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小学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弊端日益凸显。

开放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形式多样,注重学生思维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

结合作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浅谈对于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数学;开放教学;人性化;实践小学数学是整个课程的初级阶段,其对于学生逻辑思维养成及数学兴趣培养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存在着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硬性灌输等缺点。

再者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的教育理念大多数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不太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不适应当今的教育。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在相对开放的教学环境下,以多元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进行的教学活动。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开放式教学更加注重师生之间有效互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一、让位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课堂氛围比较压抑,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不利于数学这种需要发散思维学科的学习。

开放式教学强调人本主义,尊重人的个性发展。

给学生营造一种自由、活泼、民主的教学气氛。

教师应将教学目的转向“能力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现数学的乐趣,注重方法的学习大于知识的摄取,进而发展数学思维,培养数学能力。

开放式的教学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不同见解。

相对于引导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始终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关键时刻起点拨作用,把时间让位于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这样更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潜能。

二、开放教学形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1.巧用情境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形象思维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利用具体的事物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将抽象的思维具体化,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

关于低段推行开放式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关于低段推行开放式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任则只是一味的采取措施促使学生学习,使得事倍功半 , 从 而严重 影 响 了学生 的学 习效 果 。 如班 上有 一个 学 生 以前
的学习兴趣非常高涨 , 表现积极 , 而且学 习刻苦 , 成绩优 秀, 但是过 了一段时间后进行考试测试 , 班主任发现这个 学生的成绩落后很多,而且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也大不 如从前 , 表现的有些消极 , 刚开始的时候班主任 以为是这个
实施开放式的小学数学教学 , 让学生在宽松 的氛围里 去感知和理解数学 ,培养和发展逻辑思维 与推理能力 , 增
强 思考 的主动性 和 灵活 性 ,找到 学 习数学 知 识 的快 乐 , 建
而我们要做 的就是 : 真心实意地喜欢学生 , 做到温柔 而不失威仪, 低调而不失礼仪。 对于学生学习习惯、 生活习 惯, 该严格要求的 , 坚决不打折扣 ; 需要鼓励的 , 毫不吝啬 地给予表扬 ; 学习或生活困难 的, 及时伸 出援手帮助其度 过难关。例如通过和学 生一起跳绳、 玩橡皮筋 、 打乒乓球 等, 走近他们身边 ; 学生生病没来上学 , 及时联系家长 , 这 些看似简单 的小事 , 让学生感知老师给予 的温暖 , 学生接 纳和喜欢老师 了, 喜欢数学学科还会远吗? 二、 开 放式数 学教 学 的 目的是 。 减轻 学 生的 作业 负 担 。 让学生 由“ 重复劳动” 向“ 拓展思维” 转变 目前我们 国家的教育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 度 阶段 。部分 老 师为 了让学 生取 得 好成 绩 , 免 不 了采 用题 海战术 , 给学生布置大量 的家庭作业 , 让学生通过反复练 习 来 加 深 印 象 ,形 成 固 定 的 数 学 思 维 模 式 。 例 如 : 6 + 4 = , 5 + 5 = ……数学符号简单 , 然而一旦变成百道 、 千道 , 学 生就 会产 生强 烈 的厌恶 。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 学习数学的本质在 于思考并掌 生活上非常关心这位同学, 使得其他学生看了之后非常不 爽, 产 生 不满 情 绪 , 无 论 是在 生 活 上还 是 在 学 习上 都 处 处 与这个学生作对 , 导致班长工作无法开展 , 而学生与班主 任之间的关 系也越发恶化。 对此 , 笔者谨记班级管理方法 , 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 对于学习好的学生 , 给予其激励性 的小奖品,而对于学习差 的学生则给予其鼓励性的评价 , 同时, 无论是哪个学生在生活上出了问题 , 班主任都不遗 余力的解决 , 并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 , 班 主任更多的向学 生家长讲述学生的良好表现 , 由此使得学生产生了感恩之 心及学习积极性 , 从而不断促进 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

小学设计方案建筑说明

小学设计方案建筑说明

小学设计方案建筑说明小学设计方案建筑说明本次小学设计方案建筑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有创意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该设计方案的详细说明。

一、总体布局小学设计方案建筑采用了开放式布局,建筑群建于一个开阔的场地上,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学习空间。

建筑群之间通过连廊相连接,方便学生们从一栋楼到另一栋楼。

教学楼和活动中心位于中央位置,方便学生出入,其他的建筑则布置在教学楼周围,形成一个完整的学校社区。

二、教学楼设计教学楼共分为三层,每层有多间教室和办公室。

每间教室都配备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方便教学使用。

办公室则提供给教师们进行备课、评阅作业和开会的地方。

教学楼外立面采用了彩色玻璃,增加了整个建筑的美感。

三、活动中心设计活动中心位于教学楼旁边,是学生们进行各种课外活动的场所。

中心内设有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阅览室等多个功能区域,满足学生们的多样化需求。

此外,活动中心还设有一个大型多功能礼堂,用于举办各种大小活动,如演讲比赛、舞台剧演出等。

四、室外空间设计小学设计方案建筑注重室外空间的规划。

学校周围种植了大量树木和花草,使学校环境更加美观。

操场和篮球场设在建筑群周围,方便学生们进行体育活动。

此外,还设有一个小型花园和学生广场,供学生们休息和社交。

五、安全设计小学设计方案建筑的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教学楼采用了防火材料和防火门,配备了逃生通道和消防设备,确保学生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尽早撤离。

学校的围墙高度适中,确保学校的安全性,并设有监控系统,增加学校的安全防护性。

六、环保设计小学设计方案建筑采用了一系列的环保设计。

建筑材料选用了绿色环保材料,包括可再生材料和节能材料。

建筑外墙采用了保温材料,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此外,学校还设有太阳能板和雨水收集系统,利用太阳能和雨水进行照明和灌溉。

七、合理的空间利用小学设计方案建筑采用了合理的空间利用,将学校的各个功能区域布置得井然有序。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设计开放式小学英语作业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设计开放式小学英语作业

浅谈如何设计开放式小学英语作业论文提要:传统的小学英语作业内容仅限于教材内容,内容封闭僵化,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作业形式单一,要求规范统一,违背了孩子的天性。

英语作业成了学生的负担,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因此,改革传统的小学英语作业方式势在必行。

本文就谈谈笔者在实践中是如何尝试改革小学英语作业形式的。

笔者在实践中仅从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挖掘生活中的资源,注重学科间的横向联系这三个方面入手,尝试设计开放式的小学英语作业。

通过改变作业形式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开放式自主能力生活资源学科横向联系《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课堂教学是达成这一任务的主阵地,而英语作业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小学英语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快乐地完成作业,从作业中取得成就感从而反作用于课堂学习,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但是,传统的英语作业方法手段单一,作业程式规范统一,个别学生完成作业马虎甚至有抵触情绪,不愿意完成作业。

因此,我在实际教学中尝试改革传统的英语作业方式,努力设计开放式的小学英语作业,以下是我的一些尝试。

一、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作业的自主性是指,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和课程要求,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创造性地消化、吸收和运用。

多设计一些需学生主动去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作业,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地发展。

1.自由选择作业内容在学习上,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之间会形成有的学得好,有的相对较差的局面。

同时由于社会上对英语学习的重视,许多父母都会让子女参加校外英语培训班等,这样又导致在校外学习和不在校外学习的学生之间的差异。

为此,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时,必须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构建开放的小学科学课堂

构建开放的小学科学课堂

EFZ [\#]^_ -D‘a*b’ � (-%c9 - D*b ’(- %675 89! "#: PQ Z:%def#g� hi jk � l*c9 � Z� D � Lmdn b89;<9ZHIJK0 Z v #’(i C � op � #qrs � L� m� tu#34 � i � � D* � v wx!"# S" 89 =#6 i S "U =i � � y zXY’ (� % . G 0 - % P Q 0- % 1 2 0- % S =_ *>^%d?
� 0+1 � 2 3 4 5( / � � %dH[qr0 s0opE#-ti ’4# uz � &%’ s *i $%d #SW% > + # $ ? @ 5 (; 34Z;<L
� &%i � � & � %’ � 4 $% � dd _ )&%’ &%’4/ hw %d#%
! " # $ %
!"!"#$%&%’(
!"#$%&$’( !"#
! #JK sS" � � � ! � "# � $ %&%’ ( � ) � *+, -%. /01203 - 0\ - i‘ a * b 456789:;� <!"#=>? @A BC,-Df : ’ ( I ’ # 1 2 ij k # ‘$%XcJK0cS %E � F � # ! " 0’ ( - % . G # ! " 0’ � (H � IJK# " 0c & ’ i ’((I#12)*+i-D, 6 � � ! " 0L M N � OPQ# � !"R!<STUV V!"W$ %& Z./# *i KRHI ;./%&# _ � % &% ’ ( # X Y ? � J Ki Z % d # t 0y z i 1 t 2 3# 4 5 ! " # $ % & ’( ) 6 + 7 8 9 : 5 (; i

杨楼孜镇中心小学开放式学校的探索

杨楼孜镇中心小学开放式学校的探索

杨楼孜镇中心小学开放式学校的探索开放式学校教育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为五个“打开”,即:打开时间的墙壁,实行弹性化时间制度;打开空间的墙壁,实现空间的开放性;打开学科间的墙壁,促进课程的综合化;打开人员间的墙壁,促进教学的合作性;打开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墙壁,创建学习化社区。

从7年前接过杨楼孜镇中心小学校长工作的那一刻起,熊梅便秉承杨楼孜镇中心小学五十多年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立足21世纪国际基础教育改革及发展趋势,明确提出了“开放式.个性化”办学理念,历经7年的不懈探索,为我国基础教育学校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新经验。

打开时间的墙壁促进时间分配制度的弹性化和科学化传统学校的时间分配制度是小学每节课40分钟,学校的日课表、周课表、年课表整齐划一,缺乏灵活性,这种固定化的时间分配制度难以适应学生、学科、学习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存在着较多的弊端。

为了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科、学习方式的特点,杨楼孜镇中心小学从2006年起实施了弹性化时间分配制度,以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学校教育教学时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杨楼孜镇中心小学在弹性化时间制度改革上,主要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实施四学期制,缩短学期周数。

学校考虑到东北地域气候四季分明的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在遵循和落实国家课程计划时间要求的前提下,将每学年的两学期制改革为四学期,缩短了寒假的周数,增加了春假和秋假(各一周左右时间)。

由传统的“二.二”学期制(两个学期两个假期)转变为“四.四”学期制(四个学期四个假期)。

学校充分利用春、秋假期相对比较集中的时间和较好的季节,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同时也使学生得到了较好的休息与调整,为下一个周期的学习提供了旺盛的精力。

实践证明,四个学期制度的改革,比较科学、合理地处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和支持。

实行长短课时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分析论文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分析论文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分析【摘要】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是新课改环境下较为成功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小学数学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对小学数学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方法一、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将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的传授方法仅靠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的听,机械的接受。

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改变了这种枯燥的局面,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通过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由被动转为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主动的思考问题,自主的寻找解决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观察,发现规律找寻方法总结内容,尝试让学生自己发现公式,引导学生积极的探索,可以让学生自行降解算法,师生共同验证等,将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如对圆周概念的讲解,可以先在课前让学生做几个大小不同的圆,上课时先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对圆周有了初步的印象,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试着将不同大小的圆分别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得出圆的周长数据,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展开讨论圆一周的长度和圆直径间的关系。

讨论的过程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加深学生对圆周的理解,最后鼓励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这种互动式的开放式的数学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主动的思考问题,积极的研究讨论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对学习的内容掌握准确牢固,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提高了学生积极思考的主动学习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习的能力数学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可以利用教师提问题,学生寻找解题方法的方式进行教学互动。

教师可以依据教学课程的内容,提出适当的问题,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利用合理的方法得出结论。

学生对问题进行研究,参考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了主动对知识进行研究的态度,可以适时的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数学如何进行开放式教学

小学数学如何进行开放式教学



为 学生 创设 开放 的学 习环 境
在 课 堂教 学 中 ,只有 在 民主 、愉 悦 的课 堂气 氛下 ,学 生 的学 和倾 听 的过 程 中彼此 交 换意 见 ,引导 改 正 的方法 、激 活 封存 的记
习热 情才 会 高涨 ,才 会积 极 参与 课堂 教学 。因此 ,创 设 民主 和谐 的心 理环 境和 自主参 与 的教 学环 境 ,是学 生 主动 创新 的前 提 。 以 往 的教学 以传 授 知识 为 目的 ,学 生为 了配 合 教师 的教 ,紧 紧 围着 老 师 转 。著名 教 师钱 梦龙 说 过 : “ 师 的讲解 和 精心 安排 的 一 串 教 串 连珠 炮似 ’的 问题 ,就 像一 条无 形 的僵 绳 ,紧紧 拴住 学 生 , 把 他 们牵 来牵 去 ,学 生争 先 恐后 地发 言 ,似 乎思 维活 跃 ,但 是学 生活 动 的余地 非 常狭 窄 。 ”如何 让学 生 由被 动 的接受 者转 变 为学 习 的主体 呢 ?这 就要 求教 师 从根 本上 实现 师 生角 色 的转变 ,建立 民主 、和 谐 、平 等 的师生 关 系 ,关注 学生 课 堂上 的学 习过 程 。而 开放 式 的学 习环 境 ,便是 学 生积 极主 动学 习的前 提条 件 。在 这样 的环 境 中, 学生 才能 轻松 愉 快地 学 习知识 、探索 问题 。开 放 式学 习环 境 ,就要 建 立一 种平 等 、 民主 、和谐 的师生 关系 。如 果 教师 和 蔼 可亲 地对 待 每一 位学 生 ,平 易近 人地 和 学生 一起 研 究 问题 , 那 么 就会 带动 学 生也 这么 做 ,从 而营 造一 种 开放 式 的学 习环 境 , 创 造 自主学 习 的氛 围 。 二、教 师应 灵活 使用 教材 ,培 养学 生 的创新 意识 学生 的数 学 学 习 内容 应 是 现 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 、 有 意 义 的 、 富 有挑 战性 的 ,这 就 要 求 教 学 内容 要体 现 开放 性 ,使 之 贴 近 学 生 、贴 近 生 活 ,使 学 生 学 会 把 数 学 知 识 生活 化 。教 材 是 教 学 活 动 的基 本 素 材 ,是教 学过 程 中不 可缺 少 的 。教师 只有 深 刻领 会教 材 的编 写意 图 ,深入 钻研 教 材 ,才 能多 角度 分析 教材 ,灵活 运用 教材 ;才 能 合 理运 用 课程 资源 ,充分 挖 掘教 材 的 内涵 ;才能 适 当改变 教 材 的 呈 现 方式 ,使 教 师教 有新 意 ,学 生学 有创 意 。但 是我 们 的数 学教 材 内容是 静态 的 、有 限制 的、不 唯一 的 ,它 犹如 计算 机文 档 中 的 文 本框 ,需要 我们 根 据实 际 情况 作灵 活 的调 整和 补充 。因此 ,教 师 应 从学 生 实际 出发 ,遵 循 学生 的认 知规 律 ,灵 活驾 驭 教材 ,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pplication of Multi-form Study Space in Elementary School Design多样性学习空间在小学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撰文:李玉泉 李志民 李曙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摘 要关键词本文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针对我国目前小学校学习空间的模式化和单一化的现状,研究了国外开放式教育的发展状况,及其对多样性学习空间的要求。

提出了多样性学习空间的整体化区域布局的概念,并分析了在学习区域内部多元的空间塑造,学习区域间弹性的布局组合方式,以及辅助空间中的学习空间的塑造。

希望能对中小学建筑设计中的多样性学习空间的塑造产生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开放式教育 多样性学习空间 整体化区域布局 多元 弹性 延伸图1 传统座位模式图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四年级教室1 开放式教育要求多样的学习空间开放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潮的一股主流,它代表着对传统教育反省的一种过程。

教学不再是照本宣科,老师应该是以启发与引导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因而激发学生兴趣,使用不同的教材,安排不同的上课模式,针对不同的学生作个别化教学。

学校完全成为一个学习的场所,在学校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学习。

建筑研究 Architecture Research较早的开放性计划学校(open plan school)在过去三十年间已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近代开放式教学始于二次大战的英国。

1967年,英国中央教育审议委员会主张构建“尊重学童人性的学校”,教育从以往的正式教育改变为非正式教育。

因此上世纪60年代后英国的中小学风貌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在此之后,美国受英国的开放教育的影响也开始实施开放式,尝试以开放空间(open space)来进行新的教学法,这种开放式教学有几个基本因素:1.自发性的学习环境;2.无学年级制教育系统(No-grading System);3.教师团协同教学法(team-teaching)。

19世纪60~70年代,美国2500所新建学校中有50%采取开放式的教育空间设计。

1985年,日本召开临时教育审议会议,提出国际化、信息化、个性化三项教育原则。

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其中必然要加大对开放式教育的关注力度。

针对开放式教育的发展,小学建筑设计中的学习空间塑造必然要做出相应的改革。

开放教育最主要是希望能摆脱以往依赖教室空间为主的学习方式,学习的时间、内容、方式都应超越空间条件的限制。

原来的模式化、单一化的以教室为主的学习空间已经不适应当代教育的要求,而对多样性学习空间的研究成为当务之急。

2 我国中小学学习空间的模式化和单一化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学的教学方式仍然以单一的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主动性。

学习空间以教室为主,采取插秧式座位排布方式(图1)。

这种座位排布方式只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客观上造成师生地位的不平等,学生之间基本上没有什么交往活动,不利于培养协同合作的精神和社会化成长,不利于开展小组或全班讨论。

传统座位模式所能做的,除每隔一段时间变换座位之外,没有其他的办法,这样总是有1/3的学生长时间地处在“盲区”内,这对于这些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以及学业成绩的提高都是相当不利的。

另外,学校教室呈现单一化模式,各个年级的教室空间大小、布置几乎完全相同,只是根据孩子年龄、身体情况,家具尺度有些变化,这很不利于孩子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个性的塑造(图2)。

图3 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交叉路小学媒体中心3 多样性学习空间的类型与整体化区域布局学校的任何一处建筑物都有不同的特色,每个角落都能成为学习的地方。

规划校园学习空间时,应考虑教学上的需要,以提供人性化的教育为前提,塑造多样化的开放教育的学习空间。

通过对目前国外的小学建筑设计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在多样性学习空间的空间布局中,完全可以打破班级教室的概念,创造出不同于传统的学习环境。

以资源中心(配备多媒体计算机、宽带网、影像资料、图书资料等)为指导型区域(图3),向外辐射出各种相应的学习区域,如普通学习区、实验区、工作区、交流区、自习区等等,学校建筑将会有突破性的重大改变(图4)。

比如,小规模的交流区可以是私密的空间,里面设有类似家庭起居室中的家具,可以满足2—4人在一种休闲、舒适、私密的气氛中进行个别谈话。

因为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对于教学计划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建立这种关系需要这种私密空间,课余让教师和图4 整体化区域布局构架图5 美国波特小姐学校的陶器工作区区、展示区、置物区以及休息区等(图6、7、8)。

可运用橱柜、地毯等,清楚地界定各个学习空间的行为情境范围,例如在构设“游戏区”时,可运用橱柜将此区隔成一个包围空间,并于其地面铺设地毯,以界定学生活动的范围。

另外,规划各个学习空间时,必须考虑各个空间的性质,将性质较接近、兼容性较高的空间设置在一起,反之,性质不同、兼容性较低的必须作空间上的分隔。

例如将属于动态性质的“游戏区”与“讨论区”比邻设置;而属静态的“教学单元区”与“图书区”则必须远离上述比较喧闹的空间。

例如,新西兰的小学学习空间的图书区内,漂亮的书架上有相当数量的、种类繁多的各类书刊供学生阅览,书籍经常更新,并以学校庞大的图书馆作支撑。

图书一般按程度分类放置,教师随时根据教学内容,指导不同程度的学生阅读适合他们的书。

展示区内,有学生作业或作品的展示,从自画像到手工制作,从书写到剪贴都有。

置物区内,学生的教学档案包括作业本、成绩单、试卷等在教室里都有固定的存放地点。

由于新西兰学校的教法很灵活,相应的教学用具也很多,学生计算机、录音机,小到积木、剪刀、彩笔、胶水等,五花八门,可以放满一架子,在教学过程中随时使用。

在分组学习时,往往这个组听学生进行小规模的临时交流。

再如,在工作区内,学生可以进行作品的制作、展示和存放。

工作区有许多大小不同的空间类型,来满足单人、小组或大组的学习需要,还包括类似于视觉、艺术和表演的工作区,还有为各种视觉艺术、摄影而设置的工作区,里面设有大的工作桌等专业家具。

最自然的学习方法就是边做边学,而且这种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团队精神,大家在一起交流思想、分享知识,学会用集体的力量来学习,提高效率,节约时间(图5)。

4 多元与弹性的学习区域4.1 学习区域内部多元的空间塑造在各个学习区域中,也需要多元化的空间塑造。

如上所述的工作区中间就分成了若干小区域。

下面我们具体讨论普通学习区中的多元化空间的塑造。

在普通学习区的空间规划时,最主要的责任是让整个环境对学习者具有吸引力,能启发孩子思考、创造及其它心智方面的能力。

在具体实行的部分,可依学生的兴趣,布置多个空间,并放置各类教具、书籍或玩具,提供学生自由拿取、观察、学习,教具的种类和数量应足够学生使用。

几项具代表性的空间,包括:教学单元区、图书区、习作区、计算机区、游戏区、讨论图6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纽波特海岸小学的学习空间图7 美国俄亥俄州Fort Recovery城学校的学习空间录音,那个组画画,其它组有看书的,有做手工的。

因为所需东西都在教室里,用不着每人都准备。

普通学习区中多元化的空间塑造使学生根据自己的要求和意愿来进行多元化的学习,使他们的语言表达机会和参与活动机会大大增加,同时可以更多地获得教师的关心和辅导,让他们更多地体会学习的快乐。

4.2 学习区域间弹性的组合布局方式在学习模式多样化的要求下,各个学习区域的组合也应改变呆板缺乏灵活性的原有组合方式,新型组合方式的共同点是通过组合来使空间具有内聚性、开放性,提高学生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机会,并且使空间安排和用途都可以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使用效率。

水平方向的学习区域组合:各个学习区域之间可以用移动式隔墙分隔,增加空间的流动感与弹性,以对应多样化的学习形态;或者以家为主要概念,让数个学习区域环绕一个共同的场地,走廊略为放大,让数个学习区域与走廊串联起来成为多用途的空间。

在学习区域与走廊的联系上,可以取消走廊之间的隔墙,而代以家具分隔,让学习活动可以向外延伸。

垂直方向的学习区域组合:不同楼层间的学习区域也可以组成单元,灵活组合。

比如在上下两个普通学习区之间设置夹层,成为交流区或自习区。

5 辅助空间中学习空间的塑造辅助空间是相对学习区域等主要空间而言的,根据传统观点:门厅、走廊、过厅、储藏间、卫生间等只不过是专门用来组织交通和储藏等功能的“辅助空间”,但在新的教育观念里,这里是寓教于乐的场所。

对这部分空间探索主要集中在加大辅助空间的面积;增加教学服务设施;注重水平辅助空间与垂直辅图8 美国盐河印第安社区儿童早期教育中心的学习空间助空间串联;提高其综合使用效益等。

将辅助空间视为动线流通空间,让学生在不经意中自然地学习。

不可忽视学生在此空间的短暂停留时间,亦是学习的机会,而且学生在此空间停留时心情轻松,学习效果会更好。

例如,在走廊转弯和拐角处营造独特的学习场所,设涂鸦板;楼梯间设主题学习区;在厕所墙壁做主题布置,供学生如厕时学习等,都是在塑造多样的学习空间(图9)。

6 结语现今教育改革愈来愈重视多样化的学习空间,学习空间的变革将深刻影响学习的成效。

只有将教育理念融入学习空间规划中,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才能创造出适合发展的多样性学习空间的理论,进而指导中小学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1]宗尧,李志民. 中小学建筑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 (美)迈克尔·J·克罗斯比著,卢昀伟、贾茹、刘芳译,北美中小 学建筑.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3]李洁. 适应素质教育的城市中小学教学单元研究. 2003.[4]陈钰棻. 谈教学改革与校园空间规划之革新.[5]国际教育专栏 /blog/user.asp[6]黄世孟. 营造空间无间学习环境之开放教育. 教师天地,81期, 1996.[7]王明杰. 开放教育的理念与实施. 教育研究,5期. 1997.[8]吴清山,林天佑. 教育名词─开放教育. 教育资料与研究,双月刊,第七期,1995.图9 美国菲利浦斯·埃克塞特学校的门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