水有关。也体现友善用脑的理念。
2、小结本节课知识点,并与学生一起谈谈赏析后的感受。
通过评价,激励各小组成员再接再厉,争当冠军。与学生共谈赏析名画后的感受与体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决战到底
6’
连连看:规定时间内将6幅青绿作品和对应的作者和年代黏贴在白板上。小组抢答,答对加分,答错扣分。允许纠错,纠的好的也有加分。
通过连连看这样游戏的环节,激趣学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纠错环节培养学生关注细节,不留知识漏洞。

幼儿园艺术课程《千里江山图》教案

幼儿园艺术课程《千里江山图》教案

幼儿园艺术课程《千里江山图》教案1. 引言在幼儿园的艺术课程中,选择一幅经典的中国山水画《千里江山图》作为教学内容,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塑造,既能拓宽幼儿的视野,又能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本教案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逐步引导幼儿理解和欣赏《千里江山图》,并通过创作活动激发幼儿的艺术天赋。

2.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了解《千里江山图》的背景和意义。

•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激发幼儿对艺术的表达兴趣,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3. 教学内容及步骤步骤一:介绍《千里江山图》(20分钟)1.向幼儿简要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和特点。

2.呈现《千里江山图》的图片,解释其描绘了中国的长江流域景观。

3.向幼儿展示一些具体的景物,如山、水、船和树,引导他们观察这些元素在画中的描绘方式。

步骤二:欣赏《千里江山图》(15分钟)1.利用幻灯片或画册,向幼儿展示《千里江山图》的不同部分。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中的细节,例如山的形状、水的流动和船的位置等。

3.鼓励幼儿描述他们对画面的感受和想象。

4.通过开放式提问,促进幼儿主动参与讨论,如他们喜欢画中的哪些景物,为什么喜欢等。

步骤三:模仿《千里江山图》(25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张幼儿画纸和绘画用具。

2.向幼儿解释他们将尝试画出自己眼中的江山景色,可以参考《千里江山图》的形式和元素。

3.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或提供一些中国传统园林的图片作为参考。

4.鼓励幼儿尝试使用不同的画笔技巧和颜色,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色的情感和想象。

步骤四:分享和总结(10分钟)1.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口头分享他们对画作的理解和感受。

2.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和评价他们的作品,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3.整理幼儿的作品,通过展示墙或班级展示来展示他们的创意和成果。

4. 对《千里江山图》的观点和理解《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山水画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绘画的巅峰之作。

幼儿园艺术课程《千里江山图》教学案 幼儿园艺术

幼儿园艺术课程《千里江山图》教学案 幼儿园艺术

课程《千里江山图》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画,并能够用简单的艺术手段表现出来。

2. 提高幼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3. 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培养他们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能够简单描述我国山水画的特点和意义。

2. 能够简单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感受。

3. 能够通过绘画作品表现自己对自然景观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1. 展示我国古代著名山水画作品《千里江山图》,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山水画的魅力。

2. 通过图片、实物或视频等方式,让幼儿感受自然景观,如山、水、树、花等。

3. 指导幼儿运用简单的绘画工具,如彩色笔、水彩等,表现自己对自然景观的理解和感受。

4. 引导幼儿在绘画前进行简单的构图规划,让他们能够在纸上呈现想象中的自然景观。

四、教学过程1. 了解我国山水画通过图片、故事或视频等方式,让幼儿了解我国山水画的由来、特点和意义,引导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 观察自然景观带领幼儿到校园或周边的自然环境中,让他们观察大自然中的山、水、草、树等景观,并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3. 绘画创作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让幼儿用简单的绘画工具表现自己对自然景观的理解,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将自己对自然的感受融入到绘画之中。

4. 组织展示和共享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让他们能够共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感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幼儿学会使用绘画工具,并且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绘画创作。

2.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启发幼儿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想象,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3.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化的形式,让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感受快乐,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专注力。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观察自然景观和绘画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观察力、想象力、绘画技巧等方面。

《千里江山图》教学设计

《千里江山图》教学设计
《千里江山图》教学设计
课题
千里江山图
学科
名画
任课教师
李海波
班级
时间
教学


知识与技能
1、懂得从不同角度赏析名。
3、能运用一定的视觉传达的语言来进行评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图比赛增进学生对《千里江山图》的熟悉与认识。
2、通过自学导航的学生自学和课堂上的必答题与抢答题的小组竞赛,不断巩固知识点内容。
2、小结本节课知识点,并与学生一起谈谈赏析后的感受。
通过评价,激励各小组成员再接再厉,争当冠军。与学生共谈赏析名画后的感受与体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决战到底
6’
连连看:规定时间内将6幅青绿作品和对应的作者和年代黏贴在白板上。小组抢答,答对加分,答错扣分。允许纠错,纠的好的也有加分。
通过连连看这样游戏的环节,激趣学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纠错环节培养学生关注细节,不留知识漏洞。
评价与小结
4’
1、公布成绩,评价小组表现,对优胜小组给予充分表扬。
必答题属于基础知识类,以此检查学生课前自学导航的完成情况。纠错行为可以更加巩固学生的记忆,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休息
4’
播放视频,欣赏完整的配乐《千里江山图》长卷。
友善用脑,多感官教学深化记忆,并给予学生美好的体验,放松心情,为下面的紧张的抢答活动做好准备。
竞赛活动(抢答题)
6’
竞赛活动(抢答题):听完题后小组抢答,答对加分,如答错,别的小组可以进行纠错,纠的好也可以加分。。
抢答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需要用一些视觉传达的语言进行表述,可以提升学生的欣赏素养,深化对名画的理解。
拓展题
7’
1、通过提出问题,让小组讨论,并师生互动解决问题。1、什么是青绿山水画?2大、小青绿有何区别?理解名画中青绿设色的特有技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通过自学导航的学生自学和课堂上的必答题与抢答题的小组竞赛,不断巩固知识点内容。
3、通过连连看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更易接受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中国古代山水名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2、小组竞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重点
多角度对名画《千里江山图》的赏析
难点
理解千里江山图的设色特点和青绿山水画的艺术风格
《千里江山图》教学设计(公开课)
课题
千里江山图
学科
名画
任课教师
王妍妍
班级
高二(3)班
时间
2012年12月14日周五第二节
教学


知识与技能
1、懂得从不同角度赏析名画《千里江山图》。
2、能够认识青绿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3、能运用一定的视觉传达的语言来进行评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图比赛增进学生对《千里江山图》的熟悉与认识。
2、小结本节课知识点,并与学生一起谈谈赏析后的感受。
通过评价,激励各小组成员再接再厉,争当冠军。与学生共谈赏析名画后的感受与体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热身活动
5’
拼图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快速将6张背后标有序号的小图卡片拼成完整的《千里江山图》,并将正确的排列序号写出来,速度最快的为胜。教师给予优胜组加分。
旨在通过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其中,并通过拼图过程加深学生对该画的熟悉度,同时培养了小组的团队合作意识。
竞赛活动(必答题)
友善用脑,多感官教学深化记忆,并给予学生美好的体验,放松心情,为下面的紧张的抢答活动做好准备。
竞赛活动(抢答题)
6’
竞赛活动(抢答题):听完题后小组抢答,答对加分,如答错,别的小组可以进行纠错,纠的好也可以加分。。
抢答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需要用一些视觉传达的语言进行表述,可以提升学生的欣赏素养,深化对名画的理解。
拓展题
7’
1、通过提出问题,让小组讨论,并师生互动解决问题。1、什么是青绿山水画?2大、小青绿有何区别?理解名画中青绿设色的特有技法。
2、教师通过相关代表作品展示来检验学生是否能正确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和师生互动,能较好的理解青绿山水画的艺术特色。相关代表作品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深化记忆。
7’
1、先让学生复习一下以前的知识,赏析名画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进行。2、竞赛活动(必答题):每个小组各回答一道题。答对加分,如答错,别的小组可以进行纠错,纠的好也可以加分。
必答题属于基础知识类,以此检查学生课前自学导航的完成情况。纠错行为可以更加巩固学生的记忆,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休息
4’
播放视频,欣赏完整的配乐《千里江山图》长卷。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游戏法、小组竞赛法
教学资源
电脑、课件、视频资料、拼图卡片、连连看卡片
过程
时间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1’
1、课前开始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让同学猜猜是什么曲子,从而导出今天的课题。
2、提出本课的学习任务。
听音乐放松心情,并通过这首著名的中国古典音乐让学生马上联想到今天的内容与山水有关。也体现友善用脑的理念。
决战到底
6’
连连看:规定时间内将6幅青绿作品和对应的作者和年代黏贴在白板上。小组抢答,答对加分,答错扣分。允许纠错,纠的好的也有加分。
通过连连看这样游戏的环节,激趣学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纠错环节培养学生关注细节,不留知识漏洞。
评价与小结
4’
1、公布成绩,评价小组表现,对优胜小组给予充分表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